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苯胺的制备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六+乙酰苯胺的制备及熔点测定

析出晶体
滤液
滤碴
六.注意事项 1.久置的苯胺色深,会影响生成的乙酰苯胺的质量,在实验前,应将苯胺重新蒸馏,以除 去被氧化的杂质; 2.分馏柱不能太长,尤其在冬天气温较低,一般选择 6-7 块塔扳。 3.做重结晶时,一定要注意配成饱和溶液,使乙酰苯胺刚好溶解在热水中,加活性炭脱色 后,保温过滤。
七.思考题 1. 在重结晶操作中,必须注意哪几点才能使产物产率高,质量好? 2. 试计算重结晶时在母液中的乙酰苯胺的量。 3.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从苯胺制备乙酰苯胺?
度,第二是全部晶体转变成清亮液体时的温度。此时,所记录的温度范围就是该物质的熔 程。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
初熔至全熔(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 0.5-1℃。而不纯物质的熔点一般会降低,熔程增大。 因此,熔点测定常用于鉴定固体化合物并作为检验化合物纯度的一个指标。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1. 仪器 长玻管(50~60cm)、毛细管(内径 1mm)、b 型熔点管、显微熔点测定仪。 2. 药品 乙酰苯胺 四.实验装置 见图 6.2-1、6.2-2、6.2—3。 五.实验步骤 (一)毛细管法测定熔点 1.装样
将少许样品放于干净表面皿上,用玻璃棒将其研细并集成一堆。把毛细管开口一端垂直 插人堆集的样品中,使一些样品进入管内,然后,把该毛细管垂直桌面轻轻上下振动,使样 品进人管底,再用力在桌面上下振动,尽量使样品装得紧密。或将装有样品,管口向上的毛 细管,放入长约 50 一 60Cm 垂直桌面的玻璃管中,管下可垫一表面皿,使之从高处落于表面 皿上,如此反复几次后,可把样品装实,样品高度 2—3mm。熔点管外的样品粉末要擦干净 以免污染热浴液体。装入的样品一定要研细、夯实。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大三上有机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

⼤三上有机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醚的制备》1.在粗制⼄醚中有哪些杂质?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中采⽤了哪些措施将它们⼀⼀除去的?答:在粗制⼄醚中尚含有⽔、醋酸、亚硫酸以及未反应的⼄醇。
因为在制备⼄醚的同时,有下列副反应发⽣:主反应:书104页副反应:实验中⽤NaOH溶液除去酸性物质:醋酸和亚硫酸;⽤饱和氯化钙除去⼄醇;⽤⽆⽔氯化钙⼲燥除去所剩的少量⽔和⼄醇。
2. 在⽤NaOH溶液洗涤⼄醚粗产物之后,⽤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之前,为何要⽤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产品?答:因为在⽤NaOH⽔溶液洗涤粗产物之后,必然有少量碱残留在产品⼄醚⾥,若此时直接⽤饱和氯化钙⽔溶液洗,则将有氢氧化钙沉淀产⽣,影响洗涤和分离。
因此⽤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产品之后应⽤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
这样,既可以洗去残留在⼄醚中的碱,⼜可以减少⼄醚在⽔中的溶解度。
3. ⽤⼄醇和浓硫酸制⼄醚时,反应温度过⾼或过低对反应有何影响?怎样控制好反应温度?答:若反应温度过⾼(⼤于140oC)时,则分⼦内脱⽔成⼄烯的副反应加快,从⽽减少了⼄醚的得率。
同时浓硫酸氧化⼄醇的副反应也加剧,对⼄醚的⽣成不利。
温度过低,⼄醚难以形成,⽽部分⼄醇因受热⽽被蒸出,也将减少⼄醚的产量。
同时,⼄醚中的⼄醇量过多,给后处理将带来⿇烦。
正确的控制温度⽅法是:迅速使反应液温度上升⾄140 C,控制滴加⼄醇的速度与⼄醚蒸馏出的速度⼤致相等,以维持反应温度在140 C左右。
4. 若精制后的⼄醚沸程仍较长,估计可能是什么杂质未除尽?如何将其完全除去?答:若精制后的⼄醚沸程仍较长,则说明此⼄醚中还含有较少量的⼄醇和⽔未除⼲净。
它们能与⼄醚形成共沸物。
为了得到绝对⼄醇,可将此⼄醚先⽤⽆⽔氯化钙⼲燥处理,然后,⽤⾦属钠⼲燥。
《正丁醚的制备》1.反应物冷却后为什么要倒⼊25ml⽔中?各步的洗涤⽬的何在?反应物冷却后倒⼊25ml⽔中,是为了分出有机层,除去沸⽯和绝⼤部分溶于⽔的物质。
⽔洗,除去有机层中的⼤部分醇;碱洗,中和有机层中的酸;10ml⽔洗,除去碱和中和产物;2x10ml饱和氯化钙溶液,除去有机层中的⼤部分⽔和醇类2、如果反应温度过⾼,反应时间过长,可导致什么结果?溶液会先变黄,再变⿊。
实验六+乙酰苯胺的制备及熔点测定

(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5)加热太快。 2.显微熔点仪的构造及其测试方法。
∞
∞
∞
乙酰苯
胺
135.16 固体
1.21 113.4 305 0.5(6) 21(20) 7(25)
表 6—2 计算
实际加入量
理论用量
过量%
理论产量
苯胺
5.1g, 5ml,0.055mol 0.055mol
-
冰醋酸
7.8g, 7.4g, 0.13mol 0.055mol
36.4%
乙酰苯胺
7 1. 在重结晶操作中,必须注意哪几点才能使产物产率高,质量好? 2. 试计算重结晶时在母液中的乙酰苯胺的量。 3.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从苯胺制备乙酰苯胺?
