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两例

合集下载

简单初二物理小制作

简单初二物理小制作

简单初二物理小制作木髓球静电验电器从植物的干茎中取木髓晒得很干后捏成一些直径约5毫米的小球。

在小球上涂一层铝粉漆、胶体石墨或金粉漆。

在每个球上连接15厘米长的丝线。

在木架上挂一个木髓球。

用绸布、毛皮或法兰绒摩擦过的物件去接近木髓球看它如何动作。

这种木髓球装置叫做验电器。

除了用木髓球外也可用爆米花、聚苯乙烯膨体球、乒乓球或其它很轻的物体。

主要的一点是要涂上一层金属粉使其成为导电体。

可以用蛋白将铝粉涂在球的表面。

伏打电池现介绍一种伏打电池可以使12伏小灯泡连续发光持续时间可达10分钟以上使用后也不必作特殊处理制作容易使用方便。

【制作方法】 1容器及溶液的配制在约200毫升带盖的口瓶上另配一个胶塞塞上钻两个直径约4毫米的孔。

溶液为15的稀硫酸质量比内加1的重铬酸钾作去极剂如配制100毫升溶液就先在用蒸馏水洗净的烧杯中倒入85毫升蒸馏水再缓慢注入15毫升纯硫酸然后加入1克重铬酸钾。

经搅拌使重铬酸钾全部溶于蒸馏水后装入广口瓶盖好备用。

2极板的制法取约60×10×4毫米3的电解铜和锌各一块把直径约4毫米、长约5厘米的两段粗铜丝一端与铜块、锌块焊牢另一端穿过胶塞并通过一小段软线与12伏小灯泡焊牢如图1671所示。

【使用方法】揭开广口瓶盖将极板插入瓶内的溶液中灯泡即亮。

实验完毕取出极板用蒸馏水洗净包好保存将广口瓶盖好以后继续使用。

【注意事项】极板一定要保持干净溶液混入普通的水或其他物质。

编者提示本自制教具可辅以“简单的电现象”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

2003-04-11 选自《初中物理自制教具》水果电池【制作方法】取一块30×20×2厘米2的木板钉在一块30×15×2厘米3的木板上做成如图1672所示的支架。

按图中要求在支架的上部中间处装一只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下方挖孔装一只微安表。

如图连接好电路并在发光二极管上套一段直径5毫米长6毫米的黑色塑料管以便于观察其发光情况。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作品介绍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作品介绍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作品介绍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操作同样不可或缺。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自制物理教具作品。

以下将介绍其中几个有趣且实用的教具作品。

1. 风力发电机模型这个教具利用风力原理模拟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它由一个塑料框架和三个塑料叶片组成,叶片连接到一个小发电机上。

当风力吹动叶片时,叶片会带动发电机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通过这个模型,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并亲自体验发电的过程。

2. 浮力演示装置这个装置用于演示浮力的原理。

它由一个透明的容器、水和各种不同密度的物体组成。

学生可以通过改变容器中物体的组合和位置,观察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浮力与物体浸没与浮起的关系,以及为什么有些物体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沉入水底。

3. 简易电路板这个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它由一个塑料底板和金属导线组成,导线上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元件,如电灯泡、开关等。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元件进行组装,搭建出不同的电路。

通过这个教具,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电流的流动路径和电子元件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理解电路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4. 摆钟模型这个模型模拟了摆钟的运动原理。

它由一个固定的支架、一个重物和一个绳子组成。

学生可以调整重物的位置和摆动的幅度,观察摆钟的运动情况。

通过摆钟模型,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摆动周期与摆动幅度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和运动规律。

通过使用这些自制物理教具作品,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些教具作品的制作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们在物理学习中积极参与自制教具的制作,通过实践探索,提高对物理的兴趣和理解。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实践

标题: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实践一、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具的使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然而,现有的教具往往不能满足所有教学需求,因此,自制教具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实践,以及这些教具的设计、制作和使用效果。

二、自制教具的设计和制作1.静电现象演示器该教具的主要目的是演示静电现象,包括电荷的转移和电荷的吸附等。

教具主要由两个不同材料的金属小球、绝缘体小球和金属箔片组成。

通过摩擦后,两个金属小球可以产生静电,并吸附到箔片上,生动地展示了静电现象。

2.光学三棱镜教具该教具主要用于演示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教具主要由透明塑料板、彩色颜料和激光笔组成。

通过调整塑料板的角度和激光笔的光束,可以观察到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

三、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1.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自制教具能够生动地展示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如静电现象演示器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荷的转移和吸附现象。

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增强实验教学效果自制教具通常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与教具的结合,可以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例如,光学三棱镜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实践效果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自制教具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解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自制教具,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需求来设计适合的教学工具,更好地展示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自制教具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自制教具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这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自制教具的质量和稳定性也可能受到影响,这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在制作和使用自制教具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制教具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制教具及其运用方法。

1. 磁力线演示装置:制作一块透明的玻璃板,在板上均匀涂抹铁粉。

通过将各种形状的磁铁放在板上,可以直观地展示磁力线的形状和分布规律。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教具来讲解磁力线的概念、磁场的形成原理等。

