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印度
南亚和印度

南亚降水的时间分布
降水多的地区: 降水多的地区: 降水少的地区: 降水少的地区: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降水最多:乞拉朋齐 降水最多: 乞拉朋齐,1861年年 乞拉朋齐,1861年年 降雨量20447毫米。 20447毫米 降雨量20447毫米。 1890年 月到1891 1891年 1890年8月到1891年7 降雨量达24461 月,降雨量达24461 毫米。 毫米。 1960年 月到1961 1961年 1960年8月到1961年7 出现26461.2 26461.2毫 月,出现26461.2毫 米的最高纪录。 米的最高纪录。
三、气候 1、主要类型与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 区;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西北部印 度河流域; 度河流域; 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北部喜马 拉雅山脉、 拉雅山脉、西北兴都库什 山脉等。 山脉等。
1、热带沙漠气候 特征:降水稀少, 特征:降水稀少,气候干 燥。 塔尔沙漠(印度沙漠)成因: 塔尔沙漠(印度沙漠)成因: 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 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 降水少; 降水少; 夏季风西南风到达较少; ②夏季风西南风到达较少; 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 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 的破坏
度
孟 加 拉 湾
10° 10°N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70° 70°E
80° 80°E
90° 90°E
3、板块位置: 板块位置:
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地震。 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地震。
4、范围 包括:尼泊尔、不丹、 包括:尼泊尔、不丹、 印度、巴基斯坦、 印度、巴基斯坦、孟 加拉国、斯里兰卡、 加拉国、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内陆国的是 其中属内陆国的是: 其中属内陆国的是:
世界地理分区南亚和印度x

世界地理分区南亚和印度x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社会《世界地理》的南亚和印度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南亚地区的文化特色等。
印度部分则包括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2. 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
3. 培养学生对南亚和印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
难点:南亚和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南亚和印度的图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南亚和印度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南亚和印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讲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3. 讲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
4.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亚和印度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南亚和印度。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南亚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色:印度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和宗教:七、作业设计1. 描述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2. 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
答案:1. 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2. 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主要农作物、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印度的文化和宗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南亚和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悠久历史传承和灿烂文化遗产
古老的印度文明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如印度教、佛教等宗教建筑和艺
术。
丰富的历史遗迹
南亚地区遍布着众多历史遗迹,如 印度的泰姬陵、恒河文明遗址等, 见证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 文化。
多样的民族和语言
南亚地区民族众多,语言多样,包 括印地语、孟加拉语、泰米尔语等, 展现了该地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日益密切的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南亚地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印度作为该地区的重要国家, 正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推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Chapter
总体经济水平及产业结构
南亚地区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但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南亚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 逐渐显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撑。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服务业和工业 逐渐崛起。近年来,信息技术、旅游、 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比较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经济总量和人均GDP 均居领先地位。其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尤其是
信息技术、医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输标02入题
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服 务业增长迅速,尤其是电信、金融等领域。
01
03
斯里兰卡经济以服务业为主,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 一。此外,斯里兰卡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
南亚地区宗教文化多元,主要宗教有 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
02
印度地理环境
Chapter
地形地貌特征
南亚与印度

三、农业 1、自然条件评价
耕地面积大 (占国土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 有利: 热量充足 多的国家)
土壤肥沃 不利: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模型: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工
农业基础 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粮食作物: 水稻和小麦 经济作物: 棉花、茶、黄麻
南 亚
雅鲁藏布江
30°
喜马拉雅山脉
20 °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10 °
60° 0°
70 °
斯里兰卡北侧
80 °
90 °
一、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30°
①、经纬度位置: 热带和北温带
20 ° 大部分10°N~30°N 60°E~90°E之间
北回归线和80 °E穿过中部
10 °
60°
70 °
80 °
90 °
地形影响气温
如果搬掉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 南亚气候会出现什么变化?
南亚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干燥的塔尔沙漠
印度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乞拉朋齐位於迎风坡, 全球雨量最多的地区
迎风坡雨量充沛
低湿的恒河三角洲 经常洪水泛滥
位于德干高原背 风坡,较为干燥
东部和半岛沿海降水丰富, 半岛西部降水少,西北最少。
试从气候、地形等 方面分析孟加拉国 多洪涝的原因。
印度
一、印度概况
1、地理位置: 10°N~30°N,70°E ~ 90°E 2、地形与河流:北部喜马拉雅山地、恒河平原、德 干高原;恒河 3、气候:热带季风为主,北部为高山气候
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多民族国家,印 度斯坦族最多,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
南亚和印度资料.

