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罗辑思维第六期治不好的地域歧视 06
罗辑思维1-54期推荐的书 电子版 150本合集 免费

皇上走了 北洋大时代
高王凌
暂无
约翰.密尔
陈勇
暂无
董丛林
暂无
拉菲尔.欧利阿尼 李卡多.斯 暂无
达雅诺
章敬平
暂无
陈钦
PDF PDF PDF PDF PDF PDF PDF WORD PDF PDF PDF
PDF EPUB TXT PDF PDF PDF
116
正派社会
阿维夏伊.玛格丽特
从会党到会匪:被遮蔽 刘永峰 (来自《看历史》的
78
第27期 说英雄 谁是 的革命史
文章)
79 英雄
重说中国近代史
张鸣
80
千年悖论
张宏杰
81
国运1909
第28期 康有为:光绪
82
戊戌变法史事考
皇帝的野蛮网友
83
戊戌变法的台前幕后
雪珥 茅海建 马勇
PDF PDF 暂无
第29期 慈禧:这个婆
罗辑思维 1-54 期推荐的书 电子版 150 本合集 大家好我是《罗辑思维》的粉丝,希望跟更多的喜欢罗辑思维的朋友交流,在很多罗粉的 帮助下我整理了 《罗辑思维》1-54 期 推荐的书 电子版 150 本合集。以及罗辑思维第二 季的部分电子书(仍将更新下去)。我的 QQ 空间每天更新罗老师微信 60 秒语音文字版和 推荐文章,每周的视频会及时更新。 喜欢罗辑思维的朋友请加我的 qq772999884 免费赠送以上提到的电子书,及时关注我的 空间多多交流!
魔鬼咨询师
勾搭宝典
魔鬼咨询师
暂无
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 姜奇平
管理思想史
罗胖,你可千万别忽悠我啊(附罗胖跨年演讲PDF下载)

罗胖,你可千万别忽悠我啊(附罗胖跨年演讲PDF下载)2020年12月31日20:30,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如约而至。
罗胖曾发下大愿望:跨年演讲要连办二十年。
今年是第六场,也是倒数第十五场。
今年的演讲主题是——“长大以后”。
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感触,我最大的感触是,罗胖就是罗胖,这次演讲文字稿长达四万余字,而罗胖没有提词器几乎全程脱稿,你再看下他的年龄——47岁,不得不说,高材生就是高材生!罗胖有些点还是成功touch到了我,甚至可以拿来就用。
但也有些地方实在让我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PS:不想听啰嗦,只想获取罗胖演讲课件的,可以直接拉到文末查看获取方式。
— 1—你身边充满确定性,只不过你现在还不知道它的样子罗胖说,世界其实是充满确定性的,可是由于“时间的朋友”效应,还没有显现出来,因此,你看到的都是不确定性。
比如,种一棵树,你不需要烦多少神,10年后就会卖很多钱,这是非常确定的。
罗胖接着启发大家:什么事情,时间越久,价值越大?答案肯定出乎大家意料。
竟然是:你的同学。
罗胖现身说法:“我的同学,他们的成就是他们的奋斗所得,但是我居然就能分享到他们成功带来的光芒,而且这件事还是确定的。
当然我的奋斗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样的。
”罗胖还给大家开了一个方子,同学之间只要分头努力、各自向好、彼此认同、守望相助,“时间的朋友”效应就会显现。
这个逻辑,我实在没能理解,原因有二:第一,罗胖使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
罗胖用了种树,还有同学之间能互相帮衬两个案例,就得出充满确定性的结论,是不严谨也不科学的。
更何况种树也有亏本的、校友也有骗钱的。
第二,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同学之间的情谊咋就扯上关系了呢?世界的不确定性说的是世界的经济、科技、政治、环境甚至生命本身的不确定性,你的校友再厉害,还是逃脱不了这个不确性法则。
只不过,人多力量大,抱团好取暖,我倒觉得校友之间的情谊可以作为为对抗不确定的一种方式。
— 2—中国的经济会好吗?这个话题,对几万人演讲,谁敢说不好?我们都相信中国的经济会好。
罗辑思维 节目名录

20130802 第一季34期 第034期 躺倒也能当英雄
20130809 第一季35期 第035期 正版进天堂,盗版走四方
20130816 第一季36期 第036期 大家都有拖延症
20130823 第一季37期 第037期 政客林肯
20130830 第一季38期 第038期 一个公务员的海市蜃楼
20130906 第一季39期 第039期 被排斥的中国人
20130412 第一季18期 第018期 腐败黑箱必被砸爆
20130419 第一季19期 第019期 在一起,有后代
20130426 第一季20期 第020期 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
201305Leabharlann 3 第一季21期 第021期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20130510 第一季22期 第022期 奸臣指南
20130517 第一季23期 第023期 击溃牛顿的钟表匠
20130913 第一季40期 第040期 法治国什么样?
