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4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

编后语
➢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不能 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 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解上, 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识的“隐患”。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6
➢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比, 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953年3月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斯大林(1879~1953)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局一度动荡,赫鲁晓夫先是发 动高层同僚一举铲除了贝利亚,接着,他又成功地剥夺了 马林科夫的政府首脑地位。
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 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1956年2月,召开了苏 共“二十大”。
(二)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农业:
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交售定额 改组农业拖拉机站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19 人教版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19 人教版

新授
1991年12月25日苏联 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 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
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和新时代的开始,也标志 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新授
从苏联到独联体
新授
想一想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 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新授
新授
即使没有八一九 如果没有八一九 事件”,苏联也许 事件”,苏联最终
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甚至下降,人民
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斯大林模式”, 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
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
峰造极的地步。
新授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农业: 经济 取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
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
工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扩大地方权力,精减机构等。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导入
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发表电 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时飘扬在克 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红旗徐徐 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 旗。至此,存在了约七十年之久的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最终解体。这一事件震惊了
新授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新授
想一想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新授 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
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
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消极: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改
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 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一味否定斯大林又造成人 们的思想混乱。
内容 政治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九年级历史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4-3

九年级历史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4-3

温= Na?SiO? + CO? ↑ 相关化合物: 二氧化硅、硅胶、硅酸盐、硅酸、原硅酸、硅烷、二氯硅烷、三氯硅烷、四氯硅烷、 原子属性: 原子量:.u; [] 原子 核亏损质量:.4u; 原子半径:(计算值)()pm; [] 共价半径: pm; [] 范德华半径: pm; [] 外围电子层排布:sp;引 电子在每个能级的排布:,,4; 电子层:KLM; 氧化性(氧化物):4(两性的)。 制取方; 聚星:/ ; 法编辑 硅的制取装置 硅的制取装置 [] 实验室里可用镁粉在 赤热下还原粉状二氧化硅,用稀酸洗去生成的氧化镁和镁粉,再用氢氟酸洗去未作用的二氧化硅,即得单质硅。这种方法制得的都是不够纯净的无定形硅, 为棕黑色粉末。工业上生产硅是在电弧炉中还原硅石(SiO含量大于 %)。使用的还原剂为石油焦和木炭等。使用直流电弧炉时,能全部用石油焦代替木炭。 石油焦的灰分低(.%~.%),采用质量高的硅石(SiO大于 %),可直接炼出制造硅钢片用的高质量硅。高纯的半导体硅可在,℃的热硅棒上用氢气还原高 纯的三氯氢硅SiHC镁还原二氧化硅可得无定形硅。用碳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可得晶 体硅。电子工业中用的高纯硅则是用氢气还原三氯氢硅或四氯化硅而制得。 应用领域编辑 硅晶圆片 硅晶圆片 [] 、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单 晶硅中掺入微量的第IIIA族元素,形成p型硅半导体;掺入微量的第VA族元素,形成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形成p-n结,就可做成太阳 能电池,将辐射能转变为电能。在开发能源方面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另外广泛应用的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场效应管和各种集成电路(包括人们计 算机内的芯片和CPU)都是用硅做的原材料。 、金属陶瓷、宇宙航行的重要材料。将陶瓷和金属混合烧结,制成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它耐高温,富韧性,可 以切割,既继承了金属和陶瓷的各自的优点,又弥补了两者的先天缺陷。可应用于军事武器的制造。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能抵挡住高速穿行稠密 大气时摩擦产生的高温,全靠它那三万一千块硅瓦拼砌成的外壳。 、光导纤维通信,最新的现代通信手段。用纯二氧化硅可以拉制出高透明度的玻璃纤维。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教学课件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教学课件
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 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 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赫鲁晓夫 ,全名为尼基 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 1894—1971),前苏联领 导人。他出生在一个矿工家庭, 191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1931年由区委书记爬到了苏共 莫斯科州委和市委第一书记的 职位,1938年担任乌克兰共产 党第一书记,隔年进入了中央 政治局。1949年到1953年, 任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
勃列日涅夫
二、苏联的解体
二、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原苏 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 统。1931年出生于俄罗 斯的一个农民家庭。 1952年加入共产党。 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 学法律系。做过多年党 务工作。1980年当选为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1931年2月1日出生 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南乌 拉尔),俄罗斯族。他自1955 年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 后,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工 作了30年,曾任该市住房建筑 联合公司总工程师、经理, 1976年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 克州委第一书记。叶利钦于 1985年调往莫斯科担任党、
东欧 剧变
苏联 解体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结束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基础知识
1.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将改革的重点首先放在
了 ( B)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思想领域 D.外交政策
2.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一九
事件”。下列对此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它试图使苏联摆脱危机 B.“八·一九事件”标志着苏联的正式解体
斯大林逝世,苏联高层送葬,包 括赫鲁晓夫和中国总理周恩来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人教版历史九下《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4

人教版历史九下《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4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二、苏联的解体
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改革重点:经济改革
结果:……
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
结果:……
“八立陶一宛九宣”布独事立

叶利钦VS 戈尔巴乔夫
谁权 是力 最高 后端 的的 赢博 家弈 ?,
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从苏联到独联体
回溯:
什么是“斯大 林模式”?这 一模式有何弊 端?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 开始改革。
“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 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 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 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 影响。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4精品PPT课件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4精品PPT课件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也极少,1950年产电视机约1.19万台, 电冰箱0.12万台,洗衣机0.03万台。农业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 均 计 算 , 谷 物 产 量 1913 年 全 俄 为 540.2 公 斤 , 1940 年 才 达 429.7 公 斤 , 1950年为447.1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 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音响、 录像机都不能生产。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⒋中国的改加革油坚持国家统一的最高原则。
呀!
国 际
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社 会
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一国实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义 运
实践 多国实践: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的 挫折: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展 史
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十月革命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 改革
苏联
无产阶级 政权建立

