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测绘实习_实习报告范文
地图实习报告5篇

地图实习报告5篇地图实习报告5篇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图实习报告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图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了解地形测量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
2、熟练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测量工具的操作使用。
3、明确地形特征点的选择。
4、掌握距离、角度、高程测量的方法。
5、根据实测地形点勾绘等高线图。
6、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所学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7、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与同学合作的能力。
8、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的工作素质。
二.实习内容:学会综合熟练运用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钢尺等工具,进行高程测量、方位角测量、控制测量等工作;对学校白马湖及其周围地形进行测量和计算,然后按1:500比例尺转绘到图纸上;接着扫描,导入MapGIS软件进行数字化,最后进行整饰,包括图例,标题,比例尺等;导出成果,打印装订在实习报告中。
(一)准备工作:水准仪×1,水准尺×2,尺垫×2,经纬仪×1、钢尺×1、平板仪×1,平板仪脚架,铅笔,图纸,大头针,橡皮,记录板,计算器等测量工具及辅助工具。
(二)水准点的选设:根据白马湖测区的实地情况进行选点。
选点时要求通视条件良好,能够测到尽可能多的地形特征点,就地把水准点标记为A,B,C,D,E,F,G,H。
(三)用水准仪测量相邻控制点的高差。
要求高程闭合差不超过±12√L。
(四)水准路线长度丈量:用钢尺往返丈量水准路线的长度,相对精度要求小于1/20xx。
(五)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h=∑h测-∑h理(2)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h≤±40√L,L的单位是km。
(3)调整:反符号按比例分配。
(六)导线控制点的选设:根据白马湖测区的实地情况进行选点。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精选5篇)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精选5篇)地形测量篇1一、掌握数字化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
二、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1.全站仪2.GPS3.CASS5.1三、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1.测区概况乌努格吐山铜钼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南西22km,从满洲里市至矿区有三条草原路,四季畅通,交通十分方便。
矿区范围约27km2,行政区划属新巴尔虎右旗(即西旗)。
地理座标:东经117°14′~117°32′;北纬49°22′~49°30′。
本区为低山丘陵区,山势走向北东,一般标高为750m;最高约889m,最低约为702m。
一般相对高差150m左右。
山势平缓、地形开阔。
北矿段山脊呈半环形,北东高,南西低,南西为半环形开口处,具有明显的构造剥蚀地貌特征,区内水系不发育,没有形成河流。
矿区处于高纬度地带,属干旱型寒温带,冬季严寒;春季有暴风雪。
据满洲里气象站1957-1982年20xx年资料,年降水量平均为298.2mm ,最大448.4mm ;最小179.2mm ;年蒸发量平均1565.3mm ,最大1833mm 。
气温年平均为-1.2℃,二月份平均气温为-25℃,最低为-42℃;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1℃,最高为37.9℃。
绝对平均湿度5.4mm 。
冻土最大深度为3.89m。
风向多为西南风,风速最大达40m/秒。
矿区地震裂度为6度。
区内没有林木,为草原牧区,近处居民点有甘井子、三队、敖尔金牧场三队,达石莫乡等,人口稀少,多为蒙古族。
区域北满洲里市、扎贲诺尔区一带有煤矿、水泥厂、热电厂、白灰厂及食品加工厂等重、轻工业。
区内粮食及蔬菜多依赖内地供给。
2.外业数据采集全站仪为日本拓扑康仪器公司生产拓扑康全站仪,以其性能指标如下:测角精度2秒测距精度2+2PPM本测区为主矿区第二测区,野外测量数据编码以B开头。
测区接第一组宽从西向东1公里、长从南向北4.8公里。
其区域范围坐标值为:X :5474202—5478922Y :519104—520xx4区域内有山峰一座,其最高点高程860米,山坡沟壑较多。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通用5篇)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通用5篇)地形测量篇1一、本次地形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决实际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掌握所有学习过的理论知识。
二、实习任务⒈ 以5秒网中各点为已知点布设单一导线(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
要求导线边为6到8条,边长为100米到150米左右,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一是野外选点、埋设标志(木桩及铁钉),画观测略图;二是利用经纬仪进行测角,致意左右角,要求测水平角及垂直角,记录要清楚,特别是觇标的高度及仪器的高度要即使量取、三是室内进行解算,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三角高程)。
⒉ 以四等水准要求测设水准网,高程系统采用1956不黄海高程系统。
水准点起算为丹东市规划设计院三等水准网点,校墙角III-3(高程为13.430米)⒊利用已布设的导线点进行图根二次加密:布设单三角形交会、侧方交会、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各作出一个点并进行解算。
⒋测绘山地地形图,比例尺的1:500(根据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定)三、仪器设备⒈水准测量:DS3水准仪、水准尺、尺垫。
⒉经纬仪导线观测:DJ6光学经纬仪、全站仪、花标、钢卷尺。
四、测区概况本次实习区域为校外实习基地,其地势较为平坦,其中部分地区为耕地、厂矿、居民区、坟地。
植被种类较少,无大型野生动物。
山路略为崎岖,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技术要求⒈水准测量:⑴方法采用S3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
