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的诉权共43页

合集下载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

第一节民事诉讼中的诉权一、诉权概说(一)诉权的定义和实质民事诉讼中的诉权,是指当事人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益的权利。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诉权的主体为当事人;第二,诉权主体行使诉权的目的在于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而不是其他权益;第三,法院保护诉权主体民事权益的方式是作出有利于诉权主体的判决。

;诉权的实质是司法保护请求权,即它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当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请求法院用判决的方式予以保护的一种权利。

(二)诉权的基本特征诉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与其他权利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它的行使须以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为依据。

2.它为纠纷当事人平等享有。

3.它的行使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

4.它的内容包括进行诉讼的权利和满足诉讼请求的权利。

(三)诉权的双重含义在民事诉讼理论中,一般认为诉权具有双重含义,即诉权包括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体意义上的诉权。

也有人将此称为诉权的双重法律意义或者诉权的二重性。

所谓程序意义上的诉权,是指当事人进行诉讼,实施诉讼行为的权利。

所谓实体意义上的诉权,是指当事人通过诉讼满足其诉讼请求的权利。

就诉权对诉讼的影响而言,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为诉讼成立要件,实体意义上的诉权为权利保护要件。

两者相辅相成,是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之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了诉权的完整内容。

研究诉权的二重性,对审判实践具有两个方面的指导意义:一是可以使当事人明确不同诉讼阶段的不同任务,正确行使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与实体意义上的诉权,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可以使审判人员在审查当事人的诉权时,以不同的法律为依据和采用不同的确认方式,正确行使审判权。

二、关于诉权学说的历史发展(一)传统的诉权理论诉权的概念来源于罗马法。

近代资产阶级对诉权理论作深入研究并有较大贡献的是德国。

德国在十九世纪曾先后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诉权学说:一是“私法”诉权说(也称实体诉权说),二是抽象诉权说(也称“公法”诉权说),三是具体诉权说(也称权利保护请求权说、实质的诉权说、具体的公权说)。

2第二章 民事诉讼的诉权、诉和反诉

2第二章 民事诉讼的诉权、诉和反诉

一、诉的概说
• 诉的双重含义: 程序意义上的诉和实体意义上的诉
启动诉讼程序 请求
程序意义上的诉
法院
保护民事权益 实体意义上的诉
• 程序意义上的诉:当事人依民诉 法规定向法院提出的开始诉讼程 序的要求。 • 实体意义上的诉:当事人通过审 判来实现向对方提出的实体方面 的请求
二、诉的要素
诉的要素:是指构成一个完整 的诉(案件)所 必备的内容或因素 三要素说: • 1、诉的主体 • 2、诉的客体: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 • 3、诉的原因:指案件实体事实,用“诉讼 理由”不太合适 • “当事人负责事实,法官负责法律”
区别
权利主体
义务主体
诉权
诉讼权利 当事人、法院、 证人等 法院、对方当事 人、证人等
当事人
法院
行使 实体内涵
一次行使(一事不二诉) 多次行使
• 四、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 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立案难 诉权的行使、限制和保护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的诉
• 一、诉的概说 • 二、诉的要素 • 三、诉讼标的 • 四、诉的种类 • 五、诉的识别 • 六、诉的合并 • 七、诉的变更
• (二)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确定和识别诉讼标的的学说 • Case:“电车事件”:某甲在乘坐电车时,因电车突然刹 车而受到损害。 • 1.旧诉讼标的理论(旧实体法说) • 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诉讼标的 • 2.新诉讼标的理论(诉讼法说) • 二分肢说:诉讼标的=诉的声明/原告陈述的事实理由 • 一分肢说:诉讼标的=诉的声明 • 3.新实体法说 • 诉讼标的=事实关系 • 凡基于同一实施关系发生的,以同一给付为目的的数个 请求权存在时,实际上只存在一个请求权,因为发生请 求权的事实关系只有一个。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理论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理论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理论
汇报人:
日期:
•诉权的概念与性质
•诉权的分类与比较
•诉权的保障与实现目录
•诉权行使的限制与平衡
•诉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01
诉权的概念与性质
01
02
诉权是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基本权利,是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前提。

诉权是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是指当事人因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争议,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予以保护和救济的权利。

诉权是程序性权利
诉权是当事人进行诉讼所必须具备的
权利,是程序性权利。

诉权与实体权利相关联
诉权不仅与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相关
联,还与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密切相关。

诉权是基本人权
诉权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是基本人权之一。

实现司法公正
诉权是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前提,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保障当事人的诉权,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
诉权是保障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基本权利,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
法权益。

