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注意事项
商务翻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商务翻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商务翻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国际贸易、跨国合作还是企业的国际拓展,准确、流畅且专业的商务翻译都是沟通顺畅、合作成功的关键。
然而,商务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它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和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首先,理解商务领域的专业术语是商务翻译的基础。
不同的行业都有其独特的术语和行话,比如金融领域的“期货”“期权”,法律领域的“不可抗力”“留置权”,IT 领域的“云计算”“物联网”等等。
翻译人员必须对相关行业有深入的了解,熟悉这些术语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中的准确表达。
否则,一旦翻译错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误解和经济损失。
其次,商务翻译要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商务文件往往具有法律效力,一字之差可能谬之千里。
比如合同中的条款、协议中的约定等,必须翻译得精准无误,不能有任何模糊或歧义之处。
在翻译过程中,要仔细斟酌每一个词汇和句子的含义,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容易产生误解的表达方式。
另外,商务翻译还需考虑到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商业文化和习惯。
比如,在某些国家,直接拒绝对方可能被视为不礼貌,而在另一些国家,直截了当则是被认可的方式。
因此,在翻译商务沟通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以确保翻译的内容在目标文化中能够被正确理解和接受,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导致合作受阻。
同时,商务翻译要注重语言风格的适应性。
商务文件可能包括正式的报告、演讲稿、宣传资料等,不同的文体需要不同的语言风格。
正式的报告应使用严谨、规范的语言;演讲稿则要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宣传资料则要生动、简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翻译人员需要根据原文的风格和用途,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进行翻译,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在翻译商务信函和邮件时,要注意礼貌和得体。
商务交流中,礼貌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翻译时要注意语气的把握,使用恰当的称呼和问候语,以及表达感谢、歉意等情感的方式。
同时,要遵循目标语言的邮件格式和习惯,确保翻译后的信函和邮件符合目标文化的商务礼仪。
翻译注意事项(仅做参考)

女性和小孩以外,词尾尽量少用语气词。
不准漏任何实词,虚词要根据语气正确翻译
写翻译稿必须用普通话,不得用方言,打字不得用日语/繁体输入法
5.提问
请教别人翻译时,尽量先提供最基本的情报。
说明一下是什么片子,第几集。切割出有疑问部分的音轨或影片,然后给出上下句原文和自己的翻译。
双行字幕时,尽量让两行长短接近或上短下长,尽量避免上长下短。
两行字幕的时候尽量断成两句,但如果前后句显示时间太短则适合放在一起。
同一时间不可以出现三行字幕。
译稿书写时就要考虑到时间轴的制作。断句不能太琐碎,也不能太笼统。
语气停顿的场合,超过两秒的,尽量另写一行。
3.书写
书写阶段时就要尽量认真,避免错字误字,尤其写完初稿后一定要自己检查一遍。
句末不写标点“。”叹号“!”问号“?”可以适当使用,但也尽量少用。
句中标点“,”要统一使用两个半角空格 (TI:这个尤其要注意…是两个)
句中不要用句号。就是说译稿不要使用句号。
省略号用“…”。不要使用“……”或者“...”(3个点) (TI:更不能用。。。之类)
引号“和”,在字幕正文语句中使用「」代替,而可以在注释语句中使用“”
如果需要,再稍微解释一下背景。
6.检查
出现错字的责任90%在翻译者。
译稿也好,外挂也好最好由翻译人员检查并定稿。因为只有翻译对剧情和文字是最了解的。
这么说是因为“时间轴和内嵌人员未必会很熟悉剧情,也未必能有余力重新检查书写“。
当然时间轴和内嵌人员能再检查一次最好不过。
不过时间和内嵌人员不要轻易在原句上修改。
英语翻译技巧之英译汉的八处注意事项

英语翻译技巧之英译汉的八处注意事项英语翻译技巧之英译汉的八处注意事项~从细节处把握翻译~要真正掌握英译汉的技巧并非易事。
这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是英文理解难,这是学习、使用英文的人的共同感觉,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一句英文在英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颠颠倒倒、断断续续,极为别扭。
二是中文表示难,英译汉有时为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等词汇,往往被弄得头昏眼花,好象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
另外,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因为我们所翻译的文章,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极为广博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领域多半是我们不大熟悉的外国的事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难免不出现一些翻译中的差错或笑话。
