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讲解
高一生物知识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高一生物知识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rarr;标本移至中央rarr;高倍镜rarr;大光圈,凹面镜rarr;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一生物知识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大家还可点击进入高一物理知识点的栏目查看!。
光学显微镜的知识

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它利用光学原理和透镜系统将被观察物体的细节放大,使人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结构。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光源、台架和调焦系统等组成。
物镜是放大率最高的透镜,其焦距决定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位于物镜的上方,通过它观察被放大的物体。
光源提供光线,使样品能够被照亮。
台架用于支撑整个显微镜,调焦系统则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以便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和放大效应。
当光线通过物镜时,由于物镜具有一定的焦距,光线会被聚焦在物镜焦点附近。
聚焦后的光线再经过目镜,进一步放大,并形成人眼可以看到的虚像。
这样,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到被观察物体的细节。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样品应该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用夹片固定好。
接下来,通过调节焦距,使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合适,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使样品得到适当的照明。
此外,为了获取更高的放大倍数,可以使用不同倍数的物镜和目镜组合。
光学显微镜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学领域,它被用于观察和研究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等。
通过显微镜,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到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从而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
在医学领域,光学显微镜被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例如,在组织学研究中,医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变组织的细微变化,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在材料科学领域,光学显微镜被用于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通过观察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缺陷,科学家们可以改进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虽然光学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限于光的波长,约为200纳米。
这意味着显微镜无法观察到更小尺寸的结构。
其次,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透明的样品,对于不透明的样品无法进行观察。
此外,由于光线的衍射效应,显微镜的图像可能存在一些模糊和畸变。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1.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之前,先进行检查和清洁。
确保镜片干净并没有损坏。
2. 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物体清晰可见。
可以使用调焦轮进行微调。
3. 在放置和拿取样品时要小心,避免碰撞和损坏。
使用样品架或载玻片来稳定样品。
4. 在观察时,逐渐增加镜片的放大倍数。
过高的放大倍数可能导致图像模糊或失真。
5. 使用光源时要注意光的亮度和角度。
调整光源使得图像清晰的同时,避免对样品造成破坏。
6. 使用时要小心镜头的触摸,避免使用手指直接触摸镜头。
可以使用专门的清洁布擦拭镜片。
7. 当观察完成后,要及时关闭光源并涂盖镜片,以防灰尘和污染。
8. 镜头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或强光源下,以免损坏镜片。
9. 如果需要调整显微镜的设置或清洁镜片,应根据相应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以免引起故障。
10. 镜片和显微镜的其他部分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与目镜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操作技巧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操作技巧光学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光学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结构、细胞以及微生物等,从而提供有关样本的详细信息。
本文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操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这一仪器。
一、光学显微镜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聚光镜、台子和光源等部分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效果,并结合光的折射和散射原理。
当光线经过物镜和目镜的连续放大后,样本上的微小结构将变得清晰可见。
二、样本准备与放置在使用光学显微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好待观察的样本,并将其放置在显微镜的台子上。
样本放置时应尽量平整,确保不会发生晃动或移位。
如果需要移动样本,可以使用显微镜台子上的移动滑块进行微调。
三、调整物镜与目镜在开始观察之前,我们需要先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并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物镜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节就会越清晰,但视野会更小。
目镜的倍数决定了最终放大率,通常是10倍或15倍。
调整物镜和目镜时,可以使用显微镜上的焦距调节按钮,将样本聚焦到最清晰的位置。
四、调整光源与聚光镜光源是光学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
在观察时,应根据样本的特性和需要调整光源的亮度。
有些样本需要更强的光照,而有些则需要较弱的光照。
此外,通过聚光镜的调节,我们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聚焦程度,以便更好地观察样本。
五、眼睛调节与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我们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眼睛调节。
首先,保持正确的坐姿,使眼睛与目镜垂直对齐。
然后,通过设备上的眼镜矫正按钮或转盘,调整两只眼睛的视觉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同时,注意保持眼睛的舒适度,避免用力过度。
六、观察与记录一旦完成上述调整,我们就可以开始观察样本了。
在观察时,应逐渐调节焦距,确保样本的不同层次可以清晰可见。
此外,还可以通过转动台子或调整聚光镜的角度,改变观察的角度和深度。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细节和结构。
以下是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光源。
一般来说,可通过旋转光源的控制盘来调节光的强弱。
2. 调节目镜管和物镜:将目镜管从显微镜顶端的架子上拉起,并将物镜旋转至最低放大倍数。
将顶端的一片玻片或载玻片放置在物镜下方。
3. 调节工作台:用显微镜的粗动调节按钮将工作台调整至与物镜的焦点位置相距较远,然后再利用细动调节按钮缓慢地将工作台移至物镜的焦点处。
4. 将试样放置在载玻片上:将待观察的样品或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夹片固定住。
5. 定位和对焦: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工作台上,并利用粗动调节按钮将载玻片移动至显微镜的中心位置。
然后,通过细动调节按钮逐渐调整焦距,直到图像清晰可见。
