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发现与开发一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药的开发过程课件

新药的开发过程课件
对策
新药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需要承 担研发失败的风险,导致新药研发成本居高不下。
新药在临床试验中需要严格控制变量,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但受试者招募、试验设计等因素也会增加临床试验的难度。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新药的仿制和侵权行为严重,对 新药的研发和上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 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 依据。
临床试验阶段
Ⅰ期临床试验
评估药物在健康志愿者或 少量患者中的安全性、耐 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Ⅱ期临床试验
评估药物在目标患者中的 疗效和安全性,为后续试 验提供依据。
Ⅲ期临床试验
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 评估药物的疗效、安全性 和不良反应,确定最佳给 药方案。
VS
提交至药品审评中心
申请人将整理好的药物注册申请资料提交 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审评中 心,由其对申请资料进行形式审查。
药物评审与审批流程
初步审查
药品审评中心对申请资料进行初 步审查,主要关注药物研发的合 法性、规范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
药学评审
药学专家对药物的有效性、安全 性以及质量可控性等方面进行评 审,同时对药物的生产工艺、质
将有更多的细胞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我国新药研发的前景与展望
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新药的研发和上市,这将为 我国新药的研发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科研实力提升
我国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将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预 计未来我国将有更多的创新药物问世。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疾病谱的变化,新药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 加,这将为新药的研发和上市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新药研发PPT幻灯片课件

新药研发PPT幻灯片课件
• 在体内通过酶解而重新释放出母体化合物发挥作用。
31
3. 孪药设计
• 孪药,是指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 接缀合成的新分子,在体内代谢生成以上两分子药物而产生协 同作用,增强活性或产生新的药理活性,或者提高作用的选择 性。
• 如果在体内可代谢为原来的构成成分,也被看作是前体药物。 • 常应用拼合原理。
入地研究中。 11
随机与逐一筛选 及意外发现先导化合物
随机与逐一筛选及意外发现曾是获得先导化合 物的最大来源,目前仍为一个可靠来源。其方式为 对从特有或稀有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 以及低等动植物体内分离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对有 机化工产品及其中间体进行普筛,虽然有相当大的 盲目性,但却可以得到新结构类型或新作用特点的 先导化合物。
6
从天然活性物质中 筛选获得先导化合物
在药物发展的早期阶段,利用天然产物作为治疗手 段几乎是唯一的源泉。时至今日,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 内分离鉴定具有生物活性物质,仍然是先导物甚至是药 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所获得天然活性物质的来源不同, 又划分为三种途径:
从陆地上动植物体内提取、分离天然活性物质获得先导化 合物
10
实例分析
青蒿素(Artemisin分in析e):是这从是黄利用天然植物发掘先 花蒿植物(ACrH3temis导ia物,an开nu发le药)分物的一个典型H例子CH。3 天 H离对氯3C 的恶喹O含性耐OO有 疟 药O 过原株氧虫具CH键作有3 的用抑然 疟 明 内倍快制青作 : 酯半,作蒿用 过 经萜特用素复 氧 硼内别,发 键 氢的酯 是对缺率 还 化,对人点较原钠是高成还H3。醚原生C 物构键成OH利效,半OO用关活缩O 系性醛度低研丧仍和究失保HH 抗表。持 体型毒的R为=还性抗-原H很 疟O青低先蒿R,导素因化而合活 或 性成物性 酯 明为,, 化 显新利半 成 提结用缩 青 高构 对醛 蒿 ,类其的酰药羟酯物基等动甲化力醚合学青化物性蒿O成,质素蒿生也甲物有CH醚活所3 进抗为行疟R=蒿结药-甲C构 。H醚3改造开发改 但了善青很,蒿多这素有作些效化为的合抗物疟先均已导发化展合物成药仍物在,深