2. 雁行排列的力矩装置:在一块长木板上钉上几个木杆,让它们呈现雁行排列的形状。

然后,将一把扳手放在其中一个杆子的一端,让学生通过调整杆子的位置来平衡扳手。

这个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模型车与斜面装置:在一个小斜面上放置一个可以滑动的小车,利用斜面的高度和小车的质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研究斜面的倾角和小车的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原理。

4. 重力砝码秤:在一个支架上放置一个秤盘,用一个容器装满水,将容器挂在秤盘上方。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往容器里加入不同数量的砝码,以及修改容器挂的位置来调整水平面,从而让学生感受重力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装置,学生可以学习到浮力和压力的概念,深入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5. 声音频率的调节装置:利用一个拉紧的弹簧或橡皮筋固定住一根较长的绳子,然后刻上等距的刻度。

拉动绳子并释放它,通过测量绳子上的波长和频率,可以调节绳子的拉力和初始位置来改变音的音调。

这个装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除了以上的几个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的自制教具可以在物理教学中使用。

在选择和设计教具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教具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两例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两例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两例自制教具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无论是小学教学还是初中教学,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初中物理课程中,有许多实验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实验部分的考试比重也非常的大,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实验教学工作。

因为实验设备昂贵,有时候我们可能未能按照教科书要求,完成实验操作。

这时,利用自制的实验教具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初中物理中,有许多实验都可以利用自制教具完成。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自制教具:第一种是实验台。

实验台可以有助于实验过程中对多种物质来进行结构和特性的观察和探索,也可以帮助推动物体的运动,从而实现实验操作的目的。

实验台的结构应简单易携,可以使用纸板、木头、胶布、钉子等材料进行制作。

实验台的底座可以使用结实的木板,例如板材、木梁等,可以有效的抵抗弯曲的力和摩擦的力;如果要进行磁力实验,还可以将棒状磁铁固定在木板上。

第二种是装置。

装置是指以一定的设备来实现一定实验目的,是实验课中重要的部分。

常见的装置可以使用水壶、温度计、真空容器等,做出介电实验、变温实验等。

水壶可以用来作易弯折实验,在水中测量液体的密度;再如,温度计可以用来做变温实验,检查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性质;另外,真空容器可以制冷、制热,进行热力学实验等。

利用自制教具,不仅可以节省学校购买实验设备的经费,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的上手能力。

因此,利用自制教具完成物理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制作自制教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技能,而且还可以提高创造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制作实验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机械原理,并可以在实际制作中熟悉材料的搭配、结构的设计,从而提高对实验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

此外,自制教具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实验,从而掌握物理思维能力,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特别是,自制教具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细节,从而更好的完成实验工作。

自制教具的制作,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集锦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集锦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集锦《初中物理自制教具集锦》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有好多超级有趣又神奇的自制教具!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先来说说那个简易电动机吧。

这玩意儿可有意思啦!就拿一根漆包线,几个磁铁,再加上一块电池,就能做出一个能转起来的小电动机。

你们能想象得到吗?就那么几根简单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居然能产生动力,让一个小装置动起来!这难道不比那些商店里买来的玩具更酷?难道你们不想亲手试试?还有那个自制的小孔成像装置。

找一个纸盒子,在一端扎个小孔,另一端蒙上半透明的纸,然后对着明亮的地方,哇塞!就能看到倒立的像啦!这就像我们的眼睛看东西一样,光线通过小孔,就形成了奇妙的图像。

这不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盒子吗?难道不神奇吗?再讲讲那个自制的温度计。

用一个小玻璃瓶,装满染色的水,再插入一根细细的吸管,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一变,吸管里的液面高度就跟着变。

这多简单,多直观呀!比起课本上干巴巴的文字描述,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感觉是不是完全不一样?有一次,我们在物理课上做自制的滑轮组实验。

小组里的同学们都兴奋极啦!“哎呀,这个绳子要怎么绕啊?”“快看看,这样对不对?”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尝试着。

当我们终于成功地用滑轮组吊起一个重物时,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哇,我们成功啦!”那喜悦的心情,就像在运动会上得了第一名一样!还有那个自制的电路实验板,用电池、灯泡、导线和开关,自己搭建电路。

有时候灯泡不亮,大家就一起找问题,“是不是这里接触不良啦?”“是不是电池没电啦?”那种一起探索,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真的太有趣啦!这难道不比玩电子游戏更有意义吗?这些自制教具,让我们在动手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那些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

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物理世界神秘的大门。

让我们不再只是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而是亲身感受到了物理的魅力和乐趣。

我觉得呀,这些自制教具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初中物理教学自制教具[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演示仪]

初中物理教学自制教具[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演示仪]

初中物理教学自制教具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演示仪)
制作人:全椒县八波中学唐保慧
一、实验器材:光具座,焦距不同(厚度不同)、凸透镜四个、通光镜1个、凹透镜2个、光屏1个、蜡烛、火材、眼球的结构图
二、实验原理:晶状体变形是产生近视、远视的主要原因,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带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方法是配带凸透镜。

