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清防蜡技术

合集下载

采油用清、防蜡剂技术条件

采油用清、防蜡剂技术条件

采油用清、防蜡剂技术条件
首先,采油用清、防蜡剂技术需要考虑原油的特性,包括原油的蜡质含量、蜡的结晶形态、油藏温度等因素。

根据不同原油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清、防蜡剂配方和使用方法。

其次,技术条件还包括生产设备和管道的工艺参数。

需要确保生产设备和管道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符合清、防蜡剂的使用要求,以保证清、防蜡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另外,技术条件还包括对清、防蜡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选择适合的清、防蜡剂种类,合理控制投加量和投加频次,确保清、防蜡剂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使用。

此外,还需要考虑环境和安全因素。

清、防蜡剂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环保标准,同时要确保清、防蜡剂的使用不会对生产设备和人员安全造成影响。

总的来说,采油用清、防蜡剂技术条件是一个综合考量原油特性、生产设备工艺参数、清、防蜡剂选择和使用方法、环境和安全
因素的综合问题。

只有在考虑全面、合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应用这项技术,提高采油效率和产量。

欧利坨油田油井清防蜡技术优化与应用

欧利坨油田油井清防蜡技术优化与应用

欧利坨油田油井清防蜡技术优化与应用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油田开采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日益显现。

油井清防蜡技术在油田开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欧利坨油田作为全国重要的原油产区之一,油井清防蜡技术的优化与应用,对于提高油田开采效率、保障原油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欧利坨油田的特点出发,探讨油井清防蜡技术的优化与应用。

一、欧利坨油田的特点欧利坨油田位于中国新疆哈密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原油产区。

该油田主要开采的是重质原油,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限制,油田常年处于低温环境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油井清防蜡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欧利坨油田,油井产出的原油具有较高的粘度和凝固温度。

而且,由于开采技术的限制,部分油井的热力设备不够完善,导致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容易结蜡。

如何优化油井清防蜡技术,提高原油的运输效率,成为了欧利坨油田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油井清防蜡技术的优化1. 传统加热方法在传统的油井清防蜡技术中,通常采用加热的方法来降低原油的粘度和凝固温度。

通常采用的加热方法有电加热、蒸汽加热、火炉加热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原油的粘度和凝固温度,减少原油结蜡的风险。

传统的加热方法存在能耗高、操作复杂、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尤其是在欧利坨油田这样的低温环境中,要想通过加热来保持原油的流动性,需要大量的能源投入,这显然是不经济的。

2. 新型清防蜡技术为了解决传统加热方法存在的问题,欧利坨油田逐渐引进了新型的清防蜡技术。

采用热泵技术对原油进行加热,可以将低温环境下的余热转化为热能,减少能源消耗。

还可以利用化学溶剂对原油进行处理,降低原油的粘度和凝固温度,从而减少结蜡的风险。

还可以采用超声波技术对原油进行处理,通过超声波的作用打破原油分子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这些新型的清防蜡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能耗,还能够提高原油的运输效率,受到了欧利坨油田的广泛应用。

在欧利坨油田,油井清防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油田在油井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清防蜡技术,选择合适的加热设备和清蜡剂,以确保原油在开采、输送过程中不会结蜡。

油井清方蜡技术

油井清方蜡技术

油井清蜡与防蜡技术宏博矿业张汉元井清蜡与防蜡概述在原油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的降低以及轻烃逸出,溶解在原油中的蜡会以晶体形式析出并吸附在油管壁、套管壁、抽油泵,以及其他采油设备上,严重时会在油层部位形成蜡的沉积。

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高产稳产的突出问题之一,防蜡和清蜡是油井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因此,防蜡和清蜡方案设计是采油工艺方案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编制采油工艺方案时对油井结蜡问题必须有一个充分的预测,并提出清防蜡措施的方案。

一、石蜡的性质石油中有一些高熔点而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烃类,它们通常在油藏中处于溶解状态,但如果温度降低到析蜡温度时,就会有一部分蜡结晶析出。