附录 重结晶 一.基本原理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把固体有机物溶解在热的溶剂 中使之饱和,冷却时由于溶解度降低,有机物又重新析出晶体。—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 杂质的溶解度不同,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留在溶液中,
(二) 显微熔点仪测定熔点 通过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能清晰地看到样品在受热过程中的变化。显微熔点仪可对
微量样品和熔点较高的有机化合物进行熔点的测定。 1. 仪器的结构 本实验采用 X—4 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乙酰苯胺的熔点。仪器构造如图 6.2—3。
3. 实验步骤 (1)准备 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轻轻地放在实验台上,然后小心把微量样品粉末平铺在
抽干的粗乙酰苯胺。
加热至沸 3.粗乙酰苯胺放入盛有150mL热水中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乙酰苯胺的制备(苯胺5ml、冰醋酸7.5ml,生成苯-NHCOCH3+、水,韦氏分馏柱、温度计蒸馏头尾接管等、布氏漏斗抽滤)1.制备乙酰苯胺为什么选用乙酸做酰基化试剂?(乙酰氯、乙酸酐反应过于激烈。
)答:冰醋酸与苯胺反应最慢,但反应平稳、易于控制,且醋酸价格较便宜。
2.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温度在100到110之间,若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答:主要由原料CH3COOH和生成物水的沸点所决定。
控制在100到110度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料CH3COOH 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出,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于提高产率。
3.本实验中采用了那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答:加入过量冰醋酸,分馏时加入少量锌粉,控制分馏时温度,不断除去生成的水。
4.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哪些?哪一种较经济?哪一种反应最好?答: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酸、乙酸酐和乙酰氯。
乙酸较经济。
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易吸潮水解。
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验二重结晶(乙酰苯胺,加热溶解、稍冷却、加活性炭、继续加热、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操作步骤?各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答:重结晶一般包括:溶解、脱色、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干燥等操作步骤。
各步操作的目的如下:熔解:配制接近饱和的热溶液;脱色:使样品中的有色杂质吸附于活炭上,便于在热过滤时将其分离;热过滤:除去样品中的不溶性杂质;冷却结晶:使样品结晶析出,而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溶液中;抽滤:使样品可溶性杂质与样品分离。
干燥:使样品结晶表面的溶剂挥发。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活性炭?应当怎样加活性炭?答:样品颜色较深时,需要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
为了防止爆沸,加活性炭时应将热溶液取下稍冷后再加。
3.为什么热过滤时要用折叠滤纸?答:增大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
4.为什么利用重结晶只能提纯杂质含量低于5%的固体有机物?答:如果样品中杂质含量大于5%,则可能在样品结晶析出时,杂质亦析出,经抽滤后仍有少量杂质混入样品,使重结晶后的样品纯度仍达不到要求。
实验七 乙酰苯胺的制备

粗品的精制:
用200ml水做重结晶。 乙酰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 100℃:5.5g/100ml;25℃:0.56g/100ml。 注解: 重结晶时若有油珠,是乙酰苯胺与水形成的熔融 态的低熔混合物,可补加热水,直至其全部溶解 为止。 纯的乙酰苯胺为无色片状晶体,熔点为114.3℃。
思考题
反应控制分馏柱顶温度在105℃的原因? 反应中加入锌粉的作用是什么? 乙酰化常用的试剂有哪些?