20130920 第一季41期 第041期 大公司:和蚂蚁一起跳舞
20130927 第一季42期 第042期 离开达尔文的日子
20131004 第一季43期 第043期 土地私有,到底有多痛?
20131011 第一季44期 第044期 中国窄门 20131018 第一季45期 第045期 你怎么知道他该死? 20131025 第一季46期 第046期 一次大国崛起的背影 20131101 第一季47期 第047期 教育难题的意外2答案 20131108 第一季48期 第048期 未来脑世界 20131115 第一季49期 第049期 一次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 20131122 第一季50期 第050期 失控的天朝 20131129 第一季51期 第051期 怎么当个明白人 20131206 第一季52期 第052期 谁杀死了罗马? 20131213 第一季53期 第053期 反腐到底反什么? 20131220 第一季54期 第054期 阴谋,是可能的吗? 20131227 第一季55期 第055期 读书人的新活法 20140103 第一季56期 第056期 奇葩陪审团 20140110 第一季57期 第057期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20140117 第一季58期 第058期 五问互联网(番外篇) 20140214 第二季01期 第059期 女人是一道题 20140221 第二季02期 第060期 我们该反垄断吗? 20140228 第二季03期 第061期 崇祯为什么跑不了? 20140307 第二季04期 第062期 女神是怎样炼成的 20140314 第二季05期 第063期 致终将逝去的隐私 20140321 第二季06期 第064期 魏忠贤:道德下的蛋 20140328 第二季07期 第065期 开会是个技术活 20140404 第二季08期 第066期 傻帽悲观派 20140411 第二季09期 第067期 倭寇真相 20140418 第二季10期 第068期 右派为什么这么横 20140425 第二季11期 第069期 迷茫时达的明白人 20140502 第二季12期 第070期 发现你的太平洋 20140509 第二季13期 第071期 最后一个计划 20140516 第二季14期 第072期 阿根廷为什么哭泣 20140523 第二季15期 第073期 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 20140530 第二季16期 第074期 囚徒嘉庆 20140606 第二季17期 第075期 胡适的百年孤独 20140613 第二季18期 第076期 大国不能不识数 20140620 第二季19期 第077期 爱,为什么变成伤害? 20140627 第二季20期 第078期 看不懂的英美法 20140704 第二季21期 第079期 为魔鬼辩护 20140710 第二季22期 第080期 权利与生意 20140717 第二季23期 第081期 托克维尔讲什么? 20140724 第二季24期 第082期 曾国藩成功学 20140731 第二季25期 第083期 他真的拯救了美国? 20140807 第二季26期 第084期 改变世界的箱子 20140814 第二季27期 第085期 费马大定理 20140821 第二季28期 第086期 南明为什么扛不住 20140828 第二季29期 第087期 市场的广度
罗振宇2019跨年演讲精华版全文

罗振宇曾发下大愿望:跨年演讲要连办二十年。
今年,是第四场,也是倒数第十七场。
在历时四个小时的演讲中,罗振宇通过对过去一整年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连发“扎心五问”,最终揭示出——比起普通人无法把控的大趋势,真正能给所有人带来机会,从细微处引发大变化的,恰恰是我们身边的各种“小趋势”。
以下是精华版全文(略有删减):第一部分:开篇12018年,一些大公司干着干着突然遇到危机了,多少被公认有前途的行业,干着干着突然就遇到了拐点。
甚至好多事和自己是咋干的,都没有关系。
我们不操心行业和公司层面的事,就想想咱们自己。
2018年过来之后,我多少感觉,所有那些曾经看起来坚固牢靠的东西后面,现在都想打一个问号:这个世界还会好吗以前,变化可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变化可能成了生活本身。
22018年,我们告别了很多曾经熟悉的人。
我们都曾经为他们哀悼过,时而还感慨:一个时代结束了。
这种感慨在朋友圈里如此密集,以至于有人说:2018年,时代结束了太多次。
