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物理教具及小实验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作品介绍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作品介绍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操作同样不可或缺。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自制物理教具作品。
以下将介绍其中几个有趣且实用的教具作品。
1. 风力发电机模型这个教具利用风力原理模拟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它由一个塑料框架和三个塑料叶片组成,叶片连接到一个小发电机上。
当风力吹动叶片时,叶片会带动发电机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通过这个模型,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并亲自体验发电的过程。
2. 浮力演示装置这个装置用于演示浮力的原理。
它由一个透明的容器、水和各种不同密度的物体组成。
学生可以通过改变容器中物体的组合和位置,观察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浮力与物体浸没与浮起的关系,以及为什么有些物体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沉入水底。
3. 简易电路板这个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它由一个塑料底板和金属导线组成,导线上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元件,如电灯泡、开关等。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元件进行组装,搭建出不同的电路。
通过这个教具,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电流的流动路径和电子元件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理解电路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4. 摆钟模型这个模型模拟了摆钟的运动原理。
它由一个固定的支架、一个重物和一个绳子组成。
学生可以调整重物的位置和摆动的幅度,观察摆钟的运动情况。
通过摆钟模型,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摆动周期与摆动幅度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和运动规律。
通过使用这些自制物理教具作品,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些教具作品的制作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们在物理学习中积极参与自制教具的制作,通过实践探索,提高对物理的兴趣和理解。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具制作与探究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具制作与探究中学物理是一门学科,需要进行实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概念和理论。
因此,制作合适的实验教具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实验的效果更加明显和有效。
本文将介绍中学物理的一些常见实验以及如何制作和使用相应的实验教具。
一、运动学实验1. 自由落体实验自由落体实验主要是通过测量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所需的时间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以此来理解重力和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教具制作:制作一条简易的自由落体装置。
将一根0.5米左右的透明塑料水管图放在一块平整的板子上,将一小球置于水管中,亦可用纸条滑入球,使球在水管内自由落下。
在球落到水平面上后,用尺子测量球落下时间,即可得到重力加速度的值。
2.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需要验证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教具制作:需要一个能够提供恒定牵引力的小车,并在其顶部固定一个计时器。
在直线轨道上设有几个报告点,用万能表检测小车通过这些点的时间。
通过计算这些时间,根据位移公式验证其与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力学实验1.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物理系统中,物体将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来观察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教具制作:需要一个轻轻放置于直线轨道上的滑块,聚焦于滑块上下运动的界定伐值,通过计时器来记录滑块到达伐值的时间。
首先使滑块作匀速运动,然后用另一根轻细线绑住滑块,以提供施加锅碗瓢盆等外力,观察滑块是否发生运动状态的变化。
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施加于它的力之和,并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来观察物体的加速度变化。
教具制作:需要一个重物、弹簧计和计时器。
通过固定重物和弹簧计,将重物挂在弹簧计上控制其质量和施加的力,记录其施加不同的重力作用下的振动数据,计算加速度的值。
三、热学实验1. 热传导实验热传导实验主要是验证热的传导过程,从而理解热的性质和规律。
自制物理教具与物理小实验

自制物理教具与物理小实验一、概述《自制物理教具与物理小实验》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创意和创新思维自制物理教具,并介绍一些简单的物理小实验,旨在激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升公众尤其是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意识到,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学习物理,不仅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自制物理教具和进行物理小实验就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
1. 介绍物理教具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领域的作用。
在教育领域,物理教具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实践性和直观性上。
教师利用物理教具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物理理论和定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观察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通过自制物理教具,学生可以参与到制作过程中,深入了解物理知识的运用和实际转化的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具的存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物理实验环节,物理教具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不仅能够验证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精神。
物理教具不仅是物理知识传授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
物理教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教育领域的角色也日益凸显。
