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水质工程学1第二次作业
《水质工程学(‖)》习题集

第一篇废水处理总论一、思考题1、废水处理都包括哪些内容?2、什么是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3、废水的水质指标都有哪些?各有什么含义?4、如何测定BOD5?有什么工程意义?5、什么是氧垂曲线?有什么工程意义?6、如何确定废水的处理程度?7、废水处理方法都有哪些?8、简述城市和工业废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
第二篇废水的物化处理理论与技术一、思考题1、简述格栅的基本形式和格栅的设计计算要点;2、简述筛网的作用和设计布置原则;3、如何计算水质水量调节池的容积;4、水质水量调节池的布置方式;5、沉淀的分类与特点:自由、絮凝与拥挤沉淀;6、用自由沉淀的理论描述方法----Stokes公式,注意Re的适用范围;7、颗粒沉淀试验方法与沉淀效率计算方法----(不同沉淀类型);8、简述表面负荷(q)与截留速率u0的关系,沉淀池大小计算方法;9、理想沉淀池的工作模型与工艺计算----表面负荷(q)与截留速率u0的关系,沉淀池大小计算;10、区别沉淀池的类型、构造、特点和工作原理----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流式;11、除油的和破乳的原理、工作过程和工艺设计;12、离心分离的原理和主要工艺形式;13、什么是MBR?说明其原理、工艺形式和技术特点;14、简述混凝、吸附、离子交换和萃取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原理和工艺特点;15、说明废水的氧化还原处理的技术原理、方法和工艺特点;二、练习题第三篇废水的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一、思考题1、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平面布置等角度简单描述一个你所了解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是你所在城市的污水厂,也可以是你曾参观过的污水厂)。
2、试比较“生物膜法”和“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有何不同?3、请简述Orbal氧化沟的基本概念。
4、试简述影响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数。
5、在一个启动运行不久的处理厌氧反应器出水的活性污泥工艺中,由于负荷较低,曝气池内的溶解氧较高,结果发现污泥在二沉池中有上浮的现象;从曝气池中取混合液测定其SV时发现污泥的沉降很好,但0.5-1.0小时后,即出现污泥成团上浮;镜检观察未发现有大量丝状菌;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对策。
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水质工程学是研究水体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的学科,它涉及到水体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水质工程学下册的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学习水质工程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是指:A. 悬浮物B. 溶解物C. 水中生物D. 有机物答案:D. 有机物2. 下列哪种物质对水体有氧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A. 溶解氧B. 悬浮物C. 氨氮D. 高温答案:C. 氨氮3. 下列哪种物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A. 悬浮物B. 有机物C. 氨氮D. 磷酸盐答案:D. 磷酸盐4. 下列哪种物质是造成水体腐败的主要原因?A. 悬浮物B. 有机物C. 氨氮D. 磷酸盐答案:B. 有机物5. 下列哪种物质对水体有毒作用?A. 溶解氧B. 悬浮物C. 氨氮D. 重金属答案:D. 重金属二、填空题1. 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大气和光合作用。
2. 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有机物的分解。
3. 水体中的磷酸盐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农田和城市排放的废水。
4. 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5. 水体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工业废水和矿山排放。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答案: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磷酸盐和氮)过多导致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农田和城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促进了藻类的生长。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同时,过度繁殖的藻类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下降,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
