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宝典实验20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考点解读)

实验20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中的主要仪器及作用:(1)天平的作用:称量加热物质的质量;(2)选取相同的酒精灯或电加热器的原因:保证相同加热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3)搅拌器的作用:使物质受热均匀;(4)待测量:①水和食用油的初温0t 和末t ;②测水和食用油的质量m ;③时间t 。
2.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两支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500g 水和食用油,它们的初温都与室温相同,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方案一:对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012345水202531384656煤油202735455665液体种类温度方案二:让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记录并比较加热的时间。
0123456水20253138465665煤油202735455665液体种类温度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温度—时间曲线Otmin/t 1t 2t ℃/t 0t 水煤油O1t min/t 2t ℃/t 水煤油2t方案一 方案二【分析和论证】给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加热相同时间,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食用油的温度升高得比水高;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表明水和食用油吸热本领不一样。
【实验结论】①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变化快的吸热能力弱,即比热容小;③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即比热容大。
【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取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分别放入两烧杯中(注意不是体积相同); ②实验中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使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③让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2)转换法的应用:①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②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温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
【交流与讨论】(1)测量物质的选取要求:应选取质量、初温相同的不同物质;(2)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3)选择相同的热源、保证相同加热时间相同目的:是为了让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本实验是一个理想化实验,不考虑热量散失)(4)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对不同物质进行加热的好处:①与酒精灯相比,更容易控制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②内部加热,热量损失少.(5)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内能大小的判断;(6)加热一段时间后,液体温度不再升高的原因:液体已经沸腾,虽然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7)判断物质吸热能力强弱的两种方法①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比较温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的强弱,温度变化快的吸热能力弱;②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加热时间长的物体吸热能力强。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例题及知识点总结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酒精灯)、玻璃杯、温度计;铁架台、天平、停表。
天平:称量等质量的液体停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方法: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物质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1.(控制变量法)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种类都有关系,因此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而其他量保持不变,这样可使被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1)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温度的多少。
2)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2.(转换法)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容易直接测量,由于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可以转换为测加热时间的长短.通过测量加热时问的长短来求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实验中,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的时间来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实验现象:油的温度升得快;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油的温度升高得快。
若要使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即给________加热的时间要长些。
(答案,水)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相等。
实验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
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图甲中使用了相同的试管和温度计,在图乙中使用了相同的电加热器.(1)图甲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__ __相同.(2)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 __相同.(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一),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 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 _有关.表一物质次数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加热时间t/min水1 0.1 10 22 0.2 10 4食用油3 0.1 10 14 0.2 10 2表二加热时间/min 0 1 2水的温度/℃20 26 32液体的温度/℃20 34 48(4)在上面(3)的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做过的____ _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写一条即可).(5)对实验有着浓厚兴趣的小明同学回到家后,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二所示.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他所用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 __J/(kg•℃).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专题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精品课件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煤__油_温度升高的多。
(4)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__A__。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5)小丽用规格相同的酒精灯代替电热器也能完成该实验, 则用____电__热__器_给水和煤油加热效果好一些, 理由是___电__加__热__器__能__使__水__和__煤__油__在__相__同__时__间__吸__热__相__等__,__实__验__误__差__更__小__;