⑵每测段进行往返测。
往返测限差:仪器检校i角<20″;前后最大视距<100米,视距差≤3米,每站视距累积差≤10米;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3㎜,黑红面高差之差<5㎜;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 ;环线闭合差限差<㎜(公式中K为路线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3篇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3篇*目录地形测量实习报告地形测量实习报告测绘工程地形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二、实习任务三、仪器设备四、测区概况五、技术要求六、实习经过及心得体会一、实习目的本次地形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决实际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掌握所有学习过的理论知识。
二、实习任务⒈以5秒网中各点为已知点布设单一导线(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
要求导线边为6到8条,边长为100米到150米左右,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一是野外选点、埋设标志(木桩及铁钉),画观测略图;二是利用经纬仪进行测角,致意左右角,要求测水平角及垂直角,记录要清楚,特别是觇标的高度及仪器的高度要即使量取、三是室内进行解算,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三角高程)。
⒉以四等水准要求测设水准网,高程系统采用1956不黄海高程系统。
水准点起算为丹东市规划设计院三等水准网点,校墙角iii-3(高程为13.430米)⒊利用已布设的导线点进行图根二次加密:布设单三角形交会、侧方交会、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各作出一个点并进行解算。
⒋测绘山地地形图,比例尺的1:500(根据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定)三、仪器设备⒈水准测量:ds3水准仪、水准尺、尺垫。
⒉经纬仪导线观测:dj6光学经纬仪、全站仪、花标、钢卷尺。
四、测区概况本次实习区域为校外实习基地,其地势较为平坦,其中部分地区为耕地、厂矿、居民区、坟地。
植被种类较少,无大型野生动物。
山路略为崎岖,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技术要求⒈水准测量:⑴方法采用s3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
⑵每测段进行往返测。
往返测限差:仪器检校i角20′;前后最大视距100米,视距差≤3米,每站视距累积差≤10米;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3㎜,黑红面高差之差5㎜;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 ;环线闭合差限差㎜(公式中k为路线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3篇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地形测量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地形测量公司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2021年8月31日实习内容:1.学习地形测量的基本知识:在实习的开始阶段,我通过学习地形测量相关的课程和资料,了解了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包括了地形测量的仪器使用、测量数据处理和地形图绘制等方面的知识。
2.参与实际地形测量项目: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地形测量公司的一些实际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了城市道路测量、河流水位测量、山体地形测量等。
通过参与这些项目,我实践了地形测量的技术和工作流程,并且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任务。
3.掌握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地形测量的数据处理是地形测量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地形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了数据的筛选、清理、统计和可视化等方面的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地形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4.学习地形图的绘制技术:地形图是地形测量的成果之一,也是地形测量工作的重要输出产品。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地形图的绘制技术,包括了地形图的图例设计、等高线绘制和地貌特征描绘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绘制地形图的实践,我提高了地形图制作的技能。
实习心得: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对地形测量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地形测量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对于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地形图的绘制都需要精确和准确。
在实习中,我不仅学到了地形测量的技术方法,还锻炼了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在麻烦的地形环境下进行测量、数据处理时的异常情况等。
但是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并完成了实习任务。
通过这段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形测量的技术和方法。
同时,我也认识到地形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地形测量数据在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和自然灾害预测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精选6篇)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精选6篇)地形测量篇1由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统一部署安排,邓文彬、高长年为指导老师的,为期两周的地形控制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
