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枕标准及修理要求

合集下载

成段更换轨枕作业标准及流程

成段更换轨枕作业标准及流程

人工成段更换砼枕作业标准1、作业条件(1)施工负责人不低于车间主任。

(2)封锁线路施工。

(3)电气化铁路区段施工采取停电方式施工。

(4)施工配合单位人员参加作业。

(5)依据批准的施工计划办理封锁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

(6)限速时间内做准备工作或恢复工作。

(7)接触网停电必须按规定提前向供电部门提报停电计划,并有接触网工配合施工。

(8)高温季节,无缝线路地段施工,必须先放散,后施工。

(9)按4—6人/组,划分工作量,一般按3—5根/人分配。

(10)开通线路后,放行列车或单机时按规定限速。

2、作业程序(1)作业准备①施工机械:捣固车、配碴车。

②施工机具:小蜜蜂捣固镐、抬杠、绳子、撬棍、铁锹、耙子、立杆、扳手、轨距尺、扭矩扳手、钢尺、卷尺。

③材料:轨枕、扣件、橡胶垫板。

④校对量具,检查机械设备状态,检查作业工具。

⑤设置驻站联络员及现场防护员。

驻站联络员提前到车站登记,现场防护员提前进入防护现场。

(2)慢行时作业程序①轨枕摆布:用钢尺丈量,画出轨枕间隔位置标记。

轨枕位置标记:直线地段标记在顺计算里程方向左侧钢轨内侧的轨腰上;曲线地段标记在外股钢轨内侧的轨腰上。

各标记距离误差不大于10mm。

按标记位置拨移轨枕对位,轨枕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1米,并低于钢轨面,受站台、信号机和道岔(特别是岔尾)等设备限制时,轨枕准备必须在封锁时间内进行。

②开门准备(列车限速v≤45km/h时):扒开一端轨枕头和一侧轨枕盒内道床,深度以能横移抽出和穿入轨枕为宜。

允许每隔6根轨枕做好抽换轨枕开门准备,但其相邻轨枕枕底石碴必须串实,盒内石碴及轨枕头部石碴不少于1/3。

抽换轨枕开门不应选择在钢轨接头及伤轨处。

(3)封锁中作业程序①拆除影响更换轨枕作业的轨道加强设备、桥梁护轨、道口铺面。

②扒出枕盒内道碴,卸下轨枕扣件。

③将旧轨枕横向拨入扒开的轨枕盒内并放倒,用夹钳或绳索顺着道床槽抽出旧轨枕,放置在路肩上。

④整平原轨底道床使其深度稍大于待换轨枕和胶垫的厚度。

混凝土枕产品检验标准

混凝土枕产品检验标准
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
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
静载抗裂强度
3
Ⅲa型枕
混凝土枕(TB/T2190—2013)
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
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
静载抗裂强度
4
Ⅲc型枕
TB/T3300-2013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
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
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
静载抗裂强度
预埋套管抗拔力
5
Ⅲqa型枕
TB/T 2190-2013 混凝土枕
3.每一检验数含两侧2个测量值,其中若有一个测量值未达标,判该检验数未达标。
3
混凝土脱模强度
A
≥45.0MPa
按GB/T50081—2002的规定进行。试压1组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试件,核查企业记录。
1.型式检验1/批
2.出厂检验1/池
压力试验机
≥10批
4
混凝土28d强度
A
按TB10425—94进行评定合格
500kN轨枕静载试验机
5倍照明放大镜
1.试验样品为出池后48小时之内的轨枕。
2.每枕3个截面(检验数),6根轨枕共18个检验数。
3.每一个检验数含两侧2个测量值,其中若有一个测量值未达标,判该检验数未达标。
2.
疲劳强度
A
1.轨枕在疲劳荷载下,循环加载2×106次,卸荷回零后3分钟,受拉区下缘钢丝处的残余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05mm。
6
500mm游标卡尺
枕中
165
17
轨底凹形花纹深度
C
10
在轨枕一端选3个典型凹花(深、中、浅)测量。用150mm钢直尺竖放于凹花壁上,用另一150mm钢直尺置于凹花底部,读取两尺相交的凹花深度值。