新药研究与开发概论PPT课件

新药研究与开发概论PPT课件
➢ 药品的生产: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 临床前的实验研究:GLP( good aboratory practice)
➢ 临床研究:GCP(good clinic practice)
第二节药物合成研究和质量标准
➢ 一药物合成与工艺研究
➢ 一方面:合适的合成路线来合成化合物
N HO H
HO
NHCOCH3
O
NO H
二新药的开发阶段
前期开发和后期开发 1:前期开发研究: ➢ 包括:临床前病理学研究,研究中新药的制备,临
床前各类研究,有选择的Ⅰ期临床研究和早期的Ⅱ 期临床研究。
2:后期开发研究: 主要涉及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以及这些临床前及 临床中所得到的数据的整理和药物的工艺化过程。
3:临床研究ⅠⅡⅢ期,各期研究所解决的问题不同。
场价值和经济意义。 ➢ 新药的研究----新化学实体( New Chemical
Entity, NCE) ➢ 新药的开发----药物 ➢ 新药的研究和开发的关键是发现新药,也就是要发
现结构新颖的,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化学实体 (NCE),这是一个创造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需要 多学科的相互配合,其中包括药学、生物学科、化 学学科和临床医学等学科。
药物研究中中各研究分支学科之间的相 互作用和关系
化合物设计
药理、药效毒理、药物代谢研究
化学、物理等性质研究
定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生物评价
生物、生物化学、 生物物理性质研究
一药物发现的过程
新药的发现,大体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 靶分子的确定和选择 ➢ 靶分子的优化 ➢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 以上两个方面是药理学为创制新药所作的必需 准备。剩下的两个环节,则是药物化学的主要 任务。

新药研制与开发PPT课件

新药研制与开发PPT课件
先导化合物发现途径 Nhomakorabea01
高通量筛选
虚拟筛选
02
03
组合化学
利用高通量技术从大量化合物库 中筛选出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化合物 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提高筛选效 率。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具有结构 多样性的化合物库,增加发现机 会。
候选药物优化策略
结构优化
01
通过化学修饰、构效关系分析等手段提高候选药物的活性及选
新药分类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化学 药品注册分类,生物制品注册分 类。
国内外新药研发现状
国内新药研发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药研发虽取得显著进展 ,但创新能力仍显不足,药品研发低 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存在“多、 小、散、乱”的状况。
国外新药研发现状
发达国家由于药品研发基础好、技术 先进,在新药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其研发的新药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 我国。
保密技术运用
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手段, 确保商业秘密不被泄露。
泄密应急处理
制定泄密应急预案,及时采取补救措 施,降低损失。
市场推广策略制定
市场调研
产品定位
了解目标市场、竞争对手、客户需求等信 息,为制定推广策略提供依据。
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明确产品的目 标用户和市场定位。
推广渠道选择
营销策略制定
辅料选择
选择适宜的辅料,提高制剂的稳 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降低不 良反应的发生。
处方优化
通过对比实验和数据分析,对制 剂处方进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 和生产效率。
质量标准建立及稳定性考察
1 2
质量标准制定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临床需求,制定合理的质量标 准,包括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

新药发现1PPT幻灯片

新药发现1PPT幻灯片
H HOOC
E X P 6 8 0 3 IC5 0 = 0 .1 2 μ M E D 3 0 (l.v .)= 1 1 m g /k g
N
n -b u ty l
N
Cl C H 2O H
N
+
N
K
N
N
L o sartan (D uP 753)
IC 5 0 = 0 .0 1 9 μ M E D 3 0 (l.v .)= 0 .8 0 m g /k g E D 3 0 (p .o .)= 0 .5 9 m g /k g
五. 药物发现的基本方式
1. 偶然发现 (1) 从食物中发现 (2) 从临床应用中发现 如伟哥 (3) 从非常规过程中发现 如青霉素
五. 药物发现的基本方式
2. 药物筛选 (1) 定向筛选 专门筛选防治某种疾病的药物 (2) 对特定样品的筛选 如根据中药的临床应用特定筛选
对某种疾病的作用 (3)比较筛选 根据现有药物的结构信息, 制备结构类似的
计算机辅助筛选
活性化合物 先导化合物
侯选药物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与结构优化
八、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概况
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 1、分子模型 (1)受体模型 主要用放射标记结合分析法 (2)酶分子模型 用比色检测法、荧光检测法、
放射活性分析、生物素发光法等检测反应底物 或产物的含量 (3)基因分子模型 2、细胞模型 3、生物芯片
二、我国药学的历史和现状
2、现状 (1)沿用苏联模式,工业药学起主导作用 (2)仿制为主,缺乏源头创新能力 (3)急功近利,各路诸侯群起开发中药,对中
药的价值缺乏理性的评价 (4)中药现代化声势浩大,但收效甚微,中医
理论是绊脚石 (5)企业规模小,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6)轻视基础研究,生物技术力量薄弱,难迈