答案: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方式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使污染物沉淀或凝结,从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体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如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利用水生植物吸收磷酸盐等。
水质工程学Ⅰ思考题答案

⽔质⼯程学Ⅰ思考题答案参考答案第1章⽔质与⽔处理概论⼀、选择题1、 ABDE2、 ABCE3、 ABC第2章⽔的处理⽅法概论⼀、问答题1、答:CMB 型反应器的假定条件是整个反应器是⼀个封闭系统,在反应过程中不存在由物质的迁移⽽导致的物质输⼊和输出,且恒温操作。
CSTR 反应器假定反应器内的物料完全均匀混合且与输出⽣产物均相同等温操作。
PF 反应器假定反应器内的物料仅以相同流速平⾏流动,⽽⽆扩散作⽤。
唯⼀的质量传递就是平⾏流动的主流传递。
理想反应器虽不能完全准确地描述反应器内所进⾏的实际过程,但可以近似反映真实反应器的特征。
⽽且,由理想反应器模型可进⼀步推出偏离理想状态的实际反应器模型。
2、答:三种理想反应器的容积和物料停留时间根据反应器内物料衡算求得。
CMB 型反应级平均停留时间 0)(10i c c k- 1 ic c Ln k 01 2 )1(100-ic c kc n (n ≠1) ]1)[()1(11010----n in c c c n k CSTR 型 0 )(10i c c k- 1 )1(10-ic c k 2 )1(10-ii c c kc n (n ≠1) )1(101--i n ic c kc PF 型 0 )(10i c c k- 1 i c c Ln k 012)1(100-ic c kc n (n ≠1) ]1)[()1(11010----n i n c c c n k 其中:c 0为进⼝物料浓度;C i 为平均停留时间t 时的物料浓度;K 为反应速率常数。
3、解:设原有细菌密度为c 0,t 时后尚存活的细菌密度为c i ,被杀死的细菌密度则为c 0-c i ,根据题意,在t 时刻,%5.990 =-c c c i o c i =0.005c 0,细菌被灭速率等于活细胞减少速率,于是,i i i c kc c r 85.0)(-=-=,代⼊公式,得: 2.6)/005.0(85.010=-=i c c Ln t 所需消毒时间为6.2分钟。
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1、最小设计坡度——在污水管道设计时,通常使管道埋设坡度与设计地面坡度基本一致,但管道坡度造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沉淀。
因此将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2、澄清池——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
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3、最大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当h/D=1时称为满度。
4、硝化——在消化细菌的作用下,氨态氮进行分解氧化,就此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亚消化菌的作用下,使氨转化为亚硝酸氮,然后亚硝酸氮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5、最小覆土深——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6、快滤池——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快速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7、径流系数——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其值常小于1。
8、土地处理——土地处理有两种方式:改造土壤;污泥的专用处理厂。
用污泥改造不毛之地为可耕地,如用污泥投放于废露天矿场、尾矿场、采石场、粉煤灰堆场、戈壁滩与沙漠等地。
专用场应设截流地面径流沟及渗透水收集管,以免污染地面水与地下水。
9、泥龄——暴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暴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因之又称为“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
10、污洗容积指数——本项指标的物理意义是在暴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
11、折点加氯——从折点加氯的曲线看,到达峰点H时,余氯最高,但这是化合性余氯而非自由性余氯,到达折点时,余氯最低。
12、BOD5——水温为20条件下,5天的时间内,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
13、MLVSS——本项指标所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的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是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2021年整理)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的全部内容。
一、名词解释:1、最小设计坡度——在污水管道设计时,通常使管道埋设坡度与设计地面坡度基本一致,但管道坡度造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沉淀。
因此将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2、澄清池—-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