轨枕技术标准

轨枕技术标准

轨枕技术标准轨枕是一种支撑钢轨的横向构件,它的质量和安装工艺对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和平稳运营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统一的轨枕技术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轨枕的质量标准是最重要的。

轨枕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钢轨和列车的荷载,并且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性能。

质量标准应涵盖轨枕的材料、外观、尺寸和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轨枕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其次,轨枕的安装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安装轨枕可以确保轨道的几何形状和轨面平整度,以及轨道和列车之间的稳定接触。

安装标准应包括轨枕的位置、间距、高度和安装误差等要求,以确保轨枕能够正确地配合钢轨和其他铺轨部件。

此外,轨枕的维护标准也是不可忽视的。

维护标准应包括轨枕的检查、清理、修复和更换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轨枕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铁路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

维护标准还应包括轨枕与其他部件的配合要求,以确保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最后,轨枕技术标准应不断更新和完善。

随着铁路运输技术的不断发展,轨枕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进步。

因此,轨枕技术标准应随之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

同时,应加强对轨枕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总之,轨枕技术标准是确保铁路运输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统一的轨枕技术标准,可以规范轨枕的质量和安装工艺,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不断更新和完善轨枕技术标准,可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推动铁路运输技术的进步和提升。

xii型混凝土轨枕技术标准

xii型混凝土轨枕技术标准

xii型混凝土轨枕技术标准
从材料的角度来看,xii型混凝土轨枕技术标准通常会规定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强度等级、密度要求以及对原材料的要求,确保混凝土轨枕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此外,标准还可能包括对钢筋的要求,以确保混凝土轨枕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或变形等问题。

另外,从设计和制造的角度来看,xii型混凝土轨枕技术标准可能会规定轨枕的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度、孔位的位置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轨枕能够与铁轨、道岔等铁路设备良好地配合使用,并且能够确保列车行驶的平稳和安全。

此外,标准还可能包括对于混凝土轨枕的安装、使用、维护和检测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混凝土轨枕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xii型混凝土轨枕技术标准是为了确保铁路轨道上使用的混凝土轨枕具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性能要求,从而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这些标准对于铁路行业的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保障乘客和货物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直线轨道构造—轨枕认知

直线轨道构造—轨枕认知

混 凝 土
宽 枕 尺

宽轨枕铺设
2)类型
主要有弦76 、筋76 、弦82 、筋 82
5.2 混凝土岔枕
1)优点
提高了道岔的稳定性,轨距、水平、方向等 几何尺寸容易保持,并消除了导曲线反超高及道 岔爬行等病害,减少维修工作量约1/3。目前,全 路铺设岔枕10000组,对强化道岔的结构,
3)Ⅲ型轨枕(设计中采用III级荷载)
类型:分为无挡肩、有挡肩两种。 较II型轨枕加宽了枕底宽度,支承面积增加17%,端 部面积增加20%,对于提高道床的纵横向阻力和轨道稳定 性十分有利。若以支承面积计,1600根III型轨枕的底面积 约与1840根II型枕相当。
因此,加长和加宽的III型轨枕可以减少每千米的轨 枕配置根数。主要特点:
三、《修规》关于轨枕的定
1.每千米轨枕最多铺设根数标准为:Ⅱ型混凝土 枕1 840根,木枕l 920根。
2.轨枕应按设计技术条件规定的标准铺设,非同 类型轨枕不得混铺(道岔内专用钢枕除外)。
使用木枕(含木岔枕)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木枕宽面在下,顶面与底面同宽时,应使
树心一面向下。 二、接头处应使用质量较好的木枕。 . 三、劈裂的木枕,铺设前应捆扎或钉组钉板。 四、使用新木枕,应预先钻孔,孔径12.5mm,
① 结构合理,强化了轨道结构。
② 轨下和中间截面的设计承载能力较高。
③ 采用无螺栓扣件的扣压力能保持线路稳定。
5 特种混凝土枕
5.1 混凝土宽枕 1)优点 ① 使道床的应力大为减少。(支承面积比普通枕增加一倍) ② 轨道结构得到加强。 ③ 有利于铺设无缝线路。(重量大,阻力大) ④ 延长道床的清筛周期。(封闭) ⑤ 维修养护工作量少,适合于繁忙干线和车站。 ⑥ 宽轨枕轨道整洁美观。

