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苯胺的制备

合集下载

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

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

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一、实验原理酰胺可以用酰氯、酸酐或酯同浓氨水、碳酸铵或(伯或仲)胺等作用制得。

同冰醋酸共热来制备。

这个反应是可逆的。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加入过量的冰醋酸,同时,用分馏柱把反应中生成的水(含少量的冰醋酸)蒸出,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主反应:二、反应试剂、产物、副产物的物理常数在105℃再用5~玻璃棒搅动并煮沸5-10min。

趁热用保温漏斗过滤或用预先加热好的布氏漏斗减压过滤。

冷却滤液,乙酰苯胺呈无色片状晶体析出。

减压过滤,尽量挤压以除去晶体中的水分。

产品放在表面皿上晾干后测定其熔点。

产量:约5.0g。

纯乙酰苯胺为无色片状晶体。

熔点mp=114.3℃。

??? (一)制备阶段1.安装分馏装置:如图(1)所示,在100ml锥形瓶上装一个分馏柱,柱顶插一支200℃温度计,用一个100ml锥形瓶收集稀醋酸溶液。

2.加药品:在100ml锥形瓶中放入5ml新蒸馏过的苯胺、7.4ml冰醋酸和0.1g锌粉。

3.加热反应:用电热套缓慢加热至沸腾,保持反应混合物微沸约10min(注:为了让苯胺的酰化反应一段时间,暂时不要有馏分蒸出状态),然后逐渐升温,控制温度,保持温度计读数在105℃左右。

经过40-60min,反应所生成的水(含少量醋酸)可完全蒸出。

当温度计的读数发生上下波动或自行下降时(有时,反应容器中出现白雾),表明反应达到终点。

停止加热。

这时,蒸出的水???? 1.?? ?2.??? 3.??? 4.????(1???? (2。

???? (3???? (4???? (5)抽滤:减压过滤,尽量挤压以除去晶体中的水分。

???5.干燥:产品放在表面皿上用热水浴烘干。

?? 6.称重:约5.0g。

?? 纯乙酰苯胺为无色片状晶体。

熔点mp=114.3℃。

七、注意事项1.久置的苯胺色深,会影响生成的乙酰苯胺的质量。

2.锌粉的作用是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氧化。

但必须注意,不能加得过多,否则在后处理中会出现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锌。

乙酰苯胺的合成方法

乙酰苯胺的合成方法

乙酰苯胺的合成方法乙酰苯胺的合成方法1.1分馏法制备乙酰苯胺这种方法是利用分馏装置制备乙酰苯胺。

将反应物依次加入圆底烧瓶中,然后接上分馏柱,在柱口插入温度计,蒸出的水和醋酸用锥形瓶收集,在加热时,温度计读数维持在110℃,当反应结束后,趁热搅拌着将反应物倒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然后冷却静置抽滤,得到粗产品用水重结晶,最后用称量法计算干燥后产品的产率。

利用分馏法制备乙酰苯胺的产率为20.7%,其产率不高。

尽管装置中的分馏柱能够将生成的水从其中移去,但分馏柱不是根据特殊实验条件加工的,所以它不能绝对遵循实验意图,另外在反应体系中,由于高的反应温度,一般分馏柱在规定时间内很难分馏出正确比例的水和醋酸,这样致使反应物比例失调,使产率减少甚至实验失败。

在这个反应中,苯胺极易氧化,因此产品多为浅棕色和黄色并成块状,要不断的重结晶,这样使得乙酰苯胺产率减少。

苯胺是有毒化学品,在分馏过程中如果温度太高,过量的混合蒸汽没有液化挥发出来,能够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而且未完全转化的苯胺很难回收。

1.2 回流法制备乙酰苯胺回流法是利用回流装置合成乙酰苯胺。

将反应物依次加入圆底烧瓶中,装上直型冷凝管,用小火加热回流,反应完成后,趁热搅拌着将反应物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冷却静置抽滤,重结晶,也能够将反应物趁热倒进冰水中,在其中冷却一定时间使的温度降低,从而提高乙酰苯胺产率。