实 验 装 置
实验步骤
(一)粗 品 的 制 备 (二)粗 品 的 精 制
粗品的制备:
1.投料:10ml苯胺,15ml冰醋酸和少许(0.1g) 锌粉加入到50ml圆底烧瓶中。 注解: 加入锌粉的作用是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氧化, 生成有色物质,但不宜加多,否则,在后处理 中会出现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锌,影响操作。 2.安装分馏装置。
放映结束
乙酰苯胺的制备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本节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试剂与仪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思考题
实验目的
1、掌握苯胺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 作; 2、巩固分馏、重结晶的操作。 、巩固分馏、重结晶的操作。
实验原理
反应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锌粉 0.1g。 仪器: 仪器: 圆底烧瓶;韦氏分馏柱;蒸馏头;温度 计;尾接管;锥形瓶。
3.加热至微沸,保持15min,然后升高温度至 柱顶温度100℃,保持100~110℃之间1~1.5h, 蒸出生成的水和大部分醋酸约4.5ml。 注解: 温度不宜太高,若太高,会有较多醋酸被蒸出, 则反应不完全。
4.当温度计读数下降或瓶内出现阵阵白雾时 则表示反应结束。 5.反应物趁热倒入盛有200ml冰水的烧杯中, 析出固体。 注解: 反应后趁热将瓶内混合物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 中,否则固体析出沾在瓶壁上不易处理。 6.冷却,抽滤得粗品,用冷水洗涤。
乙酰苯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以乙酸和苯胺为原料合成乙酰苯胺。
2.乙酰苯胺粗品用水重结晶法得到纯品。
3.掌握分馏柱除水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乙酰苯胺为无色晶体,具有退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退热冰”之称。
乙酰苯胺可由苯胺与乙酰化试剂如:乙酰氯、乙酐或乙酸等直接作用来制备。反应活性是乙酰氯>乙酐>乙酸。由于乙酰氯和乙酐的价格较贵,本实验选用乙酸作为乙酰化试剂。反应如下:
2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端温度在100到110之间,若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
答:主要由原料CH3COOH和生成物水的沸点所决定。控制在100到110度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料CH3COOH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出,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于提高产率。
3、本实验中采用了那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3.冰乙酸在室温较低时凝结成冰状固体(凝固点 C),可将试剂瓶置于热水浴中加热熔化后量取。
4.锌粉的作用是防止苯胺氧化,只要少量即可。加得过多,会出现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锌。
5.反应时间至少30min。否则反应可能不完全而影响产率。
6.反应时分馏温度不能太高,以免大量乙酸蒸出而降低产率。
7.重结晶时,热过滤是关键一步。布氏漏斗和吸滤瓶一定要预热。滤纸大小要合适,抽滤过程要快,避免产品在布氏漏斗中结晶。
8.重结晶过程中,晶体可能不析出,可用玻棒摩烧杯壁或加入晶种使晶体析出。
七.实验结果和讨论
本实验理论产量为7.4g,而实际产量则较低。试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在哪些方法能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八.思考题
1、制备乙酰苯胺为什么选用乙酸做酰基化试剂?
答:冰醋酸与苯胺反应最慢,但反应平稳、易于控制,且醋酸价格较便宜。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参考 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十七乙酰苯胺的制备
1、除了醋酸酐外,还有哪些酰基化试剂?
答:常用的酰基化试剂有:
酰氯,酸酐,羧酸,酯反应活性依次降低。
此处已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酸酯来进行比较。
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价格昂贵,且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醋酸酐试剂较贵,但反应迅速,副反应易发生。
醋酸试剂易得,价格便宜,但反应时间较长,适合大规模制备。
乙酸酯反应活性很差,故不经常采用。
2、加入HCl和醋酸钠CH3COONa的目的是什么?
答:苯胺直接和乙酸酐作用反应剧烈,难以控制,易生成副反应。
加入盐酸后由于大部分苯胺生成苯胺盐酸盐,反应式如下:
C6H5NH2+ HCL C6H5NH2.HCL
此时只有少量的游离未成盐苯胺和乙酸酐进行反应,使得反应比较缓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平衡左移,使得反应一直在游离苯胺浓度较低的状态下进行,反应易控制,且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
用游离胺与纯乙酸酐进行酰化时,常伴有N,N-二乙酰苯胺[ArN(COCH3)2]副产物的生成。
加入醋酸钠可以和生成的醋酸组成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在其中进行酰化,由于酸酐的水解速度比酰化速度慢得多,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加入醋酸钠还可以将HCL中和掉,使得盐酸盐的可逆平衡反应向左进行,是反应彻底,提高
产率。
3、若实验自制的试问: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所制得的苯胺纯度如何?
