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巴赫的音乐奥秘》(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巴赫》优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巴赫》优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巴赫》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巴赫》这首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2.了解巴赫作为音乐家的背景和贡献;3.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准备工作1.录制《巴赫》这首音乐作品;2.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以便展示巴赫的生平和作品。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 利用音乐播放《巴赫》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妙的旋律。

-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喜欢的音乐类型。

2.文化背景介绍:- 通过展示巴赫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巴赫的生平和他在音乐领域的贡献。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巴赫的认识和了解。

3.音乐作品分析:- 分析《巴赫》这首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构成形式,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指导他们学会分析音乐作品。

4.音乐欣赏与表演:-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巴赫》的感受和想法。

-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可以通过舞蹈、绘画、写作等形式进行表演。

5.总结回顾:-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向学生提问巴赫的相关知识,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6.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了解更多关于巴赫的信息,并可以在家中继续欣赏和研究巴赫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评价1.老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情况。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分享彼此的表演和作品,鼓励积极反馈和建设性意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了巴赫这位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

学生在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自由表达的环节,学生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个人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和反思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巴赫》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巴赫音乐的主要风格和特点。

2. 掌握巴赫作品的音乐结构,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3. 提高对巴赫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巴赫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以及其音乐结构的复杂性。

2. 教学难点:对巴赫音乐深层次的理解,包括其哲学内涵和宗教信仰在音乐中的体现。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巴赫音乐的CD或音频文件,以便在课堂上播放。

2. 准备一些有关巴赫的图文资料,以便学生查阅。

3. 制作PPT,用于展示巴赫音乐的相关信息。

4. 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行了解巴赫及其音乐的基本信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音乐欣赏:播放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片段,请学生欣赏并谈谈感受。

2. 引入巴洛克时期的背景和巴赫的生平简介,以及《G弦上的咏叹调》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二)新课教学1. 了解巴赫的代表作品:通过聆听、分析《G弦上的咏叹调》、《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作品,了解巴赫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欣赏巴赫的管风琴作品:通过聆听、分析《哥德堡变奏曲》等作品,了解巴赫在管风琴音乐方面的成就。

3. 音乐知识讲解:讲解复调音乐、主调音乐等音乐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巴赫的音乐。

4. 音乐表演实践:鼓励学生尝试演奏巴赫的简单乐谱,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自信心。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巴赫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巴赫作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对音乐史的贡献。

2. 引导学生思考巴赫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和启示,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巴赫音乐。

(四)作业布置1. 推荐学生聆听巴赫的其他作品,如《创意曲》、《平均律曲集》等,加深对巴赫音乐风格和特点的认识。

2. 鼓励学生尝试演奏巴赫的简单乐谱,并在下次课堂上展示。

3.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巴赫音乐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巴赫音乐风格的特点,如严谨的结构、丰富的和声表现等。

高中音乐 巴赫教案

高中音乐 巴赫教案

高中音乐巴赫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介绍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这位重要的音乐家,并通过讲解他的生平和作曲风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巴赫的音乐作品。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音乐课程。

一、巴赫简介巴赫是德国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被誉为是巴洛克音乐的巅峰之作。

巴赫出生于1685年,以器乐音乐和管弦乐作品为主,他的音乐风格严谨、富有内涵,充满了宗教色彩。

巴赫的音乐生涯包括两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在德国底姆施塔特(Eisenach)的早期生活,他的父亲是一位音乐家,并且在家庭中接受了音乐教育。

然后,巴赫进入了莱比锡(Leipzig)的圣托马斯学校,成为一位学生并担任教堂的音乐总监。

巴赫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教堂音乐、管弦乐、室内乐和键盘音乐等。

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各种类型和风格,是音乐史上的宝贵遗产。

二、巴赫的重要作品巴赫的音乐作品众多,其中一些是非常有代表性且被广泛演奏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作品:1.《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这是巴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大提琴音乐的巅峰之作。

这部组曲由六个乐曲组成,每个乐曲都以不同的舞曲形式呈现,包括序曲、阿勒曼德舞、库伯舞和波尔卡等。

2.《音乐的奉献》这是巴赫最具挑战性的作品之一,是一部前卫的键盘音乐作品。

它由数学公式和音乐主题相结合,展示了巴赫作为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的才华。

3.《马太受难曲》这是巴赫最著名的宗教音乐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部受难曲由两个合唱团和管弦乐队组成,以圣经中的马太福音描述的受难事件为基础。

