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合集下载

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

1、板岩:黄褐色,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方解石、炭质等,结晶程度差,尚保留较多泥质成分,具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多呈薄层状,质地较坚硬,锤击声较清脆;锈染较严重,强风化;2、千枚岩:银灰色,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含少量长石及碳质、铁质等物质,细粒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在片理面上有小皱纹构造,呈薄层至中厚层状,质地较硬,节理裂隙较发育,中等风化;3、砂岩:棕、黄色,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及粘土矿物等,砂状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胶结物为硅质,质地较坚硬,锤击声较清脆,弱风化;4、灰岩:灰色、灰白色,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其它矿物成分有粘土矿物、石英粉砂、铁质微粒等,碎屑结构(晶粒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可见方解石脉;弱风化,锤击声脆,岩质较硬,未见有溶蚀现象;5、片岩:灰白-灰-灰黑色,矿物成分主要有绿泥石、石英、方解石、白云母等,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薄层状(层厚3-50mm)构造,岩石蚀变较弱,局部见脉状和不规则脉状碳酸盐化和硅化;质地较硬,弱风化;6、白云岩:灰白色,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细粒或中粒结构,块状、角砾状、砾状结构,性脆,硬度小,用铁器可划出擦痕,岩石表面可见刀砍状痕迹,节理裂隙发育,锈染较严重,弱风化;7、辉绿岩:深灰、灰黑、灰绿色,由辉石、基性长石组成,辉绿结构或次辉绿结构,粒度较小,节理裂隙发育,有石英岩脉填充,呈碎块状,弱风化;8、花岗岩:黄色带粉红、灰白色,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半自形粒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质地坚硬致密,节理裂隙较发育,弱风化9、泥岩:棕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层理不如页岩发育,节理裂隙发育10、砾岩:红褐色,30%以上由直径大于2mm的颗粒碎屑组成,碎屑组分主要为岩屑,有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粉砂、粘土物质等,粒径2~10mm,泥钙质胶结,圆棱-浑圆状,磨圆度较差11、凝灰岩:颜色以灰白色为主,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常见岩性——精选推荐

常见岩性——精选推荐

岩性描述1、灰黄色角砾岩,角砾呈棱角状,粒度大小悬殊,大者20-30厘米,小者10-15厘米,成分为灰岩占75%,粉砂质泥岩占20%,胶结物为灰岩及泥岩岩屑,岩石具强硅化中等褐铁矿化,岩石局部被铁质侵染后呈砖红色。

2、浅褐红色构造角砾岩,角砾呈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主要为灰岩,胶结物为灰岩岩屑及砖红色粘土,具弱硅化、弱褐铁矿化,岩石显揉皱现象。

3、灰黄色、褐红色碎裂岩化粉砂质泥岩、岩石呈碎块状,局部具有硅化、褐铁矿化现象,偶见碎裂状石英团块,,岩石呈半风化状,多成粘土及砂土状。

4、岩石中见溶蚀小孔洞,孔洞中充填方解石晶体,局部见方解石细脉沿裂隙面分布。

岩石局部见方解石细脉、方解石颗粒、溶蚀小孔洞,孔壁见方解石颗粒,结构致密。

5、浅灰、浅紫红色、灰黄色角砾岩,角砾呈棱角状,粒度大小悬殊,大者20-30厘米,小者2-3厘米,一般10-15厘米,成分为灰岩占75%,粉砂质泥岩占20%,胶结物为灰岩及泥岩岩屑,岩石具有强硅化若褐铁矿化,局部被铁质侵染后呈砖红色。

6、褐黄色粘土层,具有滑感局部中等风化,岩石整体较破碎,局部裂隙面偶见方解石细脉分布,脉宽1-4mm。

7、灰黄色角砾岩,菱角主要成分为灰岩,角砾呈菱角状次菱角状,胶结物为钙质、泥质等,泥质含量较高,蚀变较弱,具弱硅化。

裂隙面见灰白色方解石薄膜,发育方解石细脉,呈网状展布,脉宽1-2mm。

8、浅灰色中层状泥质灰岩,岩石极为破碎,由泥质灰岩碎块及泥质物组成;局部见石英细脉及方解石团块岩层面分布。

9、浅灰色薄层状灰岩,局部见方解石颗粒、铁质薄膜,泥质胶结。

岩石中见溶蚀小孔洞,空洞中充填方解石晶体,岩石裂隙面被铁质被摸充填。

10、浅灰色碎裂状泥晶灰岩,岩石见方解石团斑、方解石细脉,局部被铁锰质侵染,泥质胶结,岩石松散。

11、紫红色、灰褐色角砾岩,角砾呈棱角状,粒度大小悬殊,大者20-30厘米,小者2-3厘米,一般10-15厘米,成分为灰岩占75%,粉砂质泥岩占20%,胶结物为铁质、泥质,胶结较松散,局部可见褐铁矿化现象。

