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外交官
我国外交官不辱使命的例子

我国外交官不辱使命的例子
中国外交官不辱使命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张九桓:他出生在桂东南一个小山村,小时候放过牛、上山砍过柴、下地扶过犁,后来走出大山,进京求学,毕业后到外交部工作。
20多年来,他从国内到国外,从科员做到处、司负责人和驻外大使。
他深知责任之重,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2. 崔天凯:他在担任中国驻日本大使期间,积极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
在面对日本政界的一些错误言论时,他能够坚守原则,坚决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尊严。
在他的努力下,中日关系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为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这些外交官在不同的岗位上,以忠诚和担当的品质,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不辱使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铁嘴外长”李肇星:用强硬和忠诚,捍卫国家利益

“铁嘴外长”李肇星:用强硬和忠诚,捍卫国家利益作者:来源:《党史天地》2016年第23期作为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被称为“铁嘴外长”,更被外媒称为“强硬派”,在面对国家利益、国家主权问题时多次强硬回应,甚至还让克林顿白纸黑字向中国道歉、怒斥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美国记者上了李肇星的当1985年,李肇星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登场。
此后,他先后出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国大使、驻联合国大使、外交部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2013年3月,李肇星退休。
李肇星担任驻美大使期间,除了与美国政府打交道,还经常就台湾问题做美国民众的工作。
一天下午,李肇星来到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向出席美国全国记者年会的媒体“大腕”发表演讲。
一位记者问:“我们也十分关注台湾海峡两岸的局势,希望两岸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但大陆方面在台湾对面部署了数百枚导弹,且不断增加数量。
请大使先生对此做出评论。
”问题提完,全场一片安静。
李肇星说,关于台湾问题,他刚才已经谈了基本看法,不再重复。
随后,李肇星故意提高声调,话锋一转,对那位提问者说:“关于所谓部署导弹的问题,你能保守秘密吗?”那位记者好像不敢相信中国大使愿意回答这么敏感的问题,不放心地又问了一句:“什么?你问李肇星能够保密吗?”李肇星肯定地答道:“是的,你能保密吗?”那位记者高声回答:“我当然能保密!”这时,在场的记者都以为李肇星会“爆料”什么重要新闻,全场静得几乎能听到人们的呼吸。
李肇星微微一笑,说:“先生,你能保密,我也能。
”众人一听,马上明白那位记者上当了,全场很快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笑声。
李肇星在美国及外交部工作的时候,就台湾问题向美方交涉过很多次,最严肃的一次交涉,是找美国驻华大使雷德“谈话”。
那是2002年初,美国政府允许台湾的所谓“国防部长”汤曜明访美。
3月16日,李肇星在外交部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就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美关系的行径,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古代十大最杰出的外交官

中国古代十大最杰出的外交官?——“出使四方,不辱君命”??????《论语》中说:“出使四方,不辱君命。
”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外交使节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的完成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笔者精选了其中最杰出的十位外交官,在此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
?????1、晏子??????晏子名婴(?一前500年),宇平仲,山东高密人,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
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着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
内辅国政,屡谏齐王。
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扞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晏婴不但在迎接外国使节的时候做到了????????2???????(?-前260 ?????????????4??????100人劝降不成,就把他独自一人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北海(今贝加尔湖)。
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始终守志不屈。
公元前81年,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单于终于放回了苏武?。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
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
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鸿雁传书的典故就来自苏武的事迹。
??????5、班超???????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着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奉车都尉窦固代北匈奴,以班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有功。
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郭嵩焘

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郭嵩焘作者:王仕琪来源:《闽南风》2010年第05期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
道光年间进士。
1853年随曾国藩办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地天国革命。
1859年曾去津助僧格林沁抗击英法侵略军。
1863年署广东巡抚,1875年命在总理衙门上行走,署兵部左侍郎。
1877年起,任清政府驻英法公使。
1878年8月被清政府召回,从此闲居,1891年病逝。
郭嵩焘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
中国首次对外派遣常驻公使187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其中一条是派钦差大臣到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公使。
今人看来这是最正常、平常的一件事,可能认为与《烟台条约》中赔款、通商等项相比,不值一提。
但在当年,这意味着承认“天朝上国”的崩溃,是有“天翻地覆”之感的大事。
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互派大使,这是近代国际交往的惯例和常礼。
但中国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从无派大使到“属藩”之说。
而近代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一方面感到与“蛮夷之邦”的“洋人”打交道有失身份,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屈从列强的压力和蛮横要求。
这种对“洋人”既鄙视又恐惧的心理与坚持传统礼仪、中外从不互派大使的观念紧紧纠结一起,更不愿派遣驻外大使。
互派大使,意味着承认“天朝上国”的崩溃。
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争论最大、咸丰皇帝和王公大臣最为痛心疾首的一条即外国公使驻京。
1858年中英天津谈判时,中方代表曾表示皇帝宁可一战也绝不让步。
但在英国代表与其将来北京挤满了外国军队、不如现在就痛快答应的武力威胁下,咸丰皇帝最终勉强同意,批准了《天津条约》。
同意外国公使驻京的消息传来,清廷大员一片怒斥,认为撼动国体,“从来外夷臣服中国”,来华朝贡均不许久留,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是“不修臣节”。
咸丰皇帝则又强调外国公使驻京是只准暂住,而且一切跪拜礼节,悉遵中国制度,不得携带眷属”;如果英、法两国以条约为依据一定坚持其公使常驻北京,则他们“必须更易中国衣冠”;同时又要中方谈判代表改订部分条款。
人类历史最伟大的八个外交官,中国两人入榜,国人共同的骄傲!

