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常规生化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基本操作
生化实验

实验一基本技术操作及吸光光度法*********************************************实验须知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生化的基本理论,巩固所学知识。
2、掌握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方法。
3、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二、实验要求1、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做笔记。
2、按照实验室要求规范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3、认真,按时(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三、试剂使用1、核对标签,切勿拿错试剂。
2、刻度吸管或移液器头(Tip头)与试剂必需一一对应,以免引起试剂的交叉污染。
3、用后盖好瓶盖,归还原处。
切勿张冠李戴。
四、仪器使用1、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
2、精密仪器,未经允许,不得动用。
3、仪器出现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报告老师。
五、实验室规则1、穿工作服进入实验室,遵守课堂纪律。
2、节约水、电、试剂,实验完毕后,清洗所用器材。
3、注意安全,若发生酸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4、值日生负责实验室卫生,倒尽垃圾,关好水电、门窗,收齐实验报告。
基本技术操作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干燥:(一)意义:去除干扰物,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常用洗涤剂:1.洗衣粉,肥皂,洗洁精,去污粉----用于一般去污。
2.强酸,强碱,尿素------去除蛋白质,核酸。
3.铬酸洗液------见附2。
4.水(自来水,蒸馏水)------用来冲洗容器。
(三)洗涤方法:* 洗涤程序:泡→洗(→泡)→冲→漱1.新仪器的洗涤:2%的盐酸浸泡数小时→自来水冲净→洗涤剂溶液中浸泡过夜→试管刷蘸肥皂、洗衣粉或去污粉擦洗容器内外壁→自来水冲10遍→蒸馏水漱洗内壁3遍→包装、消毒→干燥备用。
2.非定量敞口仪器的洗涤(试管、烧杯等)用后立即放入洗涤剂溶液或清水中浸泡过夜→试管刷蘸肥皂、洗衣粉或去污粉擦洗容器内外壁→自来水冲10遍→检查是否洗净→蒸馏水漱洗内壁3遍→包装、消毒→干燥备用。
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常规用指导

4.清除昨日安排及结果
操作步骤:
点击观看图例
删除选定数据
Batch Delete
删除全部数据
一、质控的测定
质控
1.质控编排:由于质控项目、靶值、标准差等参数是由 实验室该仪器的管理人员固定设置好的,因此不需要参照 操作手册每日进行操作。
2.运行质控:
点击观看图例
二、质控数据的确认
1.日内质控数据确认
在完成环境因 素分析和SWOT 矩阵的构造后, 便可以制定出 相应的行动计 划。
SW优势与劣势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
……
产品的 质量
服务 态度
提高公司 盈利性
服务的 及时性
产品的 适用性
产品线 的宽度
竞争优势可以指消费者眼中一个 企业或它的产品有别于其竞争对 手的任何优越的东西。
产品价 格
产品的 可靠性
PEST法
政治/法律:
•垄断法律 •环境保护法 •税法 •对外贸易规定 •劳动法 •政府稳定性
经济
•经济周期 •GNP趋势 •利率 •货币供给 •通货膨胀 •失业率 •可支配收入 •能源供给 •成本
社会文化
•人口统比收入 分配 •社会稳定 •生活方式的变 化 •教育水平 •消费
技术
•政府对研究的 投入
点击观看图例
结果的传输
该仪器正常情况下应自动向LIS传输结果数据。 当遇LIS故障导致数据不能自动传输的情况下,执行以下操作
用鼠标选中需 要传输的结果
点击观看图例
注意:当遇LIS故障时可导致7180传输端口自动关闭。LIS故障排除 后应检查7180传输端口是否关闭,如关闭需打开后再进行手工传输操 作。
SWOT分析传统矩阵示意图
生化检验操作规程ok

生化检验操作规程一. 血脂血糖1.胆固醇(1)方法学:胆固醇氧化酶法(2)实验仪器:上海科华卓越3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 试剂成分:R1-胆固醇酯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ESPAS,R2-胆固醇氧化酶,4-氨基安替比林(4)操作流程:开机->进入主程序->开始->杯空白测定->正常->将待测管放入样品盘检测孔中(如1孔)->进入样品界面->在界面左侧输入相应起始样品号(如1号)以及相应起始杯号(如1杯)->在右侧检测项目界面中选择“胆固醇”->点击下方申请测试->开始测试->加样针吸取样品管内血清3μL于比色盘的1号比色杯中->试剂针吸取胆固醇 R1试剂250μL于1号比色杯中->搅拌器搅拌混匀->37℃恒温5分钟->试剂针再吸取胆固醇 R2试剂125μL于1号比色杯中->搅拌器再次搅拌混匀->37℃恒温5分钟后比色测定->结果数据传至主程序开始菜单内的报告列表界面->检测完毕->在报告列表输入检验报告单相关信息->点击右下方打印报告->签字审核后发单。
