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 5.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教案_18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5.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教案_13

《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等基本情况2.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对居住地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去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一,我的家在这里同学们,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校上学,老师还不知道你们的家在哪里呢?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家在哪里?预设:生1:我的家在2 :我的家在幻灯出示小区大门的照片,你们认识这个小区吗?这是李老师的家。
李老师的家住在水利佳苑,地址是汉丰街道锦程路225号,坐落在四号桥头,新世纪旁边。
水利佳苑归九龙社区管辖。
小区的面积不是很大,一共有八栋楼。
下面请看看小区内部是什么样。
幻灯出示小区内部照片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了解了那些信息?(学生汇报)预设:我了解到老师家住在水利佳苑,地址在锦程路221号。
老师评价:这是小区的名字和地址。
预设:我了解到小区位于新世纪旁边。
是的,这是小区周边主要的建筑或是场所。
有的时候我们说地址,比如哪条路、多少号,别人还是不清楚位置在哪里。
这时,我们就可以再说说小区周边人流量比较大的建筑或是场所,这样,别人就能更好地明白具体的位置。
追问:还有哪位同学再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漂亮) 预设:我了解到老师住的小区有8栋楼,小区挺漂亮的。
师:你怎么知道老师住的小区挺漂亮的?师评价:是呀,用数字告诉别人小区的楼房数量,可以让别人了解小区的规模。
展示图片则能让别人直观地感受到小区里的环境。
老师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我也觉得小区的环境挺漂亮的。
小结:同学们,居住地的位置、名称、被管辖街道、楼栋数、内部照片等资料的收集、介绍,能让别人对自己居住地有更多的了解,接下来,你也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居住地,当然,根据你了解的情况,添加或减少一些内容也是可以的。
(学生自由准备,然后上台介绍)请二名学生要求:1、控制音量,不干扰别人。
2、音乐声起,练说开始,音乐声停,练说结束。
同学们,因为时间的关系,接下来请同学每六人一组,组内介绍自己住的小区,如果有在同一小区的,可以相互补充哦!活动二名称由来我知道同学们,通过大家的介绍,我发现大家各自居住在不同的小区,这些小区又分属不同的街道,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小区或是街道叫这样的名字呢?有没有同学找到了名字的由来?说给大家听听。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教案

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5.我的家在这里教学目标:1.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2.有为居住地尽责任的意识,积极参与居住地的公共生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分辨什么是健康的游戏,学会选择玩健康的游戏。
教学难点:理解健康游戏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
教学准备:让学生留心观察自己居住地的空间环境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本课简洁化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晰目标投入课堂学习。
二、活动教学(一)活动一: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1.看一看:课件出示第28页情境图。
两张照片呈现了两种居住地的地理环境,分别是乡村和城市。
设问:你的家在哪里?那里都有什么?2.说一说:学生汇报,老师点拨。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居住地的空间环境有哪些明显特征。
3.看一看:课件出示第29页情境图。
教材第29页上两张照片呈现在主人公生活的地方,自己最喜欢的场景,以及喜欢的理由。
设问:你知道居委会、村委会、小区物业在哪里吗?它们都负责什么?除此之外,你还熟悉这里的什么人和事呢?你喜欢自己的小区吗?理由是什么?4.说一说:学生汇报,老师点拨。
引导学生借助教材范例说说自己居住地的人和事,增强学生对居住地职能部门的认识,以及加深对居住地人和事的了解。
关注学生对居住小区是否喜欢。
5.看一看:播放动画视频《井深情更深》。
带着主持人的提问读“阅读角”,并回答问题。
6.说一说:学生汇报,老师点拨。
重在探究浓厚的乡情。
(三)活动三:朗读课文,巩固新知。
三、回归目标,课后总结让学生说说本课收获(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本课简洁化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晰目标投入课堂学习。
二、活动教学(一)活动一:我能做到什么1.看一看:播放情境动画视频《我能做到什么》,呈现了社区有待改进的地方。
根据主持人的提问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以及思考自己能做什么。
2.说一说: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3.看一看:课件呈现教材第33页呈现了三幅图,体现了学生能为社区做的事。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 5.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教案_3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我和我的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
2.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和习惯,萌发对家人的敬爱之情。
3.行为与习惯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整洁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通过访问,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2.难点: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幻灯片、音频资料(如歌曲《可爱的家》《让爱住我家》)。
学生准备:与家人在一起的合影照片、家庭录像、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歌曲《可爱的家》)教师引导学生给这首歌曲取名字。
学生听歌曲并给歌曲取名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我们的家庭可爱、温馨、美丽。
2.师:我们都有一个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发言。
师小结:我们同学中有的长得像妈妈,有的长得像爸爸,还有的长得既像妈妈又像爸爸,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二、共同交流,了解家庭1.聊一聊“我的家人”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在家里有很多我们的家人,你的家里还有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我的家人”。
(出示教材第35页的两棵大树)师:你的家里还有谁?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追问。
追问1:你的家人里有姑妈(姨妈)吗?她是你爸爸(妈妈)的什么人?追问2:你的家里有伯伯吗?他是你爸爸的什么人?追问3:你们家乡把爸爸的哥哥叫做什么?追问4:为什么伯伯、大爷都是爸爸的哥哥呢?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回答问题。
师小结:他们都是我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我们都有血缘关系,是一家人。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5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过程与方法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3.情感与态度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难点: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燕子说,这里有温暖的泥窝:小白鹅说,这里有可爱的小河:小山羊说,这里有青青的山坡:小朋友说,这里到处都是有我成长的足迹。
小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说说自己的家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家乡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能看出图片上是哪里吗?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自己的家?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教师指定学生描述自己的家。
师: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说得很详细。
从大家的描述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
师:我想再请大家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区里,除了家人,你最熟悉哪些人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为什么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师:你知道自己的村子或小区的村志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为什么叫那个名字吗?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安和谐的大家庭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在这里快乐地成长,留下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这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家的具体位置,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
】活动二:我想说师: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井深情更深》。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大家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全班内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对。
即便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人们还是到井边来,是因为这里聚集着全村人的心,那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间亲切的情意。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邻里之情的温暖与可贵,引导学生珍惜邻里之情,与邻居和睦友好相处。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5 我的家在这里(教学)习题课件ppt

