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工程》复习指南
爆破工程复习重点

爆破工程复习纲要重点章节:第一、三、四、五、六、九章第一章炸药与爆炸基本理论1、广义爆炸?爆炸(从化学变化的角度如何定义)?爆破?2、炸药发生化学变化三种基本形式,如何相互转化?3、炸药爆炸三要素?4、炸药、单质炸药、混合炸药、起爆药、猛炸药概念。
5、氧平衡?通式,计算方法。
工业炸药一般应使其氧平衡接近于____氧平衡。
6、爆热、爆温、爆容、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与爆轰压力有何不同?7、冲击波?爆轰波及其与冲击波的关系。
8、凝聚炸药爆轰反应三机理?炸药爆轰往往是几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9、炸药感度概念?热感度(爆发点)、机械感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起爆感度、雷管感度?10、热点起爆理论?爆炸物直接作用于炸药的起爆机理。
11、炸药爆速(影响因素)及其测定。
药柱直径与爆速关系?12、炸药做功能力(炸药威力)、猛度、殉爆距离概念及其测定方法13、沟槽(管道)效应?如何消除?14、聚能效应第二章工业炸药1、工业炸药分类2、铵梯炸药药卷规格(外径、质量)3、普通铵油炸药与重铵油炸药的起爆感度以及组份中的油相有何不同?4、浆状炸药为____型(O/W)悬浮体或凝胶状炸药;乳化炸药为____型(W/O) 乳胶状炸药。
除浆状炸药外,乳化炸药与水胶炸药均具有_____感度?除浆状炸药外,乳化炸药与水胶炸药均具有____效应小_____距离长的特点。
含水炸药主要缺点?第三章起爆器材与起爆方法1、起爆器材与爆破器材之间的关系。
2、常用起爆系统(方法)3、电雷管可分为___号与___号两种。
4、普通电雷管分为哪两种?5、毫秒延期电雷管的延期元件有哪两类?6、延期电雷管作用原理。
7、煤矿许用电雷管段别分为___段,最长延期时间不超过____ms。
8、电雷管性能参数相关概念【(全)电阻、安全电流、发火电流、串联准爆电流、发火冲量】9、串联准爆电流的工程意义【与串联网路中雷管拒爆的关系】?10、常用电力起爆电源?11、用动力电或照明电起爆时,必须设置____个双刀双掷刀闸,分别作为___开关与___开关。
《爆破工程》课程学习指导讲解

《爆破工程》课程学习指导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爆破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它既是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目的旨在向学生传授炸药爆炸和岩石爆破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工程爆破设计和分析解决工程爆破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有关工程爆破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方面)的内容:1、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炸药的起爆机理与爆轰理论,岩石的爆破破坏机理、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等。
该模块既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2、爆破器材模块:包括各类炸药的主要性能,各类起爆器材的结构、使用方法和主要性能以及起爆方法;3、爆破设计及施工技术模块:包括光面预裂爆破、掘进爆破、露天浅深爆破、露天硐室爆破、拆除爆破等爆破技术的设计计算及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
