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电动汽车标准项
工信部批准发布35项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用点烟器及点烟器座式电源插座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电动燃油泵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 控制系统(装置)技术要求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直流信号闪光器 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振动舒适性试验方法
33 QC/T 1048—2016 客车应急锤
34 QC/T 1049—2016 汽车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匹
配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5 QC/T 1050—2016 乘用车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35项汽车行业标准一览表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实施日期qct1031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车轮花键套20160901qct753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技术参数表格式qct753200620160901qct1032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凸轮轴20160901qct681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启动继电器技术条件qct681200220160901qct687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技术条件qct687200220160901qct224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qct224200720160901qct228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qct22811997qct22821997qct22831997qct22841997qct22851997qct22861997qct22871997qct22881997qct22891997qct22810199720160901qct10332016气压制动器外置式间隙自动调节装置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0160901qct10342016汽车交流发电机用整流桥2016090110qct10352016汽车共动机用电子节气门体2016090111qct10362016汽车电源逆变器2016090112qct10372016道路车辆用高压电缆2016090113qct10382016汽车用发光二极管led及模组2016090114qct10392016汽车空调用阳光传感器2016090115qct162016汽车用点火线圈qct1619922016090116qct4142016汽车电线电缆的颜色规定和型号编制方法qct4141999qct73020052016090117qct4152016汽车用点烟器及点烟器座式电源插座qct41519992016090118qct1040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电动燃油泵2016090119qct1041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装置技术要求2016090120qct688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qct68820072016090121qct724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直流信号闪光器技术条件qct72420042016090122qct1042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振动舒适性试验方法2016090123qct7522016摩
电动汽车充电新国标发布

电动汽车充电新国标发布2015年12月28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京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上述5项标准分别是:《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此次5项标准修订全面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以及使用者的安全。
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置,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
新版国标出台之后,如何配套这些标准、如何执行同样关键。
不过无论如何,新国标赶在2015年最后时刻压轴出台,将为2016年全年电动车和充电桩市场的发展抢先铺路。
随着新国标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整个充电行业格局也将被重新洗牌。
工信部印发锂离子电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近期印发《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旨在为全面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办法指出,申请公告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发展规划;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重大违法行为。
办法还规定,公告企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及时提出变更申请,经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核实后,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企业名称变化,企业合并、分立或兼并重组,企业产能产线发生较大变化,企业搬迁新址,其他重大变化。
新能源汽车标准

新能源汽车标准
新能源汽车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动力标准: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如电池容量、电机功率、续航里程等。
2. 安全标准:主要涉及车辆结构设计、碰撞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如车体强度、碰撞测试等。
3. 排放标准:主要是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材料和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如电池回收利用率、材料的环保性等。
4. 充电标准:主要包括充电设备的技术要求、充电时间和充电效率等方面的规定,如充电接口标准、充电桩的安全性等。
5. 辅助系统标准:包括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的标准,如自动驾驶级别、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
这些标准旨在规范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统一行业标准,促进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互通互联。
工信部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工信部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工信部发布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工信部近日发布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了新
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背景介绍
中国政府一直提倡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
政策。
工信部发布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则是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
车行业健康发展的举措。
二、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内容
根据工信部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车辆在城市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要
求达到200公里以上;在快速道路上的续航里程要求达到120公里以上;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
此外,还有车重、电池组性能、
充电时间等条件要求。
三、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
发布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诸多积极影响。
首先,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技术条件的出台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
动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其次,对于消费者来说,技术条件
的出台将促进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信心,
增加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
总之,工信部发布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更
加清晰的技术标准,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车保障。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定义和分类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概述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这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规范。
本文将对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新能源汽车有更深入的了解。
2.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我国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如下: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驱动的车辆,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这一定义涵盖了直接使用电能、通过外部充电补充电能以及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电能的车辆,是对新能源汽车范围的明确界定。
3.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我国工信部根据新能源汽车的驱动方式和使用燃料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3.1 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是指完全依靠蓄电池供电、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充电,并以电动机驱动的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其主要特点是零排放、零噪音和无需燃油,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纯电动汽车有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品牌。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是指既可以利用内部燃油发动机驱动,又可以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充电,同时搭载电池和电动机的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电动模式下具有零排放和静音的特点,而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又能够克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兼具节能环保和续航能力。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大众Passat GTE、宝马5系插电混动等。
3.3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FCV)是指利用氢气作为燃料,并通过燃料电池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的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快速加注、续航里程远等特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EV、HEV、FCV的政策法规及标准

