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桥与电阻测量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课件49直流电桥测电阻

大学物理课件49直流电桥测电阻
术等领域。
工程应用:直 流电桥在工程 中也有广泛应 用,例如在电 力系统中用于 测量和保护电
路。
电子测量领域:用 于测量电阻、电容、 电感等电子元件的 参数
通信工程领域:用 于实现信号的传输、 处理和调制
电力工程领域:用 于高压、大电流电 路的测量和控制
汽车工程领域:用 于汽车电子控制系 统和发动机的参数 测量和故障诊断
定义:双臂电桥是一种测量电阻的装置,由电源、比较臂、被测电阻和标准电阻组成 工作原理:通过比较臂和被测电阻之间的电压差来测量电阻 特点:精度高、稳定性好、测量范围广 应用:在物理学、电子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定义:高精度电 桥是指测量电阻 值精确度较高的 电桥,通常采用 精密电阻和先进 的测量技术。
直流电桥的组成:由电源、电阻、开关和测量仪表等组成 直流电桥的工作原理:通过调整电源电压和电阻值,使电桥平衡,从而测 量出电阻值 直流电桥的优点: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
直流电桥的应用:在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直流电桥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测量误差的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
准备电源、电桥、 电阻箱、导线等 实验器材
了解电桥的基本 原理和平衡条件
确定测量范围和 精度要求
掌握正确的操作 方法和注意事项
接入方式:采用四线制连 接,保证测量精度
接入位置:选择合适的桥 臂位置,以减小误差
接入方法:采用分压或分 流方式接入桥臂
注意事项:注意接入桥臂 的极性,避免出现错误
调节电桥平衡的目的:消除误差, 提高测量精度
用并进行检查和维修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的测量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 酌情增减文字添加文本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利用此原理测量电阻以及铜丝电阻的温度系数。

(2)通过处理实验所得数据,学习作图法与直线拟合法。

(3)利用电阻与温度关系,构造非平衡互易桥组装数字温度计,并学习其应用分析^p 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1)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1-1)电桥原理:当桥路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时,表示电桥已经达到平衡,此时有 R_/R2 = R/R1,即 R_ = (R2/R1)_R。

其中将(R2/R1)记为比率臂 C,则被测电阻可表示为R_=C_R。

(1-2)实际单电桥电路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调节开关 c 位置,改变比率臂 C;通过调节 R 中的滑动变阻器,改变 R。

调节二者至桥路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已获得被测电阻阻值。

(2)双电桥测低电阻(2-1)当单电桥测量电阻阻值较低时,由于侧臂引线和接点处存在电阻,约为 10^-2~10^-4Ω量级,故当被测电阻很小时,会产生较大误差。

故对单电桥电路进行改进,被测电阻与测量盘均使用四段接法:,同时增设两个臂 R1"和 R2"。

(2-2)电路分析^p :由电路图知:① I3_R_ + I2_R2’ = I1_R2② I3_R + I2_R1’ = I1_R1③ I2_(R2’+R1’) = (I3=I2)_r 综合上式可知:" 1" 212" 2 " 1"_121RRRRRr R Rr RRRR_ 利用电桥结构设计,可满足" 1" 212RRRR,同时减小 r,可是 R_ 仍满足 R_ = (R2/R1)_R,即R_=C_R。

(3)铜丝的电阻温度特性及数字温度计设计(3-1)铜丝的电阻温度特性∵一般金属电阻均有:Rt = R0(1+αR_t),且纯铜αR 变化小∴αR = (Rt -R0)/(R0_t) (3-2)数字温度计设计(3-2-1)非平衡电桥将检流计 G 换为对其两端电压的测量,满足:Rt RRtR RREt2 1U 。

实验十八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十八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Rx 的变化量 δRx 。电桥灵敏阈 δRx 反映了电桥平衡判断中可能包含的误差,故
∆n 0.2 S= =
∆Rx δRx
Rx
Rx
又有
δRx
=
0.2∆Rx ∆n
=
0.2R1∆R0 ∆nR2
由(18.3)和(18.6)可得到 Rx 的不确定度
1
( ) σ Rx
⎡ =⎢
⎢⎣
δRx
2
+
⎛ ⎜⎜ ⎝
R0 R2
(1)桥臂电阻的误差。
Rx 的测量误差可用下列不确定度公式估计:
1
σ Rx Rx
=
⎢⎢⎣⎡⎜⎜⎝⎛
σ R1 R1
2
⎞ ⎟⎟ ⎠
+
⎜⎜⎛ ⎝
σ R2 R2
2
⎞ ⎟⎟ ⎠
+
⎜⎜⎛ ⎝
σ R0 R0
2


