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堵截电信诈骗的案例

合集下载

2024年银行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件简报范文(3篇)

2024年银行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件简报范文(3篇)

银行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件简报范文(3篇)银行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件简报范文(精选3篇)银行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件简报范文篇1近日,一男一女两位客户神色慌张,匆匆忙忙的来到中国银行勉县支行营业部。

客户称自己在网上办理了一笔贷款,不但没有办下来,而且现在需要额外向对方汇10000元,还被客服告知如果不汇钱至指定账户,将被告知其和家人进行司法查询。

在该支行内控副行长与理财经理共同询问事情经过后得知,原来,客户因急需用钱,在网上咨询小额贷款业务,并与一位自称“__银行客服”的人取得了联系,“__银行客服”向他发送了一则短信后,客户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下载了一款名为“__银行借贷”APP。

在APP上上传身份证与银行卡后,APP系统提示客户卡号输入有误。

随后,“__银行客服”给客户打来电话,告知客户:“系统显示您提款的银行卡号有误,该笔资金现处于冻结状态”,要求客户转账10000元到指定账户中,用于贷款资金的解冻,如果不立刻进行转账,客户不仅无法获得这笔贷款,而且还会因为未按时偿还本息被纳入失信人员名单,面临被起诉的风险,并将对客户进行司法查询。

“__银行客服”的一通欺诈说辞令客户惊慌失措,但心中也是疑惑不解,便立刻赶到支行寻求帮助。

听完客户的描述后,该行内控副行长与理财经理确定客户遭遇网络贷款类电信诈骗,客户再次拨打“__银行客服”电话,“__银行客服”听闻客户身在银行网点,随立刻挂断电话。

同时,经客户同意查看了客户手机中的贷款APP后,将发现的疑点一一讲给客户:一是客户下载的“__银行借贷”APP与官方APP相比,除图标类似外,其他完全不同;二是办理贷款类业务是不需要向账户内存钱的;三是拨打“__银行”官方客服电话,未查询到客户任何贷款申请记录。

至此,客户意识到自己遭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放弃了转账,并对该行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感谢。

该行工作人员向客户推荐下载了国家反诈APP,并关注“平安中行”微信公众号,用一个个鲜明的案例向客户普及防诈骗知识,提高反诈意识。

银行拦截电信诈骗新闻稿

银行拦截电信诈骗新闻稿

银行拦截电信诈骗新闻稿银行拦截电信诈骗新闻稿:XX农商银行:成功拦截电信诈骗守护客户钱袋子播报文章近日,XX农商银行金家支行员工成功拦截一起电信诈骗,成功帮客户避免近万元的经济损失。

“幸好你们工作人员极力劝解,不然我辛辛苦苦攒的钱就要打水漂了。

”事后,当事人谭女士连连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当日下午,客户谭女士急匆匆来到金家支行,表示要办理异地跨行转账业务。

工作人员按惯例询问客户收款人信息及汇款原因,结果谭女士对收款人不甚了解,工作人员立即高度警惕,进一步询问谭女士转账用途。

经询问得知,原来谭女士目前无业在家,一直想找一份兼职。

前期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个微商,该微商在朋友圈售卖一种宣称包治百病的中药,看到微商经常发布伪造的刷单记录并招募代理,谭女士便降低了心理戒备,主动联系该微商沟通代理事宜。

为让买方放心,微商提供了一个公司账号,谭女士便深信不疑到银行来转账。

经授意,工作人员查看了谭女士的聊天记录及该微商的朋友圈,发现其在朋友圈售卖的中药既无商标厂家也无药品生产许可证,该微商也没有药品经营资格证。

其在聊天中抓住了谭女士想独立赚钱的心态,一直怂恿谭女士签更高级别的代理。

工作人员判断这是一起微商售假诈骗案件,立即劝说谭女士可能被骗了。

见谭女士有所犹豫,工作人员引导谭女士与微商卖家沟通,让其提供公司照片,产品许可证等资料。

但卖方一直闪烁其词,甚至将谭女士拉黑。

此时谭女士才恍然醒悟,意识到被骗。

为防止客户再次遇到此类诈骗事件,工作人员拿出相关新闻报道和身边的实际案例,向其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并指导谭女士现场安装国家反诈APP 软件,提醒谭女士对电信诈骗套路格外小心。

