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对莫言举办书法展”优秀范文
关于莫言的作文-我们的榜样

关于莫言的作文-我们的榜样关于莫言的作文——我们的榜样莫言,想必听到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就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在得奖之后,莫言却之言“惊喜而惶恐”。
从莫言的获奖感言中,我们便可以看出莫言许多优秀的品质。
莫言的一句“我从不为获奖而写作”就让我感到十分地羞愧。
我写作文从来就只有在老师布置作业,考试,参加作文比赛的情况下才会写,而且是把它当成任务似的完成。
这是我应该好好反省反省的地方,我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莫言他是我的榜样。
莫言在得奖时还说过:“很多作家都具备获奖的资格。
”当然,莫言也具备这种资格,从这里可以看出莫言是有足够自信的。
而我就连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这种小事也不敢,总是没有足够的自信。
有时,自己想的*已经和老师的*差不多了,我也不敢发言。
真不知道是该说我胆小,还是说我不够自信。
在这方面难道我不应该多学习学习莫言吗?莫言在获得这个奖之后,不是觉得骄傲,而是觉得十分惶恐。
“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莫言多大的肯定,多么大的一份荣誉。
而莫言在得奖后不是在吹嘘自己的文笔有多好,有多厚的功底,自己写作有多么的不易,相反,他是小心翼翼地领回了这个奖。
我记得在初一的一年中,我经过多次的大起大落,每次我考得不错后,我就有点沾沾自喜,渐渐地就有点骄傲了。
我尤其记得,初一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考得不错,就骄傲了,寒假也没怎么学习,一个寒假过去后,我们来考试,结果可想而知,我考得很不理想。
这还真应了一句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莫言的获奖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在莫言的身上有许多我们不具备的优秀品质,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给当代作家莫言的一封信

给当代作家莫言的一封信莫言,原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下面店铺整理了给当代作家莫言的一封信范文,供您参阅!给当代作家莫言的一封信范文一尊敬的莫老:您好!伴随着国歌,您信步迈上领奖台时,我们每个中国人多在为您欢呼,以你为傲,您作为第一位中国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您使中国在诺贝尔文学奖方面有了零的突破,您是中国人在外人面前抬起了头,使外国人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您是我们的骄傲。
在得知获奖后,您直言:"惊喜而惶恐",是的,无论是谁,在这莫大的荣誉面前都是要情不自禁地惊喜起来,但您却不必惶恐。
我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我十分幸运地获得了全年级的第一名。
在老师宣布时,我如您一样,心里充满了"惊喜而惶恐"。
因自己的努力得以回报而惊喜,因担心自己不能保持着荣誉而惶恐。
然而,班主任对我说:"惶恐是因为你对自己不自信,没有继续保持荣誉的勇气。
你应该将它变作自己奋斗前进的无尽动力,无时无刻地提醒自己你应该将它看作你人生的财富,人生的脚石,让一个个的惶恐不安,垒起你通向成功大门的铺路石"。
莫老,您应该将人们对您的挑剔看作对你的勉励。
你应该抱着淡定的心态,继续走着你的文学创作之路,再创新的辉煌。
你应该用你自己的作品,让人们深深地记住你。
因此,莫老您不必惶恐,您用您实际行动让人佩服。
莫老,我还想和你说,你的一生,是充满了坎坷与奋斗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少年去学习的,你有一个不辛的童年,你忍饥挨饿用坚定的信念度过,你只有极低的文化水平,你用勤奋在军营中努力学习,你从不懒惰,你用作品大胆地反应真实的情况......你凭借自己的坚定,勤奋度过一个个坎,您让国人佩服。
凭着小学五年级的学历,在1981年写出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1997年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获"大家文学奖",2011年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这一系列的奖项,在我这个初中生看来您最少也要大学毕业啊!小学五年级这个学历真的让人不可思议。
参加书法展的墨香韵味作文