从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再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教具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制物理教具与进行物理小实验是一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推广的活动。
2. 阐述自制物理教具的意义,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阐述自制物理教具的意义,尤其是其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是《自制物理教具与物理小实验》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制物理教具在物理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意义深远。
自制物理教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亲手制作物理教具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制作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实践

标题: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实践一、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具的使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然而,现有的教具往往不能满足所有教学需求,因此,自制教具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实践,以及这些教具的设计、制作和使用效果。
二、自制教具的设计和制作1.静电现象演示器该教具的主要目的是演示静电现象,包括电荷的转移和电荷的吸附等。
教具主要由两个不同材料的金属小球、绝缘体小球和金属箔片组成。
通过摩擦后,两个金属小球可以产生静电,并吸附到箔片上,生动地展示了静电现象。
2.光学三棱镜教具该教具主要用于演示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教具主要由透明塑料板、彩色颜料和激光笔组成。
通过调整塑料板的角度和激光笔的光束,可以观察到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
三、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1.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自制教具能够生动地展示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如静电现象演示器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荷的转移和吸附现象。
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增强实验教学效果自制教具通常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与教具的结合,可以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例如,光学三棱镜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实践效果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自制教具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解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自制教具,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需求来设计适合的教学工具,更好地展示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自制教具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自制教具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这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自制教具的质量和稳定性也可能受到影响,这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在制作和使用自制教具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中学物理教具制作(大全)

万花筒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万花筒的制作也非常简单,这里介绍两款制作方法:一、材料: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制作过程: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
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以上制作具体见图示。
二、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夹住的彩色碎玻璃)神奇的万花筒材料:塑料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制作方法: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
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步骤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实验创新装置图一:塑料瓶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食用油的。
图二:用U形管改装的气体温度计,为增加可视度,里面装的是红墨水。
图三:将塑料瓶放在水槽里,用导管连接U形管和直玻璃管。
图四:往水槽里倒入适量的热水。
创新思路:
教材中实验原型温度计液柱上升慢,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难以做到相同,
耗时长,温度计的可视度差,大多数学生看不清读数。
创新装置用U型管改装成气体温度计,气体受热膨胀比液体快,瓶内水和食用油有较小温度的变化就能使气体膨胀较大,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快,U型管内水位差变大。
往水槽里倒入热水,更主要的是确保了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因而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可视度和可信度,并且实验直观、形象、操作简单、
方便省时。
创新实验结果: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与食用油相连的温度计液面水位差大,说明油的温度升高得快,表明油的吸热能力弱。
注意:
水温约70摄氏度,实验完毕,请将直玻璃管取出来,用盖子盖好塑料瓶。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集锦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集锦《初中物理自制教具集锦》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有好多超级有趣又神奇的自制教具!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先来说说那个简易电动机吧。
这玩意儿可有意思啦!就拿一根漆包线,几个磁铁,再加上一块电池,就能做出一个能转起来的小电动机。
你们能想象得到吗?就那么几根简单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居然能产生动力,让一个小装置动起来!这难道不比那些商店里买来的玩具更酷?难道你们不想亲手试试?还有那个自制的小孔成像装置。
找一个纸盒子,在一端扎个小孔,另一端蒙上半透明的纸,然后对着明亮的地方,哇塞!就能看到倒立的像啦!这就像我们的眼睛看东西一样,光线通过小孔,就形成了奇妙的图像。
这不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盒子吗?难道不神奇吗?再讲讲那个自制的温度计。
用一个小玻璃瓶,装满染色的水,再插入一根细细的吸管,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一变,吸管里的液面高度就跟着变。