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结合工程实例讲解,突出行业特点;2、讲课时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同时也应介绍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最新知识和最新理论,使同学们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前沿信息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如下要求1、能准确地使用专业术语,理解炸药爆炸的基本概念以及起爆和传爆的基本原理;2、熟悉爆破器材的结构和性能,掌握火雷管起爆法、电雷管起爆法、导爆索起爆法、导爆管起爆法及其爆破网路的施工技术;3、掌握地下光面预裂爆破、掘进爆破、露天浅深爆破、露天硐室爆破以及拆除爆破等爆破技术;4、掌握爆破安全技术;5、了解和爆破有关的岩石性质,理解岩石爆破的物理过程和基本原理;6、了解当前爆破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
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板书)方法,并安排课堂讨论。
六、课程教学资料教材:爆破工程戴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2参考书:1、爆破工程东兆星邵鹏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2、爆破工程管伯伦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23、爆轰物理学张宝坪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84、爆炸基本理论张守中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七、成绩评定1、本课程采用结构评分,即平时作业和考勤占本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70%;2、根据《西南科技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西南科大发[2001]207号)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考核资格,必须重修。
爆破复习提纲

爆破工程复习提纲1.炸药爆炸时普遍具有哪些特征?爆炸是指炸药以每秒数百米至数千米的速度进行的化学反应过程。
因此炸药的爆炸时会:1)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温度升高;2)产生大量高压高温气体并对外界进行做功;3)反应速度极快。
P24-25(38)2.正氧平衡的炸药在爆轰过程中会生成哪些有毒气体?由于氧气充足,因而炸药中的氮元素将被氧化而生成NO、NO2等有毒氮氧化物。
P35 3.负氧平衡的炸药在爆轰过程中会生成哪些有毒气体?氧气不足,其中的碳元素不能被充分氧化,从而生成CO为主的有毒气体。
P364.炸药的氧平衡状态对炸药的威力大小有无影响? 如有影响,会有什么影响?有影响。
理论上分析,零氧平衡的炸药爆炸反应时的放热量最大,而正氧平衡尽管反应放出的热量也较大,然而多余的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容易与爆轰产物中的氮反应生成氮氧化物,这是一个吸热反应,会减小炸药的反应生成热,降低爆炸威力。
而负氧平衡的炸药由于自身含氧量不足,将有部分的碳不能完全被氧化,是放热量大为降低,炸药威力下降。
P37 5.计算单质炸药和混合炸药的氧平衡率的具体方法。
P366.何谓炸药的感度、猛度、爆力、爆速、殉爆距离? 各自的意义是什么?感度(敏感度):指炸药早外能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以程度。
意义:感度是炸药能否实用的关键性能之一,是炸药安全性和作用可靠性的标度。
P28猛度:指炸药爆炸时对爆破对象的冲击、破碎能力,用它表征炸药的做功功率、爆破产生应力波和冲击波的强度。
意义:是衡量炸药爆炸特性和爆炸作用的重要指标。
P38 爆力:炸药能量对外界做功的原因是在于爆炸瞬间迅速释放化学能,将爆炸生成的气体产物立即加热到数千摄氏度的高温,并在气体产物中造成数万兆帕的高压状态,导致气体产物向周边急速膨胀而做功。
