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临床应用简介
(医学课件)TCD与临床

2023-11-04•tcd简介•tcd与临床应用•tcd检查结果分析•tcd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tcd技术的优势与不足目•tcd临床应用案例分析录01 tcd简介TCD(Transcranial Doppler,经颅多普勒)是一种无创的颅脑超声检查技术,通过高频超声波检测颅内血管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和血流状态,以评估颅脑血管功能和循环状态。
TCD主要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手术、脑外伤、颅内感染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tcd的定义诊断脑血管疾病TCD可以检测颅内血管的狭窄、闭塞、血栓形成等异常,有助于诊断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
TCD可以实时监测颅脑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血流状态,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TCD可以检测颅脑外伤后血管的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助于诊断脑外伤和颅内感染。
TCD还可以用于监测胎儿脑血流,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发育情况。
tcd的适应症评估颅脑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血流…诊断脑外伤和颅内感染监测胎儿脑血流tcd的禁忌症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可能会在TCD检测时诱发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应谨慎使用TCD进行检查。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可能无法耐受TCD检查过程中的呼吸憋气等操作,不宜使用TCD进行检查。
颅内肿瘤或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或占位性病变可能会影响TCD的检测结果,不宜使用TCD进行检查。
02tcd与临床应用诊断准确性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以检测到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狭窄程度,对于诊断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研究表明,TCD能够检测到血流速度的异常,从而预测脑卒中的风险。
实时监测TCD可以在实时状态下监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狭窄程度,从而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脑卒中。
这种实时监测对于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tcd在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偏头痛患者的血流速度通常会出现异常。
TCD可以检测到这些异常,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偏头痛。
经颅多普勒临床应用简介

经颅多普勒临床应用简介经颅多普勒(简称TCD)是利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内脑底动脉环上的各个主要的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各血流生理学参数的一项无创性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
主要应用低频脉冲多普勒技术,通过特定的透声窗。
直接记录颅内血管多普勒信号。
为无创性脑血流循环的研究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
具体临床操作便利、重复性好,无创检查等优点,为目前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经颅多普勒是目前对脑动脉硬化诊断最直接、最简便、无创伤性又较客观的一种诊断方法,判断脑动脉硬化程度及脑动脉硬化后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
TCD检查是诊断脑动脉痉挛性头痛的首选检查方法。
一、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对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脑血管痉挛,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脑血管畸形以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
二、因不明原因的头痛,如神经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疾病临床症状性头痛。
三、头晕、眩晕。
主要包括动脉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内耳循环障碍引起的耳源性眩晕等。
四、其它:脑血管功能状态评价,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疗效评价,脑血管动力学监护。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临床应用简介(一)关于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TCD检测到的正常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最常用的参数是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和平均血流速度。