(5)注意事项:①保证比色盘与试剂盘的洁净,定期检查。
每日检查试剂剩余量,及时补足。
②注意主程序界面内的试剂盘的温度变化,一旦持续增高,则考虑冷冻剂问题,予以更换。
③保证样品的良好待检状态,样本为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若当时不能检测则可2℃~8℃冷藏保存。
过度溶血的宜重新取血,若无法重新取血的应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脂血的样本也应在检验报告单上标注,并且稀释后再行检测,黄疸的应先做空白对照,再行检测并将结果减去空白对照后再行出单。
④每日跟随样品进行质控检测绘出质控图,观察质控值是否在2SD以内,3SD为失控限,以便据此观察机器与试剂的状态是否在控。
⑤注意试剂的效期问题,定期检查试剂是否变质,保证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实验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微波炉标准操作规程1.操作程序:1.1插上电源,打开柜门,放进需要加热的物品,关上柜门。
1.2选择火力,融化培养基一般用中高火即可。
1.3选择时间:融化培养基须注意边加热边拿出观察培养基融化情况,防止培养基爆沸。
其他物品加热时间视情况调整时间。
1.4加热完毕,将定时器调至0位置,小心拿出加热物品,关闭柜门。
2.微波炉操作注意事项:2.1微波炉上不得堆放杂物,微波炉周边不应放置其他电子产品。
2.2炉内未放入加工原料时,不要通电工作,不可使微波炉空载运行,否则会损坏磁控管。
2.3凡金属的餐具,竹器,塑料,漆器等不耐热的器皿,有凹凸状的玻璃制品,均不可放入炉内使用。
瓷制碗碟不能镶嵌有金属边的容器,不能放入炉内。
2.4袋密封包装及金属罐的食品不能直接放入炉内,以免爆炸伤人。
2.5一定要关好炉门,确保连锁开关和安全开关的闭合。
2.6炉子关掉后,不宜立即取出加热物品,因为此时炉内尚有余热,物品还可继续加工,应过1分钟后再取出物品。
2.7定期检查炉门四周和门锁,如有损坏,密闭不严,应停止使用。
以防微波泄漏,不一把脸贴近微波炉观察窗,防止眼睛因微波辐射而损伤,也不宜长时间受到微波照射,以防止引起头晕,目眩,乏力,消瘦,脱发等症状,使人体损伤。
2.8如设备发生问题,第一时间告知主管,设备停止使用,报维修部维修。
2.9光波烹调为烧烤专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光波烹调和组合烹调按钮。
WD-A型电子连锁传递窗标准操作规程1.操作程序:1.1电子连锁传递窗任何状态下只能打开一扇门,以达到两边空气的严格隔离。
1.2接通传递窗电源红色电源指示灯亮,操作人员可通过两个按键操作菌灯或开门。
1.3按开门键(红色钮),一侧门开,货物进入传递窗内,关窗门(据需要开启灭菌灯)。
1.4另一侧门按红色键,取出物品,关闭窗门(若灭菌完需先关闭紫外灯)。
1.4停电应急开启:传递窗两侧都设有小孔,停电时只要在小孔内插入细铁丝往中间拨动即可开锁。
2维护和保养与清洁2.1每次使用完毕均需要进行紫外照射舱体。
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
实验室是科研教学的重要场所,仪器操作规程是保障实验室安全和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工具。
在实验室中,各种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对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并遵守仪器操作规程是每位实验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首先,操作人员应该对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充分了解,包括仪器的结构、用途、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在操作仪器时,应按照所制定的操作规程一步步进行,严格遵守操作步骤,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仪器的状态变化,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参数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实验条件。
其次,在操作仪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比如在操作化学实验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服和手套,避免化学药品和试剂溅到皮肤或眼睛。
在操作高温设备时,应佩戴隔热手套和防护面罩,避免烫伤或吸入有害气体。
在操作电子设备时,应避免触电,并做好接地保护。
最后,操作人员在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和维护仪器设备,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寿命。