炸药的这种爆炸做功的能力便是爆力。
意义:是反映炸药爆轰在介质内部做功的性能,是衡量炸药爆炸作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P39爆速:在炸药的传爆过程中,爆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爆速。
爆破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爆破⼯程期末复习资料爆破⼯程总复习思考题⼀、填空题1.铵梯炸药的主要成份为硝酸铵、梯恩梯和⽊粉2.炸药的感度主要有撞击感度、摩擦感度、起爆感度等。
3. 导爆管起爆系统主要包括击发元件、连接元件、传爆元件、起爆元件。
4.炸药爆炸的类型有物理爆炸、核爆炸和化学爆炸。
5.炸药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放热性、⾼速度和⽣成⼤量的⽓体。
6. 按照作⽤特性和⽤途,炸药可以分为起爆药、猛炸药、发射药、烟⽕剂四类。
7.常⽤⼯业导⽕索的燃速为100s/m;普通导爆索的爆速不低于6000 m/s。
8. 炸药的氧平衡可分为三种情况,即正氧平衡、负氧平衡、零氧平衡。
9. 含⽔炸药是指浆状炸药、⽔胶炸药、乳化炸药的总称。
10.采⽤电雷管爆破⽹路时,流经每个电雷管的电流:⼀般爆破交流电流不⼩于2.5A,直流电不⼩于2A;⼤爆破时交流电不⼩于4A,直流电不⼩于2.5A。
11. 露天台阶爆破多排孔布孔⽅式有⽅形、矩形和三⾓形(梅花形)三种。
12. 隧道/井巷掘进爆破的掏槽眼可分为倾斜眼掏槽、平⾏空眼直线掏槽和混合式形式。
13.⼯程中使⽤电爆⽹路时规定:必须使⽤专⽤的爆破测量仪表逐个测定每个电雷管的阻值。
14.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当选择⽤于同⼀爆破⽹路的电雷管时应遵循同⼚同批同型号。
15.爆破药包的最⼩抵抗线是指⾃药包重⼼到最近⾃由⾯的最短距离。
16.根据爆破作⽤指数n值的不同,可将爆破作⽤分为标准抛掷爆破、加强抛掷爆破、减弱抛掷爆破、松动爆破。
17.炸药爆炸性能的主要指标有爆速、威⼒、猛度、聚能效应。
18.国产电雷管最⾼安全电流:康铜丝为,镍铬丝为。
19. 爆破危害包括早爆与拒爆、爆破地震、有毒⽓体、空⽓冲击波与噪⾳、爆破飞⽯、易燃易爆⽓体或粉尘。
21.爆破过程中⽣成的有害⽓有⼀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硫、硫化氢、⽡斯、氨⽓、五氧化⼆氮。
22.在⼯程上,炸药的感度是指__热感度__和___机械感度_。
23. 爆发点量测实验的延滞期⼀般取5min24.测定炸药爆发点、机械感度和摩擦感度的装置分别是爆发点测定器_垂直落锤仪__和_摆式摩擦仪。
爆破工程复习大纲

爆破⼯程复习⼤纲爆破⼯程复习⼤纲第⼀章炸药爆炸基本理论1.何谓爆炸现象?有何特点?⼀般地说,压⼒急剧释放的现象都可称为爆炸。
⽕药的快速燃烧、炸药爆轰都是爆炸、从核爆到锅炉、煤⽓罐爆裂,岩爆也都是爆炸。
爆炸现象的主要特点有(1)在极短时间内产⽣⾼温、⾼压⽓体的骤然膨胀;(2)在爆炸点周围介质中发⽣急剧的压⼒突跃;(3)伴有声、光现象。
2.爆炸现象哪⼏类?根据其本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物理爆炸;(2)化学爆炸;(3)核爆炸。
3.形成化学爆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化学爆炸的必要条件是(1)爆炸过程必须放出⼤量的热量;(2)化学反应过程必须是⾼速的;(3)化学反应过程应能⽣成⼤量的⽓体产物。
4.什么是炸药?炸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各起何作⽤?炸药是在⼀定条件下,能够发⽣快速化学反应,放出能量,⽣成⽓体产物,显⽰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四种元素组成,其中O 为氧化剂,C、H为还原剂,N为载氧体。
5.起爆药和猛炸药各有何特点?起爆药主要有雷汞、氮化铅、⼆硝基重氮酚等,其主要特点是感度⾼,威⼒不⼤,仅做起爆⽤。
