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期末复习题总结

合集下载

基础电路期末总结

基础电路期末总结

基础电路期末总结一、引言电路是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的基础,它涵盖了电子电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多个领域。

在本学期的基础电路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等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技巧。

在本文中,我将对本学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二、电路基础知识回顾1.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电压是单位正电荷在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2. 电路元件: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单位是欧姆(Ω);电容:存储电荷的元件,单位是法拉(F);电感:存储能量的元件,单位是亨利(H)。

3. Ohm's Law(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即 V = IR;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阻或电流或电压。

4. 罗斯特(Kirchhoff's)定律:欧姆定律是基于戴维南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戴维南定律(电流守恒定律):电路中任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任意回路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5. 电路分析方法:- 网格分析法:使用KVL和KCL方程,通过矩阵运算求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节点分析法: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使用KCL方程求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电压分配法:基于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原理,求解电路中各个元件上的电压;- 电流分配法:基于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原理,求解电路中各个支路上的电流。

6. 电路定理:- 叠加原理:电路中每个独立的电源可以单独作用于电路,最后将各个情况的结果进行叠加;- 电压分压原理:在电压分压电路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值成正比;- 电流分流原理:在电流分流电路中,支路上的电流与电阻值成反比。

三、基本电路分析和设计技巧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1. 串并联变换:根据电路分析的需要,可以将电路中的串联元件转换为并联元件,或者将并联元件转换为串联元件。

电路基础期末复习题总结

电路基础期末复习题总结

填空:1.若A 、B 、C 三点的电位分别为3V 、2V 、-2V ,则电压U AB 为-1V ,U CA 为-5V 。

若电流的计算值为负,则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2.电路中某支路电流I=-1A,表示该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3.一个220V ,1kW 的电炉接在220V 电源上, 则通过电炉的电流为4 .55A 。

若连续通电2小时,则用电2度。

4.电路理论中的等效是指两个电路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完全相同。

5.在直流电路中,R 1=10Ω,R 2=40Ω,两电阻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则两电阻的电流比I 1:I 2=4:1;两电阻消耗功率的比P 1:P 2=4:1。

6.电阻串联电路中,阻值较大的电阻上的分压较(大)。

7.一个含有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平面电路,可列写(n -1)个独立的KCL 方程和(b -(n -1))个独立的KVL 方程。

8.电路中的“树”,包含连通图G 的全部结点部分支路,“树”连通且不包含(任何回路)。

9.当电路只有两个结点时,应用(结点电压)法只需对电路列写(1)个方程式,方程式的一般表达式为:∑∑=/R /R U U S 11,称作(弥尔曼)定理。

10.电路中不含(受控源)时,结点电压方程的系数矩阵对称。

11.若某元件上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且用叠加定理求出I(1)=-2A ,U(1)=10V,I(2)=5A,U(2)=2V,则其消耗的功率为(-10)W。

12.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而在换路瞬间,无储能电容相当于(电压源),无储能电感相当于(电流源)。

13.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是指待求响应的(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

14.一阶RC电路的时间常数τ=(RC);一阶RL电路的时间常数τ=(L/R)。

时间常数τ的取值决定于电路的(电阻大小)和(电容大小)。

15.工程上一般认为一阶电路换路后,经过(3τ-5τ)时间过渡过程即告结束。

电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电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电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是什么?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电源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A. V = IRB. V = I^2RC. I = V/RD. R = V/I3. 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电阻为6Ω,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多少?A. 1AB. 2AC. 3AD. 4A4.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是什么?A.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B.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积C.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的倒数之和D.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的平方和5.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与各部分电阻的倒数的关系是什么?A.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B.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积C.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之和D.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之积二、填空题6. 当电路中的电阻值增大时,通过电阻的_________减小。

7. 理想电压源的特点是:无论负载如何变化,其两端电压保持_________。

8.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为A。

9. 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_________。

10.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会产生_________。

三、简答题11.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请简述其内容。

12.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请简述其内容。

13. 请解释什么是电路的功率,并给出其计算公式。

14. 什么是频率响应,并简述其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四、计算题15. 一个串联电路由三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3Ω,R2=6Ω,R3=12Ω。

求该电路的总电阻。

16. 一个并联电路由两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4Ω,R2=8Ω。

求该电路的总电阻。

17. 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0V,总电阻为10Ω。

求电路的总功率。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A5. C二、填空题6. 电流7. 恒定8. 安培9. 开路10. 阻抗三、简答题1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一个电路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电路单元总结期末复习