这个反应利用苯胺与过量的冰醋酸回流合成乙酰苯胺,但它需较长时间回流,产量不高,并且产品成色不好。

在工业制备过程中,需对其加热6~8h以上。

还可以用适量的苯胺、乙酸酐、冰醋酸和少量的锌粉回流合成,另外苯胺、冰醋酸和乙酸酐可以一起回流制备乙酰苯胺。

这两种回流法都用乙酸酐作为酰化剂,它使得反应不易控制且成本较高。

利用回流法合成乙酰苯胺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比较大,当反应时间为40,60,90min时,其平均产率分别为43%,63%,64%。

在反应中由于产物中水不能及时除去,从而影响了反应物的产率。

乙酰苯胺的制备

乙酰苯胺的制备

乙酰苯胺的制备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乙酰苯胺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它不仅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合成磺胺类药物,还在染料制造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乙酰苯胺的制备方法。

制备乙酰苯胺的原料通常为苯胺和乙酸酐。

苯胺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而乙酸酐则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

首先,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苯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苯胺具有毒性,操作时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并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然后,缓慢地滴加乙酸酐。

滴加的速度要控制好,不能太快,否则可能会导致反应过于剧烈,甚至引发危险。

在滴加过程中,要不断搅拌溶液,以使反应物充分混合,提高反应的均匀性和效率。

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为了控制反应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副反应的发生,通常会将反应容器置于冷水浴中进行冷却。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大量的水中。

此时,乙酰苯胺会以固体的形式析出。

接下来进行过滤操作,以分离出固体的乙酰苯胺。

过滤得到的固体乙酰苯胺往往还含有一些杂质,需要进一步进行提纯。

常见的提纯方法是重结晶。

选择一种合适的溶剂,将乙酰苯胺溶解在其中,然后通过加热使溶液饱和。

接着慢慢冷却溶液,乙酰苯胺会再次结晶析出,而杂质则留在溶液中。

经过多次重结晶,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乙酰苯胺。

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实验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

例如,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比例、滴加速度等都会对反应的产率和产物的纯度产生影响。

反应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副产物的生成,从而降低乙酰苯胺的产率和纯度;反应温度过低,则反应速度会变慢,影响生产效率。

反应物苯胺和乙酸酐的比例也需要严格控制。

如果苯胺的量过多,会导致乙酸酐反应不完全,造成原料的浪费;如果乙酸酐的量过多,不仅会增加成本,还可能会引入过多的杂质。

此外,滴加速度的快慢也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滴加速度过快,容易使局部反应过于剧烈,产生不良影响;滴加速度过慢,则会延长反应时间,降低生产效率。

有机化学实验十四乙酰苯胺的制备

有机化学实验十四乙酰苯胺的制备

有机化学实验⼗四⼄酰苯胺的制备实验⼗四⼄酰苯胺的制备⼀.实验⽬的:1.掌握苯胺⼄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法。

2.进⼀步熟悉固体有机物提纯的⽅法-----重结晶。

⼆.实验重点和难点:1.苯胺⼄酰化反应的原理。

2.⼄酰苯胺制备的实验操作⽅法。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仪器与药品:主要实验仪器:园底烧瓶刺形(维⽒)分馏柱⽔银温度计蒸馏头接引管接液瓶烧杯酒精灯⽯棉⽹抽滤瓶布⽒漏⽃主要化学试剂:苯胺冰醋酸锌粉冰块四.实验装置图:五.实验原理:芳⾹族伯胺的芳环和氨基都容易起反应,在有机合成上为了保护氨基,往往先把它⼄酰化为⼄酰苯胺,然后再进⾏其它反应,最后⽔解去⼄酰基。

因此,芳胺的⼄酰化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

化学反应式:N H 2+CH 3COOH NHCOOCH3+H 2O⼄酰苯胺可通过苯胺与冰醋酸、醋酸酐或⼄酰氯等试剂作⽤⽽制备。

其中苯胺与⼄酰氯反应最激烈,醋酸酐次之,冰醋酸最慢,但⽤冰醋酸作⼄酰化试剂价格便宜,操作⽅便,适合于规模较⼤的制备。

六.实验內容及步骤:实验操作流程图⽰:1. 安装实验装置:50mL 圆底烧瓶 + 刺形分馏柱 + 温度计 +⽀管接引管+接液瓶+冰⽔浴2. 加试剂:10ml 苯胺 + 15ml 冰醋酸 + 0.1g 锌粉3. 加热反应:⼩⽕加热—→微沸15min —→升温⾄100℃有液体流出—→维持温度在100--110℃之间反应1.5h —→得粗产物。

