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分光光度法

合集下载

差示分光光度法应用于异烟肼注射液中游离肼的测定

差示分光光度法应用于异烟肼注射液中游离肼的测定

作显 色荆 , 在参 比溶液 中加入 3 丙酮消除干扰 , % 检测 波长为 4 6n 5 m。结果 游 离肼在 0 0 .2—02 .0 的线性关 系( =09 9 ) 精 密度 R D 为 04 % , r .97 , S . 7 加样平均 回收率 9 . 5 ( S 0 8 % ) 9 6 % R D= . 3 。结 论
Deemiain o ie ae d a iei sna i net n b i e e c tr n t fL b r td Hy r zn Io izdIjci yD f rn e o n o f
S e to h tmer p cr p o o ty
WA G J G aghubi nhnmnxn hr cui l o pn mtd u nzo , un dn 12 0 N e( un zo ay sa igi p amae ta cm a yl i ,G aghu G ag og5 05 ) i u g c i e
A s at0 jcie T s b s ehdt d t m n e yrz ei o i i i etnb ieec p c ohtm t . t・ bt c: bet oet lham to e r ief eh dai i na d n co ydfrn eset poo e y Meh r v ai o e r n n s z j i f r r
wti erneo0 0 0 2 i nt g f .2— .0 h h a
ml R D o te cuay a .7 , n em a cvr t W 9 6 % ( S 0 8 % ) , S crc s 4 % adt enr oe r e a 9 .5 fh a w 0 h e y a s R D= .3 .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滴耳液中苯酚的含量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滴耳液中苯酚的含量

都 需 要 特 殊 装 置 或 材 料 , 现 起 来 有 一 定 的技 术 难 实
度 。 尽 管 如 此 , 一 领域 的研 究 仍 太有 可 为 : 这 将来 的趋 势 必 定 是 发 展 很 少 乃 至不 用 有 毒 有 机
~ ,
w l JCh a  ̄ma g, I9 ,7 4 一2 1 7 f t r 9 6 5 (I ) 9 o
维普资讯
Th o r a fP am a e tc IP a t e Vo 0 2 0 o 2 eJ u n I h r e u ia rc i 】2 0 2 N o c
上 述 8种 预 处 理 技 术 , 据 萃 取 介 质 的 物 态 可 根 分 为 固态 介 质 的 S E、P P S ME, 态 介 质 的 单 快 速 便 宜 的 方 法 , 作 步 骤 很 发 操 少 , 量 能集 采 样 、 取 、 化 、 缩 、 分 离 、 样 于 尽 萃 净 浓 预 进

身. 并适 台 野 外 、 位 等特 殊 需 求 ; 展 能 处 理 复 杂 原 发
C e h m.】 9 ,7 51 9 6 9 8 0( : 4
Thod ̄ o E . Pam a ̄dolr r n l li S. M ahi s n 】 . e a Sa e t as o t L mpt
介质 、 量 成 分 、 殊性 质 ( 高 极性 、 不 稳 定性 、 痕 特 如 热 难 挥发 性 等 ) 成分 的方 法 , 展 方 法 的联 用 与 自动 化 等 发 等 。因 为 只 有 克服 了 前 处理 这 一 “ 颈 ” 色谱 分 析 乃 瓶 ,
p e r to usn r pa a in ig mi i t ie s n aurz d upp red lqui membr ne ol i d a de vce on c e l — lne t ck d i c ne t d ¨l i o pa e ca il D"lqud p la i i chom ao a r tgr —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 C )2. 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液c1的透光度为20%, 试液的透光度为12%;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以c1 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度为
A. 40% B. 50%
C. 60%
D. 70%
( D )3. 按一般光度法用纯溶剂做参比溶液时,测得某试 液的透光度为10%。若参比溶液换为透光度为20%的
(×) 4. 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为0,其透光率也为0。
1.5 吸 光 系 数
吸光系数K物理意义: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 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
1. 质量吸光系数 c单位g/L,b单位cm,K单位L ·g-1 ·cm-1 A = Kbc
2. 摩尔吸光系数 c单位mol/L,b单位cm,ε单位L ·mol-1 ·cm-1 A = εbc
1.4 光吸收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 ✓)1. 朗伯-比耳定律的应用条件:一是必须使
用单色光;二是吸收发生在均匀的介质;三是吸 收过程中,吸收物质相互不发生作用。
(×) 2. 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是透光度的倒数。 (×) 3.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
强度之比称为吸光度,吸光度的倒数的对数为透 光率。
( ✓)1. 如果显色剂有色,则要求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
之间的颜色差别要大,以减小试剂空白值,提高测定 的灵敏度。通常把两种有色物质最大吸收波长之差称 为“对比度”。一般要求显色剂与有色化合物的对比 度在∆λ60nm以上。
( ✓)2. 分光光度法中,可选择不同厚度的比色皿以
控制吸光度在合适范围内。
1.5 吸 光 系 数
摩尔吸光系数ε意义: 1)吸光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 2)不随浓度c和光程长度b的改变而改变。 3)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 4)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ε值不同。