电路单元总结期末复习

电路单元总结期末复习一、电路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子元件(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电器系统。

电路中流动的电荷称为电流,电压则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力量,这两个参数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1. 电流与电压电流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而电压则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通常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I=U/R,其中R为电阻的阻值。

2. 电源与电阻电源是电路的能量源,可以提供电流和电压。

常见的电源有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直流电源的电压稳定,而交流电源的电压周期性变化。

电阻则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它可以消耗电能、产生热量。

二、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分析是指根据电路的拓扑结构和所包含的电子元件,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和分析,确定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值和工作状态。

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有基尔霍夫定律和戴维南定理。

1.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它有两种形式: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电流守恒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电压守恒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指出,在任意一个电路节点处,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这个定律可以用来求解复杂电路中的电流分布情况。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指出,沿着任意一条闭合电路,电源电压之和等于通过电阻元件电压之和。

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复杂电路中的电压分布情况。

2. 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是一种简化电路分析的方法,能够将复杂的电路转化为简单的等效电路。

它通过将电路中的源取掉(用短路或开路替代),然后求解等效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最后再根据戴维南定理的转换关系得到原始电路的参数。

三、直流电路分析直流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源为直流电源,即电压稳定不变。

直流电路分析要求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1.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阻按照顺序连接在一起,电流从一个电阻流过,再流到下一个电阻,最后返回电源。

电路知识点总结期末

电路知识点总结期末

电路知识点总结期末一、电路基础知识1. 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线、电阻和电子器件等部件连接而成的电子元件的集合体,是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

电路可以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种类型。

模拟电路是以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作为信息载体,用来处理模拟信号;数字电路是以数字信号为信息载体,用来处理数字信号。

2. 电路元件(1)电源:提供电路工作所需的电能,通常包括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2)导线:用来连接电路中各部件的导电材料,通常采用金属导线。

(3)电阻:用来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是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之一。

(4)电容:用来存储电荷和储能的元件,是电路中的重要元件。

(5)电感:利用磁场存储能量的元件,是电路中的重要元件。

(6)二极管:只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通过的元件,是电路中的重要元件。

(7)晶体管:用来放大信号或者作为开关的元件,是半导体器件中的重要代表。

(8)集成电路:将多种电子器件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功能的电路,是现代电子电路的重要发展方向。

3. 电路的基本参数(1)电压:电路中的电压是指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通常用伏特(V)来表示。

(2)电流:电路中的电流是指电荷流动的速度,通常用安培(A)来表示。

(3)电阻:电路中的电阻是指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通常用欧姆(Ω)来表示。

(4)功率:电路中的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或消耗的能量,通常用瓦特(W)来表示。

二、电路分析方法1.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法则,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指电路中任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指电路中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2. 等效电路分析等效电路分析是指用简单的电路替代复杂的电路,使得电路分析变得更加简便。

等效电路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串联、并联、星形变换、三角形变换等。

3. 非线性电路分析非线性电路是指其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的电路,常见的非线性元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等。

电路基础期末复习题

电路基础期末复习题

期末考试复习题一、 选择题1、某电路中的一条支路如图所示,电压U 和电流I 的方向已标注在图中,且i=-1A 则图中对于该支路( )A)u i 为非关联方向,电流I 的实际方向是自B 流向A B)u i 为非关联方向,电流I 的实际方向是自A 流向B C)u i 为关联方向,电流I 的实际方向是自B 流向A D)u i 为关联方向,电流I 的实际方向是自A 流向B2、 已知)90314sin(101︒+=t i A ,︒+=30628sin(102t i )A ,则( ) A)i1超前i2的读数为60° B)i1滞后i2的读数为60° C)i1和i2同相 D)相位差无法判断3、正弦电压 u (t ) =2U cos (ωt + θu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 )。

A )u U U θ∠= B )u U U θ∠=•C )u U U θ∠=2D )u U U θ∠=•2 4、RLC 电路谐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和电流同相,电路呈电阻性 B)阻抗最大,回路电流最小C)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5、设R 为对称Δ电路中的一个电阻,则与其等效的Y 形电路中的每个电阻等于( )A 、R 3B 、3RC 、R 31D 、R 316、图示电路中,欲使I 1= I /4,则R 1、R 2的关系式为______。