2
⎟⎟ ⎠
⎥ ⎥⎦
(18.3)
式中σ R1 ,σ R2 ,σ R0 分别是 R1, R2 , R0 的不确定度。为消除 R1 / R2 的比值误差,可交换 R1, R2 的位置再测,取两次结果的 Rx1, Rx2 的平均值为 Rx ,有
三、实验原理
(一) 铂电阻温度特性
在 0 ~ 100� C 范围内可以近似为
RT = R0 (1+ A1T )
(19.1)
RT , R0 , A1,T 分别表示温度 T 时的阻值、0 摄氏度时的阻值、正温系数和温度。
图 19-1 非平衡电桥电路原理图
(二)用非平衡电桥测量铂电阻温度系数
如图 19-1 所示,I 为恒流电源; R1, R2 为固定电阻, Rp 为可调电阻,用作平衡电

直流电桥与电阻的测量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与电阻的测量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与电阻的测量实验报告直流电桥与电阻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直流电桥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电阻的值。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直流电桥来测量不同电阻的阻值,并探究其应用于电路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直流电桥,测量不同电阻的阻值,并掌握电桥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同时,我们还将探究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以及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直流电源2. 直流电桥3. 不同阻值的电阻器4. 电压表5. 电流表6. 连接线等三、实验步骤1. 将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桥的A点相连,负极与电桥的B点相连。

2. 将电桥的C点与电阻器的一端相连,将电桥的D点与电阻器的另一端相连。

3. 通过调节电桥上的可变电阻,使得电桥两侧的电压差为零。

4. 记录下此时电桥上的电阻值,并计算出电阻器的阻值。

5. 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器,重复步骤3和4,记录并计算出各个电阻器的阻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电阻器的阻值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电桥能够准确测量电阻的阻值。

我们还发现,电阻值与电流、电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值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R=V/I。

通过实验数据的计算,我们验证了这一关系。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了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当电阻值增大时,电流减小,电压差增大。

这说明电阻对电路中的电流流动起到了阻碍作用,同时也导致了电压的分布不均匀。

因此,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电阻的选择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五、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电桥的精度和电阻器的质量等因素,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使用更精确的电桥仪器,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选择质量良好的电阻器,减小电阻器本身的误差。

3. 在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直流电桥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成功测量了不同电阻的阻值。

直流双臂电桥和直流电阻测量

直流双臂电桥和直流电阻测量

比较用可调电阻旳电流端钮C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被测电阻旳电流端钮C2用电 阻为r旳粗导线连接起来。
R1、R1'、R2和R2'是桥臂电阻,其阻值均在10Ω以上。在构造 上把R1和R'1以及R2和R2'做成同轴调整电阻,以便变化R1或R2'旳 同步,R1'和R2'也会随之变化,并能一直保持
测量时接上Rx调整各桥臂电阻使电桥平衡(即敏捷电流计G旳指 针不偏转,桥路中无电流)时,因为此时Ig=0,可得到被测电阻Rx 为
电池盒: 1、3节9V电池(叠层电池),检流计电源,检流计开关 2、 6节#1电池,被测回路电源, B钮开关
三 电机直流电阻测量
测量目旳
检验电机各相绕组是否有断股、断线、脱焊或匝间短路。
高压电机
高压电机基本都是星形接法,中性点没有引出(在内部焊接一起 )时测量线间直阻,应分别测量UV、VW、WU阻值。中性点有引出 在外时测量相间直阻,应分别测量U1U2、V1V2、W1W2各相阻值 。
试验环节 测量措施与电机相同,根据需要分别测量开关合闸时各相断口
上下端或各相回路首尾之间旳阻值。
判断原则 1、根据厂家阐明书或原则规程旳要求限值判断。 2、与其他相测量成果比较相差不大。
讲课结束,谢谢大家!
C---电流端钮,P---电压端钮,C1和P1一组,C2和P2一组 检流计 --------------------- 平衡指示 调零旋钮 ------------------ 非测量状态下调整指针零位 敏捷度开关(旋钮) ---- 调整检流计反应程度 检流计开关 --------------- 检流计通/断电源开关 B外 ------------------------- 外接电源(一般不用)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原理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原理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原理
直流电桥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值的精密仪器,通常用于测量电阻器、导线和其他电阻元件的阻值。