在使用化学试剂和药品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和设备,避免发生交叉污染和意外事故。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总之,制定并遵守《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是保障实验室安全
和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只有严格遵守规程,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实验一生化实验基本操作(移液管、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 放置 检查离心机,机内应无异物和无用的套管,并 且运转平稳。将已配平的两管对称地放入离心机的离 心孔内,做好标记,盖好上盖,开启电源。
➢ 离心 顺时针慢慢旋动转速调节钮,增加离心机转速 。当离心机转速达到要求时,记录离心时间。
B:
• A.选用最大刻度的吸管
• B.应选用取液量最接近的刻度吸管
• C.选用最小刻度的吸管
• 3.离心时平衡好放入离心机时
A:Leabharlann • A.对称放置 B.分开放置 C. 紧挨放置
Lambert 定律 lgI0/I=K1L
Beer 定律 lgI0/I=K2C
Lambert-Beer 定律 lgI0/I=KCL
令A= lgI0/I 则 A= -lgT= KCL T为透光度; A为吸光度; K为消光系数
Fingure 1. The main elements of spectrometer
端旁;用橡皮球吸液体至刻度上,眼睛看着液面 上升;吸完后用食指顶住吸管顶端;吸管保持垂 直,尖端与试剂瓶接触,用食指控制液体下降至 所需体积的刻度处,液体凹面、刻度和视线应在 同一水平面上;吸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盛器中 ,放开食指,使液体自动流出
二、离心机的使用
➢ 装液 将待离心的液体置于玻璃离心管(刻度离心管 )或短试管中。
➢ 直接计算法: C样=A样/A标*C标
➢ 标准曲线法:浓度为X轴,吸光度为Y轴绘制标 准曲线,在标准曲线上获得未知浓度CoSO4的浓 度。
结果
管号 空白管 1
Abs
0
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常用仪器使用-3

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常用仪器使用-31、72型分光光度:72型分光光度计是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其波长范围为420—720毫微米。
(1)操作方法:① 按照接线要求,将稳压器和检流计连接在单色器上。
注意,将检流计与单色器相接时,应按三股接线的颜色准确连接。
而稳压器的输出接线柱与单色器相接。
② 在电源电压与仪器要求的电压相符时,分别插上稳压器和检流计的电源插头。
③ 将单色器的光路闸门找到黑点(关闭光路的指示)位置后,再将检流计上的电源开关旋到“开”处。
此时,指示光点即出现在标尺上,用零点调节器将光点中线准确地调至透光率标尺的。
“0”位上。
④ 打开稳压器的电源开关和单色器的光源开关,隔10分钟,再使用仪器。
⑤ 将比色杯架暗厢盖打开,取出比色杯架,将4支比色杯中的1支装入空白溶液或蒸馏水,其余3支装入待测液。
将比色杯置于架上,空白溶液杯应放在第一格内,放回暗厢内,盖好暗厢盖。
此时,空白溶液杯应在光路上。
⑥ 旋转波长调节器,将所需波长对准红线。
把光路闸门拨到红点(打开光路的指示)位置上,并以顺时针方向旋动光点调节器,使光点中线移至透光率“100”的刻度处。
数分钟后,待光电池趋于稳定,再轻轻转动光点调节器,使光点中线准确地处于透光率“100”的位置。
⑦ 将单色器的光路闸门拨回黑点处,校正检流计的光点中线于“0”位上。
然后,立即开启光路闸门,拨至红点处,校正检流计光点中线对准透光率“100”刻度上。
⑧ 调节好后,可以进行样品溶液的测定。
将比色杯定位装置的拉杆轻轻地拉出一格,使第二个比色杯内的待测液进人光路。
此时,检流计标尺上光点中心线所指示的读教,即为该溶液的光密度或透光率。
依此测定第二、第三个待测液,并读出数据。
重复2—3次后,取其平均值。
⑨ 在测定过程中,应经常关闭光路闸门,核对检流计的零点位置。
如有改变,及时用零点调节器核准。
⑩ 测定完毕,将每个旋钮、开关和调节器等复原或关闭。
拔掉电源插头,切断电源,并盖好仪器罩。
生化实验的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从生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酚-氯仿法进行DNA的粗提取和纯化。
3. 熟悉DNA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DNA是生物体内的重要遗传物质,具有独特的碱基序列。
在提取过程中,利用DNA与蛋白质、RNA等物质的溶解性差异,通过适当的化学试剂和操作步骤,将DNA从细胞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鸡血、无菌生理盐水、无水乙醇、氯化钠、酚-氯仿、NaCl溶液、DNA标准样品等。
2. 仪器:离心机、玻璃棒、量筒、烧杯、滴管、吸管、移液器、酒精灯、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鸡血采集:取鸡血2ml,加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充分混匀。
2. 细胞裂解:取2ml鸡血混合液,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充分混匀后静置5分钟。