但只要我们的情绪稍微平复一些,我们就应该意识到一个事实:其实并不是这一年故去的人特别多,而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40年前开始,才有机会知道很多人。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大众媒体把他们推到了我们面前。
他们成为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符号、原型、榜样、接口和拐杖。
所以今年他们的离场,才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冲击。
我们并不是在告别谁,我们是在告别自己的一部分。
我们必须习惯,这个世界抽换掉一些我们喜欢的、熟悉的东西。
所有正在看跨年演讲的人,虽然我们岁数各不相同,但是其实都是同一代中国人,也就是“改开一代”。
如果你觉得2018年有很多复杂的情绪,那正说明了,改开一代终于从青春期走到成年礼。
成年的滋味总是很复杂,熟悉的也许只能用来怀念,依赖的也许必须要放手。
3跨年演讲进行到第四年,我们越来越想清楚了跨年演讲是为谁服务的:为做事的人服务。
做事的人无所谓悲观还是乐观,我们只关心如何把事做好。
做事的人和不做事的人,有啥区别不做事的人经常讨论一些抽象的问题:情感和理智哪个重要理想和现实怎么能平衡远方和苟且怎么选择着眼未来和回到初心哪个更重要你妈和我,你救谁就说最后这个问题,一个全世界男性共同面对的难题,叫“我·妈·水测试”。
罗辑思维1-57期电子书合集

《罗辑思维》1-57期推荐的131本电子书合集
本人是《罗辑思维》忠实的粉丝,从《罗辑思维》开播起就一直追,每期必看,一直追到现在的54期。
觉得罗胖超有爱啊,特有魅力特可爱,特别是笑起来的时候真是可爱死了!!!
罗胖每期推荐的书都是好书,因为爱,所以每期的书都去整理了电子版的,《罗辑思维》1-57期,罗胖共推荐了156本书,本人整理到了131本(正版书实在是太贵了啊!!!),大部
分为PDF格式的,小部分为TXT,WORD文档和EPUB格式的,详细可看下图(飘红部分的电子书暂无):
喜欢《罗辑思维》的书友们,可不要错过了哟!!131本电子书,仅售30元,平均每本不到3毛钱!!
想要电子书的书友们,请加我qq联系:348533194。
付款后,我将会把下载链接,以及下载密码发给您,下载安全快捷,速度快,稳定可靠。
如发现电子书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解决。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罗胖图书馆20130725

罗胖图书馆2013-05-10罗辑思维第1期末日启示: 向死而生处女秀有点羞羞,往下看第2期拒绝逃离北上广见识决定命运《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美)凯文・凯利《闲看水浒》十年砍柴《城市文化》(美)刘易斯·芒福德第3期中日贸易如何爱国《贸易造就和平》李子旸《帝国的回忆》郑曦原《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威廉·夏依勒第4期回应质疑罗胖的歪理和歪嘴《战后经济发展之路》董磊《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陆铭《野蛮生长》冯仑第5期石油永远用不完? 欠抽的歪理邪说《看不见的心》(美)罗塞尔·罗伯茨《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刘慈欣《第一本经济学》(美)罗伯特·墨菲《三体》刘慈欣《增长的极限》(美)丹尼斯·米都斯《煤炭问题》(英)杰文斯第6期治不好的地域歧视《信任论》郑也夫《西铭》张载《1934扬州案中的歧视》章敬平《丧钟为谁而鸣》(美)海明威第7期夹缝中的80后《专业主义》(日)大前研一《冬吴相对论》吴伯凡梁冬《失控》(美)凯文·凯利第8期房产税与地沟油《房产税不符合当前国情》许善达《个税政治成本最高对社会公平毫无帮助》李稻葵《一个帝国的生与死》夜狼啸西风第9期慈善的善与恶《白人的负担》(美)威廉•伊斯特利《协和医院的诞生和成长》李子旸《十个人的德意志》孙世龙第10期成名的代价《新闻抄袭历史》宋燕《鲁达拳下的郑屠和法庭上的王三》十年砍柴《道德经》老子第11期权力之下无真相《苏联大清洗70周年祭》黄章晋《逆臣录》明太祖《大数据》徐子沛第12期民意真的可信吗《乌合之众》(法)勒庞《1941:民意斩杀富二代》章敬平《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合著第13期剩女照亮未来《神似祖先》郑也夫《被劫持的私生活》肉唐僧《迎男而上》燕公子薛好大合著第14期我和左派谈谈心文章《教科书之外的圣西门》阿忆《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专题》秦晖《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特里·伊格尔顿第15期大国不能认死理《脆弱的崛起》徐弃郁《一战秘史》(美)梅尔《八月炮火》(美)巴巴拉·W·塔奇曼第16期杀死上帝的达尔文《神似祖先》郑也夫《进化!