猛炸药分单质猛炸药和混合猛炸药。
单质猛炸药主要有梯恩梯、⿊索⾦、特屈⼉、太安、硝化⽢油等。
主要的混合猛炸药有铵梯类炸药、铵油类炸药、铵松蜡炸药、浆状炸药、⽔胶炸药、乳化炸药等⼯业炸药。
猛炸药的主要特点是感度⼩、威⼒⼤,作为炮孔、弹体主装药,被起爆后对介质做功,威⼒⼤。
6.什么是炸药的起爆?起爆能的形式主要有哪⼏种?起爆是指在外部起爆能作⽤下,炸药从不稳定状态到稳定状态的化学体系变化过程。
起爆能的形式主要有:热能、机械能和爆炸冲能。
7.什么是炸药的感度?研究炸药感度有何意义?炸药感度是指炸药在外能作⽤下发⽣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
感度⾼的,所需起爆能⼩。
研究炸药感度的意义是(1)关系到炸药在制造、运输、搬运、储存、使⽤过程中的安全。
(2)关系到装药能否安全起爆,对爆破效果有重要作⽤。
爆破工程复习纲要完整解答

第一章炸药与爆炸基本理论1、广义爆炸?爆炸(从化学变化的角度如何定义)?爆破?广义爆炸:爆炸是物质急剧的能量释放过程,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或转化的现象都可以称为爆炸。
爆炸化学角度: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成为化学爆炸。
如,瓦斯煤尘爆炸,炸药爆炸。
工程爆破:指利用炸药能量对介质做功,以达到预定工程目标的作业。
.2、炸药发生化学变化三种基本形式,如何相互转化?1,缓慢分解,2,燃烧,3,爆炸,在一定的条件下,炸药的上述三种变化形式都是能够相互转化的;缓慢分解可因热量不能及时散失而发展为燃烧、爆炸;反之,爆炸也可以转化为燃烧、缓慢分解。
3、炸药爆炸三要素?1,放出热量,2生成气体产物,3反应的高速度4、炸药、单质炸药、混合炸药、起爆药、猛炸药概念。
炸药,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发生爆炸的物质。
单质炸药:由单一化合物组成的炸药,又称单体炸药或化合炸药。
混合炸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炸药。
起爆药:指在较弱的初始冲能作用下即能发生爆炸,且爆炸速度变化大,易于由燃烧转爆轰的炸药。
猛炸药:指那些利用爆轰所释放的能量对介质做功的炸药。
5、氧平衡?通式,计算方法。
工业炸药一般应使其氧平衡接近于____氧平衡。
氧平衡:指炸药中所含的氧用以完全氧化其所含的可燃元素后,所多余或不足的氧量。
(1) 通式为CaHbOcNd(a,b,c,d分别表示一个炸药分子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计算方法:单质炸药:OB=[c-(2a+0.5b)]*16/M混合炸药:OB=OB1m1+OB2m2+…+Obnmn,使其氧平衡接进于零的氧平衡6、爆热、爆温、爆容、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与爆轰压力有何不同?爆热:在规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放出的热量称为炸药的爆热爆温:炸药爆炸时放出的热量使爆炸产物定容加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爆容:指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生成的气体产物在标准状况下(0 ℃、1 个大气压) 所占的体积(L/kg)爆炸压力:炸药爆炸时生成的热气体所产生的压力称为爆炸压力7、冲击波?爆轰波及其与冲击波的关系。
爆破工程(王玉杰主编)复习资料

1、按爆炸原因不同,爆炸可区分为物理爆炸、核爆炸、化学爆炸。
2、炸药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放出能量,生成气体产物,显示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主要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3、化学爆炸三要素:反应的放热性、反应过程的高速度、反应中生成的大量气体产物.4、若炸药的通式为CaHbNcOd,a个C原子充分氧化需要2a个O原子,b个H原子充分氧化需要b/2个O原子,则单质炸药的氧平衡值计算式为:Ob=1/M*[d—(2a+b/2)]*16*100%,其中Ob是指炸药的平衡值,M炸药的摩尔质量(g/mol),16指氧的摩尔质量(g/mol)。