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3、最大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当h/D=1时称为满度。
4、硝化——在消化细菌的作用下,氨态氮进行分解氧化,就此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亚消化菌的作用下,使氨转化为亚硝酸氮,然后亚硝酸氮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5、最小覆土深-—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6、快滤池——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快速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7、径流系数-—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其值常小于1。
8、土地处理—-土地处理有两种方式:改造土壤;污泥的专用处理厂。
用污泥改造不毛之地为可耕地,如用污泥投放于废露天矿场、尾矿场、采石场、粉煤灰堆场、戈壁滩与沙漠等地.专用场应设截流地面径流沟及渗透水收集管,以免污染地面水与地下水。
9、泥龄——暴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暴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因之又称为“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
水质工程学作业副本

六、生活饮用水处理的典型工艺
1地表水水源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常规处理工艺 水源→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泵站→出水
2地表水源不符合标准
预处理+常规处理 或 常规处理+深度处理
3地下水水源符合标准
原水→过滤→消毒→泵站→出水
十、混凝机理
1压缩的电层作用 2吸附-电中和作用 3吸附架桥作用 4网捕或卷扫作用
十一、胶体稳定性原因
1动力学稳定性 布朗运动使胶体处于稳定状态不下沉
2聚集稳定性 胶体带电相斥(憎水胶体) 水化膜的阻碍(亲水胶体)
而两者之中聚集稳定性对胶体的影响起关键作用
十二、铝盐的混凝特性:
PH<3 铝以(Al(H2O6))3+ 形态为主(主要是压缩双电层)
十三、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水温 化学特性 杂质特性 浓度 水利条件 低温水絮宁体形成慢 细小松散 混凝效果差原因是1 无机盐水解是吸热反应 水解较难 2水温下降 胶体 水化作用增强,妨碍胶体凝聚 3水温下降 水的粘度大 布朗运动强度减弱 碰撞机会减小 不利于胶体凝聚 同时水流剪力增大 影响絮体的成长 4 水温与水的PH值有关 水温低水的PH提高相应的混凝剂的最佳PH也将提高
十六、曝气作用:
1颗粒之间产生机械摩擦 去除颗粒表面附着的有机物
2形成旋流 产生离心力 ,有机物悬浮 无机物抛向外侧沉淀
3增加微生物活性增加絮凝性 使后续沉淀池沉淀效果好
一:助凝剂的作用:1调节和改善混凝剂的作用和条件。
包括酸,碱和氧化剂
酸碱类:调整水的PH,
氧化剂类:破坏干扰混凝的物质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Ⅰ)例题、思考题、习题参考答案

水质工程学(Ⅰ)例题、思考题、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水质与水质标准1.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尺寸较大(1?m-1mm),可下沉或上浮(大颗粒的泥砂、矿碴下沉,大而轻的有机物上浮)。
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
这类杂质由于尺寸较大,在水中不稳定,常常悬浮于水流中。
当水静置时,相对密度小的会上浮与水面,相对密度大的会下沉,因此容易去除。
胶体:尺寸很小(10nm-100nm),具有稳定性,长时静置不沉。
主要是粘土、细菌和病毒、腐殖质和蛋白质等。
胶体通常带负电荷,少量的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胶体。
一般可通过加入混凝剂进去去除。
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a2+、Mg2+、Cl-等离子,HCO3-、SO42-等酸根,O2、CO2、H2S、SO2、NH3等溶解气体分子。
溶解物与水成均相,透明。
但可能产生色、臭、味。
是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需要特殊处理。
有毒有害的无机溶解物和有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
2.各种典型水质特点。
(数值可不记)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浊度高于地下水。
江河水年内浊度变化大。
含盐量较低,一般在70~900mg/L之间。
硬度较低,通常在50~400mg/L(以CaCO3计)之间。
江河水易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色、臭、味变化较大,水温不稳定。
湖泊及水库水:主要由河水补给,水质类似河水,但其流动性较小,浊度较低;湖水含藻类较多,易产生色、臭、味。
湖水容易受污染。
含盐量和硬度比河水高。
湖泊、水库水的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海水:海水含盐量高,在7.5~43.0g/L之间,以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3.7%,硫化物次之,再次为碳酸盐,其它盐类含量极少。
海水须淡化后才可饮用。
