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检验方法
乳酸菌镜检方法及显微镜使用方法

乳酸菌镜检方法及显微镜使用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乳酸菌精简方法及显微镜使用方法第一部分:乳酸菌镜检可以采用革兰氏染色方法。
第二部分:使用显微镜的油镜进行镜检,下面是具体的染色方法和镜检方法,请参考。
第一部分:乳酸菌革兰氏染色方法1目的在乳酸菌发放之前,利用标准的革兰氏染色法对即将发放的乳酸菌悬液或乳酸菌样品进行检测,观察乳酸菌乳酸菌在显微镜下的形态。
2原理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3 实验用品准备:灭菌玻片、10-100ul移液器、10-100ul灭菌移液吸头、100ul-1000ul移液器、100ul-1000ul移液吸头、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革兰氏染色液、吸水纸、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计时器4 操作:1 涂片:取灭过菌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用移液枪吸取10ul待检样品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用烧红冷却后的接种环将液滴涂布成一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2 干燥:将标本面向上,手持载玻片一端的两侧,小心地在酒精灯上高处微微加热,使水分蒸发,但切勿紧靠火焰或加热时间过长,以防标本烤枯而变形。
3 固定:固定常常利用高温,手持载玻片的一端,标本向上,在酒精灯火焰处尽快的来回通过2-3次,共约2-3秒种,并不时以载玻片背面加热触及皮肤,不觉过烫为宜(不超过60℃),放置待冷后,进行染色。
乳酸菌检验报告

乳酸菌检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乳酸菌样本的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
乳酸菌是一类益生菌,具有多种益处,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系统健康等。
通过对乳酸菌样本的检验,了解其数量和种类,能够为人们提供有关肠道健康的重要指标。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检验方法、结果分析以及相关建议。
2. 检验方法乳酸菌样本的检验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之一:2.1 培养基法乳酸菌样本首先被接种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菌种将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数量。
通过观察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数量和形态特征,可以初步了解乳酸菌的情况。
2.2 PCR法PCR法是一种通过扩增目标DNA片段的技术。
在乳酸菌检验中,可以通过PCR方法扩增乳酸菌特异性基因片段。
通过测量扩增产物的数量,可以推测乳酸菌样本中乳酸菌的数量。
2.3 16S rRNA测序法16S rRNA测序法是一种通过测序乳酸菌样本中16S rRNA基因的方法。
16S rRNA是一种在细菌中普遍存在的基因,其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变异性。
通过测序并比对乳酸菌样本中的16S rRNA序列,可以确定乳酸菌的种类。
3. 检验结果与分析3.1 培养基法检验结果经过培养基法检验,乳酸菌样本形成了X个可见的菌落,其形态特征为Y。
根据经验数据,通过数量与形态的分析,可以判断肠道菌群平衡的情况。
3.2 PCR检验结果PCR法检验得到的扩增产物数量为Z,据推测,乳酸菌样本中可能存在的乳酸菌数量约为W。
3.3 16S rRNA测序结果通过16S rRNA测序,确定了乳酸菌样本中存在的乳酸菌种类为A、B、C。
根据已知的乳酸菌种类特点,可以初步评估肠道健康状况。
4. 结果解释与建议根据乳酸菌检验结果,结合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可以给出以下解释和建议:•根据培养基法检验结果,乳酸菌样本形成的菌落数量适中,形态特征正常,表明肠道菌群平衡较好。
•根据PCR检验结果,乳酸菌样本中可能存在适量的乳酸菌,有益于维持肠道健康。
乳酸菌制剂检验法

