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 关怀生命

临终关怀 关怀生命
临终关怀 关怀生命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又叫临终照顾,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它并不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为目的,而是通过临终病人主要采取生活照顾、心理疏导、姑息治疗等措施,着重于控制病人疼痛,缓解病人心理压力,消除病人及其家属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从而提高病人的临终生命质量,使病人获得同等有尊严的生和死。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就世界范围而言,它的出现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而在中国,虽然在我国香港地区的“善终服务”,台湾地区的“安宁照顾”的服务均已发展趋于完善,在大陆范围内,现也有100多家“临终关怀”服务单位,但其服务理念和方法尚未与国际接轨,发展相对迟缓,正如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秘书长罗冀兰在4月25日举办“2012我国老年护理与临终关怀研讨会暨媒体访谈会”上所呼吁的:“临终关怀需要关怀!。”

首先,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是中国当代社会的需求,2010年1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总人口达13.39亿人,10年增加了7390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据此测算,我国老年人口已接近1.78亿。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中国面临着人口基数庞大和社会老龄化等人口比例失调问题。老年人口及高龄老人数量成倍增长,将给作为社会运转中坚力量的中青年们带来巨大的负担,他们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同时肩负着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双重责任。然而,如果要求一对同为独生子女出身的夫妇照看四位老人,其可行度和难度都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当老人不幸患有老年终末期疾病,持久和细致的临床看护需要不仅得不到满足,使得老人最终的生命得不到全方位的呵护,而且会老年病患的子女在长时间内在精神和肉体都备受折磨。临终关怀的出现不仅能使临终生命得到最佳照看,减轻疼痛,维持尊严。而且还能够分担病人家属劳累和压力,在必要时期提供哀伤辅导,从而让病人和病人家属获得内心的安宁,平静接受死亡。这一事业,无疑会大大减轻中青年群体照料其重病父母的压力。

再者,临终关怀是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发展。它的出现,说明医学真正从人性角度出发,维护者生命本真的价值。现代医学的繁荣下,许多医疗介入已经不单纯是为了解除患者病痛,处于经济利益等多种因素考虑,许多举措所延长的,并不是病人的生命,而是病人的痛苦。伽马刀,呼吸机,这些医学科技发展的产物给病患带来了更多生的希望,也带来了更多生的折磨。而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说明了医学已经突破了简单延长生命长度的局限,而转向以人道主义精神,为了使所有的达到最佳状态而努力。这是是对医学中无伤原则和有利原则的的实践,也是对人性的尊重。

最后,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统一。作为生命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应该肯定死亡,死亡是自然生命新陈代谢过程的结果,是每个生命都将走向的共同归宿。如何对待死亡,体现着如何我们对整个生命的定义。临终关怀事业,使生命的尊重充满了温暖和宁静,从而淡化了死亡带给人的伤痛和恐惧,却彰显了生命的神圣和肃穆。它让病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也享受着高质量的生活,而不用面对苦涩的药物和冰冷的机器。临终关怀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所在,绝非其长度,而是在于其深度和广度,善待死亡就是善待生命。

发展临终关怀事业,势在必行。让我们用一场有尊严的死亡,来向生命完成最后的致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