EV、HEV、FCV的政策法规及标准在汽油和石油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各国政府都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电动汽车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混合动力车的推广势在必行,而我们电动汽车未来的主要战略取向将是纯电动汽车,当前重点推进的是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
电动汽车是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和产业相互结合的产物。
由于电动汽车相对传统汽车存在的优越性,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且在推广中遭遇到一些问题。
我国政府着眼长远,超前部署,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开展电动汽车的自主创新。
“九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
“十五”、“十一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863计划。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坚持了政府支持,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确立了以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为“三横”的研发布局,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今还将电动汽车的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中,并逐步建立完善标准法规与产品管理体系,使之法制化、体系化、标准化,促进电动汽车进入市场。
从国家的一系列积极扶持政策可以看出我国非常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
首先我将介绍国内近些年颁布的一些政策法规。
就我所了解的最近国家的政策有如下:2012年12月3日,工信部对初步确定的“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予以公示。
从名单上看,本次25个项目包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涉及江淮汽车、东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等多个汽车上市公司。
2012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示范推广范围有关工作的通知》,决定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推广范围从目前的25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扩大到全国所有城市。
工信部新版39号令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检验项目标准介绍ppt课件

6.5工况循环寿命结合整车可靠性标准 进行考核
(单体、模块) 求及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 31485-2015 6.2.8、6.3.8针刺试验暂不执行
GB/T 31486-2015
对于由车体包覆并构成电池包箱体的, 储能装置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 系统 第 3 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 方法 GB/T 31467.3-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序号 5 检验项目 标准名称 标准号 电动汽车操纵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 GB/T 4094.2件 号装置的标志 2005 备注
4.2 电 磁 兼 容 试 验 结 合 GB/
6
电动汽车仪表 电动汽车用仪表
GB/T 1983618387-2008 标准的方法和要求进 2005 行
序号 检验项目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 1 部 分:车载储能装置
3
7.2B(除乘用车和 N1类车辆外的其他汽车)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 3 部
分:人员触电防护
绝缘电阻测试条件,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6.3.3电容耦合 暂不执行 9.用户手册 涉及项目暂不执行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标准号
GB/T
适用范围
E3 第 1 部 分 : 车 载 储
能装置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适用于车载驱动系统的最大工作电压是B级电压的 电动汽车(M和N类车型均适用) 18384.1-2015
GB/T
E3 第 2 部 分 : 功 能 安
全和故障防护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适用于车载驱动系统的最大工作电压是B级电压的 电动汽车(M和N类车型均适用) 18384.2-2015
工信部 混动标准

工信部混动标准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混合动力车辆标准,以下是标准概要:
1. 定义:混合动力车辆是指同时利用内燃机和电动机驱动的车辆,以提高燃料效率
和降低尾气排放为目的。
2. 燃料经济性要求:工信部规定了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料经济性要求,包括每百公里
燃料消耗量和百公里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混合动力车辆能够具备更高
的燃料经济性。
3. 排放标准:混合动力车辆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并对其尾气排放进行监测和测试。
根据工信部的规定,混合动力车辆的尾气排放不能超过限值,并应具备在各种工况下保持
良好排放性能的能力。
4. 电动模式纯电驾驶能力:工信部规定了混合动力车辆在纯电驾驶模式下的最大车
速和持续行驶里程要求。
这是为了推动混合动力车辆在城市等短途行驶中更广泛地使用纯
电模式,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
5. 安全要求:工信部要求混合动力车辆在安全性能方面符合相关标准,包括安全气
囊配置、制动系统要求、车身强度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混合动力车辆的乘员安全性和车
辆整体稳定性。
6. 售后服务:工信部要求混合动力车辆制造商和销售商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包括
维修保养、技术支持和备件供应等,以保证车辆的可靠性和持续性能。
以上是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混合动力车辆标准的概要。
具体要求和标准细节请参考工信
部发布的相关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信部: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表)
标准体系建设直接关系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积极会同国家标准委等相关部委,组织汽车、电力、电工等相关行业企业不断推进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建设。
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国已发布电动汽车标准75项,涵盖电动汽车基础通用、整车、关键总成(含电池、电机、电控)、电动附件、基础设施、接口与界面等各领域。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可以基本满足我国现阶段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发展的需要。
在加强国内标准体系建设的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并致力于推动全球电动汽车标准法规的协调发展。
在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的电动汽车安全(EVS)和电动汽车与环境(EVE)两个工作组中担任副主席,承担着电动商用车和整车防水安全等内容的制定工作。
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下,我国的直流充电方案已和美、日、欧等共同成为国际标准的组成部分,并正在主导《电动汽车换电站》系列国际标准的起草。
我们在国际上率先发布了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充换电站等30多项标准,直接带动了相关国际标准的立项和制定。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已基本处于国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