02
诉权的分类与比较
指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所普遍享有的一种诉权,即原告享有起诉权,
被告享有反诉权。

普通诉权
指在特定情况下,当事人所享有的一种特殊的诉权,如撤销之诉、确认之诉等。

特别诉权
普通诉权是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诉权,而特别诉权是在普通诉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更加具体的权利内容。

比较
普通诉权与特别诉权。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权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权

诉权的行使与保障
诉权的行使
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诉权,遵守诉讼程序,尊重司法权威 。
诉权的保障
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诉权,提供必 要的法律援助和救济措施,确保当事 人平等地行使诉权。同时,社会各界 也应当尊重和支持当事人行使诉权。
02
诉权的产生与行使
诉权的发生原因与条件
发生原因
当事人因权利受到侵害或发生争议而产生民事纠纷,无法通过协商等其他方式 解决,向法院提起诉讼,行使诉权。
限制
当事人的诉权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滥用诉权,妨碍 他人合法权益,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法院在 审理案件时也会对当事人的诉权行使进行限制,例如诉讼时 效、一事不再理等。
03
诉权的保护与保障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与权利义务
平等原则
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和义务。
辩论原则
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包括书面和口头辩论 ,法院应充分听取当事人的辩论意见。
法院在保护诉权方面的职责与作用
保障诉权行使
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正确 行使诉权,依法受理和审 理民事案件。
提供司法救济
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 害时,法院应当提供司法 救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 益。
促进司法公正
法院应当在审判过程中坚 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 则,确保司法公正。
04
诉权的救济与监督
上诉权与再审权
上诉权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有权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要求上一级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上诉期限自一审 判决或裁定作出之日起计算。
再审权
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或者因特殊情况需要纠正,可以向原审法院或上一级法院申请 再审。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权

《民事诉讼法》课件第四章民事诉权
诉权是实现实体权利的保障
通过行使诉权,民事主体可以维护自己的实体权利。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通过起诉、应诉、举证、 质证等诉讼程序,证明自己的实体权利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从而获得法院的判决或者调解 书,实现自己的实体权利。
民事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
诉权是诉讼权利的核心
诉讼权利是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的权利,包括起诉权、应诉权、举证权、质证权等。而诉权则是当事人在民 事诉讼中享有的基本权利,是诉讼权利的核心。
性质
民事诉权是一种程序性权利,旨 在保障实体权利的合法实现,通 过诉讼程序维护公正、公平、合 理的法律关系。
民事诉权的理论基础
01
02
03
宪法基础
宪法规定公民有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的权利,为民 事诉权的存在提供了宪法 依据。
民事诉讼法理论
民事诉讼法是民事诉权的 法律基础,规定了民事诉 权的行使主体、行使条件 和行使方式等。
属于受诉法院管辖
案件应由具有管辖权的法院受 理。
起诉方式与程序
起诉方式
直接起诉和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 和普通共同诉讼)。
起诉程序
起诉人向受诉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 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受理案件后进 行审理和裁判。
起诉状的内容与格式
起诉状内容
包括原告、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部分。
起诉状格式
应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包括标题、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 据和证据来源、具状人签名和日期等部分。
03
民事诉权的保障
诉权保障原则
平等保护原则
确保所有民事主体在诉讼中享有 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不受歧视。
公正审判原则
确保审判公正、公开、透明,保 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民事诉讼法第四章 诉权与诉PPT课件

民事诉讼法第四章  诉权与诉PPT课件

FPP/RAMA
无忧PPT整理发布
• 例2:赵某与靳某原是夫妻。2006年经法院 判决离婚,婚生女孩靳小娟由母亲越某抚 养,靳某每月给500无生活费至靳小娟能独 立生活为止。2008年,靳某因怀疑靳小娟 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求确认其和靳小娟不存在亲子关系。
• 特征:1、主体只能是民事诉讼当事人; 2、内容是依法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
• 3、前提必须是民事法律关系处于非正常状 态;
• 4、只能向人民法院提出。 无忧PPT整理发布
FPP/RAMA
• 诉的双重含义: 程序意义上的诉和实体意义上的诉




