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保养方法

合集下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

它的结构由光源、物镜、目镜、准直镜、台架和调焦机构等组成。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光源:光学显微镜一般使用白炽灯或者LED灯作为光源,通过透明物体上方的准直镜照射样品,使其被照亮。

2. 物镜:物镜是光学显微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样品下方,负责放大样品的图像。

物镜通常有多个镜片组成,其放大倍数一般在4倍至100倍之间。

3. 目镜:目镜是光学显微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物镜的上方。

目镜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放大物镜成像后的图像,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观察样品。

4. 准直镜:准直镜位于光源和物镜之间,它的作用是聚焦光线,使其成为平行光线照射到样品上,提高样品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5. 台架:台架是光学显微镜的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和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

6. 调焦机构:调焦机构是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观察者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

调焦机构通常包括粗调节和细调节两个部分,用于快速和精细调节焦距。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 开启光源:首先需要打开光源开关,确保光源正常工作。

2. 调节准直镜:通过调节准直镜,使光线成为平行光线照射到样品上。

3. 调节物镜和目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然后使用调焦机构将物镜和目镜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4. 放置样品: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通过调节样品台的位置使其与物镜对齐。

5. 观察样品:通过目镜观察样品,并根据需要调节焦距和光源亮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6. 记录和分析: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相机或其他设备记录观察到的图像,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光学显微镜的保养:1. 使用后的清洁:使用完光学显微镜后,应该及时清理物镜、目镜和样品台等部件上的污渍和油渍,可以用纯净的棉纱蘸取少量酒精或者特定的清洁剂进行擦拭。

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坏光学元件。

2. 防止霉菌:光学显微镜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发霉。

缔伦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缔伦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缔伦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前言缔伦光学显微镜是对物体进行观察、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为了确保显微镜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下提供一份缔伦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以供参考。

2. 使用前的准备在使用缔伦光学显微镜前,请检查设备是否齐全,包括显微镜本体、镜片、灯源等;同时确保所有操作所需的物品已准备就绪,包括样品、药品、镊子、刀片等。

3. 操作步骤3.1 开机前的检查•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入稳定;•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在“关”状态,如果不是,则拔掉电源插头;•检查灯源是否正常,如有异物或灰尘,请清理;•检查样品是否已摆放于显微镜台上。

3.2 开机操作•插好电源,并将电源开关切换至“开”状态;•调节镜头,将取景区域调节到中心;•打开灯源;•调节目镜,使其适应自己的视力。

3.3 夹取样品的正确姿势在夹取样品时,请注意以下事项:•夹取时,应使用镊子;•镊子的劲度和硬度要适当,不要过紧或过松;•镊子的头部要干净卫生,夹取时不要损坏样品。

3.4 观察样品的正确姿势在观察样品时,请注意以下事项:•保持适当的距离,使视野清晰;•控制观察时间,避免时间过长造成眼疲劳;•观察样品时,应该先从低倍开始,逐步转换到高倍,避免直接从高倍观察,造成对眼睛的伤害。

3.5 关机•关闭灯源;•将目镜原位置;•关闭电源开关;•拔掉电源插头。

4. 保养维护4.1 镜片的清洁显微镜的镜片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污垢来源,所以镜片的清洁一定要注意。

以下是清洁镜片的正确姿势:•先用画笔或手柄刷轻轻刷掉镜片上的粉尘;•加上少量无纺布或棉布,将酒精均匀涂布在镜片上,并轻轻擦拭;•在擦拭的过程中,避免用力过大,以免损坏镜片。

4.2 机身的保护在使用显微镜时,注意以下事项,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注意机身的清洁,尽量避免灰尘和异物进入;•避免猛烈震动,以避免对设备造成损伤;•将设备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5. 注意事项•在操作显微镜时,避免使机身、镜片等受到过大的压力,以免发生破损;•在更换灯源时,务必在显微镜未通电时进行,以避免对个人造成伤害;•在保养和维护设备时,务必将电源断开,以避免对个人造成伤害;•禁止拆卸和改装显微镜设备。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光学显微镜由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转换器,反光镜,载物台,镜臂,镜筒,镜座,聚光器,光阑组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1、取用和放置使用时首先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必须一手握持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保持镜身直立,切不可用一只手倾斜提携,防止摔落目镜。

