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游戏”提高幼儿运动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乒乓球游戏》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乒乓球游戏》《乒乓球游戏》科学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乒乓球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握拍的方法、球的运动规律等。
2.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游戏的体验,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 提高幼儿的反应速度。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乒乓球拍和球。
2. 游戏区域。
五、教学过程1. 游戏介绍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握拍的方法、球的运动规律等。
然后,告诉孩子们本次游戏的目标是通过乒乓球游戏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反应速度。
2. 游戏规则(1)将孩子们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两人。
(2)每个小组站在一起,两个小组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3)教师在两个小组之间掷球,小组成员要迅速地用乒乓球拍接住球,然后将球传给对方小组的成员。
每个小组只有一次传球的机会,传球越多,得分越多。
(4)游戏结束后,每个小组的得分进行累加,得分最高的小组为胜利组。
3. 游戏实施(1)教师示范正确的握拍方法,并让孩子们模仿。
(2)安排孩子们分组并站在合适的位置。
(3)教师开始掷球,孩子们迅速接住球并传给对方小组的成员。
(4)比赛结束后,教师统计得分并宣布胜利组。
4. 游戏总结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游戏的规则和目标,再次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孩子们表达对游戏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延伸1. 继续进行乒乓球游戏,增加难度。
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乒乓球的运动规律。
3. 鼓励幼儿参加乒乓球的培训班,提高技能水平。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握拍的方法和球的接发能力。
2. 与幼儿进行沟通,询问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和体验。
吹动乒乓球游戏教案中班

吹动乒乓球游戏教案中班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活动准备。
1.准备乒乓球拍若干;2.准备乒乓球若干;3.准备场地,室内或室外均可;4.准备好教案。
三、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摇臂、转头、扭腰等,让身体得到放松。
2.教学乒乓球基本动作。
(1)持拍姿势,右手持拍,左手握拍柄,拍面朝上;(2)发球姿势,右手持拍,左手拿球,身体稍微弯腰;(3)击球动作,用拍面击球,手腕轻轻一抖,球拍要稳,用力要适中。
3.游戏规则。
(1)将幼儿分为两队,每队站在球桌的两端;(2)每队轮流发球,球必须先落在自己的一半球桌上,然后再落在对方的一半球桌上;(3)对方接到球后,要将球击回对方的球桌上,如果未能击回,则对方得分;(4)每局比赛以11分胜出。
4.游戏练习。
(1)练习发球,让幼儿练习站在球桌一端,轮流发球,注意发球的力度和角度;(2)练习接球,让幼儿练习站在球桌一端,接对方发来的球,注意击球的力度和角度;(3)练习对打,让幼儿两人一组,对打练习,注意球的控制和反应速度。
5.游戏比赛。
(1)让幼儿分组比赛,进行乒乓球比赛;(2)比赛结束后,对幼儿进行总结和表扬。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学会了乒乓球的基本动作和规则,培养了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这次活动也让幼儿们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和意志品质。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让幼儿们爱上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乒乓球幼儿游戏教案

乒乓球幼儿游戏教案教案标题:乒乓球幼儿游戏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基本乒乓球技能,如握拍、发球和接球。
3. 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教案内容:1. 游戏介绍和规则解释(5分钟)- 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乒乓球游戏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 强调乒乓球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和支持。
2. 握拍练习(10分钟)- 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握拍方式,并解释其重要性。
- 引导幼儿按照示范的方式握拍,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纠正。
- 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握拍练习,如握拍球拍并移动球拍。
3. 发球练习(15分钟)- 向幼儿示范正确的发球动作,并解释发球的基本要领。
- 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进行发球练习,互相观察和纠正。
-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发球方式,如高球、低球和横向球。
4. 接球练习(15分钟)- 向幼儿示范正确的接球动作,并解释接球的基本要领。
- 让幼儿两两配对进行接球练习,互相交替发球和接球。
- 强调注意力集中和眼睛跟随球的重要性。
5. 游戏实践(15分钟)- 设计一些简单的乒乓球游戏,如乒乓球接力赛或乒乓球接力接力。