这多简单,多直观呀!比起课本上干巴巴的文字描述,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感觉是不是完全不一样?有一次,我们在物理课上做自制的滑轮组实验。
小组里的同学们都兴奋极啦!“哎呀,这个绳子要怎么绕啊?”“快看看,这样对不对?”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尝试着。
当我们终于成功地用滑轮组吊起一个重物时,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哇,我们成功啦!”那喜悦的心情,就像在运动会上得了第一名一样!还有那个自制的电路实验板,用电池、灯泡、导线和开关,自己搭建电路。
有时候灯泡不亮,大家就一起找问题,“是不是这里接触不良啦?”“是不是电池没电啦?”那种一起探索,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真的太有趣啦!这难道不比玩电子游戏更有意义吗?这些自制教具,让我们在动手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那些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
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物理世界神秘的大门。
让我们不再只是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而是亲身感受到了物理的魅力和乐趣。
我觉得呀,这些自制教具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自制教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自制教案实验目的:1. 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和热传递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增强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实验材料:1. 铁架台2. 玻璃瓶3. 黑色彩色纸4. 透明胶带5. 镜子6. 热源(如蜡烛、煤油灯等)7. 温度计8. 食物(如土豆、红薯等)实验步骤:1. 将玻璃瓶清洗干净,用透明胶带封口,确保密封。
2. 在玻璃瓶内放入热源,如蜡烛或煤油灯。
3. 将黑色彩色纸包裹在玻璃瓶外,确保瓶子被黑色纸完全覆盖。
4. 将镜子放在黑色纸上,调整位置使其反射太阳光。
5. 将铁架台搭建起来,将玻璃瓶放在铁架台上,使瓶子朝向太阳。
6. 使用温度计测量食物和玻璃瓶的温度。
7. 观察并记录食物加热的过程,注意观察温度变化。
8. 实验结束后,比较食物在太阳能烤箱和普通烤箱中的烹饪效果。
实验原理:1. 太阳能烤箱利用太阳光的热能来加热食物。
2. 黑色纸能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并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食物。
3. 镜子能反射太阳光,增强加热效果。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易燃物品。
2. 实验时,要确保玻璃瓶密封,以防热气泄漏。
3. 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实验,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实验拓展: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包裹玻璃瓶,观察颜色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镜子(如凸面镜、凹面镜等)来观察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3.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热源(如电池、酒精灯等)来观察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太阳能的利用和热传递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观察和记录数据,提高实验技能。
同时,学生也能增强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在实验拓展部分,学生可以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提高实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坐享其成”型
• 这次比赛中,有一位老师带来了几箱子 (上百个)儿童玩具,每个玩具都能说明 一个或几个物理问题,涉及到初中力学, 光学,热学,电磁学,声学等,老师在演 示时就像变魔术一样有趣,有的玩具让评 委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所以评委们还亲自 动手试了试,由此可以想象这些玩具对于 那些童心未泯的初中生而言具有多大的吸 引力
(2)光放大型
• 这类实验器材的原理与卡文迪许扭秤一样, 通过光的反射使反射光的光斑落在较远处, 这样,当反射面有微小转动(或振动)时, 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变化虽不大,但反射光斑 有明显的移动。比如某教师在圆筒上蒙一层 橡皮膜,在橡皮膜上粘一小块平面镜,用激 光照着平面镜,使反射光斑落在远处的墙上 对着圆筒讲话,橡皮膜的振动虽然看不出来 但反射光斑的移动却非常明显,由此说明发 声的物体在振动。
1.6“坐享其成”型 • 利用滑动变阻器,或没有用过的 订书钉演示累积法 • 利用坏照相机演示照相机的成 像原理 • 加湿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光 的反射,折射
2.1针对书本实验的改进可以使现象 更明显更有说服力,但不能改变物理 本质
• 比如书本上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温 度计的示数上升不明显,有教师想到 了用红外发光二极管来做,温度计示 数上升很快,但演示时红外二极管发 出了微弱的可见光,因此对学生有一 定的干扰作用,还有书上的实验更体 现了红外线热效应的发现史,起到了 一种再现探究过程的功能。
1.5模型放大型
• 指甲钳 • 油量表 • 累积法
自制物理教具的几种类型
• • • • • • 1.1效果放大型 1.2组合型 1.3一具多用型 1.4填补空白型 1.5高科技类型 1.6“坐享其成”型
1.2组合型
• 有时将两个实验器材或将两种物理原 理组合在一起,可以说明一个新的问 题,或者利用其中的一个使另一个现 象更清楚。
1.4填补空白型
1.5高科技类型
• 这类实验器材的技术含量较高,比如有一 位教师制作的电脑数控温度计,该温度计 精度很高,而且由电脑自动记录温度,自 动描绘出温度变化的图像,还有一位教师 设计了一种电子电量显示仪,都涉及了一 些电脑编程及硬件知识。 • Dislab实验室
• 用sound forge软件分析三个有争议的声学问题
• 再比如:本次比赛中有一位教师设计的内 能与机械能转换实验装置,巧妙利用了打 火机的性能与结构,组成一个可演示能量 转化、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一组现象的实验装置,不过本实验中打火 机里的液化气从打火机中被放出来时,除 了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使内能减少外,液化 气由液态到气态的汽化过程也是一个吸热 过程,也会引起内能减小(而且这是内能 减小的主要原因),因此本实验虽然非常 巧妙,但说明力不够
温度计
带孔的挡板
凸透镜
红外线 红 光 紫 光
凸透镜对不可见 光也有会聚作用
三棱镜
太阳光
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演 示黑色物体吸热本领强
(3)功率放大(缩小)型
• 利用微风扇带动小夜灯 • 水果电池带不动小电灯,但可 以带动发光二极管,带动音乐 贺卡或文曲星、电子表。
(4)展台放大型 • 在展台上训练刻度尺 的读数 • 在展台上演示镜面反 射与漫反射 • 利用展台的镜头演示 凸透镜成像规律
1.2组合型例一
• 再比如,两个小型直流电动机与电源外加 一个小灯泡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用电源 带动一个电动机,用转动的电动机作动力 去带动另一个电动机发电,将小灯泡接在 第二个电动机的接线柱上,灯泡发出微弱 的光,由此可以说明能量的转化是电能— 机械能—电能—光能(内能),同时对比 还可以说明能量的转化效率不可能达到 100%.
