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驱动设计和模型驱动开发共142页文档

合集下载

领域驱动设计PPT课件

领域驱动设计PPT课件
领域驱动建模(Evans DDD)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为什么使用MDD/DDD
MDD是模型驱动设计,与MDA模型驱动架构类似,体现为MDD = DDD + DSL。
表现层:接受用户输入(屏幕绘制 ) 向用户显示信息 (显示结果)
领域层: 执行业务逻辑 (查询所有城市 城市 和货物关联)
基础层: 访问数据库(查询数据库 提交数据库 更改网络通信)
不要将UI 数据库和其他支持代码直接写到业 务对象中,虽然简单容易,但是拓展困难,难 于自动化测试。
26
分层 优点
18
DDD领域模型特点
统一领域模型:同时满足分析原型和软件设 计 ,如果一个模型实现时不实用,重新寻找 新模型。如果模型没有忠实表达领域关键概念 时,也必须重新寻找新的模型。
统一语言:一个无处不在(ubiquitous )的语言, 项目中所有人统一交流的语言。减少沟通疑惑, 减少传达走样。使得软件更加适合需求。
第一阶段:传统的数据库方式
过去软件系统分析设计总是从数据库开始,这种围绕 数据库分析设计的缺点非常明显:
1.分析方面:不能迅速有效全面分析需求。 2. 设计方面:导致过程化设计编程,丧失了面向对象
设计的优点。 2. 运行方面:导致软件运行时负载集中在数据库端,
系统性能难于扩展,闲置了中间件J2EE服务器处理 性能。 对象和关系数据库存在阻抗,本身是矛盾竞争的。
7
MDD/DDD优点
MDD results in software being less sensitive for changes in technology MDD导致技术对变化不是太敏感 技术变化很快, Java EE, SOA / SOBA, webservices, REST, SCA, OSGi等等,甚至迁移到云计算环境,当您希望您的应用程 序迁移到其他技术时,MDD可以确保你不必改变你的应用模型,。 唯一需要改变的代码生成器(或DSL解释器)。改变后的代码生 成器(或添加额外的代码生成选项)可以帮助所有的应用程序模 型直接转换成基于新技术架构的代码。

领域驱动设计与模型驱动开发

领域驱动设计与模型驱动开发
领域模型辅助故障排查
在系统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或错误,可以根据领域模型快速定位问题所在,提高 故障排查的效率。
04
领域驱动设计与模型驱动开发 的应用场景
领域驱动设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领域驱动设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业务逻辑的模块化划分和抽象上,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 展性。
持续进化
01
领域驱动设计将进一步进化,以更好地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
微服务化
02
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普及,领域驱动设计将更加注重服务间的边
界划分和交互。
强化数据建模
03
领域驱动设计将更加注重数据建模,以提升数据的一致性和完
整性。
模型驱动开发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智能化
模型驱动开发将借助人工智能和 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开发过程的 智能化。
模型驱动开发的主要技术
统一建模语言(UML)
UML是一种用于描述、设计和实现软件系统的图形化建模语言, 是模型驱动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
模型转换技术
模型转换技术是模型驱动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将一种模 型转换为另一种模型,从而实现模型的自动生成和转换。
模Hale Waihona Puke 验证技术模型验证技术是用于检查模型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的一种技术,可 以及早发现和修复错误。
定义领域的边界,明确各部分的职 责和交互方式。
迭代和增量开发
逐步完善领域模型,通过迭代方式 实现软件的开发和演化。
04
02 模型驱动开发
模型驱动开发的基本概念
模型驱动开发(Model-Driven Development,简称MDD)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它强调使用统一建 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简称UML)等建模工具来描述、设计和实现软件系统。

ddd领域驱动设计pdf

ddd领域驱动设计pdf

ddd领域驱动设计pdf
领域驱动设计(DDD)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强调通过深入理解业务领域来指导系统设计和建模。