进化?达尔文背后的战争》史钧《生命的壮阔》(美)古尔德第17期反腐的曙光《守卫底线》孙立平《重建社会》孙立平《大数据》徐子沛第18期腐败黑箱必被砸爆《总统是靠不住的》林达《打造美国》(美)詹姆斯·西蒙《大法官说了算》何帆第19期在一起有后代《顾准文集》顾准《趣味生活简史》(英)比尔·布莱森《哥伦布大交换》(美)克罗斯比第20期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后望书》朱幼棣《牛奶可乐经济学》(美)罗伯特·弗兰克第21期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岳飞传》邓广铭《岳飞新传》王曾瑜《岳飞之死与暴力均衡》吴思第22期奸臣指南三篇文章《绍兴和议签订以后的南宋政治》何忠礼《论秦桧久相与高宗朝的政局制衡》董喜宁《朱元璋:心理咨询记录》张宏杰第23期击溃牛顿的钟表匠《经度》(美)戴瓦·索贝尔《经度之战》土摩托《地图的发现》杨浪第24期 南北战争:这场架不白打《美国内战》(美)乔弗里·瓦德《美国人民》(美)纳什《我也有一个梦想》林达。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精华回顾(内涵力哥大量吐槽)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精华回顾(内涵力哥大量吐槽)力哥写在前面的话荔枝们都知道,力哥是罗辑思维的粉丝,罗辑思维对力哥的创业有巨大的启发。
而在2015年12月31日,罗胖在水立方做了一场跨年演讲,时长和春晚差不多。
昨天力哥完整看了整场活动视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今网络视频脱口秀节目已经铺天盖地,随处可见,但水平参差不齐。
到今天,力哥还在追的只有两个肇始于2012年的网络脱口秀鼻祖——《晓松奇谈》(《晓说》)和《罗辑思维》。
《晓松奇谈》主要靠的是高晓松老师超人的记忆力和广博的知识面支撑起来的,这个节目做起来相对简单。
对早已名扬全国的高晓松老师来说,做《晓松奇谈》更多的是在玩票,顺便将自己的价值观传递出去。
而《罗辑思维》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创业项目,每一步商业上的创新尝试都是在开拓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新边疆,新玩法。
过去3年的事实证明,《罗辑思维》的创业的确站在了自媒体时代喷薄而出的风口上,这次的跨年演讲正式宣告《罗辑思维》从一个小众化的互联网自媒体创新产物,变成了一个进入公众视野的现象级产物。
当然,随着《罗辑思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种黑罗胖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原因无非有三。
一是因为罗胖做为一个某些人眼中的知识分子读书人却挣了那么多钱,许多人眼红了,这些人潜意识里就认为读书人就应该是清贫的,高风亮节的,识金钱为粪土的,忧国忧民忧天下,个人利益放一边的。
二是因为罗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黑大V就容易产生争议,容易搏出位,容易引起社会关注,从而吸引粉丝,就像之前三表叫板吴晓波一样。
从来只有小V叫板大V博眼球,从来没见过大V主动吃饱饭没事干去招惹小V的,就像这年头,夸马云马化腾的文章肯定没人关注,你说马云好人家肯定说你是收马云黑钱了,但黑马云马化腾的文章就容易被疯狂转载,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因为罗胖的观点的确有许多“离经叛道”与普通公众所认可的“常识”或价值观相违背,所以引起争议在所难免。
罗辑思维

商业战略正确与否的质疑
区别于实体经济,没有实质性产品,缺乏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的说服力!
市场竞争残酷
狼多肉少 淘汰风险高
准入标准低 没有个人专属
社群电商能走多远
社群电商
假如在100多万微信活跃分子的社交群中,以去掉重复好友 后保守估算,按每个人通讯录有100个好友 “罗辑思维”能 覆盖1亿人。而且大部分是微信上非常活跃的、铁杆粉丝的、 代表未来的年轻人!这当然蕴藏着极大的商业价值。 坊间传闻,“罗辑思维”目前估值在1个亿,潜力很大的单 个会员100块。
创业 两年 售罄
“霸王餐”
知识社群
“罗利”
铁杆会员
乐视电视
160万 估值1亿
6000
罗辑思维发展战略反思
如何留住会员
特权 ?
