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鲁教版地理学案 必修一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精品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精品教案

第一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测要求】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3、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教学过程】基础梳理(学生板书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教师提问]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请你画出示意图。

[学生归纳]侧视: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旋转俯视南极上空顺时针旋转[板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承转过渡]地球自转速度分为线速度和角速度,所谓角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绕过的角度,根据角速度的定义,结合演示,请同学们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并归纳地球上任意点的角速度的规律,[学生活动]演示、思考、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º每小时。

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

[分组讨论] 线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

地球表面各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否相等?如何计算?如果不等,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教师指导]从全球角度观察,让地球自转一周,地表各点的线速度即可算;引导学生回忆纬线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上题答案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变化规律是: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图1-2-2,纬度60º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提出问题]根据前面的计算,思考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学生总结]南北两极点角速度、线速度都为0,即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承转过渡]昼夜交替[模拟演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平行光,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自转运动。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教师演示,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2、我们有时处在白天(昼半球),有时处在黑夜(夜半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3、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说出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的形状组成,与赤道的关系(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3)移动规律(4)如何判读晨昏线?(说明)对于晨昏线的判读是一个难点,要结合不同的图形进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经验,如: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则为晨线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则为昏线4、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它有何意义?[教师总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它制约着人们的起居作息,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这个周期不长不短,使整个地球表面增温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有利于地表液态水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优秀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优秀教案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目的1、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络,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程度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教学建议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异,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

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消费和生活带来的费事,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关于沿地表程度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

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程度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程度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上下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程度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区分晨线和昏线。

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最后,联络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外表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开展。

教学设计例如〖导入新课〗1.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昼夜交替的教学〗1.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变化。

强调:①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②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③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④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⑤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中地理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1 鲁教版必修1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中地理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1 鲁教版必修1

学案4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目标定位] 1.掌握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明确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地球自转的意义,熟练掌握光照图的类型并依此进行地方时的计算、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变化的判读。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①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② 方向旋转2.周期:一个恒星日,时间长度为③____________,旋转360°。

3.速度⎩⎪⎨⎪⎧⎭⎪⎬⎪⎫角速度:约④ /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⑤ 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1)昼夜现象a .昼夜半球⎩⎪⎨⎪⎧ 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⑥ 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⑦b .昼夜界线:AB 线所在大圆为⑧________(圈),AOB 为⑨____线。

(2)昼夜交替a .成因:地球的⑩______。

b.周期:1个⑪________。

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⑫____。

(2)地方时⎩⎪⎨⎪⎧ 概念:因⑬ 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⑭。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 ⑮ 小时(3)时区与区时a .时区:全球划分为⑯____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⑰______。

b .区时:每个时区⑱_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日期界线⎩⎪⎨⎪⎧ 自然界线:⑲ 经线人为界线:⑳ 经线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21____________。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22____偏,南半球向○23____偏,赤道上不偏转。

【问题思考】1.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何处?一艘在大海上行驶的帆船,船上何处的线速度最大?2.晨昏线有什么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3.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探究点一地球运动与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称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这就是昼夜现象,这种现象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没有关系。

鲁教版必修一《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二)

鲁教版必修一《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表现在几个方面。

2、 理解昼夜交替的形成和时差的形成。

3、 记住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并会在实际问题中做出判断。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昼夜现象和更替,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2. 通过举出实例让学生练习时间的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1. 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国际日界线的应用。

3. 地转偏向力的实际应用。

【预习导学】(一)地球自转与时差 产生原因:地球是 、 的球体。

昼夜分界线(圈): 线(圈)。

1.昼夜交替时间的确定:根据同一纬度地区各地看到太阳的迟早而定。

概念:因 而异的时刻。

经度相差15。

,地方时相差 小时。

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经度相差1。

,地方时相差 分钟。

划分的目的:避免世界各地使用地方时带来的不便。

时区的划分: 时区,每个时区跨 ,东西十二时区,2.时差 区时 各跨经度 合为一个时区。

计时方法:以 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区时计算: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 小时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

不同时区计时法,如美国。

各国实际使用的特别计时法使用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如中国。

使用本国东部时区的区时,如朝鲜。

原则上指经线。

国际日界线向东过日界线天,向西过日界线天。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南半球,赤道,越靠近两极地转偏向力越。

【精讲点拨】1、晨昏线的特点和判断(1)特点:晨昏线上晨线、昏线各占一半;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线;经过地心且平分赤道;只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在二至日与极圈相切;晨线上各点为日出,昏线上各点为日落;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