4.《平均律钢琴曲集》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巴赫键盘音乐的巅峰之作。

钢琴曲集由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曲组成,每个小调和大调的音阶都有一首曲目。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学习巴赫的生平和作曲风格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介绍巴赫的生平和作曲风格,让学生了解他的音乐背景和创作理念。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相关文章和听取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巴赫的音乐世界。

人教版三下音乐教案《巴赫》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下音乐教案《巴赫》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下音乐教案《巴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巴赫的生平和音乐风格- 研究巴赫的代表作品- 培养学生对巴赫音乐的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教学准备- 电脑或投影仪- 巴赫的音乐作品CD或音频文件- 巴赫的图片和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通过展示巴赫的图片和介绍他的生平,引发学生对巴赫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播放巴赫的一首代表作品,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魅力。

3. 分析巴赫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发表对巴赫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 给学生分发巴赫音乐的歌词,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含义和内涵。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巴赫音乐的理解程度。

2. 分组让学生选取一首巴赫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3. 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分享彼此对巴赫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 引导学生分析巴赫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讨论巴赫的音乐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第三课时1. 引导学生研究巴赫音乐的演奏技巧,例如如何正确使用乐器、掌握节奏和音准等。

2. 分发乐谱给学生,并指导他们演奏巴赫音乐的片段。

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表演,展示他们在演奏巴赫音乐方面的成果。

4. 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音乐表演技巧。

教学评价- 学生对巴赫的生平和音乐风格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巴赫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的提高- 学生的小组报告和音乐表演的质量拓展延伸- 邀请专业音乐人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巴赫音乐的见解和经验。

-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音乐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巴赫及其他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和贡献。

巴赫音乐教案

巴赫音乐教案

巴赫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巴赫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介绍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及其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巴赫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巴赫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演奏巴赫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简要介绍巴赫的生平和音乐成就,强调他在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地位。

2. 播放一段巴赫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巴赫音乐的独特魅力。

主体:3. 分析一首巴赫的音乐作品,解读其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4. 引导学生讨论巴赫音乐的特点,如复调的运用、对位法的应用等。

5.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首巴赫的音乐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其特点并进行小组展示。

实践:6. 引导学生尝试演奏巴赫的音乐作品,可以选择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进行演奏。

7.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的创作,可以在巴赫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或创作新的音乐作品。

总结:8. 总结巴赫音乐教案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9. 提供一些巴赫音乐的资源和推荐书目,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巴赫的音乐作品。

教案评估:10. 通过学生的小组展示、演奏和创作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11. 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巴赫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巴赫音乐的分析和研究资料- 音乐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音乐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巴赫的音乐文化背景。

2. 组织学生进行巴赫音乐比赛或音乐会,展示他们的演奏和创作成果。

3. 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巴赫音乐的介绍视频或音频。

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音乐水平,调整教案的难易程度和内容。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演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3. 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巴赫音乐。

【精品作文】对巴赫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的赏析与体会

【精品作文】对巴赫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的赏析与体会
3.《马太受难曲》第1分曲赏析:
第一分曲是开场的双合唱曲,是巴赫精心创作的结晶,揭开了整部作品的序幕。乐队开始不停反复演奏同一个低音,显得那样沉重。
(1)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通过哪些音乐要素和创作技法(主调还是复调)来表现?
(3)学唱主题:
感受沉重的低音:
(4)《马太受难曲》第1分曲合唱三个层次赏析:
1707年,巴赫和他的表妹玛丽亚·巴巴拉结为夫妻。婚后生有七个孩子。由于巴赫的许多作品在当时还不能为更多的人们所赏识,加上子女多,开支大,晚年巴赫家境比较困难。后在莱比锡逝世,享年65岁。
巴赫地位:
巴赫的音乐,可以说是构成欧洲音乐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对于整个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来说,巴赫的音乐成就,可以说是架在这座殿堂上的圆顶;对于其后的欧洲音乐发展来说,虽然直到19世纪巴赫才具有真正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一旦产生,便对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虽然终身未出国门,但却是将 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品:
巴赫著名的器乐作品为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法国组曲》(6首)、《英国组曲》(6首)、《帕蒂塔》(6首)、《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独奏长笛奏鸣曲》
以及重要的乐队作品: 4部《乐队组曲》和6部《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他最后的作品《戈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是300年来复调技术的总结性作品。艺术成就:
严谨平稳的节奏巴赫作品以节奏严谨平稳而著称。从开始到结束,一般都处于一个基本节奏之中。没有浪漫派演奏手法常用的自由地、时慢时快的节奏。

