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4 我要的是葫芦》黄嘉敏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

合集下载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4 我要的是葫芦》王薇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4 我要的是葫芦》王薇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二)过程与方法:以图引文,比较质疑(三)道德情感与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生字词语|葫芦快慢挂着盯着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每天一棵等先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再指生读。

过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

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以图引文,比较质疑(一)图一1、观察插图,说说图意2、找出写这幅图的自然段并读一读?3、思考: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4、你喜欢这棵葫芦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哪些词语你特别喜爱?5、那个人喜欢他的小葫芦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6、指导读:按你的理解朗读课文。

过渡: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

那么,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二)图二1、与第一幅图进行比较,你发现这幅图有什么不一样?指导学生从葫芦、叶子、种葫芦的人的表情几方面观察图画。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找到写这一幅图的自然段,读一读。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3、种葫芦人那么喜欢葫芦,可爱的葫芦却一个一个地变黄了,都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PPT(完美版)优秀课件

《我要的是葫芦》PPT(完美版)优秀课件

拓展知识视野
通过跨学科融合,引入多元化的知识元 素,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综合素质 。
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学生兴趣点进行跨学科设计,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培养综合能力
跨学科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 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教育创新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推动教育内容和方 法的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
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 验,谈谈你对种植和养护植物 的理解和体会。
创新思维训练题目设置
如果你有机会重新编写这篇文章,你 会从哪些角度进行切入?请尝试列出 你的写作提纲。
在现代社会中,你认为葫芦还有哪些 潜在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请提出 你的看法和建议。
假设你是一位葫芦工艺品设计师,你 会如何利用葫芦的特点和优势来设计 出独具特色的工艺品?请描述你的设 计理念和具体方案。
《我要的是葫芦》PPT(完美 版)优秀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 • 思考与探究题目设计 • 艺术特色鉴赏与传承意义探讨 • 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课文出处及背景介绍
选自小学语文教材,是一篇寓言故事
讲述了一个人一心想要葫芦,却忽视了叶子上的蚜虫, 最终没有得到葫芦的故事
蚜虫
一种小型昆虫,常寄生在植物 上吸取汁液,对植物造成危害 。
自言自语
自己对自己说话,表示一种孤 独或沉思的状态。
修辞手法讲解及实例分析
01
比喻
将葫芦比作人,赋予其生命和 情感,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
感染力。
02
拟人
将蚜虫拟人化,描述其“满不 在乎”的态度,反衬出主人公

14 我要的是葫芦 课件(共24张PPT).ppt

14 我要的是葫芦 课件(共24张PPT).ppt
动作表情,注意说话的语气。
你觉得种葫芦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固执己见,知识浅薄 的人。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否则就会犯错误。
我要的是葫芦
种葫芦-结小葫芦 叶生虫-只盯葫芦 邻居劝-只要葫芦 结果-葫芦变黄、落了
要注意事物 之间的联系
1.读拼音,写词语。

zhòng (种花)
cháng (细长)

zhǎng (长大)
我会写

xiè xiǎnɡ dīnɡ
棵 谢想盯
yán
lín zhì ɡuài
言 邻 治怪
★ 1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 ★ 2 、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得到葫芦?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 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 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 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乐器
在古代,葫芦是制作乐器的重 要原材料,其价值不亚于丝,竹 葫芦还可以做鸽哨,分很多种, 制法各异。还可作为吉祥物,吉 庆用品,家居装饰品,风水化煞 招财,收藏把玩。
我会认 hú lú téng xiè yá
葫芦藤谢蚜
dīng sài gǎn guài màn
盯塞感怪慢
多音字
zhǒng(种子)
课文讲解
思考:蚜虫是什么意思? ➢蚜虫是害虫,专门吸植物幼苗、嫩叶的汁液,对植物有损害。
思考:葫芦上生了蚜虫,应该怎么办?种葫芦的人是 怎么办的?
➢树上长了蚜虫,邻居和种葫芦的人都是什么态度?谁的做法 对?为什么?分组讨论,互相学习,谈出自己的见解,反馈 内容,互相评价。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 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 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 的是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4 我要的是葫芦》饶卉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4 我要的是葫芦》饶卉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一、揭示课题1、出示“葫芦”的图片。

这是什么?谁来读?(注意:“芦”字在这读轻声)2、那你知道葫芦藤在哪里吗?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指一指?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词。

