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如何做方案设计绿色建筑说明

如何做方案设计绿色建筑说明

方案设计绿色建筑说明在设计绿色建筑方案时,按照其实质与目的,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节能、环保、资源节约、室内环境和社会效益。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各个方面。

一、节能1. 设计建筑的外立面和窗户时,要考虑到建筑在不同季节的采光和隔热需求,采用具有良好保温和隔热作用的材料,保证建筑对外部环境的隔绝,并合理设置遮阳装置,减少建筑物内部的热量损失。

2. 设计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时,要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优化建筑的能耗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同时,可以考虑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的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通过优化建筑的布局和结构,设计通风良好的建筑构造,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降低建筑物内部的能耗,提高空气质量和室内舒适度。

二、环保1. 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可再生、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降低城市水资源的消耗。

3. 设计绿色植被覆盖的屋顶和墙面,提高建筑的保温效果,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 注重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合理设计建筑的垃圾处理设施,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资源节约1. 在建筑设计中,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合理规划建筑用地和空间布局,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2. 设计建筑的节水系统和节水设施,减少对城市水资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设计建筑的照明系统和电力系统时,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和设施,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的用电成本,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

四、室内环境1. 建筑内部的空间规划和布局要考虑到室内的采光和通风需求,设计合理的开窗结构和通风系统,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1一、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15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 229-20104.《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20137.《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75—2012 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2016 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GB/T18920-200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6年版) 1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1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1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1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 1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163-2008 19.《建筑幕墙》 GB21086-20072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2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7106-2008 22.《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0151-2008 23.《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 JGJ286-2013 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25.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综合楼2.建设目标: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项目建设用地面积: 15200 m 2 。

项目建筑面积38230 m2 其中地上:31000 m 2,地下: 9230 m 2;建筑层数 25 层;4.主要建筑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商住建筑□5.申报绿色建筑的区域范围示意图:(应注明北向角度)红线范围内为本次申报的范围,北向角度90°三、达标明细表绿色建筑设计说明(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 /T 50378-2014)填写要求:1.满足或得分的条文需在方框内打勾[ √ ],并填写相应技术措施;不参评条文在方框内打横杆[ - ]并注明不参评原因;不满足的条文删除该条所有内容。

绿建设计说明【范本模板】

绿建设计说明【范本模板】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篇1。

1节地与室外环境1。

1.1 环境噪声控制本项目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周边为城市道路,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

1.1.2室外风环境控制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1.利用电脑模拟建筑室外风环境,为建筑方案提供优化建议.如优化建筑布局、建筑截面积,建筑形体及建筑高度等;2.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1。

1。

3合理设置停车场所对本项目楼层架空层设置适量自行车停车位,方便居民停车.1.1。

4生态场地设计对场地和景观设计进行优化,设计透水地面,有利于雨水回收,减低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1.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铺设。

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场,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铺装地面。

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2.关注各种下垫面的吸热特征,选择浅色与可反射适当太阳能的铺装饰面,保证有绿化覆盖率和遮荫率。

3。

绿化设计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

4。

场地做下凹式绿地面积达到总绿地面积的30%,有助于场地蓄水,减轻市政排水管排水压力。

1。

2节能设计1.2。

1建筑造型节能1。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形体控制,选择浅色外墙饰面;对朝向与窗墙面积比进行有效控制等。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2。

设计建筑遮阳百叶,达到良好的外遮阳效果,降低外窗成本。

1.2.2建筑部件节能1。

外窗综合遮阳遮阳设施要求构造简单、经济、耐久、轻巧、美观;一般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挡板式等四种。

各种遮阳设施又有固定式及活动式两种,活动式使用灵活,但构造复杂,造价较高,建议采用综合固定式。

1.2。

3建筑材料节能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进行节能模拟计算,优化设计方案,选择低投高效的材料。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方案是一种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关于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说明:
首先,我们将在设计阶段考虑建筑的朝向和布局。

我们会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来减少能源消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设置大型窗户和天窗,同时确保阳光能够尽可能地穿透到建筑内部。

其次,我们将使用环保材料。

我们将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如再生木材、可回收材料和辐射减少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低的碳排放,还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第三,我们将通过使用节能设备来减少能源消耗。