要轻取轻放,放时使镜臂朝向自己,距桌边沿5-10厘米处。

要求桌子平衡,桌面清洁,避免直射阳光。

2、开启光源打开电源开关。

3、放置玻片标本将待镜检的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使其中材料正对通光孔中央。

再用弹簧压片夹在玻片的两端,防止玻片标本移动。

若为玻片移动器,则将玻片标本卡入玻片移动器,然后调节玻片移动器,将材料移至正对通光孔中央的位置。

4、低倍物镜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先用低倍物镜找到物像。

因为低倍物镜观察范围大,较易找到物像,且易能找到需作精细观察的部位。

其法如下:(1)转动粗调螺旋,用眼从侧面观望,使镜筒下降,直到低倍物镜距标本0.5厘米左右为度。

(2)用左眼从目镜中观察,右眼自然睁开,用手慢慢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渐渐上升,直到视野内的物像清晰为止。

此后改用微调螺旋,稍加调节焦距,使物像最清晰。

(3)用手前后左右轻轻移动玻片或调节玻片移动器,便可找到欲观察的部分。

要注意视野中的物像为倒像,移动玻片时应向相反方向移动。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必须轻拿轻放显微镜。

拿时须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放时让镜座的前端先接触桌面,然后轻轻放下整个镜座,避免镜身受到震动。

为了防止透镜被污染,应做到:1、不要用手指触摸透镜,以免汗液沾污;2、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旁边注视物镜,防止物镜碰到盖玻片,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3、当观察新鲜的标本时,一定要盖上盖玻片,并吸去玻片上多余的水或溶液等;4、每次用完显微镜后,应用擦镜纸将目镜、物镜擦干净。

不要随意转动准焦螺旋,观察时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看清物像后再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一、目的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材料,掌握显微镜的保养措施。

二、用具和材料显微镜、擦镜纸或小绸布、二甲苯、任意一种植物切片或临时装片。

三、方法步骤(一)显微镜的结构:通常使用的生物显微镜,其结构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现说明如下:1. 机械部分(1)镜座:即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部分,用以固定和支持镜体。

(2)镜柱:直立于镜座上的短柱,与镜臂相连。

(3)镜臂:取放或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一般呈弓形,也称执手。

(4)倾斜关节:镜柱与镜臂相连的关节,用于调节显微镜的倾斜度,以便于观察。

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要倾斜,以防玻片上的水流出,一般观察时,倾斜度不宜超过30°,以免显微镜因倾斜跌倒。

(5)载物台:位于显微镜中部,载标本制片的方形或圆形平台。

中央有一圆孔,既通光孔,光线即由此孔通过,台上两侧有用以固定制片的推进器。

(6)镜筒:为一金属圆筒,连接在镜臂上,下接转换盘。

(7)物镜转换盘:可以任意转动,上面安装有3—4个物镜,使用时根据需要可更换放大倍数不同的接物镜。

(8)焦螺旋:装在镜臂上部两旁,通过转动,调节焦距,有大小两对,大的叫粗准焦螺旋,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0mm,小的是细准焦螺旋,每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mm。

2. 光学部分(1)目镜:装于镜筒上端,上面刻有号码,表示放大的倍数。

“5×、16×”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2)物镜:安装在转换盘的螺旋孔上,一般有三个物镜:即低倍镜(10×)、高倍镜(40×)、油镜(100×,)物镜下端的镜孔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大。

(3)聚光器:在载物台下,由透镜组成,可以聚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照明玻片标本,聚光器下装有光圈,推动其上的小柄可使光圈任意开大或任意缩小,以调节光线强弱。

(4)反光镜:在聚光器下,安在镜臂下端可前后左右随意移动的一个镜片,通过它把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面,凹面反射的光较强。

普通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普通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普通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光学显微镜简介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仪器,它可以通过放大镜头来观察细微的物体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主要由光源、凸透镜、载玻片、物镜组成。

其中,光源提供光线,凸透镜折射并放大光线,载玻片放置待观测的物品,物镜接收透过载玻片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形成目视放大的物像。

通常情况下,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100-400倍左右。

显微镜安全操作
安全操作对于使用显微镜至关重要,以下是几条保证安全的规定:
1.在使用前,应该先检查各个部件是否牢固,避免出现松动
可能导致的意外事故。

2.操作时应避免将头部或眼镜腿卡在物镜、鼓风手轮下方,
动作要轻缓稳定。

3.操作完毕后,关闭电源,将物镜旋转至最低层,将载片残
渣清除,将器具放置整齐。

显微镜的保养
显微镜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适当保养,如下:
1.在使用之前,应先清洁整个器具,避免一些灰尘影响到观
察结果。