3. DNA沉淀:取上述混合液,加入2.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充分混匀后静置10分钟。
4. DNA纯化:将上述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8000r/min),弃去上清液。
5. DNA溶解:将沉淀用50μl NaCl溶液溶解,混匀。
6. DNA鉴定:取少量溶解后的DNA溶液,加入2μl DNA标准样品,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鸡血混合液与酚-氯仿混合后分层,上层为红色,下层为无色。
2. 在DNA沉淀过程中,观察到白色沉淀形成。
3. 在DNA溶解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白色变为无色。
4. 在DNA鉴定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与DNA标准样品颜色相似。
六、实验结论1. 成功从鸡血中提取了DNA。
2. 酚-氯仿法是提取DNA的有效方法。
3. DNA在生物组织中的提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酚-氯仿的加入有助于细胞裂解和DNA的提取。
2. 无水乙醇的加入有助于DNA的沉淀。
3. NaCl溶液的加入有助于DNA的溶解。
4.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
5. DNA提取过程中,温度、pH值等条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验安全与实验基本操作2实验室安全规则3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995年9月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大四学生梁同学因吸入别的同学泼洒的酸酐而不治身亡。
●1997年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因未按规定使用通风橱造成他人肺部伤害而永不被香港各大学录用。
4推行实验室安全规则的目的1.为了达到研究所研究学习安全之目的。
2.为了满足人性安全感的基本需要。
3.为了人性的尊严─生命是无价的。
4.减少工作中产生灾害,确保全教职工和学生之安全及健康。
5. 保护大家共同的环境。
5安全事故原因分类分析天灾占2%凡不知、不顾、不理、不能、粗心、迟钝、疲劳、失检、情绪各种内在外在的行为不安全行为人为因素占98%工作场所中,工作环境、设备设施对人所产生之危险因素不安全环境6专业性实验室安全工作守则●化学药品的操作●放射性物质(另有专门培训)●废料处理●紫外线的接触●化学药品溢泼的处理7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的使用安全8二甲苯●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
用来制造、染料、塑料和药物。
属低毒类,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有麻醉作用。
神经系统会受损害,还会使肾和肝受时性损伤。
●眼毒性:蒸气会刺激眼睛,液体导致严重刺激,发红肿胀和灼伤。
通常影响是暂时性的。
皮肤毒性:产生灼伤感、干燥。
可以用微温的缓慢流水冲洗至少20分钟,用无摩擦性的肥皂从皮肤上洗去二甲苯。
●易燃,有爆炸危险。
属于甲类防火危险物质。
用二氧化碳或干粉或泡沫灭火剂,不宜用水。
9三氯甲烷●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有特殊的香甜气味。
沸点:61.2℃,医药上用作麻醉剂。
也用作萃取剂和溶剂。
●有很强的麻醉作用,在光的作用下,能被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剧毒的光气。
通常加入1—2%乙醇,使生成的光气与乙醇作用而生成碳酸乙酯,以消除其毒性。
●吸入高浓度蒸汽时,开始刺激眼、口腔、鼻孔粘摸,发生流泪、感觉麻醉、呕吐、痉挛、直到昏睡、不省人事。
●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10乙醚●透明、无色、易挥发有芳香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沸点:34.6℃;对人体有麻醉性能。
当吸入含量为3.5%时,30~40分钟就可失去知觉。
●人体过量吸入,会引起严重的急性中毒。
呼气中带醚味,并出现呕吐、出汗、喷嚏、咳嗽、头痛、记忆力减退、无力、兴奋。
●微溶于水,易溶于盐酸,能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
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低温库房内,库温最好控制在25℃以下。
远离热源、火种,避免阳光直射。
●本品易燃。
与强氧化剂反应能起火爆炸。
在空气中与氧长期接触或受光照会生成不稳定的过氧化物,受热能自行着火爆炸。
着火时,可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沙土灭火。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11乙醇●无色有酒味,易挥发的澄清液体。
沸点78.5℃:用于溶剂、清洗剂、分析试剂等。
属微毒类,对眼睛黏膜有轻微刺激作用。