5、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感度。
炸药的感度通常分为热感度、火焰感度、摩擦感度、撞击感度、起爆感度、冲击波感度、静电感度。
6、炸药的热感度是指在热的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7、炸药的机械感度是指炸药在机械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其中撞击和摩擦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形式.8、炸药的气爆感度是指在其他炸药(起爆药、起爆工具等)的爆炸作用下,猛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9、炸药(主炸药包)发生爆炸时引起与它不相接触的临近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称为殉爆;主发药包爆炸时一定引爆被发药包的两药包间最大的距离称为殉爆距离;影响殉爆距离的因素有:装药密度、药量和药包直径、药包外壳和连接方式。
10、爆轰波在炸药中自行传播的现象。
其反应区向未反应物质中推进速度大于未反应物质中的声速.11、炸药做功能力是衡量炸药威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以爆炸产物绝热膨胀直到温度降至炸药爆炸前的温度时,对周围介质所做的功来表示。
12、炸药的猛度是指爆炸瞬间爆轰波和爆轰产物对邻近的局部固体介质的冲击、碰撞、击穿和破碎能力,它表征了炸药的动作用。
它事用一定规格铅柱被压缩的程度来表示的,猛度的单位是mm.13、利用爆炸产物运动方向与装药表面垂直或大致垂直的规律,做成特殊形状的炸药,也能使爆炸产物聚集起来,提高能流密度,增强气爆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炸药的聚能效应;聚集起来朝着一定方向运动的爆炸产物,称为聚能流。
爆破工程复习资料

装药最小抵抗线:装药中心到自由面的垂直距离。
装药临界抵抗线:当装药处在此抵抗线时,自由面上刚好显现爆破迹象,大于此值,则看不到,小于此值,爆破现象显现。
炸药爆力:炸药爆炸后爆生气体膨胀做功的能力,体现了炸药的静作用。
炸药猛度:炸药爆炸后冲击波和应力波作用强度,体现了炸药的动作用。
毫秒延期电雷管:通电后以毫秒量级间隔时间延迟爆炸的电雷管。
爆轰波:炸药体内传播的伴随有化学反应的冲击波。
爆速:爆轰波在炸药体内传播的速度。
爆破作用指数:爆破漏斗半径与装药最小抵抗线的比值。
不耦合装药系数:炮孔直径与装药直径的比值,此系数值大于等于1,等于1 时为耦合装药。
水压爆破:在容器状构筑物中注满水,将药包悬挂于水中适当位置,起爆后,利用水的不可压缩性将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压力传递给构筑物壁面,使之均匀受压而破碎。
煤矿许用炸药:允许使用在有沼气的工作面或矿井的炸药,这种炸药中加有消焰剂(食盐),用以吸收炸药爆炸释放的热量,降低爆温和抑制沼气的爆炸反应。
预裂爆破:在主爆区爆破之前,沿开挖边界钻一排密集炮孔,少量装药,不耦合装药结构,齐发起爆,爆破后形成一条贯穿裂缝。
在此预裂缝的屏蔽和保护下(预裂缝能反射应力波和地震波,减少对保护区岩体的破坏)进行主爆区爆破。
使之获得较为平整的开挖面。
聚能爆破效应:利用爆轰产物运动方向与装药表面垂直或大体垂直的规律,做成特殊形状的装药,就能使爆轰产物聚集起来朝着一定方向运动,提高能流密度,增强爆破效应,此种现象称为聚能爆破效应。