2.需要在使用之后,也需要隔一段时间,将器具清洁干净,
以防灰尘、渗透湿气等杂质渐渐影响观察效果。

3.如发现镜面变得不清晰或发生抖动、高低错位等,应该及
时向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需要更换的部分。

结束语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应用极为广泛,此文档主要着重讲解如何进行安全操作以及保养,希望能够对显微镜使用者有所帮助。

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同时要做好器具的保养,在维护显微镜基础上提高观察的效果和质量。

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说明书

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说明书

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说明书一、概述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教育以及工业生产中的精密仪器。

本说明书旨在为用户提供光学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以确保用户能够充分利用该仪器的功能和性能。

二、安装与调试1. 安装a. 将光学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并保持仪器的稳定。

b. 连接电源线并确保电源稳定。

c. 检查镜片、物镜和目镜是否清洁,如有污垢需使用抗静电布轻轻擦拭。

2. 调试a. 打开光源开关,确保光源正常工作并产生充足的光线。

b. 通过转盘或旋钮调节光源亮度,保证能够获得适当的观察效果。

c. 使用调焦手轮或焦距调节杆将样本放置在可观察范围内并调节清晰度。

d. 检查目标视野,确保图像清晰。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 样本准备a. 将需要观察的样本放置在玻片上,并使用另一块玻片压平。

b. 确保样本充分干燥,避免产生模糊的图像。

2. 放置样本a. 将玻片放置在显微镜台上,并使用样本固定装置固定住。

b. 调节台的位置,使得样本能够在视野范围内。

3. 调节镜头a. 轻轻旋转物镜镜片,选择合适的物镜倍数。

b. 观察目镜中的图像,使用焦距调节杆或调焦手轮使图像清晰。

4. 操作注意事项a. 使用显微镜时,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以防止损坏仪器或样本。

b. 长时间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视距,避免过度疲劳。

四、维护与保养1. 清洁a. 关闭光源开关并断开电源。

b. 使用抗静电布轻轻擦拭光学显微镜的外壳,确保仪器清洁。

c. 使用气体喷嘴或大气枪除去镜片上的灰尘和杂质。

2. 保养a. 定期检查显微镜各部件的紧固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b. 不使用时,将显微镜存放在干燥、洁净的环境中,避免湿气和灰尘的影响。

3. 故障排除a. 如发生显微镜无法启动、图像模糊或光源异常等情况,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五、安全警示1. 光学显微镜仪器属于精密设备,请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2. 镜片、目镜等部件可能存在较高的温度,请避免直接接触,以免烫伤。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光学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工具,在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正确的光学显微镜维护可以使其工作更加可靠,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性能。

本文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日常维护和清洁方法。

日常维护1.保持干燥:光学显微镜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长时间潮湿,防止镜头生锈。

同时,避免阳光暴晒,以免镜头曝晒过度。

2.避免碰撞:光学显微镜的部件较为精细,外力过大易损坏。

因此在移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严禁摔打、碰撞等操作。

3.定期检查:光学显微镜使用一段时间后,其零部件可能会发生松动,损坏等情况。

为保证其正常功能,应定期检查各部件是否紧固、损坏,包括物镜、目镜、聚焦机构、分光阀器等部件。

如发现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4.正确关闭:光学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应当正确关闭。

关闭时首先要使目镜与物镜分离,旋转聚焦机构使其降到最底部,然后关闭分光阀器和灯源以便保护镜头。

清洁方法光学显微镜的清洁需要注意细节,不当的清洁方法可能会使镜头变形,影响成像效果。

下面介绍常用的清洁方法:1.避免直接接触:光学显微镜表面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以防指纹污染和刮花表面。

使用时应戴上手套,并尽量少用手触摸。

2.使用清洁布:清洁光学显微镜表面时应使用专用的清洁布,避免使用普通织物擦拭。

清洁布应先用水冲洗干净后使用,以避免可能的细微颗粒对表面造成刮伤。

3.使用洗涤剂:对于一些较难清洁的污渍,可以使用专业的清洗剂。

在使用清洗剂前,应当先用专用清洁布轻轻地擦拭污迹。

然后涂一层洗涤剂,依照说明书清洗镜头表面或其他难以清洁的部件。

4.避免使用酒精:尽量避免使用酒精清洁光学显微镜。

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如果过多使用会破坏镜头表面,降低镜头清晰程度。

综上所述,光学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对于其正常运转和充分发挥其作用至关重要。

只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遵循日常维护和清洁的规范,才能保证其寿命长、效果好、操作方便。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如何做好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如何做好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光学显微镜如何做好保养1、镜检前的准备室内应清洁而干燥,试验台台面水平,稳固无震动,显微镜相近不应放置腐蚀性的试剂。