4. 冷却:在搅拌下趁热将反应物倒⼊200mL 冰⽔中。

5. 抽滤:冷却后抽滤析出的固体,⽤冷⽔洗涤。

6. 重结晶:粗产物⽤⽔重结晶,产物重量?。

七.实验注意事项:1.苯胺有毒,操作时应避免与⽪肤接触或吸⼊其蒸⽓。

若不慎触及⽪肤时,先⽤⽔冲洗,再⽤肥皂和温⽔洗涤。

2.纯苯胺为⽆⾊液体,但在空⽓中由于氧化⽽呈淡黄⾊,加⼊少许锌粉重新蒸馏,可去掉颜⾊。

3.久置的苯胺⾊深有杂质,会影响⼄酰苯胺的质量,故最好⽤新蒸的苯胺4.注意放置沸⽯。

乙酰苯胺的制备和重结晶

乙酰苯胺的制备和重结晶

实验七乙酰苯胺A 乙酰苯胺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以乙酸和苯胺为原料合成乙酰苯胺。

2.乙酰苯胺粗品用水重结晶法得到纯品。

3.掌握分馏柱除水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乙酰苯胺为无色晶体,具有退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退热冰”之称。

乙酰苯胺可由苯胺与乙酰化试剂如:乙酰氯、乙酐或乙酸等直接作用来制备。

反应活性是乙酰氯>乙酐>乙酸。

由于乙酰氯和乙酐的价格较贵,本实验选用乙酸作为乙酰化试剂。

反应如下:乙酸与苯胺的反应速率较慢,且反应是可逆的,为了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一般采用冰乙酸过量的方法,同时利用分馏柱将反应中生成的水从平衡中移去。

由于苯胺易氧化,加入少量锌粉,防止苯胺在反应过程中氧化。

乙酰苯胺本身是重要的药物,而且是磺胺类药物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体。

本实验除了在合成上的意义外,还有保护芳环上氨基的作用。

由于芳环上的氨基易氧化,通常先将其乙酰化,然后再在芳环上接上所需基团,再利用酰胺能水解成胺的性质,恢复氨基。

如:三.实验装置如图3-7。

四.试剂与器材试剂:苯胺5.1g(5ml、0.055mol),冰醋酸8.9g(8.5ml、0.15mol),锌粉,活性炭。

器材:锥形瓶(50或100ml,19*1),维氏分馏柱(200mm,19*3)接受管(19*1),锥形瓶(50ml),温度计(360 C)。

烧杯(250或400ml),布氏漏斗(60mm), 吸滤瓶(250ml),气流烘干器。

五.实验步骤在50ml锥形瓶(磨口)中,加入5 ml苯胺和8.5ml冰乙酸,再用骨匙约0.2g锌粉。

如图3-7安装好实验装置。

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至反应物沸腾。

调节火焰,使分馏柱温度控制在105︒C左右。

反应进行约40min后,反应所生成的水基本蒸出。

当温度计的读数不断下降或上、下波动时(或反应器中出现白雾),则反应达到终点,即可停止加热。

在烧杯中加入100ml冷水(也可用乙醇,见本实验B),将反应液趁热以细流倒入水中,边倒边不断搅拌,此时有细粒状固体析出。

实验十一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十一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十一乙酰苯胺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苯胺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进一步熟悉固体有机物提纯的方法—重结晶。

二、实验原理NH2+CH3COOH NHCOCH3 +H2OC6H5NH2+HCl CHNH.HCl三、仪器与药品苯胺、冰醋酸、Zn粉、电热套、分馏柱四、实验步骤1.在50ml圆底烧瓶中,放置5ml(约5.1g,0.055mol)新蒸馏过的苯胺和7.5ml(约7.8g,0.13mol)冰醋酸及少许锌粉。