历史: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

历史: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

第14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苏联
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 政权建立
巩固、过渡
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
建设、发展
戈尔巴乔夫 改革
解体
;/ 南京情趣KTV ;
第14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大の脑袋丶根汉出现在他の身后,壹掌按着他の脑袋,马爷の脑袋立即变了形,不过他却还能惊骇の说话:"你,你你到底是什么,什么人。""前辈,您饶了饶了咱们。"刘爷被吓得面色煞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の事情,对方显然之前就跟着他们进来了丶面前这显然是壹个高手呀,马 爷在他の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丶"饶了你们?"根汉咧嘴笑了:"等会咱自会饶了你们の,现在不过是开头菜而已。"他也不想和这样の人多说废话,在这样の人面前扮猪吃老虎也壹点意思都没有,右手壹挥,壹旁の刘爷便昏倒在地不省人事了丶"你,你。?""你要做,做什么。"马爷神 色惊恐,他发现自己元灵中の意识,正在飞速の焕散,好像元灵马上就要爆开了丶"不要着急,你能成为本仙の第壹个试品,你算有幸了。"根汉右手壹按,马爷浑身哆嗦了壹阵后,元灵中の意识便彻底消失了丶他の意识被根汉给抹灭了,现在只剩下壹缕意识,让他变得有壹具傀儡无 异丶"咦,这里怎么进不去了。""马爷,刘爷。"这时候外面の大妈,可能是端着吃喝の进来了,根汉右手壹伸,直接将这大妈给抓了进来丶"你,你是谁。"大妈尖叫壹声,想往外逃,根汉右手壹拍,直接将这大妈给拍昏了丶"乾坤取物。"隔着这大妈の躯体,根汉将她乾坤世界中の女 人,还有宝物,钱财都吸了出来,转移到了神芥当中丶这壹吸果然,这个大妈の乾坤世界中,光是各亭の女子就有数百人,可以说这些都是受害者,根汉全部先暂时安置在神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人教版】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人教版】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
î Ä Ï ¿ Ï î ¿ Ä Ä ² ê Ý À à ú ¹ Õ Á Ë ª Þ ¼ Ê Ï Ö Ò Û ä Î ³ °¿ ° ¶ Ó 1968 350 340 Ö 1978 210 440 ±ä É Ì ¹ ¿ Ë 1968 8500 32400 Ç 1978 10500 50000 Õ Â Ô Õ ½ Ê õ ² É » ú 1968 5100 4000 ½ 1978 4500 4600 Ë ¯ µ Ë ® Ã æ ½ Õ ½ ¢ 1968 360 320 º 1978 172 240 ¼ µ µ ¯ ¼ µ µ ¯ ä Õ º ¨ú » ² Í ê Ý Ä ² À à ¹ ú Ë Á Õ ª 1968 1054 858 1978 1054 1400 1968 656 121 1978 656 1015 1968 545 155 1978 432 135 1968 4300 1300 1978 11000 4500
被隔断的街道
西柏林看到另一侧的东德警察和士兵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水中的柏林墙
街道在西方, 楼房属于东方。楼房上的窗口就是著 名的‘死窗户“,被砌死以阻止人们逃往西柏林
内妇 进 女经 入 终过 了 于一 属 由番 于 属努 西 于力 德 东, 的 德东 街 的柏 道 楼林
1961年8月13日,柏林市民由处于分界线 的楼内逃往楼外的西柏林。
消极的:这种体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 经济上管得过死,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缺少 民主,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 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什么是“斯大
戈 尔 巴 乔 夫
赫鲁晓夫
勃 列 日 涅 夫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 开始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美苏争霸、军备竞赛。
苏联解体教训?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苏
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
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

我们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定不
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
生产力。
中国和苏联都进行了改革为何会出现不同 的结果?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也极少,1950年产电视机约1.19万台, 电冰箱0.12万台,洗衣机0.03万台。农业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 均 计 算 , 谷 物 产 量 1913 年 全 俄 为 540.2 公 斤 , 1940 年 才 达 429.7 公 斤 , 1950年为447.1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 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音响、 录像机都不能生产。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十月革命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 改革
苏联
无产阶级 政权建立
斯大林模式
解体
巩固、过渡 建设、发展
苏联解体的原因
内部原因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
模式)的弊端
2.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 外部原因
•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这一 模式有何弊端?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赫鲁晓夫 (1953-1964年 执政)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1985—1991年 执政)
背景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从 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 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 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 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 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第100、116页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影响 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 。
二、苏联的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
改革重点:1、经济改革
结果:……
改革重点:2、转到政治方面
结果:……
“八一九”事件
1991年12月底 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 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⒋中国的改加革油坚持国家统一的最高原则。
呀!
国 际
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社 会
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国实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义 运
实践 多国实践: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的 挫折: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展 史
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我们应吸取哪些 历史教训?
(1)从本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同时,在改革中必须 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 动摇。 (4)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 权政治。 (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⒈中国的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 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⒉中国的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 坚定的指导思想。
⒊中国的改革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 族关系,有效发挥了国家职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