地下水:悬浮物、胶体杂质在土壤渗流中已大部分被去除,水质清澈,不易受外界污染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温度与水质都比较稳定,一般宜作生活饮用水和冷却水。
水质工程学习题(全)

水质工程学习题(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质工程学习题(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质工程学习题(全)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填空题:1、水的循环包括:和。
2、按水中杂质的尺寸,可以将杂质分为、、三种。
3、含磷物质存在形式:、、 ;溶解性的磷:、、;悬浮性的磷:。
4、按处理程度污水处理分为:、、 .5、污水的最终出路:、、。
6、城市污水:包括以下四部分、、、 .7、污水复用分:、。
8、有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物:、、、、、。
9、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指标可分为、、、四类。
10、通常采用、、、等水质指标来表示水质耗氧有机物的含量。
名词解释:1、合流制2、分流制3、 BOD4、 COD5、 TOC6、 TOD7、总残渣、总固体或叫蒸发残渣8、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的定义 9、水环境容量 10、水体自净问答题:1、污水中含氮物质的分类及相互转换2、什么是水体自净?为什么说溶解氧是河流自净中最有力的生态因素之一?3、在研究水体污染问题时,为什么除毒物外,还要考虑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这两个问题?在进行水体自净的计算时,关于溶解氧一般是以夏季水体中不低于 4mg/L为根据的,但在北方严寒地区,对于溶解氧的要求往往提高,这是什么原因?4、进行水体污染的调查,主要应采取哪些步骤?5、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6、 BOD 的缺点、意义?7、什么是“水华"现象?8、什么是“ 赤潮 " 现象?9、氧垂曲线的意义,使用时应主意哪些问题?10、写出氧垂曲线的公式,并图示说明什么是氧垂点.11、河水:最旱年最旱月平均时流量(保证率 95% )(水速为0.25m/s),生化需氧量=3mg/L,亏氧量Da〈10%,水温T=20,耗氧常数,复氧常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1.何谓胶体稳定性?试用胶粒间互相作用势能曲线说明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答:胶体稳定性是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胶体稳定性分”动力学稳定”和’聚集稳定”两种。
动力学稳定性系指颗粒布朗运动对抗重力影响的能力,粒子愈小,动力学稳定性愈高。
聚集稳定性系指胶体粒子之间不能相互聚集的特性。
胶体粒子很小,比表面积大从而表面能很大,在布朗运动作用下,有自发地相互聚集的倾向。
但由于粒子表面同性电荷的斥力作用或水化膜的阻碍使这种自发聚集不能发生。
胶体稳定性,关键在于聚集稳定性。
对憎水胶体而言,聚集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胶体颗粒表面的动电位即ζ电位,ζ电位愈高,同性电荷斥力愈大。
虽然胶体的ζ电位是导致聚集稳定性的直接原因,但研究方法却可从两胶粒之间相互作用力及其与两胶粒之间的距离关系来评价。
DLVO 理论认为,当两个胶粒相互接近以致双电层发生重叠时,便产生静电斥力,其与两胶粒表面间距x 有关,用排斥势能ER 表示,排斥势能随x 增大而指数关系减小。
相互接近的两胶粒之间同时还存在范德华引力,用吸引势能EA 表示,与x 成反比。
当0a<x<oc 时,排斥势能占优势,x=0b 时,排斥势能优势最明显,用Emax 表示,称排斥能峰。
只有当x<0a 时,吸引势能随间距急剧增大,凝聚才会发生。
要使两胶粒表面间距小于0a ,布朗运动的动能首先要能克服排斥能峰Emax 才行。
然而,胶体布朗运的动能远小于Emax ,两胶粒之间距离无法靠近到Oa 以内,故胶体处于分散稳定状态。
对于亲水胶体(如有机胶体或高分子物质)而言,水化作用确是胶体聚集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它们的水化作用往往来源于粒子表面极性基团对水分子的强烈吸附,使粒子周围包裹一层较厚的水化膜阻碍胶粒相互靠近。
3.高分子混凝剂投量过多时,为什么混凝效果反而不好?答:如投加量过大时,胶体颗粒表面被高分子所覆盖,两胶粒接近时,受到胶粒与胶粒之间因高分子压缩变形产生的反弹力和带电高分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使胶体不能聚集。
最佳投量应是既能把胶粒快速絮凝起来,又可使絮凝起来的最大胶粒不易脱落。
6.为什么有时需将PAM 在碱化条件下水解成HPAM ?PAM 水解度是何涵义?一般要求水解度为多少?答:PAM 聚丙烯酰胺,混凝效果在于对胶体表面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在胶粒之间形成桥联。
由于酰胺基之间的氢键作用,线性分子往往不能充分伸展开来,致使桥架作用消弱。
为此,通常将PAM 在碱性条件下(pH>10)进行部分水解,生成阴离子型水解聚合物(HPAM )PAM 水解度:由酰胺基转化为羟基的百分数称水解度。
一般控制水解度在30%--40%较好。
9.絮凝过程中,G 值的真正涵义是什么?沿用依旧的G 值和GT 值的数值范围存在什么缺陷?请写出机械絮凝池和水力絮凝池的G 值公式。
答:G 值表示速度梯度,控制混凝效果的水力条件,反映能量消耗概念。
旧的G 值和GT 值变化幅度很大,从而失去控制意义。
而且按公式求得的G 值,并未反应有效功率消耗。