《新药研究概论》课件

《新药研究概论》课件
靶点选择
选择与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的靶点,并进行初步验证。
靶点验证
通过生物学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新靶点进行 功能和结构验证。
靶点作用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靶点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后续 药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药物筛选与合成
化合物库的建立
01
根据靶点结构和性质,建立相应的化合物库。
药物筛选
02
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对化合物库中的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
新药研发的目标是发现和开发安全、 有效、质量可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创新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 病。
新药研发的流程
靶点发现与验证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手段,寻找与疾病相关的靶点,并 进行验证。
药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靶点结构和生物学特性,设计 并合成新的药物分子。
药物筛选与优化
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筛选出具有 良好药理活性和安全性的候选药物 ,并进行结构优化。
推动科技进步
新药研发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涉及生物技术、化学、医学等多个领 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促进经济发展
新药研发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
提升国际竞争力
加强新药研发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医药领域的地位和竞争力,促进 国际合作与交流。
02 新药发现阶段
靶点发现与验证
VS
销售策略
通过学术推广、渠道拓展、价格策略等方 式,提高新药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促 进销售增长。
05 新药研发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新药研发的挑战
高风险与高投入
新药研发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和验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但成功率相对较低,回报周期长。
法规与伦理限制

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 PPT课件

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 PPT课件
22、复方制剂中多种成份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 影响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3、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5、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6、依赖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7、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4.2临床前研究
(四)临床研究资料 28、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综述。 29、临床研究计划及研究方案(草案)。 30、临床研究者手册(草案)。
美元
谢谢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李飞 025-86863175 kldlf@
1998年销售量居前20位的仿制药销售总额 为70亿美元,还不及销售量居前20位的注 册新药销售总和的十分之一
一个重磅炸弹级新药可以实现年销售5亿美 元。如洛赛克,非洛地平。
一个新药开发成功可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 一日翻番。如:辉瑞的伟哥。
六.新药开发特点
国外每开发成功一个新药 ●高投入 费用:3~5亿美元 ●周期长 时间:10-15年 ●高风险 成功率在1/10000左右 ●高回报 一个重磅炸弹产品年销售可5亿
化合物,工艺,制剂,适应症 例外:链霉素 5.成功率:5%
4.2临床前研究
研究内容: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 理化性质及纯度、剂型选择、处方筛选、 制备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指标、稳定性, 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等。
目的 1.通过动物试验确定安全、有效。 2.确定生产工艺,质量可控
4.2临床前研究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7、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