1Ω 3Ω 6Ω 1Ω 3Ωab 图1-3题2A 、 R 1=3R 2B 、R 1=R 2/3C 、 R 1=R 2/4D 、R 1=4R 27、图1-3所示ab 端的等效电阻R=( )A 、5ΩB 、6ΩC 、20/3ΩD 、40/3Ω 8、R 、L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 )A)jL R Z += B)L R Z ω+= C)L jX R Z +=9、 图示电路中电流等于( ) A )1A B )2A C )3A D )4A10、图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 等于( ) A )1A B )1.5A C )3A D )-1A11、图示电路中电压等于( ) A )4V B )-4VC )6VD )-6V12A 、电源B 、电感C 、电阻D 、电容 13、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电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电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电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1. 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压(V)、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是 V = IR。

这意味着通过电阻的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成正比,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2.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指出,任何闭合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这意味着在电路的任何闭合回路中,电源提供的总电压等于电阻上的电压降的总和。

3. 电路中的功率是如何计算的?电路中的功率(P)可以通过电压(V)和电流(I)的乘积来计算,即 P = VI。

此外,功率也可以通过电压(V)和电流(I)的平方以及电阻(R)的乘积来计算,即 P = I^2R 或 P = V^2/R。

4. 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所有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在所有元件中相同,而电压则在各个元件上分配。

在并联电路中,所有元件并行连接,电压在所有元件上相同,而电流则在各个分支中分配。

5. 什么是交流电路中的电抗?电抗(X)是交流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一种性质。

它与电路中的电感(L)和电容(C)有关,并且与交流电的频率(f)有关。

电感的电抗为XL = 2πfL,电容的电抗为XC = 1/(2πfC)。

6. 如何计算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fr)可以通过公式fr = 1/(2π√(LC))来计算,其中L是电感,C是电容。

在谐振频率时,电路的阻抗达到最大,电流达到最小。

7. 什么是三相电路?三相电路是一种由三个相位组成的电力系统,每个相位之间相位差120度。

这种电路通常用于工业和商业电力供应,因为它能提供更稳定的电力和更高的效率。

8. 什么是戴维宁定理?戴维宁定理指出,任何线性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单一的电压源(戴维宁电压)和一个电阻(戴维宁电阻)来等效。

这个等效电路可以用来简化复杂电路的分析。

9. 如何计算电路的星形(Y)和三角形(Δ)配置的等效电阻?对于星形配置的电路,等效电阻(Req_Y)可以通过公式 Req_Y = (R1R2 + R2R3 + R3R1) / (R1 + R2 + R3) 来计算。

电路知识点期末总结

电路知识点期末总结

电路知识点期末总结一、电路基础知识1. 电路的定义:电路是由电源、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子元件的组合,通过这些元件传递电流和能量。

2.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子的流动,单位为安培(A);电压是电子在电路中流动时的能量,单位为伏特(V)。

3. 电路中的元件: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作用。

二、电路分析方法1.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节点分析法、支路分析法等是电路分析的常用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电路中的问题。

2. 交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中涉及频率、相位等复杂的变化,需要用特定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和计算电路的性能。

3. 数字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用二进制、逻辑门等方法来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

三、电路的特性和性能1. 电路的稳定性:电路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需要通过分析电路的传输特性和响应特性来评估。

2. 电路的频率特性:不同类型的电路在不同频率下具有不同的特性,需要通过频率响应曲线来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

3. 电路的功率特性:电路的功率特性包括功率传输效率、能量损耗等指标,需要使用相关分析方法来评估电路的功率性能。

四、电路的设计和应用1. 电路的设计原则:电路设计需要考虑电路的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成本要求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满足这些要求。

2. 电路的应用领域:电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通信、控制、电力、医疗等领域。

3. 电路的创新和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路设计和应用领域也不断创新和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上是电路知识点期末总结的一些基本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基础支持。

希望大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祝愿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1.若A 、B 、C 三点的电位分别为3V 、2V 、-2V ,则电压U AB 为-1V ,U CA 为-5V 。

若电流的计算值为负,则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2.电路中某支路电流I=-1A,表示该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3.一个220V ,1kW 的电炉接在220V 电源上, 则通过电炉的电流为4 .55A 。

若连续通电2小时,则用电2度。

4.电路理论中的等效是指两个电路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完全相同。

5.在直流电路中,R 1=10Ω,R 2=40Ω,两电阻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则两电阻的电流比I 1:I 2=4:1;两电阻消耗功率的比P 1:P 2=4:1。

6.电阻串联电路中,阻值较大的电阻上的分压较(大)。

7.一个含有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平面电路,可列写(n -1)个独立的KCL 方程和(b -(n -1))个独立的KVL 方程。