这种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固态烃类称之为蜡。

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石蜡,常为板状或鳞片状或带状结晶,相对分子质量为300~500,分子中C 原子数是C16~C35,属正构烷烃,熔点50℃左右;另一种是微晶蜡,多呈细小的针状结品,相对分子质量为500~700,分子中的C 原子数是C35~C63,熔点是60~90℃。

石蜡和微晶蜡的特征主要是碳数范围、正构烷烃数量、异构烷烃数量、环烷烃数量不同,具体区别见表1。

表1石蜡及微晶蜡的组成上,采油过程中结出的蜡并不是纯净的蜡,它是原油中那些与高碳正构烷烃混在一起的,既含有其他高碳烃类,又含有沥青质、胶质、无机垢、泥砂、铁锈和油水乳化物等的半固态和固态物质。

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七个方面:(一)原油性质与含蜡量对结蜡的影响:原油中轻质馏分越多,溶蜡能力越强,析蜡温度越低,越不容易结蜡。

(二)温度对结蜡的影响:当温度保持在析蜡温度以上时,蜡不会析出,就不会结蜡,而温度降到析蜡温度以下时,开始析出蜡结晶,温度越低,析出的蜡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析蜡温度是随开采过程中原油组分变化而变化的,应当根据预测的开发过程原油组分变化情况,用高压物性模拟试验的方法测试析蜡温度变化。

对小油田也可以借用类似的数据。

(三)压力对结蜡的影响:压力对原油结蜡也有一定影响。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1. 引言1.1 介绍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背景意义原油结蜡是指在原油生产、输送、储存中由于温度降低而使原油中的蜡质物质析出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现象。

由于中国原油资源中含有大量蜡质物质,因此原油结蜡问题一直是我国石油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原油结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原油中的蜡在低温下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导致管道堵塞、设备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和输油效率。

为了解决原油结蜡问题,清防蜡技术应运而生。

清防蜡技术是指采用化学添加剂或物理手段,在原油生产、输送、储存过程中预防或清除蜡质沉积,保障生产设备顺畅运行和原油正常输送。

我国清防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前,我国清防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生产、油田输送、炼油等领域,有效提高了原油生产的安全、经济和环保性能。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原油结蜡及清防蜡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完善清防蜡技术,以应对石油工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我国原油结蜡的问题我国原油结蜡问题是指在原油开采、输送、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由于原油中含有大量的蜡质,当原油中的蜡质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到温度变化或流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析蜡现象,导致管道或设备堵塞,影响原油的正常运输和生产。

这会给油田开发和生产造成很大困扰,影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我国原油结蜡问题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油田的原油含蜡量较高,易发生结蜡问题。

结蜡会导致管道内壁积聚蜡层,增加管道摩阻,降低输油能力;同时也容易引发管道事故和生产事故,给油田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针对我国原油结蜡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前加热原油、添加结晶抑制剂等方式来解决。

研发清防蜡技术和设备也是解决原油结蜡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原油输送的效率和安全性,保障油田的正常生产。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知识图谱分析原油结蜡是指在低温条件下,原油中的蜡质物质开始结晶并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这会导致原油在管道输送、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出现堵塞、流动性变差等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原油结蜡问题,我国开展了大量的清防蜡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面将通过知识图谱的分析,对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阐述。

一、原油结蜡的形成原因原油结蜡是由于原油中的蜡质物质在低温条件下失去溶解度而发生的。

主要原因包括原油中蜡质物质含量高、石蜡种类多样、原油中硫、树脂、沥青质等杂质对结蜡的影响和环境温度等因素。

原油中蜡质物质含量高是导致原油结蜡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原油结蜡的影响1. 堵塞管道:原油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结蜡会导致管道内径变小,从而造成管道堵塞。

2. 减小原油流动性:结蜡会使原油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降低了原油的输送效率。

3. 增加生产成本:为了解决结蜡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这样会增加原油生产、输送和加工的成本。

三、原油清防蜡技术1. 清蜡技术:主要是通过加热、加药等方式将原油中已经结晶的蜡重新溶解,从而恢复原油的流动性。

清蜡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原油结蜡处理方法。

2. 防蜡技术:主要是在原油输送、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加入一定的防蜡剂,防止蜡质物质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结晶。