正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经过翻译实践,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况和总结,以找出一般的表示规律来,避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翻译错误,而这些表示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技巧。
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个词在同一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运用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词义的技巧,以使所译语句自然流畅,完全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选择确定词义一般能够从两方面着手: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They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她们相似极了。
(形容词)He likes mathematics more than physics .她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
(动词)Wheat, oat, and the like are cereals .小麦、燕麦等等皆系谷类。
(名词)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她是最后来的。
文言文翻译注意事项

文言文翻译注意事项一、 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 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yóu)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英语翻译注意事项(笔译)

翻译注意事项(笔译)在你翻的时候,根据原句翻出另一种语言,然后把它与原句对照,猜猜作者想说的和你翻的是不是一回事。
在你翻的时候,要注意两种语言的语序可能不同,比如英汉和汉日。
所以不仅要“信”,而且要“达”,翻出正确的语序,不要受原句的限制。
在你翻的时候,不管用的是什么语,都要流畅,至少看着不别扭。
在你翻的时候,字典比网络的帮助大很多。
在你翻的时候,有时要在字典提供的词义的基础上,把词义转换为更适于文章的语言,要让你翻的东西和原作保持最大程度的契合。
在你翻的时候,你可以从字里行间感知到关于原作者的信息。
有的作者德高望重,有的心平气和,有的则充满激情。
在你翻的时候,如果你心情是平和喜悦的,你翻的文字就如行云流水;如果你心情抑郁紧张,就会文气梗塞,自己都不知翻的是什么。
在你翻的时候,翻生产生活方面的文字比翻学术东西实用得多,但是有时你感觉经济的材料很难得到,因为没人给你。
在你翻的时候,正如你可以感觉到原作者,读者也会从你翻的东西里感觉到你——很神奇吧?在你翻的时候,要让读者感到,此文的译者不是一部字典、不是一台电脑,而是一个人!在你翻的时候,读者很精明,能马上看出你是不是第一次翻的、你之前有多少这样的经历。
在你翻的时候,如果是英译汉,要防止“翻译腔”和Chinglish。
在你翻的时候,注意英汉标点符号有所不同。
英语中句号比汉语多,而汉语却是根据语义去断句。
在你翻的时候,你会发现英译汉的过程,与把古汉语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有相似性。
回想一下高中老师让大家翻译文言文吧。
在你翻的时候,即使是两个词义相近的词,也要区分它们的不同。
英语确实很精微。
在你翻的时候,未必每个生词都要查字典,有的词完全可以根据上下文去猜。
在你翻的时候,你对材料会由陌生逐渐走向亲近。
在你翻的时候,看到一句话,不要从头翻到尾,有的时候需要调整语序。
在你翻的时候,你对母语的积淀越深厚,翻的时候可供选择的词汇就越丰富。
在你翻的时候,语言要精炼。
商务翻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商务翻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商务翻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商务习惯和专业知识的传递。
一个准确、流畅且符合商务规范的翻译,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合作与交流,避免误解和冲突。
然而,要做好商务翻译并非易事,需要注意诸多方面。
首先,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是商务翻译的基石。
商务文件往往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行话和特定的商务表述。
翻译者必须对相关的商务领域有深入的了解,例如金融、贸易、法律等。
比如,“balance sheet”不能简单地翻译成“平衡表”,而应是“资产负债表”;“letter of credit”应是“信用证”而非“信用信”。
在理解原文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还需考虑上下文和整体的商务背景。
语言风格的适应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商务翻译需要根据文本的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
商务合同、报告等正式文件通常要求使用严谨、规范的语言,避免口语化和随意性的表达。
而商务信函、宣传材料等则可以相对灵活,但仍要保持专业和礼貌。
例如,在翻译商务合同中的条款时,要用精确、清晰的语言,确保每一个条款都没有歧义。
而在翻译产品宣传资料时,可以使用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但不能偏离产品的实际特点和优势。
文化差异在商务翻译中常常是一个潜在的陷阱。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商务文化和习惯。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拒绝可能被视为不礼貌,而会采用更委婉的方式表达。
