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痛经情况调查(1)

合集下载

某医学院在校女大学生月经情况及原发性痛经的调查分析

某医学院在校女大学生月经情况及原发性痛经的调查分析

某医学院在校女大学生月经情况及原发性痛经的调查分析郑慧媛;郑全庆;苏军龙;赵璇;崔媛媛;吴志新;王兰【摘要】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月经及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情况,为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394名大一、大二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初潮年龄在11~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3.62±1.26)岁.有309名原发性痛经者,占78.4%.其中轻度痛经的发生率为49.5%;中度痛经的发生率为41.7%,重度痛经的发生率为8.7%.结论尽管医学专业女大学生相对比较注意经期保健,但痛经发生率仍然很高,成为常见性多发病.关注女大学生痛经症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方式,加强月经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于改善女大学生个体健康,提高学习生活质量,减轻痛经对女性的负面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2(010)001【总页数】4页(P62-64,66)【关键词】女大学生;月经;原发性痛经;调查【作者】郑慧媛;郑全庆;苏军龙;赵璇;崔媛媛;吴志新;王兰【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61;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月经周期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它的形成和调节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通过神经内分泌实现的。

正常月经不仅是女性具有孕产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身体各方面功能活动的正常反应。

目前有研究表明,体内和体外的诸多因素可通过改变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对月经造成影响,并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出血过多、痛经、闭经等月经失调的症状,其中痛经在青少年中发生率最高(42% ~80%)[1],成为青春期女性中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直接影响女性的学习及生活。

女生生理健康调查报告

女生生理健康调查报告

女生生理健康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女性健康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而在校园女生生理健康问题中,痛经的影响是较普遍的。

那么,对于是否了解自身的生理状况,如何治疗痛经,对症下药,以及如何调理,让女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生理安全调理和防护,从而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意义非常重大。

所以我们有必要关注了解一下大学女生生理状况及相关问题。

二、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2011年9月26日2.资料收集方法:实地调查问卷三、调查对象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女生四、资料处理1.有效样本:20。

2.统计处理方法:频数、频率分析。

五、调查结果及建议1. 女生生理周期及月经天数正常调查中,有75%受访者生理周期为28天左右,其余为30天左右。

在月经天数问题中,4至5天的占65%的,一周的占25%,3天的占10% 。

专家表示:女性正常的生理周期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实属正常。

月经天数大部分女性为2~7天,一般取其平均值5天。

因此建议女生平时应多关注自身生理周期及月经天数,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您的例假几天会结束2.女生月经期间有不当行为调查中,有60%的受访者有饮用冷饮行为。

经查证,月经期间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当行为会引起痛经或引发相关的妇科疾病。

因此应多关注有关月经知识。

由此建议: (1) 月经期注意保暖。

(2)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 多食温热食物,少食寒性食物,忌食冷饮、辛辣。

(4) 保持愉快心情与积极生活态度。

(5)坚持用热水洗脚,防止“寒从脚起”。

3. 月经期的防护尤为重要调查中,所有的受访者在月经期间都采取过下列措施:多饮热水和保持充足的睡眠。

专家指出:经期饮用热水或红糖水,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就可以避免许多妇科疾病。

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缓解神经和肌肉的紧张,缓解痛经。

建议:首先,衣着不能太单薄,尤其在月经期,更要注意保暖,以利改善全身及子宫的血液循环。

其次,要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增强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在校女大学生痛经状况以及发生痛经的相关因素分析

在校女大学生痛经状况以及发生痛经的相关因素分析

在校女大学生痛经状况以及发生痛经的相关因素分析目的:分析和探讨在校女大学生痛经状况及因素。

方法:选取我校850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校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随机调查的方式对女大学生痛经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95.45%的在校女大学生有痛经史,痛经发生率较高;因遗传因素引起的痛经占70%,因个人饮食不当及经期未注意保暖,受凉以及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的痛经者占30%。

