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期末名篇名句默写练习

合集下载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阿房宫赋》中“ , .”两句与后文“戍卒叫,函谷举”相照应,揭示了秦亡的潜在原因。

(2)王安石在《答司马速议书》中用,尽了司马光的“生事”说。

(3)比喻的手法经常出现在唐诗宋词中,如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和“”17.(1)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2)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3)玉鉴琼田三万顷肝胆皆冰雪(或:细斟北斗)(本题共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最后两空符合要求即可得分)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以木和金经改造提升品质类比博学善思的好处,《谏太宗十思疏》也有同样的手法,以木长流远类比国家治理,得出“,”的结论。

(2)以史为鉴知兴替。

《六国论》希望统治者不畏强敌,做到“”;《阿房宫赋》中得出秦灭亡的原因“,”,并非天下。

(3)倚楼凭栏心潮涌,把酒临风思绪飞。

古人有登楼望远、登楼抒怀的习惯,“楼”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如“,”。

17(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族秦者秦也(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小慧想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却顾虑重重,同学用《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两句,鼓励她事情合理就坚决采取行动,认为正确就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

(2)《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描写了泛舟水上的景象,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两句相似。

2021高一语文一各地期末模考名句默写练习汇编附答案

2021高一语文一各地期末模考名句默写练习汇编附答案

2021高一语文一各地期末模考名句默写练习汇编附答案陕西省汉中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也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箫声之美。

(3)“有志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说明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答案】(1). 夫人之相与(2). 俯仰一世(3). 余音袅袅(4). 不绝如缕(5). 不随以止也(6). 然力不足者【解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重点注意:俯仰、袅、缕。

注意不能漏掉虚词“也”“者”等。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声明“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速死,或者流放,也绝不忍心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4)苏轼《赤壁赋》中,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及答案(Word版)

高一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及答案(Word版)

高一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及答案(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一】(1)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2)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

户庭无尘杂,虚实有余闲。

(《归园田居》)(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_________________,不能喻之于怀。

(《兰亭集序》)(4)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

(《赤壁赋》)【答案】(1)风萧萧兮易水寒(2)鸡鸣桑树颠(3)未尝不临文嗟悼(4)如怨如慕余音袅袅【二】甲:若夫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故日: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乙:(1)《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摆脱烦琐公务束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名篇名句默写(期末复习)题目+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名篇名句默写(期末复习)题目+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名篇名句默写(期末复习)(120分)1.《劝学》(20分)1.《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3.《荀子·劝学》中的“,”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5.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7.《荀子·劝学》中“,”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8.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9.《荀子·劝学》中,用“,两句说明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来好好学习罢了。

10.《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师说》(24分)1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12. 韩愈在《师说》中,从“传道”出发推论从师即是学道,指明择师标准是学道的两句是“,”。

13.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习道,与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14.韩愈在《师说》中,说明从师与年纪无关,除了“年纪比自己大的、懂得道理本来就比自己早的”的人,还有“,”的人。

15.韩愈在《师说》中,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

16. 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高度概括了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耻学于师的心理。

高一语文名句默写试题

高一语文名句默写试题

高一语文名句默写试题1.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6分)【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答案】无以致千里【2】,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答案】锄耰棘矜【3】位卑则足羞,。

【答案】官盛则近谀【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答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5】吾尝终日而思矣,。

【答案】不如须臾之所学也【6】,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答案】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2.名句默写。

(共10分,每空1分)【1】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诗经•氓》)【答案】隰则有泮【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离骚》)【答案】虽体解吾犹未变兮【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答案】忧伤以终老【4】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短歌行》)【答案】契阔谈【5】,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其一)》)【答案】榆柳荫后檐【6】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答案】齐彭殇为妄作【7】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赤壁赋》)【答案】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8】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答案】渺沧海之一粟【9】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答案】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1),到中流击水,?(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3)软泥上的青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答案】(1)曾记否,浪遏飞舟(2)到了颓圮的篱墙(3)油油的在水底招摇(4)风萧萧兮易水寒(5)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4.把下列句子空缺处补充完整(6分)【1】受命以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高一语文名句默写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语文名句默写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语文名句默写试题答案及解析1.名篇名句默写。