经研究统计数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血流速度峰值呈减低状态。
血流速度个体差异较大,但左侧和右侧差异较小,双侧MCA和ACA的血流速度相差大于14%应视为异常。
统计研究认为女性较男性血流速度快,认为年龄和性别在确定脑血流速度正常值时起重要作用。
(二)颅内动脉狭窄的TCD诊断在TCD的临床应用中,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是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造成颅内动脉狭窄的原因很多,最常见为动脉粥样硬化,少见的有烟雾病、放疗引起的动脉狭窄,免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动脉炎。
血流速度增快是动脉局部狭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改变, TCD 只能诊断管径减少超过50%的颅内动脉狭窄。
经颅多普勒临床应用

中度:管腔狭窄程度在50-69%左右 重度 管腔狭窄程度在70-95%左右 极度:管腔狭窄程度超过95%
HXM_TCD
Hxmgy@
经颅多谱勒临床应用
颅内血管痉挛
HXM_TCD
Hxmgy@
颅内血管痉挛
HXM_TCD
Hxmgy@
颅内血管痉挛
出现脑血管痉挛后,动脉内灌注尼膜地平,迅速扩 张血管,脑血流恢复
3 躁动、不能配合的病人不适于
TCD检查
HXM_TCD
Hxmgy@
经颅多谱勒超声(TCD)
——临床应用进展
HXM_TCD
Hxmgy@
经颅多谱勒临床应用
颅内血管狭窄
HXM_TCD
Hxmgy@
颅内血管狭窄
1 探及颅底动脉环及各动脉的主要分支,对于II级
微栓子监测
TCD微栓子监测1
HXM_TCD
Hxmgy@
微栓子监测
TCD微栓子监测2
HXM_TCD
Hxmgy@
HXM_TCD
Hxmgy@
经颅多谱勒临床应用
TCD的治疗作用
HXM_TCD
Hxmgy@
超声增强溶栓效果
血凝块暴露于溶栓剂
提高卒中恢复率的趋势
TCD监测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且有溶栓禁忌
患者的动脉再通和神经功能均有改
善
HXM_TCD Hxmgy@
经颅多谱勒临床应用
• 脑血管动力学 • 脑动脉痉挛 • 脑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和侧支循环的判断 • 急性大脑中动脉溶栓治疗的监测 • 急性颅内压增高、脑死亡 • 脑血流微栓子监测
hxuming@
经颅多谱勒超声临床应用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 黄旭明
经颅多普勒临床应用范围

经颅多普勒临床应用范围经颅多普勒检查临床应用指征一、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1、脑动脉硬化,明确判断脑动脉硬化的部位及严重程度。
2、脑供血不足,判断脑供血不足的部位(血管)及严重程度。
3、脑动脉狭窄,判断脑动脉狭窄的部位(血管、节段)及程度.4、脑血管痉挛,判断其部位(血管)及其程度。
5、脑血管意外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确定脑血管意外的部位(血管)及其程度。
对缺血性脑卒中可了解侧枝循环开放情况,以便判断预后。
6、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系统疾患,判断病变部位(血管)性质(缺血、闭塞、痉挛)及程度。
7、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确定,除临床症状,颈椎X 线片外,经颅多普勒的检测是重要依据。
8、脑血管畸形,包括脑血管的动静脉瘤、脑动脉瘤,可判断病变部位及其节段。
9、蛛网膜下腔出血,判断病变部位(血管)及其程度。
10、锁骨下盗血综合征。
11、对临床疾病的病因学诊断12、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外动脉狭窄。
二、头痛的病因学诊断:1、诊断头痛病因包括神经血管性头痛及其类型(脑血管痉挛。
扩张、脑血管不对称),颈肌紧张性头痛,脑血管病(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脑血管狭窄及闭塞等)引起的症状性头痛。
2、头晕、眩晕的病因学诊断确定头晕、眩晕病因包括功能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颈性眩晕)、梅尼埃病(内耳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耳源性眩晕)等。
3、脑腔隙性梗死的病因学诊断确定脑腔隙性梗死(腔隙性缺血灶、散在性脑腔隙灶)的病因。
如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缺血、脑血管狭窄、脑血管痉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三、脑血管功能状态评价:1、WILLIS环的功能状态及侧枝循环功能状态。
2、在各种生理状态及各种药物影响下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及舒缩反应的评价。
神经功能状态对脑血管功能的影响。
3、病理状态下的脑血管功能状态,包括病理状态下选择脑血管手术时机。
四、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疗效评价:外科手术前后的疗效观察及血流动力学评价。
五、脑血流动力学监护:1、危重病员的脑血流动力学监护。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常规检查及临床应用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常规检查 及临床应用
一、TCD的基本原理 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采用低频脉冲式(2MHz PW)超声探头,穿透颅骨检测脑底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 状况,采用连续式超声探头检测颈部或四肢动脉。 二、脑血管应用解剖 1、颈内动脉系统 供应脑部的主要分支有:大脑前