一场电信诈骗,在XX支行工作人员敏锐的意识和敬业的操作下被成功拦截了,这只是XX农商银行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一个缩影。

XX农商银行将始终用热忱做好服务,用专业守护群众的钱袋子,为客户打造一个放心银行、贴心银行、百姓银行。

我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

我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

防范金融诈骗,做好金融卫士——湖大支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例近日,湖大支行成功堵截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挽回了4万多元的经济损失,获得客户称赞。

8月23日下午3点钟左右,一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神色慌张,情绪激动的进入我行营业网点,直接奔向高柜窗口,告知工作人员自己接到了诈骗电话,并且卡内的4万元学费钱已经被莫名转走。

工作人员听到客户的陈述后,当即判断明显是一起诈骗事件,立马为客户办理了挂失手续,先将客户银行账户设为止付状态,以防更大的损失;随后,在系统中查询客户当天是有两笔金额合计4万元的转出交易,但是转入的账号并不是他人或者商户账号,而是430083538开头的内部账号,经与同事沟通工作人员发现这是一起省行前两天刚刚发文学习一起利用网银账户保证金诈骗的案例。

随后上报了我行委派营运主管,将学习的文件拿出比对,果然是我行的账户商品保证金内部账户。

确定了诈骗分子的途径之后,我们立即联系了网点经理将客户带至电子银行服务区,要客户登录网银,进入账户商品保证金查看,4万多元果然在保证金账号,当即为客户转回银行卡内。

再到柜台办理了解挂,关闭网银、销户转出等业务。

及时、高效的为客户挽回了损失。

不法分子借助电信、网络等手段实行诈骗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给银行客户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危害,各营业网点对当前案件防范形势应有充分的认识,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建设最安全银行活动,加强员工的案防教育,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发动全员积极参与电信诈骗防范工作,积极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声誉,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一是深刻认识协防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

有效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二是做好宣传。

积极向客户进行宣讲,解释银行业务办理的常识、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等。

通过柜面宣传引导、张贴提示标语、大堂经理或客户经理温馨提示等方式告诫客户不要轻信各类中奖信息、不要轻信别人的投资误导等;提醒客户保护好自己的密码和存款介质;三是强化学习。

银行堵截电信诈骗案例启示

银行堵截电信诈骗案例启示

银行堵拦电信诈骗案例启示电信诈骗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经常发生在银行客户身上。

为了有效防范电信诈骗,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堵拦是一种重要手段。

以下通过一起银行成功堵拦电信诈骗案例,探讨银行应对电信诈骗的启示。

事件回顾某银行收到了一名客户的求助电话,称他被电信诈骗团伙骗取了财产,希望银行帮助挽回损失。

经过调查,银行发现客户在接到电话后被诈骗者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谎称其银行账户存在异常情况,需立即操作转账等操作。

客户出于信任,按照诈骗者要求进行了操作,导致财产损失。

银行通过查看客户的账户流水发现了异常转账记录,立即冻结了账户,阻止了进一步损失的发生。

同时,银行协助警方追踪嫌疑人,最终将涉案人员抓获并挽回了客户的部分损失。

启示一:加强客户教育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的教育,告知他们银行绝不会以电话、短信等方式要求客户操作转账等敏感操作,防止客户受到电信诈骗的影响。

此外,银行还应该不断提醒客户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账户密码、身份信息等重要数据。

启示二:建立及时堵拦机制银行需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客户存在被电信诈骗的可能,能够及时堵拦,冻结账户、暂停操作,避免进一步损失。

银行应当投入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提高监控能力和反应速度,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启示三:与警方合作银行应积极与警方合作,协助警方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追踪嫌疑人,挽回受害客户的损失,并为警方提供相关线索和协助。

只有银行和警方共同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的发生。

结语本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银行应该做好防范电信诈骗的工作,加强客户教育,建立及时堵拦机制,并与警方合作,共同应对电信诈骗现象,保护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电信诈骗带来的威胁,确保银行业的安全稳健发展。