(2)晨线和昏线的判断: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变为昼的为晨线,由昼变为夜的为昏线。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鲁教版地理学案必修一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鲁教版地理学案必修一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2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忧化整含有序识记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1)北极上空俯视:呈 ________ 方向旋转(如图B)。

⑵南极上空俯视:呈 ___________ 方向旋转(如图C)。

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 周期3•速度【思考】你知道同步卫星与地面对应点相比,自转速度的异同吗?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1)昼夜现象①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仅干煤I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_________②昼夜界线:AB线所在大圆为(圈),AOB为线。

(2) 昼夜交替①成因:地球的。

②周期:1个。

2. 产生时差(1) 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丁概念:因不同而不同的(2) 地方时时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小时(3) 时区与区时①时区:全球划分为___ 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_____ 。

②区时:每个时区_________________ 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 日期界线{自然界线:经线人为界线:经线3.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 ___ 偏,南半球向 _____ 偏,赤道上不偏转。

【误区警示】(1) “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中的“早”与日常生活中的“早”有所不同。

前者中的“早”应看东西方位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的时间数值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大,即时间较早。

⑵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它是指北京所在116 °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 °的地方时。

(3)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指中时区的区时或0。

经线的地方时。

重点难点■关玻解疑常握核心有的施矢考点一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应用【典例导入]1•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2017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1-2地球自转的地

2017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1-2地球自转的地

课时2 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学习目标] 1.理解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计算。

2.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规律,并能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一、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同纬度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

2.地方时(1)含义: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2)特征⎩⎪⎨⎪⎧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3.区时(1)时区划分:地球上以经度每15°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2)区时的规定: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3)区时的换算:同一时区内各地采用相同区时;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同一时区内东早西晚。

(4)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要加一天。

思考1.北京时间是北京(116°E)的地方时吗?答案 不是。

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即东8区区时,也是120°E 的地方时。

2.每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什么选在北京时间晚8点整播出? 答案 春节是全球华人共同关注的节日,北京时间晚8点整,全球正值同一天。

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产生原因: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这种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被称为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思考1.在下面示意图中用实线箭头标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后的方向。

答案2.在北半球,汽车的右车轮往往比左车轮磨损严重,试分析原因。

答案北半球,汽车在前进时始终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右车轮受力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大,磨损严重。

探究点一产生时差2017年1月1日,有一个航班在推特(Twitter)上火了。

该航班是从上海飞往旧金山的美联航890,在上海起飞时间是当地时间2017年1月1日00:15,计划到达旧金山的时间是当地时间2016年12月31日19:20。

鲁教版必修一《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一)

鲁教版必修一《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一)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一一、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

2、学会比较不同地点、不同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区时计算、地球自转的速度比较。

难点:区时计算。

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模拟演示四、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之前给大家发下了导学提纲,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核对课前预习部分。

提问同学回答各个问题,核对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内容。

同时整理本节复习课的知识结构。

同学公布答案,教师板书。

板书:地球自转一、地球自转的基本信息方向、周期、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二、地方时东方的日出早----东加西减每隔15度相差1小时区时的划分、北京时间大约15分钟-18分钟整理基础知识。

归纳、概括以前学习的要点。

【知识应用】结合导学案上的练习,让知识学以致用。

用练习来带动复习节奏。

精讲知识点的应用。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B.除南、北极点外的地表各地线速度相同C.赤道地区角速度最大 D.极点的角速度大于赤道答案A2.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D 并把错误的选项改正。

总结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只是要求记忆,还要求能在图片上识别和判断。

二、地球自转的周期1.某天文台观察某一颗恒星,于2010年3月21日21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该恒星,若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星的时间是()A.21时 B.20时56分4秒C.21时3分56秒 D.20时3分56秒【解析】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答案C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比较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大 B.赤道上的线速度、角速度都超过其他地区C.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与角速度为0 D.地球上各处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一样答案C2.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是()A.(0°、20°W)B.(23°26′N、30°E)C.(60°S、70°W)D.北极点答案A3.读下图,下列关于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A=C<B<DB.A=C>B>DC.A=D<B<CD.A=D>B>C答案B4.合作探究: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处于同一纬度,其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情况?结论:海拔高的地方,线速度比较快;海拔低的地方,线速度比较慢。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1学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1学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 1 教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 2 课时)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 理解地方时产生的原由,能联系实质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2. 认识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根源:Z*] [【自主学习】一、产生时差1.原由:因为地球的,同纬度相对地点的地址,要比位置的地址先看到日出,时辰。