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后交通动脉。 2、椎—基底动脉系 小脑后下动脉、两侧椎动脉汇合 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
经颅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tcd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及临床应用及临床应用一tcdtcd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采用低频脉冲式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低频脉冲式2mhz2mhzpwpw超声探头穿透颅骨检测脑底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超声探头穿透颅骨检测脑底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状况采用连续式超声探头检测颈部或四肢动脉
3、大脑动脉环(WILLIS 环):又称脑底动脉环,是为保障 脑血液供应平衡和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而由双侧大脑前 动脉A1段、前交通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及 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所形成的环状动脉结构。
三、颅外段血管检测包括:CCA、ECA、EICA 颅内段血管检测包括:MCA、TICA、ACA、PCA、VA、BA 四、TCD超声窗:眶窗、颞窗、枕窗 眶窗可探查:眼动脉、颈内动脉虹吸段 颞窗可探查:MCA、TICA、ACA、PCA 枕窗可探查:VA、BA
d、低阻力图形:PI值明显减低、见于动静脉畸形。 5、血流频谱分析 a、层流频谱 血液处层流状态下,在血管侧血细胞少,流速慢反射能 量少,所以在频谱中下部信号强度低。此低强度信号区 在收缩区面积较大,类三角形,称为“频窗”。 b、湍流频谱 高低不同声强信号极不均匀的弥散分布在整个频谱 中,频窗消失。 c、涡流频谱 对称分布在基线两侧的簇状高声强信号,音质粗糙。 d、乐音性杂音频谱 多条平行的线状波形,同时可闻及特殊高调的音频号 6、音频信号:正常音频、噪音性杂音、乐音性杂音
TCD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健康域影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是一种无创、实时、动态的颅内血流检测方法,它通过超声波对脑底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测定,获取脑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TCD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安全、快速、准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监测治疗效果,指导手术操作等。
此外,TCD还可以用于研究脑血管生理学和病理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TCD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临床上的各种应用。
TCD的基本原理TCD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测量超声波在血管内的传播时间来计算血流速度。
TCD技术采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即当声源和接收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会发生改变。
这种频率变化与声源和接收器之间的相对速度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声波频率的变化,就可以计算出血流速度。
TCD设备通常包括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产生高频超声波信号,经过头皮和颅骨传导到脑底动脉内。
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然后,计算机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血流速度、方向和搏动指数等参数。
TCD在临床上的应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TCD作为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TCD,医生可以实时监测脑部血管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和血管阻力等参数,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脑血管疾病。
例如,脑血栓形成时,TCD可以检测到血流速度减慢或血流信号消失;脑出血时,TCD可显示血流速度增加或血流信号紊乱。
此外,TCD还可以评估脑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通过观察脑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预测患者预后,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TCD可以实时监测脑血流速度的变化,为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通过TCD,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脑血流与血压、心排量、血黏度等因素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脑血流动力学的规律。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应用

