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Ⅱ》课程小型建筑设计教案小型建筑设计专题——售楼 ...

合集下载

小型建筑设计 教案

小型建筑设计 教案

小型建筑设计作业目的:本作业是在适当提高设计难度、深度的前提下,对本课程一学年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性训练。

具体作业目的如下:1.进一步加强设计过程、设计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包括任务分析与场地勘察、实例调查与资料搜集、多方案构思及方案优化、方案修改调整及深入完善等过程步骤。

并加深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意义;2.加深理解建筑的环境、功能、空间、造型、交通、结构、围护各体系间的内在关系;3.学习并掌握小型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处理手法与设计技巧。

如入口、门厅、中厅、楼梯、卫生间的组织与处理等等;4.进一步学习如何把形态构成的方法、技巧灵活运用于建筑的空间造型设计中去;5.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方案设计的基本表现方法,包括徒手草图、工具铅笔、工具墨线、工作模型和正式模型的制作技法。

作业要求:1.应充分做好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形成相应的文字报告。

具体内容包括:(1) 相关资料搜集和实例调研;(2) 设计题目分析和地段调研。

2.方案设计前应依据选定的设计题目,约请某一艺术家、建筑师或牙科医师作为模拟设计对象,调查其工作特点、生活习惯,了解其对建筑空间、环境的要求,并在方案设计的各个阶段征询其意见;3.一草构思阶段要求完成三个方案构思;4.各阶段的方案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应充分满足基本功能活动要求,包括具体空间的大小(三维)、位置、朝向、采光、通风、景观等要求,及各个空间之间的功能关系要求;(2) 应充分考虑并利用地段的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景观朝向、道路交通、周边建筑以及地区气候等),使该建筑真正成为该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3) 应有明确的类型建筑特征,并具有突出的个性特点;(4) 应充分体现经济技术可行的原则。

5.正式方案的表现形式为A1工具墨线图和1:100模型。

具体内容包括:(1) 总平面图,1个,1:200;(2) 平面图,1~2个,l:100;(3) 剖面图,2~3个,l:100;(4) 立面图,2~3个,1:100;(5) 透视图,1个,限定为正常视点透视;(6) 模型,1个,1:100;(7) 简明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各部分建筑面积及绿化指标等)。

小型建筑设计课程0905-2

小型建筑设计课程0905-2

小型建筑设计课程2
——小型独立式住宅建筑设计
设计任务书(湖滨住宅)
一.任务描述
某房地产开发商老板欲在自己的住宅开发用地上拟建一栋独立
式住宅,要求做两层楼(可局部三层),用地红线面积及建筑用地面积见总图,要求建筑占地面积为260m2—300m2,总建筑面积为450m2左右。

