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初中化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初中化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活动主题:初中化学教学重难点突破与实验教学创新。
活动时间:[具体日期]活动地点:[详细地点]参与人员:初中化学备课组全体教师。
一、开场。
备课组长(张老师):“各位化学大侠们,咱们又凑一块儿啦!今天的集体备课就像是一场化学武林大会,大家都得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分享分享,争取让咱的化学课在学生眼里就像魔法课一样迷人。
”二、教材分析。
# (一)各章节重难点梳理。
王老师点头赞同:“没错,而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也不简单,学生得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还得把各个量的关系搞清楚。
这就好比让他们在化学的迷宫里找宝藏,路线一错就找不着了。
”# (二)教学目标明确。
备课组长(张老师):“那针对这些重难点,咱们的教学目标就得像精准的导航一样。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像化学方程式怎么写、酸碱盐有啥性质,还得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遇到一个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或者酸碱盐的鉴别题,能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迅速找到解题的线索。
”三、教学方法探讨。
# (一)趣味教学法。
孙老师:“我觉得可以把化学知识和生活中的趣味现象结合起来。
就说化学方程式吧,像氢气燃烧生成水,我们可以说这就像氢气和氧气在举行一场‘婚礼’,然后变成了水这个‘爱的结晶’。
这样学生一听就觉得有趣,记忆也深刻。
”大家哄堂大笑,刘老师补充道:“还有酸碱盐的反应,我们可以用动画演示。
比如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就像两个小战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手拉手变成了水,而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旁边当‘吃瓜群众’。
这样形象的动画,肯定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反应过程。
”# (二)实验教学强化。
陈老师:“实验可是化学的灵魂啊!在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亲手做镁条燃烧的实验,看着耀眼的白光,他们肯定对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这个方程式印象深刻。
而且在做实验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记录,就像小科学家一样。
”杨老师:“对于酸碱盐的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就很有代表性。
教研活动记录化学初三(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讨化学初三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参与人员全体化学教师五、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化学初三教学策略探讨主讲人:张老师张老师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化学初三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1)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化学初三教学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发展。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
例如,通过实验、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4)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科素养化学初三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打好学科基础。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2. 课堂案例分析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了在化学初三教学中的成功案例。
以下为部分案例:(1)王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王老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化学实验、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
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2)李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李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刘老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刘老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3. 经验交流与讨论在听完各位教师的案例分析后,全体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化学(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初中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讨与改进四、活动参与人员:初中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主持人首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和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 分组讨论将教研组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2)如何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效果(3)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4)实验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各小组汇报了讨论成果,以下是部分小组的汇报内容:(1)实验器材不足,部分实验难以开展(2)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够(3)实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4)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够4. 教研组长总结教研组长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增加实验器材投入(2)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3)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水平(4)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将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相结合5. 互动交流教研组教师就改进措施展开了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将改进措施落到实处。
6. 活动总结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提出了要求。
六、活动效果: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讨论,教师们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此次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部分教师对本次活动的评价: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对化学实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2. 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三(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初三化学教学研讨四、参与人员:化学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内容:1. 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初三化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化学教研组决定开展一次初三化学教学研讨活动。
2. 活动过程(1)活动主持人:张老师(2)活动环节:环节一:总结上学期教学成果与不足由化学教研组长李老师对本学期初三化学教学情况进行总结,肯定了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同时也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环节二:交流教学经验全体化学教师就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分享,包括课堂管理、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方面。
环节三:研讨教学问题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实验操作能力不足等,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环节四:制定教学计划结合本次研讨活动,全体化学教师共同制定了下学期教学计划,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策略。
环节五:实验技能培训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化学教研组邀请了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全体化学教师参加了培训。
环节六:教学资源分享教师们分享了各自收集到的优质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实验视频等,以便于相互借鉴和交流。
3. 活动成果(1)提高了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明确了下学期教学目标,为提高初三化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六、活动总结本次初三化学教学研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活动,化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化学教研组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初三化学教学研讨与备考策略四、活动参与人员:化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初三化学教师五、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初三化学教学工作也进入了紧张的阶段。