常见岩性描述

常见岩性描述

土层
1、素填土:黑褐色,主要成分为泥、砂岩碎石、粉质粘土。

稍湿-干,松散,块径5-110mm,硬物质含量约40%,表层含少量建筑垃圾,堆积年限为小于5年。

2、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状,切口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3、块石土:黄灰色、主要由灰岩块石和粘性土组成,块石粒径为30-200mm,含量55%,呈棱角状,稍湿-干,呈中密。

4、卵石土:灰白色,稍湿、中密,母岩成分为灰岩、石英岩,粒径10-110mm,磨圆度较好,呈次椭圆状,级配较差,卵石间充填灰白色中粒状砂土,卵石含量65%。

岩层
1、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局部含砂质重。

其中孔深-5.20m为强风化,岩质较软,岩心破碎,呈碎块状。

其下为中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好,岩心呈短柱-柱状,节长5-40cm。

2、砂岩: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其中孔深-5.20m为强风化,岩质较软,岩心破碎,呈碎块状。

其下岩体完整性较好,岩心呈柱状,节长10-18cm,为中风化。

3、灰岩:浅灰色、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可见溶蚀裂隙发育,孔深-17.20m段岩质极软,岩心呈碎块状,为强风化层,其下岩心多呈柱状,节长7-18cm,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为中风化层。

4、页岩:黄绿色,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页理发育,孔深-6.75m段岩心破碎、呈碎块状,岩质极软,为强风化层。

其下岩心多呈短柱状,节长2-4cm,为中风化层。

300种岩性描述

300种岩性描述

安山玄武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紫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辉石斑晶,粒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

,橄榄石,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角闪石斑晶,大小1-3mm,含量%。

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紫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角闪石,长柱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辉石斑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

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质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角砾结构,斑杂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棱角状、次棱角状,碎屑粒度变化大,在2-64mm之间,分选性差,含量>50%;填隙物为小于角砾的凝灰质,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集块熔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集块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碎屑以集块及少量角砾为主,总计含量10-75%。

集块成分及角砾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其中集块大小在64-mm,含量%,角砾含量%;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或块状构造,总计占25-90%。

安山质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或斑杂构造。

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安山质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角砾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绿色,角砾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碎屑以角砾及少量凝灰质为主,总计含量10-75%。

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凝灰质以岩屑及晶屑等为主,约占%;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

矿区岩性文字描述

矿区岩性文字描述

都龙矿区岩性文字描述一、片岩类灰色二云石英片岩,局部夹变粒岩。

岩心:块状至碎块状。

灰白色含钙质二云石英片岩,局部偶见斑点状黄铁矿。

灰白色含钙质二云石英片岩,局部偶见斑点状黄铁矿。

灰-灰白色二云石英片岩。

岩心:碎块状。

灰-灰白色二云石英片岩,底部为硅化二云石英片岩。

岩心:碎屑状。

灰-灰白色二云石英片岩。

岩心:碎屑状、碎块状。

灰色钙质二云石英片岩,顶部矽卡岩化,局部偶见斑点状、细脉状黄铁矿、磁黄铁矿。

岩心:碎块状、碎屑状。

灰色、褐红色时石英云母片岩。

其中25.64米见木楂,估计打到老坑道;25.79米见铁闪锌矿团块,推测为老坑内废渣堆积矿石。

岩心:碎块状。

浅灰色、灰白色石英云母片岩。

见矽卡岩角砾,偶见黄铁矿。

浅灰色矽卡岩化石英云母片岩。

其中372.65-375.97、385.71-392.47米见黄铁矿、磁黄铁矿呈细脉状、散点状分布。

岩心:块状、碎块状。

灰色石英云母片岩夹石英团块,局部见细粒黄铁矿。

岩心:块状、碎块状、碎屑状。

灰色矽卡岩化片岩,局部见黄铁矿、磁黄铁矿、铁闪锌矿。

其中55.51-57.01米为乳白色石英脉。

岩心:块状、碎块状。

浅灰色石英云母片岩。

岩心:极为破碎。

浅灰色矽卡岩化片岩,局部见有铁闪锌矿、黄铁矿。

岩心:破碎呈粉土状。

灰色石英云母片岩。

其中117.75-118.26米为乳白色石英脉。

灰色石英云母片岩。

其中138.75-140.65、144.20-147.35米见少量铁闪锌矿及黄铁矿;153.14-155.64米为泥土状,见少量铁闪锌矿;179.19-180.43米为灰绿色绿帘石、绿泥石矽卡岩,见少量斑点状铁闪锌矿。