①配专职护卫人员24小时值勤,承担盘查外来人员及通行车辆等任务。 ②制订对小区内所有公共设施和设备的维修计划,并定期维修养护。 ③负责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代收代缴等,配合居民委员会做好社区 管理的相关工作。 ④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并提供必要的有偿服务,努力为业主排忧解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
学习目标概要
单元知识归纳
1.我生活的家乡有我成长的
足迹
,这里有我的
欢声笑语
。
2.我不仅喜欢我的家乡,还熟悉这里的 人
和事。
3.在你生活的地方,你最喜欢的是
村边的小树林
。(答案不
唯一)
4.我很熟悉家乡,对它
有待改进
的地方了如指掌,但还是会遇
到一些 令人困惑 的问题。
A.看见有人晕倒要及时拨打120 B.在楼下的草坪上停车
C.在社区的路面上乱扔垃圾
D.任意攀折社区里的花草
3.社区保安的工作职责是( A )。
A.维护居民安全 C.维护燃气管道
B.维护交通秩序 D.维护电路畅通
4.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属于服务者的是( C )。
A.乐于助人的王阿姨 B.在地里种菜的爸爸
夯实基础
一、填空题。
1.我生活的家乡有我成长的 足迹 ,这里有我的 欢声笑语 。
2.我不仅喜欢我的家乡,还熟悉这里的 人 和 事 。
3.在你生活的地方,你最喜欢的是 村边的小树林(答案不唯 一) 。
4.我很熟悉家乡,对它 有待改进 的地方了如指掌,但还是会遇到
一些 令人困惑 的问题。
最新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件

16
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 你们村或社区开展过哪些活动?可以 在班里模拟表演。
➢ 你想为村里或社区设计什么样的活动 ?
活动园
17
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井深情更深
我们村里有一口古老的八角形古井,井深足有八九米,井水清 澈见底。尽管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可人们还是习惯用井水淘 米、洗菜、洗衣服。
晚饭过后,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井台四周,倚栏而坐,交 流一天的新闻。小孩们则以井台为集合场地,一起玩耍嬉戏。如果 碰到节假日,井边更是热闹,人们来到井边,一边忙着手里的活, 一边快乐地聊天。如果谁家需要帮手,到井边招呼一声,就有村民 主动停下手里的活去帮忙。这口井,成了全村人的“大客厅”。
记得两年前,由于年久失修,井沿已经破损,井台也坑坑洼洼的 。村民们自发买来水泥、沙石修补水井,很快让水井的面貌焕然一 新,不仅添做了井盖,还在井口四周砌起了水泥护栏。
小小的水井,能聚集全村人的心。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 间亲切的情意。
阅读角
18
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为什么喜欢到井边
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 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 呢?
19
02 我能做点什么
20
我能做点什么
我能做点什么
我们生长在这里,我们 热爱这里!作为这里生长 起来的孩子,我们熟悉这 里,对它有待改进的地方 了如指掌。
21
我能做点什么
小河边没有警示牌,如果有人下 河游泳会很危险。
小区里的健身器械坏了……
22
我能做点什么
你们那里有哪 些地方需要改 进?你能做点
什么呢?
唉!这片草坪被小区里的人种上 菜了。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全单元教案目录第二单元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为家乡文明创建出一份力。
2.在分享的活动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难点:培养热爱和建设家乡的纯真感情,为家乡变得更加美好而出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课前欣赏风光片段:凤桥社区风光。
你能说出这是哪里?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何感受?课件图片出示:小燕子在泥窝里。
小鱼在河里流。
小蜜蜂在蜂巢旁飞舞。
小虫在草坪上。
小结:像上面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一样,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可爱的家。
这节课我们就来让大家介绍自己的家。
板书:《我的家在这里》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活动一、说说自己的家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些家乡照片(来自学生家长群中的家乡美照),你能看出图片是哪里吗?刚才的图片是不是让你想到了家。
那就请同学们站在讲台上来描述一下自己的家。
你可以说你的家在哪里?你住居的家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好玩好看的景色,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要求:1、有家乡特色2、带有感情色彩介绍。
甲同学的家乡。
甲同学上台介绍(展示其家长群中的图片)乙同学的家乡。
同上丙同学的家乡。
同上……….小结:刚才几个同学把自己家乡说的如此美丽,我们听得也津津有味,感受到同学们对自己家的热爱和自豪。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自己家的位置,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及周围环境,体现家美村美。
)三、共同探讨(1)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的村子或小区你最熟悉的人。
(可以是亲人,也可以不是)他(她)长得怎么样?多大岁数?他(她)是做什么工作的?村子上的人对他(她)是怎样评价的?你对他(她)印象如何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家乡人,体现这里人也美)(2)阅读角请同学们来阅读一篇短文《井深情更深》(附文)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同学们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全班交流)小结:因为小小的水井,清甜的水,就像家乡人美好的心灵一样,邻里之间纯洁友谊、温暖人心。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 5.我的家在这里》优质课教案_14