(藤:这个字读后鼻音,你注意到了。

)还有谁来读一读。

(指读,齐读)3、葫芦的作用可大了。

它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如:葫芦丝。

还可以装水,装酒。

嫩的时候还可以炒着吃呢。

怪不得有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

(齐读课题)师:那这个人究竟得到了葫芦吗?让我们赶紧走进这个故事。

二、读文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按照自己的速度读课文。

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自由读)2、小朋友读书的声音可真好听。

你们知道吗?这篇课文我们还可以把它变成一本有趣的连环画呢。

看,这就是连环画的封面。

我们一起来合作,讲讲这个故事,好不好?老师先来开个头: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谁来接着说?)那个人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出示:赛)(你看他多心急呀!)是呀,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出示:盯着同学们,这个词,会读吗?会不会做这个动作?请你们盯着老师看。

对!就是像这样,眼睛瞪着大大的,看着一个地方,一眨也不眨,就叫“盯着”。

难怪“盯”是目字旁。

把它们送进句子中,再来读一读。

(你瞧多热心的邻居呀)可是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嗯,他就是这么说的)就这样,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小葫芦……一个一个都……(出示:慢)师:刚才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吗?同学们,咱们听了这个故事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学完整篇课文之后,相信你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三、学文1、同学们看看,咱们刚才讲这个连环画故事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缺了点什么?(第一幅图)那我们来把它补上好吗?2、要想画好这幅图,得先读好这段话。

(出示第一自然段)小朋友自己练练这段话。

(自由读,指名读)我发现你把这里面的生字都读的很准确。

(指出生字:谢,啊)谁还愿意再来读一读。

1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课件(共45张PPT)

1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课件(共45张PPT)
• 其次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 课后把自己续编的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年,那个人又 种了一棵葫芦……
再见
惊讶 自信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 读一读,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满不在乎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肯定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惊讶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肯定
➢ 想象说话,体会这个人的心理活动。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右上部“又”撇捺舒展开, 右下部“土”最后一横不宜 超出撇捺的宽度。
下节课继续学习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年 级:二年级
学 科:小学语文(统编版)
《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课时
部编二年级上册第14课
14.我要的是葫芦
➢ 温故知新: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
先 长出嫩绿的叶子, 然后 开出雪白的小花, 等花谢了 小葫芦就长出来了。
学习活动三
种葫芦人想要得到葫芦,为什么最后 却一个也没得到? 观察图片,通过葫芦的一生,进一步了 解原因。 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发芽
葫 芦 的 生 长
开花
长叶子 结果
爬藤 成熟
➢ 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首先他不懂叶子和果实 的关系,叶子长了虫子, 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
2
3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 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2
学习活动二
3
读第3自然段。 用“ ”画出邻居的话,用“ ”画 出种葫芦人的话。分角色朗读对话。 从他们俩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14 我要的是葫芦 课件(共23张PPT)

14 我要的是葫芦 课件(共23张PPT)

课文讲了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他的葫 芦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 ,邻居劝他快 (治一治),他( 不听),结果小葫芦 ()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
细长的(铅笔) 细长的(柳条)
雪白的(葫芦花)
雪白的(云朵) 雪白的(棉花)
可爱的(小葫芦)
这个坏苹果还能吃?
这个坏苹果不能吃。
分角色 读
什么?叶子上的虫还 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 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
治吧!
蚜虫 你觉得叶子重要吗?
小知识
藤和叶子的作用很大,它们 要为果实输送养分,如果它 们被虫子吃了,养分就没法 送到果实里去,果实就会慢 慢地枯萎、掉落。
葫芦和叶子之间有联系
根据第一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小葫芦生长的过程。

可爱

葫芦藤长

多么可爱的小葫出芦绿啊叶!








