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 PR, c-erbB-2, p53和nm23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乳腺癌腋淋巴结微小转移与C-erbB-2,nm23基因表达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E] 3
St le H , orin I Oak s N , n D , t l Sy dr e e D Pa A e a , n om of ns ln e it c i t r t nd emen b dit i u i r ss an e n he a :i uc t y e
・1 6・ 8
P o e d n fCl ia e ii e J M a . 0 9 Vo 8 No 3 r c e i g o i c lM d cn , r 2 0 , l1 . n
参考文献 :
[] 李 秀 钧. 岛素抵 抗 及 胰 岛素 抵抗 综合 展 望 [] 中华 1 胰 J.
内分 泌 代谢 杂志 , 0 0 1 ( 0 : 7 — 7 . 2 0 ,61 )242 5
志 , 0 2 4 ( ) 7 8 7 9 2 0 , 3 9 :0 0 .
பைடு நூலகம்
E] 6
Sa a , m d F Pan ey M , lP , ta . ns ln c ntnue d Bel A e 1 I u i o i s t ndu e pls i ge c ia o nhi t 1 e x— oi c a m no n a tv t r i bior g ne e
4 4 - 2 2: 57 46 .
潘 检 [] 李 光 伟 , 孝 仁. 测 人 群 胰 岛 素敏 感 性 的 一项 新 指 4
E] 何 丽 华 , 8 申晓 辉. 品 中牛 磺 酸 对 人 体 的影 响 [] 现 食 J. 代 预 防 医学 ,0 3.0 1 : 87 . 2 0 3 ( )6 0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孕激 素受 体 ( P R )、雌 激素 受体 ( E R )的基 因表达 和 临床意 义 , 表 达在 不 同肿瘤 直径 间差 异显 著 ,P< 0 . 0 5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报道如下 。
详 见表 1 。相 关性分 析结果 显示 ,P R 和E R的表达呈 正相关 ,H E R 2 和 P R 的表 达呈负相 关 ,H E R 2 和E R 的表达 呈弱 的负相关 。
性肿 瘤,发 病率 高,且 具有较 高 的致 死率 。其 发病机 制受 到多 P< 0 . 0 5 ,代表差 异显著 ,具有统 计学意 义。
种基 因影 响,活 化基 因通路 引起 细胞异 常增 殖,将 基 因的蛋 白表 达水 平采用 免疫 组化 方法进 行检 测,能 够对 患者 的病情 发展给 予 2 结果 经 检测发现 ,E R 、P R 、H E R 2的阳性率 分别为 6 2 %( 3 2 / 5 6 )、
表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中基 因表达和肿瘤直径 、组织学分级 的关系
1资料 与方法
1 . 1临床 资料
选取 2 0 1 3 年 7月至 2 0 1 4 年 ¨ 之间我 院收治 的乳腺浸润 性导
管癌 患者 5 0 例 ,均 与中 国抗癌 协会 乳腺 癌诊 治指 南与规 范 相
符合 , 且经病 理检查 确诊 。 患者年 龄 3 l ~7 6 岁, 平均 ( 5 2 . 7 ±2 . 4 ) 岁; 性别 均 为 女性 ;肿 瘤 直径 1 . 6~ 9 . 4 c m ,平 均 ( 4 . 6 +0 - . 7 ) c m ,其中 >5 c m者 5 例 ,2~ 5 c m者 3 O例 , ≤ 2 c m 者 l 5 例 ; 乳 腺癌 T N M分 期: I 期 9例 , I I 期2 8 例 ,m 1 3 例 ;区域 淋 巴结 阳 性3 2 例 ,阴性 1 8 例 ;组织 学分级 : I 级4 例,I I 级 3 3 例 ,I H 级
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ER、PR: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
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
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C-erbB2癌基因: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P53基因: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p53过度表达提示对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不佳。
p63:p63基因本身是一个抑癌基因,p6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p27:p27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27是乳腺癌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标志,p27低表达与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相关,而且p27低表达与生存期短、预后差显著相关。
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Porter等采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接受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p27不表达或低表达均提示在OS和DFS上预后不佳。
COX-2(cyclooxygenase-2):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表达。
COX-2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术后复发的高危险性病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Ki-67:与乳腺癌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预后相关,有助于确定是否采用辅助性化学治疗。