目前,我国在原油输送管道、储油罐等设备上广泛应用防蜡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1. 研究现状:我国在原油清防蜡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如研发出多种高效的清蜡剂和防蜡剂,提高了原油结蜡的处理效率和防蜡的效果。

2. 应用现状:我国各大油田和炼油厂普遍应用原油清蜡和防蜡技术,有效解决了原油结蜡问题,保障了原油的生产和输送稳定。

我国原油结蜡及清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原油产业的生产和输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未来,我国还将加大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原油结蜡的处理效率和防蜡的效果,为我国原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百索福油井清防蜡技术

百索福油井清防蜡技术

油井清防蜡技术石蜡或石蜡沉积物存在于各种级别的原油里。

在采油期间,含油混合物从井底采出,并随着环境(压力和温度)而改变。

当环境发生改变,这些成分也会随着改变。

石蜡一旦与油一起流出来,它们会作为一种单独、半固态液相从油中被分离出来,变得无法流动,并在出油管线、管道上和其它所能够接触到的设备上形成沉积物。

引起油井停机和维修的最常见原因是石蜡积聚,这是因为石蜡在原油中形成结晶沉积后覆盖在管件、设备、管线以及油罐的罐壁和罐底。

这些石蜡是分子链长度C20到C50的饱和非极性烃。

开采期间,如果没有额外加热,那么油温从其离开地层时开始降低一直持续到原油抵达炼油厂。

当温度降至低于石蜡结晶点,石蜡被析出原油,形成结晶后慢慢变大并沉积到管件和设备表面。

石蜡结晶生长主要发生以下地方:在井孔附近的地层中、采油管道或油井管套内部、管线内部、处理和分离设备内部、储油设备内部。

一、解决方法百索福已被认为是溶解和包裹石蜡沉积物的最佳产品,是含有多种成分的专利混合可生物降解的水基表面活性剂/湿润剂/乳化剂。

百索福可以保持油中蜡块原有状态,使蜡块得以松动、抑制结蜡现象。

现场试验表明这种专利的表面活性剂配方比热油去除地层和采油设备上的石蜡积聚更有效、更安全、更便宜。

不同于使用二甲苯基溶剂进行处理,百索福不但可以去除污泥和石蜡,而且同时抑制产生的气体,并且不会留下光滑的残留物,增加工人的安全性。

百索福公司成立于1975年,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百索福是一种拥有专利技术的、水基混合的无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也添加了其它的添加剂以提供独特的性能,减少碳氢化合物。

百索福产品配方经过专门优化,能够密封和乳化原油和碳氢化合物。

通过形成胶团来乳化碳氢化合物,在一系列应用中都非常有效。

它是一种无毒配方,不含CERCLA(环境保护赔偿责任法)所列明的有毒成分,100%可生物降解。

百索福是已通过ABS(美国标准局)认证的气体抑制产品。

1、特性利用专利技术,百索福处理烃会产生2种效果:(1)可溶性增加(增溶性)(2)界面张力降低(松动)。

原油清防蜡技术

原油清防蜡技术

原油清防蜡技术目录1.蜡的概述 (1)2.国内外油田常用清防蜡技术 (4)3.化学清防蜡技术 (6)4.清防蜡产品介绍 (11)5.清防蜡剂发展趋势 (12)原油清防蜡技术1.蜡的概述在地层中,蜡通常以溶解状态存在,在开采过程中,含蜡原油在从油层向近井地带、沿着油管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不断降低、轻质组份不断逸出,原油中的蜡开始结晶析出并不断沉积。

地层内部结蜡会大幅度降低地层渗透率,使油井大幅度减产或停产等;地层射孔炮眼和泵入口处结蜡,会增大油流阻力降低泵效;抽油杆处结蜡会增大抽油机载荷,甚至造成抽油泵蜡卡;油管壁结蜡会增大对地层的回压,降低油井产量。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油井结蜡,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给生产带来许多困难。

因此,油井的清蜡、防蜡是保证含蜡原油油井正常生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1.1 蜡的定义严格来说,原油中的蜡是指那些碳数比较高的正构烷烃,通常把大于十六碳(C16)原子数的大分子正构烷烃称为蜡(wax) 。