佛教
斯里兰卡
3.三大宗教 印 度 教 伊斯兰教
印度、尼泊尔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4. 人种:以白色人种为主
5.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人口都超过1亿 6、( )是南亚一些国家的第二语言。
六、南亚的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严重:地震、滑坡、泥石流
1988年8月20日:印度北部比哈尔邦发生里氏6.6级地震,造成至少 1450人死亡。 1991年10月19日:印度北部发生烈度7.0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 2000人丧生。 1993年9月30日: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拉杜尔发生烈度6.0级地震,导 致1万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1997年5月22日:中央邦的贾巴尔普尔发生地震,43人死亡,1000人 受伤。 1999年4月23日:地处北方邦喜马拉雅山的杰莫利发生里氏6.8级地 震,110人死亡,300人受伤。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9级地震 2005年10月8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死者逾8.6 万人
二、地形
1、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 中部印度河—恒河平 原; 南部德干高原,沿海 是东、西高止山
2、地势特征:
北部地表崎岖,起伏 大; 中部地势平坦; 南部高原较平坦,西 部略高,东部略低。
三、气候
1、主要类型与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大部 分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西北 部印度河流域;
高原山地气候:北部 喜马拉雅山脉、西北兴 都库什山脉等。
②空间分布: 西高止山的濒海一侧和北部山地的南坡为迎风坡,
多地形雨。如乞拉朋齐(世界雨极)
世界绝对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阿萨姆 邦的一个村庄——乞拉朋齐,1861年出现了年降雨 量20447毫米的高纪录。1890年8月到1891年7月, 降雨量达24461毫米。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出 现26461.2毫米的最高纪录,成为世界“雨极”。
南亚和印度地理知识点总结

南亚和印度地理知识点总结南亚和印度地理知识点总结南亚和印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它们的地理、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都有独特的吸引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南亚和印度的地理知识点。
一、南亚地理1、地理位置南亚位于亚洲的西南部,拉脱维亚、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朝鲜与它接壤。
海拔从0-7000米不等,地形复杂。
2、气候特征南亚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气候,印度支那一带有四季分明的湿热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季温和潮湿;东南部有温暖而湿润的季风气候,西北部有温暖干燥的大陆性气候。
3、地貌特征南亚地貌复杂,受到古新世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包括高原、山脉、平原等地貌形态。
印度次大陆西北部和南部有新近纪复杂的山脉系统,山脉系统以西北东南走向穿越印度次大陆,形成小高原,地势最高的是西北部的昆仑山;南亚西部和南部有新近纪的洋陆节理,洋陆节理以北西向走向穿越南亚,形成高原、平原和海岸带,最高的是阿拉伯海沿岸的索马里半岛。
二、印度地理1、地理位置印度位于亚洲西南部,东北与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南与缅甸和斯里兰卡接壤,西南与阿拉伯海和斯里兰卡接壤。
2、气候特征印度气候多样,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其中,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次大陆东部和南部,湿度大,温度高,季节性强,有两个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次大陆中部,温度较低,湿度较小,季节性较弱,没有明显的雨季;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次大陆西北部,温度低,湿度较大,季节性较弱,只有一个雨季。
3、地貌特征印度次大陆有多种地貌,其中最重要的是山脉系统和高原系统。
印度次大陆的山脉系统主要有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央高原和尼泊尔高原等,其中昆仑山是印度次大陆最高峰,海拔8848米;印度中央高原位于印度次大陆南部,海拔高达3000米,且有多种地貌;尼泊尔高原位于印度次大陆东北部,其最高峰为恒河峰,海拔8586米。
关于印度地理知识点

关于印度地理知识点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关于印度的地理知识点有哪些?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印度地理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知识点:印度1、概况:位置――亚洲南部,三面临海,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人口超过十亿,居世界第二位。
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
印度人属于白色人种。
2、地形特点:自南向北明显的分为三部分: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3、气候特点: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10月-次年5月;雨季6-9月)。
4、世界文明古国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5、农业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水旱灾害多发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6、发展中的工业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
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新德里:首教,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印度地理知识点: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68°7′~97°25′之间。
南亚