在翻译商务交流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文化因素,避免因文化冲突导致误解。
比如,在中国,商务交往中常常强调“面子”和“关系”,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注重直接和高效的沟通方式。
因此,翻译时需要对这些文化内涵进行恰当的转换,以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
另外,商务翻译中的数字和单位转换必须准确无误。
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一个小小的数字错误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货币金额、数量、百分比等的翻译要特别小心,同时要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的单位制的差异,如英制和公制的转换。
英语翻译注意事项

翻译者入门须知1. 英文中没有中文的书名号,在英文中,书名使用斜体或者双引号来表达,例如: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英文中表达为Labor 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或者为“Labor contract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 一段话或者一句话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这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在英文书写中,我们还要注意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书写。
我们每写一个英文单词,后面紧跟着一个空格。
在一句话的停顿或者终止时,标点符号紧挨着英文单词。
然后下面的一个单词和前面的标点符号之间也有一个空格距离。
3. 专有名词的书写。
一些专有名字有自己固定的书写模式,它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这些切忌千万别弄错了。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文为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每个单词都是第一个字母大写,而单词之间的连接词,例如“of”还是小写。
4. 关于金额的书写。
123456.89 元如果用英文正确的表达出来的话就是One hundred and twenty-three thousandfour hundred and fifty-six point eighty nine Yuan.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1) thousand 和hundred 之间不需要and2) hundred 后面需要and3)一般你要用国际通用的货币符号的话,应该放在数字前面如4)但是如果要说yuan的话就应该放在数字后面5)因为各国的货币不一样,所以表达的时候一定要表达清晰,例如美元就应该是USD 或者为US Dollar, 港元表示为HKD 或者为Hong Kong dollar,澳元AUD 或者为AustralianDollar …. 单独的Dollar 并不能具体的表示是哪国的货币,所以这点需要谨慎,一定要注意6)具体的表示金额的时候,thousand/hundred 没有复数形式直接使用。
英语翻译八大注意事项

一、戒“从一而终”汉语言简意赅,句子灵活,往往是一个汉语词汇对应N个英语词汇,具体到在本句中应该采用那个意项,务必抓住精神实质,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示译者功力的地方了。
比如:都是“问题”,下面的翻译各不相同,几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共同关心的问题 questi ons of common intere st解决问题 solvea proble m问题的关键the heartof the matter关键问题 a key proble m原则问题 a questi on/ matter of princi ple悬而未决的问题 an outsta nding issue没有什么问题 Withou t any mishap摩托车有点问题。
Someth ing is wrongwith the motorc ycle..问题不在这里。
That is not the point最近揭发出相当严重的贪污、受贿和官僚主义问题。
Seriou s casesof embezz lemen t, briber y, and bureau cracy have been brough t to lightrecent ly.译者要掌握这种汉英翻译中的“游击战术”,翻译家应是不同“文化王国”边境线上的“游击战略家”。
沙博里将《水浒传》译为:Outlaw s of the Marsh(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
杨宪益译将屈原的《国殇》译为:For ThoseFallen for TheirCountr y,北外出版社将《儒林外史》译为:The Schola rs。
这些都是译者吃透了原文的原意而译出的佳作。
二、戒望文生义,机械直译这多半是初学者犯的毛病,他们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幸多次参与国家人事部组织、外文局实施并管理的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阅卷、质检工作,我发现,一些考生翻译水平还是不错的,但对于翻译的基本常识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规范地处理数字、人名、地名、机构名、缩略语以及其他问题,因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个人的成绩。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一些考试中常见的“雷区”,可能对考生提高考试成绩有所助益。
一、数字
关于数字用法的问题,国家主管部门已有具体规定,各翻译出版机构以及一些国际组织也有自己的专门规定。