实际上,油井中的结蜡并不是纯净的石蜡,它是除高碳正构烷烃外,还含有其它高碳烃类,又含有沥青质、胶质、盐垢、泥砂、铁锈、淤泥和油水乳化液等的黑色半固态和固态物质,统称之为“蜡”(paraffin)。

蜡的典型化学结构式如图1(a)所示,但是人们也常常把高碳链的异构烷烃和带有长链烷基的环烷烃或芳香烃也称为蜡,其结构如图1中的(b)、(c)、(d)所示。

1.2 蜡的结构和结晶形态油井蜡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石蜡和微晶蜡或称地蜡。

正构烷烃蜡称为石蜡,通常结晶为针状结晶。

支链烷烃、长的直链环烷烃和芳烃主要形成微晶蜡(即地蜡),其分子量较大 。

一般来说蜡的碳数高于C 20,都会成为油井中潜在的麻烦制造者,石蜡和微晶蜡的基本特性列于表1。

有些原油中含有碳数较高(大于C 40 )的高碳蜡,如吐哈原油、印度Laxmi-neelam 管线,蜡的碳数分布有两个峰值,见图2。

02468101214图2 蜡的碳数发布含量 %碳数蜡的晶型受蜡的结晶介质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蜡形成斜方晶格子,但改变条件可形成六方形格子,如果冷却速率比较慢,并存在一些杂质(如胶质、沥青质、其它添加剂)也会形成过渡型结晶结构。

油井化学清防蜡技术

油井化学清防蜡技术

中应保证发生石蜡沉积的部位的温度高于该处沉积石蜡
的熔点,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己开发出预测应用热油 处理法和热水处理法时井底温度的软件。
四、油井清、防蜡技术
5、油井直接电加热清蜡 最近,俄罗斯勒靶石油公司和阿克秋巴油气开采管理 局科研所,共同研制成功了一种油井直接电加热成套装
臵,它是由电加热装臵和可使油套管保持电绝缘的沉没
二、影响结蜡的因素
4、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的影响 原油含水后可减少油流温度的降低,易在管壁上形成连续水膜,不 利于蜡沉积。所以随含水量的增加,结蜡有所减轻。 油中的细小沙粒及机械杂质将成为石蜡析出的结晶核心,促使石蜡 结晶的析出,会加剧结晶过程。
含水对结蜡速率的影响
二、影响结蜡的因素
5、油管外环境温度对结蜡的影响
防蜡剂的作用机理
结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析蜡、蜡晶长大和沉积阶
段。若蜡是从某一固体表面(如油管表面)的活性点析出,
此后蜡就在这里不断长大引起结蜡,则结蜡过程就只有 前面两个阶段。化学防蜡不是抑制蜡晶的析出,而是改 变蜡晶的结构,使其不形成大块蜡团并使其不沉积在管 壁上。防蜡剂可与蜡形成共晶体而阻碍蜡晶的相互结合 和聚集或防蜡剂可将蜡晶分散开使其无法相互叠加、聚 集和沉积,达到防蜡的目的。
率高,缺点是油质不好时会损伤地层,热洗油在加热过
程中有轻馏份损失及不安全。
四、油井清、防蜡技术
4、热水处理法 热水处理法的原理与热油处理法相同,热水处理法 较热油处理法的优点是比较安全,缺点是水对石蜡和沥
青的溶解和携带的能力较小,操作条件控制不好时可能
会导致从管壁上熔化下来的沉积石蜡发生再沉积而堵塞 管线和设备(脱裤子现象)。在实施热水处理法的过程
四、油井清、防蜡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清防蜡技术目录1.蜡的概述 (1)2.国内外油田常用清防蜡技术 (4)3.化学清防蜡技术 (6)4.清防蜡产品介绍 (11)5.清防蜡剂发展趋势 (12)原油清防蜡技术1.蜡的概述在地层中,蜡通常以溶解状态存在,在开采过程中,含蜡原油在从油层向近井地带、沿着油管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不断降低、轻质组份不断逸出,原油中的蜡开始结晶析出并不断沉积。