初三化学组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0日,星期一,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提高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探讨有效教学方法四、参与人员初三化学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活动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三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教研组决定开展此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活动流程(1)集体备课,分享教学经验(2)教学案例分析,讨论改进措施(3)分组讨论,提出创新教学方法(4)总结发言,提出改进措施3. 活动内容详细记录(1)集体备课,分享教学经验活动开始,首先由教研组长主持,对近期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后,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教师A:在讲解“物质的分类”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演示物质的分类过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教师B:在讲解“化学反应”这一课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C:在讲解“物质的性质”这一课时,我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案例分析,讨论改进措施接着,教研组选取了近期的一堂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全体教师针对该课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教师D: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些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E: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要注意提问的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F: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分组讨论,提出创新教学方法随后,教研组将全体教师分为三个小组,针对以下三个主题进行讨论:小组一: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小组二:如何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小组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各小组讨论热烈,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二、分析重点、难点、
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3、化学发展历程
难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发展历程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实验与实际相结合
五、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化学现象,知道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4.8.31
活动地点
理化生办公室
备课课题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出席人员
一、确定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3、通过对化学的初步理解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知识,使学生养成总结复习的习惯。
2.向学生传授学习好化学的诀窍,使学生做好学习化学的准备,并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让学生自主讨论前20号化学元素的记忆规律,教师做指导。
4.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熟悉并诵读前20号化学元素的名称,次序以及元素符号。
2、通过三个化学小魔术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通过列举实例使学生了解化学发展历程,并在了解中国古代化学的同时增强名族自豪感。
4、展望未来,让学生发挥想象,畅想未来化学发展。
5、通过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以及图片,让学生充分认识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趋势和危害,从而使学生明白化学有利有弊,同时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从我做起,为环保作力所能及的工作。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会议记录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会议记录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会议记录是指记录九年级化学教师备课组讨论、研究教学活动的文字材料。
其主要内容包括备课组对于课程计划、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的讨论和研究成果,以及最终达成的共识或决策等。
这些记录是九年级化学备课组进行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的重要依据。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会议记录示例:
备课组长:“我们本周的主题是关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这一章节的备课。
首先,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思路。
”
教师A:“我认为这一章比较难,需要多花时间进行实验教学。
我准备用两个课时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
教师B:“我同意A老师的观点,同时我认为在实验前应该先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好。
”
备课组长:“很好,那么我们就按照A老师和B老师的建议进行备课。
此外,大家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确保教学效果。
”
最后,备课组长整理并记录了本次会议的内容,包括讨论的问题、每位教师的发言内容、最终的决策等,形成了九年级化学备课组会议记录。
总结:九年级化学备课组会议记录是记录九年级化学教师备课组讨论、研究教学活动的文字材料。
它不仅是对备课组工作的总结和记录,也是对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的重要依据。
通过这些记录,可以了解备课组的工作进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为后续的教学改进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三化学

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初三化学教研组活动室参与人员:初三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主持人:张老师记录人:李老师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化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初三化学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研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初三化学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深化化学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2. 提高教师对化学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学责任感。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4. 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化学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张老师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理念”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2)化学教学的新理念:以人为本、注重实践、关注学生发展(3)化学教学的方法创新: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2. 教学案例分析李老师分享了他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一堂公开课,重点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设定(2)教学内容的处理(3)教学方法的运用(4)教学评价的实施3. 教学研讨全体教师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如何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4)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化学教学效果?4. 教学经验分享教研组内部分教师分享了他们在化学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包括:(1)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2)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四、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
记录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第三章化学式的计算及复习
1、化学式
(1)写法:--
---化合价的识记和应用
(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Fe的意义:3点
难点:符号中几种数字的含义
(3)计算: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四章安排两个课时
课时1了解水资源:
(1)水资源。
(2)水污染
2、水的净化
3、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
CuSO4+5H2O=CuSO4•5H2O
课时安排2-----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D.化学反应:2H2O===2H2↑+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2:1
质量比1: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期中考试
考查点分类及详解:
(1)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①物质的性质、变化的区分和判断;
②物质的分类:会区分和判断: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
③化学反应的分类:会判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对于氧化反应目前只需知道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肯定是氧化反应,要知道剧烈氧化(如:燃烧、由物质燃烧所引起的爆炸)和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生锈、食物腐败等):
④催化剂:注意几个词:“改变”,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⑤熟悉和理解有关物质组成的几个重点概念——元素、分子、原子、离子
熟悉指的是:要熟悉描述这三个概念的三句话(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
原子总称为元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理解指的是要把这些概念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⑥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两部分构成。
原子呈电中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考查有关重要化学物质(氧气
..).内容包括:
①氧气: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硫、磷、铁反应的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落实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检验及验满方法)
(3)实验考查:包括书上已有化学实验的考查及实验的灵活应用
书上已有实验:
①实验基本操作②蜡烛燃烧及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探究③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④有关氧气化学性质实验⑤氧气的实验室制法⑧有关研究分子性质的实验(证明分子的运动和间隙)
灵活性实验:解题时首先一定分析清楚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的原理,与书上实验适当联
系,最后是回答问题时的表述要全面、直接、简明
........。
(4)化学用语考查
①要准确记忆
..:所学过的元素符号、化学式、文字表达式;②知道元素符号及化学式的含义;③能从原子结构简图读出相关信息;④记住最常见化合价,能用化合价写出化学式,能标出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
(5)计算考查:会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及其应用。
以上内容可作为同学们复习化学的提纲,若同学们能根据以上提纲一一落实,一定能考出好的成绩!
4.复习资料及其应用:
①读教材
..
②看笔记
..
③练习册
..中的错题,...、试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