二.场地描述
拟建独立式住宅预留用地东南两面临水,西北面为湿地。

三.内容要求
独立式住宅要求其功能上要求满足基本的生活娱乐需要,并且要设计一间工作室(面积不少于60m2)。

1.建筑要求框架结构形式。

2.应考虑入户路口,户外环境及停车位的设置。

四.作业要求及规格
作业纸张规格大小要求:
1.规格:A1幅面 800mm×550mm。

2.根据每周的学习任务完成每周的作业内容。

3.工作模型制作。

4.制图及深度要求见标准作业板。

第一周:周一:理解建筑,了解小型独立式住宅概念及发展趋势;
周二至周五根据设计任务书完成总图及概念构思。

第二—三周:建筑单体草案设计(1:500)及工作模型分析制作;
建筑平立剖面正式图(1:100 有基本的室内平面布置);
透视图。

第四—五周:制图及模型制作1:50或1:100。

课程《建筑设计》课程教案

课程《建筑设计》课程教案

精品课程《建筑设计》课程教案第一章:建筑设计基础1.1 课程介绍解释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概述建筑设计的范围和领域介绍本章节的重点内容1.2 建筑设计的基本元素讨论建筑设计中的基本元素,如:空间、形态、材料、结构等解释这些元素如何影响建筑设计的效果和功能1.3 建筑设计的原则介绍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原则,如:平衡、对比、统一、比例等分析实际案例,展示这些原则的应用1.4 建筑设计的过程概述建筑设计的过程,包括前期研究、设计构思、设计实施等阶段讨论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第二章:建筑设计风格与历史2.1 建筑设计风格的演变介绍建筑设计风格的演变过程,从古代到现代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建筑风格和特点2.2 主要建筑设计风格介绍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建筑设计风格,如: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分析这些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影响2.3 建筑设计与历史背景的关系讨论建筑设计如何受到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具体案例,展示历史背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2.4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因素介绍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因素,如:传统、地域、民族特色等讨论如何将文化因素融入建筑设计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第三章: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3.1 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概述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从古代到现代介绍不同理论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贡献3.2 主要建筑设计方法介绍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建筑设计方法,如:功能主义、形式主义、绿色建筑设计等分析这些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3.3 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结合讨论如何将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实现创新的设计效果分析具体案例,展示理论与方法的结合应用3.4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介绍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如:节能、环保、可持续材料等讨论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第四章:建筑设计实践与案例分析4.1 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建筑设计实践在学习和应用中的重要性讨论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2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案例,如:住宅、商业、文化等类型的建筑从设计理念、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4.3 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创新与挑战讨论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创新与挑战,如: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等分析具体案例,展示创新与挑战的成功应用反思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第五章:建筑设计评价与批评5.1 建筑设计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介绍建筑设计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如:功能性、美观性、可持续性等讨论如何进行客观、全面的建筑设计评价5.2 建筑设计批评的意义与作用强调建筑设计批评在推动行业发展、提高设计水平中的重要性介绍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3 建筑设计案例评价与批评针对具体建筑设计案例进行评价与批评,分析案例的优点和不足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5.4 建筑设计评价与批评的实践应用讨论如何将评价与批评应用于建筑设计实践,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第六章:建筑设计软件与应用6.1 建筑设计软件介绍介绍目前广泛应用的建筑设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Revit等讨论这些软件的功能特点和适用场景6.2 建筑设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详细讲解几种主要建筑设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分析实际案例,展示软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6.3 建筑设计软件与手工绘图的结合讨论如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软件与手工绘图相结合分析具体案例,展示结合使用软件与手工绘图的优势6.4 建筑设计软件的创新发展介绍建筑设计软件的最新发展趋势,如:BIM技术、参数化设计等讨论这些新技术对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和贡献第七章:建筑设计团队协作与沟通7.1 建筑设计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强调建筑设计团队协作在项目实施中的重要性分析团队协作对建筑设计效果的影响7.2 建筑设计团队的组织与管理介绍建筑设计团队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讨论如何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和质量7.3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分析建筑设计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冲突和协调方法介绍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协调策略7.4 建筑设计团队协作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团队协作案例从协作模式、沟通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第八章:建筑设计实践项目管理与运营8.1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介绍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分析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8.2 建筑设计项目进度管理与控制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设计进度计划介绍进度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与技巧8.3 建筑设计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介绍建筑设计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和策略8.4 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与应对讨论建筑设计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管理方法介绍应对风险的策略和措施第九章:建筑设计职业素养与伦理9.1 建筑设计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强调建筑设计职业素养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优秀建筑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9.2 建筑设计伦理原则与实践介绍建筑设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讨论如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遵循伦理原则9.3 建筑设计职业责任与法律责任分析建筑设计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关系讨论如何履行职业责任,避免法律风险9.4 建筑设计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展望建筑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分析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建筑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建议第十章:建筑设计综合实践与提升10.1 建筑设计综合实践的意义与目标强调建筑设计综合实践在学习和应用中的重要性明确综合实践的目标和要求10.2 建筑设计综合实践的内容与方法介绍建筑设计综合实践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分析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0.3 建筑设计综合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综合实践案例从设计理念、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反思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1. 建筑设计的基本元素和原则:这一环节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空间、形态、材料、结构等基本元素以及平衡、对比、统一、比例等设计原则。