DDD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在技术和业务之间建立有效沟通的共享模型。

以下是DDD中的一些关键概念:
1.领域(Domain):DDD关注的是业务领域,即软件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核心领域。

领域包含了业务规则、流程和概念。

2.实体(Entity):在DDD中,实体是领域中具有唯一标识的对象,其状态和行为由其标识决定。

实体通常对应领域中的具体事物。

3.值对象(Value Object):值对象是没有唯一标识的对象,它们的相等性由其属性决定。

值对象通常用于描述领域中的属性集。

4.聚合根(Aggregate Root):聚合根是实体和值对象的集合,其中一个对象被定义为聚合的根。

聚合根负责维护聚合内部对象的一致性。

5.仓储(Repository):仓储是用于存储和检索领域对象的机制,它隐藏了数据存储的细节,让应用程序可以通过领域模型而不是数据库表进行操作。

6.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领域服务是一种包含业务逻辑的服务,它不属于任何特定的实体或值对象,而是处理领域中的横切关注点。

7.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限界上下文定义了领域模型的边界,确保在不同上下文中的术语和概念不会产生混淆。

DDD强调建立一个共享的、深刻理解的领域模型,通过领域专家和开发团队之间的协作来不断迭代和改进这个模型。

这有助
于更好地反映业务需求,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

领域驱动设计之领域模型

领域驱动设计之领域模型

领域驱动设计之领域模型领域驱动设计之领域模型加⼀个导航,关于如何设计聚合的详细思考,见⽂章。

2004年Eric Evans 发表Domain-Driven Design –Tackling Complexity in the Heart of Software (领域驱动设计),简称Evans DDD。

领域驱动设计分为两个阶段:以⼀种领域专家、设计⼈员、开发⼈员都能理解的通⽤语⾔作为相互交流的⼯具,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领域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设计成⼀个领域模型;由领域模型驱动软件设计,⽤代码来实现该领域模型;由此可见,领域驱动设计的核⼼是建⽴正确的领域模型。

为什么建⽴⼀个领域模型是重要的领域驱动设计告诉我们,在通过软件实现⼀个业务系统时,建⽴⼀个领域模型是⾮常重要和必要的,因为领域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 领域模型是对具有某个边界的领域的⼀个抽象,反映了领域内⽤户业务需求的本质;领域模型是有边界的,只反应了我们在领域内所关注的部分;2. 领域模型只反映业务,和任何技术实现⽆关;领域模型不仅能反映领域中的⼀些实体概念,如货物,书本,应聘记录,地址,等;还能反映领域中的⼀些过程概念,如资⾦转账,等;3. 领域模型确保了我们的软件的业务逻辑都在⼀个模型中,都在⼀个地⽅;这样对提⾼软件的可维护性,业务可理解性以及可重⽤性⽅⾯都有很好的帮助;4. 领域模型能够帮助开发⼈员相对平滑地将领域知识转化为软件构造;5. 领域模型贯穿软件分析、设计,以及开发的整个过程;领域专家、设计⼈员、开发⼈员通过领域模型进⾏交流,彼此共享知识与信息;因为⼤家⾯向的都是同⼀个模型,所以可以防⽌需求⾛样,可以让软件设计开发⼈员做出来的软件真正满⾜需求;6. 要建⽴正确的领域模型并不简单,需要领域专家、设计、开发⼈员积极沟通共同努⼒,然后才能使⼤家对领域的认识不断深⼊,从⽽不断细化和完善领域模型;7. 为了让领域模型看的见,我们需要⽤⼀些⽅法来表⽰它;图是表达领域模型最常⽤的⽅式,但不是唯⼀的表达⽅式,代码或⽂字描述也能表达领域模型;8. 领域模型是整个软件的核⼼,是软件中最有价值和最具竞争⼒的部分;设计⾜够精良且符合业务需求的领域模型能够更快速的响应需求变化;领域通⽤语⾔(UBIQUITOUS LANGUAGE)我们认识到由软件专家和领域专家通⼒合作开发出⼀个领域的模型是绝对需要的,但是,那种⽅法通常会由于⼀些基础交流的障碍⽽存在难点。