地层内部结蜡会大幅度降低地层渗透率,使油井大幅度减产或停产等;地层射孔炮眼和泵入口处结蜡,会增大油流阻力降低泵效;抽油杆处结蜡会增大抽油机载荷,甚至造成抽油泵蜡卡;油管壁结蜡会增大对地层的回压,降低油井产量。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油井结蜡,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给生产带来许多困难。

因此,油井的清蜡、防蜡是保证含蜡原油油井正常生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1.1 蜡的定义严格来说,原油中的蜡是指那些碳数比较高的正构烷烃,通常把大于十六碳(C16)原子数的大分子正构烷烃称为蜡(wax) 。

实际上,油井中的结蜡并不是纯净的石蜡,它是除高碳正构烷烃外,还含有其它高碳烃类,又含有沥青质、胶质、盐垢、泥砂、铁锈、淤泥和油水乳化液等的黑色半固态和固态物质,统称之为“蜡”(paraffin)。

蜡的典型化学结构式如图1(a)所示,但是人们也常常把高碳链的异构烷烃和带有长链烷基的环烷烃或芳香烃也称为蜡,其结构如图1中的(b)、(c)、(d)所示。

1.2 蜡的结构和结晶形态油井蜡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石蜡和微晶蜡或称地蜡。

正构烷烃蜡称为石蜡,通常结晶为针状结晶。

支链烷烃、长的直链环烷烃和芳烃主要形成微晶蜡(即地蜡),其分子量较大 。

一般来说蜡的碳数高于C 20,都会成为油井中潜在的麻烦制造者,石蜡和微晶蜡的基本特性列于表1。

有些原油中含有碳数较高(大于C 40 )的高碳蜡,如吐哈原油、印度Laxmi-neelam 管线,蜡的碳数分布有两个峰值,见图2。

02468101214图2 蜡的碳数发布含量 %碳数蜡的晶型受蜡的结晶介质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蜡形成斜方晶格子,但改变条件可形成六方形格子,如果冷却速率比较慢,并存在一些杂质(如胶质、沥青质、其它添加剂)也会形成过渡型结晶结构。

斜方晶结构为星状(针状)或板状层(片状)并具有较好的连接行为易形成大块蜡晶(团)。

石蜡的几种主要晶型见图3。

图3 石蜡的主要晶型1.3 油井结蜡过程蜡在结晶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晶核(这种晶核通常是高碳蜡的聚集体)存在,这个晶核就成为蜡分子聚集的生长中心。

随着原油温度不断降低,熔点比较高的高碳数蜡会首先结晶析出并形成结晶中心,随后越来越多的蜡分子从原油中沉积出来,沉积的蜡分子的浓度也会越来越大,使蜡晶增长。

结蜡过程(见图4)通常分为如下三个步骤:(1)低于析蜡点温度时,蜡以结晶形式从原油中析出。

(2)温度继续下降,结晶析出的蜡聚集长大。

(3)长大的蜡晶沉积在管道或设备的表面上。

图4 结蜡过程1.4 影响结蜡的因素影响结蜡的内因:原油含蜡。

影响结蜡的外因:温度、压力、流速、含水率、杂质、结蜡固体表面润湿性及光滑程度等。

(1)原油含蜡是发生结蜡的根本原因,含蜡量越高结蜡就会越严重,原油中轻质馏分越多,溶蜡能力越强,析蜡温度越低,不容易结蜡。

(2)温度对结蜡的影响:当保持在析蜡温度以上时,蜡不会析出,就不会结蜡,而温度降到析蜡温度以下时,原油中开始析出蜡结晶,温度越低,析出的蜡越多。

(3)压力对结蜡的影响:压力主要影响着原油中轻质馏分的溶解情况,溶解于油中的轻组分具有溶蜡能力,当压力下降到低于饱和压力时,轻组分烃类就会从油中分离出来。

另外由于气体的体积膨胀需吸收热量,使体系温度下降,也会使结蜡加剧。

(4)流速对结蜡的影响:流速增加能减少原油在井筒的流动时间,油温下降变慢,使悬浮于油中的蜡晶颗粒来不及聚集沉积就被油流带走,结蜡得到缓解,另外由于流速大还会对管壁具有较大的冲刷作用。