人类历史最伟大的八个外交官,中国两人入榜,国人共同的骄傲!外交是一门艺术,外交可以很好的解决国际纠纷,并且降低了各国使用武力的可能。
所以外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都不缺乏外交方面的人才,但如果谈到伟大的外交家,历史上又有多少个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那些伟大外交官的风采。
第八基辛格基辛格是德国犹太人后裔,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
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
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1969年到1977年之间,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基辛格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他80多次访华,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每一代中国领导人都有交往。
在中国人的心中他就是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官了。
第七阿里斯蒂德·白里安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是法国政治家。
外交家。
法国社会党创始人,11次出任总理,以对德和解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非战公约和倡议建立欧洲合众国而闻名于世。
1927年,白里安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和美国国务卿富兰克·比尔林斯·凯洛格一起发起订立巴黎非战公约,又被称为“白里安—凯洛格公约该公约反对以战争手段来解决国际问题, 并呼吁和平解决争端。
1929 年起,数次发表备忘录,倡导欧洲联合,呼吁成立“欧洲合众国”。
第六俾斯麦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
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期间,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并取得胜利。
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
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
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还帮助法国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
真因为他的铁血政治才确立德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第五黎塞留黎塞留是法王路易十三的宰相,及天主教枢机,波旁王朝第一任黎塞留公爵。
历任外交部发言人

历任外交部发⾔⼈历任外交部发⾔⼈⾃1982年3⽉26⽇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第⼀次作为发⾔⼈答记者问,1983年3⽉1⽇,齐怀远作为第⼀位正式发⾔⼈出现在中外媒体⾯前,30多年来,已有29位外交部发⾔⼈交替亮相。
其中,男性有24位:钱其琛、齐怀远、俞志忠、王振宇、马毓真、李肇星、⾦桂华、段津、吴建民、李建英、沈国放、陈健、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玺、孔泉、刘建超、秦刚、马朝旭、洪磊、刘为民、陆慷、耿爽。
⼥性有5位:李⾦华、范慧娟、章启⽉、姜瑜、华春莹。
钱其琛(1928年1⽉-2017年5⽉),男,1928年1⽉⽣于天津市,江苏嘉定⼈。
李肇星,男,汉族,1940年10⽉⽣,⼭东胶南⼈。
⼤学⽂化,教授、博⼠⽣导师。
1985年-1990年,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发⾔⼈1990年-1993年,外交部部长助理1993年-1995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使1995年-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1998年-2001年,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使2001年-2003年,外交部副部长2003年-2007年,外交部长。
吴建民(1939年3⽉30⽇—2016年6⽉18⽇),男,汉族,江苏南京⼈。
1965年到1971年,吴建民在外交部翻译室⼯作期间,曾多次给⽑主席、周总理、陈毅等⽼⼀辈领导⼈做过翻译。
沈国放,1952年出⽣于江苏省常熟市⼀个普通⼯⼈家庭。
朱邦造,1952年⽣,江苏⽆锡宜兴⼈,学法语出⾝。
1997 - 2001 任外交部发⾔⼈、外交部新闻司参赞、副司长、司长;2001 - 2003 任中国驻突尼斯兼驻巴勒斯坦国⼤使;2004 - 2008 驻瑞⼠⼤使馆⼤使,起任中国驻瑞⼠⼤使,2008年3⽉离任回国;2009年1⽉- 2014.12任中国驻西班⽛兼安道尔特命全权⼤使。
孔泉,男,1955年11⽉⽣,北京市⼈,⼤学毕业。
2001年—2006年外交部新闻司司长2006年外交部欧洲司司长;2006年—2008年外交部部长助理2008年3⽉—2013年5⽉,中国驻法国并兼驻摩纳哥公国⼤使(副部级)2013年6⽉—2015年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2015年—2018年3⽉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3⽉—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第⼗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老一辈外交家的故事简介100字

