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十一矿简介

合集下载

综采放顶煤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综采放顶煤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平煤十一矿于1979年1月简易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改扩建后达120万t/a。

矿井回采方式原设计全部为炮采。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经论证,在二水平己二采区实施综采放顶煤开采。

但综采工作面安装完毕后遇到以下问题,严重影响到安全生产,经全面分析和有效治理,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一、支架歪倒、端面漏顶的原因及措施1.原因分析:通过现场实际观察发现,工作面支架在前移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支架移架漏煤和放煤的时序及放煤量与顶煤离层,继而端面漏顶存在因果关系,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是由于移架和放煤量及放煤时序的因素导致工作面支架上部隐形空顶,使得煤壁承受较高支撑压力导致煤壁离层片帮进而形成漏顶。

2.控制措施:一是提高金属网的辅网质量,努力减少移架过程中漏煤;二是带压移架,即前移支架时尽量减少卸载;三是设专人按“二割一放”进行操作,即割二刀煤放一次顶煤,放顶煤时以前梁上部的顶煤不漏为标准。

措施实施后基本杜绝了离层片帮现象。

二、综放面涌水追尾分析与治理该工作面直接底为灰色泥岩,直接底下部为L1灰岩富水区,在工作面开始掘进时,预计出水量为60m3/min,设计为在机巷每隔100m设一水管进行排水,但在回采过程中涌水量明显增大,达到120m3/min,且追尾现象严重。

决定在机巷下帮增设工作面环形水仓,并在环形水仓内布置泄水孔。

增设工作面环形水仓和打泄水钻孔后,其治水效果不明显,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工作面涌水追尾。

进一步观察和分析认为,该工作面底板水赋存状态较为特别,呈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一致的条带状,并且含水层处岩性松软,泄水孔塌孔、堵塞,所以泄水效果差,因此决定在工作面底板布置导水泄水巷,并与环形水仓连通,见下图。

工作面底板导水泄水巷与工作面环形水仓相配合治水方案实施后,成功地治理了工作面涌水追尾,从根本上杜绝了工作面的水害问题。

三、回采工作面煤尘超标的分析和治理工作面采煤机配有内喷雾降尘装置,液压支架放煤口设有喷雾降尘装置。

平煤集团概况

平煤集团概况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顶山矿区1952 年被列为国家“一五”计划的重大建设项目,1953 年被列为全国十个矿区建设项目之一,是新中国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矿区。

1954 年 4 月,平顶山煤矿筹备处成立,1955 年9 月,平顶山第一对矿井二矿动工兴建,1957 年河南省平顶山矿务局成立,1985 年2 月平顶山矿务局划归煤炭工业部直接领导,1996 年1 月改制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1998 年9 月平煤集团公司下放河南省管理,2002 年12 月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公司。

以1955 年9 月二矿的动工兴建为标志,平顶山矿区进入全面开发建设时期,到1958 年底已有11 对矿井动工建设,到1960 年,平顶山矿务局原煤产量突破500 万吨,对缓和全国煤炭供应紧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75 实现了“双千万”,即年产量突破1000 万吨,利润突破1000 万元,跨入全国千万吨大局行列,1996 年煤炭产量突破2000 万吨,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特大型煤炭企业。

2003 年原煤产量达到2669 万吨。

目前,生产矿井14 个;选煤厂3 座,精煤产量达到年产500 万吨的能力。

资产总额114.7 亿元,年销售收入76 亿元,职工12.7 万人。

先后荣获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煤炭行业质量信得过单位、全国“ 五一” 劳动奖状等荣誉。

在2003 年中国企业500 强中排名第222 位。

企业设立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矿山救护中心、国家A 级劳动安全卫生评价咨询中心。

平煤集团以“以煤为主、相关多元化”为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道路,将建成煤炭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煤电化一体,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成为全国重要的火电基地、煤化工基地和冶金用煤基地,步入全国企业百强行列。

平煤集团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是:第一步到2005 年实现原煤产量3000 万吨、精煤产量600 万吨、销售收入90 亿元;第二步到2010 年原煤产量5000 万吨以上、精煤1500 万吨、销售收入150 亿元;第三步到2020 年原煤产量达到1 亿吨。