-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游戏实践,并鼓励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
6. 游戏总结和反思(5分钟)- 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中的乐趣和挑战。
-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的新技能和经验。
-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乒乓球运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握拍、发球和接球练习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纠正。
2. 观察幼儿在游戏实践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与幼儿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对乒乓球游戏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引入更复杂的乒乓球技巧和战术,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
2. 组织乒乓球比赛,鼓励幼儿展示他们的技能和竞争意识。
3. 鼓励幼儿参与乒乓球俱乐部或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乒乓球兴趣和能力。
幼儿园大班体能乒乓球游戏教案

幼儿园大班体能乒乓球游戏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大班体能乒乓球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乒乓球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幼儿的体能水平,培养其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基本乒乓球技巧,如握拍姿势、击球动作等。
2. 学习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流程。
3. 培养幼儿的反应速度和眼手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乒乓球拍和球。
2. 平坦的活动场地。
3. 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观看乒乓球比赛视频或图片,激发幼儿对乒乓球的兴趣。
2. 与幼儿简单交流,询问他们对乒乓球的了解和感受。
技术训练:1. 介绍乒乓球的基本技术要点,如握拍姿势、击球动作等。
2. 分成小组,让幼儿两两搭档进行练习,互相传球。
3. 强调正确的站姿和击球动作,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纠正。
游戏活动:1. 进行简单的乒乓球游戏,如乒乓球接力赛、乒乓球传球等。
2.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反应速度和眼手协调能力。
3.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队友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比赛演练:1. 分组进行乒乓球比赛。
2. 引导幼儿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注重公平竞争。
3. 鼓励幼儿展示所学技巧,发挥个人水平,提高竞技能力。
总结反思:1. 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和规则。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继续练习乒乓球技巧,参加更多的比赛活动。
2. 组织乒乓球比赛,让幼儿有机会展示所学技能。
3. 鼓励幼儿参加体育俱乐部或乒乓球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给予幼儿适当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教学资源:1. 乒乓球拍和球。
2. 视频或图片展示乒乓球比赛。
3. 活动场地和足够的空间。
托班游戏乒乓球教案

托班游戏乒乓球教案教案标题:托班游戏乒乓球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游戏乒乓球的教学,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幼儿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教学重点:1. 学习基本乒乓球的击球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托班教室或室外空间。
2. 乒乓球拍和球。
3. 游戏规则卡片。
4. 活动场地的标记和分区。
教学活动:1. 热身活动:-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如摇摆手臂、踏步等,以准备开始乒乓球游戏。
2. 技术讲解:- 向幼儿简要介绍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击球技巧,如握拍姿势、正手击球、反手击球等。
- 通过示范和模仿让幼儿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技巧。
3. 游戏练习:-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两人,站在对角线上设置乒乓球桌。
- 随机选择两名幼儿进行比赛,其他幼儿观看并为他们加油。
- 比赛结束后,换其他两名幼儿进行比赛,直到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比赛。
4. 观察和指导:- 观察幼儿的击球技巧和动作,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分享击球经验,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
5. 游戏总结:- 结束游戏后,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 引导幼儿思考乒乓球游戏对他们的身体和技能发展的积极影响。
教学延伸:1. 在其他时间段,可以安排幼儿进行自由练习,以巩固乒乓球的基本技巧。