vTgh pG ==μ11.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几种?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混凝效果的?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水温,水的PH 值和碱度及水中悬浮物浓度、有机物污染 水温:a.无机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低温水混凝剂水解困难;b.低温水的粘度大,使水中杂质颗粒布朗运动强度减弱,碰撞机会减少,不利于胶粒脱稳凝聚;c.水温低时胶体颗粒水化作用增强,妨碍胶体混凝;d.水温与水的PH值有关。
PH值:水的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很大。
一方面,不同的PH值下胶体颗粒的表面电荷和电位不同,所需要的混凝剂量也不同;另一方面,水的pH对混凝剂的水解反应有显著影响。
水的碱度:当原水碱度不足或混凝剂投量甚高时,水的pH值将大幅度下降以至影响混凝剂继续水解。
如果水的PH值超出混凝剂最佳混凝pH值范围,将使混凝效果受到显著影响。
悬浮物浓度:含量过低时,颗粒碰撞速率大大减小,混凝效果差。
含量高时,所需铝盐或铁盐混凝剂量将大大增加。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影响:水中中有机物对胶体有保护稳定作用,阻碍胶体颗粒之间的碰撞,阻碍混凝剂与胶体颗粒之间的脱稳凝聚作用。
此外,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混凝剂投加方式、水力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
要根据水质情况和所投加的混凝剂优化选择。
13.何谓混凝剂“最佳剂量”?如何确定最佳剂量并实施自动控制?答:混凝剂“最佳剂量”,即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是指达到既定水质目标的最小混凝剂投加量。
目前问过大多数水厂还是根据实验室混凝搅拌试验确定混凝剂最佳剂量,然后进行人工调整。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实验结果到生产调节往往滞后,且试验条件与生产条件也很难一致,故试验所得最佳剂量未必是生产上的最佳剂量。
混凝工艺的自动控制技术正逐步推广应用,主要有数学模型法、现场模拟实验法、特性参数法等习题1.河水总碱度0.1mmol/L(按CaO计),硫酸铝(含Al2O3约16%)投加量为25mg/L。
问是否需要投加石灰以保证硫酸铝顺利水解?设水厂每日生产水量50000m3,试问水厂每天约需要多少千克石灰(石灰纯度按50%计)?解:(1)由于要保证硫酸铝顺利水解需要0.25~0.50 mmol/L的剩余碱度。
而河水中只有0.1 mmol/L的碱度,故需要投加石灰以保证硫酸铝顺利水解(2)投药量折合Al2O3为 25mg/L×16%=4mg/L,Al2O3分子量为102,故投药量相当于4/102=0.039 mmol/L,剩余碱度取0.35mmol/L,则得:[CaO]=3×0.039-0.1+0.35=0.37 mmol/LCaO分子量为56,则市售石灰投量为:0.37×56×50000/0.5×1000=2072kg2.设聚合铝[A12(OH)n?Cl6-n]m在制备过程中,控制m=5,n=4,试求该聚合铝的碱化度为多少?解:B=【OH】/3*【AL】×100%=20/30=66.7%3.某水厂采用精制硫酸铝作为混凝剂,其最大投量为35 mg/L。
水厂设计水量100000m3/d。
混凝剂每日调制3次,溶液浓度按10%计,试求溶解池和溶液池体积各为多少?解:溶液池体积为W2=24×100aQ/1000×1000cn=aQ/417cn=35×100000/417×10×3×24=11.66m3 溶解池体积为W1=0.3W2=3.5m34.隔板絮凝池设计流量为75000m3/d 。
絮凝池有效容积为1100m3,絮凝池总水头损失为0.26m 。
求絮凝池总的平均速度梯度G 值利GT 值各为多少?(水厂自用水量为5%) 解: Q=75000×1.05=09115s m /3T=V/Q=1100/09115=12068S ==TG μrh 45.761-s GT=45.76×1206.8=55220.58201s -<G<701s -. 10000<GT<1000005.某机械絮凝池分成三格。
各格有效尺寸为26m(宽)×2.6m(长)×42m(深)。
每格设一台垂直轴浆板搅拌器,构造按图15-21,设各部分尺寸为:r2=1050m;浆板长1400mm,宽120mm,ro=525mm 。
叶轮中心点旋转线速度为:第一格V1=0.5m/s第二格v2=032m/s第三格v3=02m/s求:3台搅拌机所需搅拌功率及相应的平均速度梯度G 值(水温按20℃计)。
解:设桨板相对于水流的线速度等于桨板旋转线速度的0.75倍,则相对于水流的叶轮转速为 s rad r v W /71.0525.05.0*75.00175.01===6.设原水悬浮物体积浓度ф=5×10-5。
假定悬浮颗粒粒径均匀,有效碰撞系数α=1,水温按15℃计。
设计流量Q =360m3/h 。
搅拌功率(或功率消耗)P=195W 。
试求: (1) 絮凝池按PF 型反应器考虑,经15min 絮凝后,水中颗粒数量浓度将降低百分之几?(2)采用3座同体积机械絮凝池串联(机械絮凝池按CSTR 型反应器考虑),絮凝池总体积与(1)相同。
搅拌功率仍为195W ,设3座絮凝池搅拌功率分别为:P1=100W ,P2=60W ,P3=35W ,试问颗粒数量浓度最后降低百分之几?解:(1):采用PF 型反应器V=QT=360×15/60=903mp=195/90=2.17 3/W m15°C 时,μ=1.14×103Pa ·S,则 =⨯==-31014.117.2μPG 43.6 1-S 采用公式nn KG 0ln *1t = =⨯=⨯=-51014.344φπK 6.37×510- =∴n n 012.17∴所以水中颗粒数量浓度将降低1-1/12.17=91.78%(2) 用3座同体积机械絮凝池串联,则=++321P P P 195WG=43.6 1-S T=3t=15min, t=5min=300s=⎥⎦⎤⎢⎣⎡-⨯⨯=⎥⎦⎤⎢⎣⎡--1)(6.431037.611)(1310510m m m n n n n KG 300 16.60=m n n 16.00=mn n %8484.016.0100==-=-n n n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