结论:痛经对在校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女大学生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健康状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月经期不吃冷、冻食物,注意手脚、腹部保暖,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或者给予物理治疗:在小腹部拔火罐、做超短波、烤神灯以及针灸等治疗均可有效地缓解痛经症状,提高女大学生在校生活质量。

标签:在校女大学生;痛经状况;痛经因素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学习负担重,就业压力大,睡眠不足等,加之集体生活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使其出现了诸多生理和心理问题[1]。

痛经在女大学生中发生率较高,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较大。

本文选取本校850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校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了痛经发生的因素,为青年女性提供合理的健康教育,从而有效地降低痛经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地区850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校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7~23岁之间,平均年龄20.5岁,其中来自农村400名(47%),来自城市150名(29.4%),来自城镇(郊区)300名(35.3%)。

发放问卷850份,最终回收问卷85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所有被调查对象需根据其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方法自拟“女大学生月经期间相关情况调查表”,其内容包括月经史、痛经情况、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健康保健知识、是否有遗传因素等。

本文研究对所有被调查女大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方式调查,不仅可以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隐私权,还能增加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某中医院校女大学生痛经状况调查及证型论文

某中医院校女大学生痛经状况调查及证型论文

某中医院校女大学生痛经状况调查及证型探析【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女大学生的痛经状况及经期伴随症状,为痛经的有效预防与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00名女大学生,采用自填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结果该校女大学生痛经发病率达到75.52%,证型以寒湿凝滞型和气滞血瘀型为主。

结论痛经在女大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生率,进一步加强青春期生理及经期卫生教育,采取对症预防措施。

【关键词】女大学生;痛经;问卷调查;证型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或其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是青春期妇女中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直接影响女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痛经状况及经期伴随症状,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辨证治疗,对南京中医药大学30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和证型分析。

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300名,年龄为18-27岁。

1.2 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

统一培训调查员,采用自编统一调查表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由调查者详细说明填写要求,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当场回收问卷。

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答卷286份,有效率为95.33%。

1.3 调查内容及标准调查内容主要有一般情况(初潮时间、月经周期、经量、有无痛经等),痛经特征(疼痛性质、出现时间、经血性状等),经期伴随症状,痛经的程度,月经认知度,痛经预防手段,采取过的治疗。

痛经程度的判断标准根据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自行拟定,分轻、中、重三组。

轻度(不影响正常生活,经期仅有轻微的下腹腹痛、酸胀不适,几乎不用吃药),中度(影响日常生活,经期疼痛较剧烈,腰酸背痛,恶心、呕吐,经常需吃止痛药才缓解),重度(疼痛难忍,坐卧不宁,四肢发凉,冷汗淋漓,需卧床休息,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吃了止痛药也不缓解)。

月经周期、经血量判断标准参考《中医妇科学》[2],辨证分型的标准参见文献[3]。

某高校女生痛经186例诊治体会

某高校女生痛经186例诊治体会

某高校女生痛经186例诊治体会目的探讨高校女生痛经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6例女大学生痛经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通过对女大学生普及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结论重视对女大学生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是维护女大学生生殖系统健康的保障。

标签:女大學生;痛经;预防和治疗目前原发性痛经已成为女大学生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据中国的抽样调查[1],痛经的发生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6.06%,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5%。

据报道75%的原发性痛经发生在初潮后的1年内,13%发生在第2年内,50%在第3年。

对19岁未产女性调查中痛经占72.4%,重度痛经占15.4%[2]。

女大学生们正处于痛经高发阶段,痛经不但反应在影响其经期生活质量,还反应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故重视对女大学生痛经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9月~2015年9月治疗痛经女大学生186例,年龄18~22岁,平均初潮年龄13岁。

1.2诊断标准痛经为伴随月经的疼痛,可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

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发生于初潮后的几年内。

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前2~3 d或月经期间下腹部有坠胀疼痛感,且伴有恶心、头晕、乏力、嗜睡、腰痛等症状。

严重者还伴有精神不振、疼痛难忍等症状,常需卧床休息。

继发性痛经通常是器质性盆腔疾病例如子宫腺肌症、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慢性病引起的后果[3]。