返利
?
长久 策略?
人格体能持久多长
注意力 粉丝 罗辑思维
魅力
社群和
商业战略是否正确
WHY
--------------- ------------------------------ ------------------------------
注:
为方便对于该课题就理解,必要时在PPT备注
栏增加了备注解释。
卖相 external appearance
“
” 商业效果分析
“我说啊,你们这些找着工作的还真别看不起那些到现在还没找着工作的同学, 没准10年、20年之 后,你们 混得还不 如当时那个没找着 工作的人好。” 《罗辑思维》中罗 胖(@罗振宇)此 言似乎 是对就业 “落后大军”的安 慰, 他却坦诚地说, 还真不是这样。他 更是针对正在热切 寻找组织 的青年 群体,大胆提出了 “U盘化生存” 概念,预言互联网 带来的变革是“组 织的崩塌”。过去, 社会以组织之名定 义人群。比如介绍 某某,先得冠上一 连串某某、某某的 单位名称,更多的 人也会自豪地宣称 “我是某某单位的 人”。一旦失去身 份,人就会有一种 焦虑无着感。而在 互联网时代,看到 了在企业、组织的 形式之外,人与人 的协作似乎还有另一种可能,这可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另外一种谋生的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不好的地域歧视我们罗辑思维啊,有一个微信公众账号。
我们提供一项服务,就是我们的微友可以点题让我来说,今天我们说的就是他们点的一个题。
叫地域歧视。
其实我知道啦,他们的意思就是让我批评一下地域歧视。
然后说一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让河南人民这种饱受歧视的族群,能够重新扬眉吐气。
但是我想了想这可能真的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因为地域歧视有两个特点,这种文化现象。
第一个特点就是,他是一种充塞在空气当中的,一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一种环境压力。
一旦回到真实具体的场景的时候,摆在面上的地域歧视,反倒容易变成是一种善意的玩笑。
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点,就是我在央视当制片人的时候,有一次开制片人会。
中间会议间歇的过程当中。
我们这个部主任,就指着我们一个同事,山西人。
就说:唉,你听到过一个山西的段子吗?说山西人抠啊,抠到什么程度?夏天买一把扇子,不舍得扇。
把扇子摆在这儿然后摇头,结果哄堂大笑。
这分明是地域歧视吧。
但是在那样的场景下,这反而是一个善意的玩笑。
大家哈哈一乐就过去了。
恰恰是那些不太熟悉的人,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甚至是比较礼貌的方式给你压力。
那才是刻骨的地域仇视。
比如说,你说,别人问你说哪儿人啊?你说你河南人。
别人说,哦,河南河南,挺好挺好挺好,实际上你已经分明的感受到,那种恶意的存在。
地域歧视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他是一个鄙视链条。
上到国家之间的地域歧视,小到城市省际之间的地域歧视。
甚至省内也有地域歧视。
比如河南人在外面受到地域歧视,在省内他们还去歧视比如驻马店人,上海人歧视江北人,而在上海人内部,上海的其他城区的人,会歧视那些下只脚的地方。
比如说美国人会歧视中国人,可是美国人内部呢?他们又会歧视德克萨斯人,美国人到欧洲去,又被欧洲人歧视。
欧洲人互相之间有歧视。
法国人歧视德国人,德国人歧视法国人。
最后法德两国人共同去歧视英国人。
所以这有点像中国人的麻将。
就只要你坐到桌上,你肯定有上家肯定有下家。
上家打出来的牌你得吃,你打出来的牌就又有别人去吃掉。
所以这似乎是一个没头没尾的,一个贪吃蛇的这样的一个鄙视链条。
所以想把这个链条生生的从文化上打断,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但是它到底有没有解决办法?自打我看了一本书之后,我对这个问题几乎是彻底绝望。
这本书是郑也夫先生写的《信任论》。
其中有一个小章节,他讲了一个原理。
他说啊,其实任何生物包括人类,在进化的一个漫长而残酷的战场当中,他只要想生存。
他必须有一个本能。
就是把这个世界简化掉。
世界有多复杂,我们先从棋来看。
一盘棋就是三种主要的棋类吧。
比如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
围棋是复杂的变化最多的。
就是其中最简单的国际象棋,大概走完一盘国际象棋,大概是四十步。
每一步都有可能面对三十种选择。
所以你粗粗的一匡算。
一盘国际象棋可能牵扯到的符合规则的变化,大概是十的一百二十次方。
甚至有的计算说是十的二百四十次方。
这么庞大的一个数字,你其实就会印证了中国古人讲的那句话,叫千古无重局。
