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公共建筑)-建筑演示教学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模版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模版1.引言绿色建筑是一种以环保和节能为核心理念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
本设计说明将提供一个综合的框架,用于创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
2.背景解释为什么绿色建筑日益受到关注。
讨论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增加对环境的影响。
介绍绿色建筑如何可以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浪费。
3.目标阐述设计绿色建筑的目标和原则。
仔细定义每个目标的细节,并说明如何达到这些目标。
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节水和节能设备。
4.建筑设计和布局描述设计师如何利用自然光和通风来降低能源消耗。
讨论合适的建筑朝向和窗户位置,以最大化太阳能利用。
另外,介绍内部布局的优点,例如开放式平面和可调节照明系统。
5.材料选择说明如何选择环保材料,并详细介绍每种材料的特点。
包括可持续木材、环保油漆和可降解的材料等。
6.能源效率讨论节能设备的选择和设计。
说明如何运用节能灯具、太阳能热水器和高效暖气系统等来减少能源消耗。
7.水资源管理介绍如何设计用水系统的策略,包括雨水收集和灰水回收。
讨论如何使用高效水龙头和节水淋浴头等设备来减少水资源浪费。
8.室内环境质量阐释设计师如何确保室内环境健康和舒适。
包括空气质量控制、室内植物的使用和建筑材料的选择等。
9.可持续运营管理介绍绿色建筑的可持续运营管理措施。
讨论如何减少废物产生和优化能源利用等。
10.结论总结设计说明的内容,并强调绿色建筑的优势和必要性。
提出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以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的效果。
总结:。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居住建筑)4教学文稿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居住建筑)4绿色建筑和平一号商住小区山西太和远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太原王孝雄建筑设计院(甲级)日期 :2015年1月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居住建筑一、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2、《民用绿色建筑设计规范》JGJ/T 229-20103、《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5、《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8、《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GB/T 145499、《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10、《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11、《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1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313、建设单位、管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14、规划部门对本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批复15、规划部门对本工程建筑设计方案的批复16、上级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17、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场址检测报告》18、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和平一号商住小区2、建设地点:晋中市榆次区,本小区地块南临新华街(30米)路南为晋中市榆次区规划中的羊毫街小学,东邻榆次区劳动就业局,北邻石太线,地块西邻新华街住宅小区。
3、建设单位:山西太和远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建筑功能:住宅楼、商业及地下车库5、建设情况:新建6、总用地面积: 39413.62 m2 。
净用地面积: 39413.62 m2 。
7、总建筑面积:182663.1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37700.49m2,地下建筑面积 44962.61 m2。
8、容积率: 3.49 ,绿地率: 45.25 %9、建筑层数:1#-5#楼,地上33层,地下 2 层;商业:地上一层10、建筑高度: 99.6 米11、结构型式:剪力墙结构12、抗震设防烈度: 8度13、居住户数: 1172 户14、居住人数: 4102 人15、机动车停车位: 1104 个16、非机动车停车位: 264 个三规划、建筑设计本项目以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居者的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方案是一种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关于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说明:
首先,我们将在设计阶段考虑建筑的朝向和布局。
我们会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来减少能源消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设置大型窗户和天窗,同时确保阳光能够尽可能地穿透到建筑内部。
其次,我们将使用环保材料。
我们将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如再生木材、可回收材料和辐射减少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低的碳排放,还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第三,我们将通过使用节能设备来减少能源消耗。
我们将在建筑中安装高效节能的空调、采暖和照明系统。
此外,我们还将使用太阳能板来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第四,我们将优化建筑外部空间。
我们将建立一个绿化空间,种植各种树木和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
我们还将设置可持续的排水系统,以减少雨水流失和污染。
最后,我们将使用先进的技术来监测和控制能源消耗。
我们将安装智能电表和节能设备,以便对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追踪和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
低能源浪费。
总之,这个绿色建筑方案的设计注重节能和环保。
通过优化建筑朝向和布局、使用环保材料、安装节能设备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我们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并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
这个绿色建筑方案将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同时对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
绿建教学设计

绿建教学设计绿建教学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绿建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促进他们对绿建理念的理解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绿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培养环保意识;2. 掌握绿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发展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绿建方案设计和评价,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1. 绿建概述:介绍绿建意义、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2. 绿建原则:讲解减少资源消耗、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等原则;3. 绿建设计:介绍绿建设计的流程和方法;4. 绿建技术应用:重点讲解包括建筑节能、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等在内的绿建技术;5. 绿建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绿建案例,提高学生对绿建概念和实践的理解;6. 绿建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绿建设计的实践操作,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 团队合作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绿建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方法1. 授课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传授基本绿建知识;2. 讨论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绿建案例、技术和设计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3.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绿建示范区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绿建技术和原则;4. 项目实施: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绿建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激发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5.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成功的绿建案例,扩展他们的视野和理解绿建的实践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布置与绿建相关的作业,例如设计小组作业、案例分析报告、实验报告等;2. 项目评价:针对学生的绿建项目进行评价,包括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和成果展示等;3. 口头汇报:要求学生进行绿建项目成果的口头汇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4. 课堂测验:组织课堂测验,检验学生对绿建基本概念和原则的掌握程度;5. 学生反馈: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绿色建筑教案

绿色建筑教案绿色建筑教案教案名称:绿色建筑教学目标:1. 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理解绿色建筑的好处和重要性;3. 掌握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实施方法;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原则;2. 绿色建筑的好处和重要性;3. 绿色建筑设计和实施方法的介绍;4. 以案例为例,分析和讨论绿色建筑的成功实施。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介绍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定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绿色建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