轨枕检测规程范文

轨枕检测规程范文

轨枕检测规程范文轨枕检测是铁路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和铁路线路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轨枕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程。

一、检测前准备工作:1.确保所有检测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2.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3.准备必要的人员和材料,包括检测人员、工具、记录表等。

二、检测方法:1.视觉检测:检查轨枕表面是否有断裂、磨损、裂纹等损坏情况。

2.声音检测:借助专业仪器对轨枕进行敲击,根据声音的变化来判断轨枕的状况。

3.手感检测:用手触摸轨枕表面,感受其表面的硬度、平整度等情况。

三、检测标准:1.断裂检测:轨枕上的断裂长度不能超过一定值,否则需要更换。

2.磨损检测:轨枕磨损量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否则需要修复或更换。

3.裂纹检测:轨枕上的裂纹长度和宽度不能超过一定尺寸,否则需要更换。

四、检测频率:根据轨枕的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需求,制定合理的检测频率。

一般来说,高铁和重载铁路的轨枕检测频率应该更加频繁,而普通铁路的轨枕检测频率可以相对较低。

五、检测记录:对每一个轨枕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和归档。

记录内容包括轨枕的编号、检测时间、检测结果等。

六、异常处理:对于有异常的轨枕,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轨枕的维修、更换需要根据维修计划和及时性要求进行处理。

七、检测结果分析和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对轨枕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后续的维修和更换计划。

总结起来,轨枕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够及早发现和解决轨枕问题,确保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和列车的安全运行。

在轨枕检测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较高的工作效率。

同时,对于检测结果要及时记录、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维修和更换计划,以确保轨枕的正常使用和线路的安全性。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一焊接铺设新钢轨更换联结零件桥上钢轨伸缩调节器及不符合规定的护轨铺设胶接绝缘钢轨接头并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线路埋设一焊接铺设新钢轨更换联结零件桥上钢轨伸缩调节器及不符合规定的护轨铺设胶接绝缘钢轨接头并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线路埋设位移观测桩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1.0.2条 我国铁路对线路设备的修理,划分为 线路大修、线路中修、线路维修三种修程。线 路大修、线路中修可通称为线路设备大修。
• 第1.0.8条 本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 速度为200km/h及以下的线路。
• 非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修理办法由铁路局自行规定,并 报铁道部备案。
第二章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
工作组织
第一节 工作分类 第2.1.1条 线路设备大修分类: 1.线路大修。 2.成段更换再用轨(整修轨)。 3.成组更换道岔和岔枕。 4.成段更换混凝土枕。 5.道口大修。 6.隔离栅栏大修。 7.其他大修(以上未涵盖的线路设备大修项目列其他
• 4.焊接、铺设再用轨(整修轨),更换联结零件, 更换不符合规定的护轨,铺设胶接绝缘钢轨(接头) 并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线路,埋设位移观测桩;
• 5.整修线路,安装轨道加强设备;
第二章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 工作组织
• 6.整修路肩、路基面排水坡,清理侧沟,清除路
堑边坡弃土; • 7.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 • 8.补充、修理并刷新由工务管理的各种线路标志、
第二章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 工作组织
• 四、调整严重不良轨缝。 • 五、疏通严重淤塞的排水设备,处理严重冲刷的
路肩和道床。 • 六、整修严重不良的道口设备。 • 七、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
第二章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 工作组织