示差分光光度法

示差分光光度法

示差分光光度法示差分光光度法1示差法的原理吸光光度法一般仅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当待测定组分浓度过高或过低,亦即吸光度测量值过大或过小时,从上节的测量误差的讨论得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现象,也会有很大的测量误差,导致精准度大为降低。

采纳示差法可克服这一缺点。

目前重要有高浓度示差法,稀溶液示差法和使用两个参比溶液的精密示差法。

其中以高浓度示差法应用*多,本节将侧重讨论。

示差光度法和一般的光度法不同之处重要在于,示差法不是以空白溶液(不含待测组分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而是采纳比待测溶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然后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再从测得的吸光度求出它的浓度。

这样便大大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准度。

设用作参比的标准溶液浓度为cs,待测溶液浓度为cx,且cxcs,依据朗伯—比耳定律得到Ax=εcxbAs=εcsb两式相减:A相对=Ax—As=εb(cx—cs)=εbΔc(2—12)实际操作是: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作参比,调整其吸光度为零(透光率100%),然后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这时测得的吸光度实际是这两种溶液吸光度的差值(相对吸光度)。

从(2—12)式可知,所测得的吸光度差值与这两种溶液的浓度差成正比。

这样便可以把空白溶液为参比的稀溶液标准曲线作为ΔA对应于Δc的工作曲线,依据测得的ΔA找出相应的Δc值,从cx=cs+Δc,便可求出待测溶液之浓度,这就是示差法定量测定的基本原理。

2示差法的误差用示差法测定浓度过高或过低试液,其精准度比一般分光光度法高。

这可从图2—3看出。

设图2—3示差法标尺原理按一般分光光度法用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测得溶液的透光率Tx=6%,明显,这时的测量读数误差是很大的。

采纳示差法时,假如按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的Ts=10%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使其透光率从标尺上Ts1=10%处调至Ts2=100%处,相当于把检流计上的标尺扩展到原来的十倍(TS2/TS1=100/10=10),这样待测试液透光率原来为6%,读数落在光度计标尺刻度很密,测量误差很大的区域,改用示差法测定时,透光率则是60%,读数落在测量误差很小的区域,从而提高了测定的精准度。