2.装上分馏柱,插入温度计,如图所示。

3.回流加热约1h。

4.反应结束搅拌下,趁热将反应物倒入盛有50ml冷水烧杯中,冷却抽滤,用冷水洗涤粗产品。

5.将粗产品重结晶、抽滤。

6.计算产率。

五、思考题1.假设用8ml苯胺和9ml乙酸酐制备乙酰苯胺,哪种试剂是过量的?乙酰苯胺的理论产量是多少?2.反应时为什么要控制冷凝管上端的温度在105℃?3.根据理论计算,本合成反应完成时应产生几毫升水?为什么实验收集的液体量比理论量多?附1:一介绍酰基化反应是一个路易斯酸的基本反应。

在这个反应里,氨基化合物作为亲核试剂进攻羰基碳原子。

总体上说这个反应在盐酸的存在下进行得较酸酐中的反应速度要快。

在酸酐反应中的速度太慢,因而一般需要加热反应物以提高速度。

例如,在工业制备乙酰苯胺的方法中,苯胺与醋酸需加热6—8小时。

另一方法是用温热的醋酸与乙酸酐的混合物和氨基化合物起反应,该反应速度比较适合于实验室制取,因而本实验用后一种方案。

二步骤在200毫升的圆底烧瓶中加入9毫升(约0.1摩尔)的苯胺,15毫升的冰醋酸和15毫升的乙酸酐。

注意,由于苯胺和乙酸酐作用会放出热。

在圆底烧瓶上装上回流冷凝管,搭好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至沸点,保持加热10分钟。

在结束加热后,用水浴冷却烧瓶并将反应液倒入一装有50毫升水和40—50克冰的混合物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晶体析出完毕后并用布氏漏斗抽滤取得晶体。

在漏斗中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抽干后把晶体移到一600毫升烧杯中进行下一步重结晶。

实验5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5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5 乙酰苯胺的制备Preparation of acetyl aniline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以冰醋酸为酰基化试剂制备乙酰苯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分馏操作和巩固重结晶和熔点测定等操作。

二、方法与原理C6H5NH2 +CH3COOH → C6H5NHCOCH3 +H2O以过量的乙酸和苯胺反应,并将产生的水脱离反应体系提高转化率。

乙酐和乙酰氯作酰化剂,反应速度较快,但价格较贵。

选用乙酸作酰化剂,能更多地进行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的综合训练。

三、内容提要苯胺用乙酸酰基化,用分馏装置使反应产生的水脱离反应体系,重结晶提纯粗品,干燥,测熔点以确定纯度。

计算产率。

五、教学要点1.实验之关健:1.分馏装置的安装;2.控温蒸出反应生成的水使反应向右移动3.反应终点的确定;4.重结晶提纯。

2.教学安排1.讲解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乙酰化反应的方法与应用。

2.演示分馏装置操作。

3.复习和强调重结晶操作的关键步骤。

(可结合上次重结晶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名演示操作,请同学们纠错,教师点评)六、注意事项1.制备时,所用仪器必须干燥(为什么)2.应加入少许锌粒(什么作用?)3.蒸出反应生成的水之前,必须保证乙酸与苯胺反应一段时间(为什么)4.分馏时,必须控温105℃以下(为什么) 六、思考题及解答1.为什么用分馏装置比蒸馏装置效果好? 答:分馏装置便于蒸馏出沸点差别不大的组分)2.分馏时实际上收集的液体比理论上应产生的少要多,为什么?答:因除水外,还有乙酸3.苯胺是碱而乙酰苯胺不是,解释这种差异。