E-cadherin:E-cadherin是一类建立细胞间紧密连接、维持细胞极性、保持组织结构完整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
E-cadherin主要介导同型细胞的粘附功能,E-cadherin表达下降或功能缺失使癌细胞与邻近细胞间的黏附作用降低,导致肿瘤细胞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增加,从而增加癌细胞的转移和浸润能力,可作为乳腺癌的判断预后指标。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免疫组化诊断在肿瘤病理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疫组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乳腺癌的类型、分级和预后,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及其解读。
二、ER(雌激素受体)和PR(孕激素受体)乳腺癌细胞中常常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检测ER和PR的免疫组化指标通常使用核染色法,以确定它们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阳性结果表明乳腺癌细胞对激素的依赖性较高,这对激素阻断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三、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乳腺癌中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HER2的表达水平,可以确定乳腺癌的HER2阳性或阴性状态。
HER2阳性乳腺癌通常表明肿瘤具有更侵袭性和不良预后,但也为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如Trastuzumab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Ki-67Ki-67是一个细胞增殖标记物,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确定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Ki-67阳性指标的高表达通常与乳腺癌的预后较差相关,并可作为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的重要指标。
五、p53p53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组化检测p53的表达可以判断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且对临床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
六、附件本文档附带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的检测方法、技术细节和解读标准的详细说明。
读者可参考附件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1.标志物:指一种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对某个过程、状态或疾病进行诊断、预测或监测的物质或指标。
2.靶向治疗药物:指针对癌症特定靶点的药物治疗方法,可避免对正常细胞的毒害。
3.恶性肿瘤:癌症的一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八、全文结束。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m23和C-erbB-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m23和C-erbB-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韩新华;孙超;施公胜;韩愈【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0(020)002【摘要】目的:探讨单克隆抗体nm23和C-erb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100例浸润性导管癌(其中42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中nm23和C-erbB-2的表达.结果:nm23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与C-erbB-2的过量表达呈正相关.结论:nm23的低表达及C-erbB-2的过量表达可作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是否转移的一个指标,从而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标记.【总页数】2页(P150,152)【作者】韩新华;孙超;施公胜;韩愈【作者单位】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1【相关文献】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erbB-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细胞分裂能力的关系[J], 王勇;张舒;吴珊;朱桂彬;石应爱;张丽红2.C-erbB-2、p53、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J], 张军;张孝忠;刘振华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erbB-2表达与ER、pS2、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 唐艳;刘绍泉;罗静;杨枫;姚欣敏4.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和c-erbB-2癌基因表达关系的探讨 [J], 张纪华;李全民;王美娥;马述仕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pa和C-erbB-2联合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J], 郑晓东;肖春波;毛大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r pr阳性标准

