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自然数》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认识自然数-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认识自然数-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认识自然数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围绕自然数的概念展开,包括自然数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通过实例引入自然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自然数是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

接着,介绍自然数的性质,如自然数的有序性、无限性等。

对自然数进行分类,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数的概念,知道自然数是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

2. 掌握自然数的性质,如有序性、无限性等。

3. 能够对自然数进行分类,了解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的区别。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1. 自然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自然数分类的掌握,特别是零和负整数的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个数,进而引入自然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自然数的定义、性质和分类,通过黑板板书和PPT展示,让学生充分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性质。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自然数的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自然数2. 板书内容:自然数的定义自然数的性质自然数的分类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自然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提高题:研究自然数的一些特殊性质,如偶数、奇数等。

3. 拓展题:探讨自然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统计家庭物品数量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自然数的概念,让学生充分理解自然数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自然数的意义。

同时,通过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因为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理解障碍的地方,也是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策略来帮助学生克服的地方。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自然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自然数》教学设计

自然数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呈现了两个儿童在夜晚数星星的情景,同时配了一首优美的、活泼的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数星星情景的真实再现和兔博士的话来介绍自然数的概念。

教材把学生感受到的“星星真多”与“自然数是无限的”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对自然数的初步体验。

教材又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数的特征。

然后教材呈现了丫丫和聪聪到电影院看电影的场景,通过他们找座位号的对话,由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单数、双数很自然地引出奇数、偶数的概念。

在试一试中设计了在1~30之间写连续奇数、偶数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写数、观察讨论中,了解奇数、偶数的特征。

教学设计思想: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谜语引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感受到星星有无数个的同时,认识到自然数是无限的。

把自然科学知识与数学整合在一起,把学生数星星的感受与“自然数是无限的”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自然数的初步体验。

并通过一个星星也看不见,可以用0表示,说明0也是自然数。

学习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感受自然数的特征。

使学生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都是1等自然数的基本特征。

通过电影院座位排列的录象和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让学生讨论、交流从中获取的信息,了解电影院座位排列特点,讨论两个小朋友能否坐在一起,来认识单数、双数,并说明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

0也是偶数。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了解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出教材83页试一试的写数要求,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了解1~30之间的连续奇数(偶数)各有15个,两个数列的规律都是相邻两个奇数(偶数)相差2等连续奇数、偶数数列的特征。

给学生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及发现事物规律的机会,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自然数|冀教版(3)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自然数|冀教版(3)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自然数|冀教版(3)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自然数》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了解自然数的特征,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自然数、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数是无限的。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自然数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节课带来的是什么?生:玉米粒师:一共有几袋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生一起数:1袋,2袋,3袋,4袋,5袋,6袋。

一共有6袋。

师:那你想不想知道每个袋子里有多少呢?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小组分一袋,我们分组数一数好不好。

生:好(分玉米)师:接下来同学们就把玉米倒出来数一数,咱们比一比,看哪个组数的又快又准确。

数完的小组就马上举手哦。

(生活动)师:哪个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玉米数,并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数的。

生1:一个一个数的,26个。

生2:每个人数一堆,然后加起来,32个。

…… 师:哪各小组数的正不正确呢?同学们看一下你纸袋里面。

数对的小组举手。

师:都数对了,大家真棒。

师:其实像我们刚才数玉米这样,我们在平时数物体个数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像1,2,3,4,5,6……这样的数叫做自然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自然数的奥秘。

(板书:自然数)师:现在请同学们把放玉米的包装袋举起来,看看里面有玉米吗?生:没有了师:那一个玉米也没有我们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生:0 师:对,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所以说0也是自然数。

那我们刚刚这句话里还要将0加进去。

同学们齐读一下刚才这句话。

生:像0,1,2,3,4,5,6……这样可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

师:那现在请我们的小组长先把玉米装起来,放课桌里。

那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除了我们刚才说到的玉米粒的个数,还有哪些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出来的事物呢?同学们能不能举例子说一说。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自然数》教学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自然数》教学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自然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数的概念;2.掌握自然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二、教学重点1.自然数的定义;2.自然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1.自然数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概念教学1.自然数的定义;2.零与自然数的关系;3.自然数的分类。

(2)性质教学1.自然数的顺序性;2.正整数的四则运算;3.自然数的约数与倍数。

2.教学方法(1)概念教学1.通过多媒体进行讲解;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物演示、幻灯片展示、师生互动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

(2)性质教学1.运用实物演示、幻灯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自然数的基本性质和规律;2.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自然数的运算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自然数是什么吗?它们有哪些性质?为什么它们这样排列?请大家踊跃发言。