小小建筑师建筑设计教案

小小建筑师建筑设计教案

小小建筑师建筑设计教案教案内容:教案名称:小小建筑师建筑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习使用简单的建筑设计工具;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 设计并构建自己的小型建筑模型。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相关建筑设计书籍和资料;- 建筑设计工具,如纸、铅笔等;- 小组合作的建筑模型材料。

2. 学生准备:- 笔记本和铅笔;- 可能需要的绘图工具;- 组内合作所需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建筑设计概念,通过展示一些著名建筑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建筑设计有基本了解。

2. 知识讲解2.1. 建筑设计基本概念介绍建筑设计的定义,包括建筑设计的作用、分类和流程等。

2.2. 建筑设计原理讲解建筑设计的原理和要素,如结构、功能、美学等,引导学生关注细节,理解建筑设计的复杂性。

2.3. 建筑设计工具介绍建筑设计师常用的工具,如纸、铅笔、尺子等,以及一些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简单的建筑案例,分析其设计原理和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实际应用。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并构建一座小型建筑模型。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和风格,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设计和制作。

5. 展示与评价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建筑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和讨论。

老师和同学们可以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成长。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2. 学生所制作的建筑模型的创意和质量;3. 学生对建筑设计原理和工具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的参与程度。

五、拓展延伸为了提高学生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能力,可以延伸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例如:1. 参观一些实际的建筑设计项目;2. 进一步学习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技巧;3. 进行更复杂的建筑模型设计和制作;4. 学习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素;(2)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熟悉建筑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3)通过评价与反馈,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述1.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2. 建筑设计的原则和要素3. 建筑设计的作用和意义第二章: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2. 设计方案的构思与表达3. 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完善第三章: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1. 建筑设计的方法概述2. 建筑设计的表现技巧3. 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第四章:建筑设计的规范与标准1. 建筑设计规范的基本内容2. 建筑设计标准的作用和意义3. 建筑设计规范的适用与遵守第五章:建筑设计的评价与反馈1. 建筑设计评价的原则和方法2. 建筑设计评价的内容和标准3. 建筑设计评价的反馈与改进三、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设计基础》2. 案例素材: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案例3. 设计软件:AutoCAD、SketchUp等4.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设计实验室等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建筑设计成果,如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合理性、美观性等;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建筑设计成果和过程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建筑设计项目;2. 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鼓励学生开展设计竞赛和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六、教学实施1. 教学方式: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小型建筑教案

小型建筑教案

小型建筑设计大纲建筑学的理论引入: 1.以巴黎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古典主义: 注重形式构图和历史的范例。

2.以“包豪斯主义”为代表的强调技术与功能结合的现代教学体系。

3.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空间构成”(范, 杜斯堡), “多米诺空间”(柯布西耶)。

现代建筑入门的三个基本观念: 1、环境—场地与场所(“文脉理论”简介)2.空间—功能与形式。

3.材质/建构。

建筑空间设计的思维和方法:设计问题的提出(抓住重点, 关键性问题)——拟定设计原点(结构化, 条理化)——建立设计程序(草图、模型、验证假设、建立标准)——方案的评估与深化(以模型的直观方式理解抽象的空间问题)一、教学的目的及要求1、学习单一空间的构成和分化, 在给定的景观和框架限定中采用不同方向要素对空间进行围合、分割、引导和联系。

分析空间中人的基本需求, 行为和感受, 并反映为整体空间“量”、“形”、“质”的特征以及上述实体要素的空间构成和组合方式。

理解结构形式对空间限定的作用:掌握具体材料的建构方式和逻辑, 并结合人体尺度, 理解其对空间品质的细化过程。

二、操作要素和网格的设定导入:在练习的开始, 学生首先面对的是一些给定的要素, 并在规定的网格模素中操作。

这是该项练习设置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这些给定的要素, 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现代建筑空间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实例。

它们一方面可以视为抽象空间构成的各种形式要素;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建筑所涉及的各种物质性和功能性的要素。