er pr阳性标准ER PR阳性标准。
ER和PR是乳腺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它们的阳性与阴性状态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ER和PR阳性标准是指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达到一定程度的标准,下面将对ER PR阳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ER PR阳性标准的定义。
ER PR阳性标准是指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达到一定水平。
一般来说,ER和PR的阳性标准是指肿瘤细胞核内ER和PR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大于等于1%。
也就是说,如果肿瘤细胞核内ER和PR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超过1%,就可以被认为是ER PR阳性。
二、ER PR阳性标准的意义。
ER和PR的阳性状态意味着乳腺癌组织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较高。
因为ER和PR是激素受体,它们的阳性状态表示乳腺癌细胞对于激素的依赖性较强,可以通过激素治疗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因此,ER PR阳性标准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ER PR阳性标准的检测方法。
检测ER和PR的阳性标准一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
通过对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直观地观察肿瘤细胞核内ER和PR的表达情况,从而判断ER和PR的阳性状态。
四、ER PR阳性标准的临床意义。
1. 指导激素治疗,对于ER 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激素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激素治疗可以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内ER和PR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2. 预后判断,ER 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因为ER PR阳性状态意味着肿瘤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较高,因此这类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
3. 治疗方案选择,对于ER 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激素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同时,ER PR阳性状态也可以影响化疗和靶向治疗的选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五、ER PR阳性标准的注意事项。
1. ER和PR的阳性标准是指肿瘤细胞核内ER和PR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大于等于1%,需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检测。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组织学分级和 ER PR C-erbB-2 Ki67 P53的表达与分析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组织学分级和 ER PR C-erbB-2 Ki67 P53的表达与分析岳彩霞;杜慧;梁文华【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16(020)022【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组织学分级及 ER、PR、C-erbB-2、Ki67、P53在各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收集56例无浸润成分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标本,按细胞核的分级、有无坏死对其进行组织学分级,并对所有标本行 ER、PR、C-erbB-2、Ki67、P53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结果56例 DCIS 分为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且 ER、PR、C-erbB-2、Ki67、P53在各级别组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乳腺 DCIS 主要根据细胞核的分级、有无坏死进行组织学分级;肿瘤细胞分化越高,恶性度越低,ER、PR 的阳性率越高;肿瘤细胞分化越低,恶性度越高,C-erbB-2、Ki67、P53的阳性率也越高,可见 ER、PR、C-erbB-2、Ki67、P53在乳腺 DCIS 分级、发展和预后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2页(P3057-3058)【作者】岳彩霞;杜慧;梁文华【作者单位】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阳泉 045000;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阳泉 045000;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阳泉 045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C-erbB-2、ER、PR、P53基因的关系 [J], 朴正日;金全金;申龙河2.C-erbB-2、P53、ki67、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周宗炎3.