从显微镜柜或镜箱内取出显微镜时,要用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平稳地取出,放置在试验台桌面上,置于操左前方,距试验台边缘约10cm,镜臂朝本身,镜筒朝前。

试验台右侧放绘图用具.2、调整光源如需利用外置光源,宜接受散射的自然光或柔和的灯光。

直射的太阳光会对察看者的眼睛造成损害。

①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凝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察看画图。

转动反光镜,看到光亮视野。

3、低倍镜察看1)把所要察看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

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楚。

4、高倍镜察看转动转换器,选择较高倍数的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到物像清楚为止。

5、油镜察看油浸物镜的工作距离(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到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很短,一般在0.2 mm以内,且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油浸物镜没有“弹簧装置”,因此使用油浸物镜时,调焦速度必需放慢,避开压碎玻片,并使物镜受损。

1)在低倍镜下找到察看目标,中、高倍镜下渐渐放大,将待察看部位置于视野中央,调整光源和虹彩光圈,使通过聚光器的光亮达到最大。

2)转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上旋(或将载物台下降)约 2 cm,加一小滴香柏油于玻片的镜检部位上。

3)将粗准焦螺旋缓缓转回,同时注意从侧面察看,直至油镜浸入油滴,镜头几乎与标本接触。

4、从目镜中察看,用细准焦螺旋微调,直至物象清楚。

5、镜检结束后,将镜头旋离玻片,立刻清洁镜头。

一般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保养方法显微镜是研究微生物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可以分别选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以普通光学显微镜(简称显微镜)最为常用。

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光学显微镜就是利用表面为曲面的光学透镜使物体放大成像这一原理,把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足以观察的尺寸。

光学显微镜通常采用两级放大,分别由物镜和目镜完成。

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做第一级放大后成,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做第二级放大成虚像,人眼看到的就是一虚像,而显微镜的总放大倍率就是物镜放大倍率和目镜放大倍率的乘积。

放大倍率是指直线尺寸的放大比,而不是面积比。

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极限即有效放大倍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

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两个不同的但又相互有关联的概念。

当选用的物镜分辨率不够高(数值孔径不够大)时,显微镜不能分清物体的微细结构,此时即使过度地增大放大倍率,得到的也只是一个轮廓大但细节不清晰的图像,称为无效放大倍率。

反之如果分辨率已经满足要求而放大倍率不足,则显微镜虽已具备分辨能力,但因图像太小而仍然不能被人眼清晰视见。

所以为了充分发挥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应使数值孔径与显微镜总放大倍率合理匹配。

一、显微镜的构造(一)光学部分1.物镜该镜头下端接近被检物体,为显微镜上的主要光学装置。

由多块透镜组成。

一般显微镜具有3个-4个物镜,分成干燥系和油镜两组,干燥系又按放大倍数分为低倍镜和高倍镜。

各物镜放大率由其外形辨认,镜头长度越大,镜片口径越小,放大倍数愈大;反之,放大倍数小。

油镜头的下缘,一般刻有一圈黑线。

此外,各物镜上都刻有放大倍数、孔径数等标志2.目镜目镜重要的光学部分之一,和镜检者的眼睛接近。

目镜由两块透镜组成,其上刻有倍数。

为便于指出物象,常在镜中装黑色细丝一条,作为指针。

3.聚光器聚光器位于载物台下方的次台上,由数个透镜组成。

能上下移动,调节并集聚由光源提供的光线,使集中于载物玻片上。

4.光源光源提供观察所需光线,装在显微镜的最下方。

(二)机械部分1.镜臂镜臂在镜筒后面,便于显微镜搬移,并作为将镜筒倾斜时的握持部。

2.底座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全镜,呈马蹄形。

3.载物台在物镜下方,呈方形或圆形,用以载放被检物体。

中央有孔,可以透光。

台上装有一弹簧夹,镜检时可以固定标本片。

有的载物台上装有载物台调解旋钮,捻转旋钮,能使标本前后左右移动。

4.光圈在聚光器下方,可以任意开闭,用以调节射入集光线的多寡。

5.电源和亮度调节旋钮用于开启光源和调节光源的亮度。

6.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可使载物台较大距离地升降。

细准焦螺旋可以精确地调节距离。

二、显微镜的光路目镜是显微镜顶部一个非常复杂的部件,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部透镜组成,通常拥有10倍的放大倍数。