有志于从事翻译职业的人应该对这些有起码的了解。
一般的规定是,对于纯粹属于计量或统计范畴的数值,无论原文是否使用阿拉伯数字,译文一般用阿拉伯数字。
例如:原文“654,321,000”,译文中照抄“654,321,000”即可;不能译为6亿5千4百32万1千。
原文“fifty million”,可译为“5 000万”;不能译为“五十百万”,或“50百万”。
对于万以上数字,中文一般以“万”和“亿”为单位;原文“half a billion”,可译为“5亿”。
原文“five trucks”,可译为“5辆卡车”;原文“3-4 percent”,可译为“3%-4%”;原文“five percentage points”,可译为“5个百分点”。
原文用英文数字或罗马数字表示的,除纯粹属于计量或统计范畴的数值的情况外,译文用汉字。
例如:原文“Chapter II”,可译为“第二章”,不能译为“第2章”;原文“Committee of Twenty-four”,可译为“二十四国委员会”,不能译为“24国委员会”;原文“Sixty-fourth Session”,可译为“第六十四届会议”,不能译为“第64届会议”。
在原文中,数字如作为词素构成固定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以及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的情况,则译文中可使用汉字;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以便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
例如:原文“quarter”,应译为“四分之一”;原文“three to four people”,则译为“三四人”;原文“Third World”,可译为“第三世界”;原文“several thousand people”,则译为“几千人”;原文“five principles”,可译为“五项原则”;原文“four or five hundred”,可译为“四五百”;原文“well over sixty”,可译为“六十好几了(年龄)”, 原文“50-odd years old”,可译为“五十出头”, 原文“a little over 30 years old”,可译为“三十挂零”等等。
对于数字的翻译还可以做出许多规定,但对于翻译(水平)考试而言,掌握以上三点就基本可以了。
对于不规范的数字表述,诸如“6亿5千4百32万1千”之类,阅卷老师都是要酌情扣分的。
二、人名问题
除另有特别规定外,对于原文中的人名一般都是要求翻译的,翻译时可以借助外文词典、人名词典或其他工具。
在考试中,考生应该力争将人名准确地翻译出来,尤其是一些国际上较为著名的人物,例如联合国秘书长、几个主要大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历史上有名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等,还要注意与港澳台地区的译法有所区别。
对于一些一般人不太熟悉的人名,即使翻译得不太准确,考虑到这是限时的考试,阅卷老师一般是可以通融的(各阅卷组会作统一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人名一定要力求准确翻译。
有的考生在译文中将外国人名直接上原文,这是不符合要求的(除非有特殊规定),阅卷老师会相应地扣分。
有的考生在译文中将人名空在那里,这就更不符合翻译的基本要求了,做翻译是不能开天窗的,那就是失职了。
三、国名和机构名
国名一定要准确翻译,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译错绝对要扣分。
国名一般都能在字典中查到,只是要注意简称和全称的问题。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一定要翻译为“美利坚合众国”;如原文为“USA”,则可译为“美国”。
孟加拉国的英文全称是“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翻译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其简称“Bangladesh”,一定要翻译为“孟加拉国”,不能译为“孟加拉”而省略了“国”字。
机构名称也是一样,例如“UNESCO”是缩写,也就是简称,一般译为“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系统译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科文组织本身的译法)”,这两种都可以。
有的考生将“UNESCO”这个简称翻译为全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这是一种过度翻译,有画蛇添足之嫌,在国际组织文件翻译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在考试中也要扣分。
四、地名
除另有特别规定外,对于原文中的地名一般都是要求翻译的,翻译时可以借助外文词典、地名词典或其他工具。
在考试中,考生应该力争将地名按照通用的习惯说法准确地翻译出来,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大城市,几个主要大国的州(省)一级名称。
翻译(水平)职称考试允许带字典,因此,只要查一下字典,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无论考生的翻译水平有多高,译文中如将“Geneva(日内瓦)”翻译为“几内瓦”,将“Bern(伯尔尼)”翻译为“波恩”,也会直接导致扣分。
有些小地名字典上查不到,当然可以自译,这时如果在地名译文首次出现时将原文加括号附在词后,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处理方法。
考虑到这是限时的考试,阅卷时,各阅卷组也会对这些小地名的扣分作统一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地名一定要力求准确翻译。
五、货币符号
在实务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货币符号的缩写,这些货币符号一般也需要翻译出来。
例如“£”(英镑)、“$”(美元)、“€”(欧元)等等,考生对这些符号要有基本的了解。
原文中明明说的是5000万英镑,你翻译为5000万欧元,实际价值错得离谱,你说阅卷老师能不扣分吗?
