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曼昆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51
01经济学十大原理精品文档32页

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 益
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 需要在富人 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但这会减少工作 与生产的激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 的东西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 换其他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
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
将他们生产的物品出口而得到一个更好的价格 从国外进口更便宜的物品而不用在国内自己生
产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出使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决策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政府的重要作用: 保护产权 (通过警察,法 庭)
如果人们的财产存在很大的被侵犯的风险, 那么他们便不愿意工作,生产,投资或者购 买物品
其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
人们如何做出决 策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所有决策都面临着权衡取舍。比如: 参加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的聚会意味着更少
的时间学习 想要更多的收入需要工作更长时间,这就使
得休息时间减少 保护环境意味着生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市场: 大量的买者与卖者 (不必要在同一个地点)
组织经济活动意味着需要决定
生产什么 怎么生产 生产多少 谁将得到它们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着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稀缺资源的行为和规律。
这些规律是经济学家通过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观察和研究总结而出。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是由现代经济学大师尼尔·曼昆总结的一组基本经济学原理,对我们理解经济活动和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个原理指出,由于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人们不得不在各种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利益和成本,并做出最优选择。
原理二:成本的概念成本不仅仅指货币方面的支出,还包括我们为达到目标而付出的其他牺牲。
成本是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与时间和金钱有关,还涉及到机会成本等方面。
原理三:理性人的思考边界经济学假设人们是“理性人”,即在做决策时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进行思考。
然而,理性人的思考是受到信息、认知能力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的。
原理四:激励的作用激励是促使人们行动的动力。
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会受到各种激励因素的影响。
正向激励会激发人们的积极行为,而负向激励则会抑制人们的行动。
原理五:贸易的利益贸易可以使各方都受益。
通过贸易,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来获取更多的财富和福利,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原理六:市场的作用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
市场通过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引导资源向最具需求的方向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的有效运作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原理七:政府的作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需要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来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同时也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
原理八: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源于不断提高生产率和技术创新。
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而技术创新则能够带来新的生产方法和产品,推动经济的发展。
原理九:通货膨胀和失业间的权衡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经济中两个常见的问题。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权衡关系,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和就业政策来平衡这两个因素,维持经济的稳定。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理: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不得不
在不同的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2.成本的概念:人们为追求某种目标而付出的牺牲被视为成本,并且包括了机会成本和实际成本。
3.边际分析的原则:人们通过比较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来做出
决策。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到经济激励的
影响。
5.市场和交换:市场能够使买卖双方通过交换获得更大的利益。
6.市场的效率: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以满足人们的
需求。
7.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并不总是完美无缺,存在导致市场失
灵的原因,如外部性和市场垄断等。
8.政府的作用:政府在修补市场失灵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例
如通过实施税收和监管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
9.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经济增长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
高国家的整体福利。
10.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对国际经济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包括增加了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经济学1.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即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自从莱昂内尔·罗宾斯于1936年对经济学下了上述定义以来,这个定义就一直在主流教科书中占统治地位。
2.稀缺性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二、经济学十大原理1.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经济学研究就应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
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2)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3)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
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
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增量的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
只有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如下:1. 拿手的机会成本:人们面临的选择往往是一个权衡取舍的过程,因为选择一种选项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的机会。
因此,人们需要考虑他们放弃的选择的机会成本。
2.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人们做出选择的结果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人们在决策过程中通常会考虑边际效应,以权衡利益和成本。
3. 市场的供求决定价格:市场中的价格往往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供给越多,价格往往越低,需求越多,价格往往越高。
4. 引导手:政府的政策和规定可以对市场经济的行为产生指导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改变税收、制定法规等手段来引导和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
5. 交易使双方获得利益:经济交易往往是为了双方获得利益。
当两个人进行交易时,他们通常会认为这个交易对他们来说是有益的。
6. 市场通常是高效的:由于市场的竞争和自由,市场通常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决策。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价格会自动调节,使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7. 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尽管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改善市场效果,但政府的干预也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
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的浪费。
8. 在长期看,经济增长是关键:长期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社会福利。
9.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长期权衡关系:经济中通常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关系。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但这可能导致增加失业率。
10. 社会保障是必要的:在市场经济中,一部分人可能无法通过市场获得基本的保障和福利。
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公平至关重要。
曼昆_微观经济学_原理_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问题与应用1.描写下列每种情况所面临的权衡取舍:A.一个家庭决定是否买一辆新车。
答:如果买新车就要减少家庭其他方面的开支,如:外出旅行,购置新家具;如果不买新车就享受不到驾驶新车外出的方便和舒适。
B.国会议员决定对国家公园支出多少。
答:对国家公园的支出数额大,国家公园的条件可以得到改善,环境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但同时,政府可用于交通、邮电等其他公共事业的支出就会减少。
C.一个公司总裁决定是否新开一家工厂。
答:开一家新厂可以扩大企业规模,生产更多的产品。
但可能用于企业研发的资金就少了。