其原理基于基尔霍夫电桥定律,该定律表明,在电桥平衡状态下,电桥的两边电压相等,可以用来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下面是直流电桥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1.电桥平衡条件:直流电桥包括四个电阻元件,通常分为两对。

一对电阻(称为比较电阻)连接在电桥的两边,另一对电阻是
未知电阻和已知电阻(标准电阻)。

电桥的两侧分别连接到电源,并通过电流测量仪表来测量电流。

2.平衡状态:调节电桥中的已知电阻,以使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电流测量仪表的指针不偏转,电桥的两侧电压
相等。

3.电桥定律:根据基尔霍夫电桥定律,电桥中的电流和电阻之间
存在如下关系:
未知电阻/ 已知电阻= 电桥的另一对电阻(比较电阻)之比
这可以表示为:R_x / R_1 = R_3 / R_2
其中,R_x 是未知电阻的值,R_1 和R_2 是已知电阻的值,R_3 和R_4 是比较电阻的值。

4.测量未知电阻:通过已知电阻和比较电阻的值,以及在电桥平
衡状态下测得的电流值,可以计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公式如
下:
R_x = (R_1 * R_3) / R_2
其中,R_x 是未知电阻的值。

总结来说,直流电桥测电阻的原理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桥定律,通过比较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之间的电流平衡条件,计算未知电阻的阻值。

这个方法提供了一种精确测量电阻值的方式,特别适用于实验室和工程应用中对电阻值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直流电桥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直流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原理;2.掌握直流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方法;3.探究不同测量条件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直流电源、电桥、标准电阻、待测电阻、电阻箱、导线等。

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桥电路的相应接口;2.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尽量接近零,并固定滑片位置;3.加入标准电阻:在电桥电路上加入一个已知电阻的标准电阻;4.测量电阻:将待测电阻连入电桥电路中,通过调节电桥电路中的标准电阻使电流表示数最接近零;5.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标准电阻值、电阻箱设置值以及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的示数;6.重复实验:根据实验需要,可以多次重复实验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实验数据处理:1.计算未知电阻值的实验结果:根据电桥电路中的已知电阻值和相应示数,可以通过比值关系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3.讨论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误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实验中我们使用直流电桥法测量了一个未知电阻的值,记录了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电阻值:1000Ω电阻箱设置值:500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示数:50我们通过计算得到的待测电阻值为:500Ω×1000Ω/50=1000Ω1.电桥电路的接线不稳定,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电阻箱的阻值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3.实验中可能存在读数误差和实验操作误差等。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保持电桥电路的接线稳定,并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情况;3.实验中要仔细读数,减小读数误差的影响;4.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结论:。

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注意事项

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注意事项

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注意事项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注意事项电阻是电子学中最基本的量之一,它是指电子元件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流过的阻碍程度。

在电子设备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不同电阻的电阻值,其中使用电桥测量电阻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电桥法是通过通过一个桥式电路来检测不同电阻之间的差异,然后计算出它们的电阻值。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使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时需要的注意事项。

一、选用合适的电桥在测量电阻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电桥来进行测试。

通常,直流电桥是测量大电阻值时的首选,而交流电桥则更适合于测量小电阻值。

因此,在选择合适的电桥时,要根据要测量的电阻值来选择合适的电桥。

二、电桥的精度和灵敏度使用电桥测量电阻时,我们需要注意到电桥的精度和灵敏度。

在实际应用中,电桥的精度越高,我们就能够获得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此外,灵敏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测量电子元件的最小电阻值。

因此,为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我们应该尽量选用精度高且灵敏度良好的电桥进行测量。

三、测试样品的准备在测量电阻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测试的样品。

在测试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测试样品的表面光洁并且没有任何杂物。

如果样品表面存在污垢或杂质,则可能会影响电桥的测试结果。

因此,在测量前一定要将测试样品表面彻底清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四、测量过程的环境优化在测量电阻时,我们需要确保测试环境干燥并且没有任何干扰。