析出来的蜡晶不能沉积在管壁上,而减轻了结蜡速度。

(5) 原油中含水对结蜡的影响:原油含水时,会在油管壁上形成水膜,使析出的蜡不容易沉积在管壁上,减缓结蜡。

实验结果表明:在50%含水以下的情况下,结蜡的程度随着含水增加而减缓。

而当含水增加到75%以上时,会更容易产生水包油乳化液,蜡油被水包住,阻止蜡晶的聚积而不结蜡。

(6)胶质、沥青质对结蜡的影响:胶质、沥青质是活性物质,可以吸附在蜡晶表面,改变蜡晶的结构,阻止蜡晶长大,同时对蜡晶具有分散作用。

(7)机械杂质对结蜡的影响:机械杂质成为活性中心,加速结蜡,使蜡更易沉积出来。

2.国内外油田常用清防蜡技术国内外采用的清防蜡技术基本相同,由于我国原油含蜡量较高,油井清防蜡问题比较突出,所以我国清防蜡技术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

油田常用的油井清防蜡技术主要有以下7种:(1)机械清蜡技术;(2)加热清防蜡技术;(3)内衬油管防蜡技术;(4)磁防蜡技术;(5)微生物清防蜡技术;(6)超声波清防蜡技术;(7)化学清防蜡技术。

2.1 机械清蜡技术机械清蜡就是用专门的刮蜡工具,将附着于油井中的沉积蜡刮掉,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在自喷井和有杆泵抽油井中都有应用,尤其是自喷井中的应用广泛。

机械清蜡方法的优点:设备简单、成本低、清蜡不受原油性质的影响等。

机械清蜡方法的缺点:劳动强度大、施工中油井需停产、施工不当会发生井下事故。

刮蜡工具见图5、6。

图5 “8”字刮蜡片图6 麻花钻头2.2 加热清防蜡技术加热清防蜡技术主要分为电加热和热介质加热两类。

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热能来提高油管或抽油杆的温度,达到清防蜡的目的。

加热清防蜡技术的优点:清蜡效果好,不受原油和沉积蜡性质的影响。

缺点:作业设备投入较大,作业成本较高,还可能对地层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热洗流程见7、8图7 反循环热洗井流程图8 空心抽油杆热洗井流程2.3 内衬油管防蜡技术内衬油管主要包括玻璃油管和涂料油管。

创造了不利于蜡晶在壁面上吸附和沉积的条件。

优点:油管内衬防蜡效果明显,成本低。

缺点:玻璃油管易脆性和不耐酸的腐蚀,而涂料油管也受到与原油物性配伍性影响的限制。

2.4 磁防蜡技术强磁防蜡技术防蜡的机理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强磁场对蜡晶具有“磁致胶体效应”,“氢键异变作用”和“内晶核改变”的机理。

优点:成本低、效果明显。

缺点:使用条件严格,一般随油田含水率的增加,防蜡效果降低。

另外对有些特殊油性的原油(如高碳蜡)防蜡效果比较差。

2.5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微生物清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微生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食蜡性微生物,一种是食胶体沥青质性微生物。

优点:成本低,对原油还具有降凝。

降粘效果。

缺点:使用条件苛刻,使用前必须洗井,油井温度不能太高。

2.6 超声波清防蜡技术清蜡原理利用超声波把大蜡晶分子击碎变成小蜡晶分子,大蜡晶的长分子链变成短分子链,另外部分电能转换成热能,在声能和热能的双重作用下,能使蜡晶迅速溶化,从而达到清蜡的目的。

优点:工艺施工筒单,不污染油层,具有清蜡、解堵双重功能。

2.7 化学清防蜡技术化学清防蜡剂由于其加药方法简便,使用化学清防蜡剂对油井生产和作业都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所以这一清防蜡技术受到油田欢迎。

它与热洗井清蜡技术配合,成为目前油田使用最广的两种清防蜡方法。

3.化学清防蜡技术用化学药剂对油井进行清蜡和防蜡是目前油田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清防蜡技术,这是因为用化学药剂进行清防蜡,通常药剂从环行空间加入,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和其它作业,同时除可以收到清蜡、防蜡效果外,使用某些药剂还可以收到降凝、降粘和解堵的效果。

