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地理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 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 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地理(八年级上)思维导图

渔业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畜牧业
西部地区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绿洲)
南稻北麦
南甘北甜
南北差异(秦岭——淮河)
南油北花
定义(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
开采自然资源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内容
工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
“世界工厂”
基础雄厚
特点
规模庞大
沈阳
大连
中心
东线
南水北调工程
水资源
起始(丹江口水库——北京) 自流北上(南高北低)
中线
调水路线
西线(方案)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
第一(长江水系) 第二(珠江水系)
丰富程度
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
问题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水浪费
一水多用 推广节水器具
家庭
问题与解决措施
少用洗涤剂
喷灌 滴灌
农业
地点
上游 下游
凌汛
条件 时间
有结冰期 河流向北流 初冬(刚刚结冰) 初春(刚刚熔化)
措施(破冰)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
定义
资源破坏
造成影响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干旱(长时间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
气象灾害
洪涝(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
自然灾害
分类
植被(森林)
湿润(800毫米以上)
耕地(水田)
干湿状况
农作物(水稻)
植被(森林和草原)
四带
半湿润(800~400毫米)
八上地理思维导图

第三页,共7页
中 国 的 地 形
阶梯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3)。
2、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3、主要大地形区分布(课本24页图 4、主要山脉:(阶梯分界线的山,新疆的“三山”,秦岭等)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基本呈东西(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 5、四大高原的特点: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崎岖不平 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5、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
士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7、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第七页,共7页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2至3月28---中国水周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珍惜和节约使用。
3、农业用地:(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种植业);(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3
2、我国地理位置的四个端点: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黑龙江与乌苏 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 处 。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临太平洋。 4、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PPT课件

源地
巴颜喀 拉山脉
上游
水能资 源丰富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1 (共19张PPT)
凌汛
下游 地上河
黄土
渤海 加固堤坝
高原
小浪底工程
中游 水土流 失严重
凌汛
植树造林
关键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1 (共19张PPT)
秦
岭
1月气温
气候
800
降水量线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1 (共19张PPT)
三级阶梯
源地 唐古拉山
上游特点
水能 丰富
开发利用 水电站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1 (共19张PPT)
世界最大的水 电站 三峡
上海
荆江
长江入海口既是河 港,也是海港的是
东海
下游特点
江阔 水深
开发利用 航运
中游特点 特别弯曲
裁弯 取直
黄金水道
最大湖泊 鄱阳湖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1 (共19张PPT)
人口最多的民族、 和少数民族
1、人口世界第
汉族分布特点
中国的人口
。
第
一
2、我国人口分布。 章
3、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民族风土民情。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1 (共19张PPT)
4、中国人口政策。
5、人口增长必须与 、 、 相适应。
经济 资源 环境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1 (共19张PPT)
中国水资源人均?
第
1、地区 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2、时间 分布不均。 三
夏秋多 冬春少
章
年际变化大
解决办法
中国的水资源
解决办法 建水库
八上地理思维导图 (1)

中 国 的 疆 域 与 行 政 区
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欧大陆(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列世界 第三: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2、我国地理位置的四个端点: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黑龙江 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 处 。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临太平洋。 4、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 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中国 的水 资源 好海 洋资 源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1)时间分配不均及解决措施:具有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措施 :修建水库和实际变化大的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地区分布悬殊及解决措施 南丰北缺 ;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黄济青) 2、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1)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2)人多,工农业用水量多;不合理用水,浪费、污染现象严重。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可以有效缓解缺水问题。 3、南水北调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1)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抵达天津、北京。 (2)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中线工程 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3)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八年级上册地理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地理思维导图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海陆兼备领土四端东: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西:帕米尔高院上南:曾母暗沙北: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
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
陆上邻国:14个。
2个内海,东部濒临4个海行政区划省(23个),自治区(5个),直辖市(4个),特别行政区(2个)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第二节:人口人口数量与自然增长人口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
人口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人口增长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成立后增长较快。
人口问题:巨大的人口数量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分布特点:人口东多西少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数量与密度:东(东南)多;密,西(西北)少,疏第三节:民族民族概况民族构成: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各异民族分布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大散居,交错杂居,小聚居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正确看待我国的自然资源资源大国:总量丰富,物种齐全“地大物博”资源小国:人均资源不足,“地大物薄’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利用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非可再生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土地资源利用的类型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的现状总量丰富,土地类型齐全,人均占有量少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地区分布不均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丘陵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的高原,山地难以利用的土地西部内陆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草场退化,水土流失,耕地减少,土地污染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南丰北缺时间:夏秋多,春东少,年际变化大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交通方式的选择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我国的铁路干线的分布铁路运输线的分布:东密西疏第二节:农业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自然条件:关照,热量,水分,地形和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量,交通运输,国家政策,农民的技术水平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东部种植业: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林业:东北,西南和东南的丘陵,山地渔业:沿海,南方地区西部畜牧业为主四大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绿洲第三节:工业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地区发展差异:东部地区快,中西部地区慢三大密集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我国工业的分布东部工业地区密集,集中了四大工业地区中部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工业区中心较少,分布稀疏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主要地形区中西部: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东部: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地势特征: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气候,水流,水能的影响对气候: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对河流:便于东西交通对水能:水资源丰富第二节:气候气候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气候资源优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民族风土民情。
4、中国人口政策。
5、人口增长必须与 、 、 相适应。
经济 资源 环境
中国水资源人均?
第
1、地区 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2、时间 分布不均。 三
夏秋多 冬春少
章
年际变化大
解决办法
中国的水资源
解决办法 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开源节流
海水淡化 收集雨水
一水多用 节约用水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台湾岛
第
海南岛
一
东临太平洋 西背亚欧大陆
空白演示
章
大部分 北温带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北、东
人口最多的民族、 和少数民族
1、人口世界第
。
第
一2、我国人口分布。 章来自汉族分布特点中国的人口
3、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第三章
中国的地形
地形 复杂多样 。
西高 地势 东低 ,呈 阶梯 状分布
五种地形
山区 面积广大
1、利于东部
季风带来丰
沛的 降水 。
2、一江春水
向 东 流。
3、在阶梯的
交界处产生巨
大的 水能 。
耕 地资源少
18 亿苗底线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湘教版八上地理复习思维导图
第三章
中国的气候
气候 复杂多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