如果测试环境过于潮湿或者存在强烈的电磁干扰,则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该在干燥,没有任何干扰的环境下进行测试。

五、正确连接测试电路成功测量电阻的关键之一是正确连接电路。

如果连接不正确或者电路接触不良,则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偏差或者完全无法测试。

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测试电路正确连接并且所有组件正常运作。

六、测量前的热平衡在测量电阻之前,我们需要进行热平衡。

在热平衡期间,我们需要让测试环境和测试样品达到一致的温度。

如果测试环境或测试样品的温度变化太快,则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偏差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
Rc
rRc c
2. 利用四端法测量低值电阻
S-1: 数据如下表
U(mV) 0
0.28 0.55 0.81 1.12 1.40 1.66 1.95 2.22
根据表中数据作图:
I(mA) 0
6.01 12.06 17.64 24.33 30.19 36.03 42.21 48.13
U(mV) 2.50 2.79 3.05 3.35 3.63 3.91 4.18 4.44
I(mA)
28.14
47.11
58.45
U 串联前(mV)
2.82
4.72
5.86
U 串联后(mV)
2.82
4.73
5.86
【个人感想】
这是我写的最认真的一篇报告,报告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亲手输入的,除了实验原理部分。 报告里不确定度的计算花费了我很多的时间,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在电脑上打公式的痛苦。但 是我想,这也是对我的一种锻炼,同时,这让我对于不确定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封闭四边形ABCDA组成,在对角线AC两端接电源,在对角线BD两端接电压表V.接入电压 表的对角线称为“桥”,4 个电阻R1、R2、R 和Rx就称为“桥臂”.在一般情况下,电压表 上有电压显示.若适当调节R1、R2和R 阻值,能使电压表的显示电压V恰好为零,这时叫做 “电桥平衡”.
电桥平衡时(V = 0),表明B、D 两点的电势相等, 由此得到
������������ rR
������ %
1 9 996k
%+
98
������������
rR1
1
%
k %+
������������ rR
%
rRa √ rR + rR1 + rR
Ra
rRa a
78 %
3
~2~
∆������ Rb 不确定度
9 99
%+ %+ 8 %+
∆������
������0 95 ������
R 13134.2Ω 90992.9Ω 4370.7Ω
13134.3Ω 90992.9Ω 4370.8Ω
∆������ Ra 不确定度
{
������
������
9
{
������
89
%+
∆������
������0 95 ������
√������
%+
%+
8
6
8������
√∆������ + ∆������
I(mA) 54.46 60.75 66.74 72.07 78.82 84.22 90.36 95.38
~5~
S-3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10
U (mV)
5
U Linear Fit of U
Equation
y = a + b*x
Adj. R-Squar
1
0
Value Standard Erro
U
Intercept
~1~
可忽略不计. 3.电阻率的测量 电阻R 与电阻率 r 有如下关系
其中l为待测电阻的长度,s 为待测电阻的截面积.如果待测电阻的直径为d,则电阻率为
通过 d、l 和 R,可求得待测电阻材料的电阻率.
【数据记录与处理】
1. 利用惠斯登电桥测量待测电阻 测得实验接线板的接触电阻 0.56Ω 考虑接触电阻后得出标准电阻的电阻值如下
果已知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可通过测量标准电阻Rn上的电压获得),当测量得到了待测 电阻R x上的电压Ux,则待测电阻R x的值为
四端法基本特点是恒流源通过两个电流引线极将 电流供给待测低值电阻,而数字电压表则通过两个电 压引线极来测量由恒流源所供电流而在待测低值电阻 上所形成的电位差Ux.由于两个电流引线极在两个电 压引线极之外,因此可排除电流引线极接触电阻和引 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又由于数字电压表的输入阻抗 很高,电压引线极接触电阻和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的有效数字取决于 R1 和 R2 的比值的有效数字。对于第二个问题,由于定值电阻 R1 和 R2
的比例范围为 0.01~100(通过串并联可以达到