磺基水杨酸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含量铁的研究及应用_包桂兰

磺基水杨酸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含量铁的研究及应用_包桂兰

磺基水杨酸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含量铁的研究及应用包桂兰1,刘青山2(1.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2.内蒙古轻工业学校,内蒙古包头014000)摘 要:研究了用磺基水杨酸显色,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含量铁的方法.在pH 1.80—3.00的缓冲介质中,铁与磺基水杨酸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90为1.7×103L ·mol -1·cm -1,铁含量在4.00—28.00mg ·L -1(或16.00—40.00mg ·L -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准确度高,测定范围广,适用于地质样、钢样中常量特别是高含量铁的测定.关键词:铁;磺基水杨酸;差示分光光度法中图分类号:O 6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35(2001)02-0139-03关于差示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特点、实验技术条件等方面介绍的文献很多[1,2],以磺基水杨酸显色光度法测定铁已有报道[3],但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常量铁未见报道.经典的常量铁的分析是用重铬酸钾滴定法,而此法测定的废液中大量的H g 2Cl 2和Cr 3+将污染环境,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可克服一般分光光度法误差大和分析带来的污染等缺点.用此法测定地质样和钢样中的高、中含量铁,相对误差在±0.3%以内.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pHS -3型数字式酸度计(天津第二分析仪器厂).0.2000g ·L -1Fe (Ⅲ)标准溶液:称取高纯铁0.1000g 于小烧杯中,加硝酸(1+1)10mL ,加热溶解,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移入500m 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5%磺基水杨酸溶液;H 3BO 3-Na 2B 4O 7缓冲溶液:pH 9.0的Na 2B 4O 7溶液和H 3BO 3饱和溶液(1+1)混合配制;硝酸、盐酸、高氯酸:AR 级;氢氟酸:ρ=1.13.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1.2 实验方法 移取一定量的Fe (Ⅲ)标准溶液于25m L 容量瓶中,加2.00m L 5%磺基水杨酸,10mL H 3BO 3-Na 2B 4O 7缓冲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0.100mg (或0.400mg )Fe (Ⅲ)的显色液作参比,用1cm 比色皿,于49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2 结果与讨论2.1 最大吸收波长 试验表明,在pH 1.80—3.00缓冲介质中,Fe (Ⅲ)与磺基水杨酸生成收稿日期:2001-02-23作者简介:包桂兰(1965-),女(蒙古族),内蒙古科右中旗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实验师.第30卷第2期2001年6月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Journal of I nner M 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30No .2Jun .2001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 =490nm ,ε=1.7×103L ·mol -1·cm -1,实验用490nm .2.2 酸度的影响与显色剂用量 在pH 1.80—3.00时,磺基水杨酸是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理想显色剂,完全符合文献[2](pH <1.80时络合物吸光度不稳定;pH >3.00时,显色不完全),有色化合物摩尔吸光率可以不必很大,以便溶液浓度较浓时,其吸光度也不会太大,可使测定范围较广.Fe (Ⅲ)溶液(或试液)和磺基水杨酸溶液本身的酸度很高,25m L 体积保持pH 1.80—3.00,5%磺基水杨酸溶液用量在2.00mL 时,H 3BO 3-Na 2B 4O 7缓冲溶液需要8—11m L ,实验选用10mL .图1 标准曲线1 以0.100mg Fe (Ⅲ)显色液作参比2 以0.400mg Fe (Ⅲ)显色液作参比2.3 标准曲线 分别取Fe (Ⅲ)标准溶液0.100,0.200,0.400,0.500,0.600,0.700,0.800,1.000mg 于25m L 容量瓶中,按实验方法显色定容,摇匀.以0.100mg Fe (Ⅲ)显色液作参比,在490nm 波长处,用1cm 比色皿,测定0.100—0.700mg Fe (Ⅲ)这一系列吸光度.再以0.400mgFe (Ⅲ)显色液作参比,测定0.400—1.000mgFe (Ⅲ)这一系列吸光度,绘制两条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2.4 共存离子的影响 pH 1.80—3.00时,由于氢离子浓度较大,抑制了试剂本身的离解,使其它金属离子与磺基水杨酸阴离子生成络合物的可能性减小[4],实验条件下常见阳离子均不显色.试验表明,对于0.300mg Fe (Ⅲ),在拟定条件下,可允许下列离子存在(以mg 计,未作上限量):Ca 2+,M g 2+,Ba 2+,Cd 2+,Bi 3+,M n 2+,Pb 2+,Zn 2+,Al 3+,Sn 2+(10),M o 6+,V 5+(5),Cr 6+(3),Ni2+,Cu 2+,Co 2+(2),Cr 3+(0.25),Ti 4+(0.02),M n 7+(1.0)(因MnO -4本身的颜色干扰严重,但20min 内与显色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退色,消耗一定量的显色剂),Cl -,NO -3,F -,PO 3-4等对测定无影响.所测定地质样铅锌矿中含有Pb ,Zn ,Cu ,铁矿中除铁无其它金属元素,钢样中含有Mn (0.44%),Ni (2.97%),Cr (1.59%)等均低于可允许量,不用掩蔽剂可直接测定铁.3 样品分析3.1 铅锌矿中铁的测定 分别称取0.1000g 铅锌矿c 1、c 2置于小烧杯中,加几滴水润湿后,加入浓盐酸10m L ,盖表面皿,加热溶解片刻.然后加浓硝酸3m L ,滴加氢氟酸数滴,煮沸驱尽氮氧化物,冷却后移入100m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此试液2.00m L ,以0.100mg Fe (Ⅲ)显色液作参比,按实验方法测定,结果见表1.3.2 铁矿中铁的测定 称取0.1000g 铁矿置于小烧杯中,加几滴水润湿,加入浓盐酸10mL ,盖表面皿,低温加热溶解,加5滴氢氟酸,继续加热完全溶解,冷却后移入100m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此试液1.00m L ,以0.100mg Fe (Ⅲ)显色液作参比,按实验方法测定,结果见表1.3.3 钢样中铁的测定 称取0.1000g 钢样142号于小烧杯中,加入10硝酸·140·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第30卷 (1+2)溶液,加高氯酸5m L ,氢氟酸数滴,低温加热近干,冷却后用水浸出移入100m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此试液1.00mL ,以0.400mg Fe (Ⅲ)显色液作参比,按实验方法测定,结果见表1.表1 样品分析结果样品推荐值(%)测得值(%)平均值(%)相对误差(%)c 117.8017.7617.7717.7417.76-0.22c 215.8015.7615.7515.7515.76-0.25铁矿50.8850.8350.8250.8250.82-0.11钢样14294.3194.3294.3494.3594.34+0.03参考文献:[1] 罗庆尧,邓延倬,蔡汝秀,等.分光光度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355-371.[2]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光度分析[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55-58.[3] 衡兴国,黄按佑.实用快速化学分析新方法[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226-276,335.[4] 刘绍璞,朱鹏鸣,张国轩,等.金属化学分析概论与应用[M ].重庆: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14.S TU DY AN D APPLICA TIO N O F DET ERM INA TION O FDIFFEREN T CO N TEN T LEV EL IRON BY S U LFO SA LICYLICACID DIFFEREN T IA L SPECT ROSCO PYBAO Gui -lan 1,LIU Qing -shan 2(1.Department of G eography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uhhot 010022,China ;2.I nner Mongolia L ight I ndustry Scho ol ,Baotou 014000,China )A bstract :In this paper ,different content iron are determined by using sulfosalicylic acid .In the pH 1.80—3.00buffer solution ,iron and sulfosalicy lic acid can form purplish red complexes ,and its apparent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 ε490is 1.70×103L ·mol -1·cm -1.Beer s law is obeyed for the content of iron in the range of 4.00—28.00mg ·L -1(or 16.00—40.00mg ·L -1).The method is simple ,rapid and alternative .Its deg ree of accuracy is hig h and scope of determination is wide .The method is suitable for macro -iron ,especially high content iron determination in the geological sam ple and steel sample .Key words :iron ;sulfosalicy lic acid ;differential spectroscopy 【责任编辑董祥林】·141· 第2期包桂兰等:磺基水杨酸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含量铁的研究及应用 。