6. 观察和调整:开始观察样品,如果图像不够清晰,可以通过细动调节按钮微调焦距直至满意的清晰度。
7. 调整放大倍数:如果需要调整放大倍数,可通过转动物镜切换旋钮或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8. 完成观察:观察完毕后,将物镜旋转至最低放大倍数,移开载玻片,并关闭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使用光学显微镜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并小心操作,避免损坏。
观察时应遵循安全规范,尤其是当使用高倍物镜时,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
高中生物15高考总复习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讲解——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专题

高考总复习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专题编稿:宋辰霞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说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2.掌握光学显微镜使用中一些注意事项3.总结教材中与光学显微镜使用有关的实验及实验注意事项【考点梳理】考点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 显微镜的有关知识:(1)显微镜结构①机械结构: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压片夹、物镜转换器②光学结构: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遮光器、反光镜(2)注意事项: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注意:放大倍数指直线距离放大倍数,即是对边长的放大倍数,而非对面积的放大倍数。
如:当放大倍数计算为50倍时,对面积的放大则是502倍)②目镜上无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上有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镜头离装片的距离越近。
如下图:①②表示目镜,③④物镜。
③显微镜成像为倒立实像,注意目标的移动方向:如:若需将视野中在左上方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需继续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④左图是放大10倍的物像,右图是放大20倍时的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越小(即观察到的物体数越少),但观察到的物体体积变大。
注意:由低倍镜转入高倍镜观察时,因视野变小(高倍物镜看到的只是低倍物镜视野的中心部分),需先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上高倍物镜,又因视野变暗,需将视野调亮一些,可选用凹面反光镜或换上大光圈。
⑤视野中污点产生的原因:若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可能是由目镜、物镜、载玻片上的污物造成。
可通过转动目镜,移动载玻片,转换物镜镜头的方法来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2.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复原放回(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右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直至看到白亮的视野(3)低倍镜观察:①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
②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直到物镜镜头接近标本为止需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以免物镜头与标本相撞)。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放大物体,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察觉的细小结构和细胞。
以下是关于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的详细说明。
1.显微镜的种类:(1)光学显微镜:它主要由物镜、目镜、光源和放大倍率调节器组成。
光线经过物镜放大物体后,再经过目镜投射到人眼上。
(2)电子显微镜:它使用电子束而非光线来放大物体。
根据电子束的加速方式,可以进一步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两种。
2.主要部件:(1)物镜:它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可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
物镜的放大倍率一般为4×、10×、40×和100×等。
(2)目镜:也称为眼镜,是位于显微镜顶部的一组镜片。
它可以进一步放大物镜产生的物体放大图像。
(3)光源:用于照亮被观察物体。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等。
光源的亮度对观察物体的影响很大。
(4)舞台:放置被观察物体的平台。
(5)焦调节器:用于调节物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3.显微镜的使用:(1)准备:确保显微镜以及被观察物体的表面都是干净的,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2)调节光源:找到光源的开关,在观察之前,根据需要调节光源的强度。
(3)放置样本:将被观察物体放在舞台上,确保物体位于物镜下方。
(4)调焦:将物镜缓慢地向下或向上移动,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可以使用焦调节器微调焦距。
(5)调整放大倍率: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和目镜来调整放大倍率。
(6)观察和记录:观察被放大的图像,注意细节,并使用笔记本或照相机记录下来。
(7)保养:使用后,清理显微镜,确保它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并避免碰撞或震动。
4.注意事项:(1)避免触摸物镜和目镜,因为手指上的油脂会导致光的折射和减弱图像的亮度。
(2)在调节焦距时要小心,以免物镜或目镜与被观察物体接触。
(3)使用显微镜时要保持良好的体姿,以确保观察的舒适度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显微测量需要以目镜测 微尺来进行,但其分度值随着放大 倍数的变化而变化,长度也不一样, 因此需要事先进行标定。而镜台测 微尺的长度是已知的,目镜测微尺 的标定是通过镜台测微尺来进行的。
返回上一层
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
0.01mm
0
1
2
3
40
1
2
3
4
5
6
7
8
目镜测微尺
(长度随放大倍数发生改变)
实验内容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 显微镜持取正确姿势 ✓ 使用前后的镜头维护 ✓ 注意标本的放置方向 ✓ 观察时注意双目齐睁 ✓ 高倍镜不得使用粗调 ✓ 严禁拆卸任何部件 ✓ 使用后恢复机器原貌
返回上一层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内容
其他常用光学显微镜
✓ 检测显微镜 ✓ 解剖显微镜 ✓ 倒置显微镜 ✓ 偏光显微镜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构造和使用
目的要求 用品材料 实验内容 复习预习
光学显微镜构造和使用
目的要求 用品材料 实验内容 复习预习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目的要求
❖ 熟悉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和用途; ❖ 掌握显微镜维护的基本知识; ❖ 初步掌握低倍镜、高倍镜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其他几种显微镜介绍
检测显微镜SFC-86
双筒解剖显微镜
其他几种显微镜介绍
偏显微镜
返回上一层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复习预习
❖ 复习“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 预习“生物绘图的要求及方法”(p10) ❖ 预习第二次实验“细胞形态和显微测量” ❖ 携带实验报告纸、铅笔、橡皮擦、直尺
高倍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内容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使用练习
✓字母装片:观察中注意字母像与实 际装片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头发装片:调节推片器定位头发的 十字交叉点
✓玻璃纤维:调节推片器定位玻璃纤 维的十字交叉点
✓问题思考:对颜色深的标本与颜色 浅的标本在观察过程中有何不同?