老一辈外交家的故事简介100字摘要:1.老一辈外交家的生平背景2.外交家的主要贡献和事迹3.外交家的品质和精神风貌4.对我国外交事业的启示和影响正文:老一辈外交家是我国外交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他们凭借着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卓越的外交才能,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简要介绍老一辈外交家的生平背景、主要贡献和事迹、品质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我国外交事业的启示和影响。
一、老一辈外交家的生平背景老一辈外交家大多出生于上世纪初,成长于我国外交事业起步阶段。
他们亲身经历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对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们肩负起了为国家谋求利益、为民族争取尊严的重任,成为我国外交舞台上的杰出代表。
二、外交家的主要贡献和事迹1.参与创建新中国的外交体系:老一辈外交家积极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工作,为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为我国的外交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老一辈外交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
他们秉持和平共处的原则,与各国外交家共同努力,为解决国际争端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3.提升国家形象:老一辈外交家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我国的良好形象。
他们注重个人修养和外交礼仪,言谈举止间展现出东方大国的风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4.培养新一代外交人才:老一辈外交家不仅自身成就斐然,还注重培养新一代外交人才。
他们传授丰富的外交经验,传承严谨的工作作风,为我国外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外交家的品质和精神风貌1.忠诚使命:老一辈外交家始终坚定信仰,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
他们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放在首位,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努力。
2.敢于担当:外交家们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难的外交斗争时,敢于担当责任,勇敢地为国家争取利益。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简历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简历姜瑜,女,1964年生于北京,大学毕业。
1987―1991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科员1991―1992外交部新闻司科员、随员1992―1995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随员、三秘1995―2002外交部新闻司三秘、副处长、处长2002―2005外交部驻港公署参赞2005―2006外交部新闻司参赞2006―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据外交部网站) 中新网北京六月十三日电中新社记者孙宇挺王岩“我叫姜瑜,是外交部新任发言人,我愿意在今后的工作中跟大家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是这位中国外交部新任女发言人首次亮相时讲的第一句话。
姜瑜今天身着一袭白衫黑裤套装,戴了一副无框眼镜,在给记者提问机会时总是保持一丝优雅的微笑,她的首次亮相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这是外交部上一位女性新闻发言人章启月卸任一年半之后,中国外交部历史上出现的第四位女性发言人。
中国外交部自一九八三年建立发言人制度以来,至今共有二十三位发言人,其中包括姜瑜在内共有四位女性。
如参加今天记者会的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郑天任所言,今天姜瑜女士的亮相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很好的国际形象。
他认为中国需要一个女性代表中国,因为女性能给一个国家更好的外貌和形象,“女性说话很软,如同姜瑜女士,长相很得体,讲话很好听,这些都是能在国际上给中国挣分的。
”但在回答有关大赦国际攻击中国向有关国家出口武器的问题时,姜瑜柔中却不失刚硬,“有关组织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和事实不符。
”她并指出了中国对待军品出口遵循的三项原则。
按照姜瑜自己的话讲,发言人其实是一个体制,也是一个机制,向外界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介绍中国对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立场和看法。
姜瑜一九六-四年出生,“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二00二年至二00五年间曾任外交部驻港公署参赞,今年开始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
对于这次首度亮相,姜瑜可谓准备充分,除了一些有关自己的问题以外,就“连世界杯都准备了”。
外交部新闻司前任司长孔泉曾在今年两会期间透露,在中国外交部,现有四千七百四十六名公务员,其中女性占百分之二十九,而在新闻司,女干部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九点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前外交官:普京“三招”在乌克兰为美欧挖坑
索契冬奥会成功落幕后,普京开始运筹乌克兰局势,手段高明,凸显了老普战略家和外交家的高度智慧。
普京首先下令15万大军在俄乌边境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摆出大规模军事入侵乌克兰的高压态势。
然后,军事、经济和外交三箭齐发。