2. 可以组织小型比赛,让幼儿在更真实的比赛环境中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技能。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技能运用。
2. 记录幼儿对乒乓球游戏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
教学反思:1. 教案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确保他们在游戏中不受伤害。
2.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
幼儿园益智游戏乒乓球教案

幼儿园益智游戏乒乓球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益智游戏乒乓球教案适用年龄:3-6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培养其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和灵活性,提高其身体素质。
3.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乒乓球拍和球各5个。
2. 教学场地:室内或室外平坦的场地。
3. 保证安全:准备好急救箱。
教学步骤:步骤一:让幼儿了解乒乓球的基本规则教学内容:1. 乒乓球是一项运动,球场呈长方形,分为两半,中间有一道网。
2. 比赛时,两名选手各站在准备区域,在球出发前拍球,球落地后对方再拍回球。
3. 如果对方没接住球或将球打到对方半场以外,得分。
4. 先获得21分的一方获胜。
教学方法:1. 听讲和观察。
2. 练习和模仿。
教学过程:1. 让幼儿坐在长椅上,用图片或视频向幼儿普及乒乓球的基本规则。
2. 分别拿出乒乓球拍和球让幼儿亲自体验。
3. 首先练习抓握拍子的正确方法,拍子握紧不松,拍子头向上。
4. 从高空向幼儿投球,让幼儿模仿自己拍打乒乓球。
5. 教师演示常用的发球方式、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等等。
步骤二:乒乓球小游戏教学内容:1. 让幼儿分组进行小乒乓球游戏,例如传球游戏、拦截游戏、比赛等等。
2. 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乒乓球的乐趣和技巧,同时提高其协调和反应能力。
教学方法:1. 观察和操作。
2. 游戏竞赛。
教学过程:1. 幼儿分组进行传球游戏。
每组5个幼儿,站在一起,依次传球。
2. 给每组幼儿5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玩游戏。
3. 在游戏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表现,可提供帮助或给出建议。
4. 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和优点。
步骤三:比赛教学内容:1. 组织幼儿比赛,每组幼儿派出两名选手进行对打。
2. 比赛规则:3局2胜,每局比赛先得到11分的选手获胜。
教学方法:1. 竞赛和辅导。
2. 观察和指导。
教学过程:1. 选手分组后,教师进行配对。
幼儿园室内体育游戏《乒乓球》教案及实施方案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幼儿园室内体育游戏《乒乓球》。
在幼儿园中,室内体育游戏是非常重要的,它既能帮助孩子们锻炼身体,又能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其中,《乒乓球》作为一项室内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乒乓球》教案设计- 课程目标:在课程中,我们应该明确教育目标,比如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提高他们的眼手协调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等。
- 课程内容:教案中应明确具体的课程内容,比如介绍乒乓球的相关知识,示范如何握拍、如何挥拍,以及一些简单的乒乓球练习动作等。
-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解、示范、练习等,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乒乓球》实施方案- 教学环境准备:在实施教案前,我们需要准备好教学环境,确保场地宽敞、无障碍物,并且配备好所需的乒乓球拍和球。
- 孩子分组: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们可以将孩子分成小组,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互动和交流,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 课堂活动设计:在实施教案时,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和趣味活动,比如让孩子们进行乒乓球传球比赛,或者进行球拍接力赛等,这样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总结回顾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我们了解了幼儿园室内体育游戏《乒乓球》的教案设计和实施方案。
在教案设计中,我们要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实施方案中,我们要准备好教学环境,进行孩子分组,并设计精彩的课堂活动。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又能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幼儿园室内体育游戏《乒乓球》的教学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体育游戏教学,可以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和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全面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参与《乒乓球》教学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投入。
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又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乒乓游戏”提高幼儿运动能力4页