虽然图2的显微镜示意图给出的是双目显微镜,但是也有单筒目镜的显微镜。

另一个重要的部件是物镜,通常显微镜都有可以旋转的镜梁,有利于物镜对玻片的观察。

大部分实验室的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通常为:10倍、45倍和100倍,镜头上长标记的英文:low power(低倍),hi gh-dry(高倍)和oil immersion (油镜).有的显微镜可能会有四个镜头,但是最小的放大倍数只有4倍。

显微镜的第三个重要部件为聚光器,它位于载物台下方,收集由灯(光源)发出的光,射到载玻片。

聚光器可以由载物台下方的一个旋钮调节升降。

聚光器中有一个光圈可以调节透过光的剂量。

如果显微镜缺乏电压来调节光源就主要依靠光圈来调节光源的强度。

图1所示的Olympus显微镜的光圈是通过调节一个凸边的圆圈来调节光的强度的。

图2显示了显微镜的光路情况。

三、分辨率显微镜透镜系统的分辨率取决于光圈的数值孔径、光的波长和聚光器的设计。

最好的显微镜的油镜的分辨率一般在0.2 um.这就意味着两个相距0.2 um的物体用显微镜观察就感觉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但是如果相距小于0.2 um,那么两个小物体就被认为是一个物体。

想要使显微镜的分辨率得到最大的发挥,以下因素是必须考虑的:(1)在光源的上方添加蓝的滤光片,因为短的蓝光波长可以提供更大的分辨率。

(2)聚光器需要放在最高的位置上,这样可以使光最大限度的到达目标处。

(3)光圈不能停在靠下的位置。

尽管光圈靠下可以提高对比度,但是它会使光圈的数值孔径变小。

(4)油镜需要在载玻片和100倍的目标之间使用。

必须注意的是放大率增大,分辨率必须增大。

但是单纯的增加放大率,比如使用20倍目镜是不能增加分辨率的。

四、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对光(1)镜检时身体要正对实验台,采取端正的姿态,调整两个目镜之间的距离与观测者瞳距相符,两眼自然睁开,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像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将低倍物镜转至镜筒下方与镜筒成一直线。

镜检时载物台不可倾斜,因为当载物台倾斜时,液体或油易流出,既损坏了标本,又污染载物台,也影响检查结果。

(2)利用自然光源镜检时,最好用朝北的光源,不宜采用直射阳光;利用人工光源时,用日光灯的光源。

转动底部光源或拨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

反光镜有平、凹两面,光源强时用平面,较暗时用凹面,需要强光时,将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时,将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适当缩小。

(3)将待观察的标本置载物台上,载物台上有固定的装置固定标本(见图3)。

通过载物台调节旋钮将标本移至镜筒下方。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物镜镜接近标本。

于转动粗准焦螺旋的同时,需俯身在镜旁仔细观察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

(4)调节目镜之间距离,双眼分别于左、右目镜中观察,待双眼视野重合,同时左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以调节焦距,使视野内的物像看到时即停,再调细准焦螺旋,至标本清晰为止。

(二)物镜的使用显微镜一般具有三个物镜,即低倍、高倍及油镜,固定于物镜转换盘孔中。

观察标本时,使用低倍物镜,此时,视野较大,标本较易查出,但放大倍数较小(一般放大100倍),较小的物体不易观察其结构。

高倍物镜放大的倍数较大(一般放大400倍),能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结构。

油镜放大倍数可达1000倍,用来观察细菌。

(三)低倍、高倍、油镜头的识别(1)标明放大倍数10×、40 ×、100 x,或10/0.25、40/0.65、100/1.30。

(2)低倍镜最短,高倍镜较长,油镜最长。

(3)镜头前面的镜孔低倍镜最大,高倍镜较大,油镜最小。

(4)油镜头上常刻有黑色环圈,或“Oil"或“油”字(四)低倍镜换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光线对好后,捻转载物台调节旋钮寻找需要观察的标本。

