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商务星球版新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教案1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1课东南亚(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的地势及地形特点。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并说出其东方“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特点(重点)。

2.运用地图说明马六甲海峡处于咽喉要道(重点)。

3.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主要国家和首都(重点)。

4.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南亚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势及地形特点(难点)。

5.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难点)【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观察法、归纳、总结法。

【学习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与活动[新课导入]:同学们,人们根据自然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成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具特色,现在我们一起走进东南亚,在那里,你可以欣赏迷人的热带风光,体验水上市场的繁华,感受不同的风土民情。

[教师点拨]:景观照片,可以鲜明地反映一个地方的区域特色,大家从照片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观看东南亚的景观照片,讨论观看照片的感受,并分析这些照片反映了东南亚哪些独特的区域特色?缅甸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柬埔寨吴哥窟1、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看照片的感受。

2、这三幅照片体现东南亚“佛光塔影、热带滨海”的区域特色。

(学生回答)通过图片展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东南亚宗教氛围和海滨景色,另一方面知道景观照片可以鲜明地反映一个地方的区域特色衔接与过渡[教师讲述]: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对缅甸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柬埔寨吴哥窑的景观描述,我感受到大家对东南亚的美景充满了赞叹之情,对东南亚的异域风情充满了向往,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东南亚。

思考与探究读图与探究追问与探索探究一、东方“十字路口”:一、东南亚地理位置同学们,我们要了解一个地方,首先要知道它在那里?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两部分。

七年级 下学期 地理 商务星球版《东南亚》参考教案(第1课时)

七年级 下学期 地理 商务星球版《东南亚》参考教案(第1课时)

《东南亚》参考教案(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记住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重点)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中南半岛地势变化及地势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重点)3、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重难点)【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问题导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往事重提:2012年4月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春令营活动,我校作为接待方,190多位缅甸、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华裔孩子与在座的各位成为好朋友。

我们班参与活动的有哪些同学?(请举手)提起往事很多同学举起了手,畅所欲言:生1:我和泰国的一位朋友交换了礼物,她给我一个小象和一枚10铢的泰国硬币;生2:我负责接待的是泰国一位小姑娘,她长得有点黑,会说汉语,我们交换了礼物。

生3:我们这个年级接待的都是通过往事重提,再现学生的亲身经历,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请说说当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提问:知道泰国在哪个地区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东南亚,学习东南亚。

泰国小孩,我给他一元人民币,他给我500泰铢;……学生回忆与华裔孩子共度的美好时光,气氛非常热烈。

东南亚。

习意愿,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学案导学教师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学本课知识,并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3)标记疑难问题。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本上标出;(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

七年级地理下册 7_1 东南亚(第2课时)教学案1(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_1 东南亚(第2课时)教学案1(新版)商务星球版

北回归线 赤道°10°S第一节 东南亚(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举例说出东南亚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学习目标】1.指图说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重点)2.举例说明湿热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知道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了解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出口情况。

4.举例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

(重点) 【教学模式】 三化六步模式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教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1、 指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播放东南亚热带作物的图片资料。

(东南亚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东南亚的美丽和富饶。

) 1、学生读图简单思考,指图说出教师问题。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重点明确纬度位置:东南亚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南纬10°之间,属于热带。

让学生明确东南亚的纬度位置,了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提出问题研讨学习1、读图7-1-5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并提出思考问题: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①找出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

②说出这两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教师就学生回答问题:(1)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纠正和引导: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及菲律宾北部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及马来半岛南部(2)要求学生看图记忆。

2、结合曼谷、新加坡气温与降水量资料,说说这两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总结并记忆: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及菲律宾北部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及马来半岛南部终年高温多雨(要求学生在课本图中圈出马来半岛和菲律宾北部)1、学生认真读图并积极思考,读图分析后回答:①东南亚的两种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

地理商务星球版新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教案1讲课教案

地理商务星球版新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教案1讲课教案

地理商务星球版新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教案1《东南亚》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是传授新知识课。

本课主要介绍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经济等知识。

本课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难度水平属于一般。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读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并归纳位置特点。

2.通过阅读图,说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3.运用地图能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和首都。

4.举例说明湿热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理解东南亚主要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以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重点1 . 指导学生读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并归纳位置特点。

2. 说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材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 多媒体出示<<赠缅甸友人>>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教师: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呢?学生: 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

学生进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二、新课学习1、东方“十字路口”的位置读“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图”(1)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2)东南亚是比亚洲低一级的区域,请你用学习亚洲的方法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相对位置:亚洲的_____。