8.电路中的“树”,包含连通图G 的全部结点部分支路,“树”连通且不包含(任何回路)。

9.当电路只有两个结点时,应用(结点电压)法只需对电路列写(1)个方程式,方程式的一般表达式为:∑∑=/R /R U U S 11,称作(弥尔曼)定理。

10.电路中不含(受控源)时,结点电压方程的系数矩阵对称。

11.若某元件上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且用叠加定理求出I(1)=-2A ,U(1)=10V,I(2)=5A,U(2)=2V,则其消耗的功率为(-10)W。

12.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而在换路瞬间,无储能电容相当于(电压源),无储能电感相当于(电流源)。

13.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是指待求响应的(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

14.一阶RC电路的时间常数τ =(RC);一阶RL电路的时间常数τ =(L/R)。

时间常数τ的取值决定于电路的(电阻大小)和(电容大小)。

15.工程上一般认为一阶电路换路后,经过(3τ-5τ)时间过渡过程即告结束。

16.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τ越大,过渡过程的时间就越(长),反之,过渡过程的时间就越(短)。

17.f(t)的波形如图所示,则f(t)用单位阶跃信号可以表示为:-ε-ttεεt((2)-1)(2-)18.某一阶电路的单位阶跃响应S(t)=(1–e–3t)ε(t),则单位冲激响应为(-3ε(t)+(1-e-3t)δ(t))。

19.用交流电表测得交流电的数值是其(有效)值。

20.市用照明电的电压是220V,这是指电压的(有效值),接入一个标有200V,100W的灯泡后,灯丝上通过的电流的有效值是(0.55A),电流的最大值是(A20.55)。

21.正弦量的三要素为(振幅)(角频率)(初相位)。

22.已知正弦电流的)3014141.4cos(3︒+=t i A,则该正弦电流的振幅=m I (141.4A ),有效值=I (100A ),频率=f (50Hz ), 初相角=i ψ(300)。

23.如果已知频率ω=100rad/s 的正弦量的有效值相量为100∠60°, 则此正弦量为[141.4cos(100t+60o )]。

24.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等于它们的(初相角)之差。

25.若复数F 1=10∠60°, F 2=22∠-150º;则F 1+F 2=(14.24∠-170.54º), F 2/F 1=(2.2∠150º)。

26.R 、L 、C 并联电路中,测得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为3A ,电感上通过的电流为8A ,电容元件上通过的电流是4A ,总电流是5A ,电路呈容性。

27.并联一个合适的电容可以提高感性负载电路的功率因数。

并联电容后,电路的有功功率(不变),感性负载的电流(不变),电路的总电流(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8.正弦稳态电路中,U=10∠0˚V , I=5∠–60˚A,U 、I 均为有效值相量,则该二端网络吸收的平均功率为(25W )。

功率因数λ=(0.5)。

29.复功率的实部是(有功)功率,单位是(瓦);复功率的虚部是(无功)功率,单位是(乏)。

复功率的模对应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单位是(伏·安)。

30.在含有L 、C 的电路中,出现总电压、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称为(谐振)。

这种现象若发生在串联电路中,则电路中阻抗(最小),电压一定时电流(最大),且在电感和电容两端将出现(电压谐振);该现象若发生在并联电路中,电路阻抗将(最大),电压一定时电流则(最大),但在电感和电容支路中将出现(电流谐振)现象。

31.RLC 串联回路,谐振时,阻抗(最小),回路的品质因数Q 越(大),通频带越(窄)。

32.,品质因数33.RLC 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Q=100,若U=4V ,则UL=QU 。

34.品质因数越(大) ,电路的(选择性)越好,但不能无限制地加大品质因数,否则将造成(通频带)变窄,致使接收信号产生失真。

35.在三相四线制中,若负载不对称,则保险不允许装在(中)线中,否则可能导致负载无法正常工作。

36.耦合电感L 1 =L 2=3H,耦合系数31=k ,则互感M (1H )。

37.两个耦合电感分别为L 1和L 2,它们的互感为M,若顺接串联,互感M 为(+),互感起(增助)作用,则进行无互感等效(即去耦)后的总电感为(L 1+L 2+2M ),反接串联时,互感M 为(-),互感起(削弱)作用,总电感为(L 1+L 2-2M )。

38.当端口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自感电压取(正);若端口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非关联)时,则自感电压为(负)。