_____操__作__方__便__,__热__损__失__少___。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下课了!
(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比__较__物__体__吸__收__热__量__的__多__少。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质__量_有关; 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质__量__相__同__的__不__同__物__质___吸收的热量不同。
A.食用油和加热到相同温度,所需加热时间相同 B.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 C.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少,说明水吸热能力较强 D.加热相同时间,水和食用油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3.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 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煤油 ,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煤油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 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D)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考点汇总与精练-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考点汇总与精练——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器材:相同的酒精灯2个、烧杯(80ml、分别盛60g的水和食用油)2个、温度计2 支、铁架台2个、石棉网2个、火柴、机械停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在两个铁架台的底座上各放一个规格相同的酒精灯,调好铁圈的高度,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
②将盛有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烧杯分别放在石棉网上。
③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并将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读出此时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度,填入表中。
④点燃酒精灯,同时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加热时间均为6分钟,停止加热前分别读出水和食用油的末温度,填入表中。
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__食用油__的温度升高的较大。
考点方向: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通过温度变化快慢来反映吸热能力的强弱;)2、实验液体的选择: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3、选择相同的热源目的是:以保证相同加热时间释放的热量相同。
4、使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的好处:易于控制产生热量的多少。
5、实验中不断搅拌的目的:使液体受热均匀。
6、描述物体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是:比热容7、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不同,比热容大的升高的温度低。
8、做哪些实验还能用的此实验器材?答:水的沸腾实验;焦耳定律(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例题精析:1.A.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水和食用油作为研究对象,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数据如表。
①比较________(填序号)得出: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
②比较3、4得出:质量_________的_________物质,升高________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________。
③评估与交流:从这4次实验中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液体吸热升温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
九年级物理实验考点(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实验考点实验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1、①测量工具:温度计、停表和天平②热源:酒精灯或电加热器;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的好处:易于控制产生热量的多少(电加热器更好,因为内部加热,相对稳定,热损失少;)2、选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进行实验。
3、实验中选用相同热源是保证不同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4、实验方法:转换法(通过比较加热相同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控制变量法(相同热源,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初温相同)。
5、【数据处理和分析】①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②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小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6、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着热量的损失。
7、实验中不断搅拌的目的:使液体受热均匀。
8、描述物体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是:比热容9、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升高的温度低。
10、用的此实验器材还能水的沸腾实验;实验二、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1、画电路图或连接实物图,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2、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接线柱不能接反。
3、为了使读数精确用小量程,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
4、电表异常原因判断:①反向偏转,说明正、负接线柱接反;②正向偏转幅度过小,说明量程选择过大;③正向偏转幅度过大,指针到达右边没有刻度处,说明量程选择过小。
5、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或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或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6、实验结论:串联:电流处处相等,并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串联,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并联,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实验三、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定值电阻的作用:保护电路2.实验方法:①转换法(在电压一定时,用灯的亮度或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判断电阻的大小);②控制变量法(讨论“电阻的大小与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
年中考物理复习-----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考点梳理】1.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水和煤油)。
2.实验器材组装顺序:自下而上。
3.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4.搅拌器的作用:使物体均匀受热。
5.转换法的应用:a.通过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变化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温度变化快的吸热能力弱)。
b.通过观察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
6.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控制物质的初温、质量相同,物质的种类不同。
7.相同的热源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8.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大小的方法:a.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变化值小的吸热能力强。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温度变化相同,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典例引领】(2023年福建中考题)利用低温箱和温度传感器探究不同温度的水降温的快慢,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并自动记录水温,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在三个相同的杯子中加入________相同、初温不同的水。
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浸没水中测量水温时,应注意探头不要_________;(2)将三杯水同时放入-30℃的低温箱中冷却,箱内的风扇可使箱内气流稳定循环,使得三杯水受冷环境_________;(3)同时用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监测三杯水的温度,并获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分析图象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初温高的水降温_________(填“快”或“慢”);水在凝固过程中,_________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为提高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实验时应在每杯水中放入多个探头,对杯子中不同的_________水进行测量。
【答案】①质量②接触杯底或接触杯壁③相同④快⑤放出⑥位置【真题演练】1.(2023年凉山州中考题)19.小华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质量均为1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同时进行加热(不考虑热损失)。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宝典实验20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解析版)

实验20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一.选择题(共4小题)1.如图装置,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两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比大B.同时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热量多C.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热量多D.乙吸热升温比甲慢【解答】解:A、观察图象可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加热相同时间),乙的温度变化小,由c=知,乙的比热容较大,故A错误;B、两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放在同一加热器内,加热相同时间,甲和乙吸收的热量相同,故B错误;C、观察图象可知,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乙需要的加热的时间长,所以乙吸热能力强,吸收的热量多,故C错误;D、观察图象可知,加热相同时间,甲和乙吸收相同的热量,乙升高的温度比甲升高的温度慢,故D正确。