根据痛经程度可分为三度,轻度:经期或其前后下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无全身症状,能坚持学习;中度:经期或其前后下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出现恶心呕吐、四肢冰凉等全身症状,用止痛措施可使疼痛缓解;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呕吐、腹泻,必须卧床休息,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效果[4]。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孟文苓‘ 王宁 宁‘ 李 苹‘ 刘丰惠‘ 张舒 涵 郗帅帅 刘一志 程 琮
( 1 . 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2 . 泰 山医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 山东 , 泰安
2 7 1 0 1 6 )
摘要 : 目的 了解 目前女大学 生的月经状况 , 探索有效预防原发性痛经 的针对 性措 施与策略 , 以便及 时采取措 施, 提高女大学生生活质量。方法 结果 采用 自编调 查 问卷 , 对不 同系别、 不 同专 业的 6 0 0名女 大学生进行 问卷调 查。 女大学生原发 性痛经发生率为 6 9 . 7 8 % 。经单 因素分析 和多元 L o g i s t i c回归模 型分析发现 : 母亲 有痛经史、
( T a i s h a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a l a n 2 7 1 0 1 6,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p r e s e n t m e n s t r u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o f i g a s t u d e n t s , a n d t o e x p l o e r s p e c i i f c m e a s - u r e s a n d s t r a t e ie g s f o r e f e c t i v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p i r m a r y d y s me n o r r h e a , i n o r d e r t O t a k e t i m e l y me a s u e r s t O i mp r o v e u n i v e r s i t y w o m e n s t u d e n s t q u Mi y t o f l i f e .Me h t o d s :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w e e r u s e d t o c o n d u c t a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 o f 6 0 0 f e m a l e s t u d e n t s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孟文苓;王宁宁;李苹;刘丰惠;张舒涵;郗帅帅;刘一志;程琮【摘要】目的了解目前女大学生的月经状况,探索有效预防原发性痛经的针对性措施与策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女大学生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6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发生率为69.78%.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母亲有痛经史、月经来潮时有恐惧心理、有喝冷饮习惯等因素为原发性痛经的影响因素(P<0.05).女性痛经与年龄、经量等因素无明显关系(P>0.05).痛经者中医学生与非医学生比较,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在喝冷饮习惯、吃早餐习惯、经期饮食、规律饮食等方面有差异因(P<0.01).痛经者中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情况比较,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在规律饮食、经期运动情况等方面有差异(P<0.01).结论痛经者应该尽量避免喝凉茶、增加运动、生活要有规律、加强营养、减轻心理负担,可有效地减少或减轻痛经.要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开设,加强学校对女大学生的青春期保健工作的开展.【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4)008【总页数】5页(P579-583)【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影响因素【作者】孟文苓;王宁宁;李苹;刘丰惠;张舒涵;郗帅帅;刘一志;程琮【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泰山医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山东,泰安,271016;泰山医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山东,泰安,271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4痛经为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1]。

根据痛经发生情况通常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多发生在月经初潮后,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或子宫畸形等引起的痛经;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是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影响因素分析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影响因素分析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影响因素分析张秋梅【摘要】Objective : To determine the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imary dysmenorrheal in coedna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intervention methods. Methods : The sample was constituted from 576 students of grade 1, 2, 3 in the college that were subjected to questionaire. Results: The frequency of the primary dysmenorrheal was 69.3% (399/576). Mild was 60.2% (240/ 399), moderate was 28.0% (112/399) and severe was 11.8% (47/399).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ysmenorrhea include dietary factors, thermal factors, sleep factors, pressure factors, emotional factors, nutritional factors, menarche factors, mother of dymenorrhea, abnormal menstruation (P〈 0.05). Multi - factors analysis show that dietary factors, thermal factors, sleep factors, pressure factors, emotional factors are the risk factors to coedna dysmenorrhea. Conclusions: Primary dysmenorrheais very common in coedna. Bad biological,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may cause dysmenorrhea. It should carry out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and healthy education in coedna.%目的:探讨女大学生痛经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供科学的干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