换句话说即使是在棋盘,这种规则既定、边界既定、时长既定的博弈的格局当中,这种变化都是无穷尽的。
更何况我们人生,一个生物面对的生存竞争。
这样的博弈环境。
那它的所有的变化的种类是无穷多的。
所以一个生物在进化过程当中,他一定要想出一种简化机制。
这种简化机制对于我们人来说,其实就是把世界完全的符号化。
比如说我们人经常会说,叫千种红、百种绿、万种灰,你仅仅说出一个红字,实际上别人并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种颜色。
再比如说我们说轻和重。
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说那个疼痛。
到目前为止科学界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方法能够把疼痛这种感觉去量化。
你说到底有多疼?所以前一阵微博上传了一个段子说,哎呀,女性分娩这是一种非常疼啊。
说分娩的时候疼是十二级疼。
似乎搞的很科学的样子。
后来我找一些专家一打听,他们告诉我疼痛根本没有标准的分类法。
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对世界的简化机制。
他并不描述真实,他只描述人想象中的那个简化过的世界。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想把握外在世界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困难。
比如说皇帝,据说康熙大帝在他的御座的这个旁边,他要贴一个纸条。
这个纸条是写什么?全国各个省份的督抚大员的这种名单。
他靠这种名单,这就是他对他掌握的这个帝国的,一个基本的简化机制。
他知道哪个省是谁在管?他只能掌握到这一层。
你在史景迁,就是美国一个著名的研究中国历史的一个专家,他写一本小书叫《康熙》,里面记载了康熙一个小日记,自己写的,偷偷摸摸写的一个小文字。
他就说啊,他说:这个其实这篇文章里面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地域歧视。
比如说他看不起山西人,他说山西人抠,所有的亲朋好友只要穷一点,他都不去照顾。
而且客人来了,连一顿饭都不留。
就我个人跟山西朋友打交道的经历,我觉得抠的也有啦。
但是远没有抠到这个份儿上吧。
但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又怎么办呢?他只能用这种相对来说,符号化脸谱化的一种简化机制。
来理解他治下的臣民。
如果没有这种简化机制,一个像康熙大帝虽然英明神武,可是他在御座上,他怎么掌握这个帝国呢?就在民间老百姓其实我们也有相类似的经验,一个母亲跟自己的女儿,她介绍外在的世界的时候,她只能用一个非常简化的结论告诉她。
比如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你要小心,十点钟之前一定要回家。
不要跟男人在外面待到十点钟之后,这就是一个母亲跟她女儿交流的时候,对世界的简化。
最近那个电影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对吧。
我们看少年派在小时候,他非常神奇的一项功能就是背出圆周率的很多位。
这也是很多小孩展示的一个技巧。
可是为什么圆周率那么难背啊?就是因为他没有意义。
可是你看中国古代的一个叫千字文的一篇文章。
很多上过私塾的人都会背。
他也是一千个完全不搭着的字儿。
但为什么好背呢?就是因为他有意义。
所以我们人类怎么去把握如此复杂的外在世界呢?就是我们用简化机制让它赋予意义。
然后通过意义去理解这个世界。
而地域歧视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一种简化机制。
我们无法去把握河南省,那么大的一个省。
几千万人将近上亿人口的那么大的一个复杂性。
所以我们干脆我们就把它符号化。
所以最后回到维特根斯坦,也是著名的哲学家。
他的一句话,说凡是能够言语说的世界。
就是我们能够掌握的世界。
如果不能言说出来,也就是不能把它符号化的简化的世界。
我们只好保持沉默。
本段内容参考文章《信任论》郑也夫著淘视屋电影网: 下面就该说说遇到地域歧视我们应该怎么办?这就必须回到我们人认知世界的源头。
就是不断的建立起,什么是我们?什么是他们之间的这样的一个边界。
随着这种边界的形成。
其实你会发现我们的世界是一盘糊涂账。
比如说在亚运会期间,有一个广州市民就发了一条微博,那个微博就气哼哼的。
分别是受到了地域歧视的结果。
他说啊,他说你们外地人,你们不能一边骂我们的亚运会办得不好,一边又跑来把我们所有的票都抢光。
你们这些外地人不能跑到我们的地铁上,把我们的市民的位置全部占掉,然后又说我们的广州治安不好,等等等等。
你站到他们的角度来说,他的所有的委屈,他的愤怒。
都那么的真实而且那么的有道理。
可是在我们和他们,我们广州人和他们外地人之间的这一盘账,大家能听得出来吧。
实际上是一团乱账。
因为买光你们票的人,很说你们亚运会办得不好的人,可能是一拨人,可能也不是一拨人,但是没有办法。