《参加书法展的墨香韵味》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书法展,那可真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怀着满心的期待走进了展览的大厅。
一进门,那股墨香就像一个热情的老友,一下子把我紧紧拥抱。
我贪婪地吸着这股香气,仿佛能从其中品出千年的文化韵味。
展览厅里人头攒动,可我的目光却被一幅楷书作品吸引住了。
那一个个字,就像列队整齐的士兵,笔挺而有力。
我凑近了仔细瞧,只见笔画粗细均匀,起笔收笔都恰到好处。
我不禁伸出手指,在空中模仿着书写的轨迹,仿佛能感受到书法家运笔时的那份沉稳和自信。
这时,我注意到旁边有一位老者,他戴着一副老花镜,正眯着眼睛,神情专注地欣赏着一幅草书作品。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不时轻轻点头,嘴里还念念有词。
我好奇地凑过去,想听一听他在说什么。
只听见他轻声说道:“这草书啊,就像舞者在舞台上尽情地挥洒,自由奔放,却又不失章法。
”我被他的话逗乐了,笑着说:“大爷,您说得可真形象!”大爷看了我一眼,也笑了起来:“小姑娘,你也懂书法?”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是来学习学习。
”大爷一听,来了兴致,开始给我讲起这幅草书的精妙之处。
从笔画的流畅到布局的巧妙,从书法家的情感表达到庭中的文化内涵,他说得头头是道。
我听得入了迷,眼睛一刻也不舍得从那幅作品上离开。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幅篆书作品。
那些弯曲的线条,就像古老的图腾,神秘而又充满魅力。
我忍不住用手轻轻触摸着纸面,感受着那微微的凹凸。
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一阵惊叹声。
原来是一群小朋友围在一幅行书作品前,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一个小男孩说:“这字写得真好看,就像流水一样!”另一个小女孩接着说:“我长大了也要写出这么漂亮的字!”看着他们那充满渴望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书法传承的希望。
在展览厅的一角,有一位书法家正在现场挥毫泼墨。
只见他饱蘸墨汁,笔走龙蛇,不一会儿,一幅作品就完成了。
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使劲地鼓掌,手掌都拍红了。
走出展览厅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余晖洒在身上,暖暖的。
与莫言同行作文

与莫言同行作文第一篇:《与莫言同行的一天》那天早上,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有幸跟莫言老师一起参加了一场文学交流会。
路上,莫言老师穿着一件普通的衬衫,脚踏一双老北京布鞋,看上去就跟邻家大爷没什么两样。
我们聊起了家乡的故事,他说起小时候那些趣事,比如怎么用泥巴做小玩意儿,还有冬天怎么在河面上滑冰。
听着听着,我就感觉像是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种纯真的快乐好像就在眼前。
到了交流会上,莫言老师的发言朴实无华却直击人心。
他谈到了文学的力量,说好的故事能跨越时空触动每一个人的心灵。
他还分享了自己写作的心路历程,讲到灵感来临时就像是老朋友突然造访,让人既惊喜又珍惜。
我听得入神,心想这样的创作态度真是太酷了!最让我难忘的是午餐时分,我们一起吃着简单的盒饭。
莫言老师吃得很香,还笑着说:“写作就像吃饭一样,得细嚼慢咽,慢慢品味。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明白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作,都不应该急于求成。
后来,他还给我推荐了几本好书,说这些书对他影响很大,希望也能给我带来一些灵感。
一天下来,虽然身体有点累,但心里却是满满的收获。
这次与莫言同行的经历,不仅让我见识到了一位大师级作家的真实风采,更教会了我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用真诚去书写每一个故事。
这样的日子,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第二篇:《与莫言漫步乡间》周末,难得有机会和莫言老师一起去乡下走走。
一出城,空气立刻变得清新起来,恍若连心情都跟着轻快了许多。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往前走,两边都是绿油油的田野,偶尔还能看到几只悠闲散步的老牛。
莫言老师指着远处一片金黄色的麦田对我说:“你看那边,就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随风起伏,美极了。
”我们边走边聊,莫言老师给我讲了好多关于农村的故事,有的温馨有趣,有的则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比如他提到有一次,村里来了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孩子们都围上去,可偏偏有个小男孩没钱买。
最后,小贩给了他一根免费的糖葫芦,条件是要他给村里的小伙伴们讲故事。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作家的莫言老师自己。
以莫言为话题的作文