■ ③音频信号改变:脑动脉狭窄时出现高调杂音,有的似 海鸥鸣,随着狭窄程度加重,杂音音调逐渐增高,当脑 动脉狭窄90%以上时,杂音音调减弱,脑动脉闭塞时,杂 音消失。刘俊艳等对148例TCD与MRA的比较研究, 用CHAID法计算出判断MCA狭窄严重程度的最佳收 缩期血流速度标准为:血流速度<140cm/s时,MCA多 为正常;血流速度140~180cm/s为中度狭窄;血流速度> 180cm/s为重度狭窄。脑动脉完全阻塞时有以下3种 现象:①操作正确的前提下,Doppler信号缺如。②阻塞 部位远端血流速度下降。③侧支血管常有逆行血流 出现。
TCD诊断脑动脉狭窄的依据
■ ①血流速度改变:血流速度是反映血管腔大小最 直接而敏感的指标。脑动脉狭窄达50%和以 上时血流速度增快,PI增大,但更严重狭窄(大于 90%)血流速度反而减慢。狭窄远端血流速度 在轻度狭窄时无明显改变,在中度以上狭窄时, 血流速度减慢,极重度狭窄时,狭窄远端常测不 到血流信号,难予以与脑动脉闭塞鉴别。
■ 三、展望TCD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 创伤、无射线辐射、重复性好、实用性强等 特点,深受临床欢迎。
■
随着TCD仪的不断改进,技术的不断成熟,
未来的TCD系统可能的发展方向:①具有更强
的超声波穿透颅骨能力,使操作更简便,血管检
出率更高。②自动寻找血管,用较高的频率超
声进行三维成像,建立真正三维空间以显示脑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应用
会计学
■ 1982年挪威物理学家Aaslid等首创了经颅多普勒 超声成像技术(TCD),他与德国EME公司共同开发出 世界第一台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应用于临床,使 得无创性监测颅内血流动力学成为可能。国内1987 年陆续引进,开辟了我国超声技术临床应用的新领域, 并迅速发展,不断更新。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脑血 管超声技术发展非常迅速,TCD以其无创、价廉、简 单易行、可重复操作,直接探测可靠血流动态参数等 优点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随着TCD应用经验的不 断积累和广泛深入的研究,TCD仪的功能亦在不断改 进和增加,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 景。
经颅多普勒(TCD)临床应用基础

TCD频谱图
CT扫描脑组织图像
MRI扫描脑组织图像
DSA脑血管图像
TCD检查的优点
1.TCD为无创伤性的检查,其他仪器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2.检查较全面,可综合反映颅内、外大部分血管分支的血流情况; 3.检查收费标准高而成本低。以江苏为例,一次颅内检查收费一百,四肢检查单肢30元,耗材只有打
4.脑血管栓子检测
栓子检测对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等 疾病具有重大意义。当栓子经过超声束时,由于其与 血流之间存在密度差别,会在TCD频谱上出现栓子的 频谱(同时伴有异常血流声)。栓子通过血管具有一 定的规律:1)短时程,一般<300ms;2)相对强度增 强;3)单方向;4)尖锐的哨声。
C)枕窗(2兆探头) a.基底动脉(BA) b.椎动脉(VA) c.小脑后下动脉(PINC)
颅外段: A)颈部(4兆探头)
a.颈内动脉(ICA) b.颈外动脉(ECA) c.颈总动脉(CCA) B)全身外周血管(8兆探头)
操作例图
TCD与CT、MRI、DSA的区别
1. TCD是一种对脑循环进行血液动力学观察的检查方法, 可多次反复进行评测。与CT, 磁共振(MR)等成像技术 不同,后者仅是影像的诊断,两者不能替代只能互补。
2.计算出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峰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比值S/D; 3.通过血流频谱图和血流速度,医生可以进行临床诊断;
TCD仪器新功能
早期的TCD只能检测血管的血流频谱和进行简 单的计算,功能简单,应用范围较窄,经过十 几年的发展,TCD仪的功能已大大增加,除上 述基本功能 外,通常还具有电影回放(声音 同步),包络线自动计算,预置血管(正常值) 参数辅助诊断,自助式工作站(在TCD仪上直 接设置、预览、打印报告)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颅多普勒临床应用简介
经颅多普勒(简称TCD)是利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内脑底动脉环上的各个主要的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各血流生理学参数的一项无创性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
主要应用低频脉冲多普勒技术,通过特定的透声窗。
直接记录颅内血管多普勒信号。
为无创性脑血流循环的研究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
具体临床操作便利、重复性好,无创检查等优点,为目前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经颅多普勒是目前对脑动脉硬化诊断最直接、最简便、无创伤性又较客观的一种诊断方法,判断脑动脉硬化程度及脑动脉硬化后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
TCD检查是诊断脑动脉痉挛性头痛的首选检查方法。
一、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对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脑血管痉挛,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脑血管畸形以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
二、因不明原因的头痛,如神经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疾病临床症状性头痛。
三、头晕、眩晕。
主要包括动脉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内耳循环障碍引起的耳源性眩晕等。