示差分光光度法

示差分光光度法

示差分光光度法
示差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在分子取向反应或光谱特性中应用广泛的
分析方法。

首先,示差分光光度法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取向下的吸收光谱,来
探测反应中的分子结构变化。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
应的机理和特性。

其次,示差分光光度法在不同波长或时间段内测量光谱信号,可
以得到很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这使得该方法在许多不同领域都有应用,如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等。

此外,示差分光光度法还可以用于探测微量物质的存在和浓度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监测环境污染、药物代谢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示差分光光度法需要设备精细和技术娴熟的操作。

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才能获得准确
的测量结果。

总之,示差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的
分析方法。

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示差分光光度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和挖掘。

分光光度法应用的发展(精)

分光光度法应用的发展(精)
上式意义:在符合比尔定律测定浓度范围内,差 示法测得的相对吸光度(Ar)与被测溶液和参比溶液的 浓度差(Cx-Cs,即ΔC)或成正比,即可用于定量测定。 此时试液的Tr,x=50%,令读数落在适宜的范围内, 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4、参比溶液浓度与测量误差的关系
参比溶液浓度与测量误差 的关系可用图2-15表示:
图2-16 KMnO4和K2Cr2O7的吸收曲线
例:续(一)
用 KMnO4 和 KCr2O7 标 准溶液分别在波长5并根据
ε=A/bc计算KMnO4在λ1 及 λ2 的 摩 尔 吸 光 系 数 ε(λ1) 、 ε ( λ2 ) 和 KCr2O7 在 λ1 及 λ2 的 摩 尔 吸 光 系 数 ε2(λ1) 、 ε2(λ2). 再 分 别 在 波 长 λ1及λ2测定试液的总吸 光度Aλ1和Aλ2。
例:
钢铁中Mn和Cr的测定: 试样经过处理后,得到 MnO4-和Cr2O72-。首先用 KMnO4和KMnO标准溶液制 作吸收曲线,如右图。
从图得知它们在可见 光区的吸收峰分别是 540nm和440nm (KCr2O7标 准溶液分别在吸收峰,但 当波长小于425nm时,Fe3+ 会有强烈吸收,故不采用 350nm吸收峰,而用440nm 波长时的小吸收峰)。
差示分光光度法(3)
差示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步骤: • 采用浓度为Cs的标准溶液为参比溶液; 2)测定一系列ΔC已知的标准溶液的相对吸光度
(Ar); 3)绘制Ar-ΔC工作曲线; 4)由测得试样溶液得相对吸光度Ar,x,即可从
Ar - ΔC 工 作 曲 线 上 求 出 ΔC(5) 根 据 Cx = Cs+ΔC求出试样浓度Cx
2.6.3 分光光度滴定法
利用分光光度计 测量滴定过程中吸光 度的变化,来确定终 点的方法称为分光光 度滴定法。