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

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

银行成功阻止电话诈骗的案例.doc 建行合肥科技支行堵截电信诈骗事件
近年来,电信诈骗屡见不鲜,作为银行,帮助客户保护自己的“钱袋子”,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近日,合肥科技支行工作人员吴昊接到客户史先生来电,告知其母亲李女士自己开公司,在科技支行开立了对公基本存款账户。

今日上午收到银行电话,告知可以办理200万银行贷款,因此向支行询问贷款相关手续。

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察觉到一丝异样,因为我行贷款额度的确定都需经过评估、查询征信等流程,不可能如此随意地告知贷款额度。

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客户经理,得知并没有人联系过其母亲。

因此工作人员立即告诉史先生,其母亲很有可能是遇到诈骗分子了,并让其立即阻止其母亲与对方进一步联系。

大约半个小时后,史先生再次来电,告知其母亲对贷款深信不疑,电话里对史先生进行了斥责,且已经拒绝接听史先生的电话。

同时史先生还告知工作人员,其母亲做过脑部手术,思维经常会出现认知障碍。

吴昊立即安抚史先生,并表示将尝试帮其联系其母亲。

随后吴昊拨打其母亲李女士电话,联系2次都拒绝接听电话,直到第3次拨打,电话才接通。

电话中吴昊向其反复解释事件的可疑性,并请客户来银行网点进行核实,在吴昊的反复劝解下,李女士才去网点进行了核对,最终确认了骗子的真实身份。

李女士告知,对方向其发送了一条短信链接,要求其自主点开链接进行贷款
额度查询及贷款办理,而李女士差点就准备点击链接进行操作了。

对此李女士再三向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

由此,一起电信诈骗事件被及时进行了堵截。

成功堵截购车补贴电话诈骗的案例

成功堵截购车补贴电话诈骗的案例

成功堵截购车补贴电话诈骗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在取款机前一直接听着电话焦急的等待办理业务,这位客户的异常举动引起了正在巡视的大堂经理的注意。

当客户在取款机前办理业务时仍然接听着电话,大堂经理此时一直在注视着客户的举动,但是当客户的操作画面转到转账汇款时,并且客户一直在电话中重复着退税金额时,大堂经理果断上前进行阻止,但是客户仍然接听着电话,还对大堂经理的劝阻表示不满,最后在大堂经理的几经劝阻之下才中止了操作。

原来是客户在4S店购买一辆新车,然后就收到一个电话说现在国家针对新购置的车辆进行惠民补贴,所以客户就当真是给自己进行补贴。

随后客户根据电话中的提示来到了银行,电话中说需要客户自己拿着银行卡到取款机上进行接收补贴款,并且会向客户说明如何进行操作,当最后电话中让客户输入补贴金额的时候实际就是汇款金额。

大堂经理耐心说明当前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段伎俩,经过一段时间的解释后,客户才明白过来,自己上当受骗了。

二、案例分析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诈骗形式多种多样。

就本案例来说,首先是犯罪分子利用客户刚刚购买了汽车为出发点,以提高客户的信任度,让客户在取款机上进行操作,然后通过电话指引客户进行接收惠民补贴款,这才引起了客户的上当受骗。

同时不法分子利用客户金融防范意识薄弱、不了解电信诈骗手段、轻信骗子谎言的弱点,通过银行先进的自助设备,对客户实施诈骗。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对外宣传。

要利用多种宣传方式,提醒客户注意保护个人资料,对来历不明的短信和来电,提高警惕,特别是关系到资金方面的,坚决不予理会。

(二)发挥职能作用。

大堂经理和保安人员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自助设备的巡查工作,如发现神色慌张、不停接打电话向外地陌生账户转账汇款等异常,及时善意提醒或劝阻。

