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乐县2018——2019学年

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良好习惯和综合性语文素养为主旨,依托教材,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思维品质,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内容。其中,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作为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语文学习做到听、说、读、写和思并重,一般来说,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十字真经,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把语文基础打牢。

二、教学遵循的原则

(一)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中,教师要把语言文字和它反映的客观事物结合起来,要善于为学生提供理解语言文字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获取知识,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二)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通过教材,形成语文能力、正确思想和

良好道德情操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是先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领会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体会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和特点。学生只有深入领会了课文的思想感情,才算真正读懂了课文。在教学中既不要脱离课文的思想内容讲解字、词、句、篇,也不要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空洞的思想教育,要把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操的熏陶感染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每一环节中。

(三)语言训练与发展思维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形成各种语文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思维训练,使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有机结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要继承和发扬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四)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上,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主线。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不断求知的愿望;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的“精讲”要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服务;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做到班级教学、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提倡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

(五)教学的整体性和训练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一个整体,主要通过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小学阶段的总的教学要求体现出来,而各年级具体要求以及相邻年级组成的低、中、高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则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各年级、各学段的教学是为实现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服务的,所以小学语

文教学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另一方面,决定语文水平的各种能力,都要经过反复严格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和不同的教材内容,确定不同的训练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的整体性,又要注意训练的阶段性,使两者结合起来,要做到明确的整体观念,整体安排和各个年级、学段有计划、有重点训练的紧密结合。

(六)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课程内容具有丰富性、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等特点,教师要下大力气钻研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对教学内容重组和整合,把教材内容、练习内容以及拓展阅读材料进行优化处理,对教材深加工,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实施,真正使小学语文课程成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要在广阔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巩固、发展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教学建议

(一)抓好教学常规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学校应制定本校的语文教学计划,详实的语文教研室(备课组)教研工作计划,具体可操作的教师教学计划。学校语文教学计划应对学校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安排、教学改革、教研活动等做出统筹安排;语文教研室(备课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本学科本年级教学安排、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等;教师教学计划以学期为单位制订,内容须涵盖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本学期课程教学任务、学段间及年级间教材内容衔接,熟悉教材编写意图、特点、整体结构及具体教学内容,明确各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联系,参考县教研室下发的教学进度、教学措施,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进度与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

2.备课

各学校应探索与自己学校相适应的有效的备课方法,努力做到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本学期总体教学目标、各单元目标和单元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重点;结合单元内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确定明晰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进行最优化教学设计,要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

备课要树立整体意识,全面把握学期教材的内容体系,避免就单篇课文孤立备课研究,零敲碎打的教学行为。在单元备课前要研读单元导语,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学功能,充分发挥单元内各部分的互补相融的作用,实现单元教材整体的最优功能。教师要熟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是教学目标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切实实现阅读教学的从教“课文内容”转到教“课程内容”转变。二是教学目标设计应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评、可达成。三是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融合,不需要单独分列出“知识与能力目标有哪些”、“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哪些”。课文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不同。一般地说,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或基本目标,注意挖掘读写结合点。四是教学目标必须立足学情,体现学段目标。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既着眼于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提倡“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对课程目标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了解编者意图,明确所教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