以莫言为话题的作文提到莫言,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是他那些充满乡土气息和独特魅力的文学作品。
但对我来说,莫言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文学的力量,一种对生活深刻洞察的智慧。
我第一次接触莫言的作品,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整天沉浸在课业的压力之中。
有一天,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我无意间看到了一本。
说实话,当时只是被它有点奇怪的书名吸引,就随手拿起来翻了翻。
这一翻,可就不得了啦!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拽进了书里所描绘的那个世界。
书里的姑姑,一个乡村医生,一辈子都在和生育这件事儿打交道。
她的坚定、她的无奈、她的挣扎,都那么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
我记得清清楚楚,有一个场景是姑姑在夜晚去追赶一个超生的孕妇,天上的月亮冷冷清清地挂着,姑姑骑着自行车在乡间的小路上飞奔,车轮碾过石子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风呼呼地吹着姑姑的头发,她的脸上满是汗水和焦急。
莫言把姑姑的表情、动作,甚至是她喘气的声音都描写得那么生动,让我感觉自己就跟在姑姑身后,拼命地跑着。
还有那个孕妇,挺着个大肚子,在田埂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跑着,边跑边哭,嘴里还念叨着:“俺要给孩子一条活路啊!”她的哭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惨,听得我心里揪得紧紧的。
从那以后,我就像着了魔一样,一本接一本地读莫言的书。
里那片火红的高粱地,仿佛就在我眼前燃烧。
余占鳌那股子豪放、霸气,还有九儿的聪明、勇敢,让我对那个动荡的年代有了全新的认识。
莫言笔下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完美的,他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和毛病。
但就是这些不完美,让他们变得无比真实,就像是我们身边的邻居、亲戚,甚至是我们自己。
比如里的上官鲁氏,一个经历了无数苦难的母亲,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
她的坚韧和顽强让我感动得落泪,同时她也有自己的私心和狭隘,会为了一点小事和别人争吵。
但正是这些,让我觉得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英雄或者圣人。
我还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讨论莫言的作品。
评莫言的毛笔字:大气兼有真趣

评莫言的毛笔字:大气兼有真趣评莫言的毛笔字:大气兼有真趣□马爱娟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莫言先生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由此我回忆起一段与莫言先生的笔墨缘。
那是2007年12月的一天,我跟随时任《文艺报》美术专刊的王爱红主编一同到莫言先生在北京的寓所去拜访了他。
在莫言先生家,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莫言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他不仅是一位有才华的作家,还是一位独具才情的书法家。
当我呈上自己创作的一些题画诗作,让莫言先生指教时,他很认真地看完后,评价说写得不错。
在爱红的建议下,他很高兴地说:“我给老乡小马写一首诗,一首打油诗。
”当时我们这三位老乡都笑了(莫言先生是高密人,王爱红是潍坊人,我是青州人,都是山东潍坊老乡)。
莫言的幽默随时随地都会给旁人带来快乐,而幽默也成了他作品独特的语言符号之一。
莫言的夫人随即备墨铺纸。
先生右手举起笔稍作思考后,提笔就写:“青州自古多名媛,如今又有马爱娟。
笔底诗文生锦绣,以韵为骑游天山。
”落款“为青州老乡爱娟题高密莫言”(见附图)。
在短短的时间里,一首诗便跃然纸上,不禁让人敬叹其才思之敏捷。
整首诗洋溢着丰厚的文学寓意和殷殷的期望。
先生的书法正如先生的品性,大气潇洒,厚重沉稳,有味道,很耐看。
爱红看着书法连声说:“好,好!”先生兴致不减,在爱红的请求下,又用左手提笔向我们展示他的书法功夫。
这次先生是抄写我给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写的题画诗中的一首《高原雄鹰》:“壮志真心破九穹,乘风驾骏越千重。
草原旭日正东起,吾为今朝振翮鹰。
”落款:“青州马爱娟题刘大为先生画诗丁亥大雪日高密莫言学书。
”先生写得厚重有力度,笔墨间透露出一位智者的精、气、神,在场人员都拍手叫绝。
接下来,莫言先生说:“我再给爱红写一幅。
”只见他运腕挥毫,大胆落墨,顷刻间“一鸣惊人”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呈现眼前。
整幅书法透露出了一种积极向上、敢为人先的气度和精神。
2013山东高考作文:以“莫言”为材料自拟标题作文200字_2013高考作文.doc

2013山东高考作文:以“莫言”为材料自拟标题作文_2013高考作文
:2013山东高考作文:以“莫言”为材料自拟标题作文
初中作文
今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给了几段材料,其中,材料中有一段“读者给莫言的文字纠错,莫言坦诚相对,勇于承认错误”的材料。
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自拟作文题目进行写作。
记者现场采访了山东附中的语文老师曹秋菊,曹老师讲道,今年的山东高考语文作文相对比较平稳,也紧扣热点,从考生、社会的角度上都比较好把握,考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也体现了语言对于社会的纠错责任。
初中作文
[:作文大全转载请注明]。
赞美莫言的作文