3.1 清防蜡剂的种类化学清防蜡剂有油溶型、水溶型和乳液型三种,此外还有一种固体型防蜡剂。

3.1.1油溶型清防蜡剂油溶型清防蜡剂主要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少量高分子聚合物组成。

有机溶剂主要是将沉积在管壁上的蜡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剂的目的是:帮助有机溶剂沿蜡沉积的缝隙和蜡与油井管壁的缝隙渗入进去以增加接触面,提高溶解速度,并促进沉积在管壁表面上的蜡与管壁表面脱落,使之随油流带出油井。

部份油溶型清防蜡剂加入高分子聚合物的目的是:聚合物与原油中首先析出的蜡晶形成共晶体。

由于聚合物具有亲油基团,同时也具有亲水基团,亲油基团与蜡共晶,而亲水基团则伸展在外阻碍其后析出的蜡与之结合成三维网目结构,从而达到降凝、降粘的目的,也阻碍蜡的沉积并收到一定的防蜡效果。

油溶型清防蜡剂的优点:①溶蜡速度快,加入油井后见效快;②产品凝固点低,在冬季使用也很方便。

其缺点是:①比重小,对含水高的油井不太合适;②燃点低,易着火,使用时必须严格防火措施。

3.1.2 水溶型清防蜡剂水溶型清防蜡剂是由水和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

水基清防蜡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起到综合效应。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反转作用使结蜡表面反转为亲水性表面,不利石蜡于在表面上沉积,从而起到防蜡效果。

表面活性剂的渗透性能和分散性能又可能渗入松散结合的蜡晶缝隙里,使蜡分子之间的结合力减弱,从而导致蜡晶拆散而分散于油流中。

水溶型清防蜡剂的优点是:①比重较大,对高含水油井应用效果较好;②使用安全,无着火危险;③防蜡效果好。

其缺点是:①加入油井见效速度较慢;②清蜡效果差。

3.1.3 乳液型清防蜡剂乳液型清防蜡剂是将油溶型清防蜡剂加入水、乳化剂、稳定剂后形成水包油乳状液,这种乳状液加入油井后,在井底温度下进行破乳而释放出对蜡具有良好溶解性能的有机溶剂和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从而起到清蜡和防蜡的双重效果。

乳液型清防蜡剂兼具油溶型清防蜡剂和水溶型基清防蜡剂的优点,乳液型清防蜡剂的优点:①溶蜡速率大;②防蜡效果好;③闪点高,使用安全,不易燃烧和爆炸;④比重大。

缺点:在制备和贮存时必须稳定,而到达井底后在井底温度下必须立即破乳,这就对乳化剂的选择和对井底破乳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制备和使用时技术条件要求较高,否则就起不到清防蜡作用。

3.1.4固体防蜡剂固体防蜡剂主要由高分枝度的高压聚乙烯、稳定剂等组成,它可以制成粒状,或在模具中压成一定形状(如峰窝煤块状)的防蜡块,置于油井一定的位置,在油井温度下逐步溶解而释放出药剂并溶入油中。

固体防蜡剂的优点:作业一次防蜡周期较长(一般防蜡周期可达到半年左右),成本较低,缺点:防蜡剂对油品的针对性较强,原油的析蜡点不同,防蜡剂的配方也必须改变。

3.2 清防蜡剂的作用机理3.2.1 油溶型清防蜡剂和固体防蜡剂的作用机理油溶型清防蜡剂具有清蜡和防蜡作用。

固体防蜡剂仅具有防蜡作用。

清蜡机理:有机溶剂将沉积在管壁上的蜡溶解。

在表面活性剂的帮助下,沿蜡沉积的缝隙和蜡与油井管壁的缝隙渗入,促使沉积在管壁表面上的蜡与管壁表面脱落,使之随油流带出油井。

防蜡机理:随着原油温度不断降低,熔点比较高的高碳数蜡会首先结晶析出,形成结晶中心,随后其它碳数的蜡也会不断结晶析出,这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