“乒乓游戏”提高幼儿运动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强调: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融入到枯燥的“乒乓游戏”中,顺应了幼儿喜欢游戏的天性,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运动技能。
实现了提升幼儿身体素质的目标。
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游戏化“乒乓游戏”促进大班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策略,作如下探究。
设置乒乓游戏情境一个好的游戏化乒乓情境应该蕴含着童趣,符合儿童的身心需求,能够对幼儿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激发起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室内环境设计时,融入乒乓游戏情境素材的重要性,它将对大班幼儿形成耳濡目染的深刻影响。
因此,要结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思维模式等,对大班幼儿经常出入的幼儿园大厅、走廊、楼梯、教室等场所进行“乒乓”主题的统一设计布置,让大班幼儿浸润在富有创意的“乒乓”特色中,让他们的身边洋溢快乐的“乒乓”氛围。
比如,在走廊里粘贴上一些用“乒乓球”做成的人物画、动物画、星空等等,让幼儿走到这里,就走进了一个“乒乓”的情境之中,而那些各具特色的乒乓画,或萌态百出,或形象逼真、或逗笑夸张……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幼儿对“乒乓”的热爱。
其次,要重?区域运动中游戏化乒乓主题的渗透。
比如,在大班的“小青蛙跳跳跳”游戏中,让小青蛙(乒乓球)在荷叶上面(球板)跳舞,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颇有趣味的游戏情境中,练习了乒乓球运动中的垫球技能。
结合幼儿情绪特点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在幼儿乒乓游戏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情绪特点,以热情、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让幼儿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投入到游戏练习中,有效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混龄角色游戏“舞动的乒乓球”中,老师首先亲切热情地引导幼儿:哥哥姐姐比小弟弟小妹妹年龄大,要在游戏中关心小弟弟小妹妹,亲密合作才能让游戏开展的顺利。
然后详细地给小朋友们介绍游戏玩法:在桌子的两端设置网兜,中间位置设一横线,将球放在线上,幼儿两人一组,大哥哥大姐姐带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蹲在桌子的两端,一边的小朋友合作把球吹到对方的网兜内,谁先进球谁就是胜利者,先进球者获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乒乓游戏”提高幼儿运动能力
作者:陈忠兰
来源:《教育》2017年第04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强调: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融入到枯燥的“乒乓游戏”中,顺应了幼儿喜欢游戏的天性,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运动技能。
实现了提升幼儿身体素质的目标。
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游戏化“乒乓游戏”促进大班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策略,作如下探究。
设置乒乓游戏情境
一个好的游戏化乒乓情境应该蕴含着童趣,符合儿童的身心需求,能够对幼儿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激发起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室内环境设计时,融入乒乓游戏情境素材的重要性,它将对大班幼儿形成耳濡目染的深刻影响。
因此,要结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思维模式等,对大班幼儿经常出入的幼儿园大厅、走廊、楼梯、教室等场所进行“乒乓”主题的统一设计布置,让大班幼儿浸润在富有创意的“乒乓”特色中,让他们的身边洋溢快乐的“乒乓”氛围。
比如,在走廊里粘贴上一些用“乒乓球”做成的人物画、动物画、星空等等,让幼儿走到这里,就走进了一个“乒乓”的情境之中,而那些各具特色的乒乓画,或萌态百出,或形象逼真、或逗笑夸张……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幼儿对“乒乓”的热爱。
其次,要重視区域运动中游戏化乒乓主题的渗透。
比如,在大班的“小青蛙跳跳跳”游戏中,让小青蛙(乒乓球)在荷叶上面(球板)跳舞,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颇有趣味的游戏情境中,练习了乒乓球运动中的垫球技能。
结合幼儿情绪特点
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在幼儿乒乓游戏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情绪特点,以热情、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让幼儿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投入到游戏练习中,有效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混龄角色游戏“舞动的乒乓球”中,老师首先亲切热情地引导幼儿:哥哥姐姐比小弟弟小妹妹年龄大,要在游戏中关心小弟弟小妹妹,亲密合作才能让游戏开展的顺利。
然后详细地给小朋友们介绍游戏玩法:在桌子的两端设置网兜,中间位置设一横线,将球放在线
上,幼儿两人一组,大哥哥大姐姐带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蹲在桌子的两端,一边的小朋友合作把球吹到对方的网兜内,谁先进球谁就是胜利者,先进球者获胜。
幼儿通过吹乒乓球游戏,不仅增加了肺活量,同时也对乒乓球的滚动原理形成了初步认知,尤其是通过老师游戏开始进行的情绪感染,让大哥哥大姐姐在“舞动的乒乓球”游戏中,萌发了爱护幼小的意识,能够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