2. 介绍绿色建筑的原则(10分钟):分别介绍绿色建筑的节能原则、水资源利用原则、可再生能源利用原则、环境质量保护原则等,引导学生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和重点。
3. 讨论绿色建筑的好处和重要性(15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列举绿色建筑的好处和重要性,然后进行汇报和讨论。
4. 介绍绿色建筑设计和实施方法(15分钟):介绍绿色建筑设计和实施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建筑选址、节能设计、水资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
5. 分析和讨论绿色建筑案例(20分钟):选择一些成功实施的绿色建筑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设计原则、节能措施、使用效果等方面。
6. 小结与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强调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和学生的环保责任。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1.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2. 学习方式:听讲、思考、讨论。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绿色建筑案例资料。
评估方法:1. 分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质量;2.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的深度和独立思考程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参观实际的绿色建筑项目,加深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和认识;2.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一个绿色建筑项目,实践绿色建筑设计和实施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绿色建筑的概念、原则,讨论绿色建筑的好处和重要性,以及分析和讨论绿色建筑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篇: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原则民用建筑绿色设计遵循和谐、适地、节约、高效、舒适、经济、人文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周期内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
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2、有关现行建筑绿色设计的要求三、设计方法1.在建筑绿色设计中,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2.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燃气、电气与智能化、景观等专业紧密的结合。
3.绿色设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
四、设计措施1、遵循当地城乡规划要求,满足场地和建筑的绿色目标,和可持续运营的要求。
做到场地内及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与共享。
2、利用原有地形,合理的利用土地环境,适度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采取措施保证雨水的自然入渗,尽最大限度种植树木、花草,有利于原有生物生长,争取最大绿化面积,改善室外热环境,减少噪声。
在场地铺装材料上选用透水铺装构造。
3、场地内垃圾分类集中收集,设垃圾收集设施。
4、建筑构造优先按被动措施,优化建筑体型和内部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尽可能使每个空间能满足自然采光。
自然通风,外围护结构,采用保温、隔热、遮阳等措施,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
建筑采用南北向布置的最佳朝向。
5、材料选用a.尽最大可能使用工业化建筑产品,选用成品门窗,预拌砂浆。
商品混凝土等工业建筑产品。
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b.频繁使用的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并考虑部分组合的同寿命性。
不同使用寿命的组合件选用便于拆换、更新和升级的产品。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近年来,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行业中愈发受到关注。
绿色建筑设计旨在创造更加环保、能源高效、资源节约的建筑环境,为人类创造更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条件。
本文将从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以及现代技术创新几个方面,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在于材料的选择。
传统建筑使用的许多材料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绿色建筑中,要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例如,可以采用木材来代替非可再生材料,同时也可以使用再生纸浆材料制作家具和装饰品。
此外,绿色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尽量避免使用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
其次,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建筑能耗在全球总能耗中占据很大比重,因此减少能源浪费是至关重要的。
绿色建筑要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来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同时,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智能化系统运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在室内空调和照明方面,可以应用节能技术,如使用能耗更低的LED灯,智能感应器等。
第三,水资源管理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方面。
水是宝贵的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对于绿色建筑至关重要。
首先,绿色建筑应当采用低流量的水龙头、淋浴头和厕所等设备,减少水的浪费。
其次,应当考虑收集和利用雨水,用于灌溉植物和冲洗厕所等非饮用水需求。
此外,利用植物来过滤污水,使废水重复利用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种创新做法。
最后,现代技术的创新有助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实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绿色建筑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更高效、更智能化的效果。
例如,可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来监测和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智能玻璃来调节室内光照,增强舒适度。
同时,3D打印技术的运用也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可以制造出精准、环保的建筑构件。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设计是对传统建筑方式的一种改进和创新。
2019汇总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民用建筑)--参考版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民用建筑)一、设计依据1.《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二、工程概况倒班宿舍项目位于成都市金堂县范围,建筑占地面积:1470.56m2,总建筑面积:5936.92m2,此新建项目为一栋4层楼的建筑,主要功能为食堂(一层)和宿舍(二至四层)。
本项目以成都市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生产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按照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即从规划设计开始到项目的施工建造、营运管理直至未来的拆除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社会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开发单位应在本项目绿色设计完成后,重点观注并督促施工企业和物业管理分别在施工期间、营运期间均应满足下述原理所对应的各评价标准中相关技术条款要求。
在开发单位的配合下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专项装修。
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一)建筑(二)结构(三)给排水附表4 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设计单位盖章)年月日注:1、除“审查结论”栏外,本表由设计单位填写,盖章后与其他设计文件资料同时提交施工图审查机构。
2、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检查《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的相关内容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落实情况。
3、施工图设计文件未落实《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指标,且影响项目绿色设计审查,判定为“不符合”。
(四)暖通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IPLV(C)值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能效限定值提高16%;3、燃煤和燃油燃气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值分别提高6%和4%。
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1级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若2015年之前,则标准版本为2006)
2.《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1/T009-2012
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4.《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
5.《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审查技术要点》
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0.《建筑幕墙》GB21086-2007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2.《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
13.《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14.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工程概况
1.项目用地面积:m2
2.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m2地下:m2
3.是否有旧建筑:有□ 无□
四、技术投资估算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估算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