应用:1在材料工业人们利用聚能爆炸原理来加工难以加工的材料2.在交通运输业,人们利用聚能爆炸来消除水下礁石,切割沉船 3.在矿山开采中,人们利用聚能装药爆炸挖割岩石破裂,在二次爆炸中破碎岩石大块1. 岩石爆破破坏机理的三种假说是:爆生气体膨胀作用(认为炸药爆炸引起岩石破坏主要是高温高压气体产物对岩石膨胀做功的结果)爆炸应力波反射拉伸作用(岩石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岩石中爆炸应力波在自由面反射后形成反射拉伸波的作用,岩石中的拉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而产生的) 和爆生气体和爆炸应力波综合作用(实际爆炸中,爆炸气体膨胀和爆炸应力波都对岩石破坏起作用,不能绝对分开而应是两种作用的综合结果)4. 铵油炸药的主要成分有硝酸铵,轻柴油和木粉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破工程》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1、炸药的氧平衡:炸药中实际含氧量与可燃元素充分氧化所需氧含量相比之间的差值称为该炸药的氧平衡值。
2、爆轰波:在炸药中传播的伴随有快速反应区的冲击波称为爆轰波。
3、炸药的感度: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感度。
4、最小抵抗线:药包重心至最近自由面的最短距离叫最小抵抗线。
5、殉爆:炸药爆炸后引起其周围一定距离处炸药发生炮轰的现象。
6、殉爆距离:主发药包爆炸时一定引爆被发药包的两药包间的最大距离。
7、岩石的波阻抗:岩石的密度与纵波在该岩石中传播的速度的乘积称为该岩石的波阻抗.8、欲裂爆破: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前起爆,从而在爆区与保留区之间形成欲裂缝,以减弱主爆区爆破是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并形成平整轮廓面的爆破技术。
9、光面爆破: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以形成平整轮廓面的爆破作业称为光面爆破。
10、炸药的单耗:群药包的总装药量与群药包一次爆破的岩体总体积的比值称为单位岩石耗药量。
11、岩石的可爆性:岩石在炸药爆炸作用系发生破碎的难以程度。
12、间隙效应:混合炸药(特别是硝铵类混合炸药)细长连续装药时,通常在空气中都能正常传播,但在炮孔内如果药柱与炮孔孔壁间存在间隙,常常会发生炮轰中断或炮轰转变为爆燃的现象。
13、炸药的聚能效应:利用爆炸产物运动方向与装药表面垂直或大致垂直的规律,做成特殊形状的装药,也能使爆炸产物聚集起来,提高能流密度,增强爆炸作用的现象。
14、不耦合装药:15、霍普金森效应:二、填空题1.使用电雷管爆破时,流经每个电雷管的电流为:一般爆破交流电不小于_ ____,直流电不小于______;大爆破时交流电不小于______,支流电不小于______。
答案:2.5A 2.0A 4.0A 2.5A2.导火索是传递火焰的起爆器材,其索芯是______;导爆索是传递的起爆器材,其索芯是______或______。
答案:黑火药爆轰黑索金泰安3.炸药的氧平衡可分为三种不同情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正氧平衡负氧平衡零氧平衡4.井巷掘进中按作用不同,炮眼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掏槽眼辅助眼(崩落眼)周边眼5.预裂爆破、光面爆破一般采用______或______的装药结构。
答案:不耦合装药间隔装药6.岩体结构面产状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走向 倾向 倾角7、由于硝酸铵颗粒度大小的不同,铵油炸药有 粉状铵油炸药 和 粒状铵油炸药 之分。
8、索状起爆器材包括: 导火索 、 导爆索 和 塑料导爆管 。
9、导爆索可以和 继爆管 配合形成非电起爆网路。
10、炸药的销毁方法有 爆炸法 、 焚烧法 、 溶解法 和 化学分解法 。
11、炸药的热化学参数包括: 爆热 、 爆压 、 爆温 和 比容 。
12、垂直眼掏槽有 龟裂 、 筒状 、 螺旋 三种类型。
13、爆破安全规程中规定,爆破作业场地的杂散电流值不得大于 30mA ,用于量测电雷管的专用仪器,其输出电流也不得超过 3OmA 。