领域驱动设计

领域驱动设计

聚合,聚合根
• 聚合是用来封装真正的不变性,而不是简 单的将对象组合在一起; • 聚合应尽量设计的小; • 聚合之间通过消息交互; • 聚合内强一致性,聚合之间最终一致性; • 每个聚合只有一个聚合根;
聚合的提炼
• 订单模型 • 贴子与回复模型
仓储
• • • • 仓储不是必须的. 仓储保存聚合的状态. 仓储(Repository) VS 数据访问对象(DAO) 没有delete
面向数据的事务编程
• 以数据表为基础 • 锁 • 无法扩展
领域与子领域
• 领域 • 子领域 • 通用子领域
实体与值对象
• 实体一定要有一个唯一标识符(ID),如类实例,以确 保系统能够明确的区分每一个实体,并在需要的时候准 确的找到它。 • 值对象没有ID,这是因为系统从来不会直接去检索值对 象。值对象总是从属于某个实体的。 • 实体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周期,而值对象没有。它总是依 附于某个实体。如果实体不存在了,它也将一同消亡。 • 不会出现两个以上的实体引用一个值对象的情况。这也 是对2一个保证。如果两个实体有同样的值,那也只可 能是有两个值一样的值对象,而不是引用同一个值对象 • 值对象是不可变的. • 典型的值对象例子:金钱,地址。
命令与查询分离(CQRS)
• • • • 查询方法一:遍历 查询方法二:面向数据 最终一致性 功能的妥协
Ddd的经典分层
• 用户界面/展现层 负责向用户展现信息以及解释用户命令。更细的方面来讲 就是: 请求应用层以获取用户所需要展现的数据; 发送命令给应用层要求其执行某个用户命令; • 应用层 很薄的一层,定义软件要完成的所有任务。对外为展现层 提供各种应用功能(包括查询或命令),对内调用领域层 (领域对象或领域服务)完成各种业务逻辑,应用层不包 含业务逻辑。 • 领域层 负责表达业务概念,业务状态信息以及业务规则,领域模 型处于这一层,是业务软件的核心。 • 基础设施层 本层为其他层提供通用的技术能力;提供了层间的通信; 为领域层实现持久化机制;总之,基础设施层可以通过架 构和框架来支持其他层的技术需求;

领域驱动设计详解

领域驱动设计详解

领域驱动设计详解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简称DDD)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旨在帮助解决复杂领域的设计和开发问题。

它强调以领域为核心,通过深入理解领域知识和业务规则,将软件设计与领域模型紧密结合,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1. 为什么需要领域驱动设计?在传统的软件开发中,往往将重点放在技术层面,而忽略了对领域知识的深入理解。

这导致了软件系统与实际业务需求之间的脱节,使得软件难以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

而领域驱动设计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它通过将业务专家、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创建一个清晰的领域模型,以满足业务需求并提高软件质量。

2. 领域模型的核心概念在领域驱动设计中,领域模型是核心概念之一。

领域模型是对业务领域的抽象和描述,它包含了实体、值对象、聚合根、领域服务等元素。

实体是具有唯一标识的对象,值对象是没有唯一标识的对象,聚合根是一组相关对象的根,领域服务是领域模型中的动作和操作。

通过定义和使用这些元素,可以更好地表达业务需求,并将其映射到软件系统中。

3. 领域驱动设计的核心原则领域驱动设计有一些核心原则,包括战略设计和战术设计。

战略设计关注的是领域模型的整体结构和组织,它主要包括限界上下文、通用语言等概念。

限界上下文是指将整个领域划分为不同的上下文边界,每个上下文都有自己的领域模型和业务规则。

通用语言是指在领域专家和开发人员之间建立共同的语言,以便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业务需求。