平煤股份十矿简介2014.71

平煤股份十矿简介2014.71

平煤股份十矿简介平煤股份十矿位于平顶山市东部,1958年8月开工建设,1964年2月正式投产。

原设计能力为年产120万吨,经两次改扩建,最新核定年生产能力330万吨。

矿井煤炭储量丰富,主要开采戊组、己组煤层,煤炭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发电、建材、化工等行业。

矿井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原煤8000多万吨,上交利税17亿多元,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部委和省、市各级领导多次视察十矿。

1992年7月,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十矿并题写矿名,称赞十矿是“彩色的煤矿”。

李克强、李长春、陈奎元、马忠臣、赵铁锤等领导同志也来到十矿视察指导工作,对十矿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几十年来,十矿坚持科学发展,积极走以人为本、科技兴矿之路,充分发挥资源、装备、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先后获得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煤炭工业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化矿井,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上百项荣誉称号,为集团增添了无上荣光。

2014年,十矿在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克服安全压力大、生产条件复杂、稳定任务繁重等重重困难,特别是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战役中,抱定“党政一心,岩石变金”信念,发挥“人心齐泰山移”重要作用,向着“安全和谐、富裕文明”共同愿景稳步前行。

1-6月份,十矿生产原煤130万吨,开拓总进尺10758米,销售收入5.06亿元,盈利4975万元,杜绝死亡和非伤亡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党委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好的成绩,安全、达标、高效、科技、文明“五优”目标全面实现。

文化篇安全是和谐之基,文化是企业之魂。

十矿人用劳动编织着梦想,用心融汇着“安全和谐、富裕文明”之歌。

在文化创建中,十矿党政高度重视,秉承集团文化精髓,严格落实“三三三一”安全绩效考核制度。

“三五三”安全管理模式、安全学谈教育、“54321”安全文化管理体系等本土管理文化破茧而生,形成部门联动、全员共建的局面,使集团“十大理念”,具有十矿特色的“你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十矿是一棵参天大树”、“不安全不生产,努力创造安全条件去生产”等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平顶山矿区资料

平顶山矿区资料

(二)煤炭资源勘探平顶山矿区垂深1000m以浅煤炭资源赋存的总体情况已基本查明,埋深1000~1500m 的煤炭资源(掩盖区及老矿区外围)大部分处于预测阶段,少部分为普查阶段,勘查程度较低。

在2020年前共安排了资源勘查项目12项,勘查面积954.5km2,其中达到勘探深度项目10项,普查项目2项,预计工获得普查以上资源储量6847.42Mt。

(三)规划规模及主要建设项目安排截止2004年底矿区内共有在建矿井6座,设计能力6.15Mt/a。

其中平煤集团公司在建矿井4座,设计能力4.80Mt/a:首山一矿,2.40Mt/a;宁庄矿,06.0Mt/a;张村矿,0.90Mt/a;新峰六矿,0.90Mt/a;神火集团在建矿井一座:泉店矿,1.20Mt/a;地方国有一座:李楼矿:0.15Mt/a。

除上述在建矿井外,规划2020年前矿区共安排新建矿井9座,总建设规模17.2Mt。

按惊醒大小依次为:大型矿井7座,生产能力15.70Mt/a:首山二矿,3.00Mt/a;袁庄矿,4.00 Mt/a;夏店矿,2.40 Mt/a;蔡寺矿,1.20 Mt/a;扒村一矿,2.10 Mt/a;扒村二矿,1.50Mt/a;梁北二井,1.50 Mt/a。

中型矿井2座,生产能力1.5 Mt/a:八矿二井,0.60 Mt/a;王村矿,0.90 Mt/a。

改扩建矿井9座,净增生产能力4.63 Mt/a:平十一矿(1.70/3.00 Mt/a),平十三矿(1.80/2.40 Mt/a),香山公司(0.30/0.60 Mt/a),朝川矿(1.20/1.80 Mt/a),庇山一矿(0.30/0.60 Mt/a),白庙矿(0.21/0.45 Mt/a),新峰一矿(0.60/1.50 Mt/a),方山矿(0.21/0.45 Mt/a),云煤一矿(0.30/0.60 Mt/a)。

平顶山矿区规模2005年为55.57Mt;2010年61.71Mt、2015年59.92Mt、2020年达60.26Mt。

胸有韬略气自华——记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矿长、平煤股份公司十一矿矿长屈凡非

胸有韬略气自华——记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矿长、平煤股份公司十一矿矿长屈凡非
充 足 的 战 场 做 保 证 . 产 的 潜 力 不 大 . 量 也 难 以 保 增 产
针对 梨 园矿 基础 条件 差 、 备 老化 、 艺落后 , 设 工 且