岩心:极为破碎呈粉状、泥状、碎块状。

灰色石英云母片岩。

岩心:柱状、块状。

灰色石英云母片岩,夹少量石英团块。

其中524.45-525.55米为灰色弱矽卡岩化大理岩。

岩心:块状、碎块状。

二、大理岩类灰绿色方解石化石榴石、绿泥石、绿帘石矽卡岩,偶见星点状黄铁矿。

局部夹矽卡岩化细晶方解石大理岩。

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
1、棕色富含油粉砂岩 (S3): 含油部分..色,不含油部分..色,含少量细砂,泥质胶结,疏松,加HCL-。含 油较饱满,较均匀,含油面积…染手,原油味浓,含油部分滴水不渗,呈珠 状。荧光干照呈棕黄、黄色,荧光滴照呈棕黄色。原油颜色较浅,油质轻。 岩屑呈颗粒状及散砂状。 2、棕褐色油浸粉砂岩 (S3): 含油部分以棕褐色为主,少量棕灰色,不含油部分呈…色。含少量细砂,泥 质胶结,较疏松。含油较均匀,但不饱满,略染手,具原油味,含油面积…, 含油部分滴水微渗一渗,呈馒头状。萤光干照棕黄~淡黄色,三氯甲烷浸 泡溶液呈浅棕黄色。原油颜色较浅,油质轻。岩屑呈颗粒状、散砂状。 3、灰色油斑粉砂岩 (S3): 含油部分颜色棕黄色,不含油部分颜色为灰色。含少量细砂,泥质胶结,较 疏松。含油不均,呈斑块、条带状分布,不染手,可闻到原油昧,含油面积..含 油部分滴水渗入。荧光滴照亮黄色。加HCI- , 岩屑呈颗粒状及散砂状。 4、浅灰色油迹粉砂岩 (S3): 含油部分棕黄色,不含油部分灰色。含少量细砂,泥质胶结,较疏松。含油 岩屑约占定名岩屑15%左右。分布不均呈斑点、斑块状分布,可闻到油味,不染 手,滴水浸入。萤光干照淡黄色,三氯甲烷浸泡溶液略具淡黄色。加HCl +, 岩 屑呈颗粒状及散砂状。 5、黑褐色油浸中砂岩 (Ng): 含油部分…色,不含油部分…色.成份以石英为主,少量长石及暗色矿物。 含较多细砂及少量粗砂,次棱角~次园状,分选中等。泥质胶结,疏松。含油 较饱满,均匀,含油面积…,不染手,原油味淡,含油部分滴水不渗,呈珠状。 萤光干照暗棕色,三氯甲烷浸泡溶液呈棕黄色。原油呈黑色,稠,油质重。岩 屑多呈凝块状。 6、褐灰色页岩 (S3):
局部见灰色泥质斑块。较致密,加HC1+, 岩屑呈团粒状。 37、浅灰色灰质砂岩 (S2): 成份分主要为石英,少量长石及暗色矿物。砂粒以细砂为主,含少量粉砂。

岩性描述(地质从业人员必备)

岩性描述(地质从业人员必备)

岩性描述(地质从业人员必备)现场编录地层岩性描述示范1、强风化灰岩(泥灰岩、粉砂质灰岩、燧石灰岩)年代:T、P、C、D、OXX色,隐(显、粗)晶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份以方解石为主(含泥质、粉砂质、燧石),XX胶结,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间有XX充填,方解石脉发育?有溶蚀现象(小溶孔)?岩芯多呈XX状,锤击声较脆,岩芯采取率约XX%,回次RQD=XX~XX%。

2、弱风化灰岩(泥灰岩、粉砂质灰岩、燧石灰岩)年代:T、P、C、D、OXX色,隐(显、粗)晶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份以方解石为主(含泥质、粉砂质、燧石),XX胶结,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间有XX充填,方解石脉发育?有溶蚀现象(小溶孔)?岩芯多呈XX状,锤击声脆,岩质较新鲜,岩芯采取率约XX%,回次RQD=XX~XX%。