乳酸菌制剂检验法本试验法包括牛奶凝固力、乳酸鉴别法、活乳酸菌数测定法及鉴别法。
一、牛奶凝固力及乳酸鉴别法1.牛奶培养基的制备取脱脂奶粉,制成1015%的溶液分装于试管中,每管20ml,用115℃蒸汽灭菌20分钟。
2.试验法(1)牛奶凝固力取供试品0.1~0.3g,加至牛奶培养基20ml中,摇匀,在37℃培养48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72小时),同时作两管,作为供试品管,以牛奶培养基为对照管,供试品管的牛奶应呈正常凝固现象(表面无多量乳清分出,凝块均匀稠密结实,无气体产生,无消化现象)。
(2)乳酸鉴别取上述供试品管和对照管的培养液各1ml,分别注入两支试管(15×160mm)中,各加10%硫酸溶液3~5滴,振摇,加乙醚约10ml,猛烈振摇,放置数分钟,分别将上层乙醚液倒入两支试管(16×180mm)中,于热水浴中,除去乙醚。
残留物中各加水2ml,摇匀,分别吸取0.2ml置另两支试管中,各加硫酸2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2分钟,取出,立刻用冷水冷却,分别滴加10%愈创木酚的乙醇溶液1滴,振摇后,对照管显橙色。
供试品管应显红色。
3.结果的判断(1)乳酸鉴别试验呈正反应,牛奶呈正常凝固现象,供试品优良。
(2)乳酸鉴别试验呈正反应,牛奶呈不均匀的凝块,并分出大量乳清,凝块有汽泡及消化现象,表示有杂菌生长,供试品符合规定。
(3)乳酸鉴别试验呈负反应,牛奶呈不正常凝固或者不凝固,供试品不合格规定。
二、活乳酸菌数测定法1.培养基的制备(1)含糖牛肉汤培养基牛肉浸液(或0.3%牛肉浸膏1000ml氯化钠5g胨10g乳糖20g取氯化钠、胨、乳糖加入牛肉浸液中,置水浴上加温,搅拌,使完全溶解,放冷至室温,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6.0,115℃灭菌20分钟。
(2)含糖牛肉汤琼脂培养基照含糖牛肉汤培养基处方的基础上,加溴甲酚紫0.06g,再加琼脂使每1000ml中含琼脂15~20g,在水浴上加热使溶解,分装后,115℃灭菌20分钟。
乳酸菌的鉴定

乳酸菌的鉴定
1.革兰氏染色
对分离所得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
(1)制片:将一小滴水滴于载玻片中央,挑取一个菌落于水滴中,涂匀后将载玻片通过火焰2-3次后进行干燥、固定;
(2)初染:干燥、固定后,于载玻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使其完全覆盖菌体,约1-2 min后,水洗载玻片至流出液完全无色;
(3)媒染:于载玻片上滴加碘液覆盖菌体约1 min左右,水洗载玻片至流出液完全无色;
(4)脱色:用滤纸将载玻片上的水吸干后,用95%的酒精滴洗约20-30 s,立即用水冲洗;
(5)复染:用滤纸将载玻片上的水吸干后,用番红复染2 min,水洗后晾干;(6)镜检:用擦镜纸擦拭油镜后,将载玻片置于100倍油镜下,滴加香柏油,观察,红色即为革兰氏阴性菌,紫色即为革兰氏阳性菌。
我们选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乳酸菌检测国标方法