2)半球位置:东西半球的____半球,南北半球的_____ 。

3)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经过北部,赤道经过南部。

绝大部分位于_____(温度带)海陆位置:地处____洲和_____洲;_____洋和_____洋的“十字路口”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纠正。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2. 了解东南亚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首都、经济状况等,能够列举出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基本情况。
3. 了解东南亚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动植物等,能够描述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4. 了解东南亚的人文特点,包括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等,能够分析东南亚的人文风情。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东南亚:地理、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一书,深入了解东南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东南亚地理与文化》纪录片,通过视频了解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访问地理学习网站,如“地理空间”等,浏览东南亚的相关地理信息和知识。
2. 资料搜集:要求学生搜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整理成报告,以加深对东南亚人文特点的理解。
3. 思考题:提供一些关于东南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关于东南亚的实践活动,如制作东南亚手工艺品、模拟东南亚旅游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
2. 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搜集、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再次,在互动探究环节,我发现学生在讨论东南亚问题时,往往局限于表面,无法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用地理的视角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 7.1东南亚》 教案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 7.1东南亚》 教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东南亚》教学设计【课题】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一节东南亚——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东南亚政区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重要性。

(2)运用中南半岛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中南半岛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3)运用“中南半岛地形、河流与城市分布图”,说明在中南半岛上城市分布的特点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中南半岛河流对城市分布影响的探究,提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南半岛地形与河流的了解,感受东南亚国家与我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关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2)中南半岛的地形和地势特点2、教学难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中南半岛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课本、学案、多媒体【板书设计】范围: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纬度位置: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十字路口”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平原较少东南亚位置地形。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第一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第一课时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一节东南亚(第一课时)【课题】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一节东南亚(第一课时位置和地形)【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平面图,归纳东南亚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并说出其东方“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特点。

2、运用地图说明马六甲海峡处于咽喉要道。

3、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主要国家和首都。

4、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南亚地形地势特点。

5、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模式】五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精当点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教材分析】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地理分区,是学生学习世界地区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地区。

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以前面的“亚洲”知识为依托,是“亚洲”地理的深入;另一方面又对后面“地区”部分的学习进行引领,作为“各具特色的地区”的开篇,关系到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因此,东南亚一节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方法的指导。

当堂达标,达标测试一、(目标4) 读上图填空: 1、中南半岛地势北 南 。

山河 , 分布。

河流上游流速 ,下游流速 。

冒死也愿意在这里居住?【总结】东南亚地形特征肥沃,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谈一谈对东南亚地形的认识。

南亚地形的整体认识。

迁 移 运 用 训 练 内 化通过本节课对东南亚位置、地形的学习,谈一谈你在知识和方法方面的收获?梳理本节课知识体系,回顾方法、途径。

培养学生总结整合知识的能力。

AB东南亚范围组成“十字路口” 位置 地形特点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11个国家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读图分析法2、马来群岛岛屿众多,地势 ,河流 , 多 和 (地质作用),是因为这里位于 板 板块、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 。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案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案
4、墨西哥的___________(矿产)资源丰富,是___________(农作物)的原产地。
5、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_。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通过组图,让学生了解东南亚风情概况。
活动二:阅读课本P32,讨论完成活动题1,2,3
活动三:阅读课本33,完成P34:活动
地区
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东南亚人口分布特征
教学过程预设
学生活动及备注札记
一、复习
复习一:美洲的地形特征
复习二:美洲的河流特征
复习三:美洲的气候特征
复习四:美洲居民与经济
1、美洲的原住居民大部分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洲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
3、美洲只有________和________是发达国家,其余是发展中国家。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活动四:学以致用
1、假如你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位农民,何时播种?何时收获?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又该如何呢?
引导学生以气候特征为着手点分析。
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东南亚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出示世界火山地震带图,引导学生观察位置分析说明。
课后作业1探训p34巩固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没有找到适合的图让学生理解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总课时数:9
教学内容: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1
学习目标: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地形分布、地形特征。
2、了解东南亚气候的分布及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 作物和在各国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就是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就是传授新知识课。

本课主要介绍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与自然环境、经济等知识。

本课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难度水平属于一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读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并归纳位置特点。

2.通过阅读图,说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3.运用地图能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与首都。

4、举例说明湿热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与其她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东南亚主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项目,以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重点
1 、指导学生读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并归纳位置特点。

2、说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
多媒体出示<<赠缅甸友人>>
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教师: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这首诗描述的就是哪里呢? 学生: 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