3、微风化灰岩(泥灰岩、粉砂质灰岩、燧石灰岩)年代:T、P、C、D、OXX色,隐(显、粗)晶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份以方解石为主(含泥质、粉砂质、燧石),XX胶结,偶见节理裂隙,方解石脉发育?有溶蚀现象(小溶洞、溶槽、溶沟)?岩芯多呈长柱状,节长XXcm,锤击声脆,岩质新鲜,岩芯采取率约XX%,回次RQD=XX~XX%。

4、强风化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粉砂质白云岩)年代:T、C、D、OXX色,隐(显、粗)晶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份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含泥质、粉砂质),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间有XX充填,方解石脉发育?有溶蚀现象(小溶孔)?岩芯多呈XX状,锤击声较脆,岩芯采取率约XX%,回次RQD=XX~XX%。

5、弱风化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粉砂质白云岩)年代:T、C、D、OXX色,隐(显、粗)晶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份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含泥质、粉砂质)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间有XX充填,方解石脉发育?有溶蚀现象(小溶孔)?岩芯多呈XX状,锤击声脆,岩质较新鲜,岩芯采取率约XX%,回次RQD=XX~XX%。

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

浅红色中粒似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岩石风化面为灰红色,新鲜面为灰白、浅红色,似斑状结构,基质为中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为钾长石浅肉红色,自形板状,大小约10-50mm,解理面宽平,玻璃光泽,分布不均匀,平均含量约10-15%;基质主要由长石、石英和暗色矿物黑云母等组成,斜长石灰白色,板状或粒状,大小3-5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15-20%;钾长石浅肉红色,板状,大小约3-4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60%左右;石英无色透明、粒状,大小多1mm左右,颗粒较大者形成斑晶,无解理,油脂光泽,有时聚集呈团,含量约20-30%;黑云母褐色,一组极完全解理,片状,大小1-3mm 左右,珍珠光泽,含量约5-8%。

浅红色细粒含黑云母正长花岗岩:风化面浅灰色,新鲜面浅红色,细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钾长石:浅肉红色,半自形宽板状或板柱状,玻璃光泽,具有卡氏双晶,大小0.5-2mm为主,少量(1-3%)在2-4mm之间,含量约50-55%;石英无色,它形粒状,油脂光泽,大小以0.5-2mm为主,少量(2-5%)在2-4mm之间,含量约20-30%;斜长石为灰白色,解理发育,玻璃光泽,粒状,含量15-20%;黑云母黑色或暗褐色,片状,集合体大小1-3mm,绿泥石化,含量约5%左右。

岩石具绿泥石化,节理细密发育。

浅红色中细粒正长花岗岩浅红色中粒正长花岗岩浅红色粗中粒正长花岗岩:风化面浅灰色,新鲜面浅红色,粗中粒不等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构成。

钾长石:浅肉红色,半自形宽板状或板柱状,玻璃光泽,具有卡氏双晶,大小2-5mm为主,少量(3-5%)在5-7mm之间,含量约50-55%;石英无色或烟灰色,它形粒状,油脂光泽,大小以2-4mm为主,含量约25-30%;斜长石为灰白色,解理发育,玻璃光泽,粒状,含量15-20%;黑云母黑色或暗褐色,片状,集合体大小1-3mm,绿泥石化,含量约1-3%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8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

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

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

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

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5%左右。

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约5%。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褐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长石等组成。

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色厚层黑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黑云母、长石等组成。

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厚层绿泥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石英、长石及少量绢云母组成。

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1mm,含量70%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0.1mm,含量15%—20%;长石,他形粒状,粒度<0.1mm,含量5%—10%;绢云母及其他矿物约占5%。

灰色浅灰色厚层绢云绿泥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浅灰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绢云母、石英及少量长石组成。

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1mm,含量60%左右;绢云母细小鳞片状,片径<0.1mm,含量25%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0.1mm,含量10%;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5%。

紫褐色绢云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紫褐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绢云母、绿泥石、石英及少量长石组成。

绢云母细小鳞片状,片径<0.1mm,含量65%左右;绿泥石,细小粒状,粒径<0.1mm,含量20%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0.1mm,含量10%;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5%。

青灰色钙质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青灰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绢云母、石英碳酸盐岩矿物及少量长石组成。

绢云母细小鳞片状,片径<0.1mm,含量40%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0.1mm,含量30%;碳质成份含量25%左右;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5%。

灰紫色绢云石英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紫色,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石英、绢云母、绿泥石、及少量长石组成。