答:纯乙酰苯胺的熔点为114.3℃,若实验室自制的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说明里面可能含有少量杂质,但纯度已经很高。
谈乙酰苯胺制备过程中的思考题

谈乙酰苯胺制备过程中的思考题八乙酰苯胺的制备及纯度检测1.答:为了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产物之一水,以打破平衡,使反应向着生成乙酰苯胺的方向进行。
因水的沸点为100 C,反应物醋酸的沸点为118 C,且醋酸是易挥发性物质,因此,为了达到即要将水份除去,又不使醋酸损失太多的目的,必需控制柱顶温度在105 C 左右。
2.答:1增加反应物之一的浓度使冰醋酸过量一倍多。
2减少生成物之一的浓度不断分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
两者均有利于反应向着生成乙酰苯胺的方向进行。
3.答:只加入微量约0。
1 左右即可,不能太多,否则会产生不溶于水的ZnOH2,给产物后处理带来麻烦。
4.答:韦氏分馏柱的作用相当于二次蒸馏,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混合物的分离,合成乙酰苯胺时,为了把生成的水分离除去,同时又不使反应物醋酸被蒸出,所以选用韦氏分馏柱。
5.答:反应温度控制在105 摄氏度左右,目的在于分出反应生成的水,当反应接近终点时,蒸出的水份极少,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蒸气包围,从而出现瞬间短路,因此温度计的读数出现上下波动的现象。
6.答: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酰氯,乙酸酐和乙酸等。
1用乙酰氯作乙酰化剂,其优点是反应速度快。
缺点是反应中生成的HCl 可与未反应的苯胺成盐,从而使半数的胺因成盐而无法参与酰化反应。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反应;另外,乙酰氯价格昂贵,在实验室合成时,一般不采用。
2用乙酐CH3CO2O 作酰化剂,其优点是产物的纯度高,收率好,虽然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H3COOH 可与苯胺成盐,但该盐不如苯胺盐酸盐稳定,在反应条件下仍可以使苯胺全部转化为乙酰苯胺。
其缺点是除原料价格昂贵外,该法不适用于钝化的胺如邻或对硝基苯胺。
3用醋酸作乙酰化剂,其优点是价格便宜;缺点是反应时间长。
7.答:在正确选择溶剂的前提下,应注意以下四点:1溶解粗乙酰苯胺时,若煮沸时仍有油珠存在,不可认为是杂质而抛弃,此乃溶液温度83℃,未溶于水,但已融化了乙酰苯胺,因其比重大于水而沉于器底,可补加少量的热水,直至完全溶解注意:加水量不可过多,否则,将影响结晶的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酰苯胺的制备
1.为什么反应时要控制分馏柱顶温度在105℃左右,若高于此温度有什么不好?
为了让生成的水蒸出,而又尽可能地让沸点接近的醋酸(b.p117.9)少蒸出来,本实验采用较长的分馏柱进行分馏且控制分馏柱顶温度在105℃左右。
若高于此温度则会造成反应原料醋酸的损失
2.本实验利用什么原理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本反应是可逆的,为提高平衡转化率,加入了过量的冰醋酸,同时不断地把生成的水移出反应体系,可以使反应接近完成。
3.在重结晶过程中,必须注意哪几点才能使产品产率高,质量好?
乙酰苯胺在水中的含量为5.2%时,重结晶效率好,乙酰苯胺重结晶产率最大。
在体系中的含量稍低于5.2%,加热到83.2℃时不会出现油相,水相又接近饱和溶液,继续加热到100℃,进行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和脱色用的活性炭,滤液冷却,乙酰苯胺开始结晶,继续冷却至室温(20℃),过滤得到的晶体乙酰苯胺纯度很高,可溶性杂质留在母液中。
本实验乙酰苯胺的理论产量为7.4g,需150mL水才能配制含量为5.2%的溶液,但每个学生的转化率不同,在前几步过滤、洗涤等操作中又有不同的损失,同学间的乙酰苯胺量会有很大差别,很难估计用水量。
一个经验的办法是按操作步骤给出的产量5g(初做的学生很难达到),估计需水量为100ml,加热至83.2℃,如果有油珠,补加热水,直至油珠溶完为止。
个别同学加水过量,可蒸发部分水,直至出现油珠,再补加少量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