《我的家在这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的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
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社区和家乡,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2条“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任务,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目的地引导儿童了解社区和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归属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情感,归属感的产生需要儿童对自己的成长环境有所感知。
因此,本课从儿童对生活场域的感性描述入手,让儿童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有需改进的地方,引导他们意识到“我是社区的一员”,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愿意承担作为集体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乐于参与社区活动。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随着活动范围和视野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社区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其实已经引起过他们的注意,但是由于孩子的社区责任感不高,所以对于社区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选择“视而不见”。
三年级的孩子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已经具备观察发现的能力,并能积极思考解决办法,出谋划策,但由于他们年龄小,社区责任意识并不强,所以并不知道其实自己也能为社区出一份力量。
【教学目标】1. 关心公共事务、热心社区,树立社区小主人的责任意识。
2. 参与调查探究活动,发现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3. 积极参与社区生活,为社区出谋划策,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发现社区中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出谋划策,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关心公共事务、热心社区,树立社区小主人的责任意识。
【课前准备】老师:课件制作调查、搜集资料视频制作学生:课前观察【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我的家在这里我能做点什么美——爱护脏乱参与整改学生任务卡粘贴区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我的家在这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为家乡文明创建出一份力。
2、在分享的活动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难点:培养热爱和建设家乡的纯真感情,为家乡变得更加美好而出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前欣赏风光片段:凤桥社区风光。
你能说出这是哪里?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何感受?
课件图片出示:小燕子在泥窝里。
小鱼在河里流。
小蜜蜂在蜂巢旁飞舞。
小虫在草坪上。
小结:像上面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一样,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可爱的家。
这节课我们就来让大家介绍自己的家。
板书:《我的家在这里》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
活动一、说说自己的家
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些家乡照片(来自学生家长群中的家乡美照),你能看出图片是哪里吗?刚才的图片是不是让你想到了家。
那就请同学们站在讲台上来描述一下自己的家。
你可以说你的家在哪里?你住居的家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好玩好看的景色,你最喜欢哪里?为
什么?要求:1、有家乡特色2、带有感情色彩介绍。
甲同学的家乡。
甲同学上台介绍(展示其家长群中的图片)
乙同学的家乡。
同上
丙同学的家乡。
同上
……….
小结:刚才几个同学把自己家乡说的如此美丽,我们听得也津津有味,感受到同学们对自己家的热爱和自豪。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自己家的位置,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及周围环境,体现家美村美。
)
三、共同探讨
(1)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的村子或小区你最熟悉的人。
(可以是亲人,也可以不是)
他(她)长得怎么样?多大岁数?
他(她)是做什么工作的?
村子上的人对他(她)是怎样评价的?你对他(她)印象如何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家乡人,体现这里人也美)(2)阅读角
请同学们来阅读一篇短文《井深情更深》(附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同学们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全班交流)小结:因为小小的水井,清甜的水,就像家乡人美好的心灵一样,邻里之间纯洁友谊、温暖人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邻里之情的温暖与可贵,引导学生珍惜邻里之情,与邻居和睦友好相处)
四、我能为家乡文明创建做点什么?
现在,我们广德县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时间从2018—2020年,2018年广德在安徽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首轮测评中获得了“第一名”,今年我们还要保持“第一名”。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家乡的环境和设施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你准备做些什么呢?
比如:看见垃圾了,你会怎么做?
看见垃圾广告,你会怎么做?
看见有人在小河里用电打鱼,河水被污染了,你会向谁反映?
看见村庄里的健身器械坏了,路灯坏了你会向谁反映?
看见村里的道路不好走了,你会向谁反映?
…….
(设计意图: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从我做起。
为家乡的文明创建出一份力。
)
五、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堂小结
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村子或者小区,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快乐,有喜欢的人和事。
学完这一课,希望大家努力,共同为自己家园建设,为咱们广德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附:板书设计
说说自己的家
说说这里的人和事
我能为家乡文明创建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