平原。地势十分低平,排水 不畅,加剧受灾程度。
(2)孟加拉国属于什么气候 类型?当西南季风来得早, 退得晚,且势力强大时,对 孟加拉国会有什么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持续时 间长,强度大,雨量多,洪 涝灾害严重。
典例剖析
一、南亚
1.孟加拉国水灾严重,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3)流经孟加拉国的最大河流 是哪一条?孟加拉国位于这条 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形成水灾 有什么影响? 恒河。各干支流洪水在此汇集, 易造成水灾。
海、东北部及喜马拉洋增湿)迎风坡; 雅山南麓; ➢东北及喜山南坡:西南季风迎风坡;
②较少区 ➢ 虽受西南季风影响,但缺少上 德干高原大部升的动力,降水较少;
➢北温带夏季:西南季风难以到达; ③稀少区 ➢ 北温带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印度河干流下游降;水稀少; 南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南亚、印度 自然地理特征—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南亚、印度 自然地理特征—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南亚、印度 自然地理特征—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⑶热带荒漠环境成因:(塔尔沙漠、印度沙漠) Ⅰ、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 Ⅱ、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 植被的破坏 ;
南亚、印度 自然地理特征—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⑷降水的空间差异
①丰富区 ➢西高止山沿海:西南季风迎风坡; 德干高原东西➢ 沿东高止山沿海:东北季风(经海
二、印度
1.读下面“德干高原地形剖面(东西向)和农作物分布图”。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阿拉伯海 ② 孟加拉 湾 ③ 西高止 山脉 ④东高止 山脉 (2)⑤号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水稻 , 原因是东西两侧沿海地区(和印度东北部)降水丰沛,
水热条件好,地面平坦,土层厚而肥沃 (3)⑥号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棉花 , 原因是 德干高原西北部是一片由火山岩风化发育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高二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地理制作人地理组
第三章认识地区第二节南亚——印度
一、学习目标
1.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2.印度的地形、气候及工农业发展特点。
3.学会分析南亚季风气候与东亚季风气候的差异。
4.结合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印度农业问题。
导学自学指导与检测
知识点一: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1南亚的地理位置与范围:(1)半球位置:_______
(2)海陆位置:__________南部(喜马拉雅山以
南),__________以北,东临__________,西临
___________。
(3)经纬度位置:南亚主要位于赤道~35°N
以及60°E~97°E之间,北回归线和80°E 从
中间穿过。
(4)国家范围:7国1地区
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国家和地区:
①___、②____、③____、④_
___、⑤____、⑥____⑦___
_、⑧___、⑨______。
(5)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国家有4个,分别是:
_______、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
我国相邻的
内陆国为:__________________ .
(6)重要性:南亚附近海域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非洲、西亚、欧洲各国联系的重要海上通道。
南亚次大陆: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同亚洲的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自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因此有“南亚次大陆”之称
2.地形地势特征和河流:(1)三大地形区:北部为______________山脉,中部为__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及世界最大的三角
洲,南部为_______高原。
(2)地势特征:北部: _____________。
中部:
________________。
南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3)三条河流:_________河、恒河、布拉马
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
三大河流
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流经巴基斯坦(塔尔沙漠),注入阿拉伯海,是印度河平原主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流经恒河平原,注入孟加拉湾
布拉马普特拉河:源于我国西藏(雅鲁藏布江),流经印度东北部,在孟加拉国与恒河汇合,注入孟加拉湾
孟加拉湾多水灾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类型及分布
(1)三种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为;
西北部地区为;
北部山区为。
(2)热带季风气候
(3)降水分布不均:①时间分布:夏季(7月)多,冬季(1月)少。
②空间分布:沿海、迎风坡多。
思考:描述南亚降水分布特点
思考2:乞拉朋齐多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思考3:德干高原西侧降水为什么多于东侧?
思考4:德干高原降水少的原因?
塔尔沙漠(印度沙漠)成因:
思考:南亚最热月为几月及成因?
知识点二:南亚的南亚的社会经济环境1.人口数量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三个国家人口过亿。
以人种为主
2.三大宗教
佛教为主:斯里兰卡;印度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知识点三: .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印度的农业
(1)农业发展自然条件:①耕地面积大(国土一半,耕地面积亚洲第一);②地形: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③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④土壤:土壤肥沃(德干高原西北部黑棉土(火山岩风化) 恒河冲积平原土壤)
不利条件: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旱灾害频繁
措施:兴修水利,防洪抗旱易涝区:恒河三角洲易旱区:德干高原内部,恒河平原及印度河平原
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1、有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2、不利:①、农业生产技术落后;②、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农业压力大。
印度有7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又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降水量大,热量充沛,其粮食总产量居世界前列。
粮食却不能自给(近年来基本实现自给),每年需从北美等地大量进口粮食。
请你根据该国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
思考:印度国土面积比中国少,但是耕地面积却比中国多,原因是什么?
思考:印度为什么粮食生产不足?
(2)主要农作物分布
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
的关系
粮
食
作
物
水
稻
小
麦
经
济
作
物
棉
花
茶
叶
黄
麻
甘
蔗
二.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
(1)工业部门与分布
工业部门分布区位因素
钢铁工业
棉纺工业
麻纺工业
电子工业
(2)三大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以加尔各答为中心;工业部门:麻纺织、钢铁
西部沿海工业区:以孟买为中心;工业部门:棉纺织
南部新工业区:以班加罗尔为中心;工业部门:电子
思考:结合农作物分布图,判断印度纺织工业有几类,并分析纺织工业分布有何特点。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后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形成了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的工业体系。
近年来,新兴工业发展较快,核能、航天工业等初具
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思考1:印度东北部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思考2:印度和日本的工业分布最显著的差异。
思考3:印度的信息科技中心班加罗尔,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1.图示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2.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 B.哈萨克斯坦
C.印度 D.印度尼西亚
3.印度农产品产量大,而出口却很少,其原因为()
A.工业发达,农业原料消耗多 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量多
C.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产量不稳定 D.人口众多,消耗农产品多
4.A 地自然带属( )
A .热带雨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5.A 地所在国有( )
A .金字塔
B .泰姬陵
C .大金塔
D .吴哥窟
6.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河流:
甲 、
乙 。
海、海湾:
A 、
B 。
(2)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阿富汗、缅甸、伊朗;喜马拉雅山脉、东高止山脉、西高止山脉、德干高原。
(3)、在图中用 ////// 画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的范围,并注记。
7.(2008四川卷)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
盖率为29%。
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4分)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10分) (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开发条件(12分)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及人为原因。
(10分)
四、堂清、日清记录: 堂清 日清
2020
8844.8201 8156 8078 8172 88 84º
28º 20图
国界河流 山峰/m
等高线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