2.地方时 : (1) 含义:因不一样而出现的不一样时辰。

(2) 特点3.区时 :(1) 时区区分:地球上以经度每范围作为1 个时区,全世界共区分为个时区。

(2) 区时的规定:每个时区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区时。

(3) 国际日期更改线:大概沿180°经线,由西向东超越国际日期更改线时,日期要减 1天;反之,要1 天。

(4)实质应用a.有的国家为充足利用太阳光照,采纳本国的区时作为一致区时。

b.有的国家考虑本国所跨,采纳半区时。

c.有的国家国土跨度大,为方便沟通与联系,一致采纳的区时。

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产生原由:受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

2.规律:北半球向偏转,南半球向偏转,赤道上偏转。

【研究一】产生时差[ 读图剖析 ]读“理论时区图”,联合教材有关内容,剖析以下问题。

(2)总结地方时的计算步骤与方法。

(3)时区是如何区分的,每个时区的范围有多大?东、西时区是怎样区分的?东、西十二区是完好的两个时区吗?为何?(4) 联合地球的自转方向,剖析时区之间的详细时间差别。

假如中时区为子夜(24 时) 时,算一算,纽约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分别是多少?(5)国际日界限和 180°经线能否完好重合?向东或向西过国际日期更改线时间期是怎样变化的?【研究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读图剖析 ] (1)据教材图1- 2-5 剖析: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偏转规律?(2)假如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以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何?(3)怎样判断判断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左边、右边?(4)以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后小岛可能连结的岸堤是()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5)倘若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该怎样变化?若地球自转速度加速或变慢呢?【解惑提升】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及应用(1)受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倾向力的影响,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领会发生偏转,以以下图所示:【讲堂检测】我国“神舟十号”于2013 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课前准备】
1.阅读教材P 11~P 12和《高中地理图册》P 9相关内容,完成【课前预习】。

2.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写出来。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速度的变化规律。

2.能理解昼夜的形成和昼夜交替的原因。

3.能在各种类型光照图上正确判别晨线和昏线。

【课前预习】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自转
从北极上空看: 时针(如下图中的 图)
1.方向:自 向
从南极上空看: 时针(如下图中的 图)
2.周期:地球自转周期为1 日,即 时 分 秒。

3.速度:
(1)地球自转角速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
(2)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

二、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

2.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

3.昼夜交替的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 日,即 小时。

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4.晨昏线(圈): 半球和 半球的分界线(圈)。

预习反馈练习
一、判断题(正确的写A ,错误的写B )
1.地球自转的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2.地球表面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均约为15º/小时。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5.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
B.地球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对话单 班级 姓名
6.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24小时
B.一个恒星日
C.一个太阳日
D.一个恒星年
7.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D.角速度不相同,线速度相同
8.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课堂对话】
对话一:结合教材P11图1-2-2,并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归纳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2)比较地球赤道上空地球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与其对应的地球表面某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3)说出影响地表某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因素。

不管你以前表现怎么样,学习如何,今天都是你告别过去,重新开始的日子
对话二:阅读教材P12图1-2-3和活动内容,并结合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晨昏线(圈)的主要特点:
①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为;
②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圈)的位置关系为;
③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且与赤道相互;
④地心位于晨昏线(圈)所在的平面上;
⑤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或相反),即自向。

(2)晨线和昏线的判别:
若晨昏线的东侧为白昼(意为太阳在东方的地平面上),则为线;若晨昏线的西侧为白昼(意为太阳在西方的地平面上),则为线。

判断下面三幅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中,AB线(或弧)和BC线(或弧)是晨线还是昏线。

N S A C B B C A 66.5º 23.5º 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的人
【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2.关于地球自转的正确叙述是
①就线速度而言,淮安小于北京;就角速度而言,淮安大于北京
②淮安与上海的角速度相同
③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0,但角速度最大
④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如果用a 线表示晨线,b 线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4.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 南极长城站 D.读右图(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回答第5题。

5.①、②两地 A.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B.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C.①地速度大于②地 D .①地速度小于②地 6.点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小于地球自转线速度
B.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7.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分界线
C.晨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
D.昼夜现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选做题)右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9.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
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小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小
二、综合题
10.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比较图中A、B、N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

(3)当图中A点自转一周后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时间是。

【课后反思】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