2.概念教学(1)自然数的定义•意义:自然数是指人们自然数数时所用到的数字,即1、2、3、4、5、6、7、8、9……•让学生背诵自然数的前30个数。

(2)零与自然数的关系•意义:零是自然数的起点,不属于自然数集合。

•给出零的定义和性质。

(3)自然数的分类•意义:大自然中的一切物体都可以按照所拥有的数量进行分类,所以我们可以把自然数按照数量进行分类。

•给出自然数的分类,如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等。

3.性质教学(1)自然数的顺序性•阅读并思考“比较大小”。

(2)正整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自然数的约数与倍数•定义和性质。

4.教学总结•概念理解:自然数的定义、零与自然数的关系、自然数的分类;•性质掌握:自然数的顺序性、四则运算、约数与倍数。

六、教学评价1.自我评价本课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学生理解自然数的定义并掌握了正整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2.学生评价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确自然数的定义,并且掌握正整数的基本算法和性质。

七、教学后记自然数是小学数学的重点,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自然数 _冀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自然数 _冀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自然数 _冀教版自然数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2、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挂银灯,不知银灯有多少,数来数去数不清。

生:用0来表示。

师:对,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教师说明: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接着画出数轴,边画边介绍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

3.让学生观察画出的数轴,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使学生了解直线上的箭头表示的意思,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都是1等自然数的基本特征。

师:大家仔细观察直线上的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师:直线上的箭头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三、认识奇数,偶数1.播放电影院座位排列的资料片和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从资料片和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师:大家想一想两个朋友能挨着坐吗?为什么?生1:能挨着,因为7和8是挨着的数。

生2:不能挨着,因为7号是单号,8号是双号。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以参与者身份指出:电影院里的座位是从中间分别向两边开始排列的,一边是单数,一边是双数。

所以他们不能挨着。

2.让学生说一说单数有哪些,双数有哪些。

在交流的基础上说明平时说的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

0也是偶数。

学生回答,如果有人说出个位是1、3、5、7、9的数是单数,个位是2、4、6、8、0的数是双数,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单数又叫做奇数,双数又叫做偶数。

0也是偶数。

四、尝试应用1.教师指出生活中经常用到奇数,偶数。

接着师生进行报数、分队等活动。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奇数和偶数。

《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

《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

《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一 . 课题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自然数》二.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理解自然数的特征,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六.教学难点知道奇数、偶数;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特别喜欢绘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绘本《吉莉娅数星星》,一起来看一看。

【吉莉娅每天都在数数。

她看到什么就数什么,根本没空做别的事情。

不过,数数能给她带来很多很多快乐。

吉莉娅一会儿数数房子上有几扇窗户,一会儿数数楼梯上有几级台阶,猫妈妈生小猫的时候,吉莉娅快乐极啦!她一只一只地数起了小猫:1只、2只、3只、4只、5只、6只、7只,多有趣啊!火车有几节车厢?晾衣服用了几个夹子?篱笆上有几根木条?只要是吉莉娅看到的,她都要仔细地数一数!不知不觉中吉莉娅长大了,她觉得那些都太简单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数一数天上的星星。

】师:接下来,我们和吉莉娅一起来数一数星星。

〔2分钟〕〔二〕讲授新课1.认识自然数生:1颗、2颗、3颗、4颗、5颗、6颗、7颗、8颗、9颗、10颗、11颗、哇!师:怎么不数了?生:数不清了。

师:你们数不清了,我也写不完了,那想个方法,用个什么符号表示?生:省略号。

师:你这方法不错,听你的。

〔板书:……〕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像吉莉娅在数台阶、数小猫,包括我们刚刚数星星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等,这样的数,都是自然数。

〔根据学生的反响,解释“这些数是在人们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所以它们叫做自然数”。

〕师:假如天空中一颗星星也没有,用什么表示?生:用0表示。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自然数3_冀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自然数3_冀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自然数3_冀教版一下数星星的情景,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数星星图)一同来数一数天上的星星(课件)(由慢到快)天上星星太多了,数也数不完。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认识自然数1、我们平时数东西的时候,像这样1,2,3,4,5……这样一个一个地数,这些数都是自然数。

(板书自然数)师生一起数:1、2、3、4、5……就这样数下去,能数完吗?什么时候看不见星星吗?一颗星星也看不到,用一个什么数表示呢?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2、自然数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教师画出数轴)(师示范,边画边介绍方法。

)3、大家仔细观察直线上的数,(手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同伴互相说一说,直线上的箭头表示什么?(只要学生说得有理就给予肯定)刚才我们的好朋友亮亮告诉我们,眼睛能看到3000多颗星星,你们认为3000是自然数吗?4、谁能再举一些比较大的自然数?认识奇数,偶数1、现在,我们看一段资料片。