矿 多井 . 井之 间相 距较 远 的 实 际情 况 . 各 屈凡 非 通 持 稳 定 为 确 保 矿 井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组 织 召 开 了各 他 级 管理 人 员座 谈会 . 开掘 会战提 升 到关 系矿 井发 展 将
开拓 三 队 、 修 二 队 , 掘 进 五 队进 行 了改 制 。通 过 上 维 对
屈凡非认 为 . 实现 有 限 资 源 最 大 限 度 的 利 用是 降
低 生 产 成 本 、 进 企 业 发 展 的 根 本 出路 。 为发 展 循 环 促
装备 、 队伍 、 上 上措施 , 效打破 了制约 开掘进 尺的瓶 有
的 灵 魂 工 程 去 对 待 、 认 识 。他 不 辞 劳 苦 , 领 相 关 科 去 带
过 深入调研 . 明确 了矿 与 井 两级 核 算主体 之 间的权 责
关 系.建 立 了以矿及 相 关职 能部 门为 决策考核 主体 。 各 井为执 行主体 的新 型 垂直 集 中化 多井 口管理 架构 。
庄 井 . 翼 一 长 虹 井 三 大 原 煤 生 产 基 地 . 煤 炭 产 量 西 为
屈凡 非 ,98年 大 学毕 业后便 投 身煤 海 ,从 技 术 18
员干 起 。 步 一 个 脚 印 , 后 走 上 十 三 矿 副矿 长 、 园 一 先 梨 矿 矿 长 、 一 矿 矿 长 的 管 理 岗 位 。 借 其 独 特 的 人 格 十 凭 魅 力 和 高 超 的 “ 术 ” 使 资 源 枯 竭 、 业 累 计 负债 达 医 , 企 28 元 、 经 宣 告 破 产 的 梨 园矿 务 局 起 死 回 生 . 步 .亿 已 并 入 发 展 的 快 车 道 . 把 十 一 矿 建 设 年 产 30万 吨 矿 井 他 0 的 梦 想 变 为现 实

平煤十一矿新井井筒箕斗装载硐室施工总结

平煤十一矿新井井筒箕斗装载硐室施工总结

平煤十一矿新井井筒箕斗装载硐室施工总结1、概况1.1工程概况由平煤建井一处十一矿项目部施工的十一矿新井井筒,设计直径7.0m,井深719.1m ,截止2005年7月26日,按段高4.7m已施工至630.38m,绝对标高-504.28m(井口绝对标高+126.1m)。

根据设计要求,在绝对标高-543.300m~-562.680m处施工装载硐室。

丁、戊组煤硐室设计方位21°,呈台阶型,采用锚网喷临时支护,钢筋混凝土碹永久支护,钢筋为φ18mm螺纹钢,绑扎搭接长度40d(720mm)。

井筒竖筋采用挂钩连接,净宽5.4mm,净高由内向外分别为13.36m、11.76m、4m,深度依次为1.355、4.120m、7.975m;己组煤硐室也呈台阶型,净宽5.4mm,净高由内向外分别为15.06m、13.46m、4m,深度依次为1.355m、4.320m、11.451m。

硐室内预留梁窝,井筒内爬梯预留安装孔,待改装时安装1.2支护形式及参数:支护参数:锚杆采用树脂锚杆,型号为φ20×2200mm左旋螺纹树脂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每孔3卷树脂药;φ4mm钢丝,网格为100×100mm;喷浆厚度100mm。

砌碹砼强度为C30,壁厚500mm,砼铺底厚度300mm;钢筋采用φ8mm圆钢。

根据《箕斗装载硐室及装载带式输送机巷平、剖、断图》第4条规定:硐室施工中,可根据围岩实际揭露情况调整支护形式和参数。

2、地质情况概述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由新副井井检查孔推测),装载硐室部分顶板在泥灰岩中,其余部分位于L2灰岩内;由于实际揭露岩层比提供资料提前约7.5m,装载硐室顶板为泥灰岩、灰岩,中室、下室位于L2灰岩内。