赞美莫言的作文
《了不起的莫言》
嘿,咱今天可得好好唠唠莫言这位大作家呀!莫言,那可真是太厉害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书店闲逛,本来是漫无目的地瞎瞅,突然就看到了莫言的书。
那本书摆在那儿,就好像有股魔力似的吸引着我。
我走过去,拿起那本书,封面上莫言的名字特别显眼。
我就站在那儿翻了翻,哎呀,一下子就被里面的故事给抓住了。
那描写,那情节,真的是绝了!就好像莫言带着我走进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我能看到那些人物在我眼前活灵活现的,他们的喜怒哀乐我都能感受得到。
从那以后,我就对莫言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的文字就像是有魔法一样,能让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他能把那些普通的人和事写得那么生动,那么有趣,让你觉得生活原来可以这么丰富多彩。
他真的是用他的笔,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世界呀。
莫言,真的是太了不起了!我以后可得多读他的书,好好感受感受他的魅力。
我相信,他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咱就好好期待着吧!嘿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9月6日,媒体发布消息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10月将在北京办书法展。
展览将首次呈现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书写实践,展示近百幅书法作品,从笔墨方寸之间,展现莫言作为著名的当代作家,与古典、传统、书法艺术以及当下日常生活的对话。
莫言自幼对书法兴趣甚浓,近些年更是醉心于笔墨之趣。
在展览前言中莫言称自己用毛笔写字是为了向老祖宗和书法家致敬。
消息甫一发出,即遭到网友们的议论:“莫言你可以写书!染指书法已是对艺术的亵渎!功成须自重!”“莫言您要稳一些,不要为钱出风头。
”“知识界要改变一下向钱看的怪病了。
”
10月14日,莫言的“墨迹展”如期举行。
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评价莫言先生的毛笔字“大气有真趣”。
对莫言举办书法展,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见解,不得少于800字。
【答案】是人因书法而值钱,还是书法因人而值钱?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练习书法也是传统而体面的修身养性之法。
书法来源于日常写作,是写作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在中国历代名人中,书法家比比皆是,上有李斯的小篆,中有王羲之的行书,下有启功的楷书。
最近网络传出当代文学巨匠莫言的的字受热捧,不由得让人觉得,是书法因人而值钱,还是人因书法而值钱。
李斯,大秦帝国里面的二号人物,以一手漂亮的小篆可为书法界的鼻
祖。
后因太嗜权被赵高算计,那个用漂亮的小篆书拟的假诏书成为李斯一生中悔青肠子也无法挽回的错事。
李斯虽有一手漂亮的字,但使他出名的还是他对秦的政治功绩和他那个以鼠励志的故事。
莫言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一代文学大师,值得让人仰慕。
莫言的小说深刻反映了特殊时期百姓生活的现状,揭露了一些社会问题,值得一读再读。
那么莫言的字到底怎么样呢?莫言的字与他的身价有没有关系呢?人们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去求字的,是不是奔着人家头上的光环而去的呢?中国人都知道莫言先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矛盾文学奖获得者。
曾国藩的老师唐鉴曾给曾国藩一副字画叫他反复临摹,后曾国藩从这幅书法中悟出为人为官处事的道理。
其中的道理就是火候,书法中的浩然之气,处事中的稳重求进。
大概一副字画是否好,评价的标准不是表面的是否美观,更重要的里面雄厚的浩然之气,这是不经过几十年的练字与修身是表现不出来的。
莫言先生没有深厚的个人修为是写不出那么著名的文学巨作的,至于他的书法中字的形体如何,道德经有云:“有道无术,术可求。
有术无道,止于术。
”
一副好字体现着作者的人生修为与书法功底,受不受大众吹捧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的,如字形奇特、字体苍苍劲厚重、作者的社会身份等。
书法和绘画本是相通的,我们想到梵高生前是多么的落魄,整个镇子
的人都希望这个不安定分子,红头发的傻子搬出小镇。
等到梵高死后多年,他的作品在美术界得到公认崇拜时,整个镇子的人都出来说梵高好话了,他们也因梵高而沾光了。
所以,真正的大师作品是都在当时是否受人们的热捧是没有多大关系的,经得起时间和书法界的检验的才是好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