(三)提高防范水平。

网点员工与保安人员有机结合,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

通过观察提醒、安全巡视等增强客户防范意识,避免客户资金损失。

一则成功堵截电信诈骗的案例分析

一则成功堵截电信诈骗的案例分析

一则成功堵截电信诈骗的案例分析一、案例经过11月01日下午,一位女客户来到XX支行营业部,要求办理跨行汇款业务.因当时跨行大额汇款系统的业务处理时间已过,汇款要次日才能转出,于是经办柜员便向客户说明情况,请她明天再来办理.随后,该客户转身走出营业厅,在大门口接了一个,又返回柜台要求办理开卡业务,而且要开两张卡,并且在填审请表的同时还在持与人通话,填好申请表后,要求柜员为其办理两张卡,各存活期5万元,钱从另一XX行卡里转出.见此,经办柜员关切地问:“为什么要同时开两张卡,现在用的卡不好用吗多开两张卡要出年费,而且也不好保管,开一张吧,原来的卡还是可用的.现在已经下班了,真的是需要那么急办理吗”女客户马上神色恐慌地说:“一定要办,必须办,卡里的资金才安全,一张卡给丈夫用,另一张卡自已用”.接着,经办柜员问该客户新开卡的年费是在原来的卡里取还是用现金支付女客户说卡里没钱了,用现金,但身上没有现金,要到车上拿,一会说有钱交年费一会又说没有钱.经办柜员见该客户讲话有点语无伦次,又不停地响,还不停地催促快点办理,便马上警觉起来,有意拖延办理业务的时间,说要核实一下客户所填的号码,并设法使其暂停与人通话.经办柜员一边请当班业务主管“核实号码的真实性”,一边让大堂经理倒一杯水给客户,让她缓和一下情绪.突然,该女客户说了一句,“里面有105万元给公安局冻结了”.经办人员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起诈骗.为及时堵截这起诈骗,避免客户资金损失,经办人员耐心向客户了解情况,原来该客户于当天开立帐户,并办理了网上银行,当天跨行转入115万元,通过网上银行转出100万元.因我行网银有当天转入的钱当天转出不能超100万元的限制,该客户又在我行的ATM转出了5万元,当前帐户余额为10万元.得知此情况后,为了不让客户的资金再受损失,网点负责人和内控主管耐心向客户解释这是诈骗分子骗钱的圈套,千万不要再上当受骗.在银行员工的反复提醒、劝说下,女客户这才慢慢清醒过来,意识到这是诈骗,随即报了警.目前公安机关正介入调查.二、案例分析在此事件中,该支行员工凭着敏锐的警觉和想为客户所想,急为客户所急,认真细致、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成功地堵截了一起诈骗案件,不仅使客户避免了大额资金损失,也进一步提升了我行的服务形象.三、案例启示近年来,不法分子借助电信、网络等手段实行诈骗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给银行客户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危害,各营业网点对当前案件防范形势应有充分的认识,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建设最安全银行活动,加强员工的案防教育,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发动全员积极参与电信诈骗防范工作,积极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声誉,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一是深刻认识协防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加强宣贯电信诈骗协防两个“口诀”,有效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二是做好宣传.积极向客户进行宣讲,解释银行业务办理的常识、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等.通过柜面宣传引导、张贴提示标语、大堂经理或客户经理温馨提示等方式告诫客户不要轻信各类中奖信息、不要轻信别人的投资误导等;提醒客户保护好自己的密码和存款介质.对于陌生、短信和诈骗分子谎称家人在外地突发疾病、遇到车祸等情形时,让客户一定要准确核实,擦亮眼睛,从源头上防止电信诈骗事情的发生.三是强化学习.把“电信诈骗协防工作”列入晨会,通过学习,提高员工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积极加强对一线临柜、大堂经理和保安人员的防电信诈骗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学习防诈骗宣传册和员工防范电信诈骗操作口诀;同时要求大堂经理、临柜人员、保安人员勤观察、勤沟通、勤核实,及时提醒客户、掌握大额汇款用途、避免客户资金损失.四是对在开展电信诈骗协防中出现的情况、案例,及时上报,以便上级行及时掌握犯罪分子使用的涉案账号等相关信息,为下一步账号布控等做好准备.五是注重细节.提高电信诈骗识别能力和防范技巧.在客户办理业务时,做到一看,看客户办理业务的种类和内容;二听,倾听客户的话;三了解,了解汇款人的用途.面对汇款客户,密切关注客户办理业务时的情绪与意向,对于违反常规的人和事多留心、多关注、多提醒.善意提醒客户对可疑,短信等电信诈骗案件的警惕与防范,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通过“看、听、问”等方法,有效甄别客户信息的真实性,以对电信诈骗进行堵截.不让一笔可疑交易从手中漏过,做好防范电信诈骗风险提示和前台柜面的防范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9.06•【分类】其他正文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目录一、被告人易扬锋、连志仁等三十八人诈骗、组织他人偷越国境、偷越国境、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二、被告人罗欢、郑坦星等二十一人诈骗案三、被告人施德善等十二人诈骗案四、被告人吴健成等五人诈骗案五、被告人黄浩等三人诈骗案六、被告人赵明云等九人诈骗案七、被告人邓强辉等六人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八、被告人陈凌等五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九、被告人隆玖柒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十、被告人薛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一、被告人易扬锋、连志仁等三十八人诈骗、组织他人偷越国境、偷越国境、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一)基本案情被告人易扬锋在缅甸创建“远峰集团”,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编写话术剧本,开展业务培训,配备作案工具,制定奖惩制度,形成组织严密、结构完整的犯罪集团。