四、其它:脑血管功能状态评价,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疗效评价,脑血管动力学监护。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临床应用简介
(一)关于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
TCD检测到的正常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最常用的参数是收缩期血流速度峰
值和平均血流速度。
经研究统计数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血流速度峰值呈减低状态。
血流速度个体差异较大,但左侧和右侧差异较小,双侧MCA和ACA 的血流速度相差大于14%应视为异常。
统计研究认为女性较男性血流速度快,认为年龄和性别在确定脑血流速度正常值时起重要作用。
(二)颅内动脉狭窄的TCD诊断
在TCD的临床应用中,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是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造成颅内动脉狭窄的原因很多,最常见为动脉粥样硬化,少见的有烟雾病、放疗引起的动脉狭窄,免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动脉炎。
血流速度增快是动脉局部狭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改变, TCD只能诊断管径减少超过50%的颅内动脉狭窄。
血流速度增快是诊断血管狭窄最重要的指标,根据多年临床研究结果总结得出,如果年龄在6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降低,收缩期流速峰值的临床诊断意义上升,单凭这一血流速度指标即可诊断动脉狭窄,误诊较少。
但当血流速度处于诊断的临界值时,参看两侧流速是否对称及是否有频谱紊乱将尤为重要。
关于一侧局限性血流速度增快并高出对侧30%以上,同时伴有涡流频谱,对诊断血管狭窄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它高度提示该部位血管有局限性狭窄。
两侧血流速度是否对称只是在一定意义上很重要,因为我们总结发现有60%左右的病人常常是双侧同时发生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病变,在两侧血流速度均增快并达到狭窄诊断标准时,可诊断双侧动脉血管狭窄,而此时两侧血流速度差在诊断狭窄程度上有一定价值。
(三)颈内、颈外和颈总动脉狭窄的TCD诊断
颈内动脉是颅外颈动脉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最好发部位,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锁骨下动脉狭窄及闭塞引起窃血综合症的TCD诊断
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时,局部TCD可检测到血流速度增快、频谱紊乱、收缩期出现低频血流信号,舒张早期反流血流信号消失。
(五)椎-基底动脉病变的TCD诊断
椎动脉行程长,而且变异多,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将椎动脉的颅内段和颅外段检查结合在一起能增加对椎动脉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TCD检测椎动脉颅内段病变在探测深度上优势于多普勒彩色B型超声。
(六)TCD对发作性眩晕患者临床诊断的应用
以眩晕为主诉到神经科门诊或急诊就诊的患者不少,眩晕的原因很多,TCD 可以帮助识别其中与缺血有关的病人。
⑴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的病人。
椎—基底动脉狭窄性病变的病人严重缺血时,TCD会检测到狭窄的高流速血流,或有多处疑点的血流速度异常减低,此时应给病人以高度重视。
⑵颈椎病所致位置性缺血性眩晕。
当前循环代偿通路受损时,继发于特殊体位的一侧或双侧椎动脉梗阻时,可出现后循环供血不足,此时TCD可监测双侧后动脉在不同头位时的血流速度,其最主要的诊断性发现是头侧向转动时,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暂时性降低,头转回中立位时,血流速度回升。
TCD有助于识别位置性眩晕中的真性位置性缺血患者,并可判断是否需要血管造影。
(七)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狭窄的TCD诊断及应用
除最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供血动脉狭窄之外,烟雾病和大动脉炎是较其他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多见的疾病,而在TCD上的表现均有其特殊性。
⑴烟雾病。
是指双侧颈内动脉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及颅底软脑膜和穿通动脉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血管网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
⑵大动脉炎。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累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动脉炎,好发于青年及女性患者。
病变血管主要累及主动脉弓根部发出的动脉,包括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起始部,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功能障碍,而TCD检查可提供颅内动脉的情况。
(八)TCD在判断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TCD可以检测到在血流中通过的微栓子信号,微栓子信号的检出提示病人有栓塞机制的存在。
(九)TCD在脑血流动力学评估领域中的应用
(十)TCD频谱对颅内压定性监测
(十一)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
(十二)颅内脑动静脉畸形的TCD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