这样,企业开发新产品、利用新技术的进度可能会减慢。
D.一个教授决定用多少时间备课。
答:教授若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研究,可能会出更多成果,但备课时间减少影响学生授课质量。
E.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决定是否去读研究生。
答:毕业后参加工作,可即刻获取工资收入;但继续读研究生,能接受更多知识和未来更高收益。
2.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
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旅馆、放弃的工资))都用美元来衡量,但度假的收益是心理的。
你将如何比较收益与成本呢??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
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定目标,我们一定有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
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
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
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请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
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
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在利率为55%的银行中存一年。
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答: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第一篇:曼昆微观经济学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内容提要: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理论是: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其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做出决策;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
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理论:贸易以及相互依赖性可以是互利的;市场通常是协调人们之间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通过纠正市场失灵或者提高经济中的平等程度,政府可以潜在地改善市场结果。
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理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货币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关键概念: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笑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市场价格反映一个吴恩平的社会价值也反映该物品的社会成本)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人们如何相互交易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当烟草税上升时,青少年吸烟人数会下降
▪ 安全带的例子。
经济学十大原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即问即答:
▪ 描述你最近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权衡取舍问题。 ▪ 举出一个既有货币性的机会成本又有非货币
性的机会成本的某种行动的例子。
▪ 描述一个你的父母为了努力影响你的行为而
向你提供激励的例子。
经济学十大原理
11
13
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 思考:
▪ 你最初花在维修上的 $1000没有任何
影响,重要的是边际修理(变速器) 的收益与成本
▪ 由A情形到B情形激励的改变导致你
决策的改变
14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 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
换其他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
效率 vs. 平等
▪ 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
益
▪ 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 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 需要在富人
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但这会减少工作 与生产的激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
经济学十大原理
5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 的东西
感),而不是具体的吃穿等欲望。
经济学十大原理
2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比如:
▪ 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
多少,消费多少
▪ 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 ▪ 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
护和其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
经济学十大原理
3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 C H A P T E R
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著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 2009 South-Western, a part of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章我们将探索以下问题的答案:
▪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12
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
修理变速器的成本= $600 A. 如果变速器正常,汽车价值是$6500 ,如果不正
常,则是$5700:修理变速器的收益= $800 ($6500 – 5700),因此,修理变速器是值得的。 B.如果变速器正常,汽车价值是$6000 ,如果不正 常,则是$5500 :修理变速器的收益仅仅为 $500,因此花费$600修理变速器是不值得的。
1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 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备,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 人们欲望的无限更多是指权力或虚荣(优越
主动学习 1 :
原理的应用 你准备出售一款1996年的福田野马,并且已 经在这辆车的维修上面花了$1000。然而, 车的变速器坏了,你能够选择再花$600将车 修好,或者就此售出。
在下面的情形中,你应该把变速器修好吗?
A. 如果变速器正常,汽车价值是$6500 。 如果不正常,则是$5700
B. 如果变速器正常,汽车价值是$6000 。 如果不正常,则是$5500
▪ 人们做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行动方案
的成本与利益
▪ 任何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
西所放弃的东西
▪ 这是人们做决策的相关成本
经济学十大原理
6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机会成本)是为了得 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例如:
上一年大学的机会成本不仅仅是学费,书籍, 住房和伙食的钱全部加起来,还包括由于没有 工作而损失的工资
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不仅是票价,还包括 你呆在剧院的时间的价值
经济学十大原理
7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
▪ 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 通过比较成本(机会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
来做出决策 边际变动 – 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经济学十大原理
8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经济学十大原理
17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 “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体系来发挥作用:
▪ 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市场价格
▪ 每个价格即反映了物品对于买者的价值,
也反映了生产物品的成本
▪ 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引导自利的家庭与企
业做出使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决策
经济学十大原理
▪ 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 ▪ 将他们生产的物品出口而得到一个更好的
价格
▪ 从国外进口更便宜的物品而不用在国内自
己生产
经济学十大原理
15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 市场: 大量的买者与卖者
(不必要在同一个地点)
▪ 组织经济活动意味着需要决定 ▪ 生产什么 ▪ 怎么生产 ▪ 生产多少 ▪ 谁将得到它们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所有决策者都面临着权衡取舍。比如:
▪ 参加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的聚会意味着更少
的时间学习
▪ 想要更多的收入需要工作更长时间,这就使
得休息时间减少
▪ 保护环境意味着生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
经济学十大原理
4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 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
18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 政府的重要作用: 保护产权 (通过警察,法
庭)
▪ 如果人们的财产存在很大的被侵犯的风险,
经济学十大原理
16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 市场经济: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
场上相互交易,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
资源的经济
▪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的著名
观察结果:
家庭和企业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 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并增进整体经济 的福利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例如:
▪ 举例:航空公司的机票定价。 ▪ 水与钻石的价格差异。
经济学十大原理
9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 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例如:
▪ 当汽油价格上涨时, 消费者会更多的购买
混合动力汽车,更少购买耗油的越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