返回上一层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镜台测微尺
(每一大刻度值为0.1mm,小刻度值为0.01mm)
细胞形态和显微测量
实验内容
细胞的显微测量
✓ 标定镜台测微尺 ✓ 蛙红细胞的测量
目镜测微尺的标定
*装入目镜测微尺
放镜台测微尺于载物台
记录二者在重合线之间的刻度
调节使镜台测微尺 与目镜测微尺平行
取下镜台测微尺
计算标定值
如在低倍镜下重合线之间目镜测微尺的长度为50格
(1)标定物镜:40
(2)重合线之间,
目镜测微尺
格,镜台测微
尺格
(3)求值:
目镜测微尺的每一小格相当于镜台测微尺的
目镜测微尺的标定值为
微米
小格
细胞形态和显微测量
镜台测微尺的长度为68格
则:
50:68=1:x
x=1.36格,即目镜测微尺的1小格相当于镜台测微尺 的1.36格,而镜台测微尺每1小格的长度为10um,则目镜测微 尺每1小格的长度为13.6um。
标定时 应注意 的问题
• 标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以免损坏测微尺; • 重合线的判断应在二者刻度线完全重合; • 比例式的计算; • 标定值只能在同一放大倍数下进行测量。
用品材料
❖ 玻片标本 字母装片、头发装片、玻璃纤维
❖ 实验材料 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擦布、香 柏油、二甲苯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内容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 机械系统部分 ✓ 光学系统部分 ✓ 照明系统部分 ✓ 图像记录系统
机械部分
镜座 镜柱 活动关节 镜臂 调焦器 镜筒 物镜转换器 载物台 推片器与游标卡尺
柱状上皮细胞 蝾螈小肠切片 (HE染色)
星状细胞
离体培养的新生老鼠脊 髓神经细胞(HE染色)
平滑肌细胞 小鼠平滑肌细胞
小鼠肝细胞切片 小鼠肝细胞内DNA的显示(Feulgen反应)
圆形细胞
人血涂片 (Giemsa染色)
(红色箭头示白细胞,兰色箭头示红细胞)
细胞形态和显微测量
实验内容
第二部分
二、细胞形态和显微测量
目的要求 用品材料 实验内容 实验报告 复习预习
细胞形态和显微测量
目的要求
❖ 掌握光镜下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 掌握临时制片和显微绘图的方法; ❖ 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 了解细胞显微测量的原理。
细胞形态和显微测量
用品材料
❖ 玻片标本 人口腔上皮细胞、平滑肌装片、牛脊髓横 切片、小鼠肝细胞切片、蛙血涂片
光学系统部分
目镜(接目镜)
“5×”,“10×”的含义。目镜指 针 低倍镜 (8x,10x):0.25,160
物镜(接物镜)
高倍镜 (40x,45x):0.65,160/0.17
油 镜 (90x,100x):1.25,160/0.17
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照明系统部分
光 源 : 内光源与外光源 反光镜 : 凹面镜与平面镜 聚光镜 : 升高与降低聚光镜 光 圈 : 放开与关闭光圈
❖ 实验材料 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小镊 子、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牙签、纱布、 擦镜纸、吸水纸、解剖刀、剪刀等
细胞形态和显微测量
实验内容
❖ 细胞的形态观察 ❖ 细胞的显微测量
细胞形态和显微测量
实验内容
第一部分
细胞的形态结构观察
✓ 扁平细胞——人类口腔上皮细胞
✓ 柱状细胞——小鼠小肠上皮细胞
如何调节观察视野的明暗度?
显微图象系统
普通生物显微镜
数码生物显微镜 生物显微镜(含摄影系统)
返回上一层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内容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 取镜 ✓ 放镜 ✓ 对光 ✓ 放片 ✓ 调焦(粗调焦和细调焦)
低倍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内容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 定位 ✓ 换镜 ✓ 调焦(细调焦)
✓ 星形细胞——牛脊髓神经细胞
✓ 梭形细胞——小鼠平滑肌细胞
✓ 圆形细胞——蛙血(示红细胞)
✓ 小鼠肝细胞切片观察
返回上一层
人口腔上皮细胞制备(临时制片)
取干净载玻片
滴入0.9%NaCl溶液
取口腔上皮细胞
盖上盖玻片
亚甲基蓝染色 观察
扁平上皮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扁平上皮细胞 蟾蜍扁平上皮细胞(HE染色)
如何进行蛙细胞的显微测量?
转动目镜镜筒 短轴
长轴
目镜测微尺
细胞形态和显微测量
实验报告
描绘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 记录蛙红细胞显微测量结果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蛙红细胞示意图
分别记录5个蛙红细胞的长径和短径,并计算平均值。
1 长径
蛙红细胞测量结果
2
3
4
单位:m
5
平均
短径
目镜测微尺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