我们测绘工程的专业班学生从这次实习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测绘人员的艰辛。
学年前阶段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对测绘专业的了解不是很全面。
我们在整个实习期间都保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因为我们知道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目的与要求本次与要求就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掌握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分发仪器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
先进行水准测量。
在校内选择地籍井盖内的水准点作为起始点(已知其高程),再校外围绕学校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水准点选在道路路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交通事故),点位确定后做好标记并编号。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并且观测的测站数为偶数。
二、水准仪的使用1:安置仪器 2:粗略整平 3:瞄准水准尺 4:精确整平? 5:读数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我已经对ds3水准仪的使用有过实际操作,这次所使用的水准仪是自动安平水准仪,又比之前所试用的较之先进,每次读数都省去了精平的操作,使我们的每次观测都能顺利的快速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测量速度。
这次实习我们首先做的是从水准点出发再回到已知水准点的水准路线,在这第一次的校外实习中我们就遇到了许多问题。
比如:出了学校我们主要在人行道上进行设站,过往的行人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现在正值夏天,炎热的天气、刺眼的阳光,不但影响着仪器的读数还考验着我们同学门的耐力。
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用坚强的意志接受阳光的考验。
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结果超限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范文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范文篇一地图是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用特定的符号系统,将地球或其它星球的空间事象,以二维或多维、静态或动态可视形式,抽象概括、缩小模拟等手段表示在平面或球面上,科学地分析认知与交流传输着事象的时空分布、数质量特征及相互关系等多方面信息的一种图形或图像①。
地形图就是载负着某区域的空间信息的地图,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并运用地形图。
此次实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地形图的信息与实地相结合,主要通过定向、定点、对应地物以及手持gps 对地形图的正确阅读。
一、定向此次实习的地点是蔡家关下寨至阿哈湖地段,在逸夫楼广场我们拿到一张1:1万和一张1:5万的地形图、罗盘仪和一个手持gps。
(1)罗盘仪定向:首先对1:1万进行定向,把该地形图平整的放在地上,将罗盘仪放在地形图上,罗盘刻度盘上的北字指向地形图北图廓,使罗盘仪的指针与坐标纵线重合,然后转动地形图是指针北段指向相应的分划,就完成了地形图的定向。
遇到问题:由于是第一次实地使用地形图和罗盘仪,对地形图的读图方法运用还不熟练,再加上罗盘仪的故障问题,指针的南北方向相反,导致第一次定向错误。
解决问题:读图时指针指向北时读着南,指向南时读着北。
(2)利用明显地物定向:实习时是早上,利用太阳来判断东西方向,然后转动地形图,就完成了地形图的定向遇到问题:当天雾很大,只能大概判断东西方向。
解决问题:在地形图上确定逸夫楼所在位置及阿哈湖的位置,结合太阳的大概方向,可得逸夫楼到阿哈湖的方向二、定点在定向之后,接着就可以确定自己站立点在地形图所在的位置。
第一点:逸夫楼的后面有一座山,叫做画眉山,前面是右前方是足球场,正前方有一条通向市里的公路,根据这三个明显的地物点,就可以在地形图上找到逸夫楼所在点第二点:此点为实地的一个小山头,此山头大概有25米,两边为比较明显的平地,而且在山头的前上方是高压线。
根据这些明显的特征在地形图上找到有4条等高线的且有高压线的小山头。
测绘实习报告总结(最终5篇)

测绘实习报告总结(最终5篇)第一篇:测绘实习报告总结学校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通过实习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学到更多,今天写写帮文库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测绘实习报告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测绘实习报告总结篇一20_年x月x日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_天的“工程测量实习”,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重要性,我们跟随老师来到测区地点,依次看了学校的七个控制点,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知道了测区是我们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我们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
在这个已经是夏天的时节,天气非常热,但我们还是安安心心的测量,抓紧时间实习,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工地上进行实地勘察,但那毕竟是理论的,实际操作对我们来说还是模糊的,所以,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验。
我们把这次实习当做我们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
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我们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
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
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