乳酸菌检测国标方法乳酸菌检测方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清谷田园食品有限公司系列产品及原料中的乳酸菌的检测。
2 设备和仪器2.1 恒温培养箱:36±1℃2.2 天平:感量为0.01g2.3 无菌吸管:1 ml、2ml、10ml2.4 无菌锥形瓶:500ml2.5 无菌培养皿:直径为90mm2.6 无菌试管:18×180mm2.9 酒精灯2.10 立式蒸汽压力灭菌器2.11 超净工作台2.12 厌氧缸3试剂3.1 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3.2 MRS(Man Rogosa Sharpe)培养基3.2.1 成分蛋白胨 10.0g牛肉粉 5.0g酵母粉 4.0g葡萄糖 20.0g吐温80 1.0mLK2HPO4.7H2O 2.0g醋酸钠.3H2O 5.0g柠檬酸三铵 2.0gMnSO4.7H2O 0.2gMnSO4.4H2O 0.05g琼脂粉 15g3.2.2制法:将上述成分加于1000mL蒸馏水中,调节PH至6.2±0.2,加热煮沸溶解,分装于锥形瓶中,在121℃高压灭菌15-20min。
3.3莫匹罗星锂盐(Li-Mupirocin)和半胱氨酸盐酸盐改良 MRS 培养基:3.3.1 莫匹罗星锂盐储备液制备:称取50mg莫匹罗星锂盐加入到50 mL蒸馏水中,用0.22 m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3.3.2 半胱氨酸盐酸盐储备液制备:称取250mg莫匹罗星锂盐加入到50 mL 蒸馏水中,用0.22 m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3.3.3 制法将A.1.1 成分加入到950 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节pH,分装后121 ℃高压灭菌15 min~20 min。
临用时加热熔化琼脂,在水浴中冷至48 ℃,用带有0.22 mm微孔滤膜的注射器将莫匹罗星锂盐储备液及半胱氨酸盐酸盐储备液制备加入到熔化琼脂中,使培养基中莫匹罗星锂盐的浓度为50 mg/mL,半胱氨酸盐酸盐的浓度为500 mg/mL。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乳酸菌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具有益处的细菌,在许多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从酸奶到发酵食品,乳酸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筛选出具有较高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鉴定,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食品样本进行筛选。
常见的食品包括酸奶、奶酪、纳豆等发酵产品。
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因此是我们进行筛选的理想选择。
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一些食物,如蔬菜和肉类,它们也可能含有乳酸菌。
接下来,我们需要从样本中分离出乳酸菌。
这可以通过培养基选用和分离培养来实现。
培养基的选用非常重要,它应提供乳酸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我们可以选择常用的乳酸菌培养基,如MRS培养基。
通过将样品接种于MRS培养基中,我们可以让乳酸菌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
然后,通过将这些菌落转移至其他培养基中,可以进行单菌落分离,确保我们获得的是纯种的乳酸菌菌株。
鉴定乳酸菌的活性也是我们的重点之一。
活性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酶和抗菌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想要筛选出活性较高的乳酸菌菌株。
常见的活性鉴定方法包括测定乳酸产量、酶活性和抗菌活性。
乳酸产量是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乳酸的含量。
通过将培养基或发酵物转移到HPLC系统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乳酸的浓度。
通过与不同菌株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确定哪些菌株产乳酸的能力更强。
酶活性是另一个衡量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
乳酸菌常常能够产生多种酶,如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酶活性试剂盒来检测其酶活性。
高酶活性的乳酸菌意味着它们能够更好地消化蛋白质和纤维素,从而提高食物的可消化性和营养吸收能力。
除了乳酸和酶活性外,抗菌活性也是评估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酸菌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对抗病原菌的侵袭。
我们可以通过抗菌活性试验来评估乳酸菌的抗菌能力。
将不同乳酸菌菌株与病原菌一起接种在琼脂平板上,观察是否形成抑制区域。
乳酸菌检测方法

一、乳酸菌检测方法植物乳杆菌的检验1原理植物乳杆菌能在相应的厌氧培养条件下,于MRS培养基表面生长成白色、细密、圆形光滑突起的菌落,根据长出的菌落数和稀释倍数,计算出活菌数。
2仪器与试药2.1 仪器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干燥箱、电冰箱、恒温培养箱(60℃±1℃)、恒温水浴锅、显微镜(10x—100x)、架盘天平(0—500g,精确至0.5g)、250ml锥形瓶、250ml 盐水瓶、灭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灭菌平皿(直径90mm)、灭菌试管(15mm×160mm)、灭菌L型玻璃棒等。
2.2 试药酪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提取物、琼脂等均为生化试剂;无水乙酸钠、柠檬酸三胺、硫酸镁、硫酸锰、葡萄糖、磷酸氢二钾、碳酸钙、吐温-80、氯化钠等均为分析纯;水为双蒸馏水,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3 MRS琼脂培养基的组成与制备2.3.1培养基的组成酪蛋白胨10g、牛肉浸膏10g、酵母提取物5g、葡萄糖20g、无水乙酸钠5g、柠檬酸三胺3g、硫酸镁0.5g、硫酸锰0.2g、磷酸氢二钾2.0g、碳酸钙20g、吐温-801ml、琼脂15g、蒸馏水1000ml。
2.3.2培养基制备将上述的各组分在80~90℃加热使溶解,校正pH6.2,加蒸馏水至1000ml中,摇匀,分装于盐水瓶,每瓶100ml。
在121℃高压灭菌20分钟,冷却后备用。
2.4营养琼脂平板的制备取冷至45℃左右的MCA琼脂培养基,在无菌的条件下倒入无菌的培养皿中,每平皿各约15ml,待冷却凝固后,备用。
2.5无菌生理盐水的制备称取氯化钠9.0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于1000ml量瓶中,摇匀,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每瓶装90ml. 在121℃高压灭菌20分钟,冷却后备用。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以无菌操作法取检品10.0g,加入盛有90ml无菌生理盐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荡10分钟,制成1﹕10样品悬液。
实验一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检验