煤矿窄轨铁路维修质量标准

煤矿窄轨铁路维修质量标准

煤矿窄轨铁路维修质量标准窄轨铁路线路检查项目及标准1、主要检查项目⑴轨距:主要运输线路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允差+5 -2 mm ; 一般线路直线段允差+6 -2mm 。

(检查接头处)⑵水平:主要运输线路直线段和加高后的曲线段不大于5mm ;一般线路不大于8mm 。

(检查接头处)⑶接头平整度:轨面和内侧错差不大于2mm。

2、一般检查项目⑷轨缝:主要运输线路轨缝不大于5mm ;一般线路不大于6mm。

⑸方向:直线段目视直顺,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 mm ;曲线段目视圆顺,用2 米弦量连续正矢差,50 米及以下不超过 3 mm ,50 米以上不超过 2 mm 。

(在接头前后各 5 米内选点检查)⑹轨面前后高低:目视直顺,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 mm ;倾斜绞车道和一般线路不超过15 mm 。

(检查接头处前后各 5 米)⑺坡度与标高:坡度符合设计,轨面标高偏差为±20 mm。

⑻轨道中心线:主要运输线路允差± 50 mm ;600 mm轨距,双轨中心线间距不小于1200 mm 。

⑼轨枕间距:轨枕的数量符合规定要求,间距偏差不超过±50 mm⑽轨枕质量:轨枕的规格质量符合规定要求,轨枕腐朽损坏不起作用者为失效(11)扣件: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

(12)道钉:与轨型相符,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 2mm 。

(13)捣固:要求捣固坚实无浮枕。

(14)接头方式:接头采用悬接:直线段要对接,错距不大于 50 mm ;曲线段和倾 斜井巷要错接,错距不小于 2m 。

(15) 钢轨:轨型符合设计或运量的要求,同一线路上不准使用杂拌道(异型轨道长度小于 50 米为杂拌道,杂拌道分段铺设经批准者除外)(16)道床:道碴材质和粒度符合标准,道碴粒度以10-40 mm 为宜,道碴厚度不小于 100 mm ;道床整洁无积水,道碴不埋没轨枕面。

(17) 路基:无严重塌坡、沉降。

(18) 水沟:要求排水畅通,盖板齐全牢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枕修理要求
第1条线路上的轨枕类型及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线路允许速度及线路设备条件等确定。

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应铺设Ⅲ型混凝土枕,既有Ⅱ型混凝土枕应逐步更换为Ⅲ型混凝土枕。

普通线路换轨大修及铺设无缝线路前期工程,除应将失效的轨枕和严重伤损的混凝土枕更换掉外,还应根据运输发展的需要,按表1所列标准,更换为与运营条件相适应的轨枕并补足配置根数。

第2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正线木枕或Ⅱ型混凝土枕地段,线路设备大修时应增加轨枕配置数量:
一、半径为800m及以下的曲线地段。

二、坡度大于12‰的下坡制动地段。

三、长度300m及以上的隧道内。

按表1所列轨枕配置数量,Ⅱ型混凝土枕每千米增加80根,木枕每千米增加160根,条件重合时只增加一次,但每千米轨枕最多铺设根数标准为:Ⅱ型混凝土枕1 840根,木枕l 920根。

第3条下列地段不宜铺设混凝土枕:
一、铺设木岔枕的普通道岔两端各5根轨枕,铺设木岔枕的提速道岔两端各50根轨枕。

二、铺设木枕的有碴桥和无碴桥的桥台挡碴墙范围内及其两端各不少于15根轨枕(有护轨时应延至梭头外不少于5根轨枕)。

第4条下列地段不宜铺设混凝土宽枕:
一、第3条规定不宜铺设混凝土枕的地段。

二、路基有翻浆冒泥、不均匀下沉、冻害等病害的地段。

第5条轨枕应按设计技术条件规定的标准铺设,非同类型轨枕不得混铺(道岔内专用钢枕除外)。

一、混凝土枕与木枕、混凝土枕与混凝土宽枕的分界处,距钢轨接头不得少于5根轨枕。

木枕与混凝土宽枕之间,应用混凝土枕过渡,其长度不得少于25 m。

二、提速道岔铺设木岔枕时,应用2 600 mm×260mm×160 mm 的木枕过渡,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50根。

