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行路难》附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行路难》附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4.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节一起欣赏菊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和留恋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用只和老翁告别的场景暗示老妇已经被捉走,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的深切同情D.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想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答案】B(这两句是说明天的重阳节再来和朋友一起欣赏菊花,并非是现在。

)。

新人教版 语文 九年级上 《诗词三首》行路难 赏析及历年来中考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 语文 九年级上 《诗词三首》行路难   赏析及历年来中考题(含答案)

《行路难》赏析及历年来中考试题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韵译】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磻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赏析】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

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高考语文试卷行路难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行路难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行路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乙】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黄河水势浩大,奔流不息的特点。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自信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行路难》《送东阳马生序》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行路难》《送东阳马生序》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行路难》《送东阳马生序》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丙】凌晓楼先生曙①,嘉庆间江淮大儒也。

先生以一孤童,贫而居市,十岁就塾,年馀,读“四子书”未毕,即去乡,作杂佣保。

然停作辄默诵所已读书,苦不明诂解。

邻之富人,为子弟延经义师,先生乘夜狙②其轩外,听讲论。

数月其师觉之乃闭外户不纳。

先生愤甚,求得已离句③之旧籍于市,私读之达旦,而日中佣作如故。

(选自《郎潜纪闻》,有删改)1.下面对《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的悲苦情绪形成反差。

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2.下面对【乙】文的理解有误一项是()A.“序”,文体名,本文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B.天寒抄书,非嗜学者难以如此。

《行路难》赏析及答案

《行路难》赏析及答案

《行路难》赏析及答案行路难李白一.请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看你的了!)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⒈“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馐”,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答:⒉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答:⒊“闲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答:⒋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答:5.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表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

(以下是08年乐山中考题)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8.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07年荆州中考题)9.诗中采用“_______”和“________”(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10.诗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诗人_______的性格。

(08年自贡中考题)11.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珍羞:精美的菜肴。

羞,现在写作“馐”。

B.直:价值。

现在写作“值”。

C.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D.今安在:今天在哪里安宿呢?12.诗中“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意思是:13.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Ⅴ”,错误的打“Ⅹ”。

(1)诗前四句欲扬先抑,极言宴席的华美,又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2)接着从“茫然”引出行路难,用四个意象揭示人生遭遇的变幻莫测,生动表现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行路难试题及答案赏析

行路难试题及答案赏析

行路难试题及答案赏析《行路难》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行路难》进行试题及答案赏析,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这首伟大的诗篇。

一、试题一,《行路难》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行路难》的主题是探讨人生的艰难困苦和坎坷曲折。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切感悟和对命运的无奈。

二、试题二,《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己命运的坚定信念。

尽管面对重重困难,诗人仍然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会迎来成功和幸福。

三、试题三,《行路难》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的意境是什么?答案,这句话通过描绘黄河远上的白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四、试题四,《行路难》中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答案,这句话通过描绘大鹏鸟翱翔于九万里之外,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远大理想的向往。

尽管面对种种困难,诗人仍然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追求。

五、试题五,《行路难》中的“红颜弃世白头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无奈和对生活的苦涩。

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红颜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无奈,表现出了一种深刻的忧伤和无奈。

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赏析,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行路难》这首伟大的诗篇。

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深深地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之一。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坚定信念,不懈努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最终迎来成功和幸福。

《行路难》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行路难》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行路难》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yanwen/1428741.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行路难》含答案3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行路难》含答案3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行路难》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下列对《行路难》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三、四句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C.五、六句通过实写“欲渡黄河”“将登太行”,却遭遇“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

D.七、八句运用“姜尚”和“伊尹”受到重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期望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能抱负的强烈愿望。

8.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成长格言。

请结合诗句的内容,说说老师的用意。

【答案】7.C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是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借用南朝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用典不是得分点,作者情感主旨才是。

)老师用它作为成长格言,其用意在于鼓励学生面对成长中的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解析】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有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欲”“将”是想要,将要的意思,因此“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诗人想象的虚景,是虚写,选项中“实写”表述有误;故选C。

8.本题考查诗句情感的表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意: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从用典的角度分析。

这两句运用了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表明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从仕之路仍有所期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行路难五首(其三)
贺兰进明
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深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首诗就是从这个角度着笔的,反映了思妇与戍边将士的分离之苦。

B.“春花落尽”“秋风始高”将人物的情感置于时序转换中,揭示出人物望眼欲穿、度日如年的心境。

C.“蜂不窥”“燕不栖”是对暮春和初秋景物的描写,营造了冷寂的氛围,衬托了戍边将士孤独、寂寞的处境。

D.“荡子事征战”与“蛾眉守空闺”对举,前者为“因”,后者为“果”,透露出诗人对征战的批判之情。

16.“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晚上湖边渔人在船上唱歌情景的想象,表现了安乐祥和的生活。

(2)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C(3分)(“衬托了戍边将士孤独、寂寞的处境”错,应是思妇的孤独寂寞。

16.(6分)第一问: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对征人的思念。

(2分)第二问:抓住细节描写来抒情,写女主人公“下泪”,借此表现女主人公独守空闺的寂寞和对征人的思念。

借表达上的层层递进来抒情,借助“自然”与“况复”这两个词语,将凄楚悲凉之情推向高潮。

以“乌夜啼”烘托女主人公的孤枕难眠之悲,使其悲痛之情更具感染力。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7.(6分,一空1分)(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2)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