第一招:“兵不血刃”控制克里米亚
在克里米亚半岛,暗中派遣不显示编制,全副武装的人员占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大楼,在楼顶升起了俄罗斯国旗。
示威群众高呼:“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
”然后共和国议会选举了新总理,决定3月底举行克里米亚是否独立的全民公决,并请求普京帮助,维持共和国秩序。
普京办公室回应称:他对请求不会置之不理。
然后,普京很快拿到了俄罗斯杜马给予他对乌克兰出兵的授权,但他却按兵不动。
同时,无身份标识的军人相继控制了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两个机场,3个军事基地,通讯部门以及其他重要机构和设施。
俄罗斯驻克里米亚总领馆,开始向被解散的贝尔库特防爆警察发放俄罗斯护照。
克里米亚海军司令杰尼斯·别列佐夫斯基宣布忠于克里米亚政府,不再听从乌克兰政府调遣。
3月2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总理阿克肖诺夫宣布建立克里米亚海军,任命别列佐夫斯基为海军司令。
美国时间3月2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报:“俄罗斯军队未打一枪,就已经控制了克里米亚;许多居民欢迎士兵,而其他人则保持沉默。
”(in Crimea,Russian forces have taken over without firing a shot; many residents welcome the soldiers,others are keeping quiet)。
美国和西方国家十分恼火,谴责俄罗斯入侵,要求俄罗斯撤出军队,威胁对俄罗斯采取经济和外交制裁。
但是,美国和北约都不想出兵。
这样,普京心里就有了底。
3月3日,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丘尔金称,俄罗斯出兵是应了亚努科维奇总统的请求。
从1918年到1954年,克里米亚一直是前苏联的一部分。
1954年,赫鲁晓夫把克里米亚赠送给了乌克兰。
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
1991年苏联解体,克里米亚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
但根据协议,在塞瓦斯托波尔港驻扎有俄罗斯的黑海舰队。
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居民有200多万,其中60%以上属于俄罗斯人,俄罗斯驻军约2500人。
3月底公决的结果已经毫无悬念。
届时,如果乌克兰新政府出兵干涉,就为普京派兵保护俄罗斯人提供了口实。
在历史上,美国曾经无数次派兵保护海外美国公民和美国利益。
此外,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居民中,还有12.1%是穆斯林鞑靼人(Tatars)。
他们在二战期间,与希特勒联手杀害苏联人和犹太人。
1944年,克里米亚鞑靼人和希腊人一起被斯大林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
1989年之后,逐步返回的鞑靼人已经达到26万左右。
如果他们再次与俄罗斯作对,乘机闹事,可能会遭到报复。
因为俄罗斯人极为仇视法西斯以及那些死不悔改的纳粹追随者。
第二招:动用经济武器
普京的第二招是向乌克兰新政府施加经济压力。
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向乌克兰讨要累计拖欠的15.5亿美元债务,如果乌克兰不能全额及时支付天然气费用,就不能再享受优惠的天然气价格。
俄罗斯与亚努科维奇总统签署的向乌克兰提供150亿美元的援助和低价天然气,因为亚努科维奇被非法解除了职务,俄罗斯自然不会再履行该协议。
如果乌克兰不能按时偿还债务,俄罗斯有可能停止供应天然气,使乌经济陷入瘫痪。
正如《时代周刊》3月2日文章“乌克兰接近灾难边缘”(Ukraine N ears 'Brink of Disaster')。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警告说:乌克兰新领导人长不了(Medvedev warns Ukraine's new leaders they won't last)。
奥巴马忒小家子气,仅承诺向乌新政府提供10亿美元贷款。
欧盟国家给多少,还在扯皮,主要还是担心,乌临时政府能否站住脚,怕援助打了水漂。
如果西方援助不能尽快到来,乌克兰经济面临崩溃。
银行已经限制取款数额,开始降低工资,普京在静观其变。
第三招:高举民意牌
除了克里米亚半岛之外,乌克兰东部讲俄语的人也奋起表态,不承认乌克兰新政府的合法性,仍然支持合法选举出来的总统亚努科维奇。
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讲俄语的人,在语言、历史、文化、宗教等许多方面与俄罗斯密切相关。
他们的态度是,你们向西,投靠西方;我们向东,“认祖归宗”,各走各的路。
这种局面使普京应对乌克兰局势处于十分有利地位。
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Donetsk)与哈尔科夫(Kharkiv)等工业中心城市的政府大楼上都升起了俄罗斯国旗,要求公决,高呼:“普京快来吧。
”乌克兰东部属于乌克兰工业区,经济发达。
如果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和东部地区独立了,仅剩下相对贫穷的乌克兰西部。
他们的最大优势是到英法等欧盟国家去打工,出卖劳动力。
美国和欧盟能够制衡普京的有效手段并不多。
就目前而言,乌克兰经济也离不开俄罗斯。
普京已经挖了一个坑,在等候奥巴马、欧盟和乌克兰新政府往里跳。
如果乌克兰政府敢于对克里米亚公决后宣布独立动武,普京就以保护俄罗斯人和俄罗斯利益为由,把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15万大军开进乌克兰。
乌克兰仅有现役军人13万,根本不是俄罗斯军队的对手。
从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一旦遭到破坏,将会重创欧洲国家经济。
现在,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开始上涨。
乌克兰危机最现实的解决办法是回到欧盟三国大使与亚努科维奇达成的协议上来,即恢复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通过大选决定亚努科维奇的去留,组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团结政府。
这对美国、欧盟、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有利。
否则,乌克兰战火难免。
(作者是前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