答:后者因氮原子与羰基的p-π,电子云向羰基氧偏移) 4.如果10g 苯胺与过量乙酐作用,计算乙酰苯胺理论产量。

(14.5g ) 5.当苯胺用乙酸乙酰化时,为什么用过量酸,并将反应生成的水蒸出? 答;乙酸溶于水,易除去;利用沸点的差别,蒸去水,促使平衡右移 6.制备对硝基苯胺,硝化前为什么将苯胺转化为乙酰苯胺? 答:苯胺易氧化,转化为乙酰苯胺以保护氨基 7.苯胺和下列化合物反应,将得到什么产物? (1)琥珀酸酐,加热 (2)二甲基乙烯酮H 2C CNHC 6H 5O CH 2COOH 12CH H 3C H 3C C O NHC 6H 5反应(2)中,先苯胺对烯酮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重排并接受质子实验6 乙酰苯胺制备判断题:1.制备对硝基苯胺,硝化前必须将苯胺转化为乙酰苯胺以保护氨基. ( )2.为使苯胺完全酰化,必需将乙酸和反应生成的水蒸出. ( ) 3乙酰苯胺重结晶选用的最合适的溶剂为乙醇. ( ) 4.粗产物中的杂质仅为未反应完的酸 ( ) 5.加锌粉的目的是防止苯胺氧化. ( ) 单选题:1. 碱性最强的是( )A 苯胺B 乙酰苯胺C 氨D 甲胺2. 如果9.3g 苯胺与过量乙酐作用,乙酰苯胺理论产量是( ) A 13.5g B 14.5g C 6.75g D 6g 3. 当苯胺用乙酸酰化时( )A 苯胺过量B 乙酸过量C 等摩尔D 先加入一些产品 4. 酰化活性最弱的试剂是( ) A 乙酸 B 乙酐 C 乙酰卤 D 乙酰胺 5. 在本合成中采用( )(1)水浴加热 (2) 油浴加热 (3) 直接加热 (4) 沙浴加热 【参考答案】【判断题】1.Y 2. N 3. N 4. N 5. Y 【单选题】1.D 2 A 3 B 4 D 5 C实验5 乙酰苯胺的制备Preparation of Acetanilide【实验目的】1.了解以冰醋酸为酰基化试剂制备乙酰苯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五、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五、乙酰苯胺的制备

粗产物的重结晶

制备的粗乙酰苯胺转入250mL的烧杯中,加入100mL的水,电 热套加热使产品溶解(若有颜色,须活性炭处理),趁热过
滤,将滤液冷却,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产物烘干30
min,称重,计算产率。
乙酰苯胺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苯胺易氧化,使用前必须重新蒸馏,反应前加锌粉。 小火加热,保持微沸10 min。
实验五
乙 酰 苯 胺 的 制 备
实验目的
掌握苯胺乙酰化反应原理及乙酰苯胺制备方法。 学习分馏柱原理及实验操作。

巩固重结晶操作技能。
芳香族伯胺乙酰化反应的用途
对甲苯胺
苯佐卡因 (局部麻醉剂)
常用乙酰化方法

脱水剂:DCC, EDC, DIC, HBTU, HCTU, HATU, BOP 等



分馏柱上端温度计的温度不能超过105℃。
趁热过滤时,布氏漏斗必须预热,操作一定要快。
思考题

为什么反应开始小火加热 10 min?
为什么要用分馏柱而不用蒸馏头?
加入锌粉的目的? 为什么要分馏柱上端的温度控制在100~110 ℃?
实验原理

制备乙酰苯胺的原理:


分馏装置及分馏原理
直型冷凝管
温度计
尾接管
刺形分馏柱
圆底烧瓶
接受瓶
在分馏柱中,蒸汽从柱底向柱顶上升,液体则从柱
顶向柱底下降。在汽液两相相互接触时,汽相产生部分
冷凝,液相产生部分汽化 ,两者之间进行热交换,在分 馏柱内反复进行着汽化—冷凝—回流等程序,在分馏柱 顶部出来的蒸气就接近于纯低沸点的组分。
试剂:
苯胺
分析纯(新蒸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合成化学实验b 实验名称乙酰苯胺的制备
二级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姓名汪建红实验次数 3
实验日期: 3 月 18 日
验条件:室温℃ 相对湿度 % 大气压 mmHg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苯胺乙酰化的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重结晶
二、实验原理
1、乙酰苯胺的用途:
乙酰苯胺,白色有光泽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俗称“退热冰”)、防腐剂和染料中间体。