(每空1分,共10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2)间关莺语花底滑,。

,凝绝不通声暂歇。

(《琵琶行》)(3),巫山巫峡气萧森。

,塞上风云接地阴。

(《秋兴》)(4)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5)万里悲秋常作客, 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6)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 _。

(《锦瑟》)【答案】(1)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2)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3)玉露凋伤枫树林江间波浪兼天涌(4)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百年多病独登台(6)蓝田日暖玉生烟【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巅”、“勾”、“砺”、“知”、“日暖玉生(很多考生写成‘玉暖日生’)”,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答案】挥斥方遒【2】寻梦? , 。

【答案】撑一枝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3】又前而为歌曰:“ , !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答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答案】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答案】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答案】玉盘珍羞直万钱【3】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答案】再而衰,三而竭【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关雎》)【答案】君子好逑【5】蒹葭萋萋,。

(《蒹葭》)【答案】白露未晞【6】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答案】而无车马喧【7】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答案】秋天漠漠向昏黑【8】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答案】胡天八月即飞雪【9】飞来山上千寻塔,。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区域高一下册语文期末分层练习——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区域高一下册语文期末分层练习——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区域高一下册语文期末分层练习——名篇名句默写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中,杜甫在岳阳楼上想到国家和人民的灾难,不由潸然泪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建筑物上钉头突出,比谷仓里的米粒还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并未直接向弟子发问,而是从自己谈起,表现出孔子“循循然善诱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写清风慢慢吹拂,江面水波平静,体现了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

(2)苏洵《六国论》中,“,”两句描写了国君对祖国的疆土毫不爱惜,将之像草一样丢弃。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写明月光辉四射,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阿房宫赋》中,杜牧擅长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来增强议论说理的感染力,例如“▲,▲”两句用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来写建造阿房宫所用物资之盛。

(2)《六国论》中,苏洵对赵国起初积极用武力抵抗秦国但没有坚持到底感到惋惜,他认为直接导致赵国灭亡的原因是“▲,▲”古代诗人喜欢天上的日月星辰投射在水(酒)中而形成的另一番美景.如“▲,▲”。

高一语文名句默写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语文名句默写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语文名句默写试题答案及解析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2),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3)千呼万唤始出来,。

(《琵琶行》)(4),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5),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答案】(1)枯松倒挂倚绝壁砯崖转石万壑雷(2)艰难苦恨繁霜鬓(3)犹抱琵琶半遮面(4)别有幽愁暗恨生(5)沧海月明珠有泪【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砯”、“壑”、“繁霜鬓”、“幽愁”、“沧海”等。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毎空1分)【1】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答案】凌万顷之茫然【2】,形影相吊。

(《陈情表》)【答案】茕茕孑立【3】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答案】俯察品类之盛【4】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答案】哀吾生之须臾【5】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答案】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6】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陈情表》)【答案】气息奄奄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答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我希望逢着一个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答案】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3】,在我的心头荡漾。

(徐志摩《再别康桥》)【答案】波光里的艳影【4】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答案】壮士一去兮不复还【5】群贤毕至,。

(王羲之《兰亭集序》)【答案】少长咸集【6】,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答案】山气日夕佳【7】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答案】浅草才能没马蹄【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答案】宠辱偕忘,把酒临风4.任选三句,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期末名篇名句默写练习
1、《诗经.氓》描绘女主人公思恋氓而未得相见时的情态的句子:,。

2、《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

3、《诗经·氓》用比兴手法写流年带走了青春,女子容颜憔悴的诗句是,。

4、屈原《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5、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6、《涉江采芙蓉》里直抒思亲思乡、忧伤难遣的情感的句子是,。

7、《归园田居》中写远处村落依稀、炊烟飘升的诗句是,。

8、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官场对作者的束缚,表达出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9、《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诗人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这两句诗是:,。