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内业计算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
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哥哥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报告第一部分,前言(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巩固和深化对《数字测图原理》课程的理解,具体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过程与测绘方法;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程序及相关软件的应用。
2,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个方面的能力。
3,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4,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5,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任务:1,每小组施测一条约600m的四等水准闭合路线。
2,每小组完成老师规定的图根导线测量任务。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一)实习项目:在老师的分配下,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由9月7日起,共为时30天,实习具体内容:在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东校区,对一条长约600m闭合路线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并且闭合路线所包含的区域中应有图书馆,运动场,实验楼等学校的主要地物(二)测区概况:(三)水准测量与图根导线测量都在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内进行,由于学校整体建筑在低矮破碎的丘陵地形上,各点之间相对高程不大,这给水准测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但就在进行图根导线测量的局部区域来说,测区内树木,灌木较多,通视情况一般,且多陡坎,沟渠的复杂地物,给我们并不熟练的图根导线测量带来了一定难度。
另外,由于测区位于校园主干道附近,且周围有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设施,导致测区内人流量较大,容易对实习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
(四)在实习过程中,荆州市区的天气状况以晴阴天为主,并且时常伴随着小到中雨,气温也一直在12--25度徘徊,这些,也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五)技术设计:(六)1,三、四等水准测量:(七)水准测量方法: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根据水平视线确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求未知点的高程。
(八)各类测站的选择:在所选择的闭合回路上选取3个普通水准标石作为固定点,将整个闭合回路分为6个测段,每个测段中设置偶数个测站,站与站之间距离应适中。
(九)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四等水准测量中使用一套S3水准仪(十)各项限差:(十一)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高差之差高差闭合差 i角误差(十二)≤80m ≤5.0m ≤10.0m ≤3.0mm ≤5.0mm ≤±√Lmm ≤20〃(十三)2,地形图测绘:(十四)(1)图根控制测量:(十五)图根控制测量方法:采用图根三维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既在控制点间布设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的观测,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集成在对全站仪的一次操作中。
(十六)各类控制点的布设方案:经过实地勘察后,本小组以在点位稳定,安全性好,通视情况良好,便于观测为原则在测区内选择了6个点作为控制点,并用油漆画⊕作为标记,由这6个控制点构成闭合导线,并且以其中两点连线方向做为正南正北方向,给其中一控制点赋予坐标值(1000,1000,100)。
(十七)(十八)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施测中使用的仪器有:全站仪设备1套,脚架1个,反射棱镜2套。
(十九)在各个控制点的观测时,导线的转折角,导线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进行观测,并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其中对转折角及导线边长采用一测回观测,而三角高程测量时采用对向观测。
在移站的过程中,采用三联脚架法,以减少操作和提高测量精度。
各项限差:水平控制测量:(n为测站数)比例尺闭合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J6 方位角闭合差1:500 ≤900m ≤80m ≤1/4000 1 ≤±40〃√n3、经纬仪测角:水平角的观测的方法主要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为了消除仪器的某些误差,一般用盘左和盘右两个盘位进行观测。
所谓盘左就是相对观测者而言竖盘在望远镜的左边;盘右则是竖盘在望远镜的右边。
步骤:1、盘左位置,瞄准目标A,拧紧水平制动螺旋,调焦使目标影像清晰,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中心部分的竖丝精确地的照准目标A,配置度盘。
为了避免盘右方向的读数小于180度而造成计算不便,通常将其配置在零度零一分左右。
2、松开水平制动螺旋,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1、2周后,再精确照准目标A,读数并记录在表中;3、顺时钟方向照准B目标,读数并记录,至此完成了上半测回。
4、将望远镜变换到盘右位置,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并精确照准目标B,读数并记录。
5、逆时针方向旋转并精确照准A目标后,读数并记录,至此完成了下半测回。
上、下两个半测回合称为一测回。
(二十)作业方法:(二十一)1,四等水准测量:(二十二)本小组共有成员6人,在施测水准测量的时候,人员分配情况是:四人为跑尺员(前,后尺各两人),另外一人为观测员,一人为记录员。
(二十三)具体作业方法如下:在选取了合适的水准路线和固定点之后(水准路线见附图),开始进行第一测站的观测,将水准尺立于固定点上做为后视,水准仪放置杂水准路线附近合适位置,然后在施测路径前进方向上取仪器与后尺大致相等距离放置尺垫,在尺垫上树立前尺。
随后观测员对水准仪进行整平,并按“后后前前”的顺序对后尺前尺进行读数。