14 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 比朗读,体会反问句表达的强烈语气。
2、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 的原因,初步懂得“看待问题要注意事物 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4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 都落了。那个人看见一地的小葫 芦,伤心极了,他会怎么说?
我应该听邻居的话,及时治虫啊
悟道理 这个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呢?
他错在: 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 ②他不懂得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联系 的,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 联系。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1)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2)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优质课件(共55张PPT)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优质课件(共55张PPT)
结构:左右
部首:讠 书写指导:“身”居中,瘦长,下面的撇
上端不出头;“寸”的横笔在 横中线上。左中右大致等宽。
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 什么事情?
课文讲了一个人种了一棵__葫__芦__,他 的_葫__芦__叶__子___上爬满了__蚜__虫__,邻居劝他 治一治,他不听,结果__小__葫__芦__一个一个 都落了。
因为种葫芦的人不懂得叶子与葫芦的关系,葫芦叶子生了 蚜虫他也不去治,所以,最后葫芦都落了,他一个也没得到。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葫芦长势好和种葫芦人高兴、喜爱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却一点也不在 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一个邻居劝他治叶子上的蚜虫,他也不听。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写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都落了。
主要内容
《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讲的是从前 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 收到葫芦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 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 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
(1)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读感叹句时,要把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
(2)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读完这则寓言,你有何启发?
1.要善于听取他人有益的劝告。 2.要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考虑问题要全面, 不能孤立地看待 事物。
结构梳理
我要的是葫芦
有管叶,
叶枯果落无收获。
主旨概括
种葫芦的人只管葫芦,不治叶子上的 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告诉我们:事物 之间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 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 什么也得不到。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4 我要的是葫芦》李敏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4 我要的是葫芦》李敏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4我要的是葫芦授课班级:二(3)班授课教师:李敏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重点: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的道理。

3.读懂人物之间的对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在上课之前,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比一比,记词语,看谁的记忆力好。

出示词语:(ppt)请你用半分钟时间,自由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

2.出示图片,谈话、引入课题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小故事,看看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书中描写葫芦长出来的样子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2.种葫芦的人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喜爱)3.葫芦长得这么可爱,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最后一段)4.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葫芦一个一个的掉光了,这是为什么呢?(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来。

第3、4段。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注意句子的不同语气。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有虫子还用治?有几只虫子不可怕。

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2)分角色朗读。

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那么,我们来看看结果,是谁对谁错呢?(1)看图(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2)说话: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三、升华认识,拓展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1.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

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语言训练)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心情会怎样,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地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小学新课标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则寓言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而本文是一篇孩子们爱看、爱听、爱读的寓言故事,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和两幅对照鲜明的插图。

本文主要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

他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生长之间的关系,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他只想收获葫芦,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

种葫芦人的无知、自以为是使他自己的期盼落空。

学习了本篇文章让学生从中明白: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要改正,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

本文作为第四组课文的第二篇阅读课,从本单元的导读和课文编排中,可发现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这一学习方法有导向和推进的作用,并为后续课文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因此,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是本篇课文其中的一项任务。

【学习目标】
1、认识
“葫、芦、藤”
等的生字,读准音,认清形;学写
“言、每”二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感受葫芦的可爱,体会那人对葫芦的喜爱。

【学习重点】
1、掌握识字的方法,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初步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感受葫芦的可爱,体会那人对葫芦的喜爱。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1、师: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课件:葫芦动画跳出)
|
2
2、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有些同学把它的名字给念错了。


应该年“hú
lu”原来“芦”
单独念时才念第二声音,放在词语里是要念轻声的;让我们再念念它的名字,再把这个词语读3次。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我们整齐地读一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63页,自己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出示生字词):生字宝宝来了,自己快去读一读,把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1)“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谁想摘葫芦吧?
(2)老师这儿有个字谜,谁想猜?“眼不见灯火亮”;除了猜字谜,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这些生字?
(3)去掉拼音帽子的生字你还认得吗?再来读一读
3、写“言和每”
4、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把生字宝宝都记住了,把生字放回课文里还能读得准吗?请大家拿起书一个小组读一段,比比哪个组读得最好。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吗?课文讲他做了件什么事?
2、(示课文两幅插图):他的葫芦长得怎样呢,来看看两幅图就知道了。

仔细看看两幅图中的葫芦有什么不同?
(1)在第一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文中哪段描写了这幅图?
(2)第二幅图呢?文中哪段和他说的一样?
4、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两幅图连起来说说吗?
四、学习第一段
1、今天,我们就先去看看葫芦原先的样子,一起读读第一段。

2、老师这儿有两句话,一起读读(示句)
(1)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多美的一株葫芦啊,让我们回到课文里再去好好品读一下?
3、(示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在这个句子中哪写词语让你感受到那个人很喜欢这些葫芦?
(2)是呀他非常喜欢葫芦,不管风吹还是雨打他每天都坚持去看上几次。

想一想,当他坚持
去看葫芦的时候,会遇到哪些情况?他又是怎样去看葫芦的呢?仿照例句写一写。

4、让我们也来当当这个种葫芦的人,也去看看这可爱的葫芦吧。

(分句引背)
五、总结
|
3
原来长得很好的一棵葫芦,而且种葫芦的人又是那么的喜欢它。

这棵葫芦理应会越长越好,可为什么后来葫芦会变黄、落下来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