14、炸药爆炸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放应的放热性、反应过程的高速度和反应中生成大量气体15、按爆破作用指数不同,爆破漏斗分为: 标准抛掷爆破漏斗、加强抛掷漏斗、减弱抛掷爆破漏斗和松动爆破漏斗16、影响主要爆破效果的因素有 1、炸药密度、爆热和爆速2、爆轰压力3、爆炸压力4、爆炸能量利用率17、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位置与作用不同可分为 、 和 ,掏槽眼的形式有 、 、 三种。
掏槽眼、崩落眼、周边眼;垂直掏槽、倾斜掏槽、混合掏槽18、炸药的起爆感度可以分为 、 、 、 。
19在露天深空爆破中,装药结构有 、 、 、 。
三、简答题1、 试述欲裂爆破形成条件与机理。
答:光面爆破的形成条件是:①避免压缩粉碎破坏;②避免不定向的径向裂隙;③沿炮孔连心线形成贯通裂隙。
光面爆破形成的力学条件是:①][动压σσ<r ; ②][动拉σσ<T ;③σT ′≥[拉σ]. σT ′—炮孔连心线合成拉力。
2、 试述成组电雷管的准爆条件。
答:成组电雷管准爆条件应满足:①通过每支电雷管的电流i ≥i 准。
一般爆破直流电不小于2A ,交流电不小于 2.5A ;硐室爆破直流电不小于 2.5 A ,交流电不小于 4 A 。
②每次所用的电雷管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时期、同一规格的产品。
每个电雷管的电阻值应是相近或相等的。
③单个电雷管最大电阻差值不得大于0.25欧,各组电阻差值一般不大于5%。
3、 试述毫秒微差爆破作用机理。
毫秒微差爆破作用机理是:(1) 应力波相互干涉(2) 形成新的自由面(3)剩余应力叠加(4)岩块碰撞辅助破碎(5)毫秒爆破的减振作用4、简述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答案: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是一套以能量平衡为基础的爆破漏斗理论。
他认为:药包在岩体内爆炸时传给岩石的能量多少和速度取决于岩石性质,炸药性质,药包大小和药包埋置深度等因素。
若将药包埋置在地表以下很深的地方爆炸,则绝大部分爆炸能被岩石吸收,如果药包逐渐向地表移动并靠近地表爆炸时,传给岩石的能量比率逐渐增高。
利氏理论不局限于爆破漏斗几何形状的确定,着重于爆破最大、最小体积时爆破漏斗的有关参数(临界深度、最佳深度等)并提出了一系列定量关系式,为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在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5、简述挤压爆破的特点。
答案:①爆堆集中整齐,根底很少;②块度较小,爆破质量好;③个别飞石飞散距离小;④能贮存大量已爆矿岩,有利于均衡生产,尤其是对工作线较短的露天矿更有意义。
6、试综述工程爆破对环境安全影响的可能因素。
答:爆破对环境安全影响的可能因素包括:(1) 飞石。
特别是进行抛掷爆破,裸露药包或炮眼爆破进行大块破碎时,个别飞石可能造成人员、牲畜伤亡或建筑设施损坏。
(2) 有毒气体。
工业炸药不良的爆炸反应会生成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氧化氮,在含硫矿床中进行爆破作业,还可能出现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而正氧平衡炸药的爆炸产物, 则会产生NO、N02 等气体,负氧平衡炸药爆炸产物会产生一氧化碳,这些气体不仅有毒,而且能对瓦斯爆炸反应起催化作用。
(3) 地震效应。
强烈的地震波不仅对建筑物和设施会造成振动破坏影响,对控制系统产生误动作,而且对老弱病人引起不良反应。
(4) 围岩破坏。
过量装药或药包布置不当以及不良地形地质条件下,而且又未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则有可能导致基岩过度损伤、恶化水文地质条件并引起边坡失稳。
(5) 噪声冲击波和粉尘污染。
不仅对人体和居住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周围生物也有一定威协和影响。
因此,爆破对环境安全影响问题应引起重视,加以防范。