●乙醇可使皮肤发干,长期受大剂量作用时,可使神经系统、消化器官等发生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易燃,手热或遇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燃烧时,发出兰色火焰。
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
着火时,用二氧化碳、雾状水、干粉、1211或抗泡沫灭火。
用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驱散蒸气,赶出溢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为不燃性混合物12冰醋酸●有酸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18.1℃。
用于制造氯乙烯塑料、醋酐、有机醋酸酯、醋酸盐(铅、铝、铜等)及醋酸纤维;也可用于染料、制药、罐头食品、食品防腐、色素生产等工业。
●属低毒类,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对眼、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眼睛接触:引起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出现化学灼伤,有水泡和疼痛。
●吸入:当空气中蒸气浓度不明时,应佩带有黄色色标滤毒盒(罐)的防毒面具。
使用时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有效的防护用品,如有醋酸的泄露或溅污,应以碱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排入废水系统。
13盐酸●透明或黄色冒烟液体,蒸气有强烈刺激味。
易溶于水,用于油井活化剂、矿石还原剂,食品处理剂、清洁剂、锅炉除垢剂及化学中间体。
●对皮肤和黏膜有较强刺激腐蚀作用。
眼睛接触:导致刺激、严重灼伤和失明。
皮肤接触:浓溶液(大于38%)导致严重灼伤。
●与强碱类(如氢氧化钠)起激烈反应,与硫化物、磷化物、氰化物、乙酯基化合物、氟化物、硅化物和碳化物起反应,释放出易燃和有毒的气体,与氧化剂(如过氧化物)能起激烈反应。
14注意●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大多数是有害的,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
少量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排风设备排出室外,被空气稀释。
毒气量大时,必须处理后再排出。
如氧化氮、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
可燃性有机废液可于燃烧炉中通氧气完全燃烧。
●大家在实验室里,接触到的化学试剂多半都有危害性,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保护自己,注意规范操作,同时对别人也是一种保护,而不能因为图省事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而放松对安全的注意。
15实验误差16二者区别●误差: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特点:不可避免●原因:例如人的眼睛不能对量筒的刻度线观察得十分精准●错误:不正确的结果●特点:可以避免原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17误差的种类●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仪器/试剂误差,操作误差●随机误差181.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δ= x−μ(δ:绝对误差;x:测量值;μ:真实值)绝对误差是以测量值的单位为单位,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测量值越接近真实值,绝对误差越小。
真实值是一个可以接近而不可达到的理论值。
上式可以写成:μ= x-δ说明在已知绝对误差值的情况下,真实值可以从测定值减去绝对误差而求得。
19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反映误差在测量结果中所占的比例,分析工作中经常使用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以真实值的大小为基础表示的误差值,没有单位。
δ/μ=(x-μ)/μ通常以%,‰或 ppm表示。
例如:测定纯NaCl中Cl的百分含量为60.52%,而其真实含量(理论值)为60.66%。
则绝对误差=60.52%−60.66% = -0.14%相对误差=[(60.52% − 60.66%) / 60.66% ]×1000 ‰ = -2.3 ‰20如果不知道真实值,而知道绝对误差值,则相对误差也可以表示为:相对误差 = δ× 100%x例如:用分析天平称两个重量,一个是0.0021g,另一个是0.5432g,两个重量的绝对误差都是0.0001g,可是相对误差却大不相同,一个是(1/21 )×100%,另一个是(1/5432 )×100%。
可见,由于两个被测组分含量高低不同,即使绝对误差相同,相对误差也不同。
对高含量组分测定的相对误差应当要小些,低含量组分测定的相对误差要求允许大些。