10、《归园田居》以鸟鱼自况,抒发自己迫切想离开官场归向田园的句子:,。

11、《短歌行》想象了人才不辞辛劳,穿越纵横交错的小路从四面八方来投奔明主的场景之句:,。

12、《兰亭集序》中对把生与死、长寿与短命等量齐观的玄学思想表达自己看法的两个句子是,。

13、《兰亭集序》中写俯仰所见宇宙寥廓、万物繁多的句子是,。

14、《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不赞同当时流行的道家生死观的一句话是:“,。


15、《赤壁赋》中写月出及运行过程的诗句是,。

16、《赤壁赋》中“,”两句刻画了一世之雄曹操的勃勃雄姿。

17、《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18、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19、《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高一语文读本教材练习题
20.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话回答。

答:
2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①也;圣人,人伦②之至也。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孔子曰:‘道二③:仁与不仁而已矣。

’暴其民甚则身弑④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名之曰‘幽’‘厉’⑤,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⑥。

《诗》云:‘殷鉴不远,
在夏后之世⑦。

’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注释】
①至:最高标准。

②人伦:做人的道德。

③道二:治国之道有两种方法。

④弑(shì)君:臣子杀死君主。

⑤名之曰“幽”“厉”:那些不仁的国君死后,给他的谥号叫“幽”或“厉”。

⑥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即使他们的后代是孝子慈孙,经历一百代也无法更改祖先的恶名。

⑦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一代的夏朝。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横线字。

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
虽孝子慈孙()
(2).翻译句子。

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认为,君臣对于治理国家应分别尽什么样的职责?(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选自《巴黎圣母院》的一个片段,请赏析文段的表达技巧。

(4分)
伽西莫多被送上刑台,接受笞刑,围观者嘲笑辱骂他,副主教克洛德对他置之不理,爱斯梅拉达为他送水。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平生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期末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参考答案
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
6、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1、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1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1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1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16、诗酒临江,横槊赋诗1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8、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19、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0、【解析】本题采用孔孟对比阅读的形式,着重考查儒家对“君子”的理解。

选段①要明晰“文”与“质”的关系,选段②重点是强调要把君子的行为付诸实践。

一道题6分些许意外,但审题后便发现,两问显然还是概括题加分析题,2分与4分,仍可以视为两题。

答题时,应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根据具体问题一一解答,观点要完整,表达要简洁,切不要照抄原文,含糊其词。

【答案】文质兼备、心存仁礼的人可以称为“君子”。

要成为君子,就要文质兼修,才能达到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不仅要心存仁礼,更要付诸实践,坚持用仁礼之心去爱人、敬人。

参考译文:①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②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

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

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21.(1)效法,取法;残害;即使。

(2).不按照尧用来治理百姓的方法治理百姓,(那就是)残害自己的百姓。

(3).孟子认为,治理好国家有赖于“治法”与“治人”,那么国君有国君的职责,臣属有臣属的职责。

作为国君来说,就应效法尧舜推行“先王之道”,治理民众;作为臣属来说,就应该效法圣人,以仁道效力于君主。

参考译文:孟子说:“圆规、曲尺是方、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

要做国君,就应尽国君之道,要做臣属,就应尽臣属之道,这两者都效法尧、舜就行了。

不用舜侍奉尧的做法来侍奉君主,就是对自己君主的不恭敬;不用尧治理百姓的做法来统治百姓,就是残害百姓。

孔子说:‘治理天下的道理只有两个:行仁政和不行仁政而已。

’残害自己的百姓过于厉害的,就会自己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厉害,也会自己遭遇危险、国家削弱,死后被称为‘幽’、‘厉’,即使是孝顺仁慈的子孙,经百世之后也无法更改。

《诗经》上说:‘殷商的借鉴并不遥远,就在那夏朝桀统治的时代。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2.(4分)①运用对比(1分),面对即将受刑的伽西莫多,围观者、副主教和爱斯达拉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爱斯梅拉的善良。

(1分)②运用细节描写(1分),写伽西莫多“干燥如焚的独眼”,“滚出了一大颗眼泪”,形象写出了伽西莫多人性被唤醒的情景。

(1分)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文段内容,赏析文段的表达技巧。

先是第一句即面对即将受刑的伽西莫多,围观者、副主教和爱斯达拉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爱斯梅拉的善良。

接着第二句写伽西莫多“干燥如焚的独眼”,“滚出了一大颗眼泪”,形象写出了伽西莫多人性被唤醒的情景,属于细节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