学生进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 二、新课学习
1、东方“十字路口”的位置 读“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图”
(1)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就是比亚洲低一级的区域,请您用学习亚洲的方法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 相对位置:亚洲的_____。

2) 半球位置:东西半球的____半球,南北半球的_____ 。

3)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经过北部,赤道经过南部。

绝大部分位于_____(温度带)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海陆位置:地处____洲与_____洲;_____洋与_____洋的“十字路口”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她小组成员补充、纠正。

出示马六甲海峡图
追问:(1)十字路口的咽喉在哪里?
(2)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3) 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
师指图点拨提升东南亚位置特点:
(过渡)东南亚主要有哪些国家?哪些就是我们的邻居?
出示范围图
(1)东南亚的范围
读政区图:
①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上各有哪些国家?
②东南亚有哪些就是临海国,哪些就是内陆国,哪些就是岛国?
③我国邻国有哪些?
④您能说出这些国家的首都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十字路口”的位置
(1)东南亚的位置: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交通位置④马六甲海峡
(2)东南亚的范围: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
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
马来群岛:
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菲律宾
临海国:越、缅、柬、泰、马、文、东
内陆国:老挝
岛国:印尼、新、菲律宾
邻国:越南、老挝、缅甸
2、多山的地形
出示“东南亚地形图图”
自主学习(一)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您能瞧出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不?
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学生读图,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这样的地势特点对河流有怎样影响?
指名回答山脉、河流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结合示意图)
合作学习:中南半岛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1)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瞧瞧她们分别注入哪个大洋。

(2)完成表格
3.讨论:中南半岛的城市为什么多分布在河口三角洲与沿河平原上?讨论后回答
追问:您能仿造中南半岛地形的学习,探究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不?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教师点拨提升: (4)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5)地形崎岖,平原狭小;多火山与地震 4、热带气候
师出示“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与“新加坡、曼谷气温与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完成
读图思考题:
(1)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 (2)两种主要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哪里?
(3)观察曼谷与新加坡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两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就是什么?
(4)东南亚的高脚屋建筑与米饭为主食的饮食特点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样的关系? 师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点拔、指导。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并注意分析气候特征产生的简单原因。

小组代表指图讲解,余生回答、倾听、思考、判断。

5、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师出示“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引导学生完成读图思考题: (1) 东南亚发展农业的优势就是什么?
(2)我们到新马泰旅游,吃到的主食就是什么?为什么?
(3)东南亚的最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哪些?其最大产地分别就是哪些国家?
(1)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北高南低 (2)平原分布在河流沿岸与入海口处。

(3)北高南低的地势使得河流自北向南流,北部地势高峻,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低,水流平缓,工农业发达。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明确结论。

师根据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有目的的进行提问、解惑。

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教师点拨提升:
(1)泰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2)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3)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4)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与椰子出口国。

教师出示反馈练习:假设您去东南亚旅途,就会有这样一个发现:东南亚人喜欢吃米饭,请问这就是为什么呢?
学生带着刚才的学习收获,再次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提升: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物产就是影响居民食物结构的主要原因。

6、繁荣的旅游业
师出示“东南亚主要国家旅游外汇收入比较”表与美景图,引导学生读表完成思考题:
(1)东南亚的旅游业地位如何?她们如何发展旅游业的?对于枣庄来说有什么指导意义?
(2)海外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就是哪里?
(3)东南亚的主要旅游景点、旅游项目及其所在的国家分别就是什么?
生瞧书、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互动、欣赏、归纳结论、分析原因。

师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点拔、指导。

师根据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有目的的进行提问、解惑。

三、结论总结
教师:东南亚就是与我国山水相连的国家,自古以来就与我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南亚,知道了东南亚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东南亚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去开发与了解。

四、课堂练习
下图就是“东南亚地区山河分布、海陆分布略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地理事物用相应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位置。

A.马来半岛
B.长山山脉
C.湄公河
(2)将图中代号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及其相关内容填在下面横线上:
D________群岛,E________海峡,F________岛,按纬度划分,该岛位于________半球。

G就是________国。

教师:认真分析题干,仔细阅读地图,独立思考,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口头说出答案。

五、作业布置
上网查阅:火山灰对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六、板书设计
东南亚
1、“十字路口”的位置
(1)东南亚的位置: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交通位置;④马六甲海峡
(2)东南亚的范围: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2、多山的地形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3、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季与雨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农业:稻米、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 4、旅游业
婆罗浮屠塔、巴厘岛、大象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