六、倍数问题
在阅卷或做质检时,我发现很多人对于倍数问题不敏感。
考生不知道,对这些倍数问题是否处理得当,恰恰是阅卷老师十分关注的要点。
倍数增加问题。
原文“increased 3 times/folds”,“increased by 3 times”,“increase to 3 times”以及“increase by a factor of 3”,均应译为“增加到3倍”,或者“增加2倍”,而不应译为“增加3倍”。
原文“A is 3 times as great(long,much,…)as B”,“A is 3 times greater (longer, more,…)than B”,“A is 3 times the size (length, amount,…)of B”,均应译为;“A的大小(长度,数量,……)是B 的3倍”,或者“A比B大(长,多,……)2倍”,而不应译为“A比B大(长,多,……)
3倍”。
倍数减少问题。
原文“decrease 3 times/folds ”;“decrease by 3 times”;“decrease by a factor of 3”均应译为“减少到1/3”,或者“减少2/3”。
原文“A is 3 times as small (light,slow,…)as B”,“ A is 3 ti mes smaller (lighter,slower,…)than B”,均应译为“A的大小(重量,速度,……)是B的1/3”,或者“A 比B小(轻,慢,……)2/3”,而不应译为“A比B小(轻,慢,……)3倍”。
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用倍数表示,减少用分数表示。
汉语在倍数的表达上经常使用“翻番”,例如“double”(翻一番);“quadruple”(翻两番);但是“triple”不应译为“翻三番”,而应译为“增至三倍”,或者“增加两倍”。
有很多考生在倍数的理解上出现问题,导致扣分,显然对于英语的数字表达方法不够熟悉。
七、字迹要清晰
翻译(水平)考试的实务部分需要考生在试卷上笔答,有的考生字迹潦草,胡涂乱抹,令人难以辨认,甚至间接影响了成绩。
其实,这既增加了阅卷老师的工作难度,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试卷不仅反映了考生的翻译水平,其实也能反映出考生的工作态度。
作为合格的翻译首先要求严谨,一丝不苟,潦草难认的字迹容易造成笔误和误读,在实际操作时也会造成延误或误解,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不要以为书写不重要,这也是翻译的基本功之一,必须严肃对待、刻苦训练。
能看到一份没有涂抹,字迹端正、表述清晰的试卷,阅卷老师的心情会是无比舒畅的。
八、错别字
错别字是考试中经常发现的问题。
无论是二级笔译还是三级笔译,译文中出现错别字都是要扣分的。
其实,一名合格的翻译,不仅外语水平要高,具有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母语水平尤其要高,这样在做翻译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出神入化。
因此,考生除了注重提高外语水平,更应当打好母语的基础,练好基本功,以期在考试时不致因错别字而丢分。
人事部组织、外文局实施并管理的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比例并不太高。
我希望准备参加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考生在备考时能够重视上面所说的这些问题,也希望高校翻译教学和各级培训工作者对此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