7、简述间隙效应及消除间隙效应的方法。
答:间隙效应:对于混合炸药,特别是硝铵类混合炸药,在细长连续装药时,如果不耦合系数选取不当,就会发生爆轰中断,在炮眼内的装药会有一部分不爆炸,这种现象称为间隙效应,或称管道效应。
避免和消除间隙效应的方法:(1)采用散装药,即不耦合系数值为1;(2)在连续装药的全长上,每隔一定距离放上一个硬纸板做成的档圈,档圈外径和炮眼直径相同,以阻止间隙内空气冲击波的传播,削弱其强度;(3)采用临界直径小,爆轰性能好的炸药;(4)减小炮眼直径或增大装药直径,避开产生间隙效应的不耦合系数值范围。
8、在隧道光面爆破中,可采用哪些措施来增强光面爆破的效果?答案:①使用低爆速、低猛度、低密度、传爆性能好、爆炸威力大的炸药;②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
光面爆破的不耦合系数最好大于2,但药卷直径不应小于该炸药的临界直径,以保证稳定传爆。
当采用间隔装药时,相邻炮眼所用的药卷位置应错开,以充分利用炸药效能;③严格掌握与周边眼相邻的内圈炮眼的爆破效果,为周边眼爆破创造临空面。
周边眼应尽量做到同时起爆;④严格控制装药集中度,必要时可采取间隔装药结构。
为克服眼底岩石的夹制作用,通常在眼底需加强装药。
9、什么是爆破自由面?它与爆破效果有什么关系?答:爆破自由面是指对爆破作用用直接影响的岩石与空气、水或其它介质的分界面,通常多指岩土介质与空气的交接面。
自用面的存在使炸药爆炸破碎、抛掷岩石才有可能,否则只能是在岩石内部起作用。
自由面越多、越大,爆破岩石越容易,爆破效果越好,单位炸药消耗量越低。
10、什么是爆破作用指数n?按照n值的不同,可将爆破作用分成哪几类?答:爆破作用指数n是指爆破漏斗半径r和最小抵抗线w的比值。
工程爆破中,根据爆破作用指数n植的不同,将爆破漏斗分为4类:1)加强抛掷漏斗,1∠n∠3;2)标准抛掷漏斗,n=1:3)减弱抛掷漏斗,0.75∠n∠1;4)松动爆破漏斗,n≈0.75。
11、燃烧与爆轰的区别:答:燃烧靠热传导传递能量和激起化学反应,受环境影响大;爆炸靠冲击波作用传递能量激起化学反应,环境影响小;爆炸反应比燃烧反应激烈,放出热量和形成温度也高;燃烧产物运动方向与反应区传播方向相反,爆炸产物运动方向则与反应区传播方向相同;燃烧速度是亚音速的,爆炸速度是超音速的。
12、简述冲击波和爆轰波的区别。
答:爆轰波是在炸药中传播的伴有高速化学反应的冲击波,也称为反应性冲击波或自持性冲击波。
爆轰波具有冲击波的一般特征,但由于伴有化学反应,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支持了冲击波的传播,补偿了冲击波在传播中的能量衰减,因此爆轰波具有传播速度稳定的特点。
13、自由面对爆破的影响?14、爆破漏斗的几何参数,结合图形说明。
15、宽孔距,小抵抗线的爆破作用机理,并说明其能改善爆破效果的原因。
四、计算题1、 某矿山为进行硐室大爆破而进行了几次实地小型爆破漏斗实验,各次实验均用150 kg 2#岩石硝铵炸药,5 m 的最小抵抗线,爆破漏斗底圆直径平均为11m 。
求该岩石的单位炸药消耗量。
解:爆破作用指数1.155.5===W r n ,为加强抛掷爆破。
由鲍氏公式)6.04.0(33n KW Q += 得单耗 )/(0.1)1.16.04.0(5150)6.04.0(33333m kg n W Q K =⨯+=+=所求该岩石的单位炸药消耗量为 1.0 kg/m 3.2、一埋置深度为4米的药包,爆破后得到直径是10米的爆破漏斗。
求(1)、爆破作用指数,指出属何种类型的爆破,如果炸药单耗为 1.5Kg/m 3,爆破药量为多少?(2)、如果漏斗直径不变,要求实现减弱抛掷爆破,其深度如何调整?解:(1)已知r =10/2=5米,W =4米所以爆破作用指数n =r /W =5/4=1.25米因为n =1.25> 1,故为加强抛掷爆破药量Q =q (0.4+0.6n 3)W 3=1.5×(0.4+0.6×1.253)×43=150.9(公斤)(2)要实现减弱抛掷爆破,爆破作用指数n 必须满足:175.0≤≤n 即175.0≤≤W r 即1575.0≤≤W 解得:米米〈67.65≤W故在漏斗直径不变的情况下,要实现减弱抛掷爆破药包埋深应满足米米67.65≤<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