我们将在建筑中安装高效节能的空调、采暖和照明系统。

此外,我们还将使用太阳能板来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第四,我们将优化建筑外部空间。

我们将建立一个绿化空间,种植各种树木和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

我们还将设置可持续的排水系统,以减少雨水流失和污染。

最后,我们将使用先进的技术来监测和控制能源消耗。

我们将安装智能电表和节能设备,以便对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追踪和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
低能源浪费。

总之,这个绿色建筑方案的设计注重节能和环保。

通过优化建筑朝向和布局、使用环保材料、安装节能设备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我们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并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

这个绿色建筑方案将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同时对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

结构专业绿色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结构专业绿色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结构专业绿色建筑设计说明范文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个建筑结构里的绿色建筑设计,这可有点意思呢。

一、结构体系的选择与节能效益。

1. 体系选型。

咱在一开始设计这个建筑结构的时候啊,就像挑衣服一样,得选个合适的结构体系。

我们考虑了好几个“款式”呢,最后选了[具体结构体系,比如框架剪力墙结构]。

为啥选它呢?这就跟找对象似的,得看综合素质。

这个结构体系空间布局比较灵活,就像一个性格随和的伙伴,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功能需求。

而且啊,在材料使用上也比较经济合理,不会像个大手大脚的“败家子”,浪费很多材料。

2. 节能关联。

你知道吗?这个结构体系对节能也有很大的帮助呢。

它的竖向构件布置得比较合理,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站得整整齐齐的。

这样一来,建筑在承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时候,能够更有效地抵抗外力,减少结构的变形。

那这和节能有啥关系呢?关系可大了!变形小了,建筑内部的保温、隔热材料就不会被过度挤压或者拉伸,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就像给建筑穿上了一件始终合身的保暖衣,让室内的温度不容易散失,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二、材料的选择与可持续性。

1. 绿色材料的优先选用。

在材料选择这块儿,我们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就像买菜要挑新鲜又健康的一样,我们优先选用绿色材料。

比如说,混凝土我们就尽量采用了再生骨料混凝土。

这再生骨料混凝土啊,就像是建筑材料里的“环保小卫士”。

它是用废弃的混凝土块、砖头之类的东西加工而成的,就像变魔术一样,把原本要被扔掉的垃圾变成了有用的建筑材料。

这样做不仅减少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节约了天然骨料的资源,一举两得呢!2. 材料耐久性考虑。

除了绿色环保,材料的耐久性也很重要。

我们可不想这个建筑像个脆弱的小娃娃,过不了几年就这儿坏那儿坏的。

所以啊,对于钢材的选择,我们选了那种耐腐蚀性能比较好的。

这就好比给建筑的“骨架”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防锈铠甲,能让它在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的环境里多坚持好些年。

耐久性好了,就意味着建筑不需要频繁地进行维修和更换材料,这也是一种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方式呢。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篇: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原则民用建筑绿色设计遵循和谐、适地、节约、高效、舒适、经济、人文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周期内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

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2、有关现行建筑绿色设计的要求三、设计方法1.在建筑绿色设计中,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2.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燃气、电气与智能化、景观等专业紧密的结合。

3.绿色设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

四、设计措施1、遵循当地城乡规划要求,满足场地和建筑的绿色目标,和可持续运营的要求。

做到场地内及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与共享。

2、利用原有地形,合理的利用土地环境,适度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采取措施保证雨水的自然入渗,尽最大限度种植树木、花草,有利于原有生物生长,争取最大绿化面积,改善室外热环境,减少噪声。

在场地铺装材料上选用透水铺装构造。

3、场地内垃圾分类集中收集,设垃圾收集设施。

4、建筑构造优先按被动措施,优化建筑体型和内部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尽可能使每个空间能满足自然采光。

自然通风,外围护结构,采用保温、隔热、遮阳等措施,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

建筑采用南北向布置的最佳朝向。

5、材料选用a.尽最大可能使用工业化建筑产品,选用成品门窗,预拌砂浆。

商品混凝土等工业建筑产品。

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b.频繁使用的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并考虑部分组合的同寿命性。

不同使用寿命的组合件选用便于拆换、更新和升级的产品。

绿色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绿色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