3、施工方法及工作组织3.1准备工作⑴加工碹骨、碹骨板及碹墙柱等;⑵准备掘进所需的各种风动工具、锚杆、金属网、树脂药、火药、雷管等;⑶完善打眼供风、供水系统;⑷准备一个0.6m3的耙斗机斗子和六个滑子;⑸准备浇注混凝土所需的接灰盘及溜灰槽等;⑹其他所需材料。

平煤集团十一矿

平煤集团十一矿

应急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快速有效,救人优先”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矿长总负责,分管矿 领导分工负责及有关部门科室领导配合的应 急管理和应急处置 依靠科技,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 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 急与预防相结合。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应急救援预案按照逐级启动的程序实施
运行。
响应程序
信息发布 对外新闻发布,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明 确专人负责,发布新闻应客观、及时、准确, 防止新闻报道失实,影响救援工作。 后期处理 1、救援部门写出救援报告 2、事故调查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3、保存救援记录 4、修订完善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保障措施
平煤集团十一矿 特重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简介
——十三组
煤矿是一个特殊的高危行业,事故多发。
煤矿企业事故的特点:突发性、灾难性、 破坏性、续发性、救援条件受限。
一旦发生事故,只有及时采取得力的应急 救援,方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事故造 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 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 指挥、救援计划等。 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 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 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 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 很强的可操作性。
十一矿危险性分析
瓦斯 煤尘 顶板 火灾 水灾 运输提升
地面火灾
应急预案体系
十一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技术员讲课 ppt课件

技术员讲课  ppt课件
PPFra bibliotek课件18
。-180和-593水平集中大巷布置 在己组底板中,向东、西翼施工轨 道大巷至各采区上、下山位置后向 北做石门,再由采区石门贯穿各煤 层,两个水平开拓全井田,各水平 以上、下山方式布置。目前矿井- 450m水平以上已经采完。
PPT课件
19
-593m水平以下采用采区下山开拓, 考虑到-593m水平至-1000m的采区 辅助运输困难,在-800m设辅助采 区车场,解决采区排水和辅助运输。
据预先编排好的规则工作,能完成个别
元件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的群体。系统 分为自然系统与人为系统、复合系统三
大类 。
PPT课件
6
2、系统的概述与分类: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在宇宙间,从
基本粒子到星河外星系,从人类社
会到人的思维,从无机界到有机界,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系统无所
不在。按宏观层面分类,它大致可
1)生产安全 2)经济合理 3)煤炭采出率
PPT课件
4
十一矿的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由不正规 采煤方法逐渐发展到正规采煤方法,经 历了水平分层采煤法、伪倾斜柔性掩护 型支架采煤法、斜坡采煤法、走向长壁
式采煤法、单体液压支柱放顶煤、综采 机械化放顶煤、倾斜分层采煤法等。回 采工艺由炮采工艺―普采工艺―综采工 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煤方法和 回采工艺不断更新和发展,机械化程度
包括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瓦斯抽采 (放)监控系统、煤矿轨道运输监控系统、 煤矿带式输送机运输监控系统、煤矿供电 监控系统、煤矿排水监控系统、煤矿火灾 监控系统、矿山压力监控系统、煤与瓦斯
突出监控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等。
PPT课件
12
4、煤矿生产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矿区概述
⑴矿区地理位置
十一矿位于平顶山市区西北13km处,行政区划属平顶山市湛河区和宝丰县共同管辖。

矿井地理坐标为东经113°8′26″~113°11′15″,北纬33°47′30″~33°51′20″。

⑵矿区地形特点
平顶山矿区处于伏牛山东端与华北大平原西南缘的交接部位,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过度为冲积平原。

⑶地震情况
据有关资料统计,平顶山周围历史上发生有感地震共27次,除1924年2
月4日张潘地震,震级5级,震中烈度7度,属破坏性地震外,其余26次为1960年至1996年发生的小震,震级1.5~2.8级,无破坏性。

⑷矿区交通条件
井田内国铁有孟(庙)平(顶山)支线与京广铁路干线连接,平(顶山)宝(丰)支线与焦枝铁路相接,平(顶山)舞(阳)支线与地方小铁路漯(河)(阳)支线连接。

平煤集团公司自营矿区铁路专用线在核查区南部通过,专用线分别在平顶山、宝丰与国铁相接。

311国道通过井田南部。

另外,县县间公路和简易公路纵横交错,与周围各县市均可相通,交通甚为畅达、便利
⑸矿区气候
本区属南暖温带季风区半干旱大陆气候。

据平顶山气象站历年降雨量观测资料,年平均为732.8mm,年最大降雨量1322.6mm,年最小降雨量373.9mm。

雨量多集中6~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38.42%;其中月最大降雨量可达379.2mm,日最大降雨可达234.4mm。