示差法

示差法
普通法:Cs的透射比Ts=10%;Cx的透射比Tx=4% 示差法:Cs做参比,调Ts=100% 标尺扩展为10倍 则:Cx的Tx=40%
要求:
示差法要求仪器光源强度要足够 大,仪器检测要足够灵敏。因为只 有这样的仪器才能将标准参比溶液 调到T%为100%,否则调不到。
进一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设待测溶液的浓度为Cx,标准溶液为Cs(Cs〈 Cx), 则有: △A=Ax-As=Ɛb(Cx-Cs)=Ɛb△c 测得的吸光度相当于普通法中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的 吸光度之差。示差法测得的吸光度与△c呈线性关系。由 标准曲线上查的相应的值,则待测溶液的Cx: Cx=Cs+△C
示差法标尺扩展原理:
示差法
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高含量组分的测定
微生物11301班 七组
了解:
普通分光光度计一般只适于测定微量组 分。然而,当待测组分含量较高时,其将产 生较大的误差。
思考:采用什么方法才适合于高含量组 分的测量计算?
示差法
示差法又称为示差分光光度法。它与一般 分光光度法区别仅仅在于它采用一个已知浓度 作参比溶液,才大大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使 其用于测定过高含量的组分,所以将这种吸光 度测量方法来扩大测量范围并提高灵敏度和准 确度的方法称之为示差法。
为什么示差分光光度法可以提高测 定的准确度?
吸光光度法一般仅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当待 测定组分浓度过高或过低,亦即吸光度测量值过大或 过小时,即使没有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现象。也会有很 大的测量误差,导致准确度大为降低,采用示差法可 克服这一缺点。 示差法和一般的光度法不同之处在 于,示差法不是以空白溶液(不含待测组分的溶液) 作为参比溶液,而是采用比待测溶液浓度稍低的标准 溶液作为参比溶液,然后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从 而测出待测液的浓度,从而大大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 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中文词条名:差示分光光度法
英文词条名:differential spectrophotometry
分光光度法中,样品中被测组分浓度过大或浓度过小(吸光度过高或过低)时,测量误差均较大。

为克服这种缺点而改用浓度比样品稍低或稍高的标准溶液代替试剂空白来调节仪器的100%透光率(对浓溶液)或0%透光率(对稀溶液)以提高分光光度法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的方法,称为差示分光光度法。

差示分光光度法又可分高吸光度差示法,低吸光度差示法,精密差示分光光度法等。

4.5.2 差示分光光度法
吸光度A在0.2-0.8范围内误差最小。

超出此范围,如高浓度或低浓度溶
液,其吸光度测定误差较大。

尤其是高浓度溶液,更适合用差示法。

一般分光光度测定选用试剂空白或溶液空白作为参比,差示法则选用一已知浓度的溶液作参比。

该法的实质是相当于透光率标度放大。

高吸收法在测定高浓度溶液时使用。

选用比待测溶液浓度稍低的已知浓度溶液作标准溶液,调节透光率为100%。

低吸收法在测定低浓度溶液时使用。

选用比待测液浓度稍高的已知浓度溶液作标准溶液,调节透光率为0。

最精密法是同时用浓度比待测液浓度稍高或稍低的两份已知溶液作
标准溶液,分别调节透光率为0或100%。

设试样浓度为,以溶剂作参比时,其透光率为,吸光度为。

若选浓度为(其以溶剂为参比时的透光率为,吸光度为)的已知溶液作参比,调节透光率为100%。

根据吸收定律,有:
溶剂作参比时,;(4.14)
;(4.15) 差示法,用已知浓度的溶液作参比时,
(4.16)
,(4.17)
(4.16)式为差示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关系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