39.互感电压的正负与电流的(方向)及(同名端)有关。

40.空芯变压器与信号源相连的电路称为(初级)回路,与负载相连接的称为(次级)回路。

空芯变压器次级对初级的反射阻抗Zl=(ω2M 2/Z 22)。

41.理想变压器次级负载阻抗折合到初级回路的反射阻抗Zeq=(n 2Z ) 。

42.理想变压器的副边分别接入R 、L 、C 时,则副边折合到原边的等效阻抗将分别变为( 2R n ),( 2L n ),(2n C )。

43.理想变压器的理想条件是:①变压器中无(损耗),②耦合系数(K=1),③线圈的(自感)量和(互感)量均为无穷大。

理想变压器具有变换(电压)、(电流)和变换(阻抗)特性。

理想变压器吸收的瞬时功率为(0)。

44.某理想变压器原边匝数为220匝,副边匝数为22,若原边输入电压为220V ,则副边输出电压为(22)V 。

45. 某电流,则其有效值122∑∞=+=k k I I I ;另有周期电压则电压)(t u 的有效值 122∑∞=+=k k U U U 且u, i 关联,则u, i 构成的平均功率 cos 100k k k k I U I U P ϕ∑∞=+=。

46.已知)453cos(24)60sin(222)(︒++︒++=t t t u ωωV则电压V 62422222=++=U 47已知某个电感在3次谐波下的感抗为90Ω,则该电感在5次谐波下的感抗值为(150)Ω。

48.对于一个简单的高通滤波器,其电容C 对低频分量有(抑制)作用,电感L 对低频分量有(分流)作用。

49若正弦稳态无源单口网络端口电压u(t)=100+100costV ,端口电流i(t)=1+10cos(t -60°)+50cos2tA ,(设u,i 为关联参考方向)则网络吸收的平均功率是(350W )。

50.象函数的)2)(1(1++s s 原函数为(t t e e 2---)。

51.象函数的)1(1+s s 原函数为(t e t --)(ε)。

52.已知象函数ss s s F 20406)(2++=,则原函数f(t)=t e 2042-+ 53.已知电路的网络函数为6554)(2+++=s s s s H ,则该电路的单位冲激响应为()(7)(3)(f 32t e t e t t t εε--+-=)。

54.已知某电路的网络函数H(s)=2S 3S ++ ,则该电路的单位冲激响应为(t e t 2)(-+δ)。

55.电路处于(单一的独立激励)状态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象函数与(激励)象函数之比称为网络函数。

56.对于一个含有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电路,电路的关联矩阵A 是((n -1)⨯b )阶矩阵,用A 表示的KCL 矩阵为(Ai b =0),用A 表示的KVL 矩阵为(A T u n =u b )。

电路的回路矩阵B 是(l ⨯b )阶矩阵,用B 表示的KCL 矩阵为(B f T i l =i b ),用B 表示的KVL 矩. 阵为(B f u b =0)。

57.对于结点数为n,支路数为b 的有向图,可作出(n-1)个独立割集。

该有向图的基本回路矩阵的行数为(b-n+1)。

58.当两个二端口P 1和P 2按串联方式连接时,且P 1和P 2的Z 参数矩阵分别为Z ′和Z ″,则复合二端口的Z 参数矩阵(Z Z Z ''+'=)。

59.当两个二端口P 1和P 2按并联方式连接时,且P 1和P 2的Y 参数分别为和Y ″,则此复合二端口的Y 参数矩阵为(Y Y Y ''+'=)。

60.负阻抗变换器有把正阻抗变为(负阻抗)的性质。

若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方程表示为u=3i2,则电流为2A 时的静态电阻为(6 Ω),动态电阻为(12 Ω)。

Ω====633 2i ii i u R 、Ω======126)3(A 2A22d i i i di i d di du R 61.在u,i 关联取向时,若利用公式p=ui 计算某元件的功率,当p<0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

电路中各元件吸收功率的代数和等于总功率。

选择:1.两个电阻,当它们串联时,功率比为4:9;若它们并联, 则它们的功率比为:(B )。

(A )4:9 (B )9:4 (C )2:3 (D )3:22.对称的电阻星型连接在等效成对称的三角形连接时,每边的电阻是原来的(D )。

A 、2倍;B 、1/2;C 、3倍;D 、1/3;3.内阻为R 0的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时内阻为(A )。

A 、R 0;B 、2R 0;C 、3R 0;D 、1/2R 0;4.当流过理想直流电压源的电流增加时,其端电压将(C)。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应用于(B),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应用于(A)A、回路B、结点C、支路D、环路6.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B)A、支路电流法B、回路电流法C、结点电压法7.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C)A、支路电流法B、回路电流法C、结点电压法8.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C)A、支路电流法B、回路电流法C、结点电压法9. 正弦稳态电路中,R、L、C串联电路的阻抗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