故选:D。
2.小薇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水 4.2×103冰 2.1×103酒精 2.4×103砂石0.92×103煤油 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 A.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B.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相等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量一定多D.初温相等的酒精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酒精的末温可能比砂石的末温高【解答】解:A、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水和冰比热容不同,故A错误;B、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有的也相同,如冰和煤油的比热容相同,故B错误;C、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由Q放=cm△t可知,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故C错误;D、酒精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由Q吸=cm△t可知,酒精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m△t)小,若酒精的质量比沙石的质量小的多,则酒精升高的温度可能比沙石的温度升高的多,使酒精的末温比砂石的末温高,故D正确。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精品文档专题3: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专题实验归纳1.实验方法: 。
2.实验设计: (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用 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2)加热质量 的水和食用油,升高 的温度,加热的时间 ,吸收的热量不同。
3.采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保证在加热时间相同时,放出热量 。
课堂基础落实 一、理解“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 1.用同样的功率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 ,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需要吸收的热量多.发现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快,说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比水 . 2.如图所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实验时为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 的不同;也可以观察 ,所需加热时间的不同. 3.如图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 (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加入 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 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2)可以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等,其中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的作用是: . 二、理解不同比热容的“温度—时间”图像 4.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若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乙液体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2014•成都)在“比较不同液体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四种液体加热,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如果四次实验中,在相同的时间内,水、甲、乙、丙吸收的热量相等,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c 水=4.2×103J/(kg·℃)-1,则由上述条件可得( ) A .第1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B .第1、2次实验中,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多 C .乙液体的比热容为1.05×103J·(kg·℃)-1 D .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课后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实验室内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同 一规格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一段时间(热量损失不计,且液体均未沸腾), 则加热过程中甲乙两支温度计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37.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知识点归纳
吸热能力:
单位体积的固体或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衡量一个物体的吸热能力的大小
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探究:质量相等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
实验的器材: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支温度计、两个烧杯、铁架台、石棉网(如下图)
实验现象:油的温度升得快;
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油的温度升高得快。
问:若要使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即给___________加热的时间要长些。
(答案,水)
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相等。
实验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近年探究试题考查范围不断扩大,由原的简单填写一些实验步骤,扩展到器材的选择、使用、作用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实验中要注意这些细节。
例: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
(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中,选____比较合理。
(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星与物质的____有关。
表:
(4)在上面(3)的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做过的__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写一条即可).
解析:(1)要称量水和酒精的质量需要用天平。
(2)电加热器可以很好地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
(3)不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表明物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
吸收的热量小相同。
表明吸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4)以上所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如:“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等实验都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答案:(1)天平(2)电加热器(3)质量种类(4)提示:只要是控制变量法的实验即可。
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物质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种类都有关系,因此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而其他量保持不变,这样可使被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2.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容易直接测量,由于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可以转换为测加热时间的长短.通过测量加热时问的长短求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例 1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
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
(1)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__相同。
(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相同。
解析:探究过程要注意控制变量。
本题中食用油和水温度升高的多少和质苗、加热火力、物质种类都有关,因此要控制质趋、加热火力都相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答案:(1)食用油干和水吸收的热量(加热情况) (2)食用油和水的质量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经典例题
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
B.若甲、乙降低的温度相同,则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
.若甲、乙质量相同,初温度也相同,则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D.若甲、乙质量相同,放出的热量也相同,则甲比乙降低的温度少答案:
D
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这一奇特现象,请加以解释。
答案:
白天地表受日照较多,地面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由于沙膜地区地面被砂石覆盖,砂石的比热较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地面温度升高较快,到中午地面气温较高,人们穿衣较少可穿夏装;而晚间地表向外散热温度下降,砂石的比热较小,放出相同热量,地面温度下降较快,到早上地面气温较低,人们就必须穿上冬装皮袄。
电视机、家用音箱功放中的大功率二极管、三极管在工作中放出较多的热量,为了将热量尽快散出,常将二极管、三极管接在金属散热器上,现有u、Fe、Al三种材料供选择(部分数据见表),你认为散热器选哪种材料最好
]
A.FeB.u.AlD.三种材料均可
答案: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答案:
D
如图所示,是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1、2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完成该实验还需要,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选填:相同的、不同的)。
图1 图2
答案:
温度计,相同的。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为保证让不同物质能吸收相同的热量,甲、乙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______;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______都相同;实验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______。
如果甲瓶中液体温度升高的
快,说明甲一体的吸热能力______(选填“强”或“弱”)。
答案:
相等;质量;测温物质液面所对应的刻度线垂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