《第十四节 巴赫》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十四节 巴赫》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巴赫》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巴赫的生平宁代表作品。

2. 掌握巴赫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3. 通过对巴赫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声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巴赫的音乐风格和特点,能够欣赏巴赫的音乐作品。

2. 教学难点:通过巴赫音乐作品的演奏和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巴赫的生平宁代表作品、音乐风格和特点等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音乐欣赏的音响设备,以及相关的乐器和伴奏音乐。

3. 提前组织学生预习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巴赫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2. 介绍巴赫的生平宁创作背景(二)新授知识1. 聆听巴赫的音乐,感受其风格特点2. 探讨巴赫音乐的风格,总结音乐因素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三)互动环节1. 分组讨论: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因素的运用2. 小组展示:分享讨论效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判(四)教室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因素在音乐中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巴赫的音乐,深入了解其作品。

(五)安置作业1. 推荐学生欣赏巴赫的其他作品,如《勃兰登堡协奏曲》等2.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巴赫音乐的赏析文章,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巴赫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能够准确演奏巴赫音乐作品中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 提高声乐欣赏和表现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巴赫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掌握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巴赫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演奏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巴赫音乐作品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 制作PPT课件,包含巴赫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分析。

3. 准备乐器和学生用琴,确保演奏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4. 邀请有经验的音乐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教学质量。

初中音乐巴赫教案模板

初中音乐巴赫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巴赫及其作品,感受巴赫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巴赫的音乐风格特点。

2. 赋格曲的结构和演奏技巧。

教学难点:1. 赋格曲的复杂结构和演奏技巧。

2. 学生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巴赫的音乐作品。

2. 乐谱,用于学生演奏和练习。

3. 乐器,用于学生演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巴赫的生平和作品。

2. 播放一段巴赫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二、学习赋格曲1. 向学生讲解赋格曲的结构和演奏技巧。

2. 分组练习,让学生熟悉赋格曲的演奏。

三、欣赏与分析1. 播放巴赫的赋格曲,让学生欣赏。

2. 引导学生分析赋格曲的结构和演奏技巧。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巴赫音乐的风格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演奏和练习赋格曲。

二、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作曲家的赋格曲作品。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其他作曲家赋格曲的理解。

三、创作1. 引导学生根据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自己的赋格曲。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巴赫音乐的魅力和创作技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在演奏和创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巴赫及其作品,让学生了解了巴赫的音乐风格特点。

通过学习赋格曲的结构和演奏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开巴赫的音乐奥秘》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杨丽圆
一、知识目标
通过对身边的巴赫作品(《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G弦上的咏叹调》《歌德堡变奏曲》等等),以及《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等作品的赏析,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巴赫作品的基本特征、高超的复调手法、深刻的宗教内涵和人文精神。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身边的巴赫作品分析,总结出巴赫作品基本特征。

通过对《勃兰登堡协奏曲》(第1号)的作品分析、感受复调魅力,并使学生掌握主、复调音乐的概念及风格差异。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并透过《马太受难曲》等作品,体味音乐所折射出的巴赫的精神世界,深刻了解这首作品之所以成为巴赫音乐从埋葬走向复活的转折点,是因为音乐中无不渗透出生命的真正涵义,即以一种超我的状态坚定自身对理想和信仰不断的追求,永不放弃。

[重点难点]
一、通过多渠道的巴赫音乐作品把握巴赫基本风格特征,进而能辨认巴赫作品。

二、通过《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的赏析,了解他精湛的对位技巧、无限的复调魅力,虔诚的宗教情怀和大胆的人文革新。

[教学策略与手段]
一、现代教学手段——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二、通过对身边各种形式存在的巴赫作品内容的赏析,缩短学生与宗教音乐的距离感,并激发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三、通过分析、比较、创作等的方式,启发学生并获取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
导入:地铁中奏响的《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并思考两个问题:
1.关于这个作品,你的直觉感受是什么?
2.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吗?
一、揭开巴赫的音乐奥秘
(一)经典巴赫——无处不在经久不衰
通过各种形式呈现的巴赫作品,初步感受巴赫的基本基本特征
1.手机彩铃(《G弦上的咏叹调》)
较缓慢的速度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属于节奏较缓慢的时代,巴赫的作品同样也是如此。