(2)如标本的体积较小,不能清楚查看其构造因而不能确认时,则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再旋转高倍物镜于镜筒下方。

(3)旋转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为止。

(4)调节聚光器及光圈,使视野内的物象达到最清晰的程度。

(五)油镜的使用方法(1)将光线调至最强程度(聚光器提高,光圈全部开放,亮度调节旋钮或光源放至最大)。

(2)将标本固定在载物台上,先把低倍镜调至视野最亮,并找到标本视野的适当位置,然后才能换用油镜。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滴香柏油1小滴(不要过多,不要涂开)于物镜正下方标本上。

(4)转动物镜转换盘,使油镜头于镜筒下方。

(5)俯身镜旁侧面,在肉眼的观察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油镜头徐徐下降浸入香柏油内,轻轻接触玻片为止。

但勿使两者相碰,防止损伤镜头或玻片。

(6)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油镜头徐徐上升至见到标本的物象为止。

(7)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物象达到最清晰的程度。

(8)左手徐徐移动载物台调节旋钮,并转动细准焦螺旋以观察标本。

(9)标本观察完毕后,转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升起,取下标本玻片。

立即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香柏油擦净,再用干净的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拭镜头,最后用干净的擦镜纸将镜头上的二甲苯擦去。

注意在擦镜纸擦拭时,要求顺着一个方向旋转擦拭,不能两个方向来回擦。

(六)观察初学者应先用低倍镜观察,这是因为低倍镜视野的实际范围最大,易于发现目的物,将标本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标本朝上),并使标本位于物镜的正下方,转动粗准焦螺旋,同时从侧面观察,待物镜下降到标本约0.5cm时,开始由目镜观察,同时用粗准焦螺旋升起镜筒,直到出现物象后,改用细准焦螺旋,上下微微转动,仔细调节焦距,直至最后获得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此时视野里所观察到的部位不理想时,可利用载物台调节旋钮将最适合的部位移动到视野中央。

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时,一定要从侧面注视,以防低倍镜未对好焦距而造成镜头与玻片相撞,另外要用手指捏住转换器下面的金属盘使之旋转,而不得用手指捏住物镜来转动,否则长期使用后,会使光轴歪斜。

调节光圈和聚光镜,使亮度适中,再仔细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获得清晰物象。

细菌或其他标本的细微结构,都需要用油镜观察,由于油镜的工作距离很短(0. 19mm左右),故使用时必须特别小心。

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部位以后,将镜筒升高,在标本上加一滴香柏油,转换镜头,从侧面注视,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小心下降,使油镜浸入油滴,直到几乎与标本接触为止(注意切勿压在标本上,以免压碎玻片,甚至损坏油镜镜头)。

从目镜观察,先用粗准焦螺旋徐徐升起(只准上升镜筒,不能向下调节),当视野中有模糊的标本物象时,改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直到标本物象清晰为止,如转动粗准焦螺旋已使镜头离开油镜,应重新调节,直至调到看清物象为止。

(七)显微镜的保养(1)移动显微镜时,右手紧握镜臂,左手稳托镜座,勿倾斜,轻轻取出。

不要只用一只手提取,以防显微镜坠落。

然后轻轻放在实验台上。

注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尝试同时拿起两台显微镜。

(2)显微镜放到实验台上时,先放镜座的一端,再将镜座全部放稳,切不可使镜座全面同时与台面接触,这样会导致震动过大,透镜和细准焦螺旋的装置易损坏。

(3)显微镜须经常保持清洁,勿使油污和灰尘附着。

如透镜部分不洁时,用擦镜纸轻擦,如有油污,将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拭去。

尤其在使用油镜后。

检验目镜是否干净的最好方法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用拇指和手指旋转目镜,通过镜头上的灰尘是否运动来判断。

如果通过清理目镜上方起不到清除灰尘的效果,就应该清理目镜的下方,并用特殊的空气罐工具吹走多余的擦镜纸棉绒。

如图4当目镜被拿下清理的时候,应该用擦镜纸遮盖目镜敞开的部分,用特殊的空气喷射装置吹去灰尘和多余的棉绒。

(4)强酸、强碱、酒精、乙醚等都能去漆或损坏机件,需注意不使接触机件。

(5)显微镜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和使用。

(6)目镜和物镜不要随便抽出和卸下。

必须抽取接目镜时,须将镜筒上口用布遮盖,避免灰尘落入镜筒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