三、装置说明:
四、演示正常眼成像:
将代表正常眼凸透镜摆放在图晶状体的位置,然后将光屏摆放在视网膜的位置,点燃蜡烛,会看到成像在视网膜上。

五、近视眼成像及矫正:
1、换用较厚的凸透镜,观察光屏像不再清晰,移动光屏,会发现此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表示为近视眼。

2、分别把平板玻璃镜片,凹透镜,凸透镜放在代表近视眼的晶状体前,观察光屏上像,然后移动光屏,会发现,平板玻璃镜片没有改变像的位置,凸透镜使像的位置前移,凹透镜使像的位置后移,这说明选择合适的凹透镜就可以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

六、远视眼成像及矫正:
1、换用较薄的凸透镜,观察光屏像不再清晰,移动光屏,会发现此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表现为近视眼。

2、分别把平板玻璃镜片,凹透镜,凸透镜放在代表近视眼的晶状体前,观察光屏上像,然后移动光屏,会发现,平板玻璃镜片没有改变像的位置,凸透镜使像的位置前移,凹透镜使像的位置后移,这说明选择合适的凸透镜透镜就可以使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你还记得上学那会儿,老师讲的那些物理知识吗?有些理论听得脑袋大,满脑子都是公式,连如何理解其中的含义都不知道。

有时候你就想,怎么才能把这些枯燥的概念变得活泼点,让人更容易理解呢?嘿,其实答案就在我们身边。

那就是自制教具!这些小玩意儿就像魔法一样,能把沉闷的物理课变得生动有趣,一下子就把那些看似复杂的知识点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

举个例子吧,想象一下,学生们一脸茫然地看着老师讲力学。

老师讲了半天的力,什么推力、拉力,讲了半天的力的方向和大小,大家依然云里雾里。

可是,突然间,老师拿出了一个简易的小车模型,推一下,小车就动了。

再放上一些小积木,讲一讲摩擦力,孩子们一下子就能理解了。

是不是觉得这样直接又有趣多了?就像是给学生们开了一扇窗,突然光明了!这些自制教具看起来简单,但作用可大着呢。

其实说白了,自制教具就是用最简单、最便宜的材料,做出最符合教学需求的小玩意儿。

比如,物理老师做的杠杆实验,什么铁条、什么支点,简单得像是家里的扫把杆,但它却能清晰地向学生展示杠杆原理。

你可能想不通,这样的东西能有什么神奇之处,可它就是那么管用。

学生们通过亲手操作,能深刻体会到杠杆原理的奥秘,而不是单纯靠老师讲解。

在他们的小脑袋里,知识点就像是活的,能动的,能看的,能摸的。

这种体验,比你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几百遍还要强烈、深刻得多。

还有一个常见的例子,电流的概念。

有时候一听到电流,学生们脑袋里就自动浮现出那些枯燥的公式,根本没法理解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这时候,老师只需要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连上几根线,就能让学生亲眼看到电流是如何通过电路,让灯泡发光的。

然后老师再稍微讲解一下,学生们一下子就明白了电流是怎么回事。

不仅是明白了,学生们自己动手做了实验,还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产生更多的兴趣。

其实这种自制教具的好处,不仅仅是在教学内容上,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像我就见过一些老师,把学生分组,让他们自己设计和制作教具,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两例
在教授物理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对概念做更清晰的展示,以更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而自制物理教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增加学习乐趣,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消费成本。

具体来看,下面就介绍两种以简便、实惠的自制教具,即电子室压表和声音实验装置,以供初中物理老师和家长们参考。

首先,电子室压表,这是一种利用家用电器制作的物理实验教具,它可用来测量电子室压。

它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首先,要拿出一台家用电视机,拆开电视机的封机壳,取出电视机的螺丝,然后拆开电视机的液晶屏,拆下液晶屏,再拆下背部的电源电路板,在电源电路板上取下一块电容,记下电容上的 200F数值,然后从电源电路板上取下一个电阻,记下电阻的电压值,接着连接一个电子室压表,将电容和电阻接到电源电路板上,最后在电子室压表上显示出电子室压,即可完成制作。

其次,还有一种声音实验装置,这是一种利用手机等日常用品制作的物理实验装置,它可用来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

制作过程也很简单,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首先,要准备一台手机,一把手枪,两个铁棍子,以及一台电钮子。

然后将铁棍子固定在手枪上,用电钮子将铁棍子的拨号线连接到手机的耳机插孔上。

接着,在手机上记录当前的时间,在手枪上设定一定的延迟时间,最后,当点击手枪上的开关时,就可以看到声音在空间上传播的时间,因此可以计算出声音的传
播速度。

以上就是物理实验中可以使用的两种自制物理教具电子室压表和声音实验装置,他们都非常简单便捷,非常实惠,而且制作步骤也很容易,只要稍加操作,就可以把一些家用电器变成自制的物理实验教具,为教学带来新的热情和活力,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更有趣更有乐趣。

在学习物理中,只能通过课本和书本学习是很难掌握知识的。

在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各种自制物理教具对概念做更清晰的展示,以更有趣的方式开启学生们的知识之旅,不仅有助于学习的深入,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家长减少物质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