三、铺设混凝土岔枕时,应用Ⅲ型混凝土枕过渡。

1.道岔直向过渡枕
υmax≤120 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50根;160km/h≥υmax>120 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75根。


2.道岔侧向过渡枕(含岔后长岔枕)
18号道岔侧向过渡枕不得少于38根;30号和38号道岔侧向过渡枕均不得少于65根。

四、同一岔区道岔与道岔之间应铺设与过渡枕同规格的轨枕。

第6条无缝线路轨枕应均匀布置,轨枕间距见表3 —1;普通线路的轨枕间距见表3 —2。

非标准长度钢轨的轨枕配置根数和间距,比照表3 —2的规定,通过计算采用接近值,但a值不得比标准大20 mm。

第7条使用木枕(含木岔枕)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木枕宽面在下,顶面与底面同宽时,应使树心一面向下。

二、接头处应使用质量较好的木枕。

.
三、劈裂的木枕,铺设前应捆扎或钉组钉板。

四、使用新木枕,应预先钻孔,孔径12.5mm,有铁垫板时孔深应为110 mm,无铁垫板时孔深应为130 mm。

使用螺纹道钉时,应比照普通道钉办理。

五、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规格应为长110 mm、宽15mm、厚5~
10 mm,并应经过防腐处理。

第8条应保持正线及到发线接头轨枕无失效,其他处所无连续失效(含岔枕)。

轨枕失效及混凝土枕严重伤损标准如下:
一、轨枕失效标准
(一)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混凝土岔枕及短轨枕)
1.明显折断。

2.纵向通裂:
(1)挡肩顶角处缝宽大于1.5mm;
(2)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大于0.5 mm)。

3.横裂(或斜裂)接近环状裂纹(残余裂缝宽度超过0.5mm或长度超过2/3枕高)。

4.挡肩破损,接近失去支承能力(破损长度超过挡肩长度的1/2)。

5.严重掉块。

(二)木枕(含木岔枕)
1.腐朽失去承压能力,钉孔腐朽无处改孔,不能持钉。

2.折断或拼接的接合部分离,不能保持轨距。

3.机械磨损,经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允许速度大于120 km /h的线路,其厚度不足140 mm,其他线路不足100mm。

4.劈裂或其他伤损,不能承压、持钉。

二、混凝土枕严重伤损标准
1.横裂裂缝长度为枕高的1/2~2/3。

2.纵裂:
(1)两螺栓孔间纵裂(挡肩顶角处缝宽不大于1.5mm);
(2)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不大于0.5mm)。

3.挡肩破损长度为挡肩长度的1/3~1/2。

4.严重网状龟裂和掉块。

5.承轨槽压溃,深度超过2mm。

6.钢筋(或钢丝)外露(钢筋未锈蚀,长度超过100mm)。

7.斜裂长度为枕高的1/2~2/3。

第9条线路上轨枕的修理。

一、用削平、捆扎、腻缝或钉组钉板等方法修理木枕。

二、用环氧树脂修补局部破损的混凝土枕。

三、用锚固法修理松动或失效的螺旋道钉。

螺旋道钉采用硫磺锚固的用料与工艺见附录四。

第10条旧轨枕分为三类。

一类为再用轨枕:可不经修理或稍加修理即能使用的轨枕;
二类为待修轨枕:经过修理才能再用的轨枕;
三类为废轨枕:不能修理再用的轨枕。

第11条从线路上更换下来的旧轨枕,应及时回收,分类堆码,集中存放,合理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