例如:用重量法和滴定法测量样品主要成分,相对误差需要达到千分之一,而用比色法测定样品重微量成分时,相对误差只要求达到百分之几即可。
212.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也叫“可定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引起的,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或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根据系统误差的来源,可分为:(1)方法误差方法误差是由于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所选方法不恰当所引起的,通常影响较大。
(2)仪器或试剂误差是由于仪器未经校准或试剂不合规格引起的。
例如:天平砝码不准、容量仪器刻度不准或试剂不纯等,均能产生这种误差。
(3)操作误差操作误差是由于分析者操作不符合要求引起的。
例如:分析者对滴定终点颜色改变的判断能力不够高,总是偏深或偏浅,便会产生误差。
由于系统误差是重复的以固定方向和大小出现,所以不能用增加平行测定次数的方法消除。
3.随机误差(accidental error ):也称偶然误差,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如测量条件、实验室温度、湿度等变动而未能得到控制的条件波动引起的,其大小和正负都不固定。
偶然误差的出现看起来似乎没有规律,但多次测量就会发现绝对值相同的正负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大致相等,它们之间能完全或部分抵消。
因此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就可以减免测定结果中这种误差。
也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估计出偶然误差值,并在测定结果中予以正确表达。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往往不能区分。
比如:在观察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时,有人总是偏深,产生系统误差。
但多次测定中偏深程度不一样,又必然有随机误差。
4.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1)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不同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不同。
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灵敏度虽然不高,但对常量组分的测定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一般相对误差不超过千分之几。
但对于微量和痕量组分的分析,常常做不出来,谈不上精确度。
仪器分析法对测定常量组分无法准确,但对测定微量和痕量组分灵敏度很高,尽管相对误差较大,但绝对误差不大,能符合准确度的要求。
总之,必须根据分析对象,样品情况以及对分析结果的要求,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
25(2)减小测量误差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必须尽量减小各步的测量误差。
例如:一般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1g,用减重法称量两次,可能引起的最大误差是+0.0002g,为了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0.1%,取样量就不能小于0.2g。
26(3)消除测量中的系统误差A、校准仪器:对砝码、滴定管和移液管进行校准。
B、做对照实验:用含量已知的标准试样或纯物质当样品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和其已知含量的差值,确定分析的误差。
C、做空白实验: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以与样品相同的方法、步骤进行分析,把所得的结果作为空白值从样品分析结果中减去。
这样可以消除由于试剂不纯或容器不符合要求所带进的误差。
27基本操作28pH值的测定测定溶液pH值通常有两种方法,最简便但较粗略的方法是用pH试纸,分为广泛和精密pH试纸两种。
广泛pH试纸的变色范围是pH=1-14、9-14等,只能粗略确定溶液的pH值。
精密pH试纸,可以较精确地测定溶液的pH值,其变色范围是2-3个pH单位,例如有pH=1.4-3.0、5.4-7.0、9.5-13.0等许多种,可根据待测溶液的酸、碱性选用某一范围的试纸。
29pH值的测定测定方法:将试纸条剪成小块,用镊子夹一小块试纸,用玻璃棒蘸少许溶液与试纸接触,试纸变色后与色阶板对照,估读出所测pH值。
切不可将试纸直接放入溶液中,以免污染样品溶液。
30离心机操作的注意事项离心机是利用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
离心机是生化实验教学和生化科研的重要精密设备,因其转速高,产生的离心力大,使用不当或缺乏定期的检修和保养,都可能发生严重事故,因此使用离心机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