绿色建筑-建筑设计说明-初步设计1. 背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

通过集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环境友好的策略,绿色建筑旨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档旨在介绍初步设计阶段下的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2. 设计原则2.1 绿色材料选择在初步设计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可持续、环保的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应符合以下标准:- 低碳排放:优先选择产生较少碳排放的材料。

- 可再生资源:优先选择来自可再生资源的材料。

- 无毒无害:材料应符合环境友好的标准,不含有害物质。

2.2 能源效率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以下是一些提高能源效率的策略:- 优化建筑方向和布局,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通风。

- 使用高效的绝缘材料和隔热材料,减少能源损失。

- 采用节能设备和系统,如LED照明和高效空调设备。

2.3 水资源管理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以下是一些水资源管理的策略:- 收集和利用雨水,用于灌溉和冲洗。

- 安装高效节水设备,如低流量水龙头和双冲水马桶。

- 设计雨水渗透系统,以减少排水负担。

2.4 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策略:- 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

- 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室内装饰材料,减少空气污染。

- 设计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以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3. 总结初步设计阶段是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遵循绿色建筑的原则和策略,我们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创造一个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在后续设计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这些设计,以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目标。

注:本文档所述的绿色建筑原则和策略仅供参考,请在实际设计中根据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近年来,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行业中愈发受到关注。

绿色建筑设计旨在创造更加环保、能源高效、资源节约的建筑环境,为人类创造更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条件。

本文将从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以及现代技术创新几个方面,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在于材料的选择。

传统建筑使用的许多材料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绿色建筑中,要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例如,可以采用木材来代替非可再生材料,同时也可以使用再生纸浆材料制作家具和装饰品。

此外,绿色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尽量避免使用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

其次,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建筑能耗在全球总能耗中占据很大比重,因此减少能源浪费是至关重要的。

绿色建筑要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来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同时,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智能化系统运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在室内空调和照明方面,可以应用节能技术,如使用能耗更低的LED灯,智能感应器等。

第三,水资源管理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方面。

水是宝贵的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对于绿色建筑至关重要。

首先,绿色建筑应当采用低流量的水龙头、淋浴头和厕所等设备,减少水的浪费。

其次,应当考虑收集和利用雨水,用于灌溉植物和冲洗厕所等非饮用水需求。

此外,利用植物来过滤污水,使废水重复利用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种创新做法。

最后,现代技术的创新有助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实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绿色建筑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更高效、更智能化的效果。

例如,可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来监测和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智能玻璃来调节室内光照,增强舒适度。