1.2组合型例二 显微镜的原理
毛玻璃片
幻灯机+放大镜
开普勒望远镜的原理
毛玻璃片
•照像机+放大镜
• 一具多用型就是用同一实验器材演示几种 实验,比如有一位教师将日光灯管制成了 一个大的空心透明玻璃管,这个玻璃管可 以清楚地演示酒精与水的混合后总体积减 小的实验;也可以在玻璃管中装满水,用 一块密度略比水小的塑料块演示匀速直线 运动;还可以在玻璃管中加点水用酒精灯 加热,演示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 还可以将玻璃管开口朝下,点蚊香,使玻 璃管里充满烟,用激光笔照射演示光的直 线传播等等。(加湿器)
自制物理教具与物理小实验
自制物理教具的三个要求
• 安全 • 有趣 • 明显
有安全隐患的实验
• • • • • • 1:蜡的熔化:蜡油爆沸 2:碘锤实验 3:萘的升华实验有毒 4:反冲小车 5:酒精爆炸演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自制教具的安全性要高,实验过程中不能出安 全问题。高温、高电压、易碎易爆、有毒的不 易推广。比如将日光灯管做成透明玻璃管的教 师在演示实验时,手上还裹着白纱布,灯管口 针刺状玻璃让评委们为他提心吊胆。
视力缺陷及纠正
• 可演示视力的缺陷的形成,如何 纠正 • 可演示望远镜,显微镜 • 组合型
• 教材结论一般是由实验得出的,但也有一 些结论是直接给出的,没有实验作支撑, 所以有些教师设计了一些实验,从而填补 了教材的空白。比如 • 1:有一位教师设计的内能与机械能转换实 验装置,巧妙利用了打火机的性能与结构, 组成一个可演示能量转化、气体对外做功、 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一组现象的实验装置, • 2:视力缺陷及纠正 • 3:显微镜与望远镜
有趣
史纪林:光学黑箱,演示物体的颜色 沈金玉:光的折射引入实验 顾贤敏:凸透镜成窗户的像
发声的铝棒
实验器材虽简单,但结果出乎意料
明显
• 这类实验器材使原本现象不 明显的实验更明显,甚至一 目了然。实验的效果被巧妙 地放大了。主要有三种放大 的类型。
(1)杠杆放大型
• 比如某教师制作的指针式压强计,压强计的 指针是一个动力臂极短,阻力臂(作指针) 极长的杠杆,所以,当压强有微小变化时, 带动动力臂有微小位移时,也能使指针出现 明显的转动。(固体温度计) • 机冀的升力演示
(2)光放大型
• 利用激光和平面镜演示桌 面的微小形变
(3)功率放大(缩小)型
• 当讲到红外线的热效应时,将液泡涂黑 的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时,或用电视 机的遥控器对着温度计的液泡,温度计 示数的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用三棱镜分 解太阳光得到的红外线的热功率较小, 所以有一位教师想到了用一个功率大的 红外线二极管,接通电源后,二极管发 出的红外线在一分钟内使温度计上升了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