框架: 作为具体的建筑结构方式存在。

框架形式使建筑的结构构件与围护构件相互分离, 各自独立。

另一方面, 框架又可作为一种抽象空间形式结构, 与三维空间的几何网格结合, 成为控制“单一空间”整体形式的主要因素。

2.垂直面+水平面: 这是一种抽象化的形式构成, 由正交的三维坐标系中, 三个不同方向的面自由组合而成。

它成为理解现代建筑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图式。

其构想源自20世纪初风格派代表人物范, 杜斯堡提出的“空间构成”理论。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简介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到建筑的物理、化学、数学、美学、历史等诸多领域。

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方法,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2. 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应该以实际项目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深入,从而掌握真正有用的技能。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设计流程和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1.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能;2.理解建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3.熟悉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4.理解建筑安全、环保和节能理念。

3.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2.提高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

3.3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4. 教学方法4.1 实践教学法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将理论教学与实际项目结合起来。

在课程中,设计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建筑设计项目,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具体实践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4.2 讨论教学法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讨论教学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讨论可以是设计讲座、设计研究会、小组讨论等形式,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原则,提高设计水平,增强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3 作品展示教学法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作品展示教学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模型等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

作品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原则和技能。

5. 结论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理念应该以实际项目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设计流程和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小小建筑师建筑设计教案

小小建筑师建筑设计教案

小小建筑师建筑设计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小小建筑师们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通过创造和设计建筑模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空间感知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目标:1. 了解建筑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感知力。

3. 学习使用基本的建筑设计工具和材料。

4.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内容:1. 导入活动介绍建筑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以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例如平面布局、立面设计、材料选择等。

3. 实践活动3.1 建筑模型初级练习学生根据提供的简单平面图和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建筑模型。

3.2 建筑模型进阶练习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例如房屋、学校、公园等),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更复杂的建筑模型。

3.3 团队合作项目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和制作一个大型建筑模型。

学生需要在团队中合作,并分工合作完成模型的各个方面。

4. 展示和评价学生将展示他们的建筑模型,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设计思路和心得体会。

老师将评价学生的设计和团队合作能力,并提供反馈。

教案材料和工具:1. 纸张和铅笔2. 剪刀和胶水3. 彩色纸或者卡纸4. 尺子和直尺5. 图纸和素描工具6. 其他建筑模型制作所需材料(例如棉花、塑料杯、纸板等)教案实施安排和时间分配:本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个参考安排:1. 导入活动:介绍建筑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15分钟)2. 知识讲解: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30分钟)3. 实践活动:- 建筑模型初级练习(45分钟)- 建筑模型进阶练习(60分钟)- 团队合作项目(2课时)4.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建筑模型,老师评价并提供反馈(30分钟)教案扩展活动:1. 参观现实建筑物: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建筑物,让他们亲身感受建筑设计的魅力和实际运用。