石英,他形粒状,粒度<0.1mm,含量60%;绢云母细小鳞片状,片径<0.1mm,含量25%左右;绿泥石,细小粒状,粒径<0.1mm,含量10%左右;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5%。

黑灰色碳质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黑灰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绢云母、石英、碳质成份及少量长石组成。

绢云母细小鳞片状,片径<0.1mm,含量45%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0.1mm,含量40%;碳质成份含量10%左右;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5%。

灰白色中薄层状白云石大理岩:风化面灰色、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薄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石英等。

白云石、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粒度0.5—1mm,二者含量95%左右;石英及其他矿物含量在5%左右。

灰白色厚层糖粒状白云石大理岩:风化面灰色、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中粒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石英等。

白云石、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粒度2—3mm,二者含量95%左右;石英及其他矿物含量在5%左右。

灰白色厚层细粒硅化白云石大理岩:风化面灰色、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石英等。

白云石、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粒度0.5—1mm,二者含量75%—85%;岩石硅化较强,多呈团块状,部分呈细小脉状,含量15%—25%。

灰白色硅质条带状白云石大理岩:风化面灰色、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石英等。

白云石、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粒度0.5—1mm,二者含量65%—75%;硅质条带状宽0.5mm—3mm,长10mm—20mm左右,含量25%—35%。

灰白色致密块状大理岩:风化面灰色、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薄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方解石、白云母、石英等。

白云石、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粒度0.5—1mm,二者含量95%左右;石英,粒状,粒度0.5mm,白云母,呈细鳞片状零星分布,二者含量在5%左右。

灰白色薄层条带状大理岩:风化面灰色、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薄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方解石等。

白云石、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粒度0.5—1mm,二者含量95%左右;石英及其他矿物含量在5%左右。

灰白色中薄层透闪石大理岩:风化面灰色、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薄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方解石、透闪石、石英等。

白云石、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粒度0.5—1mm,二者含量75%—80%;透闪石多呈乳白色,放射状集合体,含量15%—20%,石英及其他矿物含量在5%左右。

浅灰色白云母绢云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浅灰色,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白云母、绢云母、石英、长石等组成。

绢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白云母,白色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3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0.5mm左右,含量<10%。

灰色绢云绿泥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绿泥石、绢云母、石英、长石等组成。

绿泥石,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绢云母,白色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3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0.5mm左右,含量<10%。

灰绿色绿泥绢云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浅灰色,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长石等组成。

绢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绿泥石,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3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 左右,含量<10%。

灰色二云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白云母、黑云母、石英、长石等组成。

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3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5%;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3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凝灰岩:风化面灰褐色,新鲜面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主要由晶屑、玻屑及火山微尘组成。

分选性差。

晶屑:主要为石英及斜长石,石英:灰白色,他形,粒状,粒度0.5mm-2mm,含量5%。

斜长石:白色-黄白色,半自形板柱状,大小为0.5mm-2mm,含量5%。

玻屑:呈黑色,形态不规则,大小为0.5mm-1mm,含量5%。

填隙物为火山微尘,呈灰绿色,粒度细小,含量85%。

安山质岩屑、晶屑凝灰岩:风化面褐色,新鲜面紫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主要由岩屑、晶屑及火山微晶组成。

分选性差。

岩屑:多为闪长岩,呈棱角状,大小一般为1mm-2mm,含量5%。

晶屑:主要为石英、斜长石及黑云母,石英:灰白色,他形,粒状,粒度0.5mm-2mm,含量10%。

斜长石:白色-黄白色,半自形,板柱状,大小为0.5mm-2mm,含量10%,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一般为0.5mm-2mm,含量小于5%。

填隙物为火山微尘,呈紫红色,粒度细小,含量大于70%。

安山质凝灰岩:风化面褐色,新鲜面紫红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主要为火山微尘,含有少量晶屑、玻屑。

晶屑:斜长石:黄白色,半自形,板柱状,大小1mm-2mm,含量2-3%。

玻屑:黑色、不规则、大小为0.5mm-1mm,含量2-3%。

其余为安山质火山微尘,呈紫红色,粒度细小,肉眼难以辨认。

流纹质凝灰岩: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主要由火山灰尘及少量晶屑组成。

分选性差。

晶屑:石英:灰白色,他形,粒状,粒度0.5mm-2mm,含量10%。

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柱状、粒状,大小为0.5mm-2mm,含量10%,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一般为0.5mm-1mm,含量5%。

晶屑分布不均。

其余为流纹质火山灰尘,呈灰绿色,粒度细小,肉眼难以辨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