同时,3D打印技术的运用也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可以制造出精准、环保的建筑构件。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设计是对传统建筑方式的一种改进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可再循环材料应用设计
14. 室内环境优化设计
15.□高效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
16.□ ……(根据项目设计情况补充)
四、场地设计
(1)基本指标(注:本模板“基本指标”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控制项和可体现南京市地域特色且易于实施的一般项和优选项条文,为施工图审查主要内容)
位置车库
公共功能的设备用房应设于公共部位
(2)一般性指标
1.建筑外遮阳设计:
1.1 外遮阳设置的位置和形式:□固定遮阳;位置:□东向、□西向、□南向、□北向
活动遮阳;位置: 东向、 西向、 南向、□北向
1.2设置可调节外遮阳装置(如平开的百叶窗、室外活动卷帘、内置百叶的中空玻璃等)的外窗面积与总外窗面积比例53&
应设计雨水集蓄及利用设施,并合理确定雨水集蓄范围及利用方案。
(2)一般性指标
1.本工程生活热水采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100%用户)辅助热源: 电□燃气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用户) □地源热泵热水系统(%用户)
□户式燃气热水器(%用户) □户式电热水器(%用户)
□其他(%用户)”
2.生活用水是否二次供水:□是 否;二次供水选用何种形式的供水设备
3.总户数440户、居住人数1408人
4.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1.0%
5.距小区出入口500m半径内公交站点个数:1个,公交线路数量(含轨道交通):条
6.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公共服务设施种类:□教育、 医疗卫生、□文化、□体育、 商业服务、
□金融邮电、 社区服务、 市政公用、□行政管理
住区内是否建立会所及幼儿园:□是 否
七、给排水设计
(1)基本指标
指标类型
标准要求
1.是否采取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是 □否
说明及相关图纸中应按审查要点要求采取避免管网漏损的措施
2.是否采用了节水器具: 是 □否
应采用节水器具
3.采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是 □否
说明及相关图纸中应按审查要点要求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4.是否设计雨水集蓄及利用设施:□是 否
2.建筑隔热强化设计:除常规保温隔热设计措施外,本工程屋面和东西向外墙采取以下强化隔热设计措施:
□种植屋面 架空屋面 □蓄水屋面 □外墙绿化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屋面和墙体 以上皆无
3.本工程是否采用节能电梯:□是 否
4.工程交付标准:□成品房占总户数的比例% 毛坯房
5.厨卫工厂化部品部件:□整体橱柜现场拼装□整体式厨房□整体式卫生间
7.无障碍住房比例:2%位置:06#、07#、10#、11#住宅楼一层
8.住区内是否有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有;面积m2; 无
五、建筑设计
(1)基本指标
指标类型
标准要求
1.建筑节能率目标: 50%□65%
建筑节能率不低于50%
2.是否按照XX省节能标准设置遮阳设施: 是□否;
应按照XX省节能标准设置固定或活动外遮阳设施
4.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是否按规划配建: 是□否
应按规划要求配建公共服务设施
(2)一般性指标(注:本模板“一般性指标”指除“基本指标”外评价标准中其他一般项和优选项条文)
1.总用地面积39824.6m2、总建筑面积59968.77m2、容积率1.37
2.地上建筑面积54532.85m2、地下建筑面积5435.92m2、住宅栋数15栋
指标类型
标准要求
1.绿地率:35%
≥30%
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9.9m2/人
≥1.0m2/人
3.住区内部是否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 以上皆无
□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
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或在设计时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合理布局或利用绿化进行隔离。
3.纯装饰性构件:□有有纯装饰性构件时造价比例:%

无纯装饰性构件,或纯装饰性构件时造价比例≤2%
4.女儿墙高度:m(上人)/0.6、1.2m(不上人)
女儿墙高度不应超过规范规定的2倍,当大于规范规定的2倍时,应计入装饰性构件,并计算装饰性构件比例
5.具有公共功能的设备用房是否设于公共部位: 是□否;
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
4.《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
5.《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
7.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绿色设计的技术路线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专篇说明
一、项目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
XX镇“拆迁安置房——XXXX三期”01#商业物管、02#~11#住宅楼
建设地点:
XX区XX镇
建设单位:
XXXXXX高新技术产业园有限公司
建筑类型
□商品房 保障性住房
绿色设计目标
国标一星□国标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标三星
二、主要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六、结构设计
(1)基本指标
指标类型
标准要求
1.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结构主筋是否采用高强度钢: 是 □否;
高强度钢占总钢筋使用量的比例:90%
结构主筋应全部采用HRB400级及以上钢筋,高强度钢使用比例应不小于70%
2.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是 □否;
施工说明中应明确要求采用预拌混凝土
(2)一般性指标
1.主体结构体系:□非黏土砖砌体结构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
□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制构件部位:□楼板、□楼梯、□阳台、□梁柱、□其他部位
□其他结构
2.预拌砂浆使用比例:□无□<50% ≥50%
3.高性能混凝土使用比例
是否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是 □否;高性能混凝土使用比例:90%
是否采用高耐久性混凝土: 是 □否;高耐久性混凝土使用比例:90%
3.建筑排水方式:□污废分流 污废合流 雨污分流
4.是否采用雨水回用技术:□是 否;
4.1 雨水回收区域:□全部屋面□全部室外地面□其他
4.2 雨水回收池容积:m3雨水回收处理系统位置
1.□室外环境优化设计
2.□场地雨水渗透调蓄系统优化设计
3.□复合景观绿色设计
4.□节水灌溉优化设计
5.□高效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6.□节能照明系统优化设计
7.□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
8. 水系统综合规划设计
9.□非传统水源系统利用设计
10. 节水器具应用设计
11. 高强钢、高强混凝土应用设计
12. 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应用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