2. 建筑设计比赛:组织学生参与建筑设计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设计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学重点
1.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调研、一草、二草,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 2.建筑设计过程的取舍与综合协调
■ 教学难点
建筑房间的组织,设计基本方法的掌握
■ 学习方法:
1.用速写方式记录图片资料的查阅
2.多看相关的设计实例,包括调研
3.善于动手勾草图和做工作模型
■ 讲座内容:
1. 建筑设计的程序与基本方法:
*** 课程作业具体安排和要求见课程指导书
6
4
《建筑设计基础 II》教案 小设计—网吧、时装店、唱片店
2009.03
图纸分析: —— 制图准确; —— 学会运用构成的知识构图(黑白灰关系;色彩的运用)
■ 备课参考书目: 1.《建筑概论》 2.《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3.《建筑初步(第二版)》
沈福煦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建筑设计基础 II》教案
5.建筑与技术
意义:一部建筑史就是一部技术的发展史(技术决定论)
影响:建筑技术制约着建筑的材料、施工
建筑造型,甚至是人们的
观念(滑模到钢模的施工工艺改进;高层建筑施工;节能技术;混凝土清水墙
的木模纹理和光滑纹理的追求)
必须关心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懂得它的应用
6.类似的实例分析(面积大小和体量与本课题作业相当) 分析的要点: ——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 建筑的结构体系; —— 建筑的造型与功能的统一
2009.03
后续辅导课的重点关注:
1. 强调正确的设计观(城市与建筑;建筑与技术),重视着手设计的第一步和 构造详图,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设计观念
2.工作模型的设计方法 3.草图的表达方式和各个图的内容要表达完整 4.通过交通空间来组织各个房间 5.制图的正确(室内外高差,粗细线,门窗画法,踏步尺寸等) 6.功能的布局 7.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8.严格按课程任务指导书的时间安排控制设计进度和交图时间 9.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交流设计的习惯
2.建筑设计的要素(词汇)
(1)建筑词汇:门窗、地面、天花、墙、楼梯及踏步、院子、阳台与步行桥、
家具、房间的比例与形状等基本词汇
建筑物的组成(基础、墙
身、屋顶、门窗、楼梯)
(2)逻辑与词汇:语法、文法(构图方式和功能组织关系 空间 建筑):交通 组织,功能分区,造型等
(3)塑造方式: 1. 各词汇的含义及逻辑组合 2. 依据功能、造型及环境要求 3. 光线、材料的运用 4. 构图秩序(线形、集中、发射)
1)基本程序:
工作模型
成果模型
a.方案设计: 构思草图
深化草图
正图
要强调的正确 的设计程序和 方法
一草 二草
三草、正草
(拷贝纸) 徒手线条
工具线条
1
《建筑设计基础 II》教案
2009.03
模型
上 海交通 大学建 筑学一 年级——船屋 设计
工作模型与成果模型
工作模型与设计过程
课堂示范用泡 沫块做工作模 型

窗的语 汇--空 间形态
板 的 语
变化

楼板除承担结构功能外,往往在稍夸大的造 型中使建筑外形焕然一新。
奥尔良地区文化事业局
3.环境设计的要素与组成方法
内容只作了解
1)要素:建筑物、构筑物、植物、水体、地形(高差)、山石、墙体等
2)塑造方式:将各要素按场所功能(休憩、交游、观景等)进行组合设计
3
《建筑设计基础 II》教案
2009.03
4.建筑与结构
强化结构的意识
结构对建筑的意义:
1)支撑和承重:承重体系——砖混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只简介这三种)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应着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造型
2)决定和改变着建筑的形态
3)从结构考虑出发的建筑设计更能有力量和雕塑的美感
结构关系到建筑的造 型和空间
建筑与结构
某教堂
公路收费站
工作模型是设计过程中优化设计思维和推敲设计方案的最直观手段,教学旨在引导 学生习惯这种新的设计辅助方式。
b.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报批, 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验 收,设计回访,优化设计资料(经验总结)
2)基本方法:基地调研
资料收集(文献资料和参观)
3)方案设计:
(1)着眼点:从城市环境
《建筑设计基础 II》教案
2009.03
《建筑设计基础Ⅱ》课程小型建筑设计教案
小型建筑设计专题——售楼处设计(5.0 周)
■ 教学内容
1.小型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2.售楼处设计基本原理 3.售楼处案例分析
■ 教学目的
1.巩固室外空间测绘和分析方法 2.巩固建筑案例分析方法和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 3.通过完整的建筑方案设计,了解建筑设计与表达的一般过程 4.运用建筑设计语言,初步进行建筑设计创作。
基地环境
建筑设计
方案设计
强调建筑设计是基于城市的设计, 建筑从属于城年级的设计图纸讲示
总平面:推敲交通流线与建筑入口关系;建筑与周围建筑和景观的关系;大
的功能分区
平面图:功能布局、交通流线组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采光、景观等)
立面图:体量,造型,门窗形式,墙面材料
剖面图:层高,室内外空间关系,空间尺度,结构体系,采光与景观,竖向
2
《建筑设计基础 II》教案
2009.03
交通 分析图:通过图示语言来表达对空间的构思和对诸多要素在设计中的考虑 构造详图:说明具体做法(材料和施工工序)的图 透视图:三维表现建筑的图
学生课外自己阅读《建筑初步(第二版)》p178 的第四章“建筑方案设计 方法入门”全章内容,温故课堂讲授的内容
词汇要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