在一测站完毕后,通知后尺移站,此时前一站的前视点变为后一站的后视点,按照与前一站相同的工作程序完成该站的测量,直到完成该测段为止。
(二十四)(二十五)2,地形图测绘:(二十六)(1)图根控制测量:(二十七)在图根控制测量过程中,对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分配:四人负责棱镜与配套脚架,一人为观测员,一人为记录员。
(二十八)具体的作业方法如下:在组织组员对测区进行了勘察情况下选定了控制点,在确定已知点坐标和正北方向后,按照三联脚架法对导线进行观测:将全站仪安置在第I站的基座中,棱镜分别安置在后视点i-1和前视点i+1的基座中,进行导线测量,分别读取六种观测值:水平角β,距离S,竖角α,仪器高i,目标高υ。
迁站时,点i和点i+1上的脚架和基座不移动,将全站仪安置在第i+1站的基座上,第i站上则安置棱镜,再将第i-1站的仪器迁到第i+2站,随后再如前一站进行观测,直到闭合导线测量完毕。
(二十九)计算成果及评价(三十)1,四等水准测量:(三十一)本小组对水准路线进行了往返观测,主要计算及其成果如下:(三十二)I角进行了两次检验及一次调试,两次观测过程中i角值分别为21秒和0秒,基本符合要求。
(三十三)在由观测员读取各站观测数据后,立即由记录员算出视线长度及前后视距差,黑红面读数差以及黑红面高差之差,均满足限差条件。
(三十四)内业计算后得出:往测中,前后视距累计差为0cm,高程闭合差为-1mm,返测中,前后视距累计差为+35cm,高程闭合差为+1.5mm。
(三十五)以上各项数据都满足实习中对限差的要求。
(三十六)2,地形图测绘:在进行了内业计算后,本小组地形图测绘的指标数据如下:闭合导线长度:472.634m≤900m;平均边长:78.778m≤80m;导线相对闭合差:1/94526.79≤1/4000;方位角闭合差:55〃≤40〃√n=97〃;高程闭合差:27.1mm;以上各项数据也都满足实习中对限差的要求。
其中,所有的数据记录表均复印并作为附页。
第三部分,实习总结在实习过程中,我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1,实地测量前需要进行勘测:在进行水准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之前,作为组长,我都组织大家对闭合水准路线和测区进行了勘察,做了预先的准备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小组成员对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备,直接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效率。
特别以水准测量为例,在施测前的下午,全组成员沿着老师所规定的水准路线进行了实地观测,分析了施测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的路段,选取了作为测段终点的固定点,并对每个测段中的测站数进行了估计,此外,由于实习是在校园内进行,人流量大且具有规律性,大家还分析了每个测段可能出现道路上车,人流量的时间,有选择性的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测段进行观测,这样,全组测量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仅仅用半天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测回。
2,测量员所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实习过程中,我大部分时间是担任着测量员的工作,因此体会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测量员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于相隔距离较远,如果测量员不通知,跑尺员很难自行判断读数是否完毕,所以读数完成后,测量员应该立即通知跑尺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跑尺员不必要的处于紧张状态;对中整平的过程中,应尽量使得脚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脚螺旋过度的扭动,从而减少了下一站对中整平的时间;在测站放置脚架时,脚架的两条架应该沿水准路线或闭合路线的前进方向,这样在读数过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测量员碰触脚架而产生误差的可能;根据我们小组读的数据反映,误差“较大”的点的值大部分是在读数较犹豫的时候获得的,因此,测量员读数的过程中应该看准数据后立即读数,如老师所说的,要做到“稳,准,狠”;每当周围有人或车经过时,应该将手握成空心拳头来抓仪器的一条脚架,但手并不应该接触到脚架,这样随时作好了保护仪器的准备,也不对仪器的对中整平及读数早成影响。
3,有关数字的的技巧:在具体操作前,很多时候都觉得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中的数据计算都是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经过老师的指导,大家逐渐掌握了一些有关数字方面的技巧:在水准测量的时候,对于前后视距累计差这一项限差,记录员在每一站读数完毕后应该立即计算得出,这样在下一站的时候就可以有意对其进行调节。
4,因充分利用多人检核这一工具来避免在计算和测量之中的错误,从而能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次数。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1,团队中要对人员做合理的安排:例如,在图根导线的测量的过程中,全站仪转角时由于人数不够导致测量时间太长,造成小组成员劳累,我们采取了棱镜每边站两人,轮流扶镜的方法,大大减少了成员的劳累问题,这样的做法使得我们小组的作业效率有了相当的提高。
2,团队精神: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由于困难的出现,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成员的情绪,从而影响测量工作的进行,在这里,就需要团队精神发挥作用,大家共同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战胜困难:任务依然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晚上天气寒冷,休息不足等困难,一直加班到晚上八点,终于完成了规定的测量任务。
从专业素质的角度来看,我也获益非浅,使我更加意识到了测绘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即使在我们的实习这样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测量工作中,许多限差的单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单位来进行度量的,这是测绘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观的反映;在学校这样相对比较容易的测区进行观测,我们许多同学都感到了疲劳,更不用谈那些在情况更为负责和困难地区进行的野外观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