我们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的构建自我和外界。
也就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边界的过程。
生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
孩子从八个月到十二个月,会出现一个心理的阶段,叫认生。
就是除了妈妈和爸爸,谁都不让抱。
这个阶段。
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
一个自我就在构建,什么人是我的爸妈。
什么小碗是我吃饭的小碗。
这是我睡觉的床。
这是我的家。
这是我的朋友。
这是我的学校。
这是我的城市。
这是我的文化。
这是我的语言。
这是我的祖国。
人从小到大就是不断的把一些外在的,和自己其实没什么关系的事物,认同自我的人格当中。
然后谁要是动了我东西,这种他认同的这种外界之物,他就会觉得自我人格受到了伤害。
对吧。
比如说我们在这种反日大潮当中,你会发现最激烈的是一帮什么人?是年轻人。
而且我就见过一个就是提起日本,那就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即就要杀到日本列岛的那么一个小孩。
是一个初中生。
我当时就觉得奇怪,我说你跟日本人有什么仇啊?后来我发现他也说不出什么,但是我可以理解为什么。
因为他在这个年龄阶段,正好是构建起他的国家认可,他认同这个国家,所以所有对这个国家,曾经或者未来可能造成伤害的族群,都成了他的认知当中的他们。
是敌人。
所以他充满了仇恨。
我还记得我的大学的校长李培根先生,他讲过一句话,说什么叫母校啊。
母校就是指那个自己随时随地可以骂,但别人绝对不能骂的那个学校。
就叫母校。
为什么,因为这个学校已经成为了你的人格当中,认同的一部分,谁去伤害它。
跟伤害你从心理机制上引起的这种反感,是一模一样的。
这就是我们和他们构建的一个过程,地域歧视其实就是来自于这个,我们北京人、我们上海人、他们外地人。
或者是在北京人内部,我们东城西城的人,他们是崇文宣武的人等等。
这种边界一旦构成,所谓的歧视就是这种自我认同的构成当中,开始潜滋蔓长。
那好怎么破解,原则上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你把你这种认同变得无边弗届。
也就是你认同的边界已经变成了这个宇宙。
或者说这个世界的全部。
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很古怪的思维方式。
你比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他写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
叫《西铭》。
其中就提出了一种民胞物与的思想。
什么叫民胞物与啊?就是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的同类。
这是一种非常宏大的哲学思想。
在基督教的思想当中,也非常突出这种思想。
比如说在十七世纪,英国有一个诗人叫约翰*多恩。
他就写了一段布道词。
很有名的。
大概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人都是我的一部分,正如所有的地点,包括一个小小的石子都是欧洲的一部分。
当一个石子滚到了海峡当中,这就是欧洲少了一部分。
每一个人的死去或者离去。
都是我这个主体少掉了一部分。
所以当你听到丧钟鸣起的时候,你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就是为你而鸣。
听到这个词比较熟悉吧。
对没错,后来海明威就根据这个词,写了那本著名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这也是中国张载提出来的那种,所谓民胞物与的思想。
这是一脉相通的。
这种思想的本质,就是把自我的认同扩大到所有的边界上去。
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胸怀。
那他就不可能有地域歧视。
那还有一种思维方式呢?就是剥离。
这就是佛法的这样的一种修行方法。
既然人的成长过程是不断把外物认同到自己的主体当中。
那佛法的修炼就是不断的把这种认同给剥离掉。
外界跟你有什么关系。
包括这个肉身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最后修炼到最后,所谓的成佛做祖,就是把自己的灵魂和所有外界的附着物全部剥离。
不仅要出家而且连肉身都可以不要。
那么在社会当中生活,有的时候面对地域歧视,我也真的就不得不采取这种所谓的剥离法。
比如说我有一次听马化腾讲。
腾讯嘛,那么一个产品服务那么多人,骂他的人就很多,有的人那真的是叫辱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