−3~ ),因此当待测电阻的阻值在
~
7 的范围内,可以充分利用电阻箱的 6 位有效数字。
4.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说明为什么数字电压表的高输入阻抗,可消除电压引线极接触 电阻和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答:由于助教老师声明说本实验步骤是可选的,因此我没有做实验证明这个问题。但是根据 某人的实验结果,将电压表与一高值电阻(例如 Ra 或者 k 标准电阻)串联后并联到待测 电阻(如 S-3)的两端,电压表的示数几乎不受影响。数据如下:
Equation
y = a + b*x
Adj. R-Square 0.99998
0
Value Standard Error
U
Intercept
0
--
U
Slope
0.0213 2.16417E-5
0
40
80
I (mA)
得 S-2 的值为 0.021 ,拟合度为 0.99998
S-3:
测量数据如下表
U(mV) 0
2) 测量标准电阻的阻值时受到接触电阻的影响,接触电阻阻值是近似测量的 3) 在测量 Rc 的电阻时,没有用到电阻箱的全部六位,增大了误差 4) 长时间通电会导致待测电阻温度上升,阻值增大,影响测量结果。这一点从第一部
分的实验中就能看出,在三次调整的过程中,基本上 R 的输出值是越来越大的。因 此测量应该迅速。对于第二部分的实验来说,则不能选择过大的电流(<100mA)
7
%+ 7
∆������
������0 95 ������
√������
8
%+
√∆������ + ∆������
������������ rR
������ %
1
%+
������������
rR1
1
6%
9 996k % +
������������ rR
%
8������
6 98
rRc √ rR + rR1 + rR
0
--
U
Slope
0.1031 2.10191E-5
0
40Leabharlann 80I (mA)得 S-3 的值为 0.1031 ,拟合度为 1
3.求出各待测电阻材料的电阻率 S-1:
S-2:
S-3:
6
−7������ ������
−7������ ������
7
−6������ ������
【误差分析】
1) 由于实验中并没有采用精密电阻,而是利用万用表的测量值作为标准电阻的阻值, 从第一部分的相对误差分析可以看出,这个误差还是很大的,超过了电阻箱的相对 误差
编号
标称值
100Ω
1号
100.23Ω
2号
100.17Ω
10kΩ
9.996kΩ 9.996kΩ
1kΩ
1.0020kΩ 1.0013kΩ
Ra Rb Rc 计算得:
R1 9.996kΩ 100.23Ω 100.23Ω
R2 1.0020kΩ 9.996kΩ 9.996kΩ
13135.0Ω 90992.7Ω 4370.6Ω
~7~
0.62 1.19 1.89 2.48 3.11 3.68 4.41 4.97
I(mA) 0
6.06 11.61 18.31 24.10 30.21 35.74 42.70 48.28
根据表中数据用 Origin 作图并拟合
U(mV) 5.62 6.27 6.88 7.43 8.13 8.69 9.32 9.84
2. 在自搭电桥测量电阻时,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答:○1 搭建电桥时应该选择合适的 R1 和 R2,以保证电阻箱的输出电阻值足够大,提高有效 数字的位数。○2 调整电阻箱使电桥平衡时应该使得电流表在最小量程,以减小误差○3 其实可 以考虑通过串联并联标准电阻的方法增大 R1 和 R2 的比值范围(最大范围可以达到
姓 名: 同组姓名:
实验报告
班 级:F100 学 号:5100 实验成绩: 实验日期: 7 指导老师:助教 批阅日期:
直流电桥与电阻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四端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1.惠斯登电桥的工作原理 惠斯登电桥的原理如图1所示,它是由电阻R1、R2、R 和待测电阻Rx以及用导线连成的
亦即
UAB = UAD,U BC = U DC,
, 同时有
(1)
, 由(1)、(2)式得到
(2)
R x
(3)
由(3)式可看出,当知道R1 /R 2 的比值及电阻R 的数值后, 就可算出R x.
2.四端法的工作原理 图2为四端法原理图,图中R x是待测低值电阻,Rn 是标准电阻.四端法基本原理是:如
根据表中数据用 Origin 作图并拟合:
U(mV) 1.15 1.29 1.41 1.54 1.65 1.80 1.93 2.03
I(mA) 54.09 60.30 65.94 72.07 77.86 84.15 90.56 95.38
~4~
S-2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2
U (mV)
1
U Linear Fit of U
Adj. R-Squar
1
Value Standard Erro
U
Interce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