FPP/RAMA
启动诉讼程序 保护民事权益
程序意义上的诉 实体意义上的诉 无忧PPT整理发布
• (二)诉可以出现在一审程序、二审程序 、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之中;而起诉则只 限于一审程序。
FPP/RAMA
无忧PPT整理发布
• 3、诉与诉权的关系 • (1)区别: • 首先,诉是一种请求,而诉权则是一种
权利。
• 其次,诉处于动态,而诉权则处于静态 • 第三,诉是具体的,而诉权则是抽象的 • (2)联系: • 首先,诉权是诉存在的基础,诉是诉权
第四章 诉权、诉
第一节 诉权
一、诉权概说 (一)诉权的定义和实质
是指当事人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益的 权利。
诉权的实质是司法保护请求权,即它是公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当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 与他人发生争议时,请求法院用判决的方式予以 保护的一种权利,是进行民事诉讼的基本权利。
在民事诉讼理论中,一般认为诉权具有双重 含义,即诉权包括程序意义上的无诉忧权PP和T整实理体发意布 义 上F的PP/RA诉MA权。(二元诉权说)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
第五章 诉权
• 目的与要求: • 掌握诉与诉权的基本含义 • 理解当事人请求法院提供司法保护全赖于 诉权的作用, • 了解在诉讼中诉权与审判权的恰当结合。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 •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的诉 •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 重点:1、诉的两重意义; 2、反诉条件 难点:诉权的概念。
诉权丧失的原因
–1、对权利的保护超过了诉讼时效; –2、法院对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已经作出裁判, 并且该裁判发生了法律效力; –3、诉权的享有者死亡或者民事权利能力终止, 而没有权利义务的继受者。
五、诉权的行使、限制和保护
(一)诉权的行使 诉权的行使,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一定的诉 讼行为,实现诉权的活动。
(四)反诉的性质
•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是独立的诉讼说。
•二是攻击方法说。
•三是辩护方法说。
•四是特殊形式的答辩说。
(五)反诉的意义
•一到简化程序,节省时间和费用的目的;
•二是可以使被告有效地对抗原告,有利 于维护被告的合法权益; •三是可以防止法院在相关联的问题上作 出相互矛盾的判决,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
一、诉权概说
• (一)诉权的定义和实质
–诉权的主体—当事人; –行使诉权的目的—就自己的民事权益请求司法 保护;
–保护诉权的方式—作出有利于诉权主体的判决
–实质—司法保护请求权
• (二)诉权的基本特征
–1、必须以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为依据
–2、当事人平等享有。
–3、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 –4、内容包括进行诉讼的权利和满足诉讼请求的 权利。
• (1)双方当事人对现存的法律关系并无争议, 只是对该法律关系是否变更或如何变更有不同 的意见。 • (2)双方当事人只是要求法院对某一法律关系 加以变更,而不要求解决权利或义务的承担的 问题。 • (3)在法院的变更判决生效以前,当事人之间 的法律关系仍然保持不变。

民事诉讼法第3章 诉权和诉

民事诉讼法第3章 诉权和诉
反诉的受理
符合条件的与本诉一并审理。
第五节 诉的合并与变更
一、诉的合并
是指法院将若干个独立的诉合并在同一个诉讼 程序中予以审理和裁判。
二、诉的变更
是指在同一个诉讼程序中以新的诉讼请求替换 原来的诉讼请求。
第三章 诉权与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诉权论 诉的概述 诉的种类 反诉 诉的合并与变更
第一节 诉权论
一、诉权的概念
诉权是指民事纠纷主体所享有的、请求法院行 使审判权解决争议和保护合
诉权的双重含义
程序意义上的诉权 实体意义上的诉权
第四节 反诉
一、反诉的概念:本诉的被告以本诉的原 告为被告提起的,旨在抵消、排斥、吞并 本诉请求的独立的反请求。
二、反诉的特征: 反诉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反诉的请求具有独立性 反诉目的具有对抗性
三、反诉的提起和受理
反诉的提起
须由本诉被告向原告提起; 须在本诉成立后、结束前提出; 须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 反诉与本诉须适用同一诉讼程序; 反诉与本诉须在事实或法律上有牵连
二、诉权学说简介
(一)私法诉权说 (二)公法诉权说 (三)宪法诉权说 (四)二元诉权说
三、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
联系:
1、诉权是诉讼权利的基础和前提 2、诉讼权利是诉权的具体化 区别: 1、依据不同 2、表现形式不同 3、享有的主体不同 4、特点不同
第二节 诉的概述
一、诉的概念 诉,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保护其合
法权益的请求。
诉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请求; 诉的功能是启动诉讼程序、引起法院行使审判
权; 诉的内容是当事人的实体主张。
二、诉的要素
诉的要素之一——当事人
诉的要素之二——诉讼请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 Nhomakorabea诉讼中的诉权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