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ER、PR、CerBb-2、p53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析[J], 王小毅;谭金祥;吴凯南;任国胜4.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ER、p53、C-erbB-2、Ki-67表达的影响 [J], 周士福;费伯健;金留根5.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及生物学指标ER、PR、C-erbB-2表达的研究[J], 史春颖;刘源;李睿;陈颖;杨予川;李丹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组化er pr表达

免疫组化er pr表达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用于检测组织
标本中特定蛋白质表达的技术。
ER和PR分别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它们是乳腺癌等肿瘤中常见的生物标志物。
在免疫组化分析中,ER和PR的表达通常通过染色来观察。
阳
性染色表示组织中存在相应受体的蛋白质表达,而阴性染色则表示
相应受体的蛋白质表达较低或不存在。
从临床角度看,ER和PR的表达状态对于乳腺癌等肿瘤的诊断
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阳性的ER和PR表达通常提示肿瘤对激
素治疗的敏感性较高,因此患者可能会受益于激素治疗。
相反,阴
性的ER和PR表达则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选择。
此外,免疫组化ER和PR的表达也可以用于预测肿瘤的生物学
行为和预后。
研究表明,ER和PR阳性的肿瘤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而ER和PR阴性的肿瘤则可能具有较差的预后。
总的来说,免疫组化ER和PR的表达在肿瘤诊断、治疗选择和
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的准确检测和评估是非常关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 G 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V o l . 1 6 N o . 1 1 N o v . 2 0 0 7
文章编号: 1 0 0 5- 6 9 4 7 ( 2 0 0 7 ) 1 1- 1 1 1 8- 0 3
年龄 T N M分期
3 . 5 7 4 3 1 . 6 6 1 2 . 0 1 9
1 . 3 7 7 1 0 . 4 9 4 1 . 1 5 8
6
0 ( 0 . 0 )
0 ( 0 . 0 )
4 ( 6 6 . 7 )
3 ( 5 0 . 0 )
4 ( 6 6 . 7 )
组织学分级 0 . 7 0 3
) 1 ) 5 02 2 3 ( 4 6 . 0 ) 3 5 ( 7 0 . 0 )3 3 5 ( 7 0 . 0 ) 2 ( 4 4 . 0 )1 1 ( 6 2 . 0 ) 1 ) 1 ) 2 21 8 ( 3 6 . 4 ) 1 4 ( 6 3 . 6 ) 6 1 5 ( 6 8 . 2 ) 3 ( 5 9 . 1 ) ( 2 7 . 3 )
表1 5种蛋白的阳性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 ( 例,
临床病理因素 民族 汉 维 年龄( 岁) ≤3 5 3 5~ 5 5 > 5 5 月经状况 未绝经 绝经 肿瘤部位 外侧区 乳晕区 内侧区 c m ) 肿瘤大小( ≤2 > 2~≤5 > 5 腋淋巴结转移( 个) 阴性 阳性 1~ 4 阳性 4~ 8 阳性≥8 T N M分期 Ⅰ +Ⅱ Ⅲ +Ⅳ 组织学分级 Ⅰ Ⅱ Ⅲ 生存时间( 年) < 3 ≥3 1 6 5 ( 3 1 . 3 )
2 终点。用 χ 检验分析上述生物学指标在乳腺癌
1 材料与方法
1 . 1 标本来源及临床病理资料 收集新疆医 科 大 学 第 二 附 属 医 院 和 新 疆 克 拉 玛依市中 心 医 院 1 9 9 5年 7月 — 2 0 0 5年 7月 间 有 病历记载和随访完整的维、 汉民族原发乳腺浸润性 导管癌患者 共 2 3 4例 , 均 为 女 性, 单 侧。采 用 单 纯 8例 样 本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随机 抽 样 方 法, 抽取 7 7 8 例患者术前均未经放疗、 化 疗 及 其 他 治 疗, 术后 病理确诊并经正规综合治疗。本组 7 8例 患 者 其 临 床病理因素、 各分组的例数见表 1 。所有患者进行 随访起始时间为接受手术治疗 了 1年 以 上 的 随 访 , 0 0 6年 9月 3 0日 。 之日, 终止时间为 2
蛋白的表达, 以C o x模 型 分 析 影 响 其 预 后 的 临 床 病 理 和 生 物 学 指 标 。 结 果 示 E R ,P R,c e r b B 2 ,p 5 3 和n m 2 3蛋 白 阳 性 表 达 率 分 别 为 4 4 . 9 % ,3 9 . 7 % ,6 7 . 9 % ,5 1 . 3 %和 6 9 . 2 %。E R表 达 与 年 龄 、 月经 P R和 c e r b B 2表 达 仅 与 组 织 学 分 级 有 关 ; p 5 3表 达 仅 与 年 龄 有 关 ; n m 2 3表 达 状况、 组织学分级有关; 与肿瘤大小、 T N M分期、 3年 生 存 率 有 关 。 多 因 素 C o x回 归 分 析 显 示 : 患病年龄、 T N M分期和组织学分 . 5 7 4 ,3 1 . 6 6 1和 2 . 0 1 9 。提示: 患病年龄、 T N 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学 级的危险度分别为 3 指标能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情况; 同 时 参 考 上 述 5种 生 物 学 指 标 , 有助于评估预后。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 0 0 7 , 1 6 ( 1 1 ) : 1 1 1 8-1 1 2 0 ]
关 键 词 :乳 腺 肿 瘤 / 病理学;癌, 导管, 乳腺; 生物学指标;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中 图 分 类 号 :R7 3 6 . 1 文献标识码: B