2、苯胺乙酰化的必要性:
(1)作为一种保护措施,将一级和二级芳胺(就是伯胺和仲胺)在合成中转化为其乙酰衍生物,降低芳胺对氧化性试剂的敏感性,使其不被反应试剂破坏,
(2)氨基经酰化后,降低了氨基在亲电取代反应(特别是卤化)中的活化能力,使其由很强的第I类定位基变成中等强度的第I类定位,使反应由多元取代变为有用的一元取代。

(3)由于乙酰基的空间效应,往往选择性地生成对位取代产物。

(4)在某些情况下,酰化可以避免氨基与其它功能基或试剂(如RCOCl,-SO2Cl,HNO2等)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反应。

作为氨基保护基的酰基基团可在酸或碱的催化下脱除。

3、芳胺的乙酰化试剂选择:
芳胺可用酰氯、酸酐或冰醋酸加热来进行酰化,使用冰醋酸试剂易得,价格便宜,但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适合于规模较大的制备。

酸酐一般来说是比酰氯更好的酰化试剂,用游离苯胺与纯乙酸酐进行酰化时,常伴有二乙酰胺[ArN(COCH3)2]副产物的生成,如果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酰化,由于酸酐水解速度比酰化速度慢得多,可得到高纯度产物,但此方法不适用于硝基苯胺和其它碱性很弱的芳胺的酰化。

4、乙酰苯胺的制备反应式:
C6H5NH HCl C
6
H5NH3Cl
32C6H5NHCOCH3+CH3CO2H NaCl
+
2
盐酸的作用:生成胺基正离子,降低了苯胺的亲核能力,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烧杯,玻璃棒,非磨口锥形瓶,热滤漏斗,SHB-B95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试样:苯胺(AR.),乙酸酐(AR.),乙酸,乙酸钠晶体(AR.)
四、实验参数
名称分子式分子量密度/g/cm3 熔点/℃沸点/℃
苯胺C6H5NH2 93.12 1.02 -6.2 184.4
乙酸酐(CH3CO)2 102.09 1.08 -73.1 138.6
乙酸CH3COOH 60.05 1.05 16.5 118.1
乙酰苯胺CH3CONHC6H5 135.17 1.2190 114.3 304
五、实验装置图
六、实验步骤
1、500ml烧杯中加入5ml浓盐酸和120ml水配成的溶液,
2、搅拌下向烧杯中加入5.6g(5.5ml)苯胺,搅拌溶解。

3、带溶解后,若有颜色,再加入少量活性炭(约1g),将溶液煮沸5min,趁热滤去活性炭和其它不溶性杂质。

4、将溶液转移到500ml锥形瓶中,冷却至50℃,加入7.3ml醋酸酐,振摇使其溶解,立即加入醋酸钠溶液(9g结晶醋酸钠溶于20ml水),充分振摇混合,充分反应。

5、将混合物自然冷却结晶,减压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2-3遍,
6、干燥称重,回收。

七、数据记录
1、乙酰苯胺的实际产量
2、乙酰苯胺的理论产量
3、乙酰苯胺的产率
八、问题讨论
九、思考题
1、用醋酸直接酰化和用醋酸酐进行酰化有什么优缺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乙酰化试剂?
答:醋酸酐试剂较贵,但反应迅速,副反应易发生。

醋酸试剂易得,价格便宜,但反应时间较长,适合大规模制备。

除此外,还有乙酰氯、乙酸酯,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价格昂贵,且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乙酸酯反应活性很差,故不经常采用。

2、用醋酸酐乙酰化时,加入盐酸和醋酸钠的目的是什么?
答:苯胺直接和乙酸酐作用反应剧烈,难以控制,易生成副反应;加入盐酸后由于大部分苯胺生成苯胺盐酸盐,此时只有少量的游离未成盐苯胺和乙酸酐进行反应,使得反应比较缓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平衡左移,使得反应一直在游离苯胺浓度较低的状态下进行,反应易控制,且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而且加入盐酸还可增加苯胺溶解度,使反应在均相条件下进行,反应进行更彻底。

加入醋酸钠可以和生成的醋酸组成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在其中进行酰化,由于酸酐的水解速度比酰化速度慢得多,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加入醋酸钠还可以将多余HCl中和掉,使得盐酸盐的可逆平衡反应向左进行,使反应彻底,提高产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