新药开发课件

新药开发课件

我国目前新药研究与开发总的状况
新药研究经费严重不足 研究相关条件不配套 科研立项低水平重复 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人才 创新思维匾乏
我国目前新药研究与开发总的状况
另外,制剂缺乏基础性研究,大多是 应用型研制,水平低,剂型单一,技术落 后,辅料品种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国外先 进企业,竞争力差,难以进人国际市场, 绝大部分只能以粗原料出口,附加值低。
第二节 新药开发的基本过程
新药开发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 选题与论证 新药的选题与论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市场 (2)功能 (3)效益 2. 立题
3. 设计方案
包括: 药物的成分或者处方筛选、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稳定性、药效学、毒理学和临床验 证等方面。
4. 临床前研究
在研究方案完成后即可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
药物筛选的方法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 几种。 ①随机筛选。 ②经验式筛选。 根据结构 - 活性关系(构效关系), 不断对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由此发 现同类型而作用更好的新药物,许多 “me-too"药(仿制药)都是通过这 种方式发现的。
③合理药物设计。合理药物设计是指 根据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确定的 靶点结构,基于药物与受体作用的所 谓“锁-钥”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 药物设计的一种方法。 ④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的 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成为世界贸易 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 )成 员后,知识产权保护的压力剧增,这给我 国新药的研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 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国外新药研发的现状和趋势
根据WHO 公布的世界卫生状况显示, 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排序为:心脏病、癌 症、脑血管病、下呼吸道感染、结核病、 慢性支气管阻塞、腹泻、痢疾、艾滋病和 乙型肝炎,以上表明除心、脑血管疾病和 癌症外,各种传染病仍是人类的大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控因子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蛋白质占人体干重的42%~45%,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5年 上海生化所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
新技术:冷冻电子显微镜
15
蛋白质-脂质体系 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膜结构,统称为生物膜。它包括细胞外周 膜和细胞内具有各种特定功能的细胞器膜。从化学组成看,生 物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构成的体系。 功能一:生物体的能量转换主要在膜上进行。生物体取得能量 的方式,或是像植物那样利用太阳能在叶绿体膜上进行光合磷 酸化反应;或是像动物那样利用食物在线粒体膜上进行氧化磷 酸化反应。 功能二:生物膜的另一重要功能是细胞间或细胞膜内外的信息 传递。广泛地存在着一类称为受体的蛋白质。激素和药物的作 用都需通过与受体分子的特异性结合而实现。
113 3
蛋白质—核酸体系 生物体的遗传特征主要由核酸决定。 绝大多数生物的基因都由 DNA构成。遗传信息要在子代的生
命活动中表现出来,需要通过复制、转录和转译。 基因在表达其性状的过程中贯串着核酸与核酸、核酸与蛋白
质的相互作用。
14
蛋白质体系 各种生命活动主要通过蛋白质来实现,酶、激素、抗体,
11
1.2 新药研究的生物学基础 DNA双螺旋结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12
1.2.1 分子生物学概述
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 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 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 (中心是分子遗传学)和蛋 白质-脂质体系(即生物膜)。
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 型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16
1.2.2 基因组学概述
基因组学阐明整个基因组的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基 因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1)基因和基因组 人体细胞核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上缠绕这DNA分子,呈现 螺旋结构。基因就是其中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每个细胞内的 基因总数就是即为基因组。
为了得到更加理想的药物,“药物化学”应
运而生。
7
新药的发展经历三次飞跃: 第一次从20世纪初至中叶,新药发展主要针对各种感染性疾 病,以磺胺药、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为标志。
8
第二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药的发展转移到治疗各种非感染 性疾病,发现了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等,以β-肾上腺素受体 普萘洛尔、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为代表。
《新药开发概论》
陈易彬,
2006
《新药发现与开发》 陈小平,马凤余
2017
2
新药研究与开发概论
一、概论 二、新药的发现研究 三、新药的开发研究 四、新药的工艺与质量研究 五、新药研究的选题 六、新药研究的信息利用 七、新药的注册管理
什么是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 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 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 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 断药品等。
19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新药
人类基因体内有25,000个。有限的!谁掌握的多,谁就 领跑世界。 美国Nu Skin(纽交所股票代码:NUS)公司现在已经掌握 了人体内372个抗衰老基因,称之为YGC青春基因群组。通 过ageLoc技术(辨识,锁定,重设,直击老化根源,使其 回复到年轻的状态),帮助人们抗衰老。领先世界10年。 现在上市两项个人保样品,ageLoc修身养颜Spa(6项专利) 和ageLoc焕新套装(14项专利和Patents Pending)。
序列的一种方法。
18
2)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杜尔贝克在1986年 提出,中国也是主要参与者之一。2003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 图的绘制。2006年完成最后一个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结果(1)人类基因组由31.65亿个碱基对组成,含有3.9万个基 因;(2)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热点”和大片“荒漠“。(3)男 性的基因突变率是女性的两倍,而且大部分人类遗传疾病是在Y 染色体上进行的。(4)人类基因组中大约有200多个基因是来自 于插入人类祖先基因组的细菌基因。
17
英国剑桥大学sanger 建立DNA 序列的测定方法,他先后获得 两次诺贝尔奖。
Sanger法是根据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点开始,随机在某一个
特定的碱基处终止,并且在每个碱基后面进行荧光标记,产
生以A、T、C、G结束的四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然后
在尿素变性的PAGE胶上电泳进行检测,从而获得可见DNA碱基
普萘洛尔
9
第三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药 物的出现,使生物大分子活性药物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产生 了人生长素、胰岛素、干扰素等生物技术药物。
1 0
定量构效关系(QSAR):一种借助分子的理化性质参数或结构参数,以数 学和统计学手段定量研究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有机小分子 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生理相关性质的方法。 在早期的药物设计中,定量构效关系方法占据主导地位,1990年代以来随 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和众多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准确测定,基于结 构的药物设计逐渐取代了定量构效关系在药物设计领域的主导地位,但是 QSAR在药学研究中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药(New Drugs)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和药理作用不 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新药系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 药品
4
第一章 概论
1.1 新药研究的发展历程

化学药物最早始于200年前,起源于天然药物,意大利生理学家F.Fontana (1720-1805)通过动物实验对千余种药物进行了毒性测试,得出了天然药 物都有其活性成分,选择作用于机体某个部位而引起典型反应的客观结论。 这一结论在1805年被德国化学家F.W.Serturner首先从罂粟中分离提纯吗啡 所证实。由此掀起了天然药物中分离有效成分的浪潮。 1823年 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奎宁 1833年 洋金花中分离得到阿托品 1899年 第一个化学合成药阿司匹林上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