本 研 究 采 用 免 疫 组 化 链 霉 菌 抗 生 物 素 -过 氧化物酶连接法( S P法 ) , 检测了乳腺癌相关的 雌激素受 体 ( E R) 、 孕激素受体( P R) 、 c e r b B 2 , p 5 3和 n m 2 3蛋 白 的 表 达 及 其 与 临 床 病 理 指 标 的 关系; 并应用 C o x模 型 研 究 它 们 在 乳 腺 浸 润 性 导 管癌中的预后判断价值。
2 . 2 临 床 病 理 因 素 及 5项 生 物 学 指 标 与 乳 腺 浸 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关系 n m 2 3表 达 与 乳 腺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的 3年 生 存 率有统计学差别( P <0 . 0 5 ) 。P R表 达 率 虽 差 异 较大, 但无统计学意义 ( 表1 ) 。单因素 C o x模 型 分析发现, 民 族、 肿 瘤 大 小、 腋 淋 巴 结 转 移、 T N M 分期、 n m 2 3表 达 5项 指 标 虽 与 乳 腺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 0 5 ) , 危险度分别为 2 . 4 7 3 , 预 后 有 关 (P <0 5 . 1 0 4 ,2 . 0 2 4 ,2 0 . 1 3 6和 0 . 4 0 7 。但经多因素 C o x回 归 分 析 , 仅 年 龄、 T N M 分 期、 组织学分级 3项 指 标 与 其 预 后 有 关 ( P <0 . 0 5 ) , 危险度分别 . 5 7 4 ,3 1 . 6 6 1和 2 . 0 1 9 ( 表2 ) 。 为3
表2 本组患者预后的 C o x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n
E R
P R
c e r b B 2
p 5 3
n m 2 3 预后因素 β 1 . 2 7 4 3 . 4 5 5 S E 0 . 4 8 7 0 . 5 6 3 0 . 2 8 3 Wa l d 6 . 8 5 3 3 7 . 6 0 3 6 . 1 4 2 P 0 . 0 0 9 0 . 0 0 0 0 . 0 1 3 E x p ( ) β
第1 1期
于冰, 等: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 E R , P R , c e r b B 2 , p 5 3 和n m 2 3 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1 1 1 9
3 9 . 7 %和 6 9 . 2% ; c e r b B 2 ,p 5 3蛋 白 阳 性 表 达 率分别为 6 7 . 9% 和 5 1 . 3% 。 E R阳 性 表 达 率 随 患病年龄的 增 大、 绝 经 而 升 高; E R和 P R均 随 组 P <0 . 0 5 ) ; 而 c e r b B 2 织学分级的升高而 降 低 ( 表达率随组织学分级的递增而升高( P<0 . 0 1 ) ; p 5 3表 达 率 在 患 病 年 龄 >5 5岁 者 明 显 降 低 ( P< 0 . 0 5 ) ; n m 2 3表 达 率 在 肿 瘤 直 径 >5c m后明 显降低( P <0 . 0 5 ) , Ⅲ, Ⅳ期的肿瘤阳性率低于 Ⅰ, Ⅱ 期 ;阳 性 率 高 的 乳 腺 癌 3 年 生 存 率 高 ( P< 0 . 0 5 ) 。各生物学指标在民族、 肿瘤部位、 腋淋 巴结转移分组之间均未发现有统计学 差异( 表1 ) 。
1 . 2 免疫组化方法 鼠抗人 c e r b B 2 ,p 5 3和 n m 2 3单 克 隆 抗 体 和 E R,P R单 克 隆 抗 体 及 相 关 试 剂 盒 购 自 福 州 迈 新 生物技术公司。所有标本经 1 0 %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 连续 4 m切片。采用 S P免 疫 组 μ 化 方 法 ,微 波 炉 内 抗 原 修 复 ,二 氨 基 联 苯 胺 ( D A B ) 显色。用 已 知 阳 性 的 乳 腺 癌 切 片 作 阳 性 对照, 用磷酸盐缓冲液 ( P B S ) 代替一抗作阴性对 E R ,P R和 p 5 3阳 性 表 达 在 细 胞 照。结果判 断: 核上, c e r b B 2阳 性 表 达 在 胞 膜 及 胞 浆 上 , n m 2 3 阳性表达在胞浆上, 以上部位出现均匀棕黄色颗 粒为阳性。采用计数法, 镜 下 每 张 切 片 观 察 5个 高 倍视野, 阳 性 细 胞 ≥1 0 % 为 阳 性 ,<1 0 %为阴性。 1 .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P S S 1 2 . 0软 件 包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患 者 的生存时间以手术治疗日为起点, 死于乳腺癌为
中的表达及 其 与 各 临 床 病 理 因 素 的 关 系; C o x回 归逐步后退法( B a c k w a r dL R) 作多因素预后分析。
2 结 果
2 . 1 E R, P R, c e r b B 2 ,p 5 3和 n m2 3蛋 白 的 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E R ,P R ,n m 2 3蛋 白 表 达 阳 性 率 分 别 为 4 4 . 9 %,
收稿日期: 2 0 0 6- 1 2- 0 2 ; 修订日期: 2 0 0 7- 0 8- 1 0 。 作者简介: 于冰, 男, 新疆乌鲁木齐人,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甲状腺、 乳腺肿瘤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 于冰 E m a i l : x y d y u b i n g @s o h u . c o m . c n
2 . 3 随访结果 7 8例 患 者 均 进 行 了 术 后 随 访 , 全组随访时间 为 4~1 1 8个 月 , 中位随访时间为 3 2个 月 ; 随访 1例 , 其 3年 生 存 率 为 达 到 3年 及 以 上 的 有 5 6 8 . 6 %( 3 5 / 5 1 ) ; 随 访 达 到 5年 及 以 上 的 有 2 9例 , 其 5年 生 存 率 为 4 8 . 3% ( 1 4 / 2 9 ) 。随访期间因 本病死亡 2 7例 , 病死率为 3 4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