引言概述:乳酸菌饮料是一种富含乳酸菌的食品,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于酸奶、乳饮料等产品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正文内容:一、样品采集和制备1.确定样品采集时机:乳酸菌饮料中的乳酸菌数量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因此需要在存储时间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采集。
2.采集样品方法:使用无菌技术采集样品,避免外部微生物的污染。
3.样品制备: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均匀搅拌,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二、总菌数检验方法1.琼脂平板法:将样品制备成一定稀释倍数的悬浮液,在琼脂平板上涂布,经过一定孵育时间后,根据菌落的数量计算总菌数。
2.膜过滤法:将样品通过膜过滤器过滤,将过滤后的膜放置在琼脂平板上孵育,根据菌落的数量计算总菌数。
三、乳酸菌检验方法1.培养基选择:根据乳酸菌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常见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LBS培养基等。
2.乳酸菌的分离:将样品制备成一定稀释倍数的悬浮液,均匀涂布在选定的培养基上。
经过一定孵育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乳酸菌形成的菌落。
3.鉴定乳酸菌:使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进行乳酸菌的鉴定。
四、活菌数检验方法1.孵育培养基法:将样品制备成一定稀释倍数的悬浮液,均匀涂布在含有乳酸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经过一定孵育时间后,观察活菌的生长情况,计算活菌数。
2.阻碍培养基法:将样品制备成一定稀释倍数的悬浮液,与含有抑制剂的培养基混合。
通过观察生长情况,计算活菌数。
五、质量指标评价方法1.pH值测定:使用pH计或试纸对乳酸菌饮料中的pH值进行测定,根据标准范围评价产品的质量。
2.乳酸浓度测定:使用乳酸测定仪器或化学试剂对乳酸菌饮料中的乳酸浓度进行测定,根据标准范围评价产品的质量。
3.品尝评价:通过专业的品尝人员进行品尝评价,评估乳酸菌饮料的口感和风味。
总结: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和制备、总菌数检验、乳酸菌检验、活菌数检验和质量指标评价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世翔生物有限公司
乳酸菌检验方法
前言
1.本检验方法针对公司各种形式(固态、液态)的乳酸菌菌微生物添加剂;
2.本标准的制定依据GBT 23181-2008 、SNT 1941.1-2007、GB 478935-2010等
国家标准制定;
3.本标准由研发部起草,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布之日起实施。
一、检验前的准备
1.培养基及其试剂
1.1盛有若干玻璃珠的无菌水225ml,
1.2MRS琼脂培养基:
牛肉膏10g
蛋白胨10g
酵母膏5g
121℃,灭菌15-20min
1.3培养皿12个,试管12个,涂布棒1个,用报纸包扎后灭菌
1.4打开超净工作台,用消毒水或者酒精喷洒,工作台台面,打开紫外灯杀菌30分钟,打开风机,5分钟后,打开照明
二、取样
按照GB/T14699.1进行取样:用灭菌的铲子,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适量放入取样袋中,标注好取样日期,批次备用;液体取样使用灭菌的试管,在火焰保护下进行,完成后放入低温冰箱储藏。
三、检测步骤
1. 以无菌操作称取试样25g(ml),加入225ml有玻璃珠的无菌水中,放在摇床上,200r/min,摇动30min,制成1:10的初始菌悬浮液。
取1:10的初始菌悬浮液0.5ml,加入4.5ml无菌水,经充分混匀后,制成1:100的稀释液。
依次方法依次稀释到1:108
2.选择107 、108 二个稀释度,用移液枪分别吸取0.1ml,接种到3个营养琼脂平板上,使用涂布棒尽可能小心快速地涂布接种液于琼脂表面,涂布棒不得接触平皿边缘,涂布好的平皿改好,置室温中放置15min使接种物完全被琼脂吸收。
翻转上述平皿置于36±1℃培养箱中培养48±2h。
从样品稀释到涂布完成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
3.培养后,选取菌落数在30到300个之间的平板计数,低于30 CFU 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 CFU 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
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若平板中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计数;若片状菌落步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四、计数
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中菌落总数结果。
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1)计算
3.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300 CF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小于30 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5. 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30 CFU~300 CFU之间,其中一部分小于30 CFU或大于300CFU时,则以最接近30 CFU或300 CF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