易扬锋作为诈骗犯罪集团的“老板”,组织、领导该集团实施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纠集被告人连志仁加入该集团并逐步成为负责人,二人系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

被告人林炎兴担任主管,负责管理组长,进行业务培训指导;被告人闫斌、伏培杰、秦榛、黄仁权等人担任代理或组长,招募管理组员并督促、指导组员实施诈骗;被告人易肖锋为实施诈骗提供技术支持。

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该集团先后招募、拉拢多名中国公民频繁偷越国境,往返我国和缅甸之间,用网络社交软件海量添加好友后,通过“杀猪盘”诈骗手段诈骗81名被害人钱财共计1820余万元。

(二)裁判结果本案由江西省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

现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认为,以被告人易扬锋、连志仁为首的犯罪集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堵截电信诈骗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2013年XX月XX日下午2点左右,一名中年女客户来到营业网点,该客户在营业大厅取号后就不停打手机,直至填写汇款凭证完毕,又转到僻静处打电话。

待柜员叫号后,客户拿出7万元现金要求汇款,同时再次拨打手机,柜员发现该顾客的举动比较可疑,遂询问客户是否认识收款人,客户摇头否认,柜员又问客户的汇款原由,客户顿时吞吞吐吐,然后继续拨打电话。

见此情形,业务受理柜员立即将此情况汇报给网点负责人,网点负责人得知后立即到营业大厅将客户请到贵宾室了解情况,客户支支吾吾,语焉不详,网点负责人判断客户可能是遭遇诈骗,随即向客户简单介绍了犯罪分子惯用的诈骗手法,客户终于回过神来,将其遭遇诈骗的经过和盘托出。

原来该客户接诈骗电话,称客户因为涉嫌制造毒品,然后以拘捕为要挟,要求客户秘密转账至某个人账户。

二、案例分析
经过持续的防骗宣传,目前电话诈骗案件发生频率已大大减少,但犯罪分子针对人们防范意识增强的情况,对诈骗手段和技巧进行了改进,一是犯罪分子在整个过程犯罪活动一直保持电话连通,指挥客户操作,增强了对客户的控制;二是犯罪分子实施反侦察,在汇款过程中遥控客户向银行业务受理柜员隐瞒真实汇款原因和身份;三是犯罪分子利用新的社会事件、如新康泰克含制作毒品的成分、新社保卡发放等刻意制造混乱,趁机攫取不法收益;四是犯罪分子利用受骗人畏惧的心理,刻意加大心理攻势,威胁震慑受骗人,导致受骗人极易上当;五是在岁末年初,随着银行业务旺季的到来,电信诈骗等犯罪也有抬头的趋势。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注意,严密防范。

特别是在业务旺季,客户多,资金量大,犯罪分子也有机可趁,银行员工加强注意,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告并跟踪,保护客户及其资金的安全。

(二)加强宣传,增强防范。

要在营业网点显眼的位置放置提示标语,提醒客户加强自我防范,同时发放宣传资料,让客户及时了解新的犯罪手法,防范于未然。

(三)加强巡视,扩大范围。

网点人员要重点对自助服务区域加强巡视,一旦发现客户有异常或可疑举动,要及时询问客户,发现有电信诈骗时应及时制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