看看从资料片和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播放)大家想一想两个朋友能挨着坐吗?为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理由)2、刚才我们提到了单数和双数,单数都有哪些数?双数都有哪些数?解释奇数和偶数。

谁能举出几个奇数的例子,偶数的例子呢?(举例要充分)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1、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奇数和偶数。

我想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

(学生站成一排)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像体育课一样报数。

谁能举出生活中奇数和偶数的例子?2、请同学们试着分别写出奇数和偶数。

(图片: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奇数;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偶数)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组数,有什么新发现吗?(四人小组讨论)4、第一题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各数中,谁是自然数。

5、填上合适的自然数。

请同学在你的题卡上写。

6、请大家按题目的要求,把正确答案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请一名同学在题卡上写,之后与大家一起交流)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同学们都非常善于观察,希望你们继续用明亮的双眼和充满智慧的头脑去发现就在你身边的自然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自然数|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自然数|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自然数|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数的概念,认识自然数的规律。

2.掌握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然数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数学》(四年级上册)冀教版第五章“自然数”第一节。

本节课是第一次介绍自然数的概念和规律,关键点在于理解自然数的含义和掌握读写自然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自然数的含义和掌握自然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日常生活实践,加深学生对自然数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自然数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梳理,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字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启发学生对自然数的认识,如:小明有两个苹果,小红有三个苹果,那么小明和小红手中的苹果总共有几个?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体会自然数的概念。

2.引入新知,带领学生认识自然数。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互动提问,让学生理解自然数的含义及其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数。

3.认识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教师通过板书和展示教材图片等形式,带领学生认识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如:1、2、3、4…学生跟读,巩固数字的读写能力。

4.数字的规律探究。

通过练习和讲解,让学生掌握自然数的规律,如:1,2,3,4,5,6,7,8,9,10…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理解数字的特点与联系。

5.自然数应用。

引导学生运用自然数,如:在校内进行物品、人数的计数等活动,巩固自然数的认识与应用。

6.活动设计,巩固练习。

可以设计一些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自然数的认识和掌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笔记和练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自然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意识到要在教学中多使用直观的形式,如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数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数》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46页自然数的引入。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的设计重视自然数、奇数、偶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开展数学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的情景比较熟悉,在认识自然数上并不陌生。

但是奇数、偶数的特点总结方面可能会欠缺一些。

设计思路
通过用谜语星星引发后面的故事情景,让学生打开智慧之窗。

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深深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教学难点
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探索自然数的特征。

师:老师发现,天空有几颗非常明亮的星星,它们一共是4.5颗,你觉得老师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觉得星星的颗数不能用4.5来表示。

师:那你觉得用什么数来表示才好呢?
生:我觉得用像1、2、3……这样的数来表示好。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平时数东西的时候,就像这样1,2,3,4,5……一个一个地数,这些数都叫自然数。

(板书:自然数)
课件出示问题:0是自然数吗?
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结果。

小结:0也是自然数,它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师:自然数不但可以用数的形式来表示,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出示: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的内容。

)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直线上的数,(手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教师指名回答。

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自然数的特征,大家跟老师一起再来概括一遍,“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3、认识奇数和偶数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请十位同学到前面来。

学生举手,教师请十位学生到前面站成一排报数:1、2、3……
师:请报单数的向前一步走。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

生1:我发现10名同学的报数不是双数就是单数。

……
师:刚才我们提到了单数和双数,单数都有哪些数?双数又有哪些数?谁给举一些例子?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单数又叫做奇数,(板书:奇数),注意字的读音。

双数又叫做偶数。

(板书:偶数)值得说明的一点:0也是偶数。

师:现在,谁能举出几个奇数和偶数的例子呢?
三、尝试应用。

1、师: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奇数和偶数。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奇数和偶数?
生1:电影院的座位号分奇数号和偶数号;
生2:上体育站队报数。

……
2、观察数列,初探奇数、偶数的规律。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奇数和偶数。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试着按要求写出奇数和偶数。

(1)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奇数。

(2)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偶数。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写的。

你给大家读一下好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两组数,有什么新发现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师:哪个组想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四、课堂练习。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自然数?
(出示题目:6、25、1、47、0.01………)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在圆圈里填上奇数偶数。

4、数字游戏。

(学生手中拿着奇数和偶数的数字牌根据老师口令做游戏)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呀?(学生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这有一道拓展练习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拓展练习:教室里有一盏亮着的日光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8下开关。

聪明的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来判断,这盏灯是否还亮着?如果拉9下呢?拉100下呢?)
师:看来,自然数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