另据平顶山气象站历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4.9℃,冬季寒冷多西北风和东北风,西北风风速最大可达24.0m/s,元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1.0℃,极端最低气温为-18.8℃,最大冻土深度14.0cm,最大积雪深度22.0cm;夏季炎热多东北风和东风,东北风风速最大可达24.0m/s,七月封气温最高,平均为27.7℃,极端最高气温为42.6℃,年平均气压100560Pa,极端最高气压103990Pa,极端最低气压97890 Pa;年平均蒸发量1880.4mm,年最高蒸发量2825.0mm,年最低蒸发量1490.5mm。

⑹矿区水文情况
该区河流属淮河水系,较大河流有沙河和汝河,发源于伏牛山东麓。

自西向东分别流经平顶山矿区的南部和北部,其中沙河位于十一矿井田以南5.8km,汝河在井口以北12.5km,沙河与汝河在平顶山矿区东部马湾附近汇合后称沙汝河。

沙河、汝河流经平原处,由于河床坡度减缓,河床变浅,汛期容易泛滥成灾,据历年沙河、汝河水文观测站资料,其流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汛期为6~9月份
占全年迳流量的64~71%,枯水期为头年12月至来年2月,占全年迳流量的2.3~4.6%。

需要指出的是:十一矿井田范围内无天然河流和水库,仅在井田北部有一些南北向季节性水流冲沟,地表排泄条件良好;在井田南部,沿寒武系露头北侧有一条排水沟,矿井排水及雨季地表水沿排水沟由西向东至井营附近注入湛河。

2、井田地质特征
⑴井田地形特点
十一矿井田位于平顶山矿区的西南缘,属剥蚀残余丘陵地貌单元。

井田北部为三叠系刘家沟组组成的红石山、蜘蛛山、香山、莲花盆等丘陵山体,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山脊标高+227.3~+320.4m;山体南坡为褶裙状坡洪积层及二叠系平顶山砂岩组成的艾山,弹花锤等剥蚀残丘,标高+245.6~+130.0m;南北向冲沟较为发育,沟深2.0~3.5m。

井田南缘为寒武系灰岩组成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剥蚀残丘(青石山)和垄岗,标高+110~+176.1m;井田南中部为剥蚀残丘,垄岗与坡洪积层之间由冲洪积层组成的北西~南东向槽形谷地,标高+110.0~
+140.0m,地势较平坦,谷地最高处位于55勘探线附近,东西两侧逐渐变低。

⑵井田地质构造
十一矿位于平顶山煤田西部,处于李口向斜西南翼,整体为走向NW~SE、倾向NE的单斜构造。

①、褶皱
由于受挤压应力作用,在井田浅部形成一紧闭褶皱,地层变得很陡,局部出现直立甚至倒转现象;在井田深部,地层较缓,在走向上呈缓波状展布,在50勘探线附近形成一宽缓向斜,56勘探附近形成一宽缓背斜。

②断层
由于受区域构造的影响,井田内及附近发育大、中型断层2条,为NW~SE向。

3、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⑴、地下含水层情况以及岩层的透水性
十一矿井田位于平顶山矿区的西南缘,属剥蚀残余丘陵地貌单元。

井田北部为丘陵山体,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最高山脊(红石寨)标高+320.4m;山脊两侧南北向冲沟较发育;山体南中部为剥蚀残丘与坡洪积层组成的北西~南东向槽形谷地,最低标高为+110m,一般+110~+140m;井田南缘为寒武系灰岩组成的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剥蚀残丘和垄岗(青石山)。

依据地层岩性、含水层充水空间和地下水类型,将本矿区含水层归并为五大含水岩组,即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⑵井田涌水量
本矿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在矿院南并沿铁路向东有一条长年排水沟。

经物探和水量实测证实,该水沟水下渗明显,对矿井充水有一定影响。

另外,红石山—蜘蛛山—莲花盆分水岭以南发育多条季节性冲沟,雨季山洪经冲沟和山前
坡积物补给第四系底砾层,进而补给各可采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其补给量有限,对矿井充水影响很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