(节拍器)
2.街舞(土耳其:”飞翔的巴赫“时尚牵手古典)
气息悠长的乐句巴洛克时期乐句大多气息悠长,巴赫的作品大多乐句气息悠长。

(请同学拿起手中的书本同步旋转)
3.广告(Touch wood 手机美妙新广告)
严谨平稳的节奏巴赫作品以节奏严谨平稳而著称。

从开始到结束,一般都处于一个基本节奏之中。

没有浪漫派演奏手法常用的自由地、时慢时快的节奏。

4.电影《英国病人》中的《歌德堡变奏曲》
起伏不大的音乐线条总的来说,巴赫的音乐线条起伏不像浪漫主义音乐中的线条起伏那么大。

但稳重之余又不失动力。

(这个作品原本是为一个失眠的人而创作)
5.实践与运用
根据巴赫的音乐特征,判断以下三首乐曲哪首属于巴赫的作品?
师:那么,凭着以上得知的这几点艺术特征,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巴赫的音乐理解为平淡、沉闷、刻板甚至乏味呢?巴赫是个复调大师,他以精湛的复调技巧将原本简朴的音乐发挥到了极致,赋予了音乐无限的魅力!
(二)复调巴赫——精湛对位无限魅力
1.初步感受复调特征
通过一首特别的歌曲《See You Again、Sugar、Love Me Like You Do》
初步感受复调音乐特征。

思考:这首歌是怎样把这三首歌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
2.复调音乐定义(略)
3.《勃兰登堡协奏曲》赏析
被瓦格纳称为一切音乐中最伟大的奇迹——《勃兰登堡协奏曲》
(1)《勃兰登堡协奏曲》简介
(2)合——初步欣赏乐曲开头全奏部分
(3)分——欣赏乐曲中各声部间的此起彼伏段落(乐曲通过绵延不断的乐段音乐对比,突出了色彩的变化和彼此竞赛的关系)
(4)实践感受感受乐器的音色对比和配合
请学生用乐器的拟声词分组唱一唱圆号组(bong)、木管组(dv)、弦乐组(wu),感受乐器的音色对比和此起彼伏
(5)整体欣赏《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号),并思考这些乐器组之间是如何配合的?
4.实践与运用听辨主调与复调作品
(三)宗教巴赫——突破革新超凡入圣
巴赫的复调技巧精湛、无以伦比,但是这些一旦和他的宗教热情结合,只能让人感觉到灵魂的重而忽略了那些技法,巴赫的音乐充满信仰,那是他至爱一生的信仰。

1.欣赏电影《拉斯维加斯风云》主题曲
问题:你知道这段音乐来自巴赫的哪部作品吗?从音乐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
2.《马太受难曲》简介:这部作品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和“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

”它是以福音书中记载的主耶稣受难的全过程为内容。

这部作品阵容强大,气势恢弘。

是巴赫音乐从埋葬走向复活的转折点。

3.《马太受难曲》第1分曲赏析:
第一分曲是开场的双合唱曲,是巴赫精心创作的结晶,揭开了整部作品的序幕。

乐队开始不停反复演奏同一个低音,显得那样沉重。

(1)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通过哪些音乐要素和创作技法(主调还是复调)来表现?
(3)学唱主题:
感受沉重的低音:
(4)《马太受难曲》第1分曲合唱三个层次赏析:
第一层次(片段)《来吧,儿女们,分担我的悲恸。


第二层次(片段)《合唱与众赞歌》 男女生分角色朗诵异教徒和锡安姑娘 第三层次(片段)《啊,上帝的羔羊》
(5)《马太受难曲》第1分曲完整欣赏(带字幕)
4.《马太受难曲》第78分曲赏析(表格略)
二、总结
巴赫的音乐是关乎灵魂的。

正因为关乎灵魂,他的音乐作品才充满了灵性,才成为了超凡入圣的圣乐。

内心深处的虔诚,在精湛的复调对位技术中得到了最生动、最丰富和最直接的体现。

三、思考升华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易浮躁、充斥物质、功利的时代,巴赫的作品给我们又带来了什么启示?随着巴赫的作品《最后一天》结束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