4. 领域驱动设计的实施过程领域驱动设计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深入理解业务需求:与领域专家进行密切合作,了解业务规则和需求,形成共同的理解。

- 创建领域模型:根据业务需求,定义领域模型的各个元素,包括实体、值对象、聚合根、领域服务等。

- 持续迭代和优化: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迭代和优化领域模型,以适应业务的变化和发展。

- 划分限界上下文:将整个领域划分为不同的上下文边界,每个上下文都有自己的领域模型和业务规则。

领域驱动设计

领域驱动设计

领域驱动设计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简称DDD)是一种软件
开发方法论,通过将软件设计从技术细节转向领域概念,以达到更好的设计质量和开发效率。

DDD的核心思想是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注意力放在解决业务
领域中的问题上。

在DDD中,将软件系统的领域抽象为一个
核心领域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实体、值对象、聚合、领域服务等概念,以及领域的业务规则和行为。

通过深入理解业务领域,分析业务核心概念和业务规则,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设计出符合业务需求的软件系统。

DDD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领域建模:通过与领域专家沟通,了解业务领域的核心概念、业务规则和业务流程,将其抽象为领域模型。

2. 解耦领域和技术:在领域模型中,将与业务领域无关的技术细节和实现细节进行解耦,使得领域模型能够更好地表示业务需求。

3. 聚合与实体:在领域模型中,通过识别聚合和实体的概念,将复杂的领域对象划分为更小的可管理的部分。

4. 领域服务与工厂:根据业务需求,定义领域服务和工厂方法,提供对领域模型的访问和操作。

5. 领域事件与事件驱动:通过引入领域事件机制,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响应领域中发生的变化。

6. 透明持久化:在设计领域模型时考虑持久化需求,将领域模型与数据访问层进行解耦,实现透明持久化。

通过使用DDD方法,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加深入地理解领域
需求,准确地建模业务领域,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软件架构的模式与思想:领域驱动设计

软件架构的模式与思想:领域驱动设计

软件架构的模式与思想:领域驱动设计软件架构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将系统分解成多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并确定它们的交互关系和组织方式的过程。

一个合理的软件架构能够提高软件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在众多的软件架构模式中,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DDD)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架构思想,它将软件的设计与领域模型的概念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好的软件设计和开发。

下面将详细介绍软件架构模式与思想——领域驱动设计的相关内容:1. 领域驱动设计的基本思想- 领域的概念:将软件设计与实际业务领域相结合,即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多个领域,并在每个领域中定义相应的业务规则和模型。

- 领域模型:以面向对象的方式表达领域概念,通过实体、值对象和聚合根等元素构建领域模型,同时通过领域事件和领域服务来实现领域模型之间的交互。

- 领域驱动设计思想的优势:能够提高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理解性,同时也能使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业务需求和系统功能。

2. 领域驱动设计的步骤- 领域建模:通过与领域专家的密切合作,了解业务领域的各个方面,识别出领域模型中的对象、属性和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建模工作。

- 设计聚合:将领域模型中的一组相关对象进行组织和管理,形成一个聚合根,并定义聚合根的边界和操作。

- 实现领域逻辑:在聚合根中实现领域的业务逻辑,包括验证规则、状态转换等。

同时,通过领域服务和领域事件来处理领域模型之间的交互。

- 构建应用层:在应用层中,通过调用领域模型中的方法来实现具体的业务流程。

同时,也可以在应用层中进行数据转换和验证等工作。

- 构建用户界面:在用户界面中,通过调用应用层的接口来展示领域模型的信息,并与用户进行交互。

3. 领域驱动设计的模式- 聚合模式:将领域模型中的对象进行组织和管理,形成一个